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人口问题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村人口问题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村人口问题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村人口问题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叶文虎宁淼

内容提要:

中国人口问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中国13亿人口中约有9亿是农村人口,因此所谓“中国人口问题”根本上是中国农村人口问题。人口为什么会成为一个“问题”则是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人口问题本质进行剖析发现,研究人口问题必须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则必须着眼于农村人口生存方式的改变。从当前我国农村人口的生存方式和状况来看,中国的农村人口问题折射在农业、农村问题上,故统称为“三农”问题。为此,着眼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提出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途径和建议。

关键词:人口问题/三农问题/中国可持续发展/生存方式/统筹

由人类社会与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在基本层面上可以概括为三种生产——物质生产、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的联系,[1](见图1)。三大生产呈环状结构,物质流在它们之间的畅通程度决定着世界系统的和谐程度,进而决定着人类社会是否可持续发展。

人的生产环节其基本参量是人口数量、质量与消费方式,其中人口数量和消费方式共同决定了社会总消费(对物质生产产生的生活资料的消费与对环境生产产生的生活资源的消费)。在传统的生存方式或模式中,社会的总消费决定着自然资源的消耗。社会总消费的无限提高与自然环境供给(产出)的有限性的矛盾日益严重,它导致世界系统失控;人口素质涵括人的科技知识水平和文化道德修养,它不但应决定人参加物质生产、环境生产的能力,而且应表现为调节自我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能力,因此,人口素质的提高,不仅会体现在单种生产,如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的提高和人的生产的改善上,还会体现在调节三种生产的能力的提高上。由此可见,人既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在某种意义上又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负担,因此,人口规模适度、人口素质优良与人口结构合理的状态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13亿人口中有9亿是农民,基数大、素质低、结构不合理是其最基本的特点,因

此,可以说所谓“中国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说来就是中国农村人口的问题。要研究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就必须研究中国农村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中国农村人口问题

1.1人口“问题”的实质

人口,就是人口,怎么成了“问题”,而且成了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去解决的“问题”?由上图可知,人是由自然“养活”的,自然环境给人类提供了土地、阳光、空气和水等,同时还向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生物和矿产资源。人类在其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不断地在从自然界中攫取自然资源,并将其加工成满足人们生存、发展需要的产品。同时,人类在获取资源和形成产品的过程中还将大量废物弃入环境,在消费过程中还将使用后的产品以废物的形式弃入环境。人类的这种生存方式延续了几十万年,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一直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只是人类从自然界中攫取资源与向环境中弃置废物的数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其中许多都与环境不友好),速度越来越快。随着人口的激增,人的这种生存方式使自然环境产出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与当前生产方式下经济增长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从而使人类社会的发展陷入各种各样资源、环境危机的包围之中,如生活资料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这些危机深刻的影响到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地球上的生存与发展,于是“人口”才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由此可见“人口问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口”本身并不一定会构成问题,“人口问题”归根结底是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以及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而言的,研究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但要着眼于人与人的关系,而且更根本地,要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上所述可见,人口问题的解决依赖于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所谓人的生存方式是指以某种形式相对固定下来的激励和制约行动者行动的结构化特征,包括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人群的组织方式,“生存方式”表征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联系方式和特征。[2]

1.2中国农村人口的状况

人口是生活在特定地域、历史时期和社会制度之中的具有相应质量和素质的人的数量总和。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2.85亿,其中农民占72.8%。下面我们从人口的数量、构成、分布、质量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几个角度考察中国农村人口状况。

(1)人口数量。我国农村人口的数量之多,比例之高,在全世界是少有的。近几年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虽在不断下降,但仍远远高于世界上的很多国家,见图2(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和表1(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3》)。

另外,由于我国农村人口的基数太大,虽然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但绝对数量仍一直在上升,见图 2.与此同时,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生产要素的耕地在我国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减少。从1978—1998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441.55万hm[2],而同期中国农村人口却增加1.164亿,农村人均耕地面积由0.124hm[2]下降到0.10hm[2].

显然,伴随我国农村人口数量问题的是农村的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如果继续扩展下去,将使我国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逐渐丧失生存依托,而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又不可能及时吸收那么多从农村中转移出来的人口,这将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莫大的威胁。退一步说,即使我们想通过开荒造田来缓释这一矛盾,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我国现存的宜农荒地已经不到3500万hm[2]了。

(2)人口素质。人的素质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口素质的内涵、要求及规格不同。在工业文明时代,农民的素质应该包括文化素质、综合科技技能以及敏锐的商品意识与市场观念、创新的精神、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参与市场竞争所必备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等等;就是说工业文明要求农民成为“复合型”的全才,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既善于积累知识,又具有大胆实践的勇气和能力。这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农民而言,已经几乎是“奢望”。然而工业文明还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结,相应于即将到来的环境文明时代,农民的素质中还要增加天人和谐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少生优育的人口意识等。

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都不容乐观。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占7.59%,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0.63%,初中程度的占49.33%,高中程度的占9.81%,中专程度的占2.09%,大专以上的仅占0.56%。而且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西部地区以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占33.10%,文盲、半文盲率超过16%。再看科技素质,目前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才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1999年,我国农科学院在校学生总计17.6万人,平均每一万农业人口中只有两名大学生,而发达国家90年代初期平均每一万农业人口中拥有的农业大学的在校生,美国为200多人,加拿大为100多人,日本为50多人。[3]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对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同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市场营销、市场预测和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能力也以较高的文化素质为前提。显然,我国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现状是不能满足这一方面要求的。由于文化科技素质低,我国多数农村仍然采用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浅层次的传统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致使效率、效益低下,经济增长缓慢,农民的收入也相对下降。一些生态本来就很脆弱的地区,形成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局面。

