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院士

两院建筑学院士名单

中国科学院(彭一刚、齐康、吴硕贤、郑时龄)

彭一刚

建筑专家。安徽合肥人。195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天津大学教授、建筑学院名誉院长。长期从事建筑美学及建筑创作理论研究。在建筑美学方面,从古典建筑构图到现代建筑空间组合规律以至当代西方建筑审美变异等,都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在研究西方建筑理论的同时,还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特别是古代造园艺术及民居、聚落等的形态、景观,运用当代空间理论及艺术心理学等科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这些研究既渗透了古今中外的哲学、美学思想,又紧密联系我国当前的建筑创作实践,取得了重要的成果。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有《建筑空间组合论》等书,曾获过梁思成建筑奖,参与设计威海甲午海战关馆。

1932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5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系并留校任教至今。1983年晋升为教授,1985年担任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建筑学学科召集人。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天津市委常委。

主要的学术成就:彭教授设计的主要建筑有天津大学建筑馆、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天津水上公园熊猫馆、山东省平度市公园、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伦敦中国城等等。山东甲午海战馆个性鲜明,并富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得到建筑界的赞誉。彭教授致力于中外建筑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建筑学科的前沿课题。他发表了《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的小面积住宅方案探讨》、《螺旋发展和风格渐近》、《空间、体形和建筑形式的周期性演变》等学术论文40余篇,在国内外建筑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彭教授撰写的《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创意与表现》等6部专著,获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好评,先后获得首届全国优秀建筑图书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方十省市科技图书一等奖。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获国家教委优秀建筑一等奖,建设部优秀建筑二等奖,全国优秀建筑铜奖。

齐康

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31年10月28日出生,1949年7月毕业于南京金陵中学,1952年原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原南京大学1952年调整成立南京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东南大学)毕业。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现为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教授,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名誉系主任,先后受聘兼任华南理工大学、无锡轻工学院、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云南理工大学等大学名誉教授,受聘兼任浙江大学建筑系、西南交通大学、青岛工学院教授。

长期从事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科研、设计和教学工作。最早参与我国发达地区城市化的研究及相关的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研究。二十年来长期从事现代的建筑创作的研究及相关的建筑形态研究,主张进行地区性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首先在我国提出城市形态的研究及其相关的城市形态与城市设计。

从五十年代起由他设计(参与和主持)的建筑工程设计及规划设计大小近百处。有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碑轴线;南京梅园新村周恩来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福建武夷山庄;黄山国际大酒店;郑州河南博物院;福建历史博物馆;黄山国际大酒店;南京农业大学金陵研究院;沈阳“九一八” 纪念馆扩建工程等等。设计善于运用中西方建筑传统手法,探索中国现代建筑风格。建筑理念包含着丰

富的哲学思想,建筑设计中重视空间的处理,就是要“留出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时强调转化与创新。

多年来他主持参加的科研项目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有约二十项,发表了一系列对当前我国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向探索的理论文章,对我国地区性建筑设计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其中“较发达地区城市化途径和小城镇技术经济政策”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乡镇综合规划设计方法”、“城镇建筑环境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城镇环境设计”“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及其方法”分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武夷山庄”、“南京梅园周恩来纪念馆”和南京雨花台纪念馆、碑等建筑设计项目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二项、银质奖一项、铜质奖二项。八十年代全国十大优秀建筑艺术作品中就有两件出自齐康教授之手,并分获第2、3名,曾到法、日、瑞士、加拿大等国展览。2003年“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及其方法”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著有论文“建筑创作的社会构成”、“建筑意识观”、“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形态”等近百篇,发表《城市建筑》等专著近20本。

1999年被评为国家勘探设计大师(建筑),2000年获得中国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名列榜首。2004年获中国建筑学会举行的首届建筑教育奖。近年来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建设新南京功臣”、“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江苏省先进学科带头人”等多种荣誉称号。

吴硕贤

建筑技术科学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1947年5月生于福建泉州。1970年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1981年、1984年先后获清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副理事长,建筑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建筑与环境声学研究。系统提出城市交通噪声预报、仿真及防噪规划的理论与方法阐明声学虚边界原理,推导出混响场车流噪声简洁公式,较好地解决国际上20多年未解决的问题。完成首例将建筑辅助设计软件与声学软件链接以分析室内音质的工作。提出厅堂响度评价新指标和计算公式,用模糊集理论进行厅堂音质评价,指导并与合作者提出扩散声场仿真新计算模型和界面声能扩散系数的改进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开展建筑环境评价方法体系、人的行为模式和使用后评价研究,初步建立了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理论体系。承担55座观演与体育等建筑的音质设计。

