微波、射频与激光的区别

微波、射频与激光的区别
微波、射频与激光的区别

微波、射频与激光

微波、射频和激光都是通过高温将肿瘤细胞杀死。目前临床上一根治术为主,但并非所有实体肿瘤都适合根治术,有些年龄叫大或者合并其他比较严重疾病者不一定适用,一般晚期癌症患者也不适合根治术。以较小的创伤达到同样的疗效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微创医学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肿瘤不予切除而采用原位灭活是现代微创治疗医疗的一个重要思想。

微波:微波治疗疾病主要是通过热效应和生物效应来实现的。微波是指频率从300MHZ到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微波对人体组织的热效应效率高、穿透力强、具有内外同时产生热的优点。微波在人体组织内产生热量,作用可达5--8厘米,可穿透衣物和石膏等体表覆盖物,直达病灶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水中吸收和新肉芽生长。

一种是微波从体外照射进去,另一种是把微波送到患部直接照射肿瘤,这二种治疗方式可根据病变部位来选择。但有一个共同要求是:必须使病变的温度保持在42.5-43.5℃的范围内,温度低了对肿瘤治疗无效,温度高了将造成对病变周围健康组织的损害,因此微波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肿瘤部位的温度。

微波进行切割的原理的把双极辐射器送到患部,进行瞬时放电,把病变组织固化。这个治疗方法的实质是通过微波的趋肤效应,把病变组织从表面逐步向内的烧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必须注意定位准确,治疗部位要有及时采取冷却措施。

单针消融面积大于射频,可达到更高的治疗温度,电极所形成的凝固体呈锥形,不适合消融类圆形的肿瘤。

照射治疗5~10W,每次15-20分钟,20分钟,手术进行切割25~35W,最高可达50W,切割止血的作用。

缺陷:容易造成灼伤,有心脏起搏器或者内置金属类的禁用。

射频:在影像技术的引导下,将电极针直接插入肿瘤内,通过射频能量使病灶局部组织产生高温、干燥、最终凝固和灭活软组织及肿瘤。其工作原理为:当电子发生器产生射频电流(460KHZ)时,通过裸露的电极针使其周围组织细胞产生热凝固性坏死和变性。现有的技术可以产生直径约为3-5cm大小的球形或椭圆形凝固灶,并可控制所需凝固病灶的大小。几个球形或椭圆形凝固灶的叠合可产生更大的凝固灶。

射频目前医用射频大多采用200KHz -750KHz的频率。(内镜)射频治疗仪工作频率为400KHz。当射频电流流经人体组织时,因电磁场的快速变化使得细胞内的正、负离子快速运动,于是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细胞内的其它分子、离子等的摩擦使病变部位升温,致使细胞内外水分蒸发、干燥、固缩脱落以致无菌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肿瘤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是在影像学(CT、B超等)导向下,使用射频热效应引起组织凝固性坏死而达到切除肿瘤的目的,目前已在众多的姑息疗法中成为新的热点。该技术的主要作用原理为弹头发出中高频率的射频波(460k Hz),能激发组织细胞进行等离子震荡,离子相互撞击产生热量,达到80-100℃,可有效快速地杀死局部肿瘤细胞,同时可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同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继续向肿瘤供血和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

整个治疗过程是在电脑控制于电视屏幕监视下进行,集束电极发出的射频波一次可使组织凝同性坏死范围(灭活肿瘤区)达5cm×5cm×5cm,是一种最先进的杀伤肿瘤较多而损害机

体较轻的“导向治疗方法”和微创的肿瘤切除治疗方法。

射频消融系统包含射频发生器、电极针及电极板。最重要的是电极针。目前常用的电极针有伞状电极针、灌注式电极针及冷循环式电极针。其中伞状电极针目前设计最合理、科

学安全的一种(即RITA),其套针内藏有7-9根内芯,其中5根带有热敏电热耦可进行温度检测,这样可以精确调控温度,避免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治疗。

适应症: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最早应用在肝脏肿瘤的治疗上,一般情况允许下,肝内肿瘤数目可数(一般4个以下),单个大小找5cm以下疗效最好。

射频消融术可用于人体器官良、恶性实体肿瘤,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肝癌、肺癌、乳腺癌。原发性肿瘤、转移性肿瘤、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手术中探查发现不能完全切除的肿瘤、不能承受放疗化疗的肿瘤患者,均可接受射频消融治疗。

肾脏肿瘤、前列腺肿瘤、以及一般的实体性肿瘤。子宫肌瘤

并发症:局部疼痛,感觉异常,周围组织热损伤大。

治疗在局麻下进行,治疗时间约1-2小时,患者可一边听音乐看电视,一边接受肿瘤消融治疗,安全系数较高,比较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其费用低、痛苦小、恢复较快,术后观察1-3 天可出院。结合化疗或放射治疗,可达到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

根据肿瘤大小选择个体化的射频消融针直径3cm以下的肿瘤可以选择第一代伞状多极针或单极针,但由于受温度传导影响,各种单极针损毁灶体积较小(如下图),3cm以上较大肿瘤损毁将不彻底,即使对肿瘤进行单极针分次多点损毁,也不能完全覆盖,对患者正常肺组织损伤也较大。直径3cm至5cm的肿瘤应选择二代多极针美国RITA公司研发的二代锚状多极针一次最大消融直径达5cm以上,因此适合5cm以下的所有肿瘤。直径5cm至7cm 以上的肿瘤应选择最新第三代超级针经研究证明,如果用直径4cm球形损毁灶治疗一个直径7cm的肿瘤,需要22个点才能完整地覆盖(实际操作困难)。用直径5cm球形损毁灶,也需要12个点。美国RITA公司最新研发第三代超级多极针,一次消融直径达7cm以上,并使用了特殊注射泵,使热传导更快更均匀,治疗时间大幅缩短,治疗大肿瘤效果更确切,病人更轻松

不足:与其他所有的治疗方法一样,射频消融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比较大的肿瘤是无法通过这种技术杀死的。大于5cm以上肿瘤射频消融的覆盖面不容易完全,残留肿瘤的比例高。这种病人首选应该是外科手术切除,如果是身体原因不能耐受手术是可以考虑作肝脏肿瘤射频治疗。另一个影响效果的原因是射频电极针穿剌的准确性,在理论上说在肿瘤的各部位分布的电极针的各点,在实际操作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说位置不好,严重肝硬化结节对超声影像的判断,设备的原因等都直接影响穿剌的准确性,最后都对效果有影响。

