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的电气设计程设计说明

变电所的电气设计程设计说明
变电所的电气设计程设计说明

变电所的电气设计程设计说明

目录

1引言 (1)

2 设计要求 (1)

2.1 课程设计目的 (1)

2.2 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1)

2.3 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 (2)

3 方案设计 (4)

3.1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4)

3.2无功功率补偿 (7)

3.3变电所位置和形式的选择 (8)

3.4 变电所主要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的选择 (10)

3.5 变电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2)

3.6 变短路电流的计算 (13)

3.7 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15)

3.8 变电所进出线的选择与校验 (18)

3.9 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的选择与继电保护的整定 (22)

3.10 降压变电所防雷与接地装置的设计 (24)

4 课程设计体会 (26)

参考文献 (27)

附录A:变电场设计图 (28)

附录B: 电厂总设计图 (29)

1引言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工业外)。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局部的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课程设计是检验我们本学期学习的情况的一项综合测试,它要求我们把所学的知识全部适用,融会贯通的一项训练,是对我们能力的一项综合评定,它要求我们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开拓思路设计出合理适用的自动控制系统。

2 设计要求

2.1 课程设计目的

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电力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受到实际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掌握中小型企业供配电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内容和步骤。课程设计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通过课程设计,了解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学会查阅各种规程、规定和手册的方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

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2.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

1、工厂总平面布置图如图2.3-1

图 2.3-1 工厂总平面布置图

2、工厂负荷情况

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5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6h。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于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于三级负荷。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V。电气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1所示:

3、供电电源情况

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定的供用电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0KV 的干线取得工作电源。该干线的走向参看工厂总平面图。该干线的导线牌号为LJ-120,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1.5m ,干线首端距离本厂约13km。干线首端所装设的高压短路器断流容量为500MV A,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1.7s,为满足工厂二

级负荷的要求,可采用高压联络线由邻近的单位取得备用电源。

4、气象资料:

本厂所在地年最高温度38℃,年平均气温为16℃,年最低温度为

-10℃,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32℃,年最热月地下0.8M处平均温度25℃,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覆冰厚度是3CM,年雷暴日数35天。

5、地质水文资料:

平均海拔1200M,地层以沙粘土为主,地下水位3-5M。

6、电费制度

供电贴费800元/KV A。每月电费按两部电费制:基本电费为按主变压器容量计为18元/KV A,动力电费为0.2元/KW.H,照明电费为0.5元/KW.H。工厂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得小于0.9 。

表 1-1 工厂负荷统计资料

3 方案设计

3.1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3.1.1 负荷计算的目的、意义及原则

(1)供电系统要能安全可靠地正常运行,其中各个元件(包括电力变压器、开关设备及导线、电缆等)都必须选择得当,除了满足工作电压和频率的要求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满足负荷电流的要求。因次,有必要对供电系统中各个环节的电力负荷进行统计计算。

(2)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计算负荷确定的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影响到电器和导线电缆的选择是否经济合理。如果计算负荷确定的过大,将使电器和导线电缆选的过大,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如果计算负荷确定的过小,又将使电器和导线电缆处于过负荷下运行,增加电能损耗,产生过热,导致绝缘过早老化甚至燃烧引起火灾,同样会造成更大损失。由此可见,正确确定计算负荷意义重大。

(3)平均负荷为一段时间内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能与该段时间之比。常选用最大负荷班(即有代表性的一昼夜内电能消耗量最多的一个班)的平均负荷,有时也计算年平均负荷。平均负荷用来计算最大负荷和电能消耗量。

(4)计算负荷又称需要负荷或最大负荷。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性的负荷,其热效应与同一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在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30分钟的最大平均负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电器或导体的依据。(5)尖峰电流指单台或多台用电设备持续1秒左右的最大负荷电流。一般取启

动电流上午周期分量作为计算电压损失、电压波动和电压下降以及选择电器和保护元件等的依据。在校验瞬动元件时,还应考虑启动电流的非周期分量。 3.1.2 全厂负荷计算表及方法

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及二项式等几种。本设计采用需要系数法确定。

在工厂里,除了广泛应用的三相设备外,还有部分单相设备,单相设备接在三相线路中,应尽可能均衡分配。使三相负荷尽可能均衡。如果三相线路中单相设备的总容量不超过三相设备总容量的15%,则不论单相设备如何分配,单相可与三相设备综合按三相负荷平衡计算。如果单相设备容量超过三相设备的15%时,则应将单相设备容量换算为等效三相设备容量,再与三相设备容量相加。

综上所述,由于本厂各车间单相设备容量超过三相设备容量的15%,为17.9%所以将单相换算为三相功率后计算。

即: 30em 3033σσ=+=+三相三相三相单相em d e d P P P K P K P 3.1.3 单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a)有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W ) 30P =d K e P , d K 为系数 b)无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var ) 30Q = 30P tan ? c)视在计算负荷(单位为kvA ) 30S =

?

cos 30

P d)计算电流(单位为A ) 30I =N

U S 330, N U 为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单

位为KV )

3.1.4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a)有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W )

30P =i p P K ??∑∑30

式中i P ?∑30是所有设备组有功计算负荷之和,p K ?∑是有功负荷同时系数,可取0.8~0.95

b)无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var )

