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

汽轮机的热膨胀和胀差

摘要:

关键词:汽轮机轴向位移、胀差

1、轴向位移和胀差的概念轴位移指的是轴的位移量而胀差则指的是轴相对于汽缸的相对膨胀量, 一般轴向位移变化时其数值较小。轴向位移为正值时,大轴向发电机方向移,若此时汽缸膨胀远小于轴的膨胀, 差胀不一定向正值方向变化;如果机组参数不变,负荷稳定,差胀与轴向位移不发生变化。机组启停过程中及蒸汽参数变化时,差胀将会发生变化,由于负荷的变化而轴向位移也一定发生变化。运行中轴向位移变化,必然引起差胀的变化。

2、轴向位移和胀差产生的原因

影响机组差胀的因素使胀差向正值增大的主要因素简述如下:

1)启动时暖机时间太短,升速太快或升负荷太快。

2)汽缸夹层、法兰加热装置的加热汽温太低或流量较低,引起汽加热的作用较弱。3)滑销系统或轴承台板的滑动性能差,易卡涩。

4)轴封汽温度过高或轴封供汽量过大,引起轴颈过份伸长。

5)机组启动时,进汽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过高。

6)推力轴承磨损,轴向位移增大。

7)汽缸保温层的保温效果不佳或保温层脱落,在严禁季节里,汽机房室温太低或有穿堂冷风。

8)双层缸的夹层中流入冷汽(或冷水)。

9)胀差指示器零点不准或触点磨损,引起数字偏差。

10)多转子机组,相邻转子胀差变化带来的互相影响。

11)真空变化的影响。

12)转速变化的影响。

13)各级抽汽量变化的影响,若一级抽汽停用,则影响高差很明显。

14)轴承油温太高。

15 )机组停机惰走过程中由于“泊桑效应”的影响。

l .负价苛变化速度的影响

当负荷变化时,各级蒸汽流量发生变化,特别是在低负荷范围内,各级蒸汽温度的变化较大,负荷增长速度愈快,蒸汽的温升速度也愈快.与金属表向降负荷速度加快,汽缸和转子温升速度的差别愈大。负荷增加速度加快,正差胀增大;降负荷速度加快,正差胀缩小,以致出现负差胀。

2.轴封供气温度的影响

轴封供气对转子的轴封段和轴封体加热,由于轴封体是嵌在汽缸两端,其膨胀对

汽缸轴同长度几乎没有影响,但转子轴封段的膨胀却影响转子的长度,因而使正差胀加大。由于轴封段占转子长度的比例较小,故对总差胀影响较小,可是轴封处的局部差胀却比较大。若轴封供气温度过高,则出现正差胀过大;反之,负差胀过大。一般规定轴封气温度略高于轴封金属温度。

3.环境温度的影响

低压差胀对环境温度较敏感。环境温度升高,低压差胀变小,环境温度降低,低压差胀升高。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环境温度降低,低压缸冷却加剧(低压缸无保温);另一方面是循环水温度降低使真空升高,排气温度降低,缸温下降。经观察,在不同负荷下,变化规律是一样的。在同一负荷下,冬季跟夏季低压差胀相差15%。

4.摩擦鼓风的影响

在机组启动和低负荷阶段,蒸汽流量较小,而高中低压级内产生较大的鼓风摩擦

损失(与转速三次方成正比),损失产生的热量被蒸汽吸收,使其温度升高。由于叶轮直接与蒸汽相摩擦,因此转子温度比汽缸温度高,故出现正差胀。随着转速升高,转子摩擦鼓风损失产生的热量相应加大,但此时由于流量增加,使产生

的鼓风损失的级数相应减少,因此每千克蒸汽吸收摩擦鼓风损失产生的热量先随转速升高而增大,使高中低压缸正差胀增大,后又随转速升高而相应减少,对差胀的影响逐渐减少。

5.真空对低压差胀的影视

真空降低,一方面排气温度升高,低压缸排气口压力升高,缸体内外压差减少,两者促进低压缸缸体膨胀,从而减少低压差胀。另一方面,若轴封气压不变,低压缸轴封段轴封气量减少,转子加热减弱,也使低压差胀减少。

3、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危害

1.泊桑效应影响机组低压差胀约10%,所以开机冲转前,低压差胀应保证10% 以上。在停机过程中尽量减少低压差胀(最好控制在90%以下),当低压差胀超过110%,必须紧急停机,这时随着转速下降,低压差胀会超过120%,在低转速区可能会有动静摩擦。

2.在冬季低压差胀过高时,要注意轴封气母管压力,若压力过高可适当调低,也可用降低真空方法来减少低压差胀。冬季减少开窗的地方,这是冬季减少低压差胀有效措施。

3.极热态启动时,轴封供气尽量选择高温气源,辅气作为气源时,必须保证其温度控制在270C左右,若温度太低,将造成高压轴封段大轴急剧冷却收缩,有可能导致前几级动静摩擦。

4.冷态启动时,轴封气源高于大轴金属温度,大轴将局部受热伸长,出现较大的正

差胀。因此要选择与轴封金属温度相匹配的气源,不拖延启动时间。低压差胀过大,可采用降低真空来调节,尽量提前冲转升速。机组启动阶段低压正差胀超过限值时,可破坏真空停轴封气,待差胀正常后重新启动。

5?机组倒缸前,主蒸汽气温至少比高压缸金属温度高50E以上,倒缸前应考虑轴向位移对高压差胀影响。

6.机组启停阶段差胀变化幅度大,影响因素多,调整难度大,因此要严格按规程操作,根据汽缸金属温度选择适当的冲转参数,适当的升温升压曲线,确定合适升温速度,控制升速和暖机时间,带负荷后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分析和采取有效方法,才能有效控制差胀。

