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

简答
简答

论述沉积环境的物理及化学参数对有机质的控制作用

答:物理参数:1.水流流速2.水体深度与浪基面深度及其对有机质沉积的影响3.沉积速率与沉降速率及其对有机质沉积的影响

化学参数:1.氧化-还原电位2.酸碱度3.盐度4.温度

生物参数:1.提供有机质来源2.改变沉积环境3.加速沉积过程4.消耗,改造有机质

海洋环境的有机质沉积特征

①积场所大

②远洋水域有机质来源是单一的,近陆水域是混合的

③有机质的有利沉积条件:表层生物高产、下层缺氧还原,持续较快沉积、絮凝作用加速沉积

④高能滨岸带不利于有机质沉积和保存

⑤大陆架是海洋内有机质的主要沉积区

⑥远洋盆地是生物钙质、硅质丰富沉积区和有机质贫乏沉积区沉积场所巨大

过渡环境的有机质沉积特征

①有机质来源具有二元性或多重性

②低能缓流的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沉积

③干旱泻湖环境,富含有机质的泥岩常与蒸发岩组成旋回

④过渡带以陆相淡水与海相咸水环境交替为特征,使有机质生物来源更复杂

湖泊环境的有机质沉积特征

①有机质来源具有二元和多方向性

②营养型湖的浪基面以下的还原环境是有机质的富集区

③湖泊环境差异大,沉积有机质也有较大差异

④营养型淡水湖泊的较深—深湖及前三角洲亚环境沉积富有机质泥岩,可形成碎屑—粘土岩旋回

⑤盐湖中富含有机质的油页岩、泥岩可与蒸发岩形成旋回

⑥单断式“箕状”断陷不对称盆地,有机质的分布亦呈不对称展布

沼泽环境的有机质沉积特征

①有机质来源具有原地单一性

②温和潮湿气候和长期停滞的水体有利于沼泽发育和沼泽泥炭沉积

③沼泽沉积的有机质丰度高,但类型单一

④沼泽煤系可与湖泊、泻湖生油层系在剖面上交替出现

干酪根的元素分类

①Ⅰ型干酪根:H/C原子比一般大于1.5,O/C原子比一般小于0.1,主要来源于藻类和微生物的脂类化合物,以生油为主

②Ⅱ干酪根:H/C原子比1.0~1.5,O/C原子0.1 ~0.2,主要来源于浮游动、植物和微生物,既能生油,也能生气

③Ⅲ干酪根:H/C原子比一般小于1.0,O/C原子比可达0.2或0.3,来源于陆地植物的木质素、纤维素等,以成气为主

④Ⅳ干酪根:H/C原子比约0.5 ~0.6,O/C原子比大于0.3,为残余有机质或再循环有机质,其生烃能力极低

优点:采用的是原子比参数,反映干酪根总体的元素组成及其性质,对确定干酪根的类型和生油潜力是有意义的。

不足:该分类方法受有机质演化程度的影响,从Van Krevelen图上可看出:各类型干酪根随埋深增加、温度升高而发生演化,其H/C、O/C原子比逐渐趋于接近,因而在干酪根成熟度

较高的情况下用此法分类较困难。另一方面,相同类型干酪根,因受近地表风化的影响,其O/C原子比有较大增加,H/C原子比稍下降。。

干酪根的显微组成分类

目前国内普遍通行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干酪根类型指数——TI值来进行分类,具体办法是用鉴定的各组分百分含量计算TI值

优点:能通过干酪根的形态、颜色、透明度、荧光等特征,直接观察干酪根,确定干酪根的显微组分,具有直观、快速、经济、简单等优点,应用也较广泛,适用于有机质的各个演化阶段。

不足:观察到的只是一个样品中干酪根的很少一部分,而具有形态的干酪根,包括一些动、植物微化石和碎屑,如藻、孢子等,又只代表干酪根显微组分的一小部分。完整的微化石很少,大部分为无定形干酪根,没有确定的形态和结构,无法根据光学性质加以鉴定。

各类干酪根的显微组分特征

1)Ⅰ型干酪根:主要是藻质体、藻屑体、腐泥无定形体,少量细菌残体。

2) Ⅱ型干酪根:主要是腐泥无定形体、稳定碎屑树脂体,少量藻质体、团块镜质体、腐泥质体、基质镜质体。

3) Ⅲ型干酪根:主要是镜质组,少量树脂体、惰质组、孢子体。

4) Ⅳ型干酪根:主要是惰质组,少量镜质组。

简述不同类型干酪根的成油成气特征。

①不同类型干酪根或生油岩生油门限先后顺序不同,生油主峰的先后顺序是Ⅱ2、Ⅲ、Ⅱ1和I型干酪根。

②不同类型干酪根的最大产烃率不相同,其中I型>Ⅱ1型>Ⅱ2型>Ⅲ型,I和Ⅱ1型的最大生烃强度位置在生油主峰附近,而Ⅱ2和Ⅲ型的最大生烃强度位置在干气阶段。

③不同类型干酪根产物中油气比例不同,其中I 型和Ⅱ1型油多气少,Ⅱ2型和Ⅲ型,气多油少。

干酪根在深成阶段的演化特征

(1)在125℃以前,在60~125℃温度范围内,干酪根由于受热而大量裂解生成烃类。此时表现为可溶有机质数量迅速增加,生成的C15~C40的烃类,约占全部烃类生成总量的80~90%左右。沉积有机质处于成熟状态,生成的主要产物为液态烃,即石油。

(2)当温度大于125℃时,即在125—200℃温度范围内,此时将发生强裂的热裂解反应,它不仅可促使干酪根上较短的侧链脱落,同时也可使原先生成的较长链烃的碳—碳键发生断裂,形成的轻质烃往往优于从干酪根上各种键断裂产生的烃,出现了以湿气和凝析油为主的阶段,即沉积有机质的过成熟阶段。在这一温度范围内,C1一C3烃的含量相对增加,其它较高碳数的烃含量则相对下降。

各类干酪根与油气关系

1)Ⅰ型干酪根:H/C原子比一般大于1.5,O/C原子比一般小于0.1,主要来源于藻类和微生物的脂类化合物,以生油为主。

2) Ⅱ型干酪根:H/C原子比1.0~1.5,O/C原子0.1~0.2,主要来源于浮游动、植物和微生物,既能生油,也能生气。

3) Ⅲ型干酪根:H/C原子比一般小于1.0,O/C原子比可达0.2或0.3,来源于陆地植物的木质素、纤维素等,以成气为主。

4) Ⅳ型干酪根:H/C原子比约0.5~0.6,O/C原子比大于0.3,为残余有机质或再循环有机质,其生烃能力极低。

在干酪根的演化过程中,温度起什么样的作用?时间起什么样的作用?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何?

答:温度的影响是呈指数关系,时间的影响是呈线性关系,温度的影响是主要的,时间的影响是第二位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是互补关系。

影响油气生成的主要因素(促使石油和天然气生成的动力有哪些?)