郑时龄

建筑学专家。1941年11月12日生于四川成都,原籍广东惠阳。1993年同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事于建筑设计理论研究工作。运用建筑本体论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方法论,引用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撰写了著作《建筑理性论》,建构了“建筑评论”体系,出版了《建筑批评学》专著,提出了一整套建筑评论的具体方法。对上海近代建筑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出版专著《上海近代建筑风格》。积极参与建筑创作实践活动,主持设计了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设计、上海复兴高级中学、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上海格致中学教学楼、上海至北京高速火车沿线方案等。

中国工程院(程泰宁、戴复东、傅熹年、关肇邺、何镜堂、江亿、李道增、马国馨、王瑞珠、王小东、魏敦山、张锦秋、钟训正、邹德慈)

程泰宁

建筑学专家。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

现任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所主持人;同时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等社会兼职。

参加过北京人大会堂、南京长江大桥头建筑等重大工程的方案设计,主持了杭州铁路新客站、加纳国家剧院、马里会议大厦等国内外重要工程四十余项。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坚持不懈的致力于中国现代建筑发展道路的探索,在设计中努力把现代建筑理念和东方文化结合起来,创作出了一批有特色的建筑作品。其中三项获全国优秀设计奖,多次获省、部级特、一、二等奖,第廿次世界建筑师大会“中国建筑艺术展”选出我国50年来54项作品展出,他一人有三项作品入选。有关评论认为,作为中国第三代建筑师的“典型代表”之一,对中国建筑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实践也引起了国外同行的关注。国际建协主编的“20世纪世界建筑作品集”挑选全球100年中的1000件作品,程在国外的两项作品经国外建筑师推荐入选,南斯拉夫、新加坡、韩国以及台湾、香港等地的书刊、展览,都专栏介绍了他的作品。1990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0年被评为“中国工程设计大师”,2002年获梁思成建筑提名奖。

让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现代建筑跻入世界之林,也是他的主要追求。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戴复东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专家。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安徽省无为县人)。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现担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并任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

在学术上提出:“建筑是生存与行为的人工与自然环境,宏观、中观、微观应全面重视、相互匹配,首重微观”的全面环境观思想。他提出:“在设计中要崇尚“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精神”。自己从事的每一项工程设计“都应争取突出新意并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同时,他提出:“我有两只手,一只要紧握世界上先进的事物,使不落后,另一只要紧紧抓住自己土地上生长的、正确的、有生命力的东西,使能有根,抓住机会或创造条件,使两只手上的精华结合起来,有可能出现好的作品”。

参加大型规划二项,均获一等奖;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获一等奖4项;设计工程70余项获省部级奖2项。

撰写专著7部,论文107篇,译书1部,并取得国家二项专利。

1984年他在美国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学者时,获得贝聿铭华人学者奖学金的第一届奖金,用这笔奖金,他单身乘公共汽车遍访美国32城市,对其城市、乡村,各方面环境获得第一手感性资料。

开展轻钢轻板房屋体系的开发,可持续性发展及高科技化进行探索。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傅熹年

建筑历史学家。原籍四川省江安县,出生于北京。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古代建筑史研究,重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和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群的规划、布局手法及建筑物的设计规律,揭示出中国古代城市以宫城、里坊为模数,大建筑群以主院落为模数,单体建筑以所用材和柱高为模数等一系列运用模数控制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方法。发现了宫殿坛庙等大型建筑群在规划时用标准方格网控制尺度和相互关系,并把主体建筑置于建筑群几何中心的手法。利用已掌握的模数规律,对西周、战国、唐、宋、金、元一系列建筑遗迹做复原研究。发表论文近30篇,编为《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完成了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第二卷《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史》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和建筑设计方法研究》的撰写,均已出版。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关肇邺