激光: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海扶刀:这种治疗是在B超引导下对体内肿瘤实施三维适形扫描治疗,就好比是一把在体外操作,对体内肿瘤组织进行“切除”的“手术刀”。其原理类似太阳灶聚焦阳光在焦点处产生巨大能量,将超声波聚焦在特定靶区组织,瞬间达到65-100摄氏度高温,破坏肿瘤组织,在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凝固性坏死。治疗时无创伤,不开刀,不流血,安全性高,无需麻醉,治疗时间一般一个小时即可完成一次治疗,术后即可下地,可于门诊

不足:受呼吸的影像,靶点可发生移位,造成肿瘤外正常组织的损伤,也可造成肿瘤的不完全消融。

射频与微波技术知识点总结

射频/微波的特点: 1.频率高 2.波长短 3.大气窗口 4.分子谐振 微波频率:3003000 波长:0.11m 独特的特点:的波长与自然界物体尺寸相比拟 在波段,由于导体的趋肤效应、介质损耗效应、电磁感应等影响,期间区域不再是单纯能量的集中区,而呈现分布特性。 长线概念:通常把导线(传输线)称为长线,传统的电路理论已不适合长线!系统的组成: 传输线:传输信号 微波元器件:完成微波信号的产生、放大、变换等和功率的分配、控制及滤波天线:辐射或接收电磁波 微波、天线与电波传播的关系:(简答) 微波: 对象:如何导引电磁波在微波传输系统中的有效传输 目的:希望电磁波按一定要求沿微波传输系统无辐射的传输; 天线 任务:将导行波变换为向空间定向辐射的电磁波,或将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变为微波设备中的导行波 作用:1.有效辐射或接收电磁波;2.把无线电波能量转换为导行波能量 电波传播 分析和研究电波在空间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常用传输线机构:矩形波导共面波导同轴线带状线 微带线槽线

分析方法 场分析法:麦克斯韦方程满足边界条件的波动解传输线上电磁场表达式分析传输特性 等效电路法:传输线方程满足边界条件的电压电流波动方程的解沿线等效电压电流表达式分析传输特性 称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Z0通常是个复数, 且与工作频率有关。 它由传输线自身分布参数决定而与负载及信源无关, 故称为特性阻抗 对于均匀无耗传输线, 0,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 此时, 特性阻抗Z0为实数, 且与频率无关。 常用的平行双导线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有250Ω, 400Ω和600Ω三种。 常用的同轴线的特性阻抗有50 Ω 和75Ω两种。 均匀无耗传输线上任意一点的输入阻抗与观察点的位置、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终端负载阻抗及工作频率有关, 且一般为复数, 故不宜直接测量。 无耗传输线上任意相距λ /2处的阻抗相同, 一般称之为λ /2重复性。 传输线上电压和电流以波的形式传播, 在任一点的电压或电流均由沿方向传播的行波(称为入射波)和沿方向传播的行波(称为反射波)叠加而成。 传播常数γ: α为衰减常数, 单位为 β为相移常数 对于均匀无耗传输线来说, 由于β与ω成线性关系, 故导行波的相速与频率无关, 也称为无色散波。当传输线有损耗时, β不再与ω成线性关系, 使相速υp 与频率ω有关,这就称为色散特性。 定义传输线上任意一点 z 处的反射波电压(或电流)与入射波电压(或电流)0L Z C =)j /()j (0C G L R Z ωω++=β ωωγj )j )(j (+=++≈a C G L R

常用微波元件

常用微波元件 关键词:微波元件、隔离器、环行器 引言: 微波元件的功能在于微波信号进行各种变换,按其变换性质可将微波元件分为以下三类: 一:线性互易元件 凡是元件中没有非线性和非互易性物质都属于这一类。常用的线性互易元件包括:匹配负载、衰减器、移相器、短路活塞、功分器、微波电桥、定向耦合器、阻抗变换器和滤波器等。 衰减器作为线性互易元件,其频率范围可以从0至26.5GHz, 功率高达2000W。 被应用于民用,军事,航天,空间技术等。 高标准的达到“两高一低”,高功率,高隔离度,低插损。 其频率的范围,主要由客户的需求,从而去定制频率。 以下简单介绍50W功率的同轴衰减器,此衰减值可达到60Db, 频率可为8GHz, 12.4GHz, 18GHz,N型接头。 正面背面侧面 二:线性非易元件 这类元件中包含磁化铁氧体等各向异性媒介,具有非互易特性,其散射矩阵是不对称的。但仍工作于线性区域,属于线性元件范围。常用的线性非互易性元件有隔离度、环形器等。 三:非线性元件 这类元件中含有非线性物质,能对微波信号进行非线性变换,从而引起频率的改变,并能通过电磁控制以改变元件的特性参量。常用的非线性元件有检波器,混频器,变频器以及电磁快控元件等。 微波元件分类:

近年来,为了实现微波系统的小型化,开始采用由微带和集中参数元件组成的微波集成电路,可以在一块基片上做出大量的元件,组成复杂的微波系统,完成各种不同功能。 简要的介绍波导型,同轴型,微带型的产品。 波导隔离器频率范围主要为:2.4-110GHz (具体的频段由客户定制) 于衰减器的使用范围类同,主要使用在民用,军事,航天,空间技术等。 同样具备“低插损,高隔离度,高功率”的特性。 优译波导隔离器 同轴:A :低频率12MHz 至 1875MHz, 含FM, VHF, UHF 等。 B :700MHz 至26.5GHz, 含GSM, CDMA, WCDMA, LTE, L.S.C.X 波段等。 优译同轴隔离器

射频 微波工程师经典参考书[精华]

射频微波工程师经典参考书[精华] 射频微波工程师经典参考书 1.《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美』 Reinhold Ludwig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射频经典著作,建议做RF的人手一本,里面内容比较全面,这本书要反复的看,每读一次都会更深一层理解. 随便提一下,关于看射频书籍看不懂的地方怎么办,我提议先看枝干或结论有个大概印象,实在弄不明白就跳过(当然可问身边同事同学或GOOGLE一下),跳过不是不管它了,而是尽量先看完自己能看懂的,看第二遍的时候再重点抓第一次没有看懂的地方,人的思维是不断升华的,知识的也是一个系统体系,有关联的,当你把每一块砖弄明白了,就自然而然推测出金字塔塔顶是怎么架设出来的。 2. 《射频通信电路设计》『中』刘长军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有拼凑之嫌(大量引用书1和《微波晶体管放大电路分析与设计》内容),但还是有可取之处,加上作者的理解,比看外文书(或者翻译本)看起来要通俗易懂,毕竟是中国人口韵。值得一看,书上有很多归纳性的经验. 3(《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日』市川欲一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本人说实话比较喜欢日本人写书的风格和语言,及其通俗,配上图示,极其深奥的理论看起来明明朗朗,比那些从头到尾只会搬抄公式的某些教授强们多了,本书作者的实践之作,里面都是一些作者的设计作品和设计方法,推荐一看. 4. 《LC滤波器设计与制作》『日』森荣二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语言及其通俗易懂,完全没有深奥的理论在里面,入门者

