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选修四专题一专题二复习检测试卷

化学反应原理选修四专题一专题二复习检测试卷
化学反应原理选修四专题一专题二复习检测试卷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一专题二复习

一、选择题

1.在钢铁腐蚀过程中,下列五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

①Fe 2+

转化为Fe 3+

②O 2被还原 ③产生H 2 ④Fe(OH)3失水形成Fe 2O 3·H 2O ⑤杂质碳被氧化

A .只有①和②

B .只有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2.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 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A .a 为正极,b 为负极;NaClO 和NaCl

B .a 为负极,b 为正极;NaClO 和NaCl

C .a 为阳极,b 为阴极;HClO 和NaCl

D .a 为阴极,b 为阳极;HClO 和NaCl

3.以铁为阳极、铜为阴极,对足量的NaOH 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得到2 mol Fe(OH)3沉淀,此时共消耗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 A .2 mol B .3 mol C .4 mol D .5 mol

4.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 4,0.5 mol CH 4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l)时,放出445 kJ 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2CH 4(g)+4O 2(g)===2CO 2(g)+4H 2O(l) ΔH =+890 kJ/mol

B .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 kJ/mol

C .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 kJ/mol D.12CH 4(g)+O 2(g)===1

2CO 2(g)+H 2O(l) ΔH =-890 kJ/mol 5.已知化学反应A 2(g)+B 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每生成2分子A

B 吸收b kJ 热量 B .该反应热ΔH =+(a -b )kJ·mol -

1

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断裂1 mol A —A 和1 mol B —B 键,放出a kJ 能量

6.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 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正极反应式为:O 2+2H 2O +4e -

===4OH -

B .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 的物质的量不变

C .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 2+O 2===2H 2O

D .用该电池电解CuCl 2溶液,产生2.24 L Cl 2(标准状况)时,有0.1 mol 电子转移

7.21世纪是钛的世纪。在800℃~1 000℃时电解TiO 2可制得钛,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为电源的正极

B.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阴极发生的反应为:TiO2+4e-===Ti+2O2-

D.每生成0.1 mol钛,转移电子0.2 mol

8.[双选题]上海人张霞昌在芬兰发明了“纸电池”,这种一面镀锌、一面镀二氧化锰的超薄电池在使用印刷与压层技术后,变成一张可任意裁剪大小的“电纸”,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负极材料为锌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发生了氧化反应

C.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MnO2+H2O+e-===MnOOH+OH-

D.当有0.1 mol锌溶解时,流经电解质溶液的电子数为1.204×1023

9.在208 K、100 kPa时,已知:

2H2O(g)===O2(g)+2H2(g)ΔH1

Cl2(g)+H2(g)===2HCl(g) ΔH2

2Cl2(g)+2H2O(g)===4HCl(g)+O2(g) 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3=ΔH1+2ΔH2B.ΔH3=ΔH1+ΔH2

C.ΔH3=ΔH1-2ΔH2D.ΔH3=ΔH1-ΔH2

10.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放电

3Zn(OH)2+2Fe(OH)3+4KOH。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充电

()

A.放电时,Zn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K2FeO4附近溶液pH减小

C.充电时,锌极附近溶液pH减小

D.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为:Fe(OH)3-3e-+5OH-===FeO2-4+4H2O

11. 2010年10月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二号”。嫦娥二号火箭推进器以联氨(N2H4)为燃料、过氧化氢为助燃剂。已知下列各物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H4(g)+O2(g)===N2(g)+2H2O(g);ΔH1=-533.23 kJ·mol-1

H2O(g)===H2O(l);ΔH2=-44 kJ·mol-1

2H2O2(l)===2H2O(l)+O2(g);ΔH3=-196.4 kJ·mol-1

则联氨与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N2H4(g)+2H2O2(l)===N2(g)+4H2O(l);ΔH=+817.63 kJ·mol-1