1)温度是油气生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干酪根开始大量裂解成油只是在地壳中提供的热能达到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时才能发生,油气开始大量生成时需要一定的地层温度。

2) 温度和时间的综合效应:在石油生成过程中,时间和温度存在着补偿关系,门限温度不仅取决于古地温,还取决于烃源岩的地质时代,即该温度下的时间间隔。当干酪根类型相同时,烃源岩时代越新,门限温度就越高,反之,烃源岩层越老,其门限温度就越低。

3) 压力作用:压力升高对生油岩中的干酪根的热解有阻滞作用,在相同温度下增加反应压力,实验样品的镜煤反射率降低,导致凝析油烷烃峰态趋向于正常油峰态变化。

4) 矿物基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催化和吸附作用两个方面。

根据油气生成机理和产物特征,可以把有机质生油过程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干酪根的一般生烃模式)(油气生成的一般模式)

1) 成岩作用阶段/生物甲烷气阶段:包括从生物被埋藏,到经生物化学解聚及缩聚作用等作用形成黄腐酸和腐黑物,最终形成多聚集的干酪根这一过程。主要产物:甲烷和低成熟油。干酪根中结构不稳定的最先脱落下来,在有利的保存条件下可形成生物油藏,在不利条件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存储。

7 / 11

2)深成阶段作用/石油形成阶段:分为生油主带、凝析油和湿气带。a) 生油主带:当达到门限值时,干酪根便在热催化下大量降解形成液态烃及一定量的气体,是生油的主要阶段。主要产物:液态石油和伴生气。b) 凝析油和湿气带:在高温下,剩余的干酪根和已经形成的重烃继续热裂解,轻烃(C1~C8)比例迅速增加,发生逆蒸发,反溶解于气态烃中,形成凝析气和更富含气态烃的湿气。主要产物:凝析油和凝析气。

3) 准变质作用/热裂解甲烷气阶段:经过深成阶段,干酪根已不再具有形成长链液态烃的能力。残余的少量烷基链、已经形成的轻质液态烃在高温下继续裂解形成大量甲烷。主要产物:甲烷。

可溶有机质在演化过程中的变化

1.沥青和总烃含量随埋藏深度增加呈有规律的变化

2.烷烃随深度有规律的变化。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和饱和烃随深度的变化,均可以划分为3个变化带,并可与沉积有机质演化的3个阶段进行对比

3.环烷烃随深度增加,由多环向单环、二环转化

4.芳香烃随埋藏深度变化的特征与饱和烃类似,只是变化速率略小

5.不同类型干酪根形成烃类的演化特征有一定的差异

6.非烃随埋藏深度也呈有规律的变化。在浅层的沥青中胶质和沥青质含O、N、S多,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含量逐渐减少

沉积有机质的演化模式(进程)

1.成岩作用

2.深成(热解)作用

3.变质作用

石油馏分组成分类

馏分是指将原油按沸点的高低切割成若干部分,其组成分类可以分为:

轻馏分:石油气(C1-C4)汽油(C5-C12)

中间馏分:煤油(C12-C14)柴油(C14-C18)

重馏分:润滑油(C18-C20)渣油(>C20)

石油烃类的主要类型有哪些?正构烷烃的含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链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环烷芳香烃

正构烷烃的含量受控于原始有机质性质,热演化程度及生物降解等因素。高蜡原油和从陆源有机质演化生成的原油常常含有较大比例的正构烷烃,而海相或混合有机质则产生较多的环状化合物。演化程度高的石油中主要组成中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正构烷烃。受微生物强烈降解的原油,正构烷烃常被选择性的消耗,含量较少

石油中的非氢化合物有哪三大类?每类化合物有哪些类型?

含氧化合物:主要是酸性含氧化合物,其中环烷酸最多,脂肪酸含量少

含硫化合物;硫醇类硫醚类噻吩类

含氮化合物;以芳香杂环的形式存在,可分为碱性和非碱性,绝大数存在于高沸点的馏分中,从高沸点到低沸点,氮的含量急剧下降

影响原油类型的地质因素

1.原始生油母质的类型和性质,如海相和陆相有机质,由沉积环境决定

2.有机质热演化,涉及埋藏历史和地温梯度等

3.储层中石油的蚀变,如生物降解、氧化作用、水洗作用等

轻烃在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轻烃C5~C10是原油中的重要组分,通常在原油中轻烃的含量约占1/3,在凝析油中含量更高。它的含量与分布不仅与生烃母质有关,也与烃体系在地下所处的温度、压力有关。利用轻烃组成特征来研究油气成因、运移等有关的一些地球化学问题

什么叫轻烃?如何利用轻烃的地化参数的进行天然气成因类型的划分?

轻烃一般是指沸点小于200℃的类化合物,包括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类化合物

天然气成因类型的划分

1.正构-异构-环烷组成三角图判识天然气的成因类型

2.同碳数的烷烃组成划分天然气的成因类型

3.芳香烃和支链烷烃含量划分天然气的成因类型

4.甲基环已烷指数来区分不同母质形成的天然气

5.煤型气中的轻烃(凝析油)及其组分的碳同位素比油性气的碳同位素重

简述影响天然气烃类组分的主要因素

①母质类型:主要表现在成熟阶段,腐泥母质生成的天然气比腐植母质的天然气重烃含量高。

②成熟作用:天然气烃类组成随成熟度而变化,从未成熟~成熟~过成熟,甲烷含量由高~低~高,重烃含量由低~高~低。

③运移与保存条件:甲烷比重烃气的分子量小、结构简单、密度低、被吸附能力弱,因而在天然气运移过程中,甲烷运移会更快和更远,致使一些油气田上部气藏的天然气相对富集甲烷,出现天然气组分自下而上甲烷含量逐渐增高、重烃气含量逐渐减少的现象。另一方面,在油气藏的保存过程中,当天然气的扩散作用起到主要作用时,埋藏较浅的扩散影响就越大。

④生物降解作用:已形成的天然气在细菌作用下,可以发生生物降解,使天然气中甲烷相

对富集而成为干气。

⑤混合作用:在同一地区,存在多种天然气来源时,不同成因、不同组成的天然气沿着各自的运移途径可能聚集在同一构造、同一储集层中,形成多源气藏,致使气藏中天然气的组成变得更为复杂,其中混合比例的大小控制着天然气的组成的变化

储层石油的次生变化

总的来说,热成熟作用、气侵或脱沥青作用使石油这组分减少,轻组分增加,油质变好,密度变小;相反的是氧化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和水洗作用使石油的重组分即胶质、沥青质组分增加,密度增加。

a) 热成熟作用:当油气藏埋藏到了一定深度时,石油就会发生热成熟作用或裂解作用,向分子结构稳定、自由能降低的方向继续演化,形成该温度、压力条件下稳定的混合物,最后形成轻组分和一些剩余物(如焦沥青),在热成熟作用下,原油的品质将逐渐变好。

b) 生物降解作用和水洗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可使原油组分发生改变,向重质方向变化,水洗作用同样使原油的密度和粘度升高。

c) 氧化作用:氧化作用的结果都是将环烷烃氧化成环烷酸、醇;芳香烃氧化成酚、芳香酸;烷烃氧化成酮、酸、醇等,使石油中胶质、沥青质组分增加,石油质量变差。

d) 气侵或脱沥青作用:这将使石油中高分子量的组分发生沉淀,形成沥青质沥青,而使油藏中的液态烃变得更轻。因此使油藏中的油产生相分异,一方面形成轻质油藏或凝析气藏,另一方面也会产生沥青沉淀,使储层受到伤害,也可形成稠油油藏,从而影响到油气的开发。E)重力分异作用

