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典型病案分析范文

病例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病史

1. 病史摘要:

杨××,女,10个月。主诉:体重不增 2 个多月。

患者近三月来反复腹泻、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样,每日十余次,病初有呕吐,治疗后好转,食欲尚可,进食即泻,小便多,明显消瘦,无抽搐。近2个月主要以米粉喂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 5 kg,母乳喂养至4个月,添加牛奶及米粉。

2. 病史分析:

(1)患儿系婴儿,出生时生长发育正常,病程近2 月,生长缓慢,体重不增,病史中有反复腹泻,食欲尚可,但主要以米粉喂养,考虑蛋白质- 热能营养不良,应重点询问出生史,喂养史,了解辅食添加情况、如饮食的种类,数量;分析一天内热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人量;询问饮食习惯,有无偏食挑食等;了解伴随疾病及治疗的情况,寻找诱因和病因。

(2)病史特点:①女婴,10月婴儿。②有反复腹泻病史及喂养不当,以淀粉喂养为主,每日能量摄入不足。

(3)营养不良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紊乱及多种营养素的缺乏,因此在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中应着重检查。

体格检查

1. 结果:

T 36. 2℃,P 108次/分,R 28次/分,身高70cm,体重5kg。

精神欠佳,消瘦,皮下脂肪少,无水肿,皮肤松弛,弹性差,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前囟1cm×lcm,稍凹陷;头发稀少,干枯;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有力,无杂音;腹软,腹壁皮下脂肪0. 2cm。肝脏肋下2. 5 cm,质软,脾脏肋下未及,肠鸣音亢进。

2.体检分析:

(1)本病特点: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明显消瘦,体重减轻。皮肤松弛,弹性差,腹壁皮下脂肪少,肝脏偏大。.应考虑营养不良。

(2)本病例的阳性体征:消瘦,体重低,皮下脂肪少,皮肤弹性差,前囟凹陷。.

辅助检查

1. 结果: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5. 2×109/L,、N 0. 40、L 0. 58,,Hb 87g/L;大便常规:黄色稀便;血生化:ALT 55. 2IU/L,AST 581U/L,GGT 871U/L,LDH 6191U/L,HBDH 2271U/L,TP 49g/L,ALB 29g/L;肾功能正常;血K+ 3. 5mmol/L、Na+ 131mmol/L,、Cl- 96mmol/L;空腹血糖3. 5mmol/L;乙肝两对半:阴性。

2. 辅助检查分析:

患者实验室检查显示血红蛋白87g/L,呈轻度贫血;血生化转氨酶等指标轻度升高,提示肝功能损害,乙肝两对半阴性可排除乙型肝炎;总蛋白与白蛋白降低示有低蛋白血症,血糖偏低,提示存在营养不良;血电解质钾、钠、氯均为正常低值可能与反复腹泻有关。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2.诊断依据:

(1)生长迟缓,体重低下,较同龄儿平均体重低>40%。

(2)明显消瘦,腹壁皮下脂肪减少<0. 4cm。

(3)有反复腹泻病史,影响食物消化吸收。

(4)喂养史中,近2个月中主要以米粉喂养,有蛋白质热能不足。

(5)伴其他系统功能紊乱,有肝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贫血等。

3.鉴别诊断:

(1)慢性感染:丢失过多蛋白质致低蛋白血症,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治疗应着重抗感染,以及对原发病的处理.

(2)营养性贫血:缺乏铁、维生素B12及叶酸,出现营养性贫血;常是营养不良的合并症,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应值得注意。

4.营养不良的分度标准

(1)临床分度标准:

分度体重低于正常均值腹部皮下脂肪厚度消瘦肌张力精神状态皮肤弹性

I度15~25%0. 8-0. 4cm 不明显基本正常基本正常正常

II度25~40%<0. 4cm 明显减低,肌肉松弛不稳定,易疲乏较差

III度>40%消失皮包骨状肌肉松弛或萎缩萎靡,反应低下极差(2)分型标准:

1)体重低下(underweight):小儿年龄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低于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此指标反映儿童过去和(或)现在有慢性和(或)急性营养不良,但不能区别急性还是慢性营养不良。

2)生长迟缓(stunting):小儿年龄别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3个标准差为中度;低于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此指标主要反映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

3)消瘦(wasting):小儿身高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但高于或等于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中度;低于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此标准主要反映儿童近期、急性营养不良。

该患儿为中至重度营养不良,以消瘦为主,伴低蛋白血症,但无明显水肿。

治疗

治疗原则:采取综合措施,调整饮食,合理补充营养物质,营养增加应由少到多,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缓慢递增。祛除病因,治疗继发性疾病。

病例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病史

1. 病史摘要:

张××,男,8个月。主诉:睡眠欠佳易惊两月余。

患儿近近两月来睡眠不安,哭闹,易激惹,有惊跳,多汗,大小便正常,食欲正常。出生5个月后反复腹泻3 次,每次5~7天,无黄疸史及特殊服药史。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kg,母乳与牛奶混合喂养,5个月后添加蛋黄米粉等,现每天喂少量蔬菜汁果汁,5个月前间断服用维生素D制剂,户外活动少。母孕期无疾病史,无下肢抽搐史。

2. 病史分析:

(1)6~8月以内的婴儿,夜间哭闹,睡眠差,易惊者,要考虑佝偻病,病史中应重点询问母孕期有无缺钙症状,患儿有否早产,出生体重,喂养史是否按时添加辅食及维生素D制剂,平时日光照射是否充足,有无腹泻等诱因影响维生素D及钙的吸收,有无肝胆疾病和服药等病史,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

(2)病史特点:①男婴,8个月,夜惊。②未及时添加辅食及正规服用维生素D。③缺乏日照。

④有反复腹泻史。应考虑有维生素D缺乏,体格检查应注意有无佝偻病体征,辅助检查的

重点为血生化,血钙磷及骨骼X线检查等等。

体格检查

1. 结果:

T 36.8℃,,P 116次/分,R 28次/分,身长70cm,体重8.5kg,头围44cm。

神清,生长发育正常,体态匀称,皮肤不粗糙;前囟 2.5cm×2.5cm,枕秃明显,方颅,无特殊面容,未出牙;胸廓无畸形,无赫氏沟,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膨隆柔软,肝脏肋下

1.5cm,质软,脾脏肋下未及;无手镯及脚镯征。

2.体检分析:

(1)无特殊面容,无皮肤干燥,生长发育正常,甲减可排除;囟门大需排除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脑积水等疾病,应注意病儿的智力发育情况。

(2)阳性体征:枕秃,前囟大,方颅,出牙迟,提示佝偻病可能。

辅助检查

1. 结果:

⑴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0. 8×109/L,、N 0. 30、L 0. 69,Hb 128g/L;血生化:肝肾功能正常,血电解质Ca+2 1. 97mmol/L,,Phos 1.0mmol/L,,ALP 97IU/L,,K+ 3. 9mmol/L,,Na+ 140mmol/L,,Cl-10lmmol/L。

(2) X线检查:腕骨骨化中心1枚,尺挠骨远端呈毛刷样及杯口样改变,干骼端骨皮质疏松,临时钙化带消失,软骨间隙增宽。

2. 辅助检查分析:

血生化正常,钙、磷、碱性磷酸酶正常,X线有佝偻病表现,骨龄落后符合佝偻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2. 诊断依据:

(1) 8个月为佝偻病的好发年龄。

(2) 临床表现为夜惊,激惹,睡眠不安,多汗及枕秃等症状。

(3) 体检:前囟大,方颅,出牙迟等体征。

(4) X线检查有骨质疏松,临时钙化带消失,杯口样、毛刷样改变等佝偻病的典型表现。3. 鉴别诊断: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生长发育迟缓,体格明显矮小不匀称,骨龄落后,出牙迟,前囟大而闭合晚,腹胀等;但患儿的智力发育落后,有特殊面容,长骨干骺端无佝偻病改变,甲状腺功能测定可鉴别。该患儿无特殊面容及体态,皮肤不干燥,不考虑。

(2)软骨发育不良:是遗传性软骨发育障碍,头大,前额突出,长骨骺端膨出,胸部有串珠,腹大等,但四肢及手指粗短,有腰椎前突,臀部后凸的特殊体形,骨骼X线有特征性改变可鉴别。患儿与之不符。

(3)脑积水:头围和前囱进行性增大,有落日貌,无骨骼改变,头颅CT及B超可确诊。该患儿可排除。

(4)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性连锁遗传病,系肾小管重吸收磷及肠道吸收磷障碍,佝偻病症状发生迟,多在一岁以后,血钙多正常、血磷降低、尿磷增高,一般治疗量维生素D无效,需同时补充磷制剂及大剂量维生素D。患儿年龄小,有明确维生素D缺乏病史,暂不考虑本病。

(5)远端肾小管酸中毒:远端肾小管泌氢障碍,从尿中丢失大量的钠、钾、钙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脱钙和佝偻病症状和体征,矮小,骨骼畸形,有代谢性酸中毒,碱性尿,有低钙、低磷及低钾血症。该患儿电解质正常,暂不考虑。

(6)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分两型:I型为肾脏1-羟化酶缺陷,II型为

靶器官1,25-(OH)2D3受体缺陷;两型均表现为重症佝偻病,血清钙、磷显著降低,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I型有高氨基酸尿症,II型有脱发特征。该患儿表现与之不符。

(7)肾性佝偻病:肾病疾病导致的慢性肾功能障碍可出现钙磷代谢障碍:高钙低磷血征,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使骨质脱钙,骨骼呈佝偻病改变。随年龄增长,症状明显,矮小。患儿无肾脏疾病,不考虑。

治疗

治疗原则:采取综合措施,加强保健预防,早期诊断和药物预防,合理使用维生素D控制佝偻病的活动,防止骨骼畸形。

病例三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病史

1. 病史摘要:

李×之子,9小时。主诉:呼吸困难、呻吟伴紫绀4小时。

患儿系第1胎第1产,孕32周,出生体重1600克,出生时1分钟Apgar评分9分,出生后5小时出现呼吸急促,伴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母妊娠史无特殊。

2. 病史分析:

(1)关于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的病史采集应重点应强调发生的诱因、出现时间、性质,呼吸急促是否伴其他全身症状,对呼吸急促,紫绀的详细了解,大致可判断肺源性、心源性、中枢神经系统以及母亲分娩前服用某些药物引起的。

(2)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要侧重于上述疾病疾病的鉴别:应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鉴别:①呼吸困难、紫绀是全身性还是局限性,全身性紫绀应注意有否为先天性心脏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出血等所致。②母亲分娩前有否应用麻醉剂及镇静剂。

(3)病史特点为:①男婴,出生后9小时,早产儿,胎龄32周。②母亲妊娠史无特殊,分娩前无特殊用药史。③出生时正常,出生后5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伴有紫绀。

体格检查

1. 结果:

T 36.2℃,P 162次/分,R 74次/分,体重1.5kg。

早产儿貌,神志清楚,面色发绀,呻吟;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前囟平、2cm×2cm,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呼吸急促:74次/分,有吸气性三凹症,双肺呼吸音降低;心率162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II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肋下

1.5cm,脾肋下未及;颈软,吸吮反应弱,拥抱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降低。

2. 体检分析:

(1)查体特点为:①早产儿貌,全身发绀,呼吸急促、呻吟。②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II 级收缩期杂音。③颈软,前囟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2)阳性体征主要表现为:早产儿貌,呼吸急促、困难,吸气性三凹症,全身发绀,提示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的可能性较大,但也不能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呼吸急促、紫绀。

辅助检查

1. 结果: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9.5×109/L,、N 0. 48,、L 0.52,,Hb 161g/L;尿常规、大便常规无异常;肝肾功能正常;血电解质K十、Na+、C1一均正常,Ca 2+ 2.0 mmol/L;血气分析:pH 7. 23、PaO2 4.1kPa、PaCO29.3kPa、BE -11。

(2)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3)超声心动图:正常。

(4) 胸片:双肺野普遍透光度降低,伴弥漫性均匀颗粒状、网状阴影及支气管充气征。

(5) 头颅B超正常。

(6) 胃液振荡试验阴性。

2. 辅助检查分析:

该患儿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酸中毒,胸部X片提示双肺野普遍透光度降低,伴弥漫性均匀颗粒状、网状阴影及支气管充气征,提示肺部疾病引起的低氧血症、两肺膨胀不全。肝肾功能正常,头颅B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正常,可初步排除心源性、中枢性神经系统引起的呼吸困难。

诊断和鉴别诊断

1. 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

2. 诊断依据:

(1)早产儿,孕32周,低体重儿,体重1. 5kga。

(2)出生时Apgar评分正常,4~6小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吸气性三凹症,双肺呼吸音降低。

(3)血气分析:PaO2降低,PaCO2升高,BE减少。

(4) 胸片:双肺野普遍透光度降低,伴弥漫性均匀颗粒状、网状阴影及支气管充气征。

3.鉴别诊断:

(1)湿肺:多见于足月儿或剖宫产儿,症状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较好,胃液振荡试验阳性,胸片无肺透明膜病的表现,肺淤血和叶间积液较常见。该患儿胃液振荡试验阳性,胸片示肺透明膜病表现,故可排除。

(2)颅内出血:缺氧引起的多见于早产儿,产伤引起的多见于足月儿,表现为呼吸抑制或不规则,神经系统症状抑制或兴奋。该患儿头颅B超正常,无神经系统症状抑制或兴奋,故可排除。

(3) B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本病极似肺透明膜病,但本病病儿有胎膜早破或产程延长史,或妊娠后期母亲有感染史,母亲宫颈拭子培养示B族β溶血性链球菌阳性。只要及时做血培养、病儿胃液或气管分泌物,即可发现链状排列的G+的球菌。该患儿无上述表现与实验依据,故可排除本病。

(4)胎粪吸人性肺炎:多见于足月儿和过期产儿,有窒息史和胎粪吸人史,胸片有不规则的斑片状阴影,肺气肿明显。该患儿无窒息史与胎粪吸人,胸片不符合肺炎表现,故可排除。治疗

治疗原则:及早治疗,进行呼吸支持以纠正低氧血症,同时纠正酸碱平衡紊乱,保证营养的供给,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发症。

病例四过敏性紫癜

病史

1. 病史摘要:

顾××,男,9岁。主诉:两下肢紫癜2 天,加重伴浮肿1天。

患儿家长2 天前帮助患儿洗脚时,发现患儿双下肢皮肤有紫癜、不痛不痒。今日紫癜增多,并出现晨起眼睑浮肿,起床行走后感腿痛,患儿近2 周无倦怠、乏力、低热等症状;1周前曾有短暂的腹痛病史,未到医院就诊,家长也未给患儿服用任何药物。发病前2日患儿曾进食螃蟹及河虾。既往无类似发作史,家族中亦无类似病人。

2. 病史分析:

(1)病史采集应着重询问紫癜的特征以及有无呼吸道感染史、药物应用史,特殊化学品接触史及食物过敏史等。注意患儿的年龄与性别:生后或幼年即有紫癜倾向,常提示先天性出血性疾病;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则常于儿童期发病。紫癜有无相关的伴发症状,如伴有严重贫血者,应考虑再障、白血病、慢性肾脏疾病;伴有黄疸和肝功能异常者,提示肝脏疾患所致的出血倾向等。通过病史的详细询问,区分紫癜是血管性因素或血小板异常性因素,抑或凝血异常性因素,进而以此为线索来推断其病因。

(2)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要侧重于紫癜的鉴别:紫癜全身分布、间有针尖大小出血点,伴有鼻出血或齿酿出血者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瘀点稀少,伴发热,全身中毒症状重,常见于败血症或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紫癜以双下肢对称分布为主,高出皮面,大小、形态不一,常伴有腹痛、关节痛、浮肿等表现者多见于过敏性紫癜。该患儿主要表现为两下肢紫癜,无其他出血的表现,伴有浮肿,曾有短暂的腹痛史,考虑过敏性紫癜可能性较大。

(3)病史特点:①9岁男孩,突然起病。②双下肢对称性紫癜。③伴浮肿、腹痛。④无机体其他出血的表现。

体格检查

1. 结果:

T 37℃,P 82次/分,R 28次/分,BP 100/65mmHg。

神志清楚,营养发育良好,无贫血貌;臀部以下双下肢皮肤有大小不等的紫癜,呈紫红色,部分高出皮肤,呈对称性分布,压之不褪色;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睑稍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无鼻翼搧动,口唇无紫绀,咽无充血;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干湿啰音;心率82次/分,律齐,未闻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腹水征(-);四肢活动正常,各关节无肿胀;生殖器无畸形,阴囊无水肿,克氏征及布氏征(-),病理反射未引出。

2. 体检分析:

(1)该病例的体格检查要重点检查皮肤粘膜、淋巴结及肝脾等部位。如患者有齿龈肿胀、出血和毛囊周围出血常提示维生素C缺乏;口唇、舌、鼻腔、面部、手指和手背等处有斑点状毛细血管扩张,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特征;躯干特别是下肢对称性紫癜,紫癜略高出皮面,或伴有皮肤疹痒或荨麻疹者,应首先考虑过敏性紫癜;出血相对较轻而贫血明显者,多考虑再障或急性白血病;自幼反复大片皮下出血,深部组织出血、血肿或关节腔出血,强烈提示血友病;脾大伴皮肤粘膜出血者,应考虑脾功能亢进。

(2)患者的阳性体征主要表现为臀部以下双下肢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紫癜,呈紫红色、高出皮肤、呈对称性分布、压之色不褪,提示过敏性紫癜,各关节无肿胀提示无关节病变;双眼睑稍浮肿要注意可能伴有肾脏损害。

辅助检查

1. 结果: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21g/L,WBC 9.8×109/L,、N 0. 63、L 0. 37,Plt 174×109/L;大便常规:隐血(-);尿常规:蛋白(+) , RBC 5~6个/HP;肝肾功能正常;补体C3、C4、CH50正常;抗DNA、RNA抗体(-),ENA多肽抗体七项(-);IgA、IgG、IgM正常;出血和凝血时间正常、APTT正常。

(2) 腹部B超:双侧肾脏轻度肿大,膀胱、输尿管无异常。

(3) 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4) 胸部X 线:双肺纹理清晰,心肺无异常。

2. 辅助检查分析:

血小板计数正常,出血和凝血时间正常,可排除血小板异常因素引起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尿常规蛋白(+),红细胞5~.6个/HP提示伴肾脏损害,必要时可考虑做肾活检明确肾脏损害的病理类型及损害程度;大便隐血试验阴性排除消化系统出血。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过敏性紫癜

2. 诊断依据:

(1) 皮肤紫癜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分批出现,较重者累及上肢及躯干。紫癜大小不等、呈紫红色、高出皮面,伴有尊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2) 病程中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

(3) 反复阵发性腹痛,位于脐周或下腹部。

(4) 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或凝血时间、APTT正常,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 鉴别诊断: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根据皮疹的形态、分布及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或凝血时间、APTT正常,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外科急腹症:在皮疹出现以前如出现急性腹痛者,应与急腹症鉴别。过敏性紫癜的腹痛位置不固定,压痛较轻,无腹肌紧张和反跳痛,出现肠穿孔时伴剧烈腹痛;出现血便时,需与肠套叠、梅克尔憩室做鉴别。该患儿无剧烈腹痛、紫癜明显可排除。

(3)细菌感染:如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均可出现紫癜样皮疹,上述疾病紫癜的特点是中心部位可有坏死,且患儿的病情往往比较危重,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血培养阳性。该患儿的临床表现与此不符,可排除。

(4)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患儿当皮肤表现出现较迟时,应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区别,后者血清补体降低,可与紫癜性肾炎区别。

治疗

治疗原则:卧床休息,积极寻找和去除致病因素,如控制感染,抗血小板凝集药物,抗凝治疗和对症治疗。必要时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病例五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病史

1. 病史摘要:

患儿,男,2岁。主诉:发热、咳嗽3 天,加重半天。

患儿于3 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发热、测体温“39.0℃”,家长自行给服“感冒药”无效,于就诊当日患儿出现烦躁不安,气促加重,咳嗽剧烈,尿量减少而急诊人院。病程中患儿食欲差,大便正常,不能安睡。既往体质弱,有反复“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病史。

2. 病史分析:

(1)采集病史应重点询问起病的诱因、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接触史,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经过、如发热(体温变化的特点、热型等)、流涕、鼻塞、喷嚏、咽痛、气促、咳嗽的性质,有无呼吸困难,有无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抽搐、呕吐、腹泻等。既往有无佝偻病、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结核病等病史、是否常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等。

(2)围绕患儿咳嗽、气促,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应侧重于下列疾病的鉴别: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患儿咳嗽明显,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表现、如流涕、鼻塞、咳痰等;心脏疾病:除气促外,有无晕厥、胸闷等表现;肾脏疾病:注意患儿尿量、尿色,有无浮肿等。该患儿首先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有气促、尿少,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性较大。

(3)病史特点为:①男性,2岁,骤然起病,初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情进展迅速。②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细湿.啰音。③伴烦躁,精神萎靡,气促。

体格检查

1. 结果:

T 39.5℃,P 182次/分,R 70次/分,BP 80/65mmHg;

神志清楚,精神萎靡,自动体位,营养一般,呼吸急促;唇周发绀,鼻翼搧动,面色苍白,皮肤粘膜无黄染;前囟已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I 度肿大;颈软、无抵抗感;轻度鸡胸,双侧胸廓对称,可见吸气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心率182次/分,可闻及奔马律,无杂音;腹软,肝右肋下3. 5 cm,质软,脾未触及;脊柱四肢无畸形;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未引出。

2. 体检特点:①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中细湿啰音,提示患儿有肺部感染。②烦躁,精神萎靡,气促,面色苍白,唇周发绀,心率182次/分,呼吸70次/分,心音低钝,可闻及奔马律,肝脏增大。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和呼吸困难不相称,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辅助检查

1,结果:

(1)实验室检查:Hb 100g/L,,WBC 18×109/L、N 0. 65、L 0. 35;大便常规、尿常规无异常;CRP 45mg/L;病原学检查:抽吸痰液培养肺炎链球菌阳性,血培养阴性;动脉血气分析(在吸氧条件下)pH 7. 30、PaO2 7.30 kPa,、PaCO2 6.5 kPa,、BE -5mmol/L;生化检查:肝、肾功能正常,心肌酶谱正常。