B.N2H4(g)+2H2O2(l)===N2(g)+4H2O(g);ΔH=-641.63 kJ·mol-1

C.N2H4(g)+2H2O2(l)===N2(g)+4H2O(l);ΔH=-641.63 kJ·mol-1

D.N2H4(g)+2H2O2(l)===N2(g)+4H2O(g);ΔH=-817.63 kJ·mol-1

12.以KCl和ZnCl2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

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

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电解反应速率

D.镀锌层破损后即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

13.有一化学平衡m A(g)+n B(g)p C(g)+q D(g),如图表示的是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

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

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14.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

15.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A(g)+B(g)3C(g);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表示的一定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表示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D.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16.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Na2S2O3溶液稀H2SO4H2O 实验反应温度/℃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17222

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5% B.10%

C.15% D.20%

18.可逆反应m A(g)+n B p C(g)+q D(其中A和C都是无色气体),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m+n)一定等于(p+q)

B.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若增加B的量,平衡体系颜色加深,说明B必是气体物质

D.若B是气体,增加A的量,A、B转化率都一定增大

19.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Δ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x),下列量(y)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选项x y

A 再通入A B的转化率

B 加入催化剂A的体积分数

C 压强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D 温度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20.700℃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反应时间/min n(CO)/mol n(H2O)/mol

0 1.20 0.60

t10.80

t2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

v(H2)=0.40/t1 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 CO和1.20 mol H2O,达到平衡时n(CO2)=0.4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增大

D.温度升高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二、非选择题

1.(1)1.00 L 1.00 mol·L-1 H2SO4溶液与2.00 L 1.00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 kJ热量,表示生成1 mol 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5 ℃、101 kPa时,1.00 g C6H6(l)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41.8 kJ的热量,C6H6的标准

燃烧热为____________ kJ·mol-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__ _______。

2.某学生利用下面实验装置探究盐桥式原电池的工作原理(Cu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

按照实验步骤依次回答下列问题:

(1)导线中电子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用a、b表示)。

(2)写出装置中锌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装置中铜电极的质量增加0.64 g,则导线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不许用“N A”表示)

(4)装置的盐桥中除添加琼脂外,还要添加KCl的饱和溶液,电池工作时,对盐桥中的K+、Cl-的移动方向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盐桥中的K+向左侧烧杯移动、Cl-向右侧烧杯移动

B.盐桥中的K+向右侧烧杯移动、Cl-向左侧烧杯移动

C.盐桥中的K+、Cl-都向左侧烧杯移动

D.盐桥中的K+、Cl-几乎都不移动

3.如图所示,若电解5 min时,测得铜电极的质量增加2.16 g。试回答:

(1)电源中X极是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通电5 min时,B中共收集到224 mL(标准状况)气体,溶液体积为200 mL(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通电前c(CuSO4)=____________。

(3)若A中KCl溶液的体积也是200 mL,电解后溶液中仍有Cl-,则电解后溶液的pH=__________。4.开发氢能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硫铁矿(FeS2)燃烧产生的SO2通过下列碘循环工艺过程既能制H2SO4,又能制H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1 g FeS2完全燃烧放出7.1 kJ热量,FeS2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该循环工艺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吸收H2后的稀土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用MH表示),NiO(OH)作为电池正极材料,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可制得高容量、长寿命的镍氢电池。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Ni(OH)2+M

NiO(OH)+MH放电

充电

①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充电完成时,Ni(OH)2全部转化为NiO(OH)。若继续充电将在一个电极产生O2,O2扩散到另一个电极发生电极反应被消耗,从而避免产生的气体引起电池爆炸,此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2 L 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 2(g) 2NO 2(g)体系中,n (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 (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__。已知K 300℃>K 350℃,则该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 (2)如图中表示NO 2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__,用O 2表示从0 s ~2 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 .v (NO 2)=2v (O 2)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v 逆(NO)=2v 正(O 2)

d .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 a .及时分离出NO 2气体 b .适当升高温度 c .增大O 2的浓度 d .选择高效催化剂