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类型

1) 正构烷烃:高分子量(nC25~nC33)的奇数碳正构烷烃、中分子量(nC15~nC21)的奇数碳正构烷烃、偶碳数优势的正构烷烃。

2) 无环异戊二烯烷烃:叶绿素的植醇侧链,在含氧条件下植醇先形成植烷酸,接着脱羧基形成姥鲛烷;在还原条件下,植醇保存iC20骨架,加氢形成植烷。

3) 萜烷:五环三萜烷(可分为藿烷系列和非藿烷系列两类,藿烷系列,几乎所有活的生物体合成的藿烷都只有17β(H),21β(H)-藿烷构型,随着沉积物热演化程度的增加,藿烷类将发生立体异构变化,向更稳定的17α(H),21β(H)-藿烷(αβ)和17β(H),21α(H)-莫烷(βα)转变。非藿烷系列,18α(H)-奥利烷被认为是白垩系或更年青时代高等植物的标志物,伽马蜡烷被认为是咸水还原沉积环境的标志物),四环萜烷,长链三环萜烷,二萜类,倍半萜。

4) 甾烷:规则甾烷(最常见是C27~C29三个碳数的甾烷,C27甾烷通常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和藻类,即海相来源,C29甾烷来源于藻类和陆源高等植物),重排甾烷,甲基甾烷和芳香甾烷。。

第十三章读书上

烃源岩评价的主要参数/内容

1) 有机质丰度: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常用有机碳含量、氯仿沥青―A‖、总烃、岩石热解参数来加以评价

2) 有机质(干酪根)类型是衡量有机质产烃能力的参数之一,同时也决定了产物是以油为主还是以其为主(镜质体反射,元素组成特征,颜色与热变指数)

3)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镜质体反色率(Ro),热解峰温(Tmax)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异构参数为常用成熟度指标

烃源岩的定量评价

一、氯仿沥青法Q总=S*H*A*P*/(1-K运)

二、基于成烃机理的成烃率法Q=S*H*P*TOC*Ih*X 1.热模拟实验法是利用时温互补原理把在地质条件低温下需要十几万年、几亿年才能完成的生烃过程,在实验室的高温条件下在几小时或者几天内完成。2.化学动力学法3.物质平衡法

三、基于Rock-Eval分析所得的生烃势评价方法。

有机质丰度评价

1). 总有机碳:指岩石中存在于有机质中的碳来反映有机质的丰度。

2). 氯仿沥青A:指用氯仿从岩石中抽提出来的有机质,反映的是沉积岩中可溶的有机质含量。

3). 总烃:氯仿沥青A中饱和烃和芳香烃之和

4). 生烃势S1+S2:烃源岩中已经生成和潜在生成的烃量总和

5). 烃源岩颜色

镜质组反射率与成熟度的关系

镜质组反射率随热演化程度的升高而稳定增大,并且有相对广泛、稳定的可比性,使R0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权威的成熟度指标。我国石油行业1995年颁布的R0与有机质演化阶段(成熟度)的关系如下:(1)Ro<0.5%-0.7%为成岩阶段,有机质未成熟(2)

0.5%-0.7%< Ro<1.15%-1.3%为深成阶段,有机质从低成熟到成熟,为主要的生油阶段(3)

1.15%-1.3%< Ro<2%为深成阶段后期,有机质达到高成熟,主要产湿气和凝析油(4)Ro>2%为有机质变质阶段,有机质过成熟,主要产干气。干酪根则经强烈的芳构化、缩聚而趋向于形成仅含碳元素的石墨

油气源对比的依据

所谓油气源对比是指在综合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的基础上,建立油、气与烃源岩的成因关系,其实质是运用有机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地选择对比参数(指标)来研究石油、天然气、烃源岩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基本依据是如果源岩中的干酪根、可溶抽提物沥青与来自该层系的油、气有亲缘关系,则它们在化学组成上必然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反之非同缘的油气则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即“相似相关”是进行油气源对比的基本依据

油气源对比的基本方法

1.油气源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对原油(天然气)之间或原油(天然气)和烃源岩之间的相同馏分中某个成分的含量或某些成分之间的比值,或某同系物分布和组成进行比较

2.可通过元素(样品的总体构成)、分子和同位素参数的对比实现。使用的主要分析技术有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碳同位素测定仪等

油气源对比参数选择的基本原则?

P250

精神病学期末简答题

器质性精神障碍 谵妄: 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功能障碍,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起病急,病程短,病变发展迅速,又称急性脑病综合征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昼轻夜重;时间、地点、人物定向障碍;记忆障碍以即刻记忆和近事记忆障碍最明显;睡眠觉醒周期不规律,白天嗜睡晚上活跃;感知障碍 诊断: 急性起病,意识障碍,定向障碍伴波动性认知功能损害 痴呆 较严重、持续的认知功能障碍,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但无意识障碍,因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又称慢性脑病综合征临床表现 认知功能损害(记忆,智能,注意,定向):记忆减退是常见症状,早期可出现近记忆障碍(首发);对一般事物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越来越差(智能减退是重要判断标准);注意力日渐受损;可出现时间、地点、人物定向障碍 语言障碍 人格改变:社会性退缩,冲动、幼稚行为,情感不稳,并可有“灾难反应” 社会功能受损:晚期生活不能自理 遗忘综合征(柯萨可夫综合征) 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酒精滥用导致硫胺(Vit B1)缺乏是最常见

原因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临床表现共同特点 1. 精神症状与原发躯体疾病在发生的时间有先后关系,病情在程度上有平行关系 2. 急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意识障碍,慢性躯体疾病引起智能减退和人格改变 3. 精神障碍缺少独特症状,同一疾病可出现不同精神症状,不同疾病也可出现类似精神症状 4. 治疗原发疾病并及时处理精神障碍,可使精神症状好转

诊断要点 1. 有躯体疾病的依据,并且这种躯体疾病能引起精神障碍 2. 有证据显示躯体疾病与精神症状在发生、发展、转归上有时间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密切关系 3. 精神症状不典型,难以构成典型功能性精神障碍的诊断 治疗原则 1.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停用可能引起精神障碍的药物 2. 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维生素支持,脑功能保护 3. 控制精神症状:对于存在攻击行为或行为紊乱的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起始剂量应更低,剂量逐渐增加,症状稳定后,应考虑缓慢减少剂量或停药。抑郁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但需要注意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 4. 护理:保持宁静和环境安全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 1. 单纯型:青少年起病,进展缓慢、持续,阴性症状为主,极少有幻觉妄想,逐渐加重的孤僻离群,预后差 2. 青春型:青少年起病,急性或亚急性,进展较快,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不协调或解体为主要症状。思维破裂,喜怒无常,本能活动亢进,意向倒错、幻觉妄想,预后较好 3. 紧张型:青中年起病,起病急,发作性,紧张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紧张性兴奋与紧张性木僵常交替出现,预后较好 4. 偏执型:最常见,中年起病,发现缓慢,相对稳定的幻觉妄想为主,关系、被害妄想多见,又称为妄想型。