(2) X线检查:胸片示双肺小斑片状浸润,以肺下野、心隔角及中、内带居多,心影增大。

(3)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及咽拭子MP-PCR显示阴性,血清结核抗体IgM、IgG均为(-);PPD(-)。

(4)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2. 辅助检查分析: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提示细菌感染;X线胸片显示双肺小斑片状影提示肺部炎症浸润;痰液培养肺炎链球菌阳性,病原学诊断明确;血清抗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阴性,血清结核抗体IgM, IgG均为阴性,PPD阴性,可初步排除肺炎支原体感染、结核感染。

诊断和鉴别诊断

1. 诊断:

(1)肺炎链球菌肺炎

(2)心力衰竭

2. 诊断依据:

(1)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闻及较固定的中湿啰音。

(2)患儿心率180次/分,与体温升高和呼吸困难不相吻合,心音低钝、可闻及奔马律,肝脏显著增大或在短时间内增大,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尿少,均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征象。

(3)痰培养肺炎链球菌阳性;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

(4) X线胸片显示肺部炎症浸润,心影增大。

3. 鉴别诊断:

(1)急性支气管炎:以咳嗽为主,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肺部呼吸音粗糙或有不固定的干啰音和粗湿啰音。该例患儿肺部听诊有固定中细湿啰音,同时并发心力衰竭,不符合支气管炎的诊断。

(2)肺结核:婴幼儿活动性肺结核的症状及X线影像改变与支气管肺炎有相似之处,但肺部啰音常不明显。应根据是否有结核病人的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和X 线胸片及抗生素治疗后的反应等加以鉴别。鉴别时尤应重视家庭结核病史、结核菌素试验以及长期的临床观察。大多数病人的胸部X线片可见比较明显的肺部病变、而相对临床症状较少。本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不符合肺结核的诊断。

(3)支气管异物:吸人异物可致支气管部分或完全阻塞而导致肺气肿或肺不张,易继发感染、引起肺部炎症。但根据异物吸人史,突然出现呛咳以及胸部X线检查可予以鉴别,必要时可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本例无异物吸人史可以排除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控制炎症,加强护理,保证休息、营养及液体人量,治疗并发症。积极对症治疗包括镇静、止咳平喘、强心、输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危重患儿应重视缺氧、中毒性脑病、心力衰竭、水及电解质紊乱以及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气胸、脓气胸),及时给以适当处理。

病例六大肠杆菌性肠炎

病史

1. 病史摘要:

患儿男性,6岁。主诉:发热伴呕吐、腹泻二天。

患儿二天前始发热,体温骤升、高达“39℃.0~40℃.0“,且高热持续不退,伴呕吐、为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2~3次/日,有腹泻、初起大便黄稀水样、后为粘液便、带有脓血、以脓为主、10次/日、量中等,有里急后重感;患儿自诉脐周阵发性疼痛,无放射痛。患儿精神萎靡,尿少,诉口渴。患儿病前有不洁饮食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2.病史分析:

(1)对于发热伴呕吐、腹泻的患儿,应细致询问发热的情况,如高热或低热、热型的特点;伴有呕吐时应询问呕吐的性质、呕吐物的性状、呕吐的频度;出现腹泻的患儿应了解大便的性状、每次的量、腹泻的频度;还应询问患儿的精神状况、尿量等;病前有无不洁饮食史对疾病的诊断也很有帮助。

(2)患儿发热、呕吐、腹泻二天,呕吐2~3次/日,腹泻10次左右/日,有精神萎靡、尿量减少,表明有脱水。在体检方面应仔细检查皮肤弹性、有无皮肤花纹、四肢循环情况以及意识状况和血压。腹痛患儿要仔细进行腹部的体检,重点是检查腹部有无包块、有无压痛、反跳痛。

(3)病史特点:①男性,6岁。②发热二天,高热持续不退。③呕吐,2~3次/日,腹泻,有粘液便,带有脓血,有里急后重感。脐周阵发性疼痛;④病前有不洁饮食史。

体格检查

1. 结果:

T 39.5℃,P 120次/分,R 30次/分,BP 90/60mmHg,体重20kg;

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双眼凹陷,口唇干燥和皮肤弹性稍差;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干湿啰音;心率120次/分,律齐,心音尚有力;腹软,肝肋下1.0cm、质软,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脐周轻压痛,无肌卫,肠鸣音亢进;病理反射未引出。

2. 体检分析:

(1)查体特点:①高热,神志清楚,心肺体检未发现异常。②脱水体征:双眼凹陷、口唇干燥、皮肤弹性差。③腹软,肝脾无肿大,脐周压痛,无肌卫,肠鸣音亢进。

(2)本病的阳性体征主要为高热,中度脱水体征,腹部体征暂未提示外科情况。

辅助检查

1. 结果:

(1)实验室检查:Hb 120g/L,,WBC 11. 0×109/L、N 0. 8、L 0. 2;CRP40mg/L;尿常规正常;大便常规:脓血便,以脓为主,WBC + + +,RBC +;大便培养:大肠杆菌生长;血Na+ 140mmol/L,、Cl- 102mmol/L、K+ 4. 6mmol/L,、Ca+2 2.1mmol/L;动脉血气分析:pH 7.30、HCO-3 18mmol/L、PaCO2 30mmol/L,、BE -5mmol/L。

(2)腹部平片:无异常。

2. 辅助检查分析:

(1)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高,CRP 40mg/L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较大,大便常规:脓血便,以脓为主,WBC + + +,RBC +;大便培养:大肠杆菌生长提示为大肠杆菌性肠炎。

(2)血Na+ 140mmol/L,在正常范围内提示等渗性脱水。

(3)pH 7. 30、HCO一3 18mmol/L、BE -5mmol/L,提示轻度代谢性酸中毒。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

(1)大肠杆菌性肠炎

(2)中度脱水

(3)酸中毒

2. 诊断依据:

(1) 患儿高热持续不退,非喷射状呕吐,伴腹泻粘液脓血便,脐周阵发性疼痛,精神萎靡,口渴、尿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

(2)体检特点为:高热,脱水征:双眼凹陷,口唇干燥和皮肤弹性差;腹软,肠鸣音亢进。(3)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1. 0×109 /L,、N 0. 8,、L 0. 2;CRP 40mg/L;大便常规:脓血便,WBC+++,RBC+;大便培养大肠杆菌生长。

(4) pH 7.30、HCO-3 18mmol/L、BE 一5mmol/L;血Na+ 140mmol/L,

3. 鉴别诊断:

(1)细菌性痢疾:常有高热持续不退,呕吐,腹泻,腹痛、腹痛以左下腹为主,脓血便,里急后重感明显。病前有不洁饮食史;其临床表现与侵袭性细菌肠炎类似,但大便细菌培养有痢疾杆菌可与大肠杆菌性肠炎鉴别。

(2)急性坏死性肠炎:本病具有腹痛、腹胀、便血、高热及呕吐等五大症状。大便初期呈黄稀便,以后出现典型的赤豆汤样血便,腹胀多较严重,后期出现休克,腹部立、卧位X线摄片发现小肠呈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肠壁积气等。根据患儿无赤豆汤样血便病史、无腹胀,腹部平片无异常可排除。

(3)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多继发于使用大量抗生素后,病情与症状常与菌群失调的程度有关,有时继发于慢性疾病的基础上。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不同程度中毒症状、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甚至发生休克。典型大便为暗绿色、量多带粘液、少数为血便;大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和成簇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培养有葡萄球菌生长,凝固酶阳性。根据该患儿病程短,病前无用药,大便性状及细菌培养结果可与大肠杆菌性肠炎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积极控制感染;调整饮食;纠正脱水和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加强监护;预防并发症。

病例七房间隔缺损

病史

1. 病史摘要:

黄××,男性,4岁。主诉:发现心脏杂音四年余。

患儿幼时吃奶常有停顿,学走路后较长距离行走便感气促,休息片刻后好转;平时易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其母亲发现患儿多汗、易乏力,但未见皮肤或口唇青紫;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收入院。患儿为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无窒息抢救史;出生体重为3. 8kg,母乳喂养。其母否认妊娠早期的三个月内有病毒感染、接触放射线或服用药物史等。

2. 病史分析:

(1)病史特点:自幼体检发现心脏杂音,活动后气促,平时易患呼吸道感染,乏力、多汗,无青紫。

(2)幼年即出现心脏杂音的患儿,首先要考虑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病史询问应注意了解呼吸道感染、青紫和乏力等情况,以初步判断属何种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并要询问婴儿期有否吃奶中断、幼儿期活动后气促情况,以了解心功能状况。

(3)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可能与宫内病毒感染、大剂量放射线接触或受某些药物的影响有关,还需询问母亲早期妊娠的情况,以了解致病因素。

体格检查

1. 结果:

T 37.0℃,P 104次/分,R 28次/分,BP 100/60mmHg,体重13kg,身高95cm,体型偏瘦。全身皮肤未见青紫;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干湿啰音;心前区稍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浊音界右缘增宽,心率104次/分,律齐,心音有力,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III级收缩期喷射状杂音,P2亢进、固定分裂;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身各部位未见畸形。

2. 体检分析:

(1)体格检查特点:体型偏瘦,未见青紫;心前区稍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和心浊音界右缘增宽反映右心室扩大;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较粗糙的收缩期杂音,系肺循环血量增多,引起右心室流出道相对性狭窄所致;P2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存在,P2固定分裂提示右心室血量增多致肺动脉瓣关闭延迟。

(2)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常为染色体畸变如21一三体综合征的一种症状,也可同时伴发其他畸形,如多指(趾)畸形等,因此在体检中应加以注意。

辅助检查

1. 结果:

(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2) X线检查:心外形中度扩大,主动脉结影较小,肺动脉段稍膨隆,心影向右和左下扩大、呈梨形心;肺野充血。

(3)心电图:电轴右偏,Rv1=1. 8mV,Vl导联R/S= 2. 1,Sv5 =1. 2mV,Vl导联室壁激动时间=0.04秒,aVR导联R/Q>l,提示右心室肥大;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4) 超声心动图:房间隔回声中断,右心内径增大,室间隔活动与左心室后壁同向;彩色多普勒检查可见心房内由左向右穿隔血流。

(5)右心导管检查:右心导管检查发现血氧含量右心房与上腔静脉之比为2.8容积%,血氧饱和度右心房与上腔静脉之比为11%;导管可由右心房进人左心房;右心房压力、右心室和肺动脉压力正常。

2. 辅助检查分析:

X 线检查提示右心房、右心室扩大;肺动脉段膨隆、肺野充血均提示肺循环血量增多;心电图提示右心室肥大;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中断;血氧含量右心房与上腔静脉之比、血氧饱和度右心房与上腔静脉比均增高提示心房水平上接受左心高含氧量血液;心导管可由

右心房进人左心房,说明两心房间存在异常通道。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房间隔缺损(ASD),心功能II级

2. 诊断依据:

(1)患儿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在婴儿期吃奶时有中断现象,活动后出现气促,多汗、乏力,平时易患上呼吸道感染,但无皮肤、口唇青紫。体检发现体型偏瘦,心前区稍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浊界扩大,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较粗糙的收缩期杂音,P2亢进、固定分裂。上述症状和体征比较符合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初步印象为房间隔缺损。(2) X线检查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段膨隆和肺野充血。心电图检查右心室肥大,伴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3)超声心动图检查房间隔中断,右心内径增大,彩色多普勒检查可见心房内有左向右穿隔血流,为诊断房间隔缺损主要依据。