6.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 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NH 3:N 2+3H 2O

2NH 3+3

2

O 2

进一步研究NH 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3 h):

T /℃

30 40 50 生成NH 3量/(10-

6 mol)

4.8

5.9

6.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从开始到3 h 内以O 2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mol·h -

1。 (2)该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中固氮反应速率较慢。请提出可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 3生成量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 2(g)

2NH 3(g) ΔH =-92.4 kJ·mol -

1。在某压强恒定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 2和4 mol H 2,达到平衡时,N 2的转化率为50%,体积变为10 L 。求:

①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②若向该容器中加入a mol N2、b mol H2、c mol NH3,且a、b、c均大于0,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与上述平衡相同。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或“=”)92.4 kJ。

7. 下图是一个简易测量物质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请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铝片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足量的盐酸,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2)S形导管中液面A (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说明此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①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②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③依法要求制造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④将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实验指定使用的仪器必须预先干燥的是() ①中和热测定中所用的小烧杯②中和滴定中所用的滴定管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用的容量瓶④喷泉实验中用于收集氨气的烧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 (g)+B (g) C (g)+D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 B.v正(A)=2v正(B) C.2v正(A)=v逆(B) D.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4.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可能为() 所含离子NO3-SO42-H+M 浓度/(mol·L-1) 2 1 2 1 A.Cl-B.Ba2+C.F-D.Mg2+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 ( l ) ΔH=-57.3 kJ / mol,分别向1 L 0.5 mol / 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B.ΔH1>H3>ΔH2 C.ΔH1=ΔH2=ΔH2D.ΔH1<ΔH3<ΔH2 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提高反应速率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铁锡的铁)更易腐蚀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⑤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Fe2O3·n H2O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 8.2006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

高中政治选修全部内容

政治选修 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 的组织形式。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并服务于国体②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 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都是影响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③国体和整体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政体的分类: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分为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3、议会制: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政府首脑一般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任命。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或由政府首 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总统制:总统担任国家 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4、单一制国家的特征: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 联邦制国家:联邦和其组成单位分别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制度,以及各自的权利机关体 系。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对外交往的国际法主体。 5、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阶级、民族、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始 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6、怎样维护国家统一:一方面要维护民族的团结,一方面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维护民族团结,就要不 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就要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 的入侵或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7、国际组织的分类:①按照成员的性质,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②按照地理范围,世界性国际 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③按照职能范围,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8、国际组织的作用:①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 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②国际组织参 与国际事物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有其局限性。某些大国依仗实力,力图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和 霸权的工具。 9、英国国王的作用:①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②是英国政党斗争和社会矛盾的协调者和缓冲器。③向首相和大臣提供意见和建议,发挥咨询作用。④成为联系英联邦各成员国的纽带。 10、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看,王室、议会和内阁都是由资产阶级和贵族代表组成 的,其人员构成和实施的政策说明,这一政体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①英王和王室逐步演化 为贵族的资产阶级的代表。②议会:上院主要由贵族组成,下院主要由工党和保守党掌控,议会的上院和下院 没有本质区别,都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效力。③保守党和工党没有根本区别,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维护资 产阶级利益。 11、法国政体的特点:①半总统半议会制②实行行政双头制(总统和总理由基本分工: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 理负责具体行政;总统占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总理的施政重点在内政经 济)③多党制 12、英法两国政体的不同点:政体: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是民主共和制的半总统版议会制政体。 ①议会: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法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②国家元首:英国国王一般只承 担“礼仪性职责”,是“虚位君主”;法国总统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③英国是两党制,由议会多数党组阁; 法国是多党制,由议会多数派组成多党联合政府。④政府首脑:英国首相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权力大; 法国总理由总统任命,权力小。 13、英法两国政体的相同点:①从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来看,英法两国的政体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 都是资产阶级政权,都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②从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来看,英法两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③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看,英法两国都出现了议会权力萎缩、行政权力加强的趋势④从困扰和弊端来看,英法两国的政体都渐趋成熟,但它们同样面临着困扰和弊端。这些问题是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所导致的,是无法通过调节政体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的。 14、美国联邦制的特点:①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利②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利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利 ③联邦地位高于州 15、美国联邦制利弊:优点:①联邦制是调和资产阶级内部矛盾的有效形式②联邦制的最大优点在于,在保持联邦是一个强大、统一国家的同时,确保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弊端:效率不高,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相互 扯皮、推诿,各州政府之间各自为政