工程结构上简答题资料 2

0 绪论 1.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什么优缺点 主要优点:(1)取材容易 (2)耐火、耐久性好 (3)可模性、整体性好 (4)保养费低 缺点:(1)自重大 (2)抗裂性能差 (3)费工、费模板,现场施工周期长,且受季节性影响 2、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不同,为什么能够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 (1)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促成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在荷载作用下能有效地共同受力,并保证钢筋与相邻混凝土变形一致。 (2)钢筋和混凝土具有基本相同的温度线膨胀系数。 (3)混凝土包裹着钢筋,起着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作用,加强了结构的耐久性。 1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1. 混凝土单轴受压时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何特点 混凝土单轴受压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包括了上升段和下降段两个部分。 上升段:①从加载至混凝土应力为c c f 3.0≤σ,由于应力较小,混凝土变形主要为弹性变形,应力-应变关系接近直线。 ②混凝土应力为()c c f 8.0~3.0=σ,混凝土呈现弹塑性性能,应变的增长比应力的增长得块,内部裂缝处于稳态发展。 ③内部裂缝非稳态地快速发展,塑性变形显着增长,直至到达峰值,混凝土应力为c c f =σ。 下降段:混凝土到达峰值应力后,裂缝继续迅速发展,并出现贯通的竖向裂缝,内部结构的粘结受到院中破坏,应力下降而应变急剧增大,应力-应变曲线向下弯曲,曲线较陡,当应变达到时,曲线凹向发生变化,出现反弯点,这时,贯通的竖向主裂缝宽度较大,混凝土内部的粘结已完全丧失,试件破坏。 2.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分为哪两类各有什么特征钢筋限值如何确定 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分为有明显屈服点的(称为软钢)和无明显屈服点的(称为硬钢)两类。 软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1所示,曲线可分为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破坏阶段。 有明显流幅的钢筋有两个强度指标:一是屈服强度,这是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时钢筋强度取值的依据,因为钢筋屈服后产生了较大的塑性变形,这将使构件变形和裂缝宽度大大增加以致无法使用,所以在设计中采用屈服强度y f 作为钢筋的强度极限。另一个强度指标是钢筋极限强度u f ,一般用作钢筋的实际破坏强度。 图2-1 软钢应力应变曲线 硬钢拉伸时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2。钢筋应力达到比例极限点之前,应力应变按直线变化,钢筋具有明显的弹性性质,超过比例极限点以后,钢筋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塑性性质,但应力应变均持续增长,应力应变曲线上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到达极限抗拉强度b 点后,同样由于钢筋的颈缩现象出现下降段,至钢筋被拉断。 设计中极限抗拉强度不能作为钢筋强度取值的依据,一般取残余应变为%所对应的应力σ作为无明显流幅钢筋的强度限值,通常称为条件屈服强度。对于高强钢丝,条件屈服强度相当于极限抗拉强度倍。对于热处理钢筋,则为倍。为了简化运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统一取σ=σb ,其中σb 为无明显流幅钢筋的极限抗拉强度。

职业道德常见简答题

职业道德常见简答题 1、职业道德的特征? 1)、一是范围上的有限性 2)、二是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三是形式上的多样性 2、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是什么? 1)、二者的产生、发展不同 2)、二者的依靠力量不同 3)、二者的作用的范围不同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正面影响有哪些? 1)、它激励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从而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性道德观念。 2)、它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从而增强了人们的竞争道德观念。 3)、它要求人们义利并重,从而增强了人们义利并重的道德观念。 4)、它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学习科学技术,这就增强了人们学习创新的道德观念。 4、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1)、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容易诱发利己主义。 2)、市场经济的过分强调金钱价值,容易诱发拜金主义。 3)、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原则,容易诱使人们淡漠精神价值,追求享乐主义。 5、企业文化的功能主要是什么 1)、自律功能 2)、导向功能 3)、整合功能 4)、激励功能 6、职业道德与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1)、职业道德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 2)、职业道德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7、职工应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才有利于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1)、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前提 2)、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直接表现 3)、忠于企业,维护企业形象力争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内部精神动力 4)、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服从企业的安排,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纪律和保证5)、奉献社会,让顾客满意,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外部精神动力 8、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 1)、仪表端庄

《巴黎圣母院》主要人物和经典情节简答

《巴黎圣母院》 一、是非题。如有错误,请指出并修 改。 1.“我只能爱一个能保护我的男子 汉。”甘果瓦脸红了一会,知道那是 在责怪他,显然那姑娘指的是两个钟 头以前在那危急情况下他没有给她 什么帮助。 上面提到的“危急情况”是指两个钟 头以前爱斯梅拉达在达格雷沃广场 表演的时候,罗兰塔里的那个隐修女 对她的威胁。( ) 2.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 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而好奇的甘 果瓦一直跟随着她。当来到广场的一

条小巷时,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和加 西莫多抢走。爱斯梅拉达奋力反抗, 甘果瓦奋不顾身相救,克洛德逃走, 而加西莫多被擒获。( )

3.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随爱斯梅拉 达却误闯入“奇迹王朝”。按“奇迹 王朝”的法律,甘果瓦将被绞死,除 非有人愿意嫁给他。爱斯梅拉达出人 意料地宣布愿意做甘果瓦的“妻子”。 甘果瓦获救后,爱斯梅拉达只供他食 宿,不准他近身。( ) 4.爱斯梅拉达被诬陷刺杀弗比斯, 被副主教克洛德判处绞刑。在刽子手 行刑时,加西莫多挺身相救,勇劫法 场,把爱斯梅拉达救到圣母院,用心 照顾保护她。从此,加西莫多成了爱 斯梅拉达的忠实朋友。( )

5.克洛德通过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骗出圣母院后,再次威逼爱斯梅拉达,遭拒绝后把她交给隐修女看管。此时的隐修女将失去孩子的怒火都倾向爱斯梅拉达,当她拿出自己珍藏的小鞋时,爱斯梅拉达也从脖子上挂着的荷包里取出一只小鞋。这对失散多年的母女终于相聚。( )

1、“危急情况”是指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和加西莫多抢走这件事。 2、不是甘果瓦救的,是刚巧皇家卫队经过此地,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她。 3、对。 4、“被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判处绞刑”有误,是法院判处爱斯梅拉达绞刑。 5、对、 6.穿着白色死刑犯袍子的爱斯梅拉达站在夜间匆忙搭起的绞刑架下,绞索套在脖子上,平静地等待着行刑的时刻。加西莫多不顾一切地从门内冲

儿心期末(简答题论述题)

儿心简答题 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获得“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为中心、不可逆性、直觉性、泛灵性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克服了自我为中心,获得了守恒概念,能够进行比较、分类、间接推理等逻辑运算。(获得分类和排序的能力)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能够进行相当抽象、系统的思维活动;思维更具有深度、广度、精确性和灵活性。 2、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一)遗传的作用: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二)环境与教育的作用:教育和社会环境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速度和方向。 (三)遗传与环境的关系:1、家长为孩子提供的家庭条件与家长的遗传特征有着一定的关系。2、孩子的遗传特征会影响到他人对其的态度和行为。3、孩子对环境的选择也会受到遗传特征的影响。 3、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具体性(皮亚杰) (二)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转折期 (三)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 4、小学儿童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儿童的情感内容不断丰富 (二)小学儿童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强 (三)小学儿童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加强 (四)小学儿童情绪的可控性不断增强 5、小学儿童积极情感与情绪的培养 (一)提高认识 (二)创设情境 (三)提高情绪理解能力