(4)右心导管检查血氧含量右心房与上腔静脉之比为2.8容积%,血氧饱和度右心室与右心房之比为11%,均较正常增高;导管可由右心房进入左心房,右心房、右心室和肺动脉压力正常;符合房间隔缺损的特征。

(5)在初步确定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诊断后,还需进行心功能评判;患儿安静或稍运动时无症状,长时间或剧烈活动后感气促,属心功能Ⅱ级。

3. 鉴别诊断:

(1)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同为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特征性的体征为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响亮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X线检查可发现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左、右心室增大;心电图提示左、右心室肥大;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中断现象。该患儿杂音位置较高,P2亢进、固定分裂;X线检查右房、右室增大;心电图检查右心室肥大;超声心动图检查房间隔中断,可以排除室间隔缺损。

(2)动脉导管未闭:为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杂音的特点是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响亮粗糙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脉压差显著增宽,有周围血管征。X线检查有主动脉弓增大等特点;超声心动图发现左房、左室和主动脉内径增宽。这些表现均与该患儿不吻合。(3)肺动脉狭窄:为无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杂音的部位在肺动脉瓣区、可听到响亮喷射性全收缩期杂音,P2减低;X线胸片表现为肺纹理减少、肺野清晰,肺动脉段多平直;超声心动图:如中度以上的肺动脉狭窄可见肺动脉瓣于收缩期提前开放;心导管检查:肺动脉与右心室收缩压力之间具有阶差的特征。该患儿P2亢进,X线胸片表现为肺血增多,右心导管未见肺动脉和右心室压力阶差,可排除该病。

治疗

治疗原则:手术修补缺损。

病例八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史

1. 病史摘要:

姜××,男,7岁。主诉:少尿、浮肿5天,加剧伴气促2天。

患儿于5天前出现尿量减少,每日2-3次、每次约“100m1”,呈浓茶色,并发现眼睑浮肿、晨起较明显,随后渐扩散至全身;2天前患儿出现烦躁、气促,头痛,时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半月前患儿曾出现发热(体温不详)3~4天,当地医院予以“罗红霉素”及退热药口服后体温渐降至正常。既往体健,营养状态良好。

2. 病史分析:

(1)病史采集应着重询问患儿近日来每天的尿量,最好记录每天24小时的出人量,以了解患

儿是否出现了少尿;应询问尿色,以了解有无血尿;还应询问浮肿发生的部位、顺序及伴随症状;询问有无失水、药物过敏史、休克史、肾脏疾病史、心血管疾病史、排尿困难史等。通过对病史的详细了解,大致可以推断少尿的原因。

(2)少尿的伴随症状对病因分析也很重要,少尿可分为:①肾前性少尿: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肾脏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引起,常有明确的原因存在,如血容量不足、休克、左心衰竭等。②肾性少尿:无论是原发肾小球肾炎还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均可引起肾实质损害,引起少尿或无尿;药物过敏如青霉素、磺胺药物、氨基贰类抗生素等引起肾间质损害及肾血管性疾患也可引起少尿,除少尿外,常伴有尿色的改变及浮肿等症状。③肾后性少尿:儿童较少见,常由肾结石等因素引起,除少尿外,往往伴有绞痛。结合该患儿的表现,考虑少尿为肾性少尿的可能性较大。

(3)病史特点:①男性,学龄期儿童,急性起病。②少尿明显,小便颜色改变、水肿,继之出现气促、烦躁。③半月前患儿有发热。④症状进行性加剧,全身症状明显。

体格检查

1. 结果:

T 37. 4℃,P 140次/分,R 40次/分,BP 140/85mmHg。

神志清楚,精神疲倦,反应差,端坐位;颜面及下肢非凹陷性水肿;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口唇轻度发绀;颈软,颈静脉怒张;心率140次/分,律齐,心音低钝,无杂音;双肺闻及中小水泡音;腹稍膨隆,肝右肋下2cm、质中等、边缘较钝,脾未触及,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四肢肌力、肌张力大致正常;生殖器无畸形,阴囊轻度水肿;克氏征和布氏征(-),病理反射未引出。

2. 体检分析:

(1)查体特点为:①眼睑及双下肢浮肿,阴囊轻度水肿,浮肿非凹陷性。②血压140/85mmHg,明显升高。③颈静脉怒张,心率140次/分,心音低钝,双肺闻及中小水泡音,肝右肋下2cm,提示心功能不全或体循环淤血。④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紫癜及黄染。

(2)本病的阳性体征主要表现为水肿,心率快,血压高,肝脏大,考虑肾脏疾病可能性大,但心脏疾病不能排除。

辅助检查

1. 结果: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94g/L,WBC 8. 8×109 /L、N 0. 72、L 0. 28.,Plt 219×109 /L;大便常规无异常;尿常规:蛋白(十),红细胞(十十十),颗粒管型(十),尿比重1. 015;血生化:TP 64. 7g/L,ALB 43. 4g/L,CHOL 2. 67mmol/L;BUN 7. 5mmol/L,Cr 92. 8μmol/L;ALT 41U/L,AST 69U/L,LDH 123U/L,CK 53U/L,CK-MB 7U/L;C3 0. 32g/L,C4 0. 23g/L,CH50 13U/L;ASO 1200U;ESR79mm/h;24小时尿蛋白定量0. 46g;两对半阴性;血Na +130. Ommol/L、Ca+2 l.95mmol/L、血K+、Cl一在正常范围;IgA、IgG、IgM在正常范围,ENA多肽抗体七项(-)。

(2 )B超:双侧肾脏轻度肿大,肾内弥漫病变。

(3)心电图:窦性心律。

(4)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增粗,心影丰满。

2. 辅助检查分析:

(1)本患儿尿常规红细胞(十十)、颗粒管型(十),24小时尿蛋白定量稍升高,ASO升高,补体降低,B超双侧肾脏肿大及弥漫病变,这些检查均提示该患儿系肾脏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能;总蛋白、白球比、胆固醇、甘油三酷正常可初步排除肾病综合征。

(2)患儿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基本正常,可排除心脏疾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2. 诊断依据:

(1)急性起病,1~3周前有前驱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脓皮病等。

(2)尿常规检查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离心尿沉淀红细胞>5个/HP、不离心尿红细胞>2~3个/HP,白细胞(WBC)

(3)有水肿、少尿、高血压。

(4)起病6~8周内血清补体降低;有链球菌感染的血清学证据、如ASO升高。

(5)颈静脉怒张,心率140次/分,心音低钝,肝右肋下2cm提示体循环淤血。

具有上述表现的前4项可确诊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3. 鉴别诊断:

(1)其他病原所致的急性感染后肾炎:细菌、病毒感染、如腮腺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等,肺炎支原体等也可导致急性肾炎。本病例有前驱症状及链球菌感染的血清学证据如ASO升高可资鉴别。

(2)急进性肾炎:起病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相似,在病程2~4周病情急剧恶化,出现进行性肾功能衰竭,预后差,血清补体多正常。肾脏活检病理改变为半月体性肾炎。(3)肾炎型肾病:它具有肾病四大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水肿,可有高血压、血尿、补体下降、肾功能不全。患儿总蛋白、白球比、胆固醇、甘油三醋正常可排除肾病综合征。

(4)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既往多有肾脏病史,常在感染后1-2日出现急性肾炎表现,贫血、高血压、氮质血症严重,尿比重低而固定。本病例无既往病史、无贫血及氮质血症可以鉴别。

(5) IgA肾病:在上呼吸道感染等后1~5日内出现肉眼血尿,不伴水肿、高血压及少尿,血尿持续1~5日,如此反复发作;有的病例起病缓慢,偶然发现镜下血尿,多无其他表现。ASO、补体多正常,可与本病例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包括:①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低盐饮食,适当摄人蛋白质。②适当使用抗生素。③对症治疗:利尿和(或)降压治疗。

病例九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病史

1. 病史摘要:

张××,男性,11月。主诉:皮肤粘膜苍白伴精神不振4个月。

近4个月患儿父亲发现患儿皮肤苍白,易疲乏,不爱活动,食欲差,早期曾表现为烦躁不安和注意力不易集中,以皮肤粘膜苍白伴精神不振4个月收入院。患儿为第1胎、第1产,32周早产,出生体重1500克,出生5个月起不规则添加米汤、米粉糊等,未添加其他辅助食品。父母体健,无贫血家族史。

2. 病史分析:

(1)病史采集应着重询问出生史、喂养史,寄生虫感染史,服药史如氯霉素、细胞毒性药物均可引起再障,磺胺、非那西汀、伯氨喹琳可诱发G-6-PD缺陷症的患儿发生急性溶血;是否有引起贫血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恶性肿瘤、肝肾或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病等。有否存在胃肠道潜在出血的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肠息肉、麦克尔憩室等引起的慢性出血性贫血。

(2)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应主要侧重于与贫血的鉴别:患儿的全身皮肤粘膜、口唇及甲床苍白,多考虑营养性贫血,指甲扁平或凹陷常为缺铁性贫血特征之一;如皮肤出现瘀点、瘀斑

常提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白血病等;贫血伴有局部或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常提示恶性淋巴瘤,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等。该患儿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无其他出血表现,伴易疲乏,食欲差,烦躁不安和注意力不集中,首先考虑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可能性大。

(3)病史特点:①11个月男孩,皮肤粘膜苍白伴精神不振4个月。②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③有喂养不当史。④无其他出血的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

1. 结果:

T 36.5℃, P 128次/分,R 20次/分,BP 90/60mmHg,体重7kg,身高65cm。

神清,精神欠佳,前囟1. 2cm×1. 2cm;双颈后各触及三枚0. 4cm×0. 4cm的淋巴结、活动、无粘连及压痛;皮肤粘膜苍白、以口唇和甲床明显,心率128次/分,心律齐,心前区可闻及II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肺未闻干湿啰音;轻度舟状腹,皮脂0. 4cm,肝肋下2cm、质软,脾肋下1. 5cm,质软,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2. 体检分析:

(1)要着重检查皮肤、粘膜、甲床及肝脾淋巴结等部位。贫血外貌伴特殊面容,如额部隆起、颧高、鼻梁塌陷、两眼距增宽,肝脾明显增大,应考虑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早期即出现进行性苍白、虚弱无力,伴发热、鼻出血、牙龈出血和皮肤紫癜、出血点,肝脾淋巴结肿大,要考虑急性白血病;贫血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要考虑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单纯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者首先考虑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本病例的阳性体征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精神欠佳,皮肤粘膜苍白、以口唇和甲床明显,窦性心动过速,心前区可闻及II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

辅助检查

1. 结果:

(1)血常规:RBC 2. 68×1012 /L,、Hb 52g/L,,WBC 5. 5×109 /L,,Plt 196×109 /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72fl (正常值82~98 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23pg (正常值27~34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0. 27(0.32~0.36)。

(2)外周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央淡染区扩大。

(3) 骨髓象: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各期红细胞均较小,血红蛋白含量极少,未见原始及幼稚细胞。