高中政治选考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高中政治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第一课、国家的本质 1、国家的本质: (1)从国家的本质属性看,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2)国家本质: 国家性质也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3)国家的历史类型: 按照国家性质划分,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2、专政与民主: (1)专政的含义: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是专政。 (2)民主的含义: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3)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只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 (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二者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3)政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的不同,相同国体的国家也会采用不同政体即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 第二课、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4、现代国家管理形式(政体)的基本类型 --- 三种政体的比较: 基本类型: (1)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2)民主共和制(议会制与总统制) 内容: ①国家元首产生的方式及职权: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世袭、象征性、无实权。 议会制:选举,虚位、无实权。 总统制:选举,有实权。 ②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 议会制:议会。 总统制:总统。 ③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监督与被监督(议会产生政府)。 议会制:监督与被监督(议会产生政府)。 总统制: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 ④议会产生的方式及职能: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选举,立法、组织、监督权、财产决定权。 议会制:选举,立法、组织、监督权、财产决定权。 总统制:选举,立法、监督权。

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盖斯定律》【创新教案】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核心素养: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学内容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定性地了解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通过实验感受到了反应热,并且了解了物质发生反应产生能量变化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以及燃烧热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本节介绍了盖斯定律,并从定量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伴随的热效应。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盖斯定律。教科书以登山经验“山的高度与上山的途径无关”浅显地对特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盖斯定律。然后再通过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反证来论证盖斯定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盖斯定律的应用,并以此说明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利用反应热的概念、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通过三道不同类型的例题加以展示。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概念、应用定律、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本节引言部分用几句简短的话说明了学习盖斯定律的缘由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本节内容中,盖斯定律是个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科书以测山高为例,并用能量守恒定律来论证。最后用CO的摩尔生成焓的计算这个实例来加强学生对于盖斯定律的理解。学生在掌握了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的基础上,利用燃烧热的数据,就可以进行简单的热化学计算。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让学生掌握一种着眼于运用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2、课标分析 3、本节在本章及本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本章通过化学能与热能转化规律的研究帮助学生认识热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实际意义。 在必修化学2中,学生初步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对于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本章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与提高。引入了焓变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而能量的多少则是以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为基础。把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定性分析变成了定量分析。解决了各种热效应的测量和计算的问题。在这一节里,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在特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以热效应表现时的“质”“能”关系,这既是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规律和特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重点,因为热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应热效应的计算。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反应途径与反应体系 2. 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能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从途径角度、能量守恒角度分析和论证盖斯定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盖斯定律的有关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盖斯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的学习,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同时养成深入细致的思考习惯。 2.通过加强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重点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第二节化学电源 第三节电解池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归纳与整理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 章节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完整word版)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 本卷可能所需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Fe 56 Ag 108 Ⅰ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已知:H 2(g)+F 2(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F(g) △H =-270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2mo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 的氢气和1mol 的氟气放出270kJ 热量 2.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pH 试纸显示醋酸的pH 为2~3 3.可逆反应2SO 2+O 2 2SO 3,如果SO 2的起始浓度为2mol ·L -1,2min 后SO 2的浓度为 1.8 mol ·L -1,则用O 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 .0.1mol ·L -1·min -1 B .0.9mol ·L -1·min -1 C .0.2 mol ·L -1·min -1 D .0.05mol ·L -1·min -1 4. 下列离子分别加入纯水中,能使水中c(H+)增大的是 ( ) A .ClO -- B .Fe 3+ C .S 2-- D .NO 3-- 5.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 2()2N O g C O +22 ()2()N g C O g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 .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 .反应达到平衡后,N0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 .单位时间内消耗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6.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 +(aq) +24SO -(aq)+2Ba +(aq)+2OH - (aq)=BaSO 4(s)+2H 2O(1);?H=-57.3 kJ/mol B.KOH(aq)+ 12H 2 SO 4(aq)= 12 K 2SO 4(aq)+H 2O(1); ?H=-57.3kJ/mol C.C 8H 18(1)+ 252 O 2 (g)=8CO 2 (g)+ 9H 2O; ?H=-5518 kJ/mol D.2C 8H 18(g)+25O 2 (g)=16CO 2 (g)+18H 2O(1); ?H=-5518 kJ/mol 8.用pH 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 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 l 和V 2,则V l 和V 2的