不可否认,中国农业文明时期的传统文化大量积淀在农村人口中,其中不乏一些优良的传统,如勤劳、俭朴、注重经验以及安天而守常道、自在而不失创造性等等。但同时农业文明的保守性又使得农民素质滞后于“工业文明”以及即将到来的“环境文明”的要求。中国农民数千年来以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固定方式生产生活,逐渐养成了墨守成规的生活习惯,形成了相当稳固的文化观念,无论是地理上的迁徙,或是职业角色的变更,对于农民来说都是难以接受和难以适应的。长期的乡村社区生活方式形成的村落意识抵制文化交流,排斥外来进步因素,禁锢了农民的思想。致使中国很多农民都缺少与市场经济要求相符合的敢于创新的精神、敏锐的商品意识、质量观念、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等。

(3)人口的构成与分布。人口构成包括自然构成和社会经济构成。从人口的自然构成来看,我国农村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2年我国有7.72亿农民(不包括1964年以后的新建制镇人口),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6305.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比重的8.1%,超过联合国规定的老年型社会7%的标准;0~14岁年龄段有1.82亿人,占农村总人口比重的23.5%,老少比大大超出了30%以上的规定。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我国农村是在经济欠发达背景下进入老年社会的,也就是说农村人口的自然构成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

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是与人们的生产方式包括对资源的利用方式有关。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到2002年,中国乡村劳动力中有近70%的乡村劳动力在从事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仅有1.65亿人从事非农产业,占乡村劳动力总量的34%。这种职业构成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民收入增长极其缓慢。1997年以来初级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民实际纯收入人均增长4.6%,比上年回落了4.4个百分点,1998、1999、2000年持续走低,到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长了2.1%。2001、2002年虽然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仍然保持在4.6%的较低水平。

1.3中国农村的生存方式

这里,生存方式指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群的组织方式。

(1)生产方式。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生产方式是指人类将自然界中的物质转换为可被人类直接使用的产品的方式。具体到农村来说,就是指利用土地获取生物资源,然后经过加工转变为商品的方式。传统的农村生产方式以解决自身温饱为主要目的,完成于田间。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已不是为满足农民自己生活的需求,而是以市场交换为主要目的。为了增加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获得最大收益,就必须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于是农村中的农业生产系统也就扩展为获取、加工、流通、销售的全过程。但在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中的主要生产方式仍局限于“获取生物资源”这一个基础环节上,最多有一点初级加工。而可获得高附加值的加工、流通、销售环节都被排除在农村生产方式之外,因而农业生产所形成的财富大多不能进入农村,更到不了农民手里。

(2)人群组织方式。人群组织方式指的是人在物质和非物质活动中结成的秩序化关系,其中生产单元是人群组织方式的基础内容。农村人口数量增长导致的农业资源相对稀缺以及家庭联产承包下的“均田制”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基本单元还是“农户”。农户分散小规模经营的格局与农产品流通大市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一方面,分散的农户生产不利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另一方面,分散的农户生产难以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也难以抵挡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最后,凭借一家一户的力量,农业生产的管理和技术无法更上一层楼。这些矛盾严重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组织创新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民已经出现了一种主动寻求合作的要求,而且在某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不同类别的农民组织,比如各类协会、研究会、促进会等等。许多地方政府出于服务农民、获取利润的双重考虑,也开始积极地参与到各类农民组织中。新成长起来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都有一个统一的基本框架: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但由于龙头企业的性质不同,以及与农户的连接方式不同,又构成了不同的组织形式。

(3)生活方式。生活方式通常的理解是:人除了进行必要的物质生产活动外其余的时间都在做什么?以怎样的方式去做?意即社会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可以概括日常生活全貌的若干方面,以及社会分层间日常生活面貌的差异的抽象。

能概括农村人口日常生活全貌的代表性方面很多,比如生活消费的走向、生活时间的分割、生活目标的寻绎、生活交往的转轨等等。其中生活消费的水平与方式是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体现,农民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与变更,突出表现在他们的生活消费的变革及其走向上,其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更新,演示着生活方式的新旧交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见图3(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表。2(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

这些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断上升。从消费结构来看,绝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注意力,已经开始往精神生活、文化娱乐和作为生活主体的人的发展上。具体表现为,一是食物支出不断下降,文化服务、医疗保健支出明显增长;二是生存空间即住房条件的日益改善。虽然农民消费水平的绝对值不断增加,但另一个方面,与城市相比的相对值却一直在下降,1978年全国城乡人均消费水平之比为2.9,2002年上升到3.5,西部地区某些省份如宁夏、青海农村人均消费水平不足150元,农村卫生条件、医疗条件差的情况在全国仍普遍存在。

当然,转变农村的生活方式,并不等同于简单的向城市看齐,更不是要完全否定传统农村生活习俗,因为其中积淀着许多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既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又必须立足农村实际。

1.4中国农村人口问题实质上就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表现

由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农村人口问题折射在农业、农村问题上,最终形成“三农”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已经成为共识,在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只有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才有可能壮大城市化的基础,从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三农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又必须从农村人口入手抓起来。故本文认为“中国农村人口问题实质上就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不解决以农村人口问题为核心的三农问题,就谈不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2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破解途径的思考

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就是转变我国农村的生存方式的问题,而关键或突破口就在于转