30Q =i q Q K ??∑∑30

式中i Q ?∑30是所有设备无功计算负荷之和;q K ?∑是无功负荷同时系数,可取0.85~0.97

c)视在计算负荷(单位为kvA ) 30S =2

30

230Q P d)计算电流(单位为A ) 30I =N

U S 330

3.1.5 负荷计算数据 根据上述公式,先计算各车间计算负荷如表3-1。

机械厂负荷计算表3-1

3.2无功功率补偿

3.2.1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

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功率因数以减少设备容量和功率耗损、稳定电压和提高供电质量,在长距离输电中提高系统输电稳定性和输电能力以及平衡三相负载的有功和无功功率。

安装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可限制无功补偿在电网中传输,相应减小了线路的电压损耗,提高了配电网的电压质量。无功补偿应根据分级就地和便于调整电压的原则进行配置。

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调压与降压相结合;并且与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同步规划、设计、施工、同步投运。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具体体现在:①提高电压质量;

②降低电能损耗;③提高发供电设备运行效率;④减少用户电费支出。

3.2.2无功补偿参数计算

由表可知,该厂380V侧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是0.80,而供电部门要求该厂10kv进线侧最大负荷时因数不应低于0.90.考虑到主变压器的无功损耗远大于有功损耗,因此380V侧最大负荷时因数应稍大于0.90,暂取0.92来计算380V 侧所需无功功率补偿容量:

30tan arccos1tan arccos2)892.9(tan arccos0.80tan arccos0.92)277.72

=-=?-=(

C

Q Pθθkva 选电容补偿(并联电容器为BWF6.3-40-1型,,总共容量40kvar*9=360kvar。

因此无功补偿后工厂380V侧和10KV侧的负荷计算如下表3-2所

3.3变电所位置和形式的选择

3.3.1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一、接近负荷中心;

二、进出线方便;

三、接近电源侧;

四、设备运输方便;

五、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或高温的场所;

六、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

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七、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

所相贴邻;

八、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

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当与有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九、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3.3.2 变电所的型式应根据用电负荷的状况和周围环境情况确定:

一、装有可燃性油浸电力变压器的车间内变电所,不应设在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当设在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时,建筑物应采取局部防火措施。

二、多层建筑中,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配电所、变电所应设置在底层靠外墙部位,且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

三、高层主体建筑内不宜设置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配电所和变电所,当受条件限制必须设置时,应设在底层靠外墙部位,且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3.3.3 变电所位置确定

我们的工厂是10kv 以下,变电所的位置应尽量接近工厂的负荷中心,工厂的负荷中心按负荷功率矩法来确定。在工厂的平面图下侧和左侧,分别作一条直角坐标的x 轴和y 轴,然后测出各车间和宿舍区负荷点的坐标位置,p1、p2、p3……p10分别代表厂房1、2、3……10号的功率,设定p1、p2……p10并设定p11为生活区的中心负荷,如图3-1所示。而工厂的负荷中心的力矩方程,可得负荷中心的坐标:

112233i i 123i

P x P x P x (P x )

x P P P P ++∑=

=++∑??

112233i i 123i

P y P y P y (P y )

y P P P P ++∑=

=

++∑??

把各车间的坐标p1(2.5,5.51);p2(3.6,3.54);p3(5.56,1.3);p4(4,6.7);p5(6.2,6.7)p6(6.2,5);p7(6.2,3.4);p8(8.55,6.7);p9(8.55,5);p10(8.55,3.4);p11(1.2,1.1)带入上式,得到x=5.38,y=5.38.由计算结果可知,工厂的负荷中心在6号厂房的西北角。考虑到周围环境和进出线方便,决定在8号厂房的西侧仅靠厂房建造工厂变电所,器型为附设式。

3.4 变电所主要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的选择

3.4.1根据工厂的负荷情况和电源情况,工厂变电所的主变压器考虑有下列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1)装设一台主变压器型式采用S9型,而容量根据式.30N T S S ≥,选,301250N T S kVA S =>=1107.5kVA ,

即选一台S9-1250/10型低损耗配电变压器。至于工厂二级负荷所需的备用电源,考虑由与邻近单位相联的高压联络线来承担。 (2)装设两台主变压器型号亦采用S9,而每台变压器容量按式i i

i

p y

y p

=∑∑和

式().3012N T S S +≥选择,即 N T

S ?=(0.6~0.7)×900=(540~630)kV A ?

.30133.416044.4337.8N T II S S KVA

≥=++=()

因此选两台S9-800/10型低损耗配电变压器。工厂二级负荷所需的备用电源亦由与邻近单位相联的高压联络线来承担。主变压器的联结组均采用Yyn0。 我们这里选S9-630/10或S9-1250/10,主变压器的联结组为Yyn0。 根据上面考虑的两种主变压器方案可设计出下列两种主接线方案: 装设一台主变压器的主接线方案如图3-4-1所示,装设两台主变压器的主接线方案如图3-4-2所示:

3-4-1一台主变压器的主接线方案

3.5 变电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3.5.1主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如表

表3-5主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

根据上面考虑的两种主变压器方案及经济比较,选择装设一台主变压器的主接线方案。

3.6 变短路电流的计算

短路电流是供配电系统中的相间或相地之间因绝缘破坏而发生电气连通的故障状态。它的数值可达额定电流的十余倍至数十倍,而电路由常态变为短路的暂态工程中,还出现高达稳态短路电流1.8~2.5倍的冲击电流。会对供配电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在此需要计算下列短路电流值:

I d-----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KA;

S d----三相短路容量,MV A

I〃----次暂态短路电流,既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第一周的有效值,KA;

I∞----三相短路电流稳态有效值,KA;

I c-----三相短路电流第一周全电流有效值,KA;

i c----三相短路冲击电流,既三相短路电流第一周全电流峰值,KA;