看看不错,但是设计方法感觉有点落后,完全手工计算.也感觉内容的太细致,此书一般. 5. 《振荡电路设计与应用》『日』稻叶宝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这边书还不错,除了学到振荡电路设计,还学到了很多模拟电路的基础应用,唯一缺点书中的内容涉及频率的都不够高(k级,几M,几十,几百M的振荡器),做有源电路的可以看一下,整体感觉还行. 6. 《锁相环电路设计与应用》『日』远坂俊昭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对PLL原理总是搞不太明白的同学可以参考此书,图形图片很多,让人很直观明白,比起其他PLL书只会千篇一律写公式强千倍。好书,值得收藏~ 7. 《信号完整性分析》『美』 Eric Bogatin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前几章用物理的方法看电子,感觉不好理解,写的感觉很拗口,翻译好像也有些不到位,但后面几章写的确实好,尤其是关于传输线的,对你理解信号的传输的实际过程,能建立一个很好的模型,推荐大家看一下,此书还是不错的.(看多了RF的,换换胃口) 8. 《高速数字设计》『美』 Howard Johnson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刚刚卓越买回来,还没有动“她”呢,随便翻了下目录,做高速电路和PCB Layout的工程师一看要看下,这本书也是经典书喔~ 9.《蓝牙技术原理开发与应用》『中』钱志鸿著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出版社 个人书评:当时自己做蓝牙产品买的书,前2年仅有的几本,上面讲了一下蓝牙的基本理论(恰当的说翻译了蓝牙标准),软件,程序的东西占大部分内容. 10.《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中』郑军奇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实战性和很强的一本书,本人做产品经常要送去信息产业部电子研究5所做EMC测试,认证.产品认证是产品成功的临门一脚,把这脚球踢好,老板

微波电路课程设计报告(DOC)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 说明:1、学院、专业、年级均填全称。 2、本表除评语、成绩和签名外均可采用计算机打印。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2、本表除签名外均可采用计算机打印。本表不够,可另附页,但应在页脚添加页码。 摘要 本次主要涉及了低通滤波器,功分器,带通滤波器和放大器,用到了AWR,MATHCAD和ADS 软件。

在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中,采用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了合适的低通原型,利用了RICHARDS法则用传输线替代电感和电容,然后用Kuroda规则进行微带线串并联互换,反归一化得出各段微带线的特性阻抗,组后在AWR软件中用Txline算出微带线的长宽,画出原理图并仿真,其中包括S参数仿真,Smith圆图仿真和EM板仿真。第二种是利用低通原型,设计了高低阻抗低通滤波器,高低阻抗的长度均由公式算得出。 在功分器的设计中,首先根据要求的工作频率和功率分配比K,利用公式求得各段微带线的特性阻抗1,2,3端口所接电阻的阻抗值,再用AWR软件确定各段微带线的长度和宽度,设计出原理图,然后仿真,为了节省材料,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设计了弯曲的功分器。同时通过对老师所给论文的学习,掌握到一种大功率比的分配器的设计,其较书上的简单威尔金森功分器有着优越的性能。 对于带通滤波器,首先根据要求选定低通原型,算出耦合传输线的奇模,偶模阻抗,再选定基板,用ADS的LineCalc计算耦合微带线的长和宽,组图后画出原理图并进行仿真。 设计放大器时,一是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管子,需在选定的频率点满足增益,噪声放大系数等要求。二是设计匹配网络,采用了单项化射界和双边放大器设计两种方法。具体是用ADS中的Smith圆图工具SmitChaitUtility来辅助设计,得到了微带显得电长度,再选定基板,用ADS中的LineCalc计算微带线的长和宽。最后在ADS中画出原理图并进行仿真,主要是对S参数的仿真。为了达到所要求的增益,采用两级放大。其中第一级放大为低噪声放大,第二级放大为双共轭匹配放大。 由于在微波领域,很多时候要用经验值,而不是理论值,来达到所要求的元件特性,因此在算出理论值之后,常常需要进行一些调整来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低通原型Kuroda规则功率分配比匹配网络微带线 课程设计正文 1.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1.1 设计要求: 五阶微带低通滤波器: 截止频率2.5GHZ 止带频率:5GHZ 通带波纹:0.5dB 止带衰减大于42dB

医疗应用中的微波与射频技术

医疗应用中的微波与射频技术 来源:互联网 多年来,器件公司一直为诸如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等成像应用提供器件。虽然成像应用继续提供了坚实的机会,但许多其它医疗应用领域也开始为无线微波和技术敞开了大门。例如,远程监控支持在病人在家中的将诸如血压、脉搏等健康状况以无线方式发送给它们的医生。其它创新也在帮助医院和医疗中心得以跟踪资产和个人的位置。在现有的成像市场和无线技术正在创造的新机遇中,医疗产业业已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新市场,许多微波和射频公司都以此为目标。幸运的是,许多这样的机遇都只要求这些公司利用他们在电信和无线局域网领域已有的专业知识。 诸如MRI等成像设备的使用普及率在增加,目前全球每年要实施超过6千万例MRI诊断。它们通常用于诊断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癌症细胞和韧带撕裂等各种疾病和损伤。成像系统采用了多种射频/微波器件,包括振荡器、发射器和天线。例如,ADI公司现在就提供一款为提高成像分辨率而设计的20位数据转换器(DAC)AD5791。 AD5791具有真正的百万分之一(ppm)的分辨率和精度(图1)。AD5791具有±1LSB DNL 的相对精度规范,确保了操作一致性。该DAC的低频噪声仅为0.025ppm,输出漂移仅为0.05ppm/C。如此低的噪声减少了不期望的图像伪影,从而降低了对多次核磁共振扫描的需要,因此病人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得到诊治。输出可配置为标准单极(+5V,+10V)或双极(±5V,±10 V)范围。AD5791的3线串行接口工作时钟速率为50MHz。 图1:ADI单芯片DAC具有很高精度,能实现非常清楚的诊断成像图片。