变农村的生产方式。

要使我国农业生产进入一个较高的水平和境界,首要的条件是有一大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则、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了解信息、精通管理、善与于经营,并且能够随着形势、条件的改变及时变换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组合方式的人进入农业生产领域。这类人基本上不是原来的农村人口,而是城市中有志于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干一番事业的能人。从表面上看来,鼓励城市能人进农村似乎是与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市是相反的举措。其实这是完全一致的,“意欲取之,必先与之”,城市能人进农村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有利于尽快提高农业生产率,从而可以使农村出现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有更强的转移到城市就业的能力,因而也更加有助于农村的现代化与城乡的协调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社会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利于这批人进入农村的障碍。也就是说,农村人口进城市有很高的门槛,城里“能人”进入农村也存在着许多很高的“门槛”。诸如户籍制度问题、土地经营权问题、生产贷款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这种种障碍都不利于城市“能人”的进入,为了克服这些障碍,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打通一、二、三产,大力发展“龙头+基地+农户”的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农村经济难以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人为分割,而“龙头+基地+农户”的农业生产组织则可以打通一、二、三产,使得原来分别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与售后服务的各企业与农户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企业利益主体,使它们成为同一个企业内部的不同生产部门或生产车间。而他们如果分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就必然会因交易成本的增加和市场风险而降低总效益,且使它们之间的分配不合理;这就必然会使它们各自承担市场风险而难以追求规模效益。打通一、二、三产不但可以提高社会总效益,而且可以增加农民在盈利中的分成,提高农民的收入;不但可以根据市场信息合理配置生产链上各个环节的资源,从而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增加效益、降低风险,而且还可以将分散在农村中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规模经营。特别是,这种农业生产组织模式能有效地克服土地经营权难以流转的障碍。

(2)制定有利于“三流转”的制度与政策,大力扶持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三流转”是指人(人力、人才)、财(资金)、物(土地、生产装备)的流转。[4]由上文所述可见如果农民不被组织起来,农村就不可能走上现代化的生产轨道、农民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加强。而农民能够被组织起来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土地的经营权能够流转,因为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才能使农业生产逐渐形成规模化,也才可能创造出吸引“能人”进入农村创业的条件。另外,城市“能人”进入农村创业还需要一定资金的支持,对于农业生产这种生产周期较长的产业,无疑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如果城市里的人员、资金、技术、信息不能持续不断地流入农村,农村的发展就将旷日持久,城市化与现代化也将遥遥无期。因此制定有利于“三流转”的制度与政策,大力扶持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

(3)注意建设小城镇,夯实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载体。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其实就是要发挥小城镇的辐射功能,把大量的生活资料、工业原料聚集在一起,将城市的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入农村,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彻底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离开了这一点,小城镇、乡镇企业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

小城镇作为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空间载体,其建设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如通讯、交通、电力、供水、房产、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为当地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提供诸如产品的价格、技术、供给与需求的变化信息,以及物业管理等服务功能的建设。功能日趋完善的小城镇将通过提升乡镇企业的规模化,来吸引城市科技人员向小城镇流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了促进这些“能人”向小城镇的有序流动,还必须对小城镇中的财政、社会保障、户籍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等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并通过贷款、用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与奖励,使“能人”能在小城镇中得到更为宽松的环境与发展空间,使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得以提高,为城市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必须从转变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社会组织方式入手,逐步消除城乡生存方式上的差异。我们以为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手段必须通过统筹,实现共赢,以达到和谐。“共赢”是指人口生产、物质生产、环境生产的共赢,社会、经济、环境的效益共赢,政府、企业、公众的利益共赢,“共赢”是处理一切问题的准则。“和谐”则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这既是解决农村人口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更是各种行政管理手段整合的准则。

参考文献:

[1]王奇,叶文虎。从两种生产理论到三种生产理论[J].生态经济,2002,(1):28~30.[Wang Qi ,Ye Wenhu.From Two-production Theory to Three-production Theory[J].EcologicalEconomics ,2002,(1):28~30.]

[2]叶文虎,邓文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塑建新的生存方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

环境,2001,(3):1~4.[Ye Wenhu ,Deng Wenbi.It is Vita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o Build up a New Kind of Survival Style[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and Environment ,2001,(3):1~4.]

[3]刘斌,张兆刚,霍功著。中国三农问题报告——问题?现状?挑战?对策[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470~472.[Liu Bin,Zhang Zhaogang ,Huo Gong.Report ofChinese Farming-farmer-countryside Problem:Problems ,Actuality,Challenge andCountermeasures[M].Beijing:Chinese Development Press,2004.470~472.]

[4]叶文虎,王鑫海。“三流转”制度与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J].中国发展,2001,(1):51~57.[Ye Wenhu,Wang Xinhai.Free Combination of Three Elements and Farming-farmer-counrysideProblem in China[J].China Development ,2001,(1):51~57.]

原文出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3期

作者简介:叶文虎,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1)

中国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研究

中国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研究 在过去的30多年间,中国农村人口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大幅度减缓,同时又经历了历史上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一次人口迁移,造成农村常住人口规模不断缩小,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农村人口变迁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村组织、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清晰的理解并预测农村人口的变化趋势,将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生育水平是影响人口自然变动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衡量指标——终身生育率和总和生育率始终是人口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终身生育率虽然能够反映真实的生育水平,但仅能体现已完成整个生育期(15~49岁)的女性的终身生育数量,这对指导现实乃至预测未来缺乏时效性。抽象的看,育龄妇女的终身生育数量与其初育年龄很可能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由于初育行为的完成时间要早于整个生育期的结束时间,利用初育年龄估计终身生育率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终身生育率的时滞期限,从而增强运用终身生育率进行长期人口预测的实际意义。迁移水平是影响人口机械变动的主要因素,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迁移是以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转移为主。普遍认为,年龄与劳动力转移概率之间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 其隐含假定不同年代出生的劳动力具有相同的转移模式(转移概率的年龄分布形式),显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历了社会经济文化持续变化的国家,该假设并不成立。若不考虑不同出生年代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差异便对未来进行预测,则会与实际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差。本研究主要通过对生育水平和迁移水平估计方法的探讨及应用,进一步分析

