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装置催化剂和吸附剂装填还原方案

制氢装置催化剂和吸附剂装填还原方案
制氢装置催化剂和吸附剂装填还原方案

制氢装置催化剂和吸附剂装填还原方案

6.1催化剂、吸附剂装填方案

6.1.1制氢装置催化剂装填方案

A级操作框图

初始状态S0

装置所有项目完工,并已气密置换合格

6.1.1.1总则

6.1.1.2安全注意事项

6.1.1.3催化剂装填的技术要求

6.1.1.4催化剂装填的准备工作

6.1.1.5加氢催化剂装填

6.1.1.6脱硫剂与脱氯剂的装填步骤

6.1.1.7中变催化剂的装填

6.1.1.8转化催化剂装填方案

6.1.1.9PSA吸附剂装填

取终状态S1

催化剂、吸附剂装填完毕,反应器、吸附塔已气

6.2 转化、中变催化剂还原方案

6.2.1转化催化剂的还原步骤

6.2.2中变催化剂的的步骤

6.2.3转化、中变催化剂的配氢还原

6.3催化剂的特殊处理

6.3.1钴钼加氢催化剂的再生

6.3.2转化催化剂的处理

B级操作过程

初始状态S0

装置已热氮循环,烘炉煮炉完毕,问题已得到

整改

6.1催化剂、吸附剂装填方案

6.1.1制氢装置催化剂装填方案

6.1.1.1总则

参见C级6.1.3.1

6.1.1.2安全注意事项

参见C级6.1.3.2

6.1.1.3催化剂装填的技术要求

参见C级6.1.3.3

6.1.1.4催化剂装填的准备工作

[P]-准备好装填催化剂的工具:

提升料斗 1.0m3

2个

装填料斗0.5m3下料口外径170mm 2个

连体工作服中、大

各20套

帆布软管φ200×15m 30条

照明灯及电源24V 2套

磅秤50KG 2台

皮尺30m 4个

钢卷尺5m 5套

绳梯20m 4套

麻绳或(尼龙绳) φ10 50m

Φ15 100米

φ14×30m 10条(6条带

绳扣)

φ30×30m 5条

防毒通风面罩

4副

通风软管 30m 与防毒

面具配套

防尘口罩

40个

棉布手套

100副

防尘帽

10个

防尘眼镜

10副

木制耙子

4把

木板350×300 6块

防爆灯

4个

安全带

4副

大蓬布10米×10米

4块

布剪刀

4把

震动筛

1个

塑料布

一卷

通风机

1台

哨子

2个

催化剂计量桶

四只

漏斗(特制)下料口85mm 四台

帆布袋(特制)Φ90,长 1.5米

200条

筛子(特制)Φ6mm 4个

真空抽吸装置

1个

铜锤12磅

4个

差压测试器皮碗口径104,孔板通径Φ6 一

撮子

4个

磁铁马蹄形

4块

压力表 1.0、0.6、0.4 MPa 各一块

无底缓冲布袋φ200×15000 3

安全绳φ16 60

装填统计记录纸

60张

其他工具钢丝钳、螺丝刀、铁剪刀、扳

手等若干

6.1.1.5加氢催化剂装填

注意:

在装填前,请仔细阅读C级6.1.3.1、6.1.3.2、6.1.3.3

条款,并按其中的要求执行。

[P]-视现场催化剂情况,如果碎颗粒过多则用1.5mm的筛网对加氢催化剂进行过筛,筛去粉尘及碎粒,注意在过筛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P]-用量筒称取一定量的催化剂,进行催化剂的堆密测试,核算催化剂装填量。

[P]-将吊桶内的催化剂缓慢放入漏斗中,通过布袋流入反应器内,装填人员移动布袋,使催化剂均匀地分布于反应器床面,装填人员不要在催化剂上踩踏。

[P]-催化剂装填完毕后,装入耐火瓷球,并保持床面平整均匀。

[P]-催化剂料位每上升1米,就进人耙平一次,耙平的过程中,禁止在催化剂上踩踏,进入反应器人员应站在木板上,以防踩碎催化剂。

[P]-装填结束,检查合格后,做好装填过程中的全部记录。

[P]-将反应器底部安全阀拆下一只,从入口通入氮气对催化剂床层进行吹灰直至目测无粉尘,吹灰工作结束,封好反应器封顶,恢复安全阀。

[P]-按如下装填图装填催化剂。

[P]-将装填后的数据填入下表:

装填材料理论装填

高度

(mm)

实际装填

高度

(mm)

理论装填

重量

(t)

实际装填

重量

(t)

φ15瓷球600

φ6瓷球200

加氢催化

3600

φ6瓷球150

φ15瓷球150

6.1.1.6脱硫剂与脱氯剂的装填步骤

注意:

在装填前,请仔细阅读C级6.1.3.1、6.1.3.2、6.1.3.3

条款,并按其中的要求执行。

[P]-称取一定量的催化剂做堆密测试,核算催化剂用量。

[P]-装填之前要视现场实际情况,如果碎颗粒较多,应对催化剂进行过筛,筛去催化剂中的粉尘。

[P]-在反应器内做好瓷球、脱硫剂、脱氯剂装填高度的标志。

[P]-将反应器底部的瓷球按照要求规格及标注好的尺寸逐层加入,每加完一种规格的瓷球后,均要耙平,并记录好各种瓷球的加入量。

[P]-催化剂料位每升高1米进人耙平一次并检测。

[P]-按装填图的要求加入脱硫催化剂,装完后耙平,然后开始装入脱氯剂。

[P]-继续按照上述原则装填到反应器预定高度,核对记录好催化剂装填总量。

[P]-装填结束,检查合格后,做好装填过程中的全部记录。

[P]-将脱硫反应器下部安全阀拆下一只,从入口对反应器进行吹灰至目测无粉尘后,封闭反应器上封头。

[P]-装填如图。

[P]-将装填后的数据填入下表:

装填材料理论装填

高度

(mm)

实际装填

高度

(mm)

理论装填

重量

(t)

实际装填

重量

(t)

φ15瓷球600 φ10瓷球200 脱硫催化

3600 φ10瓷球100 脱氯剂1000 φ10瓷球150 φ15瓷球150

2#万制氧机组1#纯化系统分子筛装填方案

2#万制氧机组1#纯化系统分子筛更换方案 编制: 校核: 审核: 批准:

2#万制氧机组1#纯化系统 分子筛更换方案 一、目的 2#万制氧机组1#纯化系统分子筛因失效,需整体更换。为确 保更换作业安全、有序。特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长: 龙琦琳 副组长: 曾自贤汪洪 项目主体责任人: 刘松龙 监管责任人:安全: 陈泳江 质量: 刘晟 技术措施责任人: 谢朝辉 内件安装负责人: 修造公司 作业程序管控责任人: 蔡建斌 协调责任人: 王少林刘波 三、基本情况 1.吸附器 名称型号规格填装量Kg 填充高度mm 单桶重量Kg 1/6"条形11000/只900 分子筛UOP13X-XA PG

活性氧化铝 WHA-103 ¢3-5 6000 420 惰性氧化铝100 吸附器¢3500mm,长5954mm,为卧式容器,外包绝热层,左封头在其中上部设有人孔(¢500)mm,右封头在其中上、下部各设有人孔,上部供装卸分子筛和氧化铝用,下部人孔供检查用。13X-APG分子筛装填高度为900毫米,其下层装填420mm活性氧化铝和100mm惰性氧化铝。一定高度的吸附床是由支承栅架承托的,支承栅架是由工字钢、格栅和不锈钢孔板组成。分子筛和氧化铝之间用分隔板隔开。筒壁上钢管用作分子筛高度标记线。 吸附剂填装方法:先装好惰性氧化铝,铺上叠加的丝网,并在两封头处固定后装活性氧化铝(注意保证活性氧化铝420mm总床高,不可低于要求)。然后将分隔板逐块从人孔递入,待所有分隔板放置好后再用螺栓连成一体,保证分隔板贴实平放在氧化铝上。装好后,再装入13X-APG分子筛到规定高度,床面需与筒壁上的标记管持平,注意床面平整,不得有凹坑。 在污氮气进口处设有上分布器,其作用是给再生污氮气以阻力,使其分配均匀,并挡住工作过程中分子筛可能产生的粉末,使其不能进入管路系统,起到内置过滤器的作用。 为了改善空气流的均匀性,在空气进口处设有下分布器,该分布器为圆筒上开孔。并在其进口留有出水孔,防止再生解析水分积聚。