(四)培养情绪调控能力 6、针对儿童的性别差异进行教育 (一)发扬优势,克服劣势。 (二)创造条件,加强男女交往。 (三)消除偏见,对男女一视同仁。 (四)教育学生正视和接纳性别差异。 7、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一)学习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二)替代性经验 (三)言语劝说 (四)情绪唤醒 8、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215) (一)学习材料的内容和形式 (二)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和结构 (三)学生主动理解的意识和方法 9、简述操作技能的训练(练习)要求 (一)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三)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四)建议稳定清晰的动觉映象 儿心论述题 1、智能差异与教育 智能泛指智力和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一、儿童智能类型的差异与教育(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智能类型的差异表现为一般智能的类型差异和特殊智能的智能差异两大类。 一般智能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需要的那些智能,如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注意力等,也称智力。 特殊智能是指完成某种专业活动必须具备的智能,例如,音乐

混凝土结构简答

全国2011年10月 1.简述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及框架—剪力墙结构水平位移曲线的特点。 答: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水平位移曲线为剪切型,其层间水平位移是上小下大。剪力墙为弯曲型,其层间水平位移是上大下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水平位移曲线是弯剪型,即水平位移曲线的底下大部分是弯曲型,顶上少部分是剪切型的。 2.抗震设计时,框架柱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包括哪些方面? 答:①箍筋最大间距。②箍筋最小直径。③箍筋加密区长度。④箍筋肢距。⑤体积配筋率。 3.水平荷载作用下,用反弯点法计算多层框架结构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改进反弯点法”的基本计算要点有哪些? 答:反弯点法的适用条件是:当框架结构布置比较规则均匀,层高与跨度变化不大,层数不多时,才可使用。改进反弯点法的基本计算要点:①求修正后的柱侧向刚度。②求反弯点的位置。 4.剪力墙斜截面受剪破坏的主要形态有哪些?如何防止每种破坏形态的发生? 答:答:①斜拉破坏。一般通过限制墙肢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来避免。②斜压破坏。一般通过限制截面剪压比来避免。③剪压破坏。应靠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来满足。 5.牛腿有哪几种破坏形态? 答:①弯曲破坏。②剪切破坏。又分纯剪破坏、斜压破坏和斜拉破坏。③由于加载板过小而导致加载板下混凝土局部压碎破坏,以及由于纵向受力钢筋锚固不良而被拔出等破坏形态。 全国2011年1月 6.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包括哪些方面? 答:①箍筋加密区长度②箍筋最小直径③箍筋最大间距④箍筋肢距。 7.单层厂房柱下扩展基础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①确定基础底面尺寸②确定基础高度和变阶处的高度。③计算底板钢筋④构造处理及绘制施工图。 8.简述用反弯点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弯矩的主要步骤。 答:①求梁、柱的线刚度②求各层层间剪力及各柱的剪力值③求各柱的柱端弯矩④求各层横梁的梁端弯矩。 9.在偏心受压剪力墙墙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如何考虑竖向分布钢筋的作用? 答:①小偏压时,不考虑竖向分布钢筋的作用;②大偏压时,若压区高度为x,只考虑1.5x以外的受拉竖向分布钢筋的作用,并认为这部分钢筋可以达到受拉设计强度。 全国2010年10月 10.简要说明剪力墙结构中系数α的物理意义,并判断α<10时剪力墙的类型。 答:①α为剪力墙整体性系数,反映了连梁总转角刚度与墙肢总线刚度两者的相对比值,是一个无量纲系数。②α<10时,为联肢剪力墙。 10.牛腿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①确定牛腿的截面尺寸②承载力计算③配筋构造。 11.简述梁柱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破坏的主要原因。 答:①节点的受剪承载力不足②箍筋稀少③梁筋锚固长度不足。 12.在框架—剪力墙的计算中,为何有时要对综合框架总剪力V f进行修正?当V f<0.2V o时,如何修正? 答:①在工程设计中,为防止由于某些原因引起剪力墙刚度的突然降低而导致整个结构承载能力下降过多,在框架内力计算时,V f不得太小。②若V f<0.2V o时,则V f应取下列二者的较小值:1.5V f,max,0.2V。 13.简述用D值法确定框架柱反弯点位置的主要步骤。 答:①根据框架总层数、楼层所在位置及梁柱的线刚度比,求标准反弯点高度比y0。②求上、下层横梁线刚度比对y0的修正值y1。③求上、下层层高变化对y0的修正值y2、y3。④求框架柱的反弯点高度y h:y h=(y0+y1+y2+y3)h0。全国2010年1月 14.对单层厂房柱牛腿进行承载力计算时,可取什么样的计算简图?并画出示意图。并写出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答:①根据牛腿的受力特点,计算时可将牛腿简化为一个以顶端纵向钢筋为水平拉杆,以混凝土斜向压力带为压杆的三角形桁架。②A s=F v a/0.85f y h0+1.2F k/f y。

《复活》情节简述题答案

《复活》情节简述【二】 5.简述法庭要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时,副检察察官卜列维和庭长各有什么心事?(第六节) 答:副检察官卜列维因给同事饯行(1分),喝酒打牌玩女人,一夜没有睡觉(1分),连玛丝洛娃案件的案卷都没来得及看(1分)。法庭庭长为了要在六点钟之前赶去和一个红头发的瑞士姑娘约会(1分),他希望审判早点结束(1分)。 6.请简述玛丝洛娃进法庭的情景。(第八节) 答:玛丝洛娃一进来,法庭里的男人便都盯住她(1分)那张白嫩的脸、那双水汪汪的黑眼睛和长袍底下高高隆起的胸部(1分)。当她在人们面前走过时,就连那个宪兵也目不转睛地盯着她(1分),直到她坐下,宪兵才仿佛觉得有失体统(1分),慌忙转过脸去,振作精神,木然望着窗外(1分)。 7.简述玛丝洛娃不小心毒死商人的经过。(第九节~第十一节) 答:一个西伯利亚商人到妓院寻欢作乐(1分)。茶房卡尔京金和当过使女的博奇科娃(1分),见商人有钱,便起了谋财害命的念头(1分)。他们把一包药粉交给玛丝洛娃,骗她说是安眠药,要她放进商人的茶杯里(1分)。当时,玛丝洛娃正被商人纠缠得厉害,想摆脱他,便照做了,结果商人被毒死(1分)。 《复活》情节简述【三】 8.简述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认出玛丝洛娃的心理变化过程。(第九节、第十二节~第十九节) 答: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聂赫留朵夫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1分)。