4、轴向位移和胀差的控制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 (1) 一、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原因 (1) 二、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处理 (1) 三、汽机轴向位移测量失灵的运行对策 (1) 汽轮机的热膨胀和胀差 (2) 相關提問: (2) 1、轴向位移和胀差的概念 (3) 2、轴向位移和胀差产生的原因(影响机组胀差的因素) (3) 使胀差向正值增大的主要因素简述如下: (3) 使胀差向负值增大的主要原因: (4) 正胀差 - 影响因素主要有: (4) 3、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危害 (6) 4、机组启动时胀差变化的分析与控制 (6) 汽封供汽抽真空阶段。 (7) 暖机升速阶段。 (7) 定速和并列带负荷阶段。 (7) 汽轮机推力瓦温度的防控热转贴 (9) 1 润滑油系统异常........................................................... .. (9) 2 轴向位移增大 (9) 3 汽轮机单缸进汽 (10) 4 推力轴承损坏 (10) 5 任意调速汽门门头脱落 (10) 6 旁路系统误动作 (10) 7 结束语 (10)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 轴向位移增大原因及处理 一、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原因 1)负荷或蒸汽流量突变; 2)叶片严重结垢; 3)叶片断裂; 4)主、再热蒸汽温度和压力急剧下降; 5)轴封磨损严重,漏汽量增加; 6)发电机转子串动; 7)系统周波变化幅度大; 8)凝汽器真空下降; 9)汽轮机发生水冲击; 10)推力轴承磨损或断油。 二、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处理 1)当轴向位移增大时,应严密监视推力轴承的进、出口油温、推力瓦金属温度、胀差及机组振动情况;

汽轮机轴向位移监控系统工作原理

汽轮机轴向位移监控系统工作原理 黄宁 摘要:发电机轴向位移监控系统是保证发电机稳定运行不可缺少的在线监控设备,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电机的稳定运行,本文阐述轴向位移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排查方法。关键词:轴向位移监视仪电涡传感器轴向位移监控系统 1、轴向位移监视仪 概述:RDZW-2Na智能轴向位移(胀差)监视保护仪式一种用于检测旋转机械轴向位移的高可靠性的检测保护装置。它通过电涡流传感器检测位移信号,并在LED上数字显示位移值。它可以方便地设定量程范围内的任意正负报警和停机极限。内部带有自诊断功能,从而防止旋转机械的误停机。可现场确认零位和增益常数,无需电位器调整,方便了现场安装调试。 2、电涡流传感器 概述:电涡流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的线性化测量工具。具有长期工作可靠性好、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力强、不受油污等介质的影响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对汽轮机、水轮机、鼓风机、压缩机、齿轮箱、大型冷却泵等大型旋转机械的动态和静态非接触式的位测量。例如:径向和轴向的轴位移、胀差、轴偏心、轴振动、键相、转速。 2.1DWQZ型系列电涡流传感器由DWQZ探头、DWQZ延伸电缆、DWQZ前置器三部份组成。 2.1.1DWQZ系列探头:探头由电感、保护罩、不锈钢壳体、高频电缆、高频接头等组成,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可以选用不同直径规格(如:¢8mm、¢11mm、¢25mm)的探头;

根据不同的安装要求,可以选用不同安装方式(如:正装、反装、无螺纹)和1m或0.5m 的电缆长度的探头。 2.1.2 DWQZ系列延伸电缆:延伸电缆的两端都安装有SMA自锁插头,其中一头配备了防油保护套,专用于保护自锁插头不受油污介质污染,以提高系统可靠性。延伸电缆可分为4m、4.5m、8m、8.5m四种。 2.1.3DWQ系列前置器:前置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了整个传感器的振荡、线性检波、滤波、线性补偿、放大等电路,与延伸电缆、探头一起构成各种规格的DWQZ型电涡传感器。根据配用探头的直径规格,WDQZ前置器分为¢8mm、¢11mm、¢25mm三种规格,根据系统电缆总长(探头电缆长度+延伸电缆长度),每种规格又分为5m、9m二种类型。 3、轴向位移监控系统 探头、(延伸电缆)、前置器以及被测体构成基本工作系统,前置器中高频振荡电流通过延伸电缆流入探头线圈,在探头头部的线圈中产生交变的磁场。如果在这一交变磁场的有效范围内没有金属材料靠近,则这一磁场能量会全部损失;当有被测金属体靠近这一磁场,则在此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电流,电磁学上称之为电涡流。与此同时该电涡流场也产生一个方向与头部线圈方向相反的交变磁场,由于其反作用,使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得到改变(线圈的有效阻抗),这一变化与金属体磁导率、电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以及头部线圈到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等参数有关。通常假定金属导体材质均匀且性能是线性和各项同性,则线圈和金属导体系统的物理性质可由金属导体的电导率б、磁导率ξ、尺寸因子τ、头部体线圈与金属导体表面的距离D、电流强度I和频率ω参数来描述。则线圈特征阻抗可用Z=F(τ, ξ, б, D, I, ω)函数来表示。通常我们能做到控制τ, ξ, б, I, ω这几个参数在一定范围内不变,则线圈的特征阻抗Z就成为距离D的单值函数,虽然它整个函

汽轮机轴位移定位

汽轮机轴位移、胀差传感器的零位锁定 1,测量前,先对推力轴承,外壳,球面瓦枕,调整垫片,工作瓦片,非工作瓦片,固定垫圈,支持销钉,转子推力盘等部件进行详细检查,瓦片装上后应能自由活动,各部件的接触面应无毛 刺,飞边及其它杂物. 2,测量时停止汽缸及转子上进行其它工作,并向轴颈及推力 盘上浇透平油. 3,装好千分表两块,一块装在转子的台肩或推力盘上测量转子的总串动量,另一块装在推力瓦外壳上,作监视推力瓦外壳前后窜动用;表装卡要和转子轴线平行,否则测量会有误差. 4,拴好钢丝绳,进行盘车,同时用橇杠或专用工具将转子分别尽量的推向工作瓦片侧及非工作瓦片侧,并记录表的两次读数,则两次读数的差值即为推力间隙. 5,推力间隙与动静部分的间隙是相互关联的,推力轴承是用来保持转子与汽缸轴向对位置的,所以在测量及调整推力间隙时,应考虑到当转子推向工作瓦片侧时,动静间隙(叶轮与前方隔板的间隙)的最小值,应大于推力间隙. 6,测量推力间隙应考虑到主轴承轴线与推力平面的不垂直度,可能影响推力间隙沿圆周不一致,导致瓦块负荷分配不均匀,引起运行中推力瓦片的温度不一致,有时甚至相差甚大.如出现这一情况,检修中必须细致检查综合瓦的垂直度,并适当微调整上下左右瓦块厚度间隙,重新负荷分配.