催化剂装填安全注意事项

催化剂装填安全注意事项 1、详细的装填资料 一.准备工作 1. 合成塔壳程和汽包水试压及蒸煮合格后,降至常温。 2. 已清除合成塔内的堵塞物,用钢刷将内部除锈并清扫干净。 3. 合成循环回路吹扫完毕。 4. 打开合成塔上下人孔盖,进入塔内仔细检查是否清理干净,催化剂支承框上的钢丝网是否完好。 5. 准备好装填氧化铝球和催化剂所需工具: 孔径3×4筛子 2台吊车 1台 低压安全灯 3台磅称 2台 防雨蓬布数张扒具 探绳数条(7000 mm)防尘口罩 五节电简数支防尘镜 10~15L的小袋若干皮卷尺 特别防尘连体工作服扫把 6.要求物资供应部门将Φ25和Φ8~10两种氧化铝球送至现场,搬运到合成塔筐架二层平台上,在平台上放一块蓬布,其上放一块塑料布。将氧化铝球开桶倒出检查,把破碎的捡出来。 二.装填惰性球 1.低压安全照明灯应接到塔内,以便入塔人员工作。 2.操作人员必须将身上携带的小刀、硬币、钢笔等易脱落物品取下,并穿戴特别防尘连体式工作服、手套、安全帽后方能进入合成塔内工作。 3.按预计装填高度在合成塔下封头内划好大、小瓷球从下部人孔的装填高度线。 4.由一至二名操作员从合成塔下人孔进入下封头,在合成塔底部装填Φ25瓷球至大瓷球装填高度线,并用扒具扒平。 5.继续从下人孔装入一层Φ8瓷球至无法再装填为止,并用扒具扒平。测量出剩余空间的高度,计算好剩余空间的体积及所需Φ8的瓷球量。 6. 清理出所有工具和物品后,封好下部人孔。 7. 从上人孔进入合成塔上管板,按计算量补装Φ8瓷球。补装时应按反应管排布规律分六部分依次循迴逐层往上装填,装填时要缓慢、均匀防止瓷球在列管内架桥。 8.从上管板补装瓷球的过程中,应不断用探绳测量各个部位瓷球装填高度,使各部位瓷球装填高度尽可能相等(尽量控制装填高度差在10mm以内)。 9.瓷球最终装填与下管板齐平。 三.催化剂装填 1.在干净的地上放置两张蓬布,在蓬布上用孔径3×4筛子将催化剂开桶过 筛,除去其中的触媒灰和碎粒。最好是将催化剂通过一倾斜筛子的方式进行过筛,在过筛过程中要防止踩碎催化剂。 2.过筛后的催化剂分装于10~15L的小袋子中,用吊车吊至合成塔上部人孔平 台。 3.按预计装填高度在合成塔内画好催化剂的装填高度线。 4.根据合成塔直径大小确定进入合成塔装填催化剂的人数,入塔装填催化剂的 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尘口罩和防尘镜,不可携带易脱落物品进入合成塔内。

钯碳反应危险性

还原反应有的比较安全,但是有几种还原反应危险性较大,如初生态氢还原和催化加氢还原等均较危险。无论是利用初生态氢还原,还是用钯炭催化剂把氢气活化后还原,都有氢气存在,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5%。特别是催化加氢,大都在加热加压条件下进行,如果操作失误或因设备缺陷有氢气泄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气体混合物,遇上火源即能爆炸。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流量;车间内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该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防爆要求,且不宜在车间顶部敷设电线及安装电线接线箱;厂房通风要好,采用轻质屋顶,设置天窗或风帽,使氢气及时逸出;反应中产生的氢气可用排气管导出车间屋顶,经过阻火器向外排放;加压反应的设备要配备安全阀,反应中产生压力的设备要装设爆破板;还可以安装氢气检测和报警装置。 钯炭催化剂吸潮后在空气中有自燃危险,即使没有火源存在,也能使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发生爆炸、燃烧。因此,用它们来催化氢气进行还原反应时,必须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内的全部空气,经过测定证实含氧量降低到符合要求后,方可通入氢气。反应结束后,应先用氮气把反应器内的氢气置换干净,方能打开孔盖出料,以免外界空气与反应器内的氢气相混,在钯炭催化剂钯炭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燃烧、爆炸。钯炭催化剂活化后应当储存于酒精中。钯炭催化剂回收时要用酒精及清水充分洗涤,过滤抽真空时不得抽得太干,以免氧化着火。 用保险粉(Na2S2O4)做还原剂时,要注意保险粉遇水发热,在潮湿空气中能分解析出硫,硫蒸气受热有自燃的危险。保险粉本身受热到190℃也有分解爆炸的危险,