分光镜应用是射频/微波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另一个增长市场,它本质上是通过把光照射在标本上实现化学分析。近日,安捷伦和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宣布计划创建一个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电子表征设施。该设施最初将支持针对医疗保健和安全应用对在CMOS上实现180到300GHz光谱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Hittite Microwave公司的一个新比较器产品线也锁定光谱应用。该公司表示,这6款比较器具有如下特性:20Gbps的速率、150mW的功耗、120ps的时钟到数据输出延时(图2)。通常情况下,它们具有最小60ps的可检出输入脉冲宽度,而额定的随机抖动仅为0.2ps。这些比较器支持±1.75V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其典型过驱动和压摆率离差低于10ps。HMC874LC3C、HMC875LC3C和HMC876LC3C单片比较器具有带可编程迟滞的高速锁存特性,它们分别提供低摆幅PECL、CML和ECL输出驱动器。 图2:Hittite Microwave公司的比较器可满足分光镜应用要求。 该公司还发布了三款具有电平锁存输入的新的单片10GHz比较器HMC*LC3C、 HMC675LC3C和HMC676LC3C。这三款比较器支持10GHz输入带宽、同时具有85ps的传输延迟以及0.2psRMS随机抖动下的60ps最小脉冲宽度。它们具有10ps的过驱动和压摆率离差、小于140mW的功耗。这些器件具有差分锁存控制和可编程迟滞,可被配置工作在锁存模式或作为跟踪比较器使用。与该系列其它器件一样,它们分别提供低摆幅PECL、CML和ECL输出驱动器。 远程监控应用 在医院、诊所和家中,涉及无线网络的远程监控可能是最欣欣向荣的医疗市场。远程监控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还可被用来与患者沟通及对患者提供教育。当然,需要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将对所需的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有不同需求。在伊利诺斯州进行的一项临床研究,就采用了远程监护来管理Gleevec这种药的施用。Gleevec是Novartis公司研制并生产的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药物。这项研究将*估一个以手机为基础的、称为eMedonline 的个性化药物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

微波治疗仪的原理应用及维修

?微波治疗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医学上的应用为九十年代方引入我国,并很快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我院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应用于男科和眼科的治疗,至末期大量引进,用于耳鼻喉,妇科,肿瘤科的手术治疗,并广泛应用于各科室的理疗应用,机型主要有南京生产的HBS-A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珠海生产的EBH-IV耳鼻喉综合治疗仪,广州生产的YWY-2B型微波治疗仪等,其中以广州生产的YWY-2B型微波治疗仪为主。在长期的使用和维护中总结了一些经验,认为有必要把相关的原理、使用及维修系统地阐述一下以资参考,希望能给使用和维修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 下面从微波的临床应用原理及设备的结构原理两部分进行论述其应用、维护和维修。 一、微波应用的原理。 ? ? 1、微波的产生 ? ? 电磁场(交变电场和磁场)在空间的传播过程就形成电磁波。而微波正是一种频率介于 300~300000MHZ之间的一种电磁波。它是利用电子在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中的状态不断改变而激励出来的高频振荡。 磁控管外接电路示意图 ? ? 微波发生器常用的有电真空速调管,磁控管,返波管,变容和雪崩管等。在微波治疗仪中采用的是磁控管。它实质是一个加有恒定磁场的真空二极管,其阴极发射电子,阳极作为电磁振荡的“电路”称为谐振腔,施以高压直流,使电子在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中激励出高频振荡产生微波。 ? ? 2、微波治疗的理论基础 ? ? 微波治疗的理论基础是微波的生物效应。人体是一个生物电场,是最精妙最复杂的电磁兼容系统,这就是电磁波与人体能够互相作为的基础。生物体内的带电粒子,极性分子等在微波的作用下,高速旋转和摩擦和碰撞,从而产生热能。 ? ? 微波与生物相互作用后产生各种生理,病理反应,叫做微波的生物效应,又称为微波生物医学效应。分为内生热效应和非至热效应: ? ? 1)内生热效应:在微波作用下,组织温度升高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 ? 组织温度升高会引起许多生理反应,包括加热对组织的直接作用和受热后导致血管扩张引起血管,毛细血管压力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使局部白细胞和抗体浓度提高,加快毒素细菌和代谢物排除体外,使局部肌肉痉挛缓解和痛疼消除。 ? ? 2)非致热效应:在微波作用下,不引起生物体温度明显升高的情况下出现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激活细胞再而三生:解痉,止痛和灭菌的特性。 微波这两大生物效应就是微波治疗的理论基础。这正是微波照射生物体组织后得以获得良好医疗效果的原因。 ? ? 3、微波加热的特性 ? ? 生物组织一定,其吸收微波能量的多少与微波的频率和功率的大小相关;微波一定,生物组织吸收微波能量多少与介电常数与电导率和组织的含水量密切相关;热的留驻又与组织环境及组织内血液循环有关如果组织环境温度高或血流量小带走的热量就少,温度就高,反之就低。 ? ? 微波使生物组织作为热源体里面发热,是内发热,加热速度快而均匀,是整体性的。容易深入组织内部进行治疗,透入深度有选择性,就是它的一大优势。这就是其它外加热方式(如神灯,红外线灯属外加热)无法达到的。 ? ? 4、微波应用的选择 ? ? 微波辐射器的面越小,能量就越集中,输出功率越大能量也越大,所以手术治疗时其幅射器或说探头形状就要越小越尖,让辐射头与组织接触释放更大能量产生高温进行凝固或切割。而理疗则相反。

微波、射频与激光的区别(内容清晰)