(4)血生化:血清铁蛋白(SF) 10mg/L(正常值18~91mg/L),血清铁(SI) 7. 8mmol/L(正常值12. 8~31. 3mmol/L),总铁结合力(TIBC) 70. 8mmol/L (正常值<62. 7m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TS)0. 13(正常值>0. 1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1. 1mmol/L (正常值< 0. 9mmol/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 11. 7 IU/L(正常值0.65 IU/L),血清谷草转氨酶(AST) 12. 5 1U/L(正常值6~371U/L),乙肝两对半阴性,血清总蛋白48g/L(正常值60~80g/L),白蛋白28g/L(正常值40~55g/L)

(5) 尿常规(-)、大便常规(-)、大便隐血(-)、大便查虫卵(-)。

(6) X线胸片正常。

2. 辅助检查分析:

(1) 骨髓象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未见原始及幼稚细胞,可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慢性白血病。

(2) 大便常规及OB(-)可排除消化道慢性出血性疾病所引起的贫血。

(3) 大便查虫卵(-)可初步排除寄生虫感染。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 诊断依据:

(1) 患儿早产,出生体重低,人工喂养、未及时添加辅助食品,早期表现为烦躁不安和注意力不集中,易疲乏,不爱活动,食欲差;生长发育落后,精神欠佳,皮肤粘膜苍白,心率偏快,心前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

(2) RBC、Hb明显下降,以Hb下降更甚;MCV、MCH 、MCHC均下降,外周血涂片显示小细胞低色素;血生化示SF、SI,、TS下降而TIBC、FEP升高;骨髓象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各期红细胞均较小,Hb含量极少。

3. 鉴别诊断:

(1) 铁粒幼红细胞贫血:表现为皮肤粘膜不同程度的苍白或轻度黄疸,可伴轻度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可见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SI、SF、TS升高及骨髓片出现大量环形铁粒幼红细胞。该患儿SI、SF、TS下降;骨髓片未见环形铁粒幼红细胞,故不符合该诊断。

(2) 铅中毒性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红细胞中可见嗜碱性点彩,铅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涉及机体的多个系统和器官而出现多系统的临床表现。该患儿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易疲劳,不爱活动,食欲差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其他系统的异常表现,如需进一步鉴别,必要时应检查血清铅及摄X线长骨片加以鉴别。

(3) 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常表现为反复咳嗽,发作性苍白、乏力,伴咯血、呕血、痰中带血;外周血象显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X线胸片肺部可见网点状阴影,痰液或胃液中可发现含铁血黄素细胞。该患儿无上述临床表现,X线胸片正常,故不符合该诊断,必要时应进行痰液检查明确有无含铁血黄素细胞,进一步加以鉴别。

(4) 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有家族史,特殊面容、如额部隆起,颧高,鼻梁塌陷,两眼距增宽,X线颅骨摄片可见颅骨内外板变薄,板障增宽;肝脾明显增大;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可见靶形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HbF、HbA2或HbH,、HbBarts升高。该患儿虽皮肤粘膜苍白,但无以上特殊面容,肝脾仅轻度肿大,无贫血家族史,外周血涂片未见靶形红细胞,故可排除该诊断。

(5) 急性白血病:早期即出现进行性苍白,以皮肤和口唇粘膜较明显,随着贫血加重,可出现活动后气促,虚弱无力等症状,半数以上的患者可有发热、鼻出血、牙眼出血和皮肤紫斑或淤点,大多数患儿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血象可见较多原始及幼稚细胞,骨髓象可见白血病细胞极度增生。该患儿虽有贫血的临床表现,但无发热、鼻出血、牙龈出血及皮肤紫癜或瘀点,血象未见原始及幼稚细胞,骨髓象未见白血病细胞,故可基本排除白血病。

治疗

治疗原则:去除病因;补充铁剂。

病例分析儿科

儿童医院病例分析——呼吸系统病例题 病例一(易) 患儿,女,6岁,主因“咳嗽、喘息4天”入院。 患儿于入院前4天受凉后出现咳嗽,初为单声咳,逐渐呈阵发性发作,以夜间、晨起为著,有痰不易咳出,无明显发热,伴有喘息,严重时不能平卧,大汗,口周发青,说话不能连成句,予“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雾化吸入1次后约半分钟逐渐缓解。血常规示白细胞6.0×109/L,中性细胞64.3%,淋巴细胞30.9%,血色素124g/L,血小板300×109/L,拍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模糊”。 既往有咳喘史,曾查过敏原有羊肉、豆角、花草混合物等过敏。否认哮喘家族史。 入院查体:体温36.5℃,呼吸27次/分,脉搏125次/分,神志清楚,精神反应稍弱,呼吸促,端坐呼吸,口周发青,唇无发绀,能对答,语不成句。呼吸运动两侧对称,叩诊呈过清音,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高调喘鸣音,少许痰鸣音,呼气相延长,未闻及明显细湿罗音。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一、诊断(2分) 支气管哮喘(1分):未控制病例,重度发作(1分) 二、诊断依据(2分)(症状:反复喘息0.5分,体征:呼气相延长,可闻及高调呼气相喘鸣音及粗湿啰音0.5分,支扩药治疗有效0.5分,分级分度0.5分) 根据患儿为大女孩,反复出现喘息2次,平时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有咳嗽症状,本次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高调呼气相喘鸣音及粗湿啰音,呼气相延长,院外有过敏原试验阳性及在我院曾诊断过敏性鼻炎病史,胸片未见肺部病变,支扩药治疗有效,故支气管哮喘诊断成立。患儿未规律治疗,属于未控制病例,本次发病急性发作,有喘憋、胸闷、呈端坐呼吸、大汗淋漓、语不成句,查体呼吸、心率增快,考虑哮喘为重度发作。 三、鉴别诊断(2分) (1)肺结核(0.5分): 本患儿有咳嗽、喘息症状,家族中有结核患者,应注意支气管肺淋巴结结核肿大淋巴结压迫气道引起喘息可能。但患儿起病急,病史短,症状呈发作性,无持续,无消瘦、乏力、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卡疤阳性,PPD试验(-),胸片及肺CT未提示结核病灶存在,纵隔淋巴结未见肿大,且患儿家长结核已钙化无明显症状,故暂不考虑此病。 (2)支气管异物(0.5分): 本患儿有咳嗽、喘息症状,应注意本病,但患儿无明确异物吸入史,无明显呛咳症状,症状呈发作性,不持续,查体无明显呼吸音不对称,影像学未见限局性气肿或不张,故不支持。 (3)心源性哮喘(0.5分): 患儿急性发作时有胸闷症状,应考虑与本病鉴别,但患儿既往无心脏病史,无相应症状,心电图、心脏彩超未见异常,故不支持。(4)支气管肺炎(0.5分): 患儿此次发病以咳嗽、喘息为主,两肺可闻及喘鸣音及痰鸣音,注意本病可能,但患儿无明显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双肺未闻细湿罗音,胸片及肺CT未见片影,不支持。 四、辅助检查(2分) 1.嗜酸细胞计数 0.25分 2.总IgE升高0.25分 3.肺功能示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0.25分 4.肺CT除外肺部疾病0.25分 五、治疗原则(2分) 1.对症治疗:予爱全乐,喘乐宁雾化吸入平喘、普米克令舒超雾减轻气道炎症,沐舒坦雾化排痰治疗。必要时予甲强、氨茶碱静点治疗。(1分) 2.症状控制后予哮喘正规治疗:舒利迭1吸,Bid吸入治疗。定期哮喘门诊随诊。(1分) 病例二(易) 患儿女 2岁主诉:咳喘6天,声音嘶哑2天。 入院前6天吃苹果后呛咳,次日咳嗽加重伴喘息,发热38℃,去当地按气管炎治疗无好转,咳嗽喘息加重,来我院胸透:左肺透光增强,可见吸气纵隔向左摆动。 查体:体温39℃,P146次/分,R 50次/分,W10公斤,SaO291-96%,神志清,精神反应差,呼吸促,吸氧下口唇微绀,三凹征阳性,咽红,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音低伴喘鸣音,左下背部闻少许细湿罗音。心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脏右肋缘下2cm,边锐,质软,脾未触及。

儿科病例分析

儿科病例分析一、3岁小儿,发热、流涕、干咳3周;查体:体温39°C,浅表淋巴结不大,咽红, 双肺呼吸音粗,无湿罗音,呼吸30次/分,心率128次/分,WBC7.5×109/L; 1该患儿最有可能的诊断 支气管炎 2 该患儿最主要的护理诊断 发热 3 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热水擦浴 , 5、护理措施: 1户外运动 2补充维生素D:①增加富含维生素D及矿物质的食物;②按医嘱给维生素D 制剂; 3加强护理预防感染 4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 5加强体育锻炼 6健康教育 三、患儿,女,胎龄35周,生后3天,体重2000克,今发现患儿不吃奶,少哭,活动少,

面色苍白,双下肢、臀部、头颈部出现硬肿;查:体温肛温29℃,呼吸62次/分,脉搏150次/分; 1、主要的临床诊断的是新生儿硬肿症 2、病因和发病机制: 1寒冷、早产、感染和窒息为主要病因;2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3寒冷损伤3、治疗要点: 1复温是低体温患儿治疗的关键,复温原则是逐步复温,循序渐进 2支持疗法足够的热量有利于体温恢复 3合理用药:有感染者选用抗生素;纠正酸中毒;有出血倾向者用止血药,高凝状态时考虑用肝素 4、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 12 次, 重型腹泻、中度等渗性脱水 2、轻、重型腹泻临床表现的区别

重型腹泻,中度等渗性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 3、该患儿如需补钾应注意事项 1见尿补钾尿量大于30ml/小时 2静脉补钾浓度0.2%,不超过0.3%,不能推注 3每日滴注时间不应小于8h 4一般补4~6天 5剂量:每天3~4mmol/Kg,即10% kcl 2~3ml/kg.d 4、护理措施: 1调整饮食:应继续进食,母乳喂养应减少哺乳次数,缩短每次哺乳时间,暂停换乳期食物添加;若呕吐严重,禁食不禁水4-6小时;

儿科病例分析

儿科病例分析 一、3岁小儿,发热、流涕、干咳3周;查体:体温39°C,浅表淋巴结不大,咽红,双肺呼 吸音粗,无湿罗音,呼吸30次/分,心率128次/分,×109/L; 1该患儿最有可能的诊断 支气管炎 2 该患儿最主要的护理诊断 发热 3 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热水擦浴 2加强口腔护理,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确记录,如有虚脱表现,应予保暖,饮热水;严重者给予静脉补液 3给予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拭或药物降温; 二、患儿,女,8个月,因多汗,烦躁,睡眠不安就诊,患儿为人工喂养,至今未加辅食,体检: 可见方颅,手镯,足镯; 1、主要的临床诊断是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2、病因: 1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2日光照射不足主要的原因 3生长速度快 4维生素D摄入不足 5疾病与药物的影响 3、治疗要点:1控制病情活动,防止骨骼畸形 2口服维生素D治疗 3加强营养,保证足够奶量 4及时添加转乳期食物 5坚持户外活动 6严重骨骼畸形者需手术治疗 4、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 2有感染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潜在并发症:骨骼畸形等 4知识缺乏 5、护理措施: 1户外运动 2补充维生素D:①增加富含维生素D及矿物质的食物;②按医嘱给维生素D 制剂; 3加强护理预防感染 4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 5加强体育锻炼 6健康教育 三、患儿,女,胎龄35周,生后3天,体重2000克,今发现患儿不吃奶,少哭,活动少,面色 苍白,双下肢、臀部、头颈部出现硬肿;查:体温肛温29℃,呼吸62次/分,脉搏150次/分;