I0.2----短路开始到0.2s时的三相短路电流有效值,KA;

S0.2----短路开始到0.2s时的三相短路容量,MV A;

3.6.1.绘制计算电路及计算

图3-6 短路计算电路图

3.6.2.确定短路计算基准值

设基准容量Sd=100MVA,基准电压Ud=Uc=1.05UN。UC为短路计算电压,即高压侧Ud1=10.5kv,Ud2=0.4kv,则

113d d

d

U S I =

=5

.103100?=5.5KA 222330.4

d d d I U =

=?=144KA 3.6.3.计算短路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1)电力系统 已知oc S =500MV A,故*1X =100MV A/500MV A=0.2

(2)架空电路 LJ-120的0X =0.36Ω/km ,而线长8km 故*

2X =(0.36?8)?

2

100

10.5=2.6 (3)电力变压器 z U %=4.5,故*

3X =

4.5

100?

1000

100=4.5 因此绘制短路计算等效电路如图5-2所示

图3-7 短路计算等效电路图

3.6.

4. 计算K-1点的短路电流总电抗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1)总电抗标幺值

*

-∑)1(K X =**+21X X =0.2+2.6=2.8

(2)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

-∑-=

1

1

31K d K X I I =5.5/2.8=1.96KA (4)短路稳态电流

)3(1)3(-∞=K I I =1.96KA

(5)短路冲击电流

)3()

3(55.2I i sh ''==2.55?1.96KA=5.0KA

(6)短路后第一个周期的短路电流有效值

)3()3(51.1I I sh ''==1.51?1.96KA=2.96KA

(7)三项短路容量

*

-∑-=

)

1()3(1K d K X

S S =100/2.8=35.7MV A

3.6.5. 计算K-2点的短路电流总电抗及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1) 总电抗的标幺值

*

-∑)2(K X =**+21X X =0.2+2.6+4.5=7.3

2) 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

-∑-=

2

132K d K X

I I =144/7.3=19.7KA

3) 短路次暂态短路电流

3I ''=3

2-K I =19.7KA

4) 短路稳态电流

)3(2)3(-∞=K I I =19.7KA

5) 短路冲击电流

)3()3(84.1I i sh ''==36.2KA

6) 短路后第一个周期的短路电流有效值

)3()3(09.1I I sh ''==21.5KA

7)三项短路容量

*

-∑-=

)

2()3(2K d

K X S S =100/7.3=13.7MV A

3.7 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3.7.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1)按工作环境及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根据设备所在位置(户内或户外)、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型号。 (2)按工作电压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 (3)按最大负荷电流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IN 应不小于实际通过它的最大负荷电流Imax(或计算电流Ij),即

IN ≥Imax 或IN ≥Ij(7—1)

(4)按短路条件校验电气设备的动稳定和热稳定。

为保证电气设备在短路故障时不至损坏,按最大可能的短路电流校验电气设备的动稳定和热稳定。动稳定:电气设备在冲击短路屯流所产生的电动力作用下,电气设备不至损坏。热稳定:电气设备载流导体在最大隐态短路屯流作用下,其发热温度不超过载流导体短时的允许发热温度。

(5)开关电器断流能力校验。

断路器和熔断器等电气设备担负着可靠切断短路电流的任务,所以开关电器还必须校验断流能力,开关设备的断流容量不小于安装地点最大三相短路容量.

3.7.2高低压电气设备的选择

3.7.2.1、高压侧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表3-7 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t?

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目录 引言 (3) 第一篇任务说明书 (4) 第二篇设计说明书 (6) 1.概述 (6) 2. 电气主接线设计 (7) 电气主接线概述 (7) 主接线设计 (7) 35KV侧主接线设计 (7) 10KV侧主接线设计 (11) 3. 主变压器数量、台数和型号的选择 (12) 4.所用变的选择与设计 (14) 5.短路电流的计算 (15) 6.20 20 23 (23) 27 (31) 31 (33) 34

(37) (37) .........38 7. 无功补偿 (39) 第三篇计算书 (44) 1. 主变压器的容量计算 (44) 2. 所用变的容量计算 (44) 3. 短路电流的计算 (45) 结论 (48) 参考文献 (49) 附录 (50) 电气主接线图 (50)

引言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供稳固 性、可靠性和持续性。然而电网的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往往取决于变电所的合理设计和配置。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厂(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一个典型的变电站要求变电设备运行可靠、操作灵活、经济合理、扩建方便。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本论文设计了一个35kV降压变电站,此变电站有两个电压等级,一个是35kV,一个是10kV。同时对于变电站内的主设备进行合理的选型。本设计选择选择两台主变压器,其他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无功补偿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等等也按照具体要求进行选型、设计和配置,力求做到运行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合理,具有扩建的可能性和改变运行方式时的灵活性。使其更加贴合实际,更具现实意义。