微波、射频与激光 微波、射频和激光都是通过高温将肿瘤细胞杀死。目前临床上一根治术为主,但并非所有实体肿瘤都适合根治术,有些年龄叫大或者合并其他比较严重疾病者不一定适用,一般晚期癌症患者也不适合根治术。以较小的创伤达到同样的疗效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微创医学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肿瘤不予切除而采用原位灭活是现代微创治疗医疗的一个重要思想。 微波:微波治疗疾病主要是通过热效应和生物效应来实现的。微波是指频率从300MHZ到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微波对人体组织的热效应效率高、穿透力强、具有内外同时产生热的优点。微波在人体组织内产生热量,作用可达5--8厘米,可穿透衣物和石膏等体表覆盖物,直达病灶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水中吸收和新肉芽生长。 一种是微波从体外照射进去,另一种是把微波送到患部直接照射肿瘤,这二种治疗方式可根据病变部位来选择。但有一个共同要求是:必须使病变的温度保持在42.5-43.5℃的范围内,温度低了对肿瘤治疗无效,温度高了将造成对病变周围健康组织的损害,因此微波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肿瘤部位的温度。 微波进行切割的原理的把双极辐射器送到患部,进行瞬时放电,把病变组织固化。这个治疗方法的实质是通过微波的趋肤效应,把病变组织从表面逐步向内的烧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必须注意定位准确,治疗部位要有及时采取冷却措施。 单针消融面积大于射频,可达到更高的治疗温度,电极所形成的凝固体呈锥形,不适合消融类圆形的肿瘤。 照射治疗5~10W,每次15-20分钟,20分钟,手术进行切割25~35W,最高可达50W,切割止血的作用。 缺陷:容易造成灼伤,有心脏起搏器或者内置金属类的禁用。 射频:在影像技术的引导下,将电极针直接插入肿瘤内,通过射频能量使病灶局部组织产生高温、干燥、最终凝固和灭活软组织及肿瘤。其工作原理为:当电子发生器产生射频电流(460KHZ)时,通过裸露的电极针使其周围组织细胞产生热凝固性坏死和变性。现有的技术可以产生直径约为3-5cm大小的球形或椭圆形凝固灶,并可控制所需凝固病灶的大小。几个球形或椭圆形凝固灶的叠合可产生更大的凝固灶。 射频目前医用射频大多采用200KHz -750KHz的频率。(内镜)射频治疗仪工作频率为400KHz。当射频电流流经人体组织时,因电磁场的快速变化使得细胞内的正、负离子快速运动,于是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细胞内的其它分子、离子等的摩擦使病变部位升温,致使细胞内外水分蒸发、干燥、固缩脱落以致无菌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肿瘤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是在影像学(CT、B超等)导向下,使用射频热效应引起组织凝固性坏死而达到切除肿瘤的目的,目前已在众多的姑息疗法中成为新的热点。该技术的主要作用原理为弹头发出中高频率的射频波(460k Hz),能激发组织细胞进行等离子震荡,离子相互撞击产生热量,达到80-100℃,可有效快速地杀死局部肿瘤细胞,同时可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同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继续向肿瘤供血和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 整个治疗过程是在电脑控制于电视屏幕监视下进行,集束电极发出的射频波一次可使组织凝同性坏死范围(灭活肿瘤区)达5cm×5cm×5cm,是一种最先进的杀伤肿瘤较多而损害机体较轻的“导向治疗方法”和微创的肿瘤切除治疗方法。 射频消融系统包含射频发生器、电极针及电极板。最重要的是电极针。目前常用的电

射频工程师必读书籍

ADS,MWO,Ansoft还是CST、HFSS 频微波类书 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1.《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美』Reinhold Ludwig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射频经典著作,建议做RF的人手一本,里面内容比较全面,这本书要反复的看,每读一次都会更深一层理解. 随便提一下,关于看射频书籍看不懂的地方怎么办?我提议先看枝干或结论有个大概印象,实在弄不明白就跳过(当然可问身边同事同学或GOOGLE一下),跳过不是不管它了,而是尽量先看完自己能看懂的,看第二遍的时候再重点抓第一次没有看懂的地方,人的思维是不断升华的,知识的也是一个系统体系,有关联的,当你把每一块砖弄明白了,就自然而然推测出金字塔塔顶是怎么架设出来的。 2. 《射频通信电路设计》『中』刘长军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有拼凑之嫌(大量引用书1和《微波晶体管放大电路分析与设计》内容),但还是有可取之处,加上作者的理解,比看外文书(或者翻译本)看起来要通俗易懂,毕竟是中国人口韵。值得一看,书上有很多归纳性的经验. 3.《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日』市川欲一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本人说实话比较喜欢日本人写书的风格和语言,及其通俗,配上图示,极其深奥的理论看起来明明朗朗,比那些从头到尾只会搬抄公式的某些教授强们多了,本书作者的实践之作,里面都是一些作者的设计作品和设计方法,推荐一看. 4. 《LC滤波器设计与制作》『日』森荣二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语言及其通俗易懂,完全没有深奥的理论在里面,入门者看看不错,但是设计方法感觉有点落后,完全手工计算.也感觉内容的太细致,此书一般. 5. 《振荡电路设计与应用》『日』稻叶宝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这边书还不错,除了学到振荡电路设计,还学到了很多模拟电路的基础应用,唯一缺点书中的内容涉及频率的都不够高(k级,几M,几十,几百M的振荡器),做有源电路的可以看一下,整体感觉还行. 6. 《锁相环电路设计与应用》『日』远坂俊昭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对PLL原理总是搞不太明白的同学可以参考此书,图形图片很多,让人很直观明白,比起其他PLL书只会千篇一律写公式强千倍。好书,值得收藏! 7. 《信号完整性分析》『美』Eric Bogatin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前几章用物理的方法看电子,感觉不好理解,写的感觉很拗口,翻译好像也有些不到位,但后面几章写的确实好,尤其是关于传输线的,对你理解信号的传输的实际过程,能建立一个很好的模型,推荐大家看一下,此书还是不错的.(看多了RF的,换换胃口)8. 《高速数字设计》『美』Howard Johnson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刚刚卓越买回来,还没有动“她”呢,随便翻了下目录,做高速电路和PCB Layout 的工程师一看要看下,这本书也是经典书喔! 9.《蓝牙技术原理开发与应用》『中』钱志鸿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个人书评:当时自己做蓝牙产品买的书,前2年仅有的几本,上面讲了一下蓝牙的基本理论(恰当的说翻译了蓝牙标准),软件,程序的东西占大部分内容. 10.《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中』郑军奇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实战性和很强的一本书,本人做产品经常要送去信息产业部电子研究5所做EMC 测试,认证.产品认证是产品成功的临门一脚,把这脚球踢好,老板会很赏识你的,如果你也负责产品的EMC,这本书必读。作者写有很多实例,很有代表性,对你解决EMC问题,会有引导性(指导性)的的意义。

微波治疗仪.