并预测中国农村人口的变化趋势。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利用初育年龄估计终身生育率的方法。本部分内容的研究目标是确定利用初育年龄估计终身生育率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本研究利用宏观生育率统计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初育年龄与终身生育率具有高度的负相关性,利用初育年龄得到的终身生育率估计值稳定性强、精确度高;与总和生育率估计法相比,其与真实值的拟合效果更好;应用终身生育率估计值计算得到的人口出生数量与实际调查数量的偏差较小。说明,利用初育年龄估计终身生育率的方法可行,且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估计结果。研究内容二:分析并预测农村人口生育水平。本部分内容的研究目标是分析并预测农村人口生育水平。在研究内容一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江苏、安徽、河南、湖南、四川和吉林六省农村人口整村(村民小组)抽样调查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初育年龄与终身生育数量之间的负向相关关系,并指出这种负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其他因素影响二者同时反向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育龄妇女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初育年龄越晚、终身生育数量也会越少;育龄妇女及配偶在初育前具有外出非农就业经历的则更倾向于推迟、减少生育;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对二者的负向关系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预测结果显示,若不考虑"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的影响,未来农村育龄妇女的终身生育水平将继续下降。研究内容三:劳动力转移的年龄差异,并对未来转移数量的预测。本部分内容的研究目标是完善劳动力转移决策模型,预测未来转移数量。本研究利用六省农村人口整村(村民小组)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结构和典型例题解析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结构和典型例题解析 【考纲要求】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能源,人类利用能源的过程,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2、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3、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4、能说出不同能源的特点; 5、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能源 凡是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 要点诠释: 1、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 (1)钻木取火是人类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导致了以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的到来。 (2)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以机械动力代替人力和畜力,人类的主要能源从柴薪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转化,利用化石燃料的各种新型热机的问世,使化石能源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 (3)物理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利用的序幕。 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像化石能源一样,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这些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统称为一次能源。我们使用的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所以称电能为二次能源。 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所以称为化石能源。 常见的化石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

常见的一次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常见的二次能源有:电能。 考点二、核能 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者重新组合是极困难的。但是,一旦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核能是新能源,它有两种主要形式: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 要点诠释: 1、核裂变:快速的裂变反应可以引起猛烈的爆炸,原子弹就是利用快速裂变制成的,我们还可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把核能用于和平建设事业。“核反应堆”就是控制裂变反应的装置。 2、核聚变:除了裂变外,如果将质量很小的原子核,例如氘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构成)与 氚核(由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这就是聚变,有时聚变也称为热核反应。 3、核能的利用:我国是核能资源丰富的国家,现已具备了建造核电站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现已在 浙江和广东建设了核电站,分别是浙江秦山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核电站的建立给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带来了希望,在不可再生资源日趋珍贵之时,适度发展核电是人类的一种选择,全世界已经建成几百座核电站,核电发电量接近全球发电量的1/5。 考点三、太阳能 1、太阳能是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时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如化石能源、 地球上的风能、生物质能都来源于太阳。 2、太阳能的利用 (1)间接利用太阳能:化石能源(光能----化学能) 生物质能(光能----化学能) (2)直接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有平板型集热器、聚光式集热器)(光能----内能) 太阳能电池:(光能----电能)一般应用在航空、航天、通讯、计算器、手表等方面。 (3)太阳能来源丰富,不需要运输,无污染,但由于能量比较分散且受季节、气候和昼夜变化的影响很大,给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带来一些新的技术课题。 考点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我们是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中利用能量的,因此,不是什么能量都可以利用,能量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所以我们应节约能源。 2、能源的消耗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大量的粉末污染了环境, 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还会使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加剧温室效应,核能的使用也可造成辐射污染。 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化石能源、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而水的动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 人类生活中,还广泛利用食物等生命物质中存储的化学能,这类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 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常见的可再生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2)21世纪能源消耗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世界化石能源的使用年限存在严重危机,人们期待未来的理想能源的开发。未来的理想能源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典型例题】 类型一、能源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强力带动下,当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有了很大进步和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不同时期政策的不同取向,农村的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这成为阻碍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需要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宏观而深入的审视,对其弊端和不足加以揭示,在政策取向方面应更加注意发挥政府在农村社保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这既是现代政府治理的要求,也是对历史偏差的纠正。 标签: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政府责任 我国实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和对策 马继彬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呼唤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由于我国农村经济较为落后,集体经济脆弱,大部分劳动者得不到集体帮助,农民家庭经济基础又极为薄弱,单个家庭保险能力有限,一旦风险发生,个人和家庭难以抵御。 2劳动者保障由农民家庭承担,将进一步强化农民“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极不利于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与生育水平及出生性别比的降低。如果向人们提供养老保障,就可使生育率降下来,这已被墨西哥的实践所验证。由此可见,解决我国生育率偏高的途径不在于收紧政策,而在于综合治理。而综合治理的关键之一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破除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从而转变农民的生育观念。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动,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正在退化。就一个社会而言,每一代人都是有能力为自己养老的,代际之间的再分配不可能无限制地进行下去,它必然要受到来自家庭内部结构变动力量的抵制和社会经济等外部因素的制约。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进行以及现代观念的冲击,我国农村过去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渐被父母和子女居住的现代小型核心家庭所取代,家庭结构不断简化,家庭规模渐趋缩小,农民家庭的养老功能正在退化,实际作用也不是我们认为的那么大。总之,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补偿家庭保障功能,是广大农村劳动者的迫切需要,它关系着亿万农户的家庭幸福。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在中国发展了千年的农业而言,精耕细作一直是中国很多年保持的特色。就个人而言,我认为中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就是最早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地雏形,比如秸秆还田,保持地利,引渠灌田等等。当然,中国面朝黄土的农民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保持着对环境的友好对以后的人们会有如此大的启发,说到底他们就是依时而作,依地而作,能够让地利有最大的发挥。话说,其实华北大面积的盐碱地就是过度耕种导致的地力摊薄,水土流失,从而土地再无法保持水份,之后就是大量盐碱从土地中的析出,。当然,像这样的反面例子确实有很多,这都是在不断敦促我们认识到环境友好型生产的重要性。在我看来,所谓的可持续发展,不管是生产也好,资源也好,说到底就是尊重自然,在保护自然的最大限度内开发自然资源进行生产,即所谓的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当然,那是大家的共识,其实我个人更大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的认同,不仅仅局限于其环境友好的基本层次,那是人们被动的改变自然,是受自然的局限;在此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深究化,便是所谓的循环经济,这是我对于人们能动的可持续开发自然资源的认同,我们在尊重自然的同时,去建造一个可以往复循环的经济体系,提高所谓的资源利用率以及重复使用率,或者延长所谓的产出链,将所有的环节联系起来,将所谓的废物转化成可以使用的新资源,从而创造出一个合理 的不断发展的体系。 当然,举个实例,来证明这种不断循环的真正好处,这可以间接