应妥善储藏,防止受潮;用水溶解时,要控制温度,可以在开动搅拌的情况下将保险粉分批加入冷水中,待溶解后,再与有机物接触进行反应。 还原剂钯炭催化剂是一种遇火燃烧物质,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遇水和酸即分解放出大量氢气,同时产生高热,可使氢气燃烧而引起爆炸事故,应储于密闭容器中,置于干燥处,防水防潮并远离火源。在工艺过程中,调节酸、碱度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加酸过快、过多。使用钯炭催化剂作还原剂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因为这种催化剂危险性很大,遇空气和水都能燃烧,必须在氮气保护下使用,平时浸没于煤油中储存。 上述还原剂遇氧化剂会猛烈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热量,也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还原反应的中间体,特别是硝基化合物还原反应的中间体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例如,邻硝基苯甲醚还原为邻氨基苯甲醚的过程中,产生氧化偶氮苯甲醚,该中间体受热到150℃能自燃。苯胺在生产中如果反应条件控制不好,可以生成爆炸危险性很大的环已胺。 采用危险性小,还原效率高的新型还原剂,对安全生产有很大的意义。例如采用硫化钠代替铁粉还原,可以避免氢气产生,同时还解决了铁泥堆积的问题。

吸附塔内件安装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 (1) 3、施工前期准备 (1) 4、主要施工程序 (11) 5、施工方法及措施 (13) 6、施工劳动力计划 (24) 7、施工进度计划 (25)

1.工程概况 1.1工程地点、名称及单位: 1.1.1工程地点: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 1.1.2工程名称:中海油惠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8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 1.1.3建设单位: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分公司 1.1.4监理单位:北京华旭工程建设监理事务所 1.1.5设计单位: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1.1.6施工单位: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 1.2本项目工程特点: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负责芳烃联合装置吸附塔C-601A/B支梁、塔盘板及分子筛等现场安装。 吸附塔是芳烃装置的核心设备,所有检查和确认工作都由Axens公司控制。而塔内件安装和分子筛装填是确保工艺质量,保证生产性能的关键步骤,为此必须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2.编制依据 2.1施工图纸: 设计院提供的设备制造图 2.2Axens公司提供的吸附塔安装建议书及相关图纸 2.3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 SH3505-1999 2.4中海油设备安装技术要求(CHRP-000-QA-QM-0038) 3.施工前准备 3.1熟悉图纸编写施工方案,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3.2吸附塔周围场地功能区块划分,平整地面(搭设临时仓库及通行的路面须作水泥地坪),通畅排水(损毁的路面和水沟应予修复)。作业区域路面保洁,防止灰尘集聚。 3.3现场地面搭设分子筛仓库及塔梁、配管等临时棚,塔顶框架上搭设防雨棚。见下图 吸附塔周围场地功能区块划分图

合成氨甲烷化催化剂装填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陕西黄陵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合成氨项目 甲烷化催化剂 装填和升温还原方案 编制: 审定: 批准: 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四年五月