《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初步设计》开题报告

电气与信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初步设计》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工业的腾飞,人们对能源利用的认识越来越重视。现在根据电力系统的发展规划,拟在某地区新建一座220KV的变电站。 本次设计是在掌握变电站生产过程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它我不仅复习巩固了专业课程的有关内容,而且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工程观念,培养了变电站设计的能力。同时对能源、发电、变电和输电的电气部分有个详细的概念,能熟练的运用有些知识,如短路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接线的设计、导体电气设备的选择以及变压器的运行等。 二、文献综述 1 变电站的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水平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电力系统在整个行业中所占比例逐渐趋大。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巨大的、严密的整体。各类发电厂、变电站分工完成整个电力系统的发电、变电和配电的任务。电力系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部门,而变电站的设计是电力工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由于变电站的设计内容多,范围广,逻辑性强,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类型,不同性质负荷的变电站设计时所侧重的方面是不一样的。设计过程中要针对变电站的规模和形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我国电力系统的变电站大致分为四大类:升压变电站,主网变电站,二次变电站,配电站。我国电力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对变电所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我们提高知识理解应用水平,认真对待。[1] 结合我国电力现状,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供给充足、可靠、优质、廉价的电能,优化发展变电站,规划以220KV、110KV、10KV电压等级设计变电站。从我国目前部分地区用电发展趋势来看,新建变电站应充分体现出安全性、可靠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110kV变电站电气 一次部分设计 前言 变电站(Substation)改变电压的场所。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主要作用是进行高底压的变换,一些变电站是将发电站发出的电升压,这样一方面便于远距离输电,第二是为了降低输电时电线上的损耗;还有一些变电站是将高压电降压,经过降压后的电才可接入用户。对于不同的情况,升压和降压的幅度是不同的,所以变电站是很多的,比入说远距离输电时,电压为11千伏,甚至更高,近距离时为1000伏吧,这个电压经

变压器后,变为220伏的生活用电,或变为380伏的工业用电。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化的持续迅速发展,对变电站的建设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的设计,其中针对主接线形式选择,母线截面的选择,电缆线路的选择,主变压器型号和台数的确定,保护装置及保护设备的选择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电气设备的选择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的选择和方法与计算,保护装置包括避雷器和避雷针的选择。其中分析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和原因,是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目录 第1章原始资料及其分析 (4) 1原始资料 (4) 2原始资料分析 (6) 第2章负荷分析 (6) 第3章变压器的选择 (8) 第4章电气主接线 (11) 第5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4) 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条件 (14) 2短路电流的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 (15) 第6章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配置与选择 (18) 1 导体和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8) 2 设备的选择 (19) 结束语 (25)

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毕业设计(论文、作业)题目: 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分校(站、点): 年级、专业: 09秋机械 教育层次:本科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2年5月5日

中文摘要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本论文中待设计的变电站是一座降压变电站,在系统中起着汇聚和分配电能的作用,担负着向该地区工厂、农村供电的重要任务。该变电站的建成,不仅增强了当地电网的网络结构,而且为当地的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足够的电能,从而达到使本地区电网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的目的。 本论文《110kv变电站一次部分电气设计》,首先通过对原始资料的分析及根据变电站的总负荷选择主变压器,同时根据主接线的经济可靠、运行灵活的要求,选择了两种待选主接线方案进行了技术比较,淘汰较差的方案,确定了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方案。 其次进行短路电流计算,从三相短路计算中得到当短路发生在各电压等级的母线时,其短路稳态电流和冲击电流的值。再根据计算结果及各电压等级的额定电压和最大持续工作电流进行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 最后,并绘制了电气主接线图、电气总平面布置图、防雷保护配置图等相关设计图纸。 关键词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选择;设计图纸 Abstract Power system subst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tire power system directly affects the safety and economic operation. To be designed in this paper is a step-down substation substation in the system plays the role of aggreg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energy, charged with the factory to the region, the important task of rural electrificati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substation will not only strengthen the local power grid network structure, but also for the local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vides enough power, so that the regional power grid so as to achieve safe, reliable and economic operation purposes. The paper "110kv substation once part of the electrical design," the first original data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selection based on total load of the substation main transformer, the main wiring under both economical and reliable, flexible operation requirements, select the main connection of two programs to be selected A technical comparison, out of poor program to determine the main electrical substation connection program. Second, the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obtained from the three-phase short circuit calculation occurs when short-circuit the voltage level of the bus, its steady-state current and the impact of short-circuit current valu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nd the voltage level of voltage and maximum continuous operating current of the main electrical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validation (including circuit breaker, disconnecting switch, current transformer, voltage transformer, etc.). Finally, the main draw of the electrical wiring diagram, electrical general layout map,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other related design layout plan drawings.

某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某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学习中心: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年月日

I 个字符的中文摘要。 针对本题目,摘要可写成: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包括变电所总体分析、主变选择、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和总平面设计等。 第二段主要介绍本次论文设计主要的内容、方法以及得到的成果。

某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目录 内容摘要 ...........................................................................................................................I 1 绪论 . (1) 1.1 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 1.2 的研究背景 (1) 1.3 本次论文的主要工作 (1) 2 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 (2) 2.1 变电所的总体分析及主变选择 (2) 2.2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2) 2.3 短路电流计算 (2) 2.4 电气设备选择 (2) 2.5 设计 (2) 3 变电所的总体分析及主变选择 (3) 3.1 变电所的总体情况分析 (3) 3.2 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3) 3.3 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3) 4 电气主接线设计 (4) 4.1 引言 (4) 4.2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4) 4.3 电气主接线设计说明 (4) 5 短路电流计算 (5) 5.1 短路计算的目的 (5) 5.2 变电所短路短路电流计算 (5) 6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II