微波治疗仪 简介 微波治疗在国际、中国已经应用多年,其疗效已得到世界医务界的肯定。在手术时以其优越的止血效果,先进的作用原理,微小的组织损伤,而被喻为取代电灼、冷冻、激光的新技术。微波治疗仪是一种利用微波对各种疾病进行治疗的新型医疗仪器。它除具有深表加热的特点外,还具有操作方便,定位准确,安全性高以及造价低,仪器结构紧凑, 适应性广泛等优点。通过配备不同的附件设备, 可对多种疾病进行治疗。微波治疗仪其是在微波技术,传感器、自动控制、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等高科技术的综合体,是一种既安全、方便、良好的手术治疗方法,无需麻醉,可在门诊直接完成。该治疗仪在治疗前列腺病患(前列腺增生(BPH 、前列腺炎和女性非淋菌性 阴道炎、宫颈炎具有很好的疗效。 WB-3100微波治疗仪正在成为泌尿外科和妇科的一种主要设备,正在被中国各大医院、专科门诊、计划生育指导站所认识、熟悉和使用。 治疗原理 生物电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已愈益受到中国外有关专家和学者的重视。 ,对高频电磁波的研究已经拓展到毫米波段,并被视为研究的重点内容。毫米波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始于六十年代, 1968年,加拿大学者 Webb 发表了第一篇关于 毫米波可抑制细菌生长的生物效应文章, 随后他又报道过微生物对毫米波存在类似谐振的能量吸收谐振点,指出了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对毫米波具有不同的吸收谐振点。此后, 俄、美、德、法和中国等许多科学家都做了大量的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工作。结果表明低能量密度的毫米波照射能引起明显的生物效应, 同时在毫米波临床应用上也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微波作为毫米波的一种,除了具有毫米波的共有特性外,还有一些区别于其他毫米波的独特性质。微波的主要特点是它的似光性、穿透性和非电离性。 似光性——微波与频率较低的无线电波相比,更能像光线一样地传播和集中;

射频与微波技术原理及应用汇总

射频与微波技术原理及应用培训教材 华东师范大学微波研究所 一、Maxwell(麦克斯韦)方程 Maxwell 方程是经典电磁理论的基本方程,是解决所有电磁问题的基础,它用数学形式概括了宏观电磁场的基本性质。其微分形式为 0 B E t D H J t D B ρ???=- ????=+??=?= (1.1) 对于各向同性介质,有 D E B H J E εμσ=== (1.2) 其中D 为电位移矢量、B 为磁感应强度、J 为电流密度矢量。 电磁场的问题就是通过边界条件求解Maxwell 方程,得到空间任何位置的电场、磁场分布。对于规则边界条件,Maxwell 方程有严格的解析解。但对于任意形状的边界条件,Maxwell 方程只有近似解,此时应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求解,如矩量法、有限元法、时域有限差分法等等。目前对应这些数值方法,有很多商业的电磁场仿真软件,如Ansoft 公司的Ensemble 和HFSS 、Agilent 公司的Momentum 和ADS 、CST 公司的Microwave Studio 以及Remcom 公司的XFDTD 等。 由矢量亥姆霍兹方程联立Maxwell 方程就得到矢量波动方程。当0,0J ρ==时,有 222200E k E H k H ?+=?+= (1.3) 其中k 为传播波数,22k ωμε=。 二、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理论又称一维分布参数电路理论,是射频、微波电路设计和计算的理论基

础。传输线理论在电路理论与场的理论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在微波网络分析中也相当重要。 1、微波等效电路法 低频时是利用路的概念和方法,各点有确切的电压、电流概念,以及明确的电阻、电感、电容等,这是集总参数电路。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基本电路参数为L、C、R。由于频率低,波长长,电路尺寸与波长相比很小,电磁场随时间变化而不随长度变化,而且电感、电阻、线间电容和电导的作用都可忽略,因此整个电路的电能仅集中于电容中,磁能集中于电感线圈中,损耗集中于电阻中。 射频和微波频段是利用场的概念和方法,主要考虑场的空间分布,测量参数由电压U、电流I转化为频率f、功率P、驻波系数等,这是分布参数电路。在分布参数电路中,电磁场不仅随时间变化也随空间变化,相位有明显的滞后效应,线上每点电位都不同,处处有储能和损耗。 由于匀直无限长的传输系统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工程上常用微波等效电路法。微波等效电路法的特点是:一定条件下“化场为路”。具体内容包括: (1)、将均匀导波系统等效为具有分布参数的均匀传输线; (2)、将不均匀性等效为集总参数微波网络; (3)、确定均匀导波系统与不均匀区的参考面。 2、传输线方程及其解 传输线方程是传输线理论的基本方程,是描述传输线上的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微分方程。电路理论和传输线之间的关键不同处在于电尺寸。集总参数电路和分布参数电路的分界线可认为是l/λ≥0.05。 以传输TEM模的均匀传输线作为模型,如图1所示。在线上任取线元dz来分析(dz<<λ),其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终端负载处为坐标起点,向波源方向为正方向。 图1. 均匀传输线模型图2、线元及其等效电路根据等效电路,有