他在法庭上认出了玛丝洛娃,这使得他十分震惊(1分)。他回想起与玛丝洛娃认识与交往的经过(1分),认为自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人(1分),于是决定帮助玛丝洛娃(1分)。 9.简述玛丝洛娃被错判的经过。(第二十节~第二十四节) 答:在审讯中,法官们或忙于私事,或心情不佳,或酒醉未醒,对案件审理心不在焉(1分),检察官以犯罪的遗传学来判定玛丝洛娃有罪(1分)。最后,由陪审员们对玛丝洛娃写定罪意见(1分)。他们认为玛丝洛娃没有抢劫、偷钱的意图,可是忘了加上“没有谋害性命的意图"(1分),这样玛丝洛娃被判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1分)。 10.请简述玛丝洛娃在火车站见聂赫留朵夫一面的情节。(三十七节)(问法二:聂赫留朵夫从军中归来,要如期赶到彼得堡,而不在两个姑姑家停留时,简述玛丝洛娃得知这一消息后的情景。问法三:请简述触发玛丝洛娃心灵变化的事情。)答:玛丝洛娃打听到聂赫留朵夫要经过庄园附近的车站,就让厨娘的女儿玛莎陪她一起去车站(1分)。由于天色漆黑,风雨交加,玛丝洛娃在树林里迷了路(1分),赶到火车站时,她看到聂赫留朵夫坐在头等车厢里,可是来不及和他说一句话,火车就开动了(1分)。她仍旧往前跑,直至放声大哭(1分)。她本想自杀,想到肚子里的孩子.她又平静了下来,只是不再相信上帝和善良了(1分)。 《复活》情节简述答案补充版: 5.答:副检察官因给同事饯行,喝酒打牌玩女人,刚通宵了一个晚上(1分),他功名心很重,认为自己经手的案件都得判罪。(1分)连玛丝洛娃案件的案卷都没来得及看,因此对提出先审马斯洛娃的书记官心怀不满。(1分)法庭庭长为了要在六点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简答

三、简答题 1.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案: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成熟期生命历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各年龄阶段特征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2. 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答案:(1)关于遗传素质与环境和教育因素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制约着心理的发展。(2)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或内部矛盾问题。(3)关于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问题。(4)关于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 3. 简述横向设计的优缺点。 答案:横向设计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可以使研究工作降低成本,节省时间和人力。缺点在于: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4. 简述纵向设计的优缺点。 答案:纵向设计的优点在于: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进程;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比较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缺点在于:样本少而且在追踪过程中容易流失;由于时间较长,会因环境变迁而出现某些新的变量;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致重复效应或练习效应;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间。 5.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案:(1)观察法;(2)访谈法;(3)问卷法;(4)测验法;(5)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试验法)。 6. 弗洛伊德将儿童人格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 答案:弗洛伊德将儿童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1)口唇期(从出生到1岁半),主要活动是口腔期的活动。(2)肛门期(从1岁半到3岁),主要人排泄获得快感。(3)崇拜性器官期(3~6岁),这时期儿童出于好奇心发生对自己性器官的兴趣,性器官成了获得满足的主要来源。(4)潜伏期(6~12岁),这个时期儿童的兴趣往往集中在同伴而不集中于父母,尽量避免性的表现。(5)生殖期,进入这个时期,如果以前没有适应上的困难,一般来说,性生活就会得到正常发展,个人就具有超我所能接受的异性爱的生活方式。 7. 简述艾里克森人格发展渐成说的主要观点。 答案:(1)儿童行为既是心理的,又是认识的,注重自我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社会机制。(2)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人无论何时都兼为一个机体、一个自我、一个社会成员。(3)人的本性最初既不好,也不坏,但有向任何一方面发展的可能性。(4)艾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8.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

结构力学简答题

1.平面杆件结构分类 梁、刚架、拱、桁架、组合结构。 2.请简述几何不变体系的俩刚片规则。 两刚片用一个铰和一根不通过该铰链中心的链杆或不全交于一点也不全平行的三根链杆相联,则组成的体系是几何不变的,并且没有多余约束。 3.请简述几何不变体系的三刚片规则。 三刚片用不共线的三个铰两两相联或六根链杆两两相联,则组成的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且没有多余约束。 4.从几何组成分析上来看什么是静定结构,什么是超静定结构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是静定结构,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是超静定结构,有几个多余约束,即为几次超静定。 5.静定学角度分析说明什么是静定结构,什么是超静定结构 只需要利用静力平衡条件就能计算出结构全部支座反力和构件内力的结构称为静定结构;全部支座反力和构件内力不能只用静力平衡条件确定的结构称为超静定结构。 6.如何区别拱和曲梁 杆轴为曲线且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能产生水平推力的结构,称为拱;杆轴为曲线,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推力产生,称为曲梁。 7.合理拱轴的条件 在已知荷载作用下,如所选择的三铰拱轴线能使所有截面上的弯矩均等于零,则此拱轴线为合理拱轴线。

8.从实际结构出发,能否将零力杆从结构中去掉,为什么 不去掉零力杆的理由是保持结构体系几何不变,满足多种荷载工况。 (虽为零力杆,但需要维持稳定性;零力杆在其他情况下不一定为零力杆,不可去掉。) 9.桁架结构中,列举出不少于两种特殊节点,并标注出零力杆及相等杆件。 (1)L 结点上无荷载,021==N N (2)T 结点上无外力,03=N 21N N = (3)X 型杆: 结点上无外力,21N N = 43N N = 1 (4)K 型杆: 结点上无外力,21N N -= 2 10.弯矩影响线与弯矩土有什么区别 ①弯矩影响线的每一个竖标均表示同一个截面上弯矩的大小,不同的竖标只是反映单位荷载位置的不同而已。 ②弯矩图的竖标则表示对应截面弯矩的大小,不同的竖标表示不同的截面上弯矩的大小。

生理 简答题大全

生理学 简述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机体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 (1)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的各种活动实现,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体内最普遍的 一种调节方式,具有迅速、准确和作用时间短暂的特点。 (2)体液调节:是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它的作用特 点是缓慢、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3)自身调节:是指细胞和组织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的作用,自身对刺激产生的一种适应 性反应。其特点是调节范围局限、幅度较小、灵敏度较低。 何谓正反馈、负反馈?在机体功能活动中有何作用 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意义: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行对稳定。 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意义:促使某些生理活动一旦发动,就迅速加强,直到生理过程完成为止。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有哪几种方式,各有何特点? (1)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细胞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如:O2 CO2顺浓度差,不耗能,也不需要膜蛋白帮助 (2)易化扩散:是指水容性或脂溶性很小的小分子物质,在膜蛋白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 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顺浓度差,不耗能,需要膜蛋白帮助 可分为两种类型: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特异性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转运葡萄糖和氨基酸。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门控通道又分两种: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转运Na+和K+ 等离子。 (3)主动转运:离子或小分子物质在膜泵蛋白的帮助下逆浓度差或电位差的耗能转运过 程。如:钠泵对Na+和K+的逆浓度转运。逆浓度差,耗能,需要泵蛋白帮助 (4)出胞和入胞:是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动进出细胞的转运方式。如: 白细胞吞噬细菌和激素的分泌。 什么是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是什么? 静息电位:是指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膜内较膜外低。 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静息时K+外流形成的K+平衡电位,还有Na+内流及Na+-K+泵的活动。