同的汽轮机,对轴向位移的零点要求不同,有的以大轴推向工作面为零点,有的要求以推力间隙的中 间位置为零点,具体要根据机组的设计要求。以下的安装调试方法适合以推力间隙的中间位置为零点的机组:(以电涡流原理的探头为例) 1、首先让机务人员测定轴向推力间隙。(假定为D ㎜) 2、机务人员用千斤顶将大轴推向工作面。 3、将轴向位移探头的移动导轨移动至中间位置。 4、调整探头在支架上的位置(用万用表监视间隙电 压)使间隙电压显示-10V ,然后将轴向位移探头固定在支架上并锁紧。 5、手动沿导轨移动探头支架,使间隙电压显示 “X”V后,将支架锁定在导轨上。(间隙电压 “X”算法:设探头的灵敏度为aV/㎜。 X=-10+(-0.5D)* a 6、此时二次表应显示轴向位移值为:0.5D㎜ 说明:如果机组设计是以大轴推向工作面为零点,那么取消上面的第5步即可。 〔摘要〕胀差、轴位移是汽轮机监测保护系统最重要的两项技术参数,从理论和实际调试两方面阐述了如何正确地锁定本特利3300系统胀差、轴位移传感器的测量零位;并就如何避免实际安装调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可靠的解决方法,从而为减少因传感器零位锁定不当造成的测量、保护动作误差提供参考。

第06章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测量装置

第六章汽轮机轴向位移及胀差测量保护装置 一、JZX-3A型轴向位移和JDX-3A型相对膨胀装置 我厂1、3、4号机均采用JZX-3A型轴向位移测量保护装置和JDX-3A型相对膨胀测量装置,它们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完全一样,只是量程不同。轴向位移量程±2毫米,胀差量程±5毫米。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性能稳定,线性度好;功能齐全,维修方便。 1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 1.1发讯器支架与测量盘检查 检查汽轮机上安装发讯器的支架与测量盘,该支架应安装牢靠,机械连接部件的可动部分,应灵活无卡涩,无晃动;弹簧张力恰当,回位正确;测量盘表面应光滑无损伤,损伤严重时应进行修补,否则,在低转速时,示值将摆动。 1.2发讯器部分 1.2.1发讯器的铁芯端面应平整无损,固定螺丝、销钉、防松垫等应齐全牢固,引线及保护金属软管应完整无损,不应与机械转动部分接触磨擦。 1.2.2测量发讯器各组线圈电阻值,应符合规定值。 1.2.3用500V绝缘表测量各组线圈间及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Ω(注意:测量时,必须拨下装置内的插头,防

止高压损伤电子元件)。 1.2.4发讯器上的标志牌应正确清楚,固定牢靠。 1.3 电源部分 1.3.1电源部分内外应清洁,各引线螺丝、固定螺丝、插接件等应齐全无松动。线头标志清楚正确。电源指示灯正常,电压指示表指示正确。 1.3.2各组电压值正确。当电源电压在200~240V范围内变化时,其输出电压变化应不超过±1%。 1.3.3用500V绝缘表测量一、二次线圈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Ω。 1.4 调整装置 1.4.1装置内部应清洁,各零部件固定牢靠,元器件插(焊)接应牢固。 1.4.2各指示灯、开关、按钮应齐全、可靠,电位器应接触良好,无跳动现象。 1.5指示仪表校准 仪表示值误差和同量程误差不应超过仪表的允许误差。并且模拟表应无卡涩现象,数字表无示值跳动现象。 2 整套装置的校准与技术要求 整套装置的校准是将发讯器按要求装在模拟试验台上进行

水平位移监测方案

水平位移监测方案 一、精度选择 按照设计要求,对照《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选用三等水平位移监测网进行检测,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表1-2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指标 (1)观测原理:如下图所示,如需观测某方向上的水平位移PP′,在监测区域一定距离以外选定工作基点A,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应尽量与工作基点在一条直线上。沿监测点与基准点连线方向在一定远处(100~200m)选定一个控制

(2)精度分析: 由小角法的观测原理可知,距离D和水平角β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观测值,所以由上式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可得水平位移的观测误差: 水平位移观测中误差的公式,表明: ①距离观测误差对水平位移观测误差影响甚微,一般情况下此部分误 差可以忽略不计,采用钢尺等一般方法量取即可满足要求; ②影响水平位移观测精度的主要因素是水平角观测精度,应尽量使用 高精度仪器或适当增加测回数来提高观测度; ③经纬仪的选用应根据建筑物的观测精度等级确定,在满足观测精度 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使用精度较低的仪器,以降低观测成本。 优点:此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实地操作,精度较高。 不足:须场地较为开阔,基准点应该离开监测区域一定的距离之外,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 由此可知,对仪器测角精度的要求,取决于监测点距离站点的远近。距离越远,则要求测角精度越高。根据现场踏勘布点,最远监测点距离站点不超过50m,对照《工程测量规范》,选用三等或四等水平位移监测网进行检测,可以满足精度要求。本次实习采用测小角法测量三等水平位移监测网进行检测。 二、作业流程 1.选点选取两个监测点P1,P2、一个测站点(工作基点)A、一个后视点B。 2.观测按照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水平夹角。在A点安置全站仪,在B点和P1,P2点设置瞄准标志,按下列步骤进行测回法水平角观测。 (1)在全站仪盘左位置瞄准目标B,将度盘置零,读得水平度盘读数并记录。(2)瞄准目标P1,读得水平度盘读数并记录。盘左位置测得半测回水平角。(3)倒转望远镜成盘右位置,瞄准目标B,将度盘置零,读得水平度盘读数并记录。 (4)瞄准目标P1,读得水平度盘读数并记录。盘右位置测得半测回水平角。(5)用盘左、盘右两个位置观测水平角取平均值作为一测回水平角观测的结果。