微波治疗仪的原理应用及维修

微波治疗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医学上的应用为九十年代方引入我国,并很快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我院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应用于男科和眼科的治疗,至末期大量引进,用于耳鼻喉,妇科,肿瘤科的手术治疗,并广泛应用于各科室的理疗应用,机型主要有南京生产的HBS-A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珠海生产的EBH-IV耳鼻喉综合治疗仪,广州生产的YWY-2B型微波治疗仪等,其中以广州生产的YWY-2B型微波治疗仪为主。在长期的使用和维护中总结了一些经验, 下面从微波的临床应用原理及设备的结构原理两部分进行论述其应用、维护和维修。 一、微波应用的原理。 1、微波的产生 电磁场(交变电场和磁场)在空间的传播过程就形成电磁波。而微波正是一种频率介于300~300000MHZ之间的一种电磁波。它是利用电子在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中的状态不断改变而激励出来的高频振荡。 磁控管外接电路示意图 微波发生器常用的有电真空速调管,磁控管,返波管,变容和雪崩管等。在微波治疗仪中采用的是磁控管。它实质是一个加有恒定磁场的真空二极管,其阴极发射电子,阳极作为电磁振荡的“电路”称为谐振腔,施以高压直流,使电子在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中激励出高频振荡产生微波。 2、微波治疗的理论基础 微波治疗的理论基础是微波的生物效应。人体是一个生物电场,是最精妙最复杂的电磁兼容系统,这就是电磁波与人体能够互相作为的基础。生物体内的带电粒子,极性分子等在微波的作用下,高速旋转和摩擦和碰撞,从而产生热能。微波与生物相互作用后产生各种生理,病理反应,叫做微波的生物效应,又称为微波生物医学效应。分为内生热效应和非至热效应: 1)内生热效应:在微波作用下,组织温度升高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组织温度升高会引起许多生理反应,包括加热对组织的直接作用和受热后导致血管扩张引起血管,毛细血管压力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使局部白细胞和抗体浓度提高,加快毒素细菌和代谢物排除体外,使局部肌肉痉挛缓解和痛疼消除。 2)非致热效应:在微波作用下,不引起生物体温度明显升高的情况下出现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激活细胞再而三生:解痉,止痛和灭菌的特性。 微波这两大生物效应就是微波治疗的理论基础。这正是微波照射生物体组织后得以获得良好医疗效果的原因。 3、微波加热的特性 生物组织一定,其吸收微波能量的多少与微波的频率和功率的大小相关;微波一定,生物组织吸收微波能量多少与介电常数与电导率和组织的含水量密切相关;热的留驻又与组织环境及组织内血液循环有关如果组织环境温度高或血流量小带走的热量就少,温度就高,反之就低。 微波使生物组织作为热源体里面发热,是内发热,加热速度快而均匀,是整体性的。容易深入组织内部进行治疗,透入深度有选择性,就是它的一大优势。这就是其它外加热方式(如神灯,红外线灯属外加热)无法达到的。 4、微波应用的选择 微波辐射器的面越小,能量就越集中,输出功率越大能量也越大,所以手术治疗时其幅射器或说探头形状就要越小越尖,让辐射头与组织接触释放更大能量产生高温进行凝固或切割。而理疗则相反。 所以根据治疗目的的不同,幅射器的选择和功率的大小范围也不同。治疗目的有两种即手术治疗和康复理疗。对手术治疗,微波主要由辐射头吸收,要瞬间产生高热,所以功率必须大,并根据部位和手术要求来调整;理疗是完全辐射透热,以热的有益效应来加强疗效,功率不能太大。 5正确安全的使用必须注意如下几方面在我们医院应用最广的主要是理疗,治疗是医生专用,使用上不存在什么问题,所以这里着重针对理疗来谈其使用和维护。 YWY-2B型微波治疗仪设定功率范围在0~30W(电路设定),其输出频率固定在2400MHZ(误差30MHZ)。 1)金属物的影响 导电金属材料不能吸收微波,微波不能透入金属内部而被反射,故由于金属对微波的强反射作用如果反射波与入射波叠加,会起到增强作用这时就会相应升高透射组织内的温度;如果反射波与入射波不在同一方向对透射组织的温度的影响就不大。所以我们要考虑金属物的形状与照射面的深浅程度,这会影响到反射波的方向,比如直于金属圆环平面

射频与微波论文-射频与微波应用与发展综述

射频与微波技术应用与发展综述 班级: 姓名: 学号: 序号: 日期:

摘要: 微波技术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科学技术之一,从雷达到广播电视、无线电通信,再 到微波炉,微波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进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微波技 术的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微波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Abstract: Microwave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ology in the nearly century, from radar to broadcast TV, radio communication, microwave oven, microwave technology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society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people's lives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wave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fields. It also discusse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microwave technology. 关键词:微波技术,微波电效应,污水处理 Keywords: Microwave technology, microwave electric effect, sewage treatment 微波是指波长在1mm~1000mm、频率在300MHz~300GHz范围之间的电磁波,因为 它的波长与长波、中波与短波相比来说,要“微小”得多,所以它也就得名为“微波”了。微波有着不同于其他波段的重要特点,它自被人类发现以来,就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应用。 19世纪末,人们已经知道了超高频的许多特性,赫兹用火花振荡得到了微波信号,并对其 进行了研究。但赫兹本人并没有想到将这种电磁波用于通信,他的实验仅证实了麦克斯韦 的一个预言──电磁波的存在。20世纪初期对微波技术的研究又有了一定的进展,1936年4 月美国科学家SouthWorth用直径为12.5cm青铜管将9cm的电磁波传输了260m远,波导 传输实验的成功激励了当时的研究者,因为它证实了麦克斯韦的另一个预言──电磁波可以 在空心的金属管中传输,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微波技术的应用就成了一个热门的课题。战争的需要,促进了微波技术的发展,而电磁波在波导中传输的成功,又提供了一个有效

射频微波电路作业1-7(答案版)(DOC)

第一章射频/微波工程介绍 1.简述常用无线电的频段划分和射频的定义。 射频/微波处于普通无线电波与红外线之间,是频率最高的无线电波,它的频带宽度比所有普通无线电波波段总和大1000倍以上 2.简述P,L,S,C,X,Ku,K,Ka波段的频段划分方法。 3.简述射频/微波的四种基本特性和相比普通无线电的优点。 四个基本特性: 1、似光性; 2、穿透性 3、非电离性 4、信息性 优点: (1) 频带宽。可传输的信息量大。 (2) 分辨率高。连续波多普勒雷达的频偏大,成像更清晰,反应更灵敏。 (3) 尺寸小。电路元件和天线体积小。 (4) 干扰小。不同设备相互干扰小。 (5) 速度快。数字系统的数据传输和信号处理速度快。 (6) 频谱宽。频谱不拥挤,不易拥堵,军用设备更可靠。 4.简述射频铁三角的具体内涵。 由于频率、阻抗和功率是贯穿射频/微波工程的三大核心指标,故将其称为射频铁三角。 5.给出几种分贝的定义:dB, dBm,dBc,dBc/Hz,10 dBm+10 dB=? 第二章传输线理论 1.解释何为“集肤效应”?集总参数元件的射频特性与低频相比有何特点? 在交流状态下,由于交流电流会产生磁场,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此磁场又会产生电场,与此电场联系的感生电流密度的方向将会与原始电流相反。这种效应在导线的中心部位(即r=0位置)最强,造成了在r=0附近的电阻显著增加,因而电流将趋向于在导线外表面附近流动,这种现象将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加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集肤效应”。 电阻:在低频率下阻抗即等于电阻R,而随着频率的升高达到10MHz以上,电容Ca的影响开始占优,导致总阻抗降低;当频率达到20GHz左右时,出现了并联谐振点;越过谐振点后,引线电感的影响开始表现出来,阻抗又加大并逐渐表现为开路或有限阻抗值。 电容:理想状态下,极板间介质中没有电流。在射频/微波频率下,实际的介质并非理想介质,故在介质内部存在传导电流,也就存在传导电流引起的损耗,更重要的是介质中的带电粒子具有一定的质量和惯性,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很难随之同步振荡,在时间上有滞后现象,也会引起对能量的损。 电感:电感线圈的高频特性已经完全不同于理想电感,在谐振点之前其阻抗升高很快,而在谐振点之后,由于寄生电容C s的影响已经逐步处于优势地位而逐渐减小。 2.简述微波电路中Q值的概念。 品质因素Q表示一个元件的储能和耗能之间的关系,即 3.简述传输线有哪几种工作状及其对应的负载反射系数。 当Z L=Z0或为无限长传输线时,ΓL=0,无反射波,是行波状态或匹配状态。 当Z L为纯电抗元件或处于开路或者短路状态时,|ΓL|=1,全反射, 为驻波状态。 当Z L为其他值时,|ΓL|≤1, 为行驻波状态。 4.给出电压驻波比、回波损耗与负载反射系数的关系。 线上任意点的反射系数为