某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广西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E县某110kV降压变电所 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有关单位的决定修建1座110KV降压变电所。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与线路及所有负荷的参数,分析负荷发展趋势。从负荷增长方面阐明了建站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拟建变电站的概括以及出线方向来考虑,并通过对负荷资料的分析,安全,经济,及可靠性方面考虑,确定了110KV,35KV,10KV以及站用电的主接线,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同时也确定了站用变压器的容量及型号,最后,根据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结果,对高压熔断器,隔离开关,母线,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进行了选型,从而完成了110KV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关键词:变电所主变压器短路电流计算选型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2) 第1章设计说明 (2) 1.1环境条件 (2) 1.2电力系统情况 (2) 1.3设计任务 (3) 第2章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3) 2.1电气主接线概述 (3) 2.2110KV侧主接线的设计 (4) 2.335KV侧主接线的设计 (4) 2.410KV侧主接线的设计 (4) 2.5主接线方案的比较选择 (4) 第3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3.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及规定……………………………………… 3.2短路电流的计算结果……………………………………………… 第4章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4.1电气设备选择概述与校…………………………………………… 4.2主变压器的选择与校验…………………………………………… 4.3高压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选择与校验...…………………………. 4.4母线的选择与校验………………………………………………… 4.5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 4.6电压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 第5章变压器、线路的继电保护…………………………………………. 5.1继电保护的作用…………………………………………………… 5.2主变压器继电保护………………………………………………… 5.335KV线路继电保护……………………………………………… 第6章防雷装置及接地装置说明…………………………………………. 6.1防雷装置的规划原则……………………………………………… 6.2防雷装置的规划结果……………………………………………… 6.3接地装置的说明……………………………………………………

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20kV变电站设计 摘要 本设计书主要介绍了220kV区域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设计的内容有220kV区域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的选择,主变压器、所用变压器的选择,母线、断路器和隔离刀闸的选择,互感器的配置,220kV、110kV、35kV线路的选择和短路电流的计算。设计中还对主要高压电器设备进行了选择与计算,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此外还进行了防雷保护的设计和计算,提高了整个变电所的安全性。 关键词:变电站;主接线;变压器

220kV substation design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book introduces the regional 220kV electrical substation design a part of the content and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contents of the electrical substation 220kV main regional cable choice, the main transformer, the transformer used in the choice of bus, circuit breakers and isolation switch option, the configuration of transformer, 220kV, 110kV, 35kV line choice and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s. The design of the main high pressure also had a choic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computing, such as circuit breakers, isolating switches, voltage transformers, current transformers and so on. In addition, a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and computing, increased the safety of the entire substation. Keywords: substation; main connection; transformer

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设计

第1章原始资料分析 1.变电站的地址和地理位置选择:建设一个变电站要考虑到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等因素,包括: ⑴年最高温度、最低温度。 ⑵冬季、夏季的风向以及最大风速。 ⑶该地区的污染情况。 2.确定变电站的建设规模设计⑴电压等级有两个:110kV 10kV。⑵主变压器用两台。⑶进出线情况:110kV有两回进线,10kV有18回出线。 3.设计110kV和10kV侧的电气主接线:通过比较各种接线方式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确定出最佳的接线方案。 ⑴110kV侧有两回进线,为电源进线,此时宜采用桥形接线,根据桥断路器的安装位置,可分为内桥和外桥接线两种,比较这两种接线的特点,适用范围,确定110kV侧的接线方式为内桥接线。 ⑵10kV侧有18回出线,可供选择的接线方式有: ①单母线分段接线。 ②双母线以及双母线分段。 ③带旁路母线的单母线和双母线接线。 比较这几种接线方式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确定出10KV侧的接线方式为单母线分段接线。 4.计算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选型。 ⑴主变压器的型号、容量、电压等级、冷却方式、结构、容量比和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等。 ①主变的容量: 主变容量的确定应根据电力系统5-10年发展规划进行。当变电所装设两台 第0页共30 页

及以上主变时,每台容量的选择应按照其中任一台停运时,其余容量至少能保证所供一级负荷或为变电所全部负荷的60-80%。 ②接线方式: 我国110kV及以上电压,变压器三相绕组都采用“YN”联接;35kV采用“Y”联接,其中性点多通过消弧线圈接地。因此,普通双绕组一般选用YN,d11接线;三绕组变压器一般接成YN,y,d11或YN,yn,d11等形式。 5.绘制电气主接线图;总平面布置图;110kV和10kV的进出线间隔断面图等有关图纸。 6.简要设计主变压器继电保护的配置、整定计算 选择几个特殊的短路点:如110kV侧、10kV母线上。根据系统的短路容量进行整定计算。 7.防雷接地设计 防雷设计要考虑到年雷暴日,保护范围等因素。接地设计考虑到主要的电气设备能可靠的接地,免受雷电以及短路。 第1页共30 页

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11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二〇〇九年八月 目录 设计任务书 (4) 第一部分主要设计技术原则 (5) 第一章主变容量、形式及台数的选择 (6) 第一节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6) 第二节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7) 第三节主变压器形式的选择 (8) 第二章电气主接线形式的选择 (10) 第一节主接线方式选择 (12) 第三章短路电流计算 (13) 第一节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条件 (14) 第四章电气设备的选择 (15) 第一节导体和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5) 第二节断路器的选择 (18) 第三节隔离开关的选择 (19) 第四节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20) 第五节互感器的选择 (20) 第六节母线的选择 (24) 第七节限流电抗器的选择 (24) 第八节站用变压器的台数及容量的选择 (25) 第九节 10kV无功补偿的选择 (26) 第五章 10kV高压开关柜的选择 (26) 第二部分计算说明书 附录一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27) 附录二短路电流计算 (28) 附录三断路器的选择计算 (30) 附录四隔离开关选择计算 (32) 附录五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34) 附录六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35) 附录七母线的选择计算 (36) 附录八 10kV高压开关柜的选择 (37) (含10kV电气设备的选择) 第三部分相关图纸 一、变电站一次主结线图 (42) 二、10kV高压开关柜配置图 (43) 三、10kV线路控制、保护回路接线图 (44) 四、110kV接入系统路径比较图 (45) 第四部分 一、参考文献 (46)

