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距误差测定及补偿 电子教材

螺距误差测定及补偿  电子教材

螺距误差测定及补偿

任务内容

螺距误差补偿原理

VDF850加工中心螺距误差补偿

数控机床以其高效高精度,正在机械制造企业中广泛应用。目前数控机床的传动机构一般采用传动精度较高的滚珠丝杠,滚珠丝杠在生产制造时由于加工设备的精度和加工条件的变化,丝杠和螺母之间存在着误差,如螺距的轴向误差、螺纹滚道的形状误差、直径误差等。滚珠丝杠在数控机床上进行装配时,由于采用双支撑结构,使丝杠工作载荷较大时轴向尺寸发生变化造成其螺距误差增大。滚珠丝杠产生的传动误差在全闭环数控机床中由于检测原件(如光栅尺)检测的是机床运动部件的实际位移,将不会对机床加工精度造成影响;而对于工厂中大量使用的半闭环数控机床而言,丝杠、齿形带等机械传动造成的误差不在反馈原件检测范围内,因此若不对此类误差进行适当修正和补偿,势必影响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造成加工质量的不稳定。要得到高的运动精度和良好的加工质量,必须采用螺距误差补偿功能,精确测量出丝杠不同位置的误差值,利用数控系统对螺距误差进行自动补偿与修正[1]。另外,数控机床经过长期使用,由于丝杠磨损,运动精度也会下降。采用该功能定期检测与补偿,可以延长数控机床的使用寿命,保证加工精度。

一、螺距误差补偿原理

螺距误差补偿的基本原理是在某进给轴上利用高精度位置检测仪器所测良出的位置(可作为理论位置用)与机床实际运动位置进行比较,计算出该轴全行程上的误差曲线,并将不同位置的误差值输入数控系统中。机床在经过补偿的轴上运动时,数控系统会根据该位置的补偿数据,自动对该轴的不同位置进行误差补偿,从而减小或消除该轴该位置的定位误差。

螺距误差补偿分单向和双向补偿两种,单向补偿为补偿轴正反向移动时采用相同的数据补偿;而双向补偿为进给轴正反移动时采用不同的数据进行补偿。由于数控机床丝杠装配时有多种反向间隙消减措施,而且大部分数控机床除了能够进行螺距误差补偿外,还可以进行反向间隙补偿,所以通常仅采用单向螺距误差补偿。

进行螺距误差补偿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螺距误差补偿仅对定位精度进行补偿,而对重复定位精度无法补偿,而且对于重复定位精度较低的运动轴,由于无法准确确定某点位置误差,因此螺距误差补偿将不会起到预期目的。

(2)进给轴上螺距误差值是以机床坐标系为参照确定其测量位置的,机床坐标原点不能丢失,否则所测量的误差值将失去意义。因此对于使用绝对脉冲编码器的伺服系统,一定要保证编码器电池的供电,否则会因为电池亏电而丢失参考点,从而丢失机床坐标原点。重新建立参考点后的机床一定要重新进行螺距误差补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