高中政治选修二重要知识点复习提纲

经济学常识复习资料 专题一古典经济学的理论遗产 一、1、斯密的劳动与分工理论 (1)主要观点 ①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这是因为:其一,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其二,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其三,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②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的政策。 ⑵简要评析 ①看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这是难得可贵的。 ②但他颠倒了分工和交换的关系。实际上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 2.斯密关于市场的作用与自由放任政策的基本观点 ⑴基本观点 ①认为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富国裕民”他认为增加社会财富的途径,一是扩大社会分工,二是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而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就必须反对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 ②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的过程中,人们会受到“看不见的手”的指导,这只“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市场,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就是自由竞争。 ⑵评析 ①科学性。认识到市场通过供求、竞争和价格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积极作用 ②局限性。未能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单纯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和分配不分等问题。 3.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⑴主要观点: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别国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 ⑵评析:这一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某一种资源不可能被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从根本上看,这一学说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二.大卫·李嘉图与比较成本理论 1.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1).李嘉图认为,收入分配状况是影响社会财富增长的关键因素。国家总收入分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资本积累来自利润。主张降低地租的方式增加资本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收入分配理论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 (3).按照李嘉图的观点,工资、利润、地租都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这是从他的一元劳动价值论必然得出的结论。(李嘉图的上述认识,从质的方面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4).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李嘉图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这一概念。相对工资是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4专题二《准确把握概念》练习题1

训练2准确把握概念 一、选择题 1。'‘人”这个概念,一方而舍去了不同人的男女老少等个性特征,只抓住“人"所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另一方而,又不专指某个具体对象(如张三或李四),而指所有的"人”。这表明() ①概念具有抽象性②「概念具有生动性③概念具有概括性④思维具有间接性 A.①? B.②J? C.?@ D.??@ 2.桌子,既包括木桌、石桌,也包括圆桌、方桌或书桌、饭桌等?而桌子这个概念是所有的桌 子的共同本质,即“有桌而,有支柱,能够在上而放巻东四或进行操作"。而不管它是木头的还是石头的,不管它是方的还是圆的,也不管它是书桌还是饭桌?这表明概念具有 () ①整体性②概括性③抽象性④系统性 A.?@ B. ?? C.?? D o②③ 3?“罪犯就是犯罪的人”这个泄义() A.错误,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B.正确,符合左义种差加属概念的原则 C.错误,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Do错误,犯了'‘宦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4.“中国位于亚洲/这句话中的“中国"和“亚洲”两个概念的外延有() A.包含关系Bo全异关系 Co交叉关系 D.包含于关系 5。对概念之间的外延作出正确的划分,应遵循的划分逻辑规则是()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②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③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 用一个标准④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Ao①②? B。②③④ C.?@④D。①?? 6.下列语句的划分,正确的是(J Ao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o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划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o从市场范围看,市场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和资本主义市场 7。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Ao西南财大一一西南财大法学院 B.花-花裁 C.资本——固泄资本 Do党-党员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焓变知识点总结