简答题

简答题 1.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答: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加强对人民军队的领导;领导和管理干部工作;组织和动员社会;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1.我国国家主席的基本职权包括哪几个方面? (1)国家主席的对内职权:公布法律;任免权;发布命令;荣典权。(5分) (2)国家主席的对外职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5分) 2.国务院总理负责制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一,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工作,国务院的工作由总理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总理是国务院的惟一法定责任人和最高领导人。(2分) 第二,在国务院内部,实行总理负责制。只有总理才是国务院的负责人,其他国务院组成人员只是总理的助手,并只对总理承担责任。(2分) 第三,总理享有国务院职责范围内的决策权。(2分) 第四,总理享有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及其他国务院工作人员的提名权(2分) 第五,总理享有决定、命令、行政法规和议案的签署权。(2分) 1.简述民族区域自治的性质和特征 从性质上看,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行政区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府,因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实现。 从特征上看,民族区域自治既不同于脱离一定地方区域的“民族文化自治”,也不同于没有具体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自治”,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而实行的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结合的制度。这种制度有利于少数民族同时实现民族文化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2.我国各级检察院的任务是什么? 对于叛国案、分裂国家案以及严重破坏国家的政策、法律、法令、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 对于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察; 对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侦察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免予起诉; 对于公安机关侦察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 对于法院的审判活动的合性进行监督; 对于刑事案件的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1.简述村民自治的实质和内容。 村民自治的实质,就是让广大农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村民通过民主的形式组织起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共同办理好本村的各项事务。(4分)村民自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中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民主决策是村民自治的关键,民主管理是村民自治的根本,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保证。从操作的角度看,村民自治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即制定村委会选举办法,保证民主选举;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保证民主决策;制定村民自治章程,保证民主管理。(6分)

国际贸易期末简答题

国际贸易期末简答题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世界市场是密切联系的 ②国际分工既是国际贸易、世界市场的基础,又是它们的产物,国际分工属于生产领域,国际贸易、世界市场属于流通领域。从生产与流通角度看,分工、贸易与市场的发展是并行的,互为支撑的: 分工:部落分工---地区分工---国内分工---国际分工 贸易:集市贸易---贩运贸易---国内贸易---国际贸易 市场:集市中心---地区中心---国内市场---国际市场 ③分工是为了贸易,而贸易又是通过国际市场进行的。 ④另外,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促进并互为条件的。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国际分工的制约。 ⑴国际分工发展较快时期,国际贸易发展速度也较快。 ⑵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其在国际贸易中也占据主要地位。 ⑶国际分工制约各国对外贸易的地理分布。分工越密切,贸易关系也越密切。 ⑷国际分工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变化。 ⑸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各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不断提高。 2.比较成本理论的核心思想: 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而处于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即所谓的“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 3.结论: ①由于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不同,同时生产不同的产品又需要不同的要素投入,则开展国际贸易后,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以自己相对富裕的资源为密集投入的产品。 ②雷布津斯基定理:在要素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而另一种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其结果是密集地使用前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将增加,而密集使用后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将绝对减少。 ③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也就是本国充裕的生产要素)的报酬会提高,而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也就是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报酬会下降,而且无论这些生产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都是如此。这个结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论证的,因此称为“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④H-O-S定理:要素价格相等化:按照赫-俄模型,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均等化, 萨缪尔逊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必然相等,故被称为H-O-S定理。两国的要素价格趋同其原因是商品价格趋同导致要素价格趋同(原理同上)。 4.要素禀赋理论的证明——列昂惕夫反论

钢结构简答题

钢结构思考题及解答 1.3 钢结构主要有哪些结构形式?钢结构的基本构件有哪几种类型? 答:⑴钢结构的主要形式有钢框架结构、钢桁架及钢网架结构、悬索结构、预应力钢结构。 ⑵根据受力特点构件可分为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拉弯及压弯构件 三大类。钢结构还可与混凝土组合在一起形成组合构件,如钢-混凝土 组合梁、钢管混凝土、型钢混凝土构件等。 1.4 钢结构主要破坏形式有哪些?有何特征? 答:⑴钢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包括强度破坏、失稳破坏、脆性断裂破坏。 ⑵强度破坏特征:内力达到极限承载力,有明显的变形; 失稳破坏特征:具有突然性,可分为整体失稳破坏与局部失稳破坏; 脆性断裂破坏特征:在低于强度极限的荷载作用下突然断裂破坏,无 明显征兆。 1.6 钢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基本方法: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允许应力法。 2.1 钢材有哪两种主要破坏形式?各有何特征? 答:⑴塑性破坏与脆性破坏。 ⑵特征:塑性破坏断口呈纤维状,色泽发暗,有较大的塑性变形和颈缩 现象,破坏前有明显预兆,且变形持续时间长; 脆性破坏塑性变形很小甚至没有,没有明显预兆,破坏从应力 集中处开始,断口平齐并呈有光泽的晶粒状。 2.2 钢材主要力学性能指标有哪些?怎样得到? 答:①比例极限 f:对应应变约为0.1%的应力; p ②屈服点(屈服强度) f:对应应变约为0.15%的应力,即下屈服极限; y f:应力最大值; ③抗拉强度 u f:高强度钢材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和 ④条件屈服点(名义屈服强度) 0.2 屈服强度,定义为试件卸载后残余应变为0.2%对应的应力。 2.3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碳、硫、磷对钢材性能有 何影响? 答:⑴铁、碳、锰、硅、钒、铌、钛、铝、铬、镍、硫、磷、氧、氮。 ⑵碳的含量提高,钢材强度提高,但同时钢材的塑性、韧性、冷弯性能、 可焊性及抗锈蚀能力下降;硫使钢材热脆,降低钢材冲击韧性,影响

管理简答题及答案

管理简答题:(答题要点) 简答题 1.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学? 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有哪些? 3.管理学的特性有哪些? 4.如何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5.如何理解管理的两重性,掌握两重性原理对于学习管理和从事管理工作的意义? 6.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7.如何学习和研究管理学? 8.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9.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0.人际关系行为学派与群体行为学派的不同点是什么? 11.在管理实践中,怎样处理三个动力之间的关系? 12.为什么说人和人的积极性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管理中怎样做,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创造性? 13.动态管理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 14.要贯彻能级原则,必须做到哪些方面? 15.为什么在管理中强调封闭?运用相对封闭的原则应注意做好什么工作? 16.什么是管理方法体系? 17.传统的管理方法是什么?几种传统管理方法的本质是什么? 18.计划的特性? 19.简述计划的表现形式。 20.简述计划的类别? 21.计划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怎样运用? 22.简述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关系。 23.简述灵活性原理的限制条件? 24.简述目标管理的优点和缺点。 25.简述一下战略制定的程序。 26.简述预测的重要性。 27.简述预测的步骤。 28.选择预测方法应考虑哪些因素 29.简述决策的特征。 30.决策树法重要性在哪些方面。 31.简述决策的“硬方法”的优缺点。 32.简述组织工作的特点。 33.什么是组织,组织有哪些类别? 34.组织工作的步骤有几步,分别是什么? 35.组织结构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36.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哪些? 37.组织内的职权包括哪些种类?在授权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38.怎样处理好三种职权之间的关系。 39.怎样理解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