二、心得体会 (47)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任务: ***钢厂搬迁昌北新区,一、二期工程总负荷为24.5兆瓦,三期工程总负荷为31兆瓦,四期工程总负荷为20兆瓦;一、二、三、四期工程总负荷为75.5兆瓦,实际用电负荷 34.66兆瓦,拟新建江西洪都钢厂变电所。本厂用电负荷设施均为Ⅰ类负荷。 第一部分主要设计技术原则 本次110kV变电站的设计,经过三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在已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了当前我国变电站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向,按照现代电力系统设计要求,确定设计一个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采用微机监控技术及微机保护,一次设备选择增强自动化程度,减少设备运行维护工作量,突出无油化,免维护型设备,选用目前较为先进的一、二次设备。 将此变电站做为一个终端用户变电站考虑,二个电压等级,即110kV/10kV。 设计中依据《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交流高压断路器参数选用导则》、《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110kV-33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及本专业各教材。 第一章主变容量、形式及台数的选择 主变压器是变电站(所)中的主要电气设备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变换电压以利于功率的传输,电压经升压变压器升压后,可以减少线路损耗,提高了经济效益,达到远距离送电的目的。而降压变压器则将高电压降低为用户所需要的各级使用电压,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主变压器的容量、台数直接影响主接线的形式和配电装置的结构。因此,主变的选择除依据基础资料外,还取决于输送功率的大小,与系统的紧密程度,同时兼顾负荷性质等方面,综合分析,合理选择。 第一节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由原始资料可知,我们本次设计的江西洪都钢厂厂用电变电站,主要是接受由220kV双港变110kV的功率和220KV盘龙山变供110kV的功率,通过主变向10kV线路输送。由于厂区主要为I类负荷,停电会对生产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选择主变台数时,要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防止因一台主变故障或检修时影响整个变电站的供电,变电站中一般装设两台主变压器。互为备用,可以避免因主变故障或检修而造成对用户的停电,若变电站装设三台主变,虽然供电可靠性有所提高,但是投资较大,接线网络较复杂,增大了占地面积和配电设备及继电保护的复杂性,并带来维护和倒闸操作的许多复杂化,并且会造成短路容量过大。考虑到两台主变同时发生故障的几率较小,适合负荷的增长和扩建的需要,而当一台主变压器故障或检修时由另一台主变压器可带动全部负荷的70%,能保证正常供电,故可选择两台主变压器。 第二节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主变压器容量一般按变电站建成后5--10年规划负荷选择,并适当考虑到远期10--20年的负荷发展,对于城郊变电站主变压器容量应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该变电站近期和远期负荷都已给定,所以,应接近期和远期总负荷来选择主变容量。根据变电站所带负荷的性质和电网的结构来确定主变压器的容量,对于有重要负荷的变电站应考虑当一台主变压器停用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在计及过负荷能力的允许时间内,应保证用户的一级和二级负荷,对一般性变电站当一台主变压器停用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应能保证全部负荷的70--80%。该变电站的主变压器是按全部负荷的70%来选择,因此装设两

220KV变电站电气设计说明书

220KV变电站电气设计说 明书 第1章引言 1.1 国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以往制约数字化变电站发展的主要是IEC61850的应用不成熟,智能化一次设备技术不成熟,网络安全性存在一定隐患。但2005年国网通信中心组织的IEC61850互操作试验极大推动了IEC61850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研究与应用。目前IEC61850技术在变电站层和间隔层的技术已经成熟,间隔层与过程层通信的技术在大量运行站积累的基础上正逐渐成熟。 (2) 当前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由于半导体芯片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也已从早期、中期发展到当前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阶段。其重要特点是:以分层分布结构取代了传统的集中式;把变电站分为两个层次,即变电站层和间隔层,在设计理念上不是以整个变电站作为所要面对的目标,而是以间隔和元件作为设计依据,在中低压系统采用物理结构和电器特性完全独立,功能上既考虑测控又涉及继电保护这样的测控保护综合单元对应一次系统中的间隔出线,在高压超高压系统,则以独立的测控单元对应高压或超高压系统中的间隔设备;变电站层主单元的硬件以高档32位工业级模件作为核心,配大容量存、闪存以及电子固态盘和嵌入式软件系统;现场总线以及光纤通信的应用为功能上的分布和地理上的分散提供了技术基础;网络尤其是基于TCP/IP的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得到应用;智能电子设备(IED)的大量应用,诸如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电源、五防、电子电度表等可视为IED而纳入一个统一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与继电保护、各种IED、远方调度中心交换数据所使用的规约逐渐与国际接轨。这个时期国代表产品有CSC系列、NSC系列及BSJ系列。 (3) 国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国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西门子公司为例,该公司第一套全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LSA678早在1985年就在德国汉诺威正式投入运行,至1993年初,已有300多套系统在德国和欧洲的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运行。在中国,1995年亦投运了该公司的LSA678变电站自动化系统。LSA678的系统结构有两类,一类是全分散式,另一类是集中和分散相结合,两类系统均由6MB测控系统、7S/7U保护系统、8TK开关闭锁系统三部分构成。 (4) 原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资料分目前国际上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通讯网络的国际标准还没有正式公布,国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出台。标准和规的出台远落后于技术的发展,导致变电站自动化系