J108-2Q甲烷化催化剂装填、还原方案 一、装填前的准备工作: 1、对甲烷化系统的管道、设备、阀门、仪表、电炉等设备作一次全面检查,还原气体的组分含量、各个参数都必须符合还原条件。 2、催化剂没有装填前要注意防雨、防水。 3、准备充足的Φ10~15可以耐高温的氧化铝球或钢球(氧化铝球大小具体按照设计方的要求)。 4、准备好吊斗、筛子(掉到地上的催化剂必须经过筛选后再装填)、磅秤、帆布袋(或消防软管)、记录工具、卷尺、搗棍等。 5、吹净设备以及管道内的积水、灰尘、油污等杂质,特别是铁屑,是生成高级烃类的物质。 二、人员组织 1、总指挥: 负责填装期间的总协调,处理填装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对装填工作全面负责。 2、现场总负责人: 负责现场装填装提案工作,落实填装方案及现场人员的安排,协助处理填装中出现的问题;对吸附塔填装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3、安全监察指挥: 负责安全工作实施的监督,监管安全消防设施正常使用和现场的安全管理。 4、安全负责人: 配合安全部的安全监管工作。 5、设备负责人: 为填装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并解决填装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6、参与填装单位: 三、催化剂装填 装填原则:保证每一层装填密实,以免造成床层下沉过大和气流分布不均。 1.在进行催化剂装填之前,应仔细检查甲烷化塔,保证无一切杂物。 2.通常甲烷化催化剂在装填之前应过筛,因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粉尘

和碎片,因而在装填前须用8~10mm筛网进行过筛,本催化剂由于采用了静态生产工艺,粉尘和碎片少,从带孔的溜槽溜过即可。 3.催化剂床层上下部分均须装耐火球(Φ10~15),耐火球装填高度应以我公司现场人员和塔器设计厂家现场服务人员共同确定,一般100mm左右。耐火球和催化剂层之间用不锈钢丝网隔开。装填时催化剂自由下落高度不应大于0.5米,同时不应将催化剂从某一位置倒进塔内堆成一堆后再扒平,防止小粒度和粉尘留在堆中心,而较大颗粒滚向边缘,导致气体分布不均匀。可用帆布袋或消防软管作引流管。 4.装填时还应该注意催化剂的标签、塑料袋等杂物不能和催化剂一起装填进入甲烷化塔。 5.记录好装填的催化剂重量、体积、装填高度以及热电偶相应位置等。 6.热电偶在装进去前要用棉布擦干里面的水,以免还原过程温度升到100度左右时,水气升凝而导致热点偶温度显示不准确。 四、还原前的准备工作: 1、装填结束后,对系统进行吹扫。催化剂采用的是变压吸附脱碳气来进行还原。 2、检查水泠器、温度计、热电偶、电炉等设备和仪表是否正常。 3、在升温还原过程中,当床层温度达到150℃后,现场操作人员做到每半个小时排水一次,水不计量。 五、催化剂的升温、还原 J108-2Q甲烷化催化剂的还原介质:气质要求:O2≤0.2%、S≤0.1ppm、Cl≤0.03ppm、CO+CO2≤0.7%、H2≥70%,在电炉功率(或者其他加热源够用)足够大的情况下,还原空速最好控制:≥2000h-1。因为甲烷化装置是新装置,还原时一定保证前工段气量、组分的稳定,如果采用蒸汽为加热源要保持蒸汽压力的稳定,按照方案来进行升温,以免给还原带来影响。 J108-2Q甲烷化催化剂还原开始温度可控制在200~250℃,按升温还原方案中的升温速度逐渐提温至正常还原温度450℃。还原过程本身不会引起催化剂床层大幅度温升,如采用工艺气进行还原,当生成一些金属镍后便开始甲烷化反应,因此还原所用的气体中要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总含量应尽可能低,控制在CO+CO2≤0.7%,在特殊条件下,如受热源限制,甲烷化炉进口温度只能达到300~320℃,则可以适当提高进口CO+CO2的含量,利用CO和CO2的甲烷化反应热

钯碳催化剂由于其具有高活性和特定的反应选择性

一、钯碳使用 钯碳的添加量要根据反应的类型以及底物的活性来定,工业上一般的添加量一般在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太少就速度慢,太多了成本就上去了,加完氢后钯碳要套用若干次,但要补加百分之二十到五十的新鲜钯碳. 另外,过滤出来的废钯碳用酸洗涤好,因为钯碳失活的原因主要是表面被杂质覆盖住,所以我们要把它清洁干净就可以了。 二、废钯的产生 钯碳催化剂由于其具有高活性和特定的反应选择性,广泛应用于非饱和有机化合物如烯烃、不饱和羧酸等的加氢反应 中。不同制备过程或者各细节控制条件的不同、不当,都会对钯碳催化剂的活性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特殊的步骤对催化剂活性寿命影响至关重要。同时贵金属钯等催化剂应用于非饱和有机物的加氢反应时对毒物比较敏感,而且反应环境的变化,如反应温度和反应热(烧结)都会引起催化剂自身活性中心的物理变化。这些作用以及催化剂毒物的累积都会引起催化剂活性下降即产生了废钯。 三、钯碳含量的稳定性 1、钯碳催化剂的磨损流失