反映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作用。日本作为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资源极其匮乏,因此他们对于自身的资源近乎苛求般的使用。在家庭式农业生产过程中,每当人和牲畜排出废物,便用沼气池收集起来,然后将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以及生火,之后将发酵过后的沼料灌入田中,用这些自然肥料来肥田,大大减少对于化学肥料的依赖,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之后在销售完所生产的农业产品之后,再将一些农产品的残品次品喂食给牲畜,这样又可以大大减少养殖的饲料问题。可以说整个过程都是一个闭环的经济结构,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产生很大量的环境污染物,上一环节的废物成为下一环节的供料,这是实现整个循环过程所必需的条件,在农业经济学上,这也是实现农业生产成本的最优化组合。可想而知,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它所能带来的不仅仅是社会效益,更多的是经济效益。在中国珠三角地带也实现了渔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我认为这是对于日本模式的一种发展,因为它将牧副鱼紧密的结合起来了,首先在珠三角地区大规模进行养蚕,大力发展蚕丝业,然后将蚕的废物掺入鸡饲料,作为鸡的主要饲料,之后将鸡排泄的废物倒入鱼塘,将富含蛋白质的废渣喂食给鱼类,最后在鱼售空后,进行清塘,将塘里的淤泥清理出来,然后用来培育桑树,整个经济系统就循环起来了,这种生产方式作为珠三角常见的生产方式,已经给这个产业链上的各大结构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实质上的双赢,同时这个过程中没有对环境带来巨大的负担,是新经济发展的巨大出口,也是未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巨大目标。应该来说,我们要实现所谓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还得从老祖宗所谓的“地

(完整版)初中物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

初中物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 1. 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火→化石能源→电能→核能。 2.能源的种类很多,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常规能源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等。 3.核能获取的途径有两条: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聚变也叫热核反应。原子弹和目前人类制造的核电站是利用重核的裂变释放能量的,而氢弹则是利用轻核的聚变释放能量的。 4.核电站主要组成包括:核反应堆、热交换器、汽轮机和发电机等。 5.太阳能是由不断发生的核聚变产生的,地球上除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以外的所有的能量,几乎都来自太阳。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是:①光热转换太阳能热水器;②光电转换太阳能电池;③光化转换绿色植物。 6.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7.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1、可持续发展 (1)、化石能源:由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能源(2)、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3)、二次能源: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得到的能源。如:电能(4)、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如:食物中的化学能(5)、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如:化石能源、核能(6)、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里得到补充的能源。如:水的动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7)、人类家族中现在常用的能源是化石、电能能源,注:在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电能中:A、属于一次能源的是: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B、属于二次能源的是:电能C、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D、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2、核能 (1)、核能: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2)、裂变: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发生裂变,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3)、核电站就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4)、聚变:氘核与氚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这就是聚变。聚变目前是不可以控制的(5)、今后开发理想的能源应该具有这样的一些特点:A、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B、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C、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D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6)、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和核能的开发,对我们解决能源问题将有重大的意义。(7)、直接利用太阳能有两种途径,一是: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另一个途径是: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 一、能源家族