110-35-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110-35-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 设计题目:110/35/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目录 摘要------------------------------------------------------------------ 2 1.变电所总体分析------------------------------------------------------ 2 1.1变电所规模 ------------------------------------------------------ 2 1.2变电所与电力系统连接情况----------------------------------------- 2 1.3负荷情况 -------------------------------------------------------- 2 1.4最小运行方式 ---------------------------------------------------- 3 1.5环境条件 -------------------------------------------------------- 3 2.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3 2.1运行的可靠 ------------------------------------------------------ 3 2.2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 3 2.3操作应尽可能简单、方便------------------------------------------- 3 2.4经济上合理 ------------------------------------------------------ 4 3.主接线设计---------------------------------------------------------- 4 3.1 110kv侧 -------------------------------------------------------- 4 3.1.1方案一 ------------------------------------------------------ 4 3.1.2方案二 ------------------------------------------------------ 4 3.2 35kv侧(6回出线)---------------------------------------------- 5 3.3 10kv侧(10回出线)--------------------------------------------- 6 4.主变压器的选择----------------------------------------------------- 6 4.1 相数的确定------------------------------------------------------ 6 4.2绕组数的确定 ---------------------------------------------------- 7 4.3绕组接线组别的确定 ---------------------------------------------- 7 5.主接线图------------------------------------------------------------ 8 参考文献--------------------------------------------------------- 9

220kV变电站电气设计

摘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电力系统对变电站的更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设计讨论的是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的设计。首先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选择主变压器,在此基础上进行主接线设计,再进行短路计算,选择设备,然后进行防雷接地以及保护、配电装置设计。 关键字:变电站;短路计算;设备选择;防雷保护。

目录 摘要 (1) 引言 (4) 任务书 (5) 第一章主变压器的选择 (6) 1.1主变压器的选择原则 (6) 1.1.1 主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选择原则 (6) 1.1.2 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6) 1.1.3 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 (7) 1.1.4 绕组数量和连接形式的选择 (7) 1.2主变压器选择结果 (8) 1.3所用变选择 (8) 第二章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10) 2.1主接线概述 (10) 2.2主接线设计原则 (10) 2.3主接线的选择 (10) 第三章 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短路计算 (14) 3.1变压器的各绕组电抗标幺值计算 (14) 3.210KV侧短路计算 (15) 3.3220KV侧短路计算 (18) 3.4110KV侧短路计算 (20) 第四章导体和电气设备的选择 (22) 4.1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23) 4.1.1 220KV出线、主变侧 (23) 4.1.2 主变110KV侧 (27) 4.1.3 10KV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选择 (29) 4.2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34) 4.2.1 220KV侧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34) 4.2.2 110KV侧的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36) 4.2.3 10KV侧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37) 4.3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38) 4.3.1 220KV侧母线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38) 4.3.2 110KV母线设备PT的选择 (39) 4.3.3 10KV母线设备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39) 4.4导体的选择与校验 (39)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课程设计

110k 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课程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110kV变电站电气 一次部分设计 前言 变电站(Substation)改变电压的场所。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主要作用是进行高底压的变换,一些变电站是将发电站发出的电升压,这样一方面便于远距离输电,第二是为了降低输电时电线上的损耗;还有一些变电站是将高压电降压,经过降压后的电才可接入用户。对于不同的情况,升压和降压的幅度是不同的,所以变电站是很多的,比入说远

距离输电时,电压为11千伏,甚至更高,近距离时为1000伏吧,这个电压经变压器后,变为220伏的生活用电,或变为380伏的工业用电。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化的持续迅速发展,对变电站的建设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的设计,其中针对主接线形式选择,母线截面的选择,电缆线路的选择,主变压器型号和台数的确定,保护装置及保护设备的选择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电气设备的选择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的选择和方法与计算,保护装置包括避雷器和避雷针的选择。其中分析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和原因,是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目录 第1章原始资料及其分析 (4) 1原始资料 (4) 2原始资料分析 (6) 第2章负荷分析 (6) 第3章变压器的选择 (8) 第4章电气主接线 (11) 第5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4) 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条件 (14) 2短路电流的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 (15) 第6章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配置与选择 (18) 1 导体和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8) 2 设备的选择 (19)

110 35 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第一章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一、原始资料分析 本设计的变电站为降压变电站,有三个电压等级:高压侧电压为110kv,有二回线路;中压侧电压为35kv,有六回出线;其中有四回出线是双回路供电。低压侧电压为10kv,有八回出线,其中有六回是双回路供电。从以上资料可知本变电站为配电变电站。 二、主接线的设计 配电变电站多为终端或分支变电站,降压供给附近用户或一个企业,其接线应尽可能采用断路器数目较少的接线,以节省投资和减少占地面积。随着出线数的不同,可采用桥形、单母分段等。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和单母线分段。可按一下几个原则来选: 1 运行的可靠 断路器检修时是否影响供电;设备和线路故障检修时,停电数目的多少和停电时间的长短,以及能否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 2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主接线正常运行时可以根据调度的要求灵活的改变运行方式,达到调度的目的,而且在各种事故或设备检修时,能尽快地退出设备。切除故障停电时间最短、影响范围最小,并且再检修在检修时可以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 3 操作应尽可能简单、方便 主接线应简单清晰、操作方便,尽可能使操作步骤简单,便于运行人员掌握。复杂的接线不仅不便于操作,还往往会造成运行人员的误操作而发生事故。但接线过于简单,可能又不能满足运行方式的需要,而且也会给运行造成不便或造成不必要的停电。 4 经济上合理 主接线在保证安全可靠、操作灵活方便的基础上,还应使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小,占地面积最少,使其尽地发挥经济效益。 5应具有扩建的可能性 由于我国工农业的高速发展,电力负荷增加很快。因此,在选择主接线时还要考

