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知识问题汇总

1、什么是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指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
2、什么是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是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规学术期刊的一种,(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对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年出版了第二版,2000 年出了2000版。2004年出版了2004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是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3、什么是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
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 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 ”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 主办的学报(刊)。
4、什么是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是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规学术期刊,所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这些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具体说来,《总览》学术与非学术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
5、什么是CN类刊物?
“C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此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
6、什么是ISSN类刊?
“ISS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 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 。
7、什么是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指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

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
8、期刊评价常用名词解释
总被引频次:是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影响因子: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 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具体算法为:即年指标:这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具体算法为: 被引半衰期: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
来源文献量: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的全部论文数,它们是统计期刊引用数据的来源

版面费一般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规学术期刊,在刊用作者的文章后,期刊编辑部向作者收取的费用。
一、版面费是在学术期刊和学术研究兴盛的环境下产生的,它的出场并非偶然,无须大惊小怪。
二、从版面费自身形成的构件和程序看,版面费是两方的自觉自愿的合约行为,是两个巴掌拍出的响,无违法违纪可言。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学术期刊都向作者收取版面费,期刊的级别不一样收费标准也就不同,一般核心期刊收费最高,普通期刊的收费稍低。同一级别的期刊收费标准也有所差异。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一直将出版业作为信息产业, 在其期刊上刊发论文收版面费已成惯例、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据悉连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论文也收版面费。
期刊社向发表文章者收取版面费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实行文化体制改革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期刊社的主管主办单位不再向期刊社拨付相关的办刊经费,而学术期刊不像其他的商业期刊,可以靠广告费和发行费来赢利运作,所以只能向文章发表者收取发表费用以弥补编辑出版经费的不足。与此同时,申请学位、评定职称等都需要发表论文,社会对学术期刊论文版面的需要与日俱增,导致期刊的版面供不应求,因此,收取版面费就应运而生了。
实际上收取论文版面费具合理性、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当然,收费归收费,除了少数一部分期刊不管论文质量好坏,只要作者交费就发表外,大部分期刊还是在保证文章质量的前提下,才按编辑部统一的

收费标准向作者收取的,这样以来既能保持期刊办刊质量,又能收取维持期刊生存和发展,收取论文版面费是实现以刊养刊的重要途径,可使学术期刊走良性循环道路。论文版面费作为办刊经费的补充,可促使学术期刊提高办刊质量,扩大影响、吸引更多来投稿。
关于期刊杂志与核心期刊认定的标准
如何判断《期刊、杂志》
我国内地的出版物可以分为合法出版物和非法出版物两类。合法出版物是指经过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批准的出版物,它又分为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两种,正式出版物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严格审批,既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也有国内统一刊号CN;非正式出版物一般只限行业内部交流,不公开发行,其出版必须经过行政部门审核,并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非法出版物指既没有经过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批准,也没有注册为“内部刊物”的出版物。怎样辨别内地出版的刊物是“合法出版物”,还是“非法出版物”呢?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只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而没有国内统一刊号CN,或者虽然有国内统一刊号CN,但CN号有问题的一定是非法出版物。——《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规定:CN号是由国家出版管理部门负责分配给各省连续出版物的代号,它以CN为前缀,由6位数字和分类号组成,其结构格式为CNXX-XXXX/YY,CN与6位数字之间空半个汉字空,6位数字的前2位与后4位之间用半字线“—”隔开,前2位为地区号,依据GB/T 2260中的数字码前两位给出,后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其中,0001~0999为报纸的序号,1000~5999为印刷版连续出版物的序号,6000~8999为网络连续出版物的序号,9000~9999为有形的电子连续出版物(如光盘等)的序号。”分类号主要用来说明连续出版物的主要学科范畴,通常是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基本大类给出,如:文化教育类为G,分类号置在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位数字之后,用一斜线“/”隔开。连续出版物较多的北京地区,当地区代码“11”使用完毕后,北京地区的连续出版物使用“10’’’’’’’’为扩充代码。
非法出版物的刊号最常见的问题有这样几种:
一、是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非法编辑、出版、印刷和发行,为了蒙蔽作者,他们通常只在版权页上注明国际标准刊号ISSN,而不标注国内统一刊号CN。
二、是表面上既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又有国内统一刊号CN,所不同的是它的CN号后边加括号或缀有别的字母(如HK、NR、H),说明它是在港澳台地区注册的,这类报刊如果在内地设立编辑部、记者站或办事处进行出版、印刷和发行活动也是非法的。