汽机轴向位移和胀差传感器的零位锁定问题

汽机轴向位移和胀差传感器的零位锁定问题 摘要:胀差、轴位移是汽轮机监测保护系统最重要的两项技术参数,本文具有针对性的从理论和实际调试两方面阐述了如何正确地锁定本特利3300系统胀差、轴位移传感器的测量零位;就如何避免实际安装调试中常出现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了可靠的解决方法,从而为减少因传感器零位锁定不当造引言:在高参数,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中,轴位移和胀差是直接反映汽轮机动静间隙的两项最重要的技术参数,也是两项重要保护。目前,由于许多机组的轴差、位移监测系统传感器的零位锁定不当,使该系统在机组启动后,测量误差较大,甚至无法正常监测和投入保护,只能停机处理。因此,检修后机组的轴位移、胀差传感器的零位锁定是直接影响启机后,胀差、位移监测系统能否正确的反映汽轮机组的动静间隙,从而可靠投入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 1 胀差、位移监测系统的测量原理 胀差、位移监测系统都是利用涡流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其被测金属表面的垂直距离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的关系,将位移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送至监测仪表,从而实现监测和保护的目的。现以300MW机组中N300-16.7/538/538型汽轮机组为例,将美国本特利内华达公司生产的3300/46斜坡式胀差和3300/20轴位移监测系统的测量原理进行阐述(轴位移、胀差的测量一次元件均采用本特利7200系列84712-00-07-10-02涡流传感器)。 1.1 本特利3300/46斜坡式胀差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机组正常运行中,胀差传感器固定在缸体上,而传感器的被测金属表面铸造在转子上,因此,汽缸和转子受热膨胀的相对差值称为“胀差”(一般习惯将转子的膨胀量大于汽缸的膨胀量产生的差值做为“正胀差”,反之为“负胀差”)。该差值被涡流传感器A和B做它和转子上被测表面的相对位移利用其“输出电压与被测金属表面距离成正比”的关系,并利用转子被测表面加工的8°斜坡将传感器的测量范围进行放大,其换算关系如下: δ=L×Sin8°(式1-1) (δ:传感器与被测斜坡表面的垂直距离;L:胀差) 如果传感器的正常线性测量范围为4.00mm(即δ=4.00mm),则对应被测胀差范围L为: L=δ/Sin8°=400/Sin8°=28.74mm 由上式可知:胀差传感器利用被测表面8°的斜坡将其4.00mm的正常线性测量范围扩展为28.74mm的线性测量范围,从而满足了对0-20mm的实际胀差范围的测量。传感器将其与被测斜坡表面的垂直距离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送至前置放大器进行整形放大后,输出0-24VDC电压信号至3300/46斜坡式胀差监测器,分别将A、B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叠加运算后进行胀差显示,并输出开关量信号送至保护回路时进行报警和跳闸保护。同时输出0-10VDC、1-5VDC 或4-20mA模拟量信号至记录仪。具体安装原理图如下:

水平位移监测方案

水平位移监测方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水平位移监测方案 一、精度选择 按照设计要求,对照《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选用三等水平位移监测网进行检测,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表1-1 水平位移基准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表1-2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指标

(1)观测原理:如下图所示,如需观测某方向上的水平位移PP′,在监测区域一定距离以外选定工作基点A,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应尽量与工作基点在一条直线上。沿监测点与基准点连线方向在一定远处(100~200m)选定一个控制点B,作为零方向。在B点安置觇牌,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BAP,测定一段时间内观测点与基准点连线与零方向间角度变化值,根据δ=△β*D/ρ(式中D为观测点P至工作基点A的距离,ρ=206265)计算水平位移。 (2)精度分析: 由小角法的观测原理可知,距离D和水平角β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观测值,所以由上式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可得水平位移的观测误差: 水平位移观测中误差的公式,表明: ①距离观测误差对水平位移观测误差影响甚微,一般情况下此部分误差可以忽 略不计,采用钢尺等一般方法量取即可满足要求; ②影响水平位移观测精度的主要因素是水平角观测精度,应尽量使用高精度仪 器或适当增加测回数来提高观测度; ③经纬仪的选用应根据建筑物的观测精度等级确定,在满足观测精度要求的前 提下,可以使用精度较低的仪器,以降低观测成本。 优点:此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实地操作,精度较高。 不足:须场地较为开阔,基准点应该离开监测区域一定的距离之外,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 由此可知,对仪器测角精度的要求,取决于监测点距离站点的远近。距离越远,则要求测角精度越高。根据现场踏勘布点,最远监测点距离站点不超过50m,对照《工程测量规范》,选用三等或四等水平位移监测网进行检测,可以满足精度要求。本次实习采用测小角法测量三等水平位移监测网进行检测。

低缸胀差和轴向位移偏大的原因分析和调整方法

低缸胀差和轴向位移偏大的原因分析和调整方法 运行中低缸胀差偏大或轴向位移偏大是常见的缺陷,由于产生原因不清楚,机组不得不降负荷运行,但有时候往往是虚惊一场,较多的是转子冷、热态在缸内的位置不清楚,元件调整和传动试验方法不对,本文以125MW机组为例,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调整方法,供其它类型机组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1.与动静间隙的关系 1.1低缸胀差与动静间隙的关系 低缸胀差传感器装在3号轴承盘车齿轮处,该轴承箱与低压缸没有直接连接,因此,3300表盘上所显示的低缸胀差值应是低压转子的绝对膨胀值。整根转子的膨胀死点在推力轴承处,低压外缸的膨胀死点在低压缸靠2号轴承前端,低压内缸相对低压外缸的死点在低压进汽中心线处,因此,在热态下,低压内缸除沿进汽中心线向两侧膨胀外,还与低压外缸一起向发电机侧膨胀。 假设以低压缸进汽中心线为参考点则有: 转子在该点的膨胀量为低缸差胀(A)的一半。 低压外缸在该点的膨胀值为低压外缸绝对膨胀值(B)的一半,B一般为1~1.2mm。 若取0.5~0.6mm的安全裕量。 设安装间隙为(X0),内缸膨胀量为C则膨胀后的轴向间隙(X)有: X=X0-A/2+B/2-C-0.6 正向: 低压缸动静碰摩最危险的部位是靠机头前的19、20、21级最小安装间隙为7mm。中心线距21级约600mm,平均温度按250℃计,低压内缸在21级处与转子反向膨胀约1.5mm,要保证动静部分不发生摩擦就必须使X>0。 X=7-1.5-A/2+1~1.2/2-0.6>0 A<10mm时,是安全的。 负向: 低压缸动静碰摩最危险的部位是靠电机侧的25、26、27级最小安装间隙为3+0.5mm,在26级处,由于内缸与转子的温差很小,相对胀差可忽略,因此有: X=-(3+0.5)-A/2+1~1.2/2-0.6 A<-5mm时,是安全的。 1.2轴向位移与动静间隙的关系 轴向位移在正常运行时是一定的,它的显示值与机组的推力间隙和热工测量系统调整时的初始值有关,机组运行后基本不变,只有在推力瓦有磨损时它才发生变化。推力间隙一般控制在0.35~0.45mm之间,机组检修过程中调整动静间隙都是将推力盘分别向前、后推足后进行调整的,所以,正常运行时,推力间隙所对应的轴向位移,对机组的动静间隙是没有影响的,它对胀差的影响较小。 事故状态下,推力轴承磨损后,轴向位移将发生较大的变化,推力瓦乌金厚度为1.5mm 左右,轴向位跳机值为+(-)1.2mm,考虑到极端情况下,此时的胀差也到跳机值,低缸胀差的保护定值为+7.5、-1.5因此有:

关于小汽轮机轴向位移保护的说明

关于小汽轮机轴向位移保护的说明我公司小汽轮机为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单缸、单流、单轴、反动式、纯凝汽、下排汽汽轮机,型号为NK50/56/0。该小汽轮机设有机械轴向位移保护,在已运行的机组中此机械式的轴向位移保护曾多次引起过小汽轮机的误跳闸,此误跳闸是由于安装间隙未调整好引起的,当引起我们的注意。现将杭汽NK50/56/0小汽轮机轴向位移保护说明如下: 一般情况下,汽轮机的轴向位移仅有电气轴向位移保护,但杭汽生产的小汽轮机的轴向位移保护与众不同,它分为电气轴向位移保护和机械轴向位移保护,任何一个动作,都会引起小汽轮机的跳闸。 电气轴向位移保护如下:轴位移探头安装在前轴承座的托架上,探头与前置器组成传感器系统,输出模拟量信号到TSI系统进行采集处理,当轴向位移值达到跳闸值时,TSI输出跳闸信号(开关量)到ETS,使小汽机跳闸。 机械轴向位移保护如下:机械轴向位移保护与机械超速保护构成危急保安装置,当机械轴向位移过大时,其凸肩撞击拉钩(相当于飞锤飞出撞击拉钩),使机组紧急停机。 电气轴向位移保护与其它汽轮机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详述。关于机械轴向位移保护的原理详述如下: 通常大型机组的飞锤安装在轴头附近,在飞锤的前后附近轴的直径是不变化的,可是在杭汽的小汽轮机的轴的飞锤安装位置的前后部分却加工了两个突出的凸肩,将拉钩(即飞锤动作后飞出要撞击的那

个拉钩)夹在中间,小机安装时应该测量两个间隙:○1飞锤与拉钩的径向间隙(出厂时测量为0.9mm,要求为0.8-1.0mm)○2拉钩与凸肩的轴向间隙:共有前后2个数据,这2个数据(不应该相差太大,出厂时一个是0.9mm,另一个是1.15mm)的和应该是2mm左右(出厂时测量为2.05mm,要求每一个数据在0.8mm-1.2mm之间)。如果相差太大,说明安装人员在安装小汽轮机时使转子有了向前或者向后比较大的位移,这样使得两个凸肩中的一个与拉钩的轴向间隙变的太小了,小机在发生小的轴向位移(不应该引起跳闸的值)时会使凸肩撞击拉钩(相当于飞锤飞出撞击拉钩,使机组紧急停机),有可能引起小机误跳闸。其相关图片如下: 现我公司的小汽轮机正处于安装阶段,应注意此问题,当严格

轴向位移

轴向位移 1什么是轴向位移?轴向位移变化有什么危害? 答:气压机与汽轮机在运转中,转子沿着主轴方向的串动称为轴向位移。 机组的轴向位移应保持在允许范围内,一般为0.8~1.0mm,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引起动静部分发生摩擦碰撞,发生严重损坏事故,如轴弯曲,隔板和叶轮碎裂,汽轮机大批叶片折断等。转子轴向位移(也被成为窜轴)这一指标主要是用以监督推力承轴的工作状况。 汽轮机运行中,汽流在其通道中流动时所产生的轴向推力是由推力承轴来承担的,并由它来保持转子和汽缸的相对轴向位置。不同负荷下轴向推力的大小是不同的,推力承轴在受压时产生的弹性变形也相应变化,所以运行中应该将位移数值和准值作比较,借以查明机组运行是否正常。 作用在汽轮机转子的轴向推力,是由推力承轴来承受的,推力承轴承受转子的轴向推力并维持汽轮机通流部分正常的动静轴向间隙。如果显然,轴向推力的变化将影响推力承轴工况的变化,进而会影响到汽轮机动静轴向间隙。从汽轮机安全运行的角度看来,动静轴向间隙是不允许由过大的变化的,所以通常均在推力承轴部位装设汽轮机转子轴向位移监测装置,以保证汽轮机组的安全工作。 推力承轴,包括承轴座架、瓦架、油膜,并非绝对刚性,也就是说在轴向推力用下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弹性位移。如果汽轮机轴向推力过大,超过了推力承轴允许的负载限度,则会导致推力承轴的损坏,较常见到的就是推力瓦磨损和烧毁,此时推力承轴将不能保持机组动静之间的正常轴向间隙,从而将导致动静碰磨,严重时还会造成更大的设备损坏事故。而在机组运行中,轴向推力增大的因素常常有: (1)负载增加,则主蒸汽流量增大,各级整齐压差随之增大,使机组轴向推力增大。抽气供热式或背压式机组的最大轴向推力可能发生在某一中间负荷,因为机组除了电负荷增加外,还有供热负荷增加的影响因素。 (2)主蒸汽参数降低,各级的反动度都将增大,使机组轴向推力增大。 (3)隔板气封磨损,漏气量增加,使级间压差增大。 (4)机组通流部分因蒸汽品质不佳而结垢时,相应级的叶片和叶轮前后压差将增大,使机组的轴向推力增加。 (5)发生水冲击事故时,机组的轴向推力将明显增大。 由于机组在正常工况下运行时,作用在汽轮机转子上的轴向推力就很大,如果再发生以上几种异常情况,轴向推力将会更大,引起推力瓦块温度升高,严重时会使推力瓦块融化。 从上述分析可知,轴向位移可以较直观反映出运行中机组轴向推力的变化。同时还可看到,轴向推力的大小将影响到推力承轴工况的变化,也就是说提倡者工况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反映出轴向推力的变化,这一点已为运行实践所证实,例如轴向推力增大时,推力瓦温度将升高,推力承轴回油温度也将升高。近来一些机组还装设了推力瓦油膜压力表。实践表明,用推力瓦油膜压力表来监视轴向推力的变化,反映很灵敏。当然用推力瓦温、推力承轴回油温度或推力瓦油膜压力都不能直接反映出轴向推力的绝对值,但都可在一定限度内反映轴向推力变化的幅度。应该指出:推力承轴回油温度对轴向推力变化的反映比较迟缓,已经由不少慈乌金已磨损或开始熔化,但回油温度仍无明显变化的实例,所以我们认为应选择推力瓦温和油膜压力作为轴向推力和轴向位移的主要辅助监视表计。一些机组推力瓦片未装热电阻测温装置,这是不够安全的,应该创造条件加装。目前大功率机组推力承轴不仅每一推力瓦片均装设热电阻,甚至非工作瓦片也装设有测温装置。