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2-07-26 17:07:33) 转载▼ 标签: 杂谈 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王静云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农民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面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且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加,因此,无论是基于权利与公平的观点,还是从发展市场经济和健全整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需求角度出发,都没有理由将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所谓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为全体国民因各种原因而失去收入来源、生活贫困时,向他们提供的生活保障。由于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相对薄弱,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尤为迫切。本文主要论述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构建和谐社会;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 现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长期滞后。总的说来,农村的养老保险情况并不理想,农村地区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也非常低。由于我国农民基数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能一蹴而就,以及我国城乡二元化的格局,成为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差异的人为历史性因素。城市居民享受的国家给予的退休金、公费医疗、福利住房、粮食和副食补贴等待遇,而这些农民都没有。经过多年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面,参保人数约为6000万人,其中有财政补贴的约为1000万人。在农村低保方面,全国农村低保对象有4291万人,占全国农村人口的5.9%,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222.3亿元,平均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82元。在农村五保供养方面,全国有543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理解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2.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了解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优点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在我们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你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工作时间较长的机械的外壳会很烫手;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动能转化成为轮胎、地面和空气的内能;汽车行驶过程中要用大量的水吸收多余的热。这些消散掉的内能能否在次被收集起来提供机械做功,继续为我们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了解一下能源利用中的物理知识。 探究点一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活动1:冬天,火炉把自己的内能传递给房间里的空气,供人们取暖;到了春天,能够把这些内能重新收集真情为,来年再用吗?显然不能。一般情况下,内能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否则会引起其他的变化,消耗别的能。再如,冰箱里的热量不会自动转移到外部,而必须消耗其他的能量(电能)才能把热量转移出来使冰箱内部变交冷。可见,涉及热现象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方向睡,不可逆的,消散掉的内能不能被收集起来再利用。同学们可以讨论、交流一下,看看哪些能量可以被利用,哪些不能? 归纳总结:前面学习过的化石能源、核能、太阳能可以被利用,风能、水能、地热能也能被利用。机械摩擦产生的内能不能被利用,空气摩擦产生的内能也不能被利用。

探究点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活动1: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特别是目前石油、煤炭占了能源的绝大部分,而且年消耗量在不断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现在我们来看下影像,了解一下它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呢? 同学们交流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2: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可能对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有一些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举出能源消耗还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本P179“想想议议”表中的空格填上,使学生认识到过量使用能源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探究点三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活动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讨论交流后回答:能源按是否可以再生利用的方式怎么分类? 学生回答: 1.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2.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电能、沼气等 未来的理想能源 活动2: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不仅留给子孙后代的越来越少,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根据学过的有关能源的知识,以及课本上提出的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说一说哪些是未来的理想能源,并说明其道理,同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

中国公民社会

我国公民社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公民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制度层面的困境,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前景是乐观的,但是需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意识的构建和民间组织的发展等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 关键词:我国公民社会现状前景发展途径 所谓的公民社会是对civil society 的新译法,是基于社会三分法的逻辑提出的概念。按照社会三分法,我们可以把社会分为政治社会、经济社会和公民社会,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公民社会当做国家和政府系统以及市场和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和民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 包括NGO、公民的自愿性社团组织、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等。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更加宽松、政府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真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才悄然兴起,成为推动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的一股力量。但是由于我国的公民社会脱胎于国家社会不分的中国传统社会,加上产生和发展的时间不长,所以与西方国家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 (一)、我国公民社会的现状分析 1、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环境是有利于公民社会成长的,这也是我国的公民社会组织能过在短时期内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由于历史和制度的惯性,也不免会有制度上的障碍。 首先是经济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民社会提供了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能过塑造彼此独立的和自由活动的公民个体,形成个体的独立性,这正是现代公民的核心精神所在。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利益的多元化,公民有了不同的利益划分,那些利益和价值取向相同的公民为了更好的表达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必然组成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所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公

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计划生育教育--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日期:2007-04-24]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强,迁移的流向和机制亦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发生逆转,延续数百年的向北方迁移转换为向东南沿海迁移;城镇化进程加速,向稀疏地区进行开发性迁移转变为向人口稠密区的集聚性迁移,中国正在经历着和平时期最频繁的人口流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加入WTO的压力情况下,中国可能发生大规模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大量农村劳动力将脱离传统农业,其中相当部分将以不同形式进入大城市,而城市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变化,必将促使中国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这样,人口的流动性也会随之不断提高。总之,当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问题是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迅速与经济转型的历史性重要阶段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 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都是社会活跃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其中,以定居为目的的人口迁移作为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过程,其研究价值尤为突出。 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性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也进行了多项调查。但是迄今为止,有关的研究仍然被统计数据和统计口径等问题所困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不断加强,现有的户籍迁移统计数据却不能反映这一趋势,各次人口普查所取得的迁移数据,则是反映一个时间截面上的存量指标,它是所有年份迁移累计的结果。迁移年度数据是计算迁移强度、测算整个社会人口流动性活跃程度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种探索。 人口迁移是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界定的人口移动现象,它和临时性的人口流动,特别是旅游、商务、通勤等类型的人口流动有明显差别。国际上一般将人口迁移定义为改变常住地超过半年或一年的人口移动。但目前在公安部门发布的迁移统计中,人口迁移被局限于迁移手续的那部分人口,即"户籍迁移"人口。而其他没有完成户口迁移手续的"事实迁移人口",则和其他类型的流动人口一起全部被称之为"流动人口"或"暂住人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将越来越多的没有办理户口迁移的自发性人口迁移排斥在外,从而不能准确反映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情况。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和1987、199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均按常住地标准统计人口,按其统计口径,迁移不仅包括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的人口,也包括那些没有办理户口迁移、但是离开原住地超过一定时限的人口。我们认为,各次普查/调查所采取的迁移统计口径更能反映人口迁移的真实含义,因此采取这一口径。资料是另一个问题。目前全国性的迁移资料,一是由公安部门发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实践历程(1)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实践历程 (1) 摘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大体经历探索和坎坷,大体经历了以家庭保障特征的初步建立阶段,以集体保障为特征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阶段,改革初期的家庭与土地保障为主的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探索的阶段的四个发展时期,虽然发展至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但是它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改善农民生活、支撑中国工业化战略顺利推进,作出了较大贡献。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 一、以家庭保障为特征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阶段(1949—1956年) 在漫长的中国农业社会中,家庭既是基本的生活单位,也是基本的保障主体。农民依靠在土地上的劳作保障自己的生活,当遇到特殊的困难时,往往以求助能够帮助自己的对象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这种传统的保障形式中,家庭保障起到了无以替代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广大农村地区土地改革的完成,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建立起以家庭保障为主,辅以社会救助、社会优抚以及农民间互助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这个阶段,政府根据自己的财力对困难农民的生活给予适当的补