建筑学家。北京市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学士学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早先受梁思成教授的指导和影响,在现代建筑和中西古典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方面有深厚基础,在设计技巧上有很高水平。近年来在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新建筑方面,取得高水平成果,撰写发表论文、译著等40余篇。在建筑设计方面,准确把握建筑的性格特点,在平易的外形中寓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并极重视建筑个体与环境的结合,致力于整体的完美统一。许多作品获得国内外重大奖励,其中清华大学图书馆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北京地铁东四十条站当选为北京80年代十大建筑之一,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国际设计竞赛获国际建协授予特别奖等。2000年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全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2005年当选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荣誉理事。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镜堂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家。1965年8月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研究生),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总建筑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国务院学位专家委员会评议组成员,中国建筑学会教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高校分会会长,广东省科协副主任,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会长。他长期从事建筑创作及建筑研究,先后主持和负责设计的重大工程有100多项,获部、省级以上优秀设计奖40多项(其中国家金奖1项,国家银奖2项,国家铜奖2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11项)代表作品有: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浙江大学紫金校区、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江南大学校园、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馆、佛山电力大厦,深圳科学馆,中国市长大厦,鸦片战争海战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设计等。他提出二观(整体观及可持续发展观)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建筑创作观。出版“当代中国建筑师——何镜堂”等四部专著及一批学术论文,并为国家培养一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00年获国家首届《梁思成建筑奖》。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2004年任学部常委。

江亿

建筑环境工程专家。北京市人。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工系。1985年获清华大学工程热物理工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教授、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主任。从事人工环境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施。在建筑热环境模拟分析,地铁热环境仿真与控制,热网调节

与优化,供热与空调系统的控制与管理,水果蔬菜的产地储存等方面都做出重要的研究成果,并主持开发了用于建筑环境与市政工程的RH系列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国内广泛应用,完成了沈海热网控制,301医院空调改造,德黑兰地铁BAS系统等多项大型重要工程。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集中供热网性能辨识与优化控制)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已发表学术期刊论文百篇。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道增

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安徽省合肥市人)。1952毕业于清华大学(大学本科)。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市首都规划委员会建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李道增教授对建筑设计有广泛的实践和深入的理论研究,专精于剧场设计,通晓中外剧场的历史发展。58-60年曾主持过国庆工程国家大剧院与解放军剧院的建筑设计(因财力所限未建),至今承担过5座其它剧场设计,天桥剧场方案获首都十佳优秀公建方案第一名;93年赴美国卡纳基梅伦大学教授剧场设计,其学识深受赞赏;99年出版的跨戏剧与剧场建筑两个学科的《西方戏剧.剧场史》是对剧场研究的重大贡献;他的著作《环境行为学概论》、论文“新制宜主义”的建筑观和对建筑中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大体构成他设计哲学的主干。他主持设计、在全国竞赛中获首奖的“建筑者之家”方案就是根据这一理论创作的。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国馨

建筑学家。原籍上海市,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1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副总建筑师。主持和负责多项国家和北京市的重点工程项目,如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首都机场新航站楼、停车楼等,在设计中创造性地解决技术难题和关键性问题,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建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建筑历史、建筑理论、建筑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评论等领域进行了富有开拓性的工作,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1994年被授予中国设计大师。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瑞珠

建筑学家,原籍山西,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81至1984年赴法国巴黎建筑学院(UPA6)进修。现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学术顾问。

主攻建筑理论、城市及建筑史、历史环境保护及规划。所编撰的《世界建筑史》系列是在实地考察和收集原始素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撰写的多卷本世界建筑通史(正在陆续出版中)。该丛书具有大型类书和学科基础工程的性质,具有信息量大、材料新、综合性强等特点,在编排立论和研究方法上亦有独到之处并附有完整的中外文对照检索系统。已出版的几卷获华夏建设科技一等奖。

所著《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规划》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历史环境保护的学术专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及科学价值和学科建设意义,对当前实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该成果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顾问参与摄制的《欧洲古建筑保护》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政府奖)。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专家。生于甘肃兰州市,原籍山东平度市。1963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任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深总建筑师和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长期在新疆从事建筑设计和理论研究工作。主要设计作品有乌鲁木齐烈士陵园,新疆博物馆,新疆地矿博物馆,乌鲁木齐红山体育馆,新疆国际大巴扎等。其中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五项。2005年获国际建协(UIA)罗伯特.马修奖(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奖)。2007年获我国建筑师的最高荣誉奖“第四届梁思成建筑奖”。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建文化之旅—新疆篇》、《伊斯兰建筑史图典》、《西部建筑行脚》以及《新疆伊斯兰建筑的定位》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魏敦山