1、主要的临床诊断的是新生儿硬肿症 2、病因和发病机制: 1寒冷、早产、感染和窒息为主要病因;2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3寒冷损伤 3、治疗要点: 1复温是低体温患儿治疗的关键,复温原则是逐步复温,循序渐进 2支持疗法足够的热量有利于体温恢复 3合理用药:有感染者选用抗生素;纠正酸中毒;有出血倾向者用止血药,高凝状态时考虑用肝素 4、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体温过低: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低下、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吸吮无力、热量摄入不足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皮肤黏膜屏障功能低下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硬肿、水肿有关 5潜在并发症肺出血、DIC 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正确保暖及育儿知识 5、护理措施: 1复温:目的是在体内产热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环境温度减少散热或外加热,以恢复和保持正常体温; ①若肛温>30℃,TA-R≥0时: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于中性温度的暖箱中,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②当肛温<30℃时: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进行复温;每小时提高箱温1~℃,不超过34℃,12~24小时内恢复;如无上述条件者,可采用温水浴、热水袋、电热毯或母亲怀抱等方式复温,但要防止烫伤; 2合理喂养,保证能量供给 3保证液体供给,严格控制补液速度 4预防感染,做好消毒隔离 5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硬肿范围及程度、尿量、有无出血症状等 6健康教育 四、11月男婴,呕吐、腹泻3天住院;大便10-15次/天,蛋花汤样,伴呕吐3-4次,尿量少, 皮肤弹性差,肢端凉;大便镜检偶见白细胞; 1、判断腹泻的程度脱水的程度和性质 重型腹泻、中度等渗性脱水

小儿肺炎护理病案范文儿科护理病历分析

小儿肺炎护理病案范文儿科护理病历分析入院病历 姓名李俊 性别男 年龄9月 籍贯上海市 民族汉 亲属姓名儿母吕一敏 住址上海哈密路1220号 入院日期 1991—12—6 9:00 病史记录日期 1991—12—6 9:40 病史陈述者儿母

主诉 咳嗽3天,加重伴发热、气急3天。 现病史 患儿于12月1日起,在着凉后流清涕,鼻阻,继而咳嗽,为阵发性干咳,无痰。2天后咳嗽加重,有疾,不易咯出。12月4日起发热,38.5~39.5℃(肛温),同时伴轻度气促,哭闹时口周发绀。病初自服小儿止咳糖浆12月3日因症状加重到地段医院就诊,口服红霉素2天,但咳嗽仍未减轻。12月5日来院门诊,予青霉素肌注治疗。今晨因高热39.8℃,咳嗽气急加重急诊入院。病后精神食欲渐差,发热后尿黄量少,大便每天1次,干。无气喘声嘶、也无盗江咯血、尿频、双耳溢脓等症状。无呕吐,腹泻和抽搐。 个人史 胎儿及围产期情况

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于1991年3月3日生于上海市金星妇幼保健院,娩出时体重 3.1kg,apgdr评分 10分,无畸形及出血。母妊娠期体健,无感染发热史,无药物过敏及外伤等病史。 喂养史 母乳少,以牛乳、奶粉为主。偶有溢奶、无呕吐,2个月后加米汤,5个月后加蒸蛋,6个月时加喂菜粥及饼干、苹果泥。间断服过钙粉,未加服鱼肝油。 发育史 3个月会抬头,4个月会笑认妈,7个月能扶坐、出牙,现能叫爸爸妈妈,能扶站,尚不能迈步。 生活习惯 每晚睡眠10~12小时,白天睡2~3小时,易惊醒,大便每天1次,成形,色黄。 过去史

一般健康状况平时易出汗,6个月后患感冒、支气管炎各1次,无气喘病史。传染病史无麻诊、水痘等传染病史。 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等过敏史。 外伤手术史无外伤手术史。 预防接种史生后1周接种卡介苗,6个月时服小儿麻痹糖丸,7个月注射百自破三次联疫苗。 家族史 父母年龄及健康状况父29岁,母28岁,均为工人,非近亲结婚,身体健康。 家庭成员情况祖母60岁患冠心病,家庭成员中无支气管气喘、结核患者,无遗传病史。 家庭环境经济情况和住房条件一般,患儿由祖母照管。 体格检查

儿科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1、病例分析: (50分) 何XX,女,11岁。 主诉:浮肿、尿少7天。 现病史:患儿于3周前因受凉后咳嗽、伴发热(38℃+)、咽痛,当地医院诊为“急性扁桃体炎”,肌注青霉素及其他口服药,三天后热退。4+天前晨起家人发现患儿眼睑浮肿,逐日加剧,手、脚亦肿,尿量较平时减少,约1天2次,每次约一小酒杯,尿如茶色,但无尿频尿急及尿痛,起病后无头昏头痛,无皮疹及紫癜史,否认肝炎病史。平素体健,否认家族有肾炎病史。 体查:T 37℃,P 96次/分,BP 20/12kpa,Wt 48kg,R 22次/分,急性病容,嗜睡、较疲倦,呼吸尚平顺,能平卧,全身皮肤无黄染、眼睑明显浮肿,眼裂变细。咽充血+、扁桃体Ⅱ0、心律整,心率70次/分,心音有力,心尖部SM Ⅰ0~Ⅱ0/Ⅵ0柔和,无明显传导。双肺呼吸音清晰。腹稍胀,肝肋下仅及,质软,无触痛,腹水征(-),双下肢肿胀,胫前压之无凹陷。入院两小时后突然头痛,视物模糊,随即抽搐一次,测BP 20/14kpa。 化验:尿常规:蛋白+++,RBC+++、WBC++、透明管型+。 抗“O”1:833,血C3 0.1g/L,C40.3 g/L,血Na 138mmol/L,K+ 6.0mmol/L,Cl 108mmol/L,CO2 16mmol/L,BUN 25.7mmol/L,Glu 6.0mmol/L,Cr 186μmol/L,TP 65g/L,AST 70U ,ALT 58U,入院次日尿量150ml。 根据上述资料 1. 请作出本病例的诊断(20分),诊断依据(7.5分)和鉴别诊断(7分) 2. 写出本病例的长期医嘱(8分)和临时医嘱(7.5分)。 二、病例分析: (50分) 诊断 1. 急性肾小球肾炎(10分) 2. 急性肾功能不全(5分) 3. 高血压脑病(5分) 4.肝损害查因(1分) 诊断依据:①学龄期儿童及前驱感染病史(1分) ②茶色尿,尿量↓,< 250ml/m2.d (1分) ③紧张性浮肿,BP↑↑(1分) ④尿改变:以RBC为主(1分) ⑤化验检查:血补体C3↓(1分) ⑥化验检查:BUN↑>22 mmol/L,Cr↑,血K+↑(1分)

儿科_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1、病例分析:(50分) 何XX,女,11岁。 主诉:浮肿、尿少7天。 现病史:患儿于3周前因受凉后咳嗽、伴发热(38℃+)、咽痛,当地医院诊为“急性扁桃体炎”,肌注青霉素及其他口服药,三天后热退.4+天前晨起家人发现患儿眼睑浮肿,逐日加剧,手、脚亦肿,尿量较平时减少,约1天2次,每次约一小酒杯,尿如茶色,但无尿频尿急及尿痛,起病后无头昏头痛,无皮疹及紫癜史,否认肝炎病史。平素体健,否认家族有肾炎病史. 体查:T 37℃,P 96次/分,BP 20/12kpa,Wt 48kg,R 22次/分,急性病容,嗜睡、较疲倦,呼吸尚平顺,能平卧,全身皮肤无黄染、眼睑明显浮肿,眼裂变细。咽充血+、扁桃体Ⅱ0、心律整,心率70次/分,心音有力,心尖部SM Ⅰ0~Ⅱ0/Ⅵ0柔和,无明显传导。双肺呼吸音清晰。腹稍胀,肝肋下仅及,质软,无触痛,腹水征(—),双下肢肿胀,胫前压之无凹陷。入院两小时后突然头痛,视物模糊,随即抽搐一次,测BP 20/14kpa。 化验:尿常规:蛋白+++,RBC+++、WBC++、透明管型+。 抗“O" 1:833,血C3 0.1g/L,C40.3 g/L,血Na 138mmol/L,K+ 6。0mmol/L,Cl 108mmol/L,CO2 16mmol/L,BUN 25。7mmol/L,Glu 6.0mmol/L,Cr 186μmol/L,TP 65g/L,AST 70U ,ALT 58U,入院次日尿量150ml. 根据上述资料 1。请作出本病例的诊断(20分),诊断依据(7。5分)和鉴别诊断(7分) 2。写出本病例的长期医嘱(8分)和临时医嘱(7。5分)。 二、病例分析:(50分) 诊断1。急性肾小球肾炎(10分) 2. 急性肾功能不全(5分) 3. 高血压脑病(5分) 4.肝损害查因(1分) 诊断依据:①学龄期儿童及前驱感染病史(1分) ②茶色尿,尿量↓,〈250ml/m2.d (1分) ③紧张性浮肿,BP↑↑(1分) ④尿改变:以RBC为主(1分) ⑤化验检查:血补体C3↓(1分) ⑥化验检查:BUN↑>22 mmol/L,Cr↑,血K+↑(1分)

中医儿科病案分析

欢迎阅读 患儿,18月。以咳嗽5天,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主方: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处方:人参10g ,制附子6g ,龙骨15g ,牡蛎15g ,白芍10g ,葶苈子10g ,桃仁10g ,红花5g ,甘草3g 。 患儿,出生10天。早产,寒冬季节出生,形体瘦小 治法:益气温阳,通经活血。主方:参附汤。 6g ,生姜皮3g 。 6g ,茯苓10g 口服补液盐1包,冲水频服。 黄××,男,7岁。2002年8月5日初诊。主诉:浮肿3天。 中医诊断:水肿,湿热内侵证。西医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

病机分析:患儿由皮肤感受湿热邪毒,疮毒内归,湿热留注三焦,水道通调失职,水湿泛溢肌肤而致水肿、尿少。湿热下注,故浮肿不甚,仅稍有浮肿;湿热损伤血络,故见浓茶色血尿;舌红,苔黄腻,脉数均为湿热之象。治法:清热解毒,淡渗利湿。 主方: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加减。 15g, 桑白皮5g。 1 2 之象。( 3 痰热胶结,则喉间痰鸣,或痰多黄稠,舌红苔黄而腻,脉象滑数为痰热内蕴之象。治则:清热泻肺,涤疾降逆方剂:麻杏石甘汤、泻白散、葶苈大枣泻肺汤三方加减药物:麻黄10克、桑白汤10克、杏仁10克、葶苈子10克、生石膏20克、地骨皮10克、鱼腥草15克、黄芩10克、甘草6克。 患儿,男,2岁。腹泻3天。 诊断:泄泻,湿热泻。