、是假冒国内刊号,比如,CN后面的前两位数(地区号)为00-10、16-20、大于66或者超过两位数的,都是假冒的国内统一刊号,因为《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规定的地区号中没有这些号;也有的是冒用其他已有的合法出版物的刊号。
四、是一个刊号多个版本,比如,某大学学报,它的ISSN和CN都没有问题,但每期学报都出版两个或多个版本,其中只有一个版本是正式的、合法的、对外的、公开的,其它版本则是收费的、非发的、非公开的、只给作者收藏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只看刊号,很难发现问题,只有对比它的几个版本才能发现问题所在。
五、是地区号与所在地区不吻合,即异地办刊,或者说编辑部地址与CN后面的地区号不相一致——《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规定:题名不变,出版地改变,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要重新分配,即:连续出版物题名没有改变,出版地从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转移到另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应重新分配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如,非法出版物《中国教育论坛》的CN号为43,应是在湖南出版的,若改在山东出版,应重新分配CN号,或者说,CN号的前两位应改为山东的地区号37。
六、是地区号后面的“地区连续出版物序号”有问题,如,某非法出版物本是期刊,其地区连续出版物序号却标注为0001,非法出版物《中国教育论坛》的地区连续出版物序号为7772,而按《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规定,0001应该是“报纸的序号”,7772应该是“网络连续出版物的序号”,所以,这些所谓的教育类期刊肯定属于非法出版物。
研究发现:一批非法出版物,为了继续欺骗广大中小学教师,又采取了一些更隐蔽的办法。如,有些在境外注册在境内编辑、出版、发行的非法出版物,在通联地址上做文章:只留下电子信箱,不标注具体的编辑、出版、发行单位和地址;还有些在境外注册在境内编辑、出版、发行的非法出版物,掩耳盗铃地自称经过什么省什么部门批准,在境内发行等等。这都是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广大作者不要认为在国家合法出版物上刊登征文启示或者广告的,就是合法出版物。不用疑问,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基层广大教师受骗上当的重要原因,是他们误导了基层的教师!
此外,也不要相信那些打着某些名人顾问、某些大单位联办、协办、支持、赞助旗号的,就是合法出版物。事实上,许多人和单位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家报刊,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和单位本身就是所谓的“报托”。总而言之,是不是合法出版物,关键看它的CN号有没有问题。
如果实在搞不准某

种报刊是不是合法出版物,建议广大作者根据报刊的版权标记向为它提供CN号的省级新闻出版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咨询。当然,也可以上网查询。有些非法出版物虽然标注有CN,但却没有在所在地区注册登记,这种情况下,单从CN号上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但如果所发文章的作者局限于某个地区,文章质量很低、篇幅相近、篇目很多、杂志很厚,也值得怀疑。非法出版发行的教育类期刊的大量存在,不仅破坏了出版管理制度,扰乱了教育出版物市场秩序,而且误导和欺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损害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导致了大量“垃圾文章”的出现,必须依法予以打击和取缔。
一些不法分子在境外注册在境内出版、编造刊号或盗用合法报刊刊号非法出版的报纸、期刊日益增多。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对此加大了监管、查处和取缔的力度,新闻出版总署至今已连续公布四批共169种被取缔的非法报刊名单。
一些大中小学校教师、医务工作者、科研人员、在校研究生等因评职称、取得学位需在报刊上发表论文,在看到被取缔的非法报刊名单后,纷纷向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查询报刊真伪,咨询报纸、期刊国内统一编号的编制规律和办法。
经过这些查询,一般都会问及所查报纸或期刊的国内刊号。“国内刊号”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CN号”。它是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分配给连续出版物的代号。还有一些群众在查询时向我们提供的是“国际刊号”。“国际刊号”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ISSN号”,由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设在各个国家、地区的机构负责分配。我国的报纸不使用“ISSN号”,而大部分期刊都配有“ISSN号”。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国家标准)规定了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分配的基本原则,即一个号对应一种连续出版物。目前对中国大陆出版发行的报刊,仅以“CN号”来判定其是否为经批准公开发行的报刊。读者或作者可以依据“CN号”的结构、格式,对“CN号”的真伪作一些初步判断。“CN号”由字母“CN”和6位数字及分类号组成,CN为中国的国名代码,前2位数字为地区代码,后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其中报纸的顺序号从0001至0999;期刊的序号从1000至5999。分类号与刊号用“/”隔开,我国的报纸暂无分类号,期刊的分类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的基本大类划分。目前,根据我国期刊出版物的实际数量,除北京期刊数量较多外,其他地区的期刊顺序号均在1000-1999之间。
除依据“CN号”判断报刊是否为公开发