是德科技 N9311X-射频和微波附件介绍

是德科技 N9311X 用于低成本手持式和 台式解决方案的射频和 微波附件套件 产品快报

N9311X 射频和微波附件套件是是德科技经济型手持式和台式解决方案的补充产品(N934xC/N9340B/N9330B/N9310A/N9320B/N9000A)。 当您使用是德科技手持式和经济型台式解决方案进行测量时,这些附件可为您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天线 天线频率范围天线增益重量尺寸其他信息 N9311x-50070 至1000 MHz无65 克113.5 厘米(全长), 19.5 厘米(伸缩), 10 节 180 °可调伸缩式拉杆天线, 附带N 型 (阳头) 至BNC 型(阴头) 适配器, 50 ΩN9311x-501700 至2500 MHz无70 克210x20毫米全向天线, 附带N型(阳头)至SMA型 (阴头)适配器, 50?Ω N9311x-504*700 MHz - 4 GHz 4 dBi270 克340x200x25毫米对数周期天线, 50?Ω N9311x-508*680 MHz - 8 GHz 5 dBi250 克340x200x25毫米对数周期天线, 50?Ω N9311x-518*680 MHz - 18 GHz 5 dBi250 克340x200x25毫米对数周期天线, 50?Ω * N9311x-504/508/518 运输包装包括: 天线、铝制手提箱、可分离手枪式握柄与"微型三脚架" 模式、N 型至SMA 型工具箱。 N9311X-500N9311X-501N9311X-504 带通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 3 dB 通带抑制插入损耗VSWR阻抗N9311X-550814 至850 MHz≥? 36 dBc, 740 MHz 时 ≥36 dBc, 915 MHz 时 ≤0.5 dB≤1.550 ΩN9311X-551880 至915 MHz≥ 35 dBc, 862 MHz 时 ≥35 dBc, 932 MHz 时 ≤1 dB≤1.550 ΩN9311X-5521707.5 至1787.5 MHz≥ 35 dBc, 1550 MHz 时 ≥35 dBc, 1925 MHz 时 ≤0.4 dB≤1.550 ΩN9311X-5531845 至1915 MHz≥ 35 dBc, 1770 MHz 时 ≥35 dBc, 1986 MHz 时 ≤0.6 dB≤1.550 ΩN9311X-5541910 至1990 MHz≥ 35 dBc, 1825 MHz 时 ≥35 dBc, 2070 MHz 时 ≤0.6 dB≤1.550 Ω N9311X-551

微波治疗机的资料

微波治疗仪 在临床上,微波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微波致热效应和非微波致热效应。微波治疗仪所采用的微波热疗是一种非接触加热方式,不存在因电接触造成的热灼伤和电灼伤的可能。近几年,由于各项技术的日臻完善,使得微波治疗无需麻醉,可在门诊完成,具有简便、安全的特点。 微波治疗在国际、国内已经应用多年,其疗效已得到世界医务界的肯定。在手术时以其优越的止血效果,先进的作用原理,微小的组织损伤,而被喻为取代电灼、冷冻、激光的新技术。微波治疗仪是一种利用微波对各种疾病进行治疗的新型医疗仪器。它除具有深表加热的特点外,还具有操作方便,定位准确,安全性高以及造价低,仪器结构紧凑,适应性广泛等优点。通过配备不同的附件设备,可对多种疾病进行治疗。微波治疗仪其是在微波技术,传感器、自动控制、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等高科技术的综合体,是一种既安全、方便、良好的手术治疗方法,无需麻醉,可在门诊直接完成。 微波治疗疾病原理 微波作为毫米波的一种,除了具有毫米波的共有特性外,还有一些区别于其他毫米波的独特性质。微波的主要特点是它的似光性、穿透性和非电离性。 似光性——微波与频率较低的无线电波相比,更能像光线一样地传播和集中; 穿透性——与红外线相比,微波照射介质时更容易深入物质内部; 非电离性——微波的量子能量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不改变物质分子的内部结构(只改变其运动状态)。短波超短波同属电磁波,但与微波相比,由于频率大幅度降低,临床效果差别很大。人体的血液、淋巴液、脑脊髓液等对微波都有特殊的吸收作用。如短波超短波在电极作用下,脂肪与肌肉的温升之比约为9比1,而人体皮下都有一层脂肪,脂肪吸收电磁能产热过多,势必妨碍电磁能在深部组织的作用。而微波作用于人体脂肪和肌肉的产热之比接近于1比1,因此微波的热效应更均匀,在较深部位肌层内仍有显著的热效应。 微波生物学临床治疗机理微波热效应人体组织是由各种有机与无机化合物组成,这些物质在电学上可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人体内钠、钾、钙、碘、铁等多种无机离子,它们在微波电磁场中忽而被吸引,忽而被排斥,形成电场方向的振动,振动时离子间的互相摩擦以及和周围媒质间的摩擦产生了热。人体胶体组织本来并不显电性,但部分胶体颗粒吸附周围的离子也会呈现电性,形成带电的胶体,这些物质在微波场作用下亦产生类似离子的摩擦碰撞运动而产生热。人体组织中的肌肉、脂肪、蛋白、内脏、血液、淋巴液等在电学上均属电介质,它们含有大量水分。水是极性分子,水分子所带的正电和负电作用中心重合,通常情况下不呈现电特性。在微波电磁场下水分子极化,水分子中正电和负电作用中心不重合。形成电学中的电偶极子并按高频场瞬间场的方向重新排列,使之发生急剧旋转产生摩擦热。 微波非热效应微波作用于人体组织除热效应外还存在着非热效应,例如人体乳脂、红细胞等带电颗粒在微波场作用下沿电力线分布排列成串珠状,这些现象在不引起热的电场强度下亦可发生,反映在临床医学上有特定疗效,显然这种疗效与热效应无关。 治疗机理大量科学实验表明,不论离子、带电胶体或偶极子在微波场中所作振动或旋转运动产生的热效应,或带电颗粒在微波场下产生的非热效应(电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