虑到具有扩建的可能性。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环境、负荷的性质、出线数目的多少、电网的结构等。 1.110KV侧 根据原始资料,待设变电站110kv侧有两回线路。按照《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规定:在110~220kv配电装置中,当出线为2回时,一般采用桥形接线;当出线不超过4回时,一般采用分段单母线接线。待设变电所可考虑以下几个方案,并进行经济和技术比较。 方案1:采用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 其优缺点:⑴对重要用户可采用从不同母线分段引出双回线供电电源。 ⑵当母线发生故障或检修时,仅断开该段电源和变压器,非故障段仍 可继续工作,但需限制一部分用户的供电。 ⑶单母线分段任一回路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必须停止工作。 ⑷单母线分段便于过渡为双母线接线。 ⑸采用的开关、刀闸较多,某一开关检修时,对有穿越电流的环网线 路有影响。 〔6〕开关检修时,可用旁路代路运行,无需停电。 〔7〕易于扩建,利于以后规划。 方案2:采用内桥接线 其优缺点:⑴两台断路器1DL和2DL接在电源出线上,线路的切除和投入是比较方便。 ⑵当线路发生故障时,仅故障线路的断路器断开,其它回路仍可 继续工作。 ⑶当变压器故障时,如变压器1B故障,和变压器1B连接的两台 断路器1DL和3DL都将断开,当切除和投入变压器时,操作也 比较复杂。 ⑷较容易影响有穿越功率的环网系统,内桥接线适用于故障较多 的长线路,且变压器不需要经常切换运行方式的变电所。 方案3:采用外桥接线 其优缺点:⑴当变压器发生故障或运行中需要切除时,只断开本回路的断路器即可。 ⑵当线路故障时,例如引出线1X故障,断路器1DL和3DL都将 断开,因而变压器1B也被切除。 ⑶外桥接线适用于线路较短、变压器按经济运行需要经常切换且

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毕业生论文 题目:22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系别电力工程系_ 专业供用电技术 班级 ********** 学号*********** _ 姓名

Keywords: main electrical wiring;transformers;short circuit current;lightning protection。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引言 (6) 第一章电气主接线选择 (7) 第1节概述 (7) 第2节主接线的接线方式选择 (6) 第二章主变压器容量、台数及型式的选择 (9) 第1节概述 (9) 第2节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 (9) 第3节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0) 第4节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 (10) 第三章短路电流计算 (12) 第1节概述 (14) 第2节短路计算的目的及假设 (15) 第四章电气设备的选择 (18) 第1节概述 (18)

第2节断路器的选择 (19) 第3节隔离开关的选择 (21) 第4节高压熔断器的选择 (23) 第5节互感器的选择 (23) 第6节母线的选择 (25) 第7节支持绝缘子及穿墙套管的选择 (27) 第8节限流电抗器的选择 (29) 第五章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的选择 (30) 第1节概述 (30) 第2节高压配电装置的选择 (31) 第六章继电保护配置规划 (33) 第1节变电所主变保护的配置 (37) 第2节 220KV、110KV、10KV线路保护部分 (34) 第七章防雷设计规划 (35) 第1节概述 (35) 第2节防雷保护的设计 (36) 第3节主变中性点放电间隙保护 (37) 结论 (38) 致谢 (38) 参考文献 (38)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的初步设计(doc 6页)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的初步设计(doc 6页)

2008级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1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一、设计目的 (1) 复习和巩固《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所学知识; (2)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习和掌握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二、设计内容及设计要求 1 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的是一个降压变电站,有三个电压等级(110kV/35kV/10kV)。本设计只做电气部分的初步设计,不作施工设计和土建设计。 (1) 主接线设计 分析原始资料,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拟出各级电压母线的接线方式(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 (2) 主变压器选择 根据负荷选择主变压器的容量、型式、电压等级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主接线最优方案; (3) 短路电流计算 根据所确定的主接线方案,选择适当的计算短路点计算短路电流,并列表表示出短路电流的计算结果; (4)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高 压熔断器、消弧线圈、避雷器等 (5) 编制设计成果 1)编制设计说明书 2)编制设计计算书 3)绘制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纸1张(A2图纸) 2 设计要求 设计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和有关设计技术规程进行,要求对用户供电可靠、保证电能质量、接线简单清晰、操作方便、运行灵活、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 且具有可扩建的方便性。要求如下: (1) 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电气主接线。 (2) 短路电流计算

(1) 变电站供电范围:110 kV 线路:最长100 km,最短50 km;35 kV 线路:最长70 km,最短20 km;10 kV 低压馈线:最长30km,最短10km (2) 未尽事宜按照设计常规假设。 四、要求 1.在资料一、二中任选一种情况作设计。 2.画图软件自选,手画也可。 4.主要参考资料 [1] 熊信银, 张步涵.电气工程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 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 西北电力设计院东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设计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 [4] 电力工业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5] 电力工业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6] 陈跃.电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电力系统分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7] 吴靓,谢珍贵.发电厂及变电所电气设备. 第一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8] 志溪.电气工程设计. 第一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9] 张华.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 [10] 陈慈萱. 电气工程基础. 第一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