行的正式出版物外,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就是一些非法出版者按“CN号”结构编造假“CN号”,或是盗用正式报刊的刊号出版非法报刊。期刊变更刊名后,原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即作废停止使用,因此,也有一些非法期刊利用已停止使用的刊号出版。对于这类情况,应向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进一步核实。
根据上述一些刊号的基本特征,可以对报刊的合法性做出初步判断。如果需对报刊做进一步鉴别,可向省新闻出版局或当地的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咨询。

关于对核心期刊认定的标准
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的科研论文排名。排名包括SCI、Ei、ISTP分别收录的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发表论文量等项指标。最后一项指的是各单位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编的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数。《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1300多种中、外文科技类期刊作为统计源,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年出版了第二版,2000年出了2000版,2004年出了2004版它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何为《双核心期刊》
2000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召开了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座谈会,研讨创建品牌,迎接“入世”挑战的问题。这次会议在中国期刊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期刊创品牌的意识有所增加。
2000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就国家新闻出版署召开的全国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座谈会作出批示:“尽最大努力,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创出10~20个有世界影响的名牌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创立有世界影响的名牌期刊,作为促进我国报刊繁荣发展的工作重点。将中国现有的8725种期刊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双效”期刊,就是选取10%~15%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重点期刊,大约1000种,这是“中国

期刊方阵”的基础;
第二个层面是“双百”期刊,就是每两年评选的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和全国百种重点科技期刊,约200种;
第三个层面是“双奖”期刊,就是荣获“国家期刊奖”和“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约100种,实际上是国内的名牌期刊;
第四个层面是“双高”期刊,就是高科技和高学术水平的期刊,可以作为创立有世界影响的名牌期刊的基础。争取经过5年的努力,创出10~20个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名牌期刊。按“中国期刊方阵”中层面的划分,“双高”是最高的。这些期刊都是从已荣获“国家期刊奖”的期刊中精选出来的。根据“中国期刊方阵”的正式工作方案,全国科技期刊的评选推荐工作统一由国家科技部负责。科技部公布的评选结果,共评出716种科技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高校期刊入选113种。其中,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双高期刊)40种,高校占7种;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双奖期刊)58种,高校占3种;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双百期刊)122种,高校占18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期刊(双效期刊)496种,高校占85种。
2004年度核心期刊是指被列入2004年版《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期刊。《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介绍:
1、双核心期刊产生背景:80年代末期,由于期刊品种大量增加、期刊价格连续上涨,图书经费严重不足,图书情报部门只能裁减期刊订购的数量和品种。当时特别需要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的参考工具,以帮助确定必须订购期刊和可以裁减期刊的名单;此外,图书情报部门在期刊读者导读工作中也十分需要这方面的参考工具。那时,虽然已有一些零星的单学科核心期刊研究成果,但在对我国出版的全部中文学术期刊进行评价方面仍是空白,找不到一部实用的大型参考工具。于是,研究和编制一种兼具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的中文学术期刊评价工具便成为图书情报部门期刊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和心愿。
2、双核心期刊发展过程:1990年,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发起了中文核心期刊研究工作,北京40多所高校的两百多位期刊工作者参加了研究。1990年,研究成果《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工具书的形式正式出版。1996年,《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问世,项目得到北京大学社科基金支持。2000年出版《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项目得到原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的支持。目前已出版了2004年《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五版,目前项目已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持。
3、主要研究成果
A、验证了布