助,但是总体上以家庭保障为主。 由于建国之后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以及其他因素,使得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使城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交通、就业、粮食等问题,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个时期国家就以法规的形式限制农民进城,划分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是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有了截然不同的身份待遇,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初步形成。在这一阶段,政府主要对农村救济和优抚安置工作做出了相应的安排,制定了一些有关的法规和条例,兴办了一些具有福利性质的社会事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初步建立。虽然这个时期国家已经介入了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但是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当时历史条件和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以及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依然是以家庭保障为主。 二、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后以集体保障为特征的阶段(1957—1977年)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中国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农村,农业高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在中国普遍建立,农村中的个体经济也随之转变为集体经济。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由原来的以家庭为单位转变为主要以高级农业合作社为单位组织进行。这标志着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之后开展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

浅谈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研1302 蒋吉众1315073004 摘要: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注重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生活等各方面协调“发展”,要求这些方面的各项指标组成的向量的变化呈现单调增态势,至少其总的变化趋势不是单调减态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主要是吸收、借鉴和运用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的同时根据自身发展状况进行变革和改进,最终形成促进、推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理论体系。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新型战略理论体系 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987年2月,布兰特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长篇报告中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农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农业;是一种能够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的农业;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使用恰当、经济能够维持、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1994年7月,《中国21世纪议程》把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业投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持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2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中国人口规模大而素质较低,资源人均量贫乏而浪费大,生态环境脆弱,承载力有限,经济技术水平不高,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在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也有了新的要求、目标和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描述各种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2.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3.能通过具体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4.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5.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6.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对能源的开发利用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能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能量”一词,学生对这个词本身比较熟悉,但对作为物理概念(物理量)还是比较陌生的,教材从八年级上学期开始渗透光能、热能,到电学板块时直接提出了电能的概念,将词义变成物理量,从而有了单位及计算的方法,同时粗略地渗透动能的概念,九年级又形成了动能、势能、机械能、内能等概念.“能量”作为主线之一,也贯穿在整套教材当中.本章在前面学过的各种能的知识基础之上,对能源知识做了常识性的介绍,对“能量”概念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总结.本章教材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的最后一章,起着至关重要的压轴作用.它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的目的在此达到高潮,物理教育教学的意义得以充分的体现.从知识方面看,对能量、能源及转化有全面的认识,从价值观方面看,培养了学生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本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形成对能源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其他的目标都是为了这一终极目标服务的,这一终极目标又为学生形成对包括社会问题在内的各方面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奠定了基础. 学生从学习物理开始就接触光能、热能,到学习电能时就涉及了电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问题,后来又逐渐学习了动能、势能、机械能、内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学习了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能源是提供能量的物质,与能量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对各种能量的了解与学习,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节能环保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话题,这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核电站、核武器等内容也是学生的兴趣点,太阳能热水器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路灯也是学生心存疑惑争于探究的问题.但本章知识的综合性和抽象性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原子能、核能以及能量的转化、转移,虽然学生对太阳能很熟,但是没有原子核和核能为基础理解起来是困难的.因此本章应该重视核能、太阳能这两节内容的教学.教学中要尽量关注学生对于能量转移和转化事实的积累和认识,尽量让学生参与以期获得一些规律性知识和结合社会发展的深层次思考.首先通过实例介绍能源的不同分类:可再生、不可再生;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核能应用的两种方式,核聚变、核裂变,主要以视频课件为主.以核能为基础,教师讲解太阳内部的反应来理解太阳能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引导学生介绍太阳能应用的优缺点,能源革命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内容,而能的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可以通过实例让学生分析归纳自主探究得出,能源与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上海金融学院 20 13 ——20 14 学年第一学期 《人口社会学》课程代码:5322091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 班姓名毛奕琳学号 2013137106 成绩_________ 答题纸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研究 摘要:中国的人口迁移从古至今分为若干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改革,人口迁移活动日趋活跃,而伴随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受到计划时代户籍制度和市场化的双重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在相当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体制的牵制,反而言之,大量人口的定向流动又反作用于经济上,两者呈相辅相成关系,所以人口迁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关键词:历史诱因;城市向心力;时代性特征;经济主导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就中国而言,从古至今的人口迁移时常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动荡,其规模也大小不一。 一、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研究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通常受到地理环境、战乱和政策的影响,可以大致地分为三个关键性的时期,从这三个时期可以大致观察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一阶段,公元前221年前的人口迁移,是一种低水平的生存型迁移。根据历史的推测,秦国建立之前的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最适宜人类的生存和繁殖,黄河中下游平原的自然资源养育了当时中国的很大一批人口,然而众所周知,由于当时的地理知识有限,缺乏人口迁移的诱因,人口迁移的速度相当缓慢。 第二阶段,公元前221-公元1376年(秦朝至元末)的人口迁移,是一种强制型和自发型相结合的人口迁移。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一时期正是转乱纷飞的高峰时期,密度大、时间长的战争从而导致了人口迁移在当时十分集中。“安史之乱”、“靖康之变”都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的关键导火索。以北宋末年为转折点的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讨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讨 汇报人: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讨 摘要: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城市的社会保障与农村的社会保障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的社会保障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的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完善对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了解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滞后发展的原因,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对策 中国的城乡二元化经济与社会结构使城市与农村的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城乡差距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作法在改革初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农村的生产制度与组织结构变迁并没有朝着好的态势发展,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在这种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必然也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不仅要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情发展,而且还要以当前农村所处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为前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完善程度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为了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不遗余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在一系列政策和有效措施的积极推动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 2003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236-237。通知颁发以后,2007年已覆盖全国86%的县(市、区),参加农民达到7.3亿人。在2013底,全国开展“新农合”县2489个,参加“新农合”的人数达到8.02亿人,参合率达到98.7%以上,实际住院补偿比也逐年增高。2015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4年的基础上提高60元,达到380元[2]。“新农合”的不断完善标志着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建立。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积极推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商品经济,使得农村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就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在各个农村立足于现实发展状况进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根据规划,到2020年实现全国农民都能够享有新农保。中国的老年人口75%都生活在农村,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对他们的老年生活起一定的保障作用,满足其最基本的需求。 (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快速发展2007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这就为在农村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全国通用版)训练题:课时提升作业_二十九_10.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九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7年8月8日,“中国·大兴安岭国际蓝莓节暨山特产品交易会”在山城加格达奇开幕。据此完成1、2题。 1.大兴安岭生产的“中国北极蓝莓”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大兴安岭一张天然名片,该地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在于( ) A.劳动力丰富,工资成本低 B.机械化水平高 C.科技发达 D.无污染的原始环境状态 2.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已从蓝莓原果及果汁生产,发展到自主开发生产以蓝莓果酒、果汁饮料、罐头、果酱、果糖、干果、烘焙食品为代表的蓝莓系列产品,此举反映了大兴安岭林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 B.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发展 C.发展特色农业和山特产品加工业