轴向位移

轴向位移又叫串轴,就是沿着轴的方向上的位移。总位移可能不在这一个轴线上,我们可以将位移按平行、垂直轴两个方向正交分解,在平行轴方向上的位移就是轴向位移。轴向位移反映的是汽轮机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的相对位置,轴向位移变化,也是静子和转子轴向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全冷状态下一般以转子推力盘紧贴推力瓦为零位。向发电机为正,反之为负,汽轮机转子沿轴向向后移动的距离就叫轴向位移。 影响轴向位移的因素 1).负荷变化. 2).叶片结垢严重. 3).汽温变化. 4).蒸汽流量变化. 5).高压轴封漏汽大,影响轴承座温度的升高. 6).频率变化. 7).运行中叶片断落. 8).水冲击. 9).推力轴瓦磨损或损坏. 10).抽汽停用,轴向推力变化. 11).发电机转子窜动. 12).高压汽封疏汽压调节变化. 13).真空变化. 14).电气式轴位移表受频率,电压的变化影响. 15).液压式轴位移表受主油泵出口油压,油温变化等影响. 轴向位移大如何消除 如果是机组运行中轴向位移偏大,那就降负荷,这样就能减少轴向位移。 机组停机后应该用千斤顶检查转子产生轴向位移的原因,比如推力瓦块的推力间隙是否过大,轴承是否定位不良,找到原因并消除。还有就是检查轴向位移的测量回路是否存在问题。 ?汽轮机轴向位移-零点定位到底是在推力盘靠在工作瓦上的时候还是靠在非工作瓦上的时候来确定的,还是两边都行?定完位后还要给推回中间位置吗? 1.是平衡盘靠在推力瓦工作面上,因为汽轮机正常运行时,转子就在这个位置上。 2.我们厂轴向位移定零位是推力盘紧靠工作瓦块自然回松后作为基准点。 3.实际工作中,转子轴向位移零位定位可以有三种方案:①汽轮机转子推力盘贴死推力瓦工作面的状态下定位;②推力盘贴死推力瓦非工作面的状态下定位; ③推力盘处于推力轴承工作瓦与非工作瓦之间,不贴死任何一面的情况下定位。汽轮机转子轴向位移的保护值一般为正、负向各1.0毫米,而推力轴承的推力总间隙一般只有0.25至0.38左右,因此,推力盘处在什么状态下定轴向零位,对汽轮机轴位移的影响不大。另外,汽轮机的差胀最大有十几个毫米,更不介意轴

汽轮机轴位移超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HNK50/80汽轮机轴位移超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郑祖光,张平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曲江512123)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热电厂AV-80轴流压缩机拖动原动机—HNK50/80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多次出现轴位移超标的原因分析,以及消除这一故障的具体措施和检修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汽轮机;轴向力;轴位移 Roots Analysis and Settlements on The Axial Over-displacement of NHK50/80 Steam Turbin e Zheng Zu-guang,Zhangping (Guangdong Shaogu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Qujiang, 512123, Guangdong) Abstract:This essay provide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n the root analysis of axial over-displacement which appears in the running of HNK50/80 steam turbine, which provides power to AV-80 compressor of Guangdong Shaogu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Thermoelectricity plant. Meanwhile, some specific solutions and experiences for inspection and repairing are presente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steam turbine; axial Force; axial Displacement. 1 引言 广东韶钢热电厂A V-80轴流压缩机自投产以后,出现过多次其拖动原动机——汽轮机轴位移超标造成机组自动脱扣停机的现象,A V-80轴流压缩机是7#高炉生产的主要供风设备,对保证炼铁厂7#高炉炉况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尽快解决汽轮机轴位移过大的问题,确保压缩机稳定运行。 2 汽轮机简介 韶钢A V-80轴流压缩机原动机是型号为HNK50/80的汽轮机,生产厂家为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为冷凝式汽轮机,其主要参数见表1。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的分析与控制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的分析与控制 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 (1) 一、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原因 (1) 二、汽轮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处理 (1) 三、汽机轴向位移测量失灵的运行对策.......................................................................... 1汽轮机的热膨胀和胀差............................................................................................................. 2相關提問: .......................................................................................................................... 21、轴向位移和胀差的概念................................................................................................ 32、轴向位移和胀差产生的原因(影响机组胀差的因素)............................................ 3使胀差向正值增大的主要因素简述如下: .............................................................. 3使胀差向负值增大的主要原因: .............................................................................. 4正胀差-影响因素主要有:.................................................................................... 43、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危害................................................................................................ 64、机组启动时胀差变化的分析与控制............................................................................ 61、汽封供汽抽真空阶段。........................................................................................