建筑设计专家。浙江省慈溪县人。1955年上海同济大学本科毕业。曾任上海市建筑师学会副会长。现任上海建筑设计(集团)顾问总建筑师。长期从事民用建筑设计工作,获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职称。1994年荣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20世纪70年代设计的上海体育馆与80年代的上海游泳馆,先后获市级及国家级优秀设计奖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88年这二项设计作为我国建国以来43座优秀建筑之二被载入英国出版的“世界建筑史”史册。同时作为16位中国著名建筑师之一的最年轻建筑师同时载入该建筑史册。在国外主持设计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获国家优秀设计二等奖,市优秀设计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荣获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亲自颁发的“埃及一级军事勋章”。1997年完成的上海体育场工程,2000年获全国第九届优秀工程设计金奖。2000年12月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锦秋

女 (1936.10.7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生于四川成都。1954-1960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1961-1964被选为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和理论研究生,师从梁思成、莫宗江教授。1966年至今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担任院总建筑师。其间,主持设计了许多有影响的工程项目。由于张锦秋的早期研究课题是与绘画、文学交融的中国古典园林,她所处的创作环境是有三千余年历史的中国古都西安,多年来,她的设计思想始终坚持探索建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注重将规划、建筑、园林溶为一体。

张锦秋的建筑生涯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清华大学是学习研究阶段,《颐和园后山西区的园林原状及造景经验》为代表作;在设计院工作进入建筑创作阶段,西安大雁塔景区的三唐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安群贤庄小区,先后被评为国家优秀工程设计奖,建筑学会创作奖,被誉为"新唐风";此后她将建筑创作的领域扩展到城市设计:西安钟鼓楼广场(建设部优秀规划奖)、陕西省图书馆和美术馆群体建筑(陕西省、建设部及国家优秀设计奖)、已竣工的黄帝陵祭祀大殿及大唐芙蓉园为其代表作,由于工程项目不同的性质和环境,建筑创作的探索呈多元化。

鉴于张锦秋的学术贡献,1991年获首批"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称号、1994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6年被母校清华大学聘为双聘教授,,1997年获准为国家特批一级注册建筑师,1999年和2004年当选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2001年-2005年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2001年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2004年获西安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2005年当选亚太经合组织(APEC)建筑师。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建筑学家。湖南省武冈县人。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教授。长期致力于建筑教学、创作和研究工作。早年所作的北京火车站综合方案及南京长江大桥桥堡方案均经周总理选定而实施。主持设计的“无锡太湖饭店新楼”、“甘肃画院”及“海南三亚金陵度假村”,在建筑传统与创新、建筑与自然环境以及建筑技术与艺术的辨证统一关系上创出特色。在南京古城区中华雨花两路的改建任总建筑师期间,为古城区市容和环境的改善作出有效的贡献。《建筑制图》等著作多次在国内外出版、获奖。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0余人。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邹德慈

城市规划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江西省余江县。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任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现任该院学术顾问、、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

在城市规划研究和设计方面有突出的贡献。50-60年代主持和参加了重点新工业城市的总体规划,80年代后参加天津震后重建规划及指导三峡工程淹没城镇迁建规划等;近十多年参加和主持了30多个重要科技咨询项目,包括首都总体规划、上海发展战略研讨等。近几年重点研究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和城市设计等前沿性课题,其主持的“温州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研究”获浙江省2000年优秀规划一等奖及2003年华夏优秀建设科技二等奖。参加 "中国大百科全书"一、二两版的城市规划条目的编写及编审工作,担任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等;1991年获英国设菲尔德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80年来发表论文90余篇(国外发表7篇),专著、译著4本,提出的有关现代城市规划的很多理论观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两院院士(吴良镛、周干峙)

吴良镛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江苏省南京市人。1944年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毕业,1949年获美国匡溪艺院硕士学位。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从46年起协助梁思成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从50年代起,一直参与、指导国家重点规划设计任务,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桂林、唐山、三亚等地城市规划的制定与编审,曾参与主持国家图书馆、北京菊儿胡同居住区改建、曲阜孔子研究院、北京中央美院、南通博物苑百年庆典工程等建筑设计。从事建筑与城市规划60年,培养了众多人才。吸取多学科知识和古今中外文化精华,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创立了融贯解决人居环境问题的“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科学”,集中提高了我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理论水平。1992年因菊儿胡同规划设计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和亚洲建筑学会金质奖章。1996年获得国际建协建筑教育与评论奖,1999年负责起草国际建协成立50年来第一部宪章:“北京宪章”。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俄罗斯建筑与建设科学院外藉院士。2004年当选为法兰西建筑科学院外藉院士。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