D.实现由产品加工向原料生产转变 【解析】1选D,2选C。第1题,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方向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色,在大兴安岭地区以完善当地的农业结构,延长生产链为中心。蓝莓的种植就是利用了当地无污染的环境。第2题,各种蓝莓产品的开发实行了发展特色农业和山特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加固训练】 (2018·天津模拟)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图最有可能是 ( ) A.东北耕地分布图 B.东北经济作物分布图 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 D.东北林地分布图 (2)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 ) A.保持水土 B.建成我国的畜牧业基地 C.综合治理中、低产田 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解析】(1)选D,(2)选D。第(1)题,从图例可看出,该地理要素主要分布在大、

中国农村发展趋势

中国农村发展趋势 农村人口减少的趋势 1.现在农村里,发达的都迁往城里去了。 2.现在考大学很容易,大学毕业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去城里找工作,留在城里。 3.未来20∽30年(如果计划生育一直施行),哪像我父辈的人就开始离世,而我母亲有兄弟姐妹4人,中国人口数量下降,农村人口数量下降。 我想未来随着村子里人口减少,周围几个村子就会合并(可能以乡为单位),周围村子都合并到乡政府所在村子,到时村这个称呼将会消失,只剩下某某乡,在发展,最好的结果是以镇为单位,村子里的人都到镇里去,这样以前村子的旧址可以还田,(温总理的18亿亩土地的红线就可更能保证了) 人口集中有很多好处 1.人口集中可以很大的节约成本,因为可以集中供给。 2.腾出大量土地 3.便于管理,精简机构。等等 要加速这种趋势(农村人口向城里转移),国家鼓励在中小城市购房,鼓励创业,让中小企业融资更方便。等。 让那些从土地解放出来的人有工作可干,事实证明无论干什么都比种地挣钱。扩大出口,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向世界倾销中国廉价的商品,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这是强国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成为世界工厂),也是打出品牌的阶段,当大部分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时,只有很少人种地,哪些种地的家庭,每个家庭都有很多的地,收入自然也不低,机械化管理,产量也会上升。

又一次回到农村,这片生我、养我、育我的可爱土地,我到底还能挥洒多少深情和梦想在她身上。也许我不该谈论这次的农村之旅,但是有些显示不吐不快: 首先,农村的土地越来越少,同时也越来越集中。土地少,有自然灾害的原因,更多的是当地政府放任各方力量疯狂地占地、拿地搞建设、搞形象工程;土地集中,是一个可怕的信号,有各方面的原因,有的农民私自卖地是为了养老,有的农民则因为自己种植出来的农产品不值钱,不划算种地而卖掉土地……现在,少数几家人就已经占有了当地半数以上的土地。历朝历代,因为土地过于集中而导致社会更加动乱的历史教训很是深刻,难道现在将是过去的复制和克隆吗? 其次,农村的农产品价格受市场影响较小,反而受到某些垄断组织的影响更大。比如,这些垄断组织往往是官商勾结的产物,他们组成一条利益链,共同压榨当地农民的血汗。不论外面的市场上,农产品价格张飞了天,也与当地农民无缘。毕竟农民自己将农产品运出去,没有门路和销路,照样饿死。如果外面的商人,想到当地去收购农产品,不但得不到当地政府的保护,而且经常遭到当地垄断组织的刁难、挑衅、殴打。前两天,听说几位外地商人大白天地在当地餐馆,就遭到陌生人的抢劫和刺杀,尽管我很震惊,但也见怪不怪了。 农村,难不成是社会动乱的导火索?还是国家中的独立王国?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农村最初形成打工经济,一部分50年代优秀青年通过外出打工增长了技能,开阔了视野,成长为农村出身的个体经济的领头兵,随后他们积累了一定财富和城市发展经验,在地市级城市,甚至大城市购买了房产,成为第一批城镇化的人,经过30多年的发展,第二批(60年代),第三批(70年代),第四批(80年代)的农村优秀青年人也基本完成了城镇化的过程,然而,伴随城镇化的是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农业人口的组成发生了质的变化,“妇女、老人、小孩”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有的地方农村人口甚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