水平位移观测法垂直位移观测法的种类_特点和适用条件(仅供参考版)

水平位移观测法、垂直位移观测法的种类,特点和适用条件 水平位移监测:对水工建筑物的顺水流方向或顺轴线方向的水平位移变化进行监测常用观测方法分两大类。一类是基准线法,基准线法是通过一条固定的基准线来测定监测点的位移,常见的有视准线法、引张线法、激光准直法、垂线法。 另一类是大地测量方法,大地测量方法主要是以外部变形监测控制网点为基准,以大地测量方法测定被监测点的大地坐标,进而计算被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常见的有交会法、精密导线法、三角测量法、GPS观测法等。 一、视准线法:通过视准线或经纬仪建立一个平行或通过坝轴线的铅直平面作为基准面,定期观测坝上测点与基准面之间偏离值的大小即为该点的水平位移。 适用于直线形混凝土闸坝顶部和坝面的水平位移观测。当采用这一方法时,主要的是要求它们的端点稳定,所以必须要作适当的布置,只能是定期地测定端点的位移值,而将观测值加以改正。视准线观测方法特点是速度快,精度较高,原理简单、方法实用、实施简便、投资较少的特点, 在水平位移观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不足是对较长的视准线而言, 由于视线长, 使照准误差增大, 甚至可能造成照困难。当即准线太长时,目标模糊,照准精度太差且后视点与测点距离相差太远,望远镜调焦误差较大,无疑对观测成果有较大影响。 小角法:是水平位移监测中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最早应用于水库大坝的变形监测,其基本原理是一通过大坝轴线的固定不变的铅直平面为基准面,通过测定基准线方向之间的微小角度从而计算观测点相对予基准线的偏离值,根据偏离值在各观测周期中的变化确定位移量。由于所需测定的位移通常很细微,因此对位移的观测精度要求很高,需要采取各种提高观测精度的措施,观测过程中需要对各作业环节严格把握,哪怕仅仅是一个小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最终监测精度不能满足要求。 二、引张线法:利用张紧在两工作基点之间的不锈钢丝作为基准线,测量沿线测点和钢丝之间的相对位移,以确定该点的水平位移。 适用于大型直线形混凝土的廊道内测点的水平位移观测。主要用于测定混凝土建筑物垂直于轴线方向的(顺水流方向)水平位移。 活动觇牌法: 主要用于短距离视准线观测中,活动觇牌多用于水工建筑物、桥梁、码头和滑坡等水平位移观测,可满足坝内精密导线测量的近坝区水平位移监测网等各种场合的测量需要,活动觇标是被安置在位移标点上,供经纬仪照准,从而在觇标的游标尺上读出位移标点的偏离值。主要特点传动灵活、隙动差小,可精确到0.1mm .

汽轮机胀差轴向位移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控措施

汽轮机胀差,轴向位移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控措施1轴向位移和胀差的概念 轴位移指的是轴的位移量,而胀差则指的是轴相对于汽缸的相对膨胀量,一般轴向位移变化时其数值较小。轴向位移为正值时,大轴向发电机方向移,若此时汽缸膨胀远小于轴的膨胀,胀差不一定向正值方向变化;如果机组参数不变,负荷稳定,胀差与轴向位移不发生变化。机组启停过程中及蒸汽参数变化时,胀差将会发生变化,由于负荷的变化而轴向位移也一定发生变化。运行中轴向位移变化,必然引起胀差的变化。 汽轮机的转子膨胀大于汽缸膨胀的胀差值称为正胀差,当汽缸膨胀大于转子膨胀时的胀差值称为负胀差。 根据汽缸分类又可分为高差、中差、低I差、低II差。 胀差数值是很重要的运行参数,若胀差超限,则热工保护动作使主机脱扣,避免动静部分发生碰撞,损坏设备。 启动时,一般应用加热装置来控制汽缸的膨胀量,而转子主要依靠汽轮机的进汽温度和流量以及轴封汽的汽温和流量来控制转子的膨胀量。启动时胀差一般向正方向发展。汽轮机在停用时,随着负荷、转速的降低,转子冷却比汽缸快,所以胀差一般向负方向发展,特别是滑参数停机时尤其严重,必须采用汽加热装置向汽缸夹层和法兰通以冷却蒸汽,以免胀差保护动作。 汽轮发电机中,由于蒸汽在动叶中做功,以及隔板汽封间隙中的漏汽等原因,使动叶前后的蒸汽压力有一个压降。这个压降使汽轮机转子顺着蒸汽流动方向形成一个轴向的推力,从而产生轴向位移。如果轴向位移大于汽轮机动静部分的最

小间隙就会使汽轮机静、转子相碰而损坏。轴向位移增大,会使推力瓦温度开高,乌金烧毁,机组还会出现剧烈振动,故必须紧急停机,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差胀保护是指汽轮机转子和汽缺之间的相对膨胀差。在机组启、停过程中,由于转子相对汽缸来说很小,热容量小,温度变化快,膨胀速度快。若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升温速度,将使机组转子与汽缸摩擦造成损坏。故运行中差胀不能超过允许值。 汽轮机转子停止转动后,负胀差有可能会更加发展,因此应当维持一定温度的轴封蒸汽,以免造成恶果。 2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影响因素 使胀差向正值增大的主要因素简述如下: 1)启动时暖机时间太短,升速太快或升负荷太快。 2)汽缸夹层、法兰加热装置的加热汽温太低或流量较低,引起汽加热的作用较弱。 3)滑销系统或轴承台板的滑动性能差,易卡涩,汽缸胀不出。 4)轴封汽温度过高或轴封供汽量过大,引起轴颈过份伸长。 5)机组启动时,进汽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过高。 6)推力轴承工作面、非工作面受力增大并磨损,轴向位移增大。 7)汽缸保温层的保温效果不佳或保温层脱落,在严禁季节里,汽机房室温太低或有穿堂冷风。 8)双层缸的夹层中流入冷汽(或冷水)。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