辨证分析:湿热之邪蕴结中焦,导致胃失和降,脾失运化,清浊相混,升降失常,上则为呕吐,下则为泄泻。湿性粘腻,热性急迫,湿热交蒸,故泻下急迫,肛门潮红,大便呈蛋花汤样,次数较多;湿热泻最易伤阴,泻出大量水份,津液耗伤,则上欲口渴引水自救,下则小便短少色黄;舌红,苔薄黄,指纹紫,现于气关,均为湿热之征。 处方:10g,黄连1g 6g,木香6g 患儿6 诊断:哮喘,热性哮喘。 病机分析:外感风热,引动伏痰。痰热内蕴,肺气失肃。故咳嗽哮喘,声高息涌,咯痰稠黄,外感风热,故身热面赤,咽红口干。 治法:清肺涤痰,止咳平喘。主方: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加减。 麻黄3g,生石膏15g,桃杏仁各10g,葶苈子10g,桑白皮10g,苏子10g,生甘草6g,虎杖12g,栀子10g。

儿科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儿科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近年来,儿科疑难病例的讨论备受关注。儿科疑难病例是指临床上难以诊断和治疗的疾病,这些病例往往给医生和患儿家庭带来巨大的困扰。在面对这些疑难病例时,医生需要充分的思考和讨论,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治疗效果。下面我们将以几个典型的儿科疑难病例为例,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个儿科疑难病例,一个6岁男孩出现反复发作性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经常伴有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经过详细的检查和分析,最终确诊为偏头痛。对于这种疑难病例,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患儿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最终确定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其次,我们来讨论另一个儿科疑难病例,一个3岁女童出现进行性贫血、出血倾向、骨痛等症状。经过详细检查和分析,最终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于这种疑难病例,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患儿的病史、家族史、生活环境等,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最终确定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最后,我们来讨论第三个儿科疑难病例,一个8岁男孩出现进行性肌无力、肢体无力、吞咽困难等症状。经过详细检查和分析,最终确诊为重症肌无力。对于这种疑难病例,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患儿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最终确定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几个典型的儿科疑难病例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在面对这些疑难病例时,医生需要充分的思考和讨论,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我们也要重视患儿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最终确定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相信通过医生和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更好地解决儿科疑难病例,为患儿带来健康和幸福。

儿科腹泻病病例范文

儿科腹泻病病例范文 ## Case Presentation: Pediatric Diarrhea. 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 A 3-year-old male presents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a 2-day history of watery diarrhea. The diarrhea is non-bloody and has been occurring approximately 10 times per day. The child has also been vomiting occasionally, approximately 2-3 times per day. He has had no fever or abdominal pain. Past Medical History. The child has no significant past medical history. He is up-to-date on his immunizations. Social History. The child lives with his parents and two siblings. He

attends daycare part-time. There have been no recent sick contacts. Physical Examination. General: Well-appearing, slightly dehydrated child. HEENT: Normocephalic, atraumatic. Eyes: Clear, conjunctiva pink. Ears: Clear, tympanic membranes intact. Nose: Clear, no discharge. Mouth: Moist, no thrush. Neck: Supple, no lymphadenopathy. Cardiopulmonary: Heart: Regular rate and rhythm, no murmurs or gallops. Lungs: Clear to auscultation bilaterally. Abdomen: Soft, non-distended, normoactive bowel sounds. No masses or organomegaly. Extremities: No edema or clubbing.

儿科护理病例分析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四部分儿科护理病案与解析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 病案一: 张小毛,女,1.5天,发现皮肤黄染20小时入院,系第一胎,足月平产,于生后12小时发现患儿皮肤黄染,无发热,无呕吐及抽搐,吃奶尚可,解胎便1次,尿色深。体检:T37℃(肛),R35次/分,心率120次/分,足月新生儿貌,哭声宏亮,全身皮肤及粘膜中度黄染,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巩膜明显黄染,口唇不红,咽部正常,心肺正常,腹平软,肝右肋下1.0cm,脾未及,脐干燥,脊柱四肢无畸形。 血常规:Hb 100g/L,WBC 14.0×109/L,N 0.35,L0.45,Pt 350×109/L 血生化:肝功能正常,HbsAg(-),血清总胆红素,18mg/dl (307.8umol/L),直接胆红素 0.4mg/dl(6.8umol/L)。问: 1. 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 2.最可能的病因是什么? 3.主要护理诊断是什么? 4.主要护理措施.是什么? 解析: 1.该患儿为病理性黄疸。 2.最可能的病因是新生儿溶血病。 3.主要护理诊断为: (1)皮肤黄疸与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有关 (2)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4.主要护理措施.: (1)做好光疗和换血治疗的准备工作和护理工作。 (2)遵医嘱给予肝诱导剂、输入血浆或白蛋白等。 (3)严密观察病情,预防胆红素脑病。 病案二: 患儿,男,出生2天。2天前其母因羊水早破,胎儿脐带打结而自然分娩,

系孕1产,孕38周,娩出时无窒息,Apgar评分不详。患儿1天前无明显诱因而出现唇周阵发性发绀,偶有喷嚏。患儿反应尚好,无发热,精神欠佳,吃奶可,胎便已解。 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148次/min,呼吸50次/min。神清,前囟平软,咽充血。呼吸节律齐,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48次/min,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原始反射存在。 辅助检查:血常规RBC 5.36×1012/L , PLT 223.0×109 /L,WBC 22.3× 109/L,L6.5%,N89.8%。血气分析pH 7.277,PCO 2 30.4mmmHg,PO 2 90.5mmHg, BE-11.6mmol/L,BEecf-11.7mmol/L,BB36.3mmol/L,HCO- 3 13.7mmol/L, TCO 2 4.7mmol/L。胸片(仰卧)示双肺纹理稍增多。问: 1.该患儿的临床诊断是什么? 2.主要护理诊断是什么? 3.护理要点是什么? 解析: 1.该患儿的临床诊断是新生儿肺炎。 2.主要护理诊断是: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咳嗽反射功能不良及无力排痰有关 (2)气体交换受阻与肺部炎症有关 (3)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3.护理要点是: (1)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 (2)合理用氧 (3)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并密切观察药物的作用。 (4)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协同医师共同处理。 病案三: 患儿,男,1天。孕2产油国,孕39周,因B超示“胎盘钙化,瘢痕子宫”行剖腹产娩出,出生体重3kg,Apgar评分6分-9分-10分。羊水清,出生后青紫窒息,经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给氧后面色红润,四肢轻度发绀。出生后精神稍差,未开奶,未解胎便,小便无。体检:T36℃,R50次/分,P145次/分。精神差,足月儿貌,皮肤欠温暖,前囟平软,面色稍发绀。双肺呼吸音稍粗,心

儿科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儿科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标题: 儿科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引言: 儿科疑难病例的处理一直是儿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本文将介绍一个儿科疑难病例,并对该病例进行讨论和分析,旨在加深理解和探索儿科疑难病例的处理方法。 正文: 病例描述: 患儿男性,8岁。主要症状是持续高热、食欲减退、乏力、嗜睡,已持续1个月。体格检查时,发现患儿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可触及,并有发绀。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偏低,贫血严重,血小板计数正常,肝肾功能异常。经过详细询问和家族史查找,未发现任何有关家族病史及既往病史。抗生素治疗后,病情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高热、贫血等症状。 疑难病例讨论: 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种疾病的可能性:1. 淋巴瘤:患儿的全身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可与淋巴瘤相符。血液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偏低和肝肾功能异常的结果也支持了这一疾病的可能性。 2. 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儿的持续高热和关节炎症状可以与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吻合。然而,肝脾肿大和血液检查结果不完全符合该疾病的特征。 3. 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绀和贫血的出现可能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高热及嗜睡也是该疾病的症状之一。

针对以上的可能性,我们可以进一步进行以下检查和治疗: 1. 血液生化指标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炎症指标等,以进一步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 2. 全身淋巴结活检:通过淋巴结活检可以确定淋巴瘤的存在与否。 3. 血培养和心内膜超声检查:进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排除和评估。 结论: 患儿的病情可以考虑淋巴瘤、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的可能性。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有助于确定最终的诊断。提供综合支持和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症状和预后。 结尾: 儿科疑难病例的处理需要医生们具备广泛的知识和诊断能力。针对每个儿科疑难病例,都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应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通过讨论和分析病例,医生们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儿科疑难病例处理的技术和策略。

儿科经典病例

儿科经典病例

儿科经典病例 1.一岁三个月患儿,因精神欠佳4小时急诊入院。上午活动如常,下午精神减,拒食,不烧。体查,呼吸稍快,28-30次/分。余未发现特殊异常。血常规示WBC约1.4万。急诊胸片示左胸肿物,非实质性,可见小透亮区,左肺缩小,纵隔右偏。急请胸外会诊,考虑左胸肿物性质待查,肺脓疡不排。与左胸穿刺,抽出白色乳靡样物。当时考虑是不是淋巴回流受阻所致。因患儿病情危急,急诊手术探查,患儿死在手术台上。结果出来是膈疝。从此起病较急、呼吸增快的患儿我都特别慎重。 2.病儿,女13岁,呕吐6+小时由下级医院转入。PE:T37。2,BP正常。神略萎,面色不好,全身汗多。咽部稍微充血,心律102次/分,律齐无杂音。腹部无牙痛,肝脾不大。四肢稍凉,无大理石花纹。下面查的血RT正常。作了心电图。接诊大夫刚刚参加工作半年,草草的看了心电图,判为窦性心动过速,没有仔细询问下级医院的处理以及转院原因考虑诊断为:上感,胃肠炎,轻-中度脱水。遂与补液对症治疗。然后就下班回家了。当时是周六,接班医生发现患儿面色苍白加重,查电解质钠、钾略低,认为补液不够,继续补液。当晚病儿持续加重,“脱水”始终没有改善,大汗淋漓,第二天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无效死亡。后来死亡讨论时仔细看心电图,T波有明显改变。记录中也有心音低钝描述,最后尸检:病毒性心肌炎 虽然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率非常高,谁遇到谁倒霉,但是如果仔细询问病史和查体的花,是可以发现很多正确诊断的线索的。这个病例给我们这些启发: 1、有呕吐,腹痛。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首发症状为腹痛呕吐者比率非常高,尤其是在幼儿常为就诊原因,年长儿主述心悸胸闷的发生律还没有呕吐腹痛多见。遇到这类病人,切莫随便诊断胃肠炎。 2、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也是病毒性心肌炎时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尤其是在门急诊见到面色苍白,汗多的小儿,可要多个心眼阿。 3、脱水久不能纠正,或者症状与病程、处理不符合的时候,应该检讨诊断。 4、心电图结果不能正确研判。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早期的心电图表现很不典型,应该在持续心电监护下尽早发现严重心律失常。 5、仔细询问病史,发现有1周前上感史,这是病毒性心肌炎病史方面的重要线索,当然你要想到才问得到。 6、仔细询问下级医院转诊原因,该病例就是他们发现“脱水”不好纠正,心电图异常。这个应该是给你提醒了,但是可惜由于没有想到这个病,根本没注意下级医院的描述。