【 一、焓变、反应热 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 特别提醒: (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 ;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 ?H=E(反应物的键能)-E(生成物的键能)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 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H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也要加倍。 5.正反应若为放热反应,则其逆反应必为吸热反应,二者△H的数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三、燃烧热、中和热、能源 要点一:燃烧热、中和热及其异同

政治选修二 专题二 复习(北京四中)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编稿老师:白丽花责任编辑:周丽萍 【考点提示】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2、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3、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知识清单】 知识梳理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1、商品、货币理论 (1)商品理论 ①含义:商品_____________劳动产品 ②属性: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统一体。____________是物能满足人民某种需要的属性。_____________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_____________创造价值。 ③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_____________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_____________。 (2)货币理论 货币的含义:是从_____________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_____________的商品。 产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的必然结果。 形式:随着_____________发展而不断发展。 2、价值规律理论 (1)价值规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商品交换要按照_____________的原则进行。 (2)表现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作用: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1、剩余价值的生产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为了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雇用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_________超过_____________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高中政治选修4知识点.doc

高中政治选修4知识点 高中政治选修4知识点(一) 1、普遍联系的原理: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 2、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2)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系统优化方法: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掌握 系统优化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并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事物固有联系的基础上,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5)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又要重视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高中政治选修4知识点(二) 1、矛盾特殊性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不同阶段和过程上有不同矛盾;同一事物中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连接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3、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不可分割,要求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 4、矛盾普遍性原理: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彻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要求正确对待矛盾,承认矛盾,分析揭露矛盾,用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高中政治选修4知识点(三) 1、发展的观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中,都有其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普遍的。发展的实

高二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电化学练习题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练习题 1.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 意图如下,电解总反应:2Cu+H2O==Cu2O+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 +2H2O+4e-=4OH— 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2Cl一一2e一=C12↑ 3.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 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 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定,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4.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点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4Fe(OH)3;③ 2Fe(OH)3=Fe2O3+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6.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7.右图装置中,U型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Fe2+ 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8.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 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①铝合金是阳极②铝合金是负极③海水是电解液 ④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一、焓变、反应热 要点一:反应热(焓变)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来描述,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符号为ΔH,单位为kJ/mol,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的ΔH为“+”。 特别提醒:(1)描述此概念时,无论是用“反应热”、“焓变”或“ ΔH”表示,其后所用的数值必须带“+”或“—”。 (2)单位是kJ/mol,而不是kJ,热量的单位是kJ。 (3)在比较大小时,所带“+”“—”符号均参入比较。 要点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吸热反应的ΔH为“+”或ΔH>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 ?H=E(反应物的键能)-E(生成物的键能)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②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 3.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4.通过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用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 如C(石墨,s)C(金刚石,s)△H3= +1.9kJ/mol,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金刚石的能量高,石墨比金属石稳定。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除了遵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用s、l、g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而不标“↓、↑”。 2.△H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用空格隔开,△H值“—” 表示放热反应, △H值“+”表示吸热反应;单位为“kJ/mol”。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的值要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H 也要加倍。 5.正反应若为放热反应,则其逆反应必为吸热反应,二者△H的数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三、燃烧热、中和热、能源 要点一:燃烧热、中和热及其异同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期末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安阳市第36中学20160125期末试卷—— 高二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016年1月 C-12 O-16 Na-23 Al-27 S-32 Mn-55 Mg-24 Cl-35.5 N-14 Fe-56 H-1 Cu-6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Ba(OH)2溶液中加NaHSO4溶液至中性:Ba2++OH-+H++SO42-=BaSO4↓+H2O B.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u 2++2Na = 2Na++Cu C.用食醋检验水垢中碳酸钙的存在:CaCO3+2H+= Ca2++CO2↑+H2O D.KI溶液与H2SO4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2I-+H2O2+2H+= 2H2O+I2 2.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3.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同位素:1H、D+、T2 B.电解质:CaCO3、CH3COOH、NH4HCO3 C.胶体:饱和氯化铁溶液、淀粉溶液、牛奶 D.硅酸盐产品:晶体硅、水泥、陶瓷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C2H6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②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③F2、Cl2、Br2、I2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④NCl3、PCl3、CO2、CS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⑤若X的质子数为a,中子数为b,则该原子可表示为a b X; ⑥由于非金属性Cl>Br>I,所以酸性HCl>HBr>HI; ⑦由于氨和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NH3极易溶于水; ⑧原子序数为34号的元素属于长周期的副族元素 A.②⑤⑥⑧ B.①③④⑦ C.②④⑤⑦ D.③⑤⑦⑧ 5.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②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 ③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④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人教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 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四知识点(人教版) 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4、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5、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3)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8、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唯物论: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2、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