汽轮机的热膨胀和胀差 摘要: 关键词:汽轮机轴向位移、胀差 1、轴向位移和胀差的概念 轴位移指的是轴的位移量而胀差则指的是轴相对于汽缸的相对膨胀量,一般轴向位移变化时其数值较小。轴向位移为正值时,大轴向发电机方向移,若此时汽缸膨胀远小于轴的膨胀,差胀不一定向正值方向变化;如果机组参数不变,负荷稳定,差胀与轴向位移不发生变化。机组启停过程中及蒸汽参数变化时,差胀将会发生变化,由于负荷的变化而轴向位移也一定发生变化。运行中轴向位移变化,必然引起差胀的变化。 2、轴向位移和胀差产生的原因 影响机组差胀的因素 使胀差向正值增大的主要因素简述如下: 1)启动时暖机时间太短,升速太快或升负荷太快。 2)汽缸夹层、法兰加热装置的加热汽温太低或流量较低,引起汽加热的作用较弱。 3)滑销系统或轴承台板的滑动性能差,易卡涩。 4)轴封汽温度过高或轴封供汽量过大,引起轴颈过份伸长。 5)机组启动时,进汽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过高。 6)推力轴承磨损,轴向位移增大。 7)汽缸保温层的保温效果不佳或保温层脱落,在严禁季节里,汽机房室温太低或有穿堂冷风。 8)双层缸的夹层中流入冷汽(或冷水)。 9)胀差指示器零点不准或触点磨损,引起数字偏差。 10)多转子机组,相邻转子胀差变化带来的互相影响。 11)真空变化的影响。 12)转速变化的影响。 13)各级抽汽量变化的影响,若一级抽汽停用,则影响高差很明显。 14)轴承油温太高。 15)机组停机惰走过程中由于“泊桑效应”的影响。 l.负价苛变化速度的影响 当负荷变化时,各级蒸汽流量发生变化,特别是在低负荷范围内,各级蒸汽温度的变化较大,负荷增长速度愈快,蒸汽的温升速度也愈快.与金属表向降负荷速度加快,汽缸和转子温升速度的差别愈大。负荷增加速度加快,正差胀增大;降负荷速度加快,正差胀缩小,以致出现负差胀。

水塔水平位移的计算

支架式水塔水平位移的实用简化计算 资讯类型:技术资料加入时间:2008年6月4日14:18 摘要对水塔进行动力分析时,可简化为单自由度体系。其基本周期可据在水塔水箱重心处单位水平力作用下该处的水平位移δ,按“顶点位移法”来计算。然而δ的计算至今缺少便于设计者应用的手算简化方法,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支架式水塔δ的简化计算模型及相应公式。公式形式简单,物理意义明确,便于计算。通过具体算例,采用本文方法与用su-persap程序作三维有限元计算对比,两者结果十分接近。 关键词支架式水塔水平位移基本周期简化计算 引言 笔者曾受委托对某建筑工地施工振动对邻近一座支架式水塔的影响进行安全性评估,需要及 时确定该水塔的自振周期,而我国抗震规范[1][2]及有关文献[3]尚未提供类似于筒壁式水塔或烟囱基本周期的计算公式。因此,深感即使在计算机十分普及的情况下,对于一些广泛应用的典型的建、构筑物,提出便捷而可行的简化计算方法,对工程设计仍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水塔属一种高柔构筑物,其质量主要集中于顶部。在动力分析中,通常可以简化为单自由度系统,其基本周期则是一关键特征值。基本周期可由所谓的“顶点位移法”得出:t =2πmeqδ(1) 式中:meq为单自由度体系质量上的等效质量,通常可由下式确定:meq= m0+mt/4(2)m0,mt分别为顶部水箱及塔身的质量;δ为单位力作用下水塔水箱重心处所产生的水平位移。由于支架式塔身为空间格构式结构,且带有一定倾斜度,δ值计算是相当复杂的,至今尚未有便于设计者应用的简化手算方法。为此,本文通过对若干6根支柱水塔进行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了水塔结构内力及位移的本质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简便的计算模型,得到了确定δ值精度较高的手算公式,进而解决了基本周期的计算问题。与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十分吻合,可供这类水塔结构进行抗震分析,并与现行有关规范配合应用。 一、计算δ的简化模型 1?三维有限元分析主要规律 某典型的6根支柱水塔如图1所示,顶部作用一水平单位力p=1。经过对5个不同尺寸的这类水塔作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到如下主要规律: (1)静力分析,x方向作用p=1在各层x方向产生位移,与y方向上作用p=1在各层y方向上产生位移相等。动力分析,前2阶频率相同,分别属x方向及y方向的1阶振型。 (2)各层不同方位柱均存在反弯点,中间各层,反弯点基本上位于中点,而底层反弯点偏上,顶层反弯点偏下,但不及2/3处。 (3)立柱具有一定倾斜度,有效地减小了立柱中的弯矩和剪力,塔身剪力下部小,上部大,沿高度呈线性变化。 (4)各层圈梁中诸横梁受力情况如下: ①p=1沿x方向作用,各横梁主要弯矩位于竖向平面(绕水平轴),侧向弯矩及扭矩均很小,对主要弯矩,各梁都存在反弯点,且基本位于中点。主要弯矩从数值上看,梁中梁端弯矩恰为上述二梁的一半。 ②p=1沿y方向作用,各横梁主要弯矩也是位于竖向平面,侧向弯矩及扭矩较小,约比主要弯矩小一个数量级。梁中反弯点位于中点,而梁,中弯矩为常数,不沿长度变化,即不存在反弯点,且数值仅为上述4根梁梁端弯矩的1/10。 2?δ的简化计算模型 参照上述三维有限元分析所得规律,本文提:eici为i层柱的当量抗弯刚度;ici为各单柱截面绕自身形心轴惯性矩投影到塔身截面计算主轴上的代数和,如p=1沿x方向作用,参照图1,即考虑对y-y轴惯性矩,有对柱1:i1=i-y=bh3/12(b与h 分别为截面的宽度与高度)。对柱2:i2=i-ycos2α+i-xsin2α=bh312cos2α+hb312sin2α对6根柱式支架α=60°,则层间柱当量惯性矩为ic=2i1+4i2=3(i-y+i-x)=bh(h2+b2)/4:ri,r′i分别为第i层圈梁高程处及反弯点高程处相应的半径;hdi,hui分别为第i层反弯点之下、之上到圈梁的距离;ηeib为横梁当量抗弯刚度;ib为实际单根横梁截面惯性矩;η为简化模型中的当量系数。对η本文按如下原则定出:简化模型(图2)中横梁对位移计算的贡献为:δδ′=ri6ηeib(-qi+1hdi+1+-qihui)(hui+hdi+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