拉福德定律
首次通过大规模文献计量统计,证明了所有学科的学术论文的载文量、被摘量、被引量、流通量、被摘率、影响因子等多种因素在中文学术期刊中的分布均遵循布拉德福文献分布定律。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布氏定律+*,所揭示的学术论文分布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科学规律。因而,以布氏定律为理论依据,通过文献计量统计筛选各学科核心期刊表,是对中文学术期刊进行客观评价的切实可行的好方法。
B、建立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理论依据和总体评价方法确定以后,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能否成功的关键。反映期刊学术水平的因素是很多的,但单个因素只能从一个角度对期刊进行评价,难免存在片面性,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决定采用多指标评价体系,从多角度对期刊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是:选择能够反映期刊学术水平的(主要考虑论文被应用的情况)、核心效应明显的、适合大部分学科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有较好的统计源的因素作为核心期刊评价指标。根据这一原则,《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对评价指标体系行了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如何确认某种中文期刊是核心期刊
目前国内出版核心期刊目录的主要有四个机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
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http://159.226.100.178/html/lyqkb.htm
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 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学科范围:理、工、农、林、医及管理科学。来源期刊表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核心库期刊:645种(以*号为标记);扩展库期刊:351种。该库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人、自然基金委资助项目后期绩效评估等指定查询库;自然基金委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查询库。
2、《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a96787506.html,/kjxx/6.html
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收录中文科技核心期刊1200多种。学科范围:自然科学领域各个专业。该数据中心每年根据数据库论文收录数量发布国内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各单位、各部门科技论文发表排名情况。我校科技处公布的“北京交通大学论文分类标准”中理工类中文期刊即参考了该数据库收录核心刊情况。
3、《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https://www.360docs.net/doc/a96787506.html,/cjc/
由北京大学图书

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编纂。收录中文核心期刊1571种。学科范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个专业领域,分属七大编75个学科类目: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第二编经济第;三编 文化、教育;第四编 自然科学;第五编医药、卫生;第六编 农业科学;第七编 工业技术。每种核心期刊均有详细的书目信息和对期刊内容的简单介绍。该“核心刊目录”综合性强,在高校范围内影响很广泛。
4、《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https://www.360docs.net/doc/a96787506.html,/cssci_qk.htm
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办。2000、2001年度收录中文期刊共419种,另加海外华文期刊16种。我校科技处公布的“北京交通大学论文分类标准”中社科类中文期刊即参考了该数据库收录核心刊情况。 以上四种核心刊目录1、2以理工类为主,4为社会科学类,3是各学科综合性目录。读者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核心刊目录浏览检索。
正规期刊特征、地区代号、学科分类号
一、主要特征:
有国内统一刊号。国内统一刊号格式为CNxx-yyyy/z,由中国国别代码“CN”、报刊登记号“xx-yyyy”和分类号“z”组成。其中“xx”为期刊出版单位所在地区代号,“yyyy”为出版管理部门分配的序号(期刊的序范围为“1000-4999”),“z”则是用以说明期刊所属学科分类。
二、地区代号:
11.北京市 12.天津 13.河北省 14.山西省 15.内蒙古自治区 21.辽宁省 22.吉林省 23.黑龙江省 31.上海市 32.江苏省 33.浙江省 34.安徽省 35.福建省 36.江西省 37.山东省 41.河南省 42.湖北省 43.湖南省 44.广东省 45.广西壮族自治区 46.海南省 47.备用号 48.备用号 49. 备用号 50.重庆市 51.四川省 52.贵州省 54.西藏自治区 61.陕西省 62.甘肃省 63.青海省 64.宁夏回族自治区 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三、学科分类号: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 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学、卫生 S—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TB—一般工业技术 TD—矿业工程 TE—石油、天然气工业
TF—冶金工业 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TH--机械、仪表工业
TJ—武器工业 TK—能源与动力工程 TL--原子能技术
TM—电工技术 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Q—化学工业 TS--轻工业、手工业
TU—建筑科学 TV--水利工程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四、其他特征:有承印单位名称;封面或封底有条码、定价;如属通过邮局发行的正式期刊,还具有邮发

代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