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3、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即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条件,按规律办事,求真务实。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认识论 1、实践的含义与特点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辩证法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甚至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 东湖高中易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三次理论分析使学生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产生更完整的认识。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能根据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橘子电池的实验活动,体验建构模型的过程。通过Zn-CuSO4电池的设计活动,感悟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习兴趣,感受高效率原电池原理形成过程。通过双液双池模型的建构,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4、教学重点:盐桥概念的建立以及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5、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分开在两极发生(分池、分液) 6、教法和学法:采用“实验探究—模型建构—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建构原电池模型,结合理论分析,不断深入认识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最终实现知识和能力上的跨越。 二、教学过程 1、【引入】独立自学-------我复习我知道 环节一:教师引导学生从制作一个橘子电池开始复习必修2关于原电池的基础知识。 学生活动一: 实验1:回忆水果电池的制作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取一瓣橘子,制作一个橘子电池。实验可供选择的材料:灵敏电流计、铜丝、锌条、导线、培养皿、一瓣橘子 【实验要求】要求以一瓣橘子制作一个橘子电池。分析这个原电池的正负极,电流流向,电子流向,离子移动方向等。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注意:锌片和铜片插进去不要拔出,等一会后观察指针偏转变化。 【小组实验】 【小组展示】 环节二:合作共学-----------提炼出原电池装置的模型。 教师引导:一瓣橘子盛有电解质溶液的烧杯。

【精选】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题 本卷可能所需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Fe 56 Ag 108 Ⅰ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已知:H 2(g)+F 2(g)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F(g) △H =-270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2mo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 的氢气和1mol 的氟气放出270kJ 热量 2.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pH 试纸显示醋酸的pH 为2~3 3.可逆反应2SO 2+O 2 2SO 3,如果SO 2的起始浓度为2mol ·L -1,2min 后SO 2的浓度为 1.8 mol ·L -1,则用O 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A .0.1mol ·L -1·min -1 B .0.9mol ·L -1·min -1 C .0.2 mol ·L -1·min -1 D .0.05mol ·L -1·min -1 4. 下列离子分别加入纯水中,能使水中c(H+)增大的是 ( ) A .ClO -- B .Fe 3+ C .S 2-- D .NO 3-- 5.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 2()2N O g C O +22()2()N g C O g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 .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 .反应达到平衡后,N0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 .单位时间内消耗CO 和CO 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6.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 +(aq) +24SO -(aq)+2Ba +(aq)+2OH - (aq)=BaSO 4(s)+2H 2O(1);?H=-57.3 kJ/mol B.KOH(aq)+ 12H 2 SO 4(aq)= 12 K 2SO 4(aq)+H 2O(1); ?H=-57.3kJ/mol C.C 8H 18(1)+ 252 O 2 (g)=8CO 2 (g)+ 9H 2O; ?H=-5518 kJ/mol D.2C 8H 18(g)+25O 2 (g)=16CO 2 (g)+18H 2O(1); ?H=-5518 kJ/mol 8.用pH 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