儿科病例分析

儿科病例分析 一、3岁小儿,发热、流涕、干咳3周。查体:体温39°C,浅表淋巴结不大,咽 红,双肺呼吸音粗,无湿罗音,呼吸30次/分,心率128次/分,WBC7.5×109/L。1该患儿最有可能的诊断? 支气管炎 2 该患儿最主要的护理诊断? 发热 3 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热水擦浴 (2)加强口腔护理,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确记录,如有虚脱表现,应予保暖,饮热水。严重者给予静脉补液 (3)给予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拭或药物降温。 二、患儿,女,8个月,因多汗,烦躁,睡眠不安就诊,患儿为人工喂养,至今未 加辅食,体检:可见方颅,手镯,足镯。 1、主要的临床诊断是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2、病因: (1)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2)日光照射不足(主要的原因) (3)生长速度快 (4)维生素D摄入不足 (5)疾病与药物的影响 3、治疗要点:(1)控制病情活动,防止骨骼畸形 (2)口服维生素D治疗 (3)加强营养,保证足够奶量 (4)及时添加转乳期食物 (5)坚持户外活动 (6)严重骨骼畸形者需手术治疗 4、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 (2)有感染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潜在并发症:骨骼畸形等 (4)知识缺乏 5、护理措施: (1)户外运动 (2)补充维生素D:①增加富含维生素D及矿物质的食物;②按医嘱给维生素D 制剂。 (3)加强护理预防感染 (4)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 (5)加强体育锻炼 (6)健康教育 三、患儿,女,胎龄35周,生后3天,体重2000克,今发现患儿不吃奶,少哭,

儿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儿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儿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1. 病例概述 这是一个来自中山医院的儿科疑难病例,患者为一名5岁男孩,主诉持续发热、消瘦、全身淋巴结肿大以及贫血症状。病例引起了医生团队的关注和讨论,以下是讨论内容记录。 2. 评估与分析 医生团队对患者的病史进行了详细了解。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病史,考虑到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可能性: - 感染性疾病:考虑到患者长期发热、全身淋巴结肿大,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淋巴瘤等可能性较大。 - 免疫系统疾病:以消瘦、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考虑到可能存在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 其他系统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3. 检查与诊断 针对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医生团队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以下是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和最终诊断: - 抽血检查:发现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较低、白细胞计数异常,提示可

能存在贫血和感染。 - 影像学检查:全身淋巴结肿大,但未发现其他明显异常。 - 骨髓穿刺:未发现异常细胞学改变。 - 抗核抗体检测:阳性,提示可能存在免疫系统疾病。 - 免疫学检查:异常IgG和IgM水平,提示存在免疫系统疾病。 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最终确诊该患者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 4. 讨论与观点 在这个病例的讨论过程中,医生团队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理解: - 免疫疾病的多样性:在病例讨论中,医生团队强调了免疫疾病的多样性。不同的免疫系统疾病可能呈现出相似的临床表现,因此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来区分和确诊。 - 诊断过程的重要性:医生团队强调了对儿科疑难病例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诊断过程的重要性。从病史了解到检查、诊断,每一步都需要逐步确认和排除可能的疾病,以确保最终的诊断准确性。 - 多学科协作:医生团队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儿科疑难病例中的重要性。通过多个专科的合作和讨论,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和诊断患者的病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5. 总结与回顾 这个病例的讨论过程让医生团队对儿科疑难病例的分析、诊断和治

咳嗽,过敏性咳嗽5则儿科病案分析

案例一 宝宝6个月,男,16斤, 主诉:咳嗽,持续了两个多月。 起初干咳了两个月,中间拍片得过支气管肺炎,住院输液出院后还是干咳,出院后半个月咳嗽加重有痰了,期间一直用药雾化都没效果。今天鼻塞明显,鼻涕不多,今天做雾化后流得比较多,白色的粘鼻涕,做了雾化后鼻塞感觉减轻了,因为做了雾化后就睡着了,没做之前哭闹了两个小时。现在咳嗽明显痰在喉咙那里轰隆响,每次咳得厉害,频率也高,爱吞口水,精神也比以前差很多了。 粑粑也一直呈水状,要么奶瓣,一天7.8次,每次一点点,巨臭,屁也臭,吃了很多拉肚子的药还是拉,吃腹泻奶粉就不拉。大便这两个月就没有一天是正常的,除非吃腹泻奶粉,之前一直吃配方奶粉,拉肚子,屁多也臭,这两天吃了腹泻奶粉才没拉。 现在睡着都会咳醒,睡觉不踏实,易惊醒,非常吵闹,没胃口。奶粉喂养,宝宝4个月之前是纯母乳,因为刚4个月宝宝拉肚子感染了轮状病毒后乳糖不耐受喝母乳也拉就改吃腹泻奶,一直生病就没添加辅食。 母乳期间,妈妈每天都吃蛋。也喜欢吃肉,导致妈妈便秘。 案例二 性别女,年龄4岁,身高104cm,体重32斤 主诉:咳嗽持续1个月,鼻炎一年,经常发作。 目前是感冒之后咳嗽马上一个月了,还没好,之前好了两周偶尔咳下,上周严重起来了,吃了一周的药,这两天好些了,还是有点咳嗽,鼻炎也发作了,每天鼻涕的,基本上一个月感冒一次,中药西药都有,大概10天会好。这次比较久了。发作的第一天鼻涕很多,像水一样,过几天就黏的透明的,喷嚏有的,每天早上和晚上都有,发作那天特别多,没感冒也有鼻涕,喷嚏。 饮食,肉蛋奶水果都有,特别是水果苹果,橙子,柚子,基本每天都有。母乳喂养10个月,之后喝奶粉,奶粉是喝到3岁,得了鼻炎后基本不怎么喝了。平时基本每天都有荤菜。 大便两天一次,每天早上会有。前面有干,后面不干,臭。睡前半小时爱出汗,天冷了不会,爱翻来翻去,还磨牙,很容易生病,医生说是过敏体质。妈妈说:我搞了一年了我自己快疯了。

【尚择优选】儿科典型病案分析

病例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病史 1.病史摘要: 杨××,女,10个月。主诉:体重不增2个多月。 患者近三月来反复腹泻、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样,每日十余次,病初有呕吐,治疗后好转,食欲尚可,进食即泻,小便多,明显消瘦,无抽搐。近2个月主要以米粉喂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5kg,母乳喂养至4个月,添加牛奶及米粉。 2.病史分析: (1)患儿系婴儿,出生时生长发育正常,病程近2月,生长缓慢,体重不增,病史中有反复腹泻,食欲尚可,但主要以米粉喂养,考虑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应重点询问出生史,喂养史,了解辅食添加情况、如饮食的种类,数量;分析一天内热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人量;询问饮食习惯,有无偏食挑食等;了解伴随疾病及治疗的情况,寻找诱因和病因。 (2)病史特点:①女婴,10月婴儿。②有反复腹泻病史及喂养不当,以淀粉喂养为主,每日能量摄入不足。 (3)营养不良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紊乱及多种营养素的缺乏,因此在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中应着重检查。 体格检查 1.结果: T36.2℃,P108次/分,R28次/分,身高70cm,体重5kg。 精神欠佳,消瘦,皮下脂肪少,无水肿,皮肤松弛,弹性差,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前囟1cm×lcm,稍凹陷;头发稀少,干枯;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有力,无杂音;腹软,腹壁皮下脂肪0.2cm。肝脏肋下2.5cm,质软,脾脏肋下未及,肠鸣音亢进。 2.体检分析: (1)本病特点: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明显消瘦,体重减轻。皮肤松弛,弹性差,腹壁皮下脂肪少,肝脏偏大。.应考虑营养不良。 (2)本病例的阳性体征:消瘦,体重低,皮下脂肪少,皮肤弹性差,前囟凹陷。. 辅助检查 1.结果: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5.2×109/L,、N0.40、L0.58,,Hb87g/L;大便常规:黄色稀便;血生化:ALT55.2IU/L,AST581U/L,GGT871U/L,LDH6191U/L,HBDH2271U/L,TP49g/L,ALB29g/L;肾功能正常;血K+3.5mmol/L、Na+131mmol/L,、Cl-96mmol/L;空腹血糖3.5mmol/L;乙肝两对半:阴性。 2.辅助检查分析: 患者实验室检查显示血红蛋白87g/L,呈轻度贫血;血生化转氨酶等指标轻度升高,提示肝功能损害,乙肝两对半阴性可排除乙型肝炎;总蛋白与白蛋白降低示有低蛋白血症,血糖偏低,提示存在营养不良;血电解质钾、钠、氯均为正常低值可能与反复腹泻有关。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2.诊断依据:

儿科典型病案分析报告

病例一蛋白质 -能量营养不良 病史 1.病史摘要: 杨女,10个月。主诉:体重不增2个多月。 患者近三月来反复腹泻、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样,每日十余次,病初有呕吐,治疗后好转,食欲尚可,进食即泻,小便多,明显消瘦,无抽搐。近2个月主要以米粉喂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 3. 5 kg,母乳喂养 至4 个月,添加牛奶及米粉。 2 .病史分析: (1)患儿系婴儿,出生时生长发育正常,病程近2 月,生长缓慢,体重不 增,病史中有反复腹泻,食欲尚可,但主要以米粉喂养,考虑蛋白质-热能营养 不良,应重点询问出生史,喂养史,了解辅食添加情况、如饮食的种类,数量;分析一天内热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人量;询问饮食习惯,有无偏食挑食等;了解伴随疾病及治疗的情况,寻找诱因和病因。 (2)病史特点:① 女婴, 10 月婴儿。② 有反复腹泻病史及喂养不当,以淀粉喂养为主,每日能量摄入不足。 (3)营养不良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紊乱及多种营养素的缺乏,因此在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中应着重检查。 体格检查 1. 结果: T 36. 2C, P 108次/分,R 28次/分,身高70cm,体重5kg。 精神欠佳,消瘦,皮下脂肪少,无水肿,皮肤松弛,弹性差,全身浅表淋 巴结无肿大,前囟1cmxIcm,稍凹陷;头发稀少,干枯;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有力,无杂音;腹软,腹壁皮下脂肪0. 2cm。肝脏肋下2. 5 cm,质软,脾脏肋下未及,肠鸣音亢进。 2.体检分析:

(1)本病特点: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明显消瘦,体重减轻。皮肤松弛,弹性差,腹壁皮下脂肪少,肝脏偏大。.应考虑营养不良。 (2)本病例的阳性体征:消瘦,体重低,皮下脂肪少,皮肤弹性差,前囟凹陷。.辅助检查 1.结果: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5. 2X 10/L,、N 0. 40、L 0. 58, Hb 87g/L;大便常规:黄色稀便;血生化:ALT55.2IU/L,AST581U/L,GGT871U/L,LDH6191U/L HBDH2271U/L, TP 49g/L, ALB 29g/L 肾功能正常;血K+ 3. 5mmol/L、Na+ 131mmol/L,、Cl- 96mmol/L;空腹血糖3. 5mmol/L ;乙肝两对半:阴性。 2.辅助检查分析: 患者实验室检查显示血红蛋白87g/L,呈轻度贫血;血生化转氨酶等指标轻度升高,提示肝功能损害,乙肝两对半阴性可排除乙型肝炎;总蛋白与白蛋白降低示有低蛋白血症,血糖偏低,提示存在营养不良;血电解质钾、钠、氯均为正常低值可能与反复腹泻有关。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诊断: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2 .诊断依据: (1)生长迟缓,体重低下,较同龄儿平均体重低〉40%。 (2)明显消瘦,腹壁皮下脂肪减少<0. 4cm。 (3)有反复腹泻病史,影响食物消化吸收。(4)喂养史中,近2 个月中主要以 米粉喂养,有蛋白质热能不足。 (5)伴其他系统功能紊乱,有肝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贫血等。 3.鉴别诊断: (1)慢性感染:丢失过多蛋白质致低蛋白血症,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治疗应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