红楼梦阅读简答题题与答案

《红楼梦》阅读简答题题及答案 1.简述薛宝钗与林黛玉的性格差异。 【答案】薛宝钗深隐心机,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她城府很深,顺从地走在封建礼教为她安排的轨道上;林黛玉冰雪聪明,表面看来,黛玉任性,多疑,敏感,小心眼的,她用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的。2.简述“木石前盟”的故事。 【答案】“木石前盟”交代了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浇灌一棵绛珠仙草,在顽石下世之前,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眼泪还他。表示贾宝玉与林黛玉前生有缘,林是木,宝玉为石,黛玉(绛珠草)与宝玉(神瑛)为木石前盟。 3.《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这两件事,并说明它的作用。 【答案】贾宝玉一出世,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小,便取名叫“宝玉”。一年后抓周时,贾政摆上各种东西,叫宝玉抓取,可是,他什么都不取,只把脂粉钗环抓过来。贾政大怒,说“将来一定是个酒色之徒。”这两件事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 4.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 【答案】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黛玉读书。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5.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三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三个女子的命运。请依次指出这三个女子是谁,并分别简述其身世与命运。 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答案一】贾探春: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因为是庶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抄检大观园时尽力维护作主子的威严。她志向高远,精明能干,面对贾府大厦将倾的危局,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又身逢末世,“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答案二】贾惜春:因母亲早逝,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诸事不管,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简答题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简答题 1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答:(1)基础底面的压力小于地基承载力容许值; (2)地基及基础的变形值小于建筑物要求的沉降值; (3)地基及基础的整体稳定性有足够保证; (4 )基础本身的强度、耐久性满足要求。 2、地基承载力容许值的确定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1)根据现场荷载试验的P-S曲线确定; (2)按地基承载理论公式计算; (3)按现行规范提供的经验公式计算。 3、刚性扩大基础的设计与计算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 )基础埋深深度的确定; (2)刚性扩大基础尺寸的拟定; (3)地基承载力验算; (4 )基底合力偏心距验算; (5)基础稳定性和地基稳定性验算; (6 )基础沉降验算; 4、刚性扩大基础为什么要验算基底合力偏心距? 答:墩、台基础的设计计算,必须控制基底合力偏心距,其目的是尽可能使基底应力分布比 较均匀,以免基底两侧应力相差太大,使基础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墩、台发生倾斜,影响正常使用。 5、钻孔灌注桩在钻孔过程中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答:⑴ 塌孔:如发生塌孔,应探明塌孔位置1-2M,如塌孔严重,应全部回填,等回填物沉 积密实再重新钻孔。 (2)缩孔:处理时可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 (3)斜孔:处理时可在偏斜处吊放钻头,上下反复扫孔,直至把孔位校直;或在偏斜处回填砂黏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钻。 &从哪些方面来检测桩基础的质量?各有何要求? 答:(1)桩的几何受力条件检验:桩的几何受力条件主要是指有关桩位的平面布置、桩身的倾斜度、桩顶和桩底高程等,要求这些指标在容许误差范围之内。 (2 )桩身质量检测:指对桩的尺寸、构造及其完整性进行检测,验证桩的制作或成桩的质量。 (3 )桩身强度与单桩承载力检验:桩身强度检验除了保证上述桩的完整性外,还要检测桩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预留试块的抗压强度,对于水下混凝土应高出20% 7、什么是“ m”法,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方法有什么优缺点?答:假定地基系数c 随深度成正比例增长,m为地基土比例系数。M法基本假定是认为侧为温克尔离散线性弹簧,不考虑桩土之间粘着力和摩阻力,桩作为弹性构件考虑,当桩受到水 平外力作用,桩土协调变形,任意深度产生桩测水平抗力与该点水平位移成正比,且c 随深度成正比增长。 优缺点:(1)根据m法假定,凸弹性抗力与位移成正比,此换算忽视桩身位移 (2)换算土层厚Hm仅与桩径有关,与地基土类,桩身材料等因素无关,显然过于简单。

钢结构简答题

1.简述哪些因素对钢材性能有影响?化学成分;冶金缺陷;钢材硬化;温度影响;应力集中;反复荷载作用。2.钢结构用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哪几些?承重结构的钢材至少应保证哪几项指标满足要求?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冷弯性能、冲击韧性;承重结构的钢材应保证下列三项指标合格: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 3.钢材两种破坏现象和后果是什么?钢材有脆性破坏和塑性破坏。塑性破坏前,结构有明显的变形,并有较长的变形持续时间,可便于发现和补救。钢材的脆性破坏,由于变形小并突然破坏,危险性大。 4.选择钢材屈服强度作为静力强度标准值以及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一塑性材料的依据是什么?选择屈服强度fy作为钢材静力强度的标准值的依据是:①他是钢材弹性及塑性工作的分界点,且钢材屈服后,塑性变开很大(2%~3%),极易为人们察觉,可以及时处理,避免突然破坏;②从屈服开始到断裂,塑性工作区域很大,比弹性工作区域约大200倍,是钢材极大的后备强度,且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比例又较大(Q235的fu/fy≈~),这二点一起赋予构件以fy作为强度极限的可靠安全储备。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塑性材料的依据是:①对于没有缺陷和残余应力影响的试件,比较极限和屈服强度是比较接近(fp=~fy),又因为钢材开始屈服时应变小(εy≈%)因此近似地认为在屈服点以前钢材为完全弹性的,即将屈服点以前的б-ε图简化为一条斜线;②因为钢材流幅相当长(即ε从%到2%~3%),而强化阶段的强度在计算中又不用,从而将屈服点后的б-ε图简化为一条水平线。 5.什么叫做冲击韧性?什么情况下需要保证该项指标?韧性是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它用材料在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包括弹性和非弹性能)来度量,韧性是钢材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在寒冷地区建造的结构不但要求钢材具有常温(℃20)冲击韧性指标,还要求具有负温(℃0、℃20?或℃40?)冲击韧性指标 6.为什么薄钢板的强度比厚钢板的强度高(或钢材的强度按其厚度或直径分组)?钢材的轧制能使金属的晶粒弯细,并消除显微组织的缺陷,也可使浇注时形成的气孔,裂纹和疏松,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焊合。因而经过热轧后,钢材组织密实,改善了钢材的力学性能。薄板因辊轧次数多,其强度比厚板略高。 7.同一种钢材的伸长率指标为什么δ5>δ10若圆形段原标距长度l0=10d0(d0为圆柱试件直径),所得的伸长率用δ10;若圆柱段原标距长度l0=5d0,所得的伸长率用δ5。试件拉断时的绝对变形值l内有两部分,其一是整个工作段的均匀伸长,其二是“颈缩”部分的局部伸长;由于均匀伸长与原标距长度有关,而局部伸长仅与原标距长度的横截面尺寸有关,因此,伸长率δ的大小同试件原标距长度与横截面尺寸的比值有关,所以δ5≠δ10;又因为局部伸长在原标距长度小的试件中所占变形的比例大,故δ5>δ10。 8.对于重要的受拉或受弯的焊接结构,需要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碳含量,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为什么还需要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重要的受拉或受弯焊接结构由于焊接残余应力δr 的存在,往往出现多向拉应力场,因而有发生脆性破坏的较大危险。同时对受拉、受弯的焊接构件与受压(含压弯)构件的受力状态不同,导致对缺陷反映速度不同,受拉,受弯构件反映速度快,对钢材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对这类构件要求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9.为什么要规定角焊缝的最小计算长度和侧面角焊缝的最大计算长度?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大而长度较小时,焊件的局部加热严重,焊缝起灭弧所引起的缺陷相距太近,以及焊缝中可能产生的其他缺陷(气孔、非金属夹杂等),使焊缝不够可靠,规定了侧面角焊缝或正面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