钯碳催化剂的磨损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在催化剂运输、储存和装填过程中,因振动和碰撞,催化剂颗粒之间以及催化剂颗粒与设备器具之间发生磨擦,引起催化剂落粉; (2)在生产过程中,因反应器液位波动,催化剂床层上的催化剂活性组分钯在进料溶液的直接冲刷下流失; (3)工艺调节不及时,如进料温度变化过大,引起加氢釜内的液体“闪蒸”,颗粒之间的磨擦加剧。 2、钯碳催化剂的结垢 氧化反应的副反应会生成一些高分子有机物以及金属腐蚀产物,这些副产物的粘性较大,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和微孔内,覆盖了一部分催化剂活性中心,阻碍了加氢反应。在氧化单元开、停车时,这些粘性物质的含量更高,会导致催化剂失活。 3、钯碳催化剂中毒 (1)当原料中所含的杂质浓度过高时,活性中心钯与杂质结合,造成有效活性中心浓度下降,催化剂出现中毒现象,需经过一段时间的氢化才能逐渐恢复活性。 (2)永久性中毒 硫会造成催化剂永久性中毒。硫化物(如硫酸盐等)随原

空分岗位分子筛吸附器装填方案

空分岗位分子筛吸附器装填方案 编制:XXX 校核:XXX 会审:XXX 审核:XXX 审定:XXX 批准:XXX XXXX车间

空分岗位分子筛吸附器装填方案 1.编写依据: 集团KDON-40000/45850型空分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 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开空提供相关分子筛、铝胶样本。 2.技术要求: 吸附剂种类、数量及装填高度 按下面标出的层数、吸附剂类型、高度进行装填。 装填之前检查吸附剂状况和外观。出现如下情况者,不允许装填,并及时汇报车间。 表面有油或油脂、水。 许多吸附剂颗粒已经破损,含有大量粉末、碎块。 无光泽或颗粒不规则,色泽有黄、红、黑色色斑。 夹杂砂、纸、塑料等杂质。 通过V1222、V1223接临时管线向吸附器内通入干燥的仪表空气,

分子筛吸附器远传压力表投用,控制容器内保持微正压。 3.装填前的准备工作: 现场清理干净,拆除防碍吊装的脚手架及临时管线。 在分子筛两个装填口处搭建装填平台,平台上有防雨措施,搭好帆布棚子。平台应固定牢固并有护栏,在装填口处安装与吊斗连接的短管,短管要求固定牢固。短管在容器内部连接帆布软管,直径180mm。 准备好吊装器具,2台吊车、2台叉车现场待命,吸附器南北各一台。准备好现场过筛平台。 准备好各种工器具和防护用品。(附表) 准备好各类装填用表格,办理好进塔入罐相关票证。 接好临时仪表空气管线。 冷箱外管道吹扫干净,分子筛控制程序、阀门调试完毕。 因吸附器出口膨胀节需更换,分子筛装填工作应在膨胀节割除,并且与容器隔离后进行。 4.装填过程: 冷箱外装置吹扫合格,打开吸附器人孔和装填口,用粉笔在吸附器内画好每层的装填高度线,同一水平面上其高度差不得大于25mm。从人孔进入检查吸附器内格栅、丝网固定是否牢固。 装填前吸附剂的准备: 吸附剂分类堆放在室内,在桶上标注编号并登记在表格上,如发现异常要分类堆放并汇报车间。用叉车将吸附剂桶运至过筛平台,

变换催化剂

DNB303Q 型低温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应用 张同福王志武孟令杨刘宜堂杨万成(山东明水化工有限公司 250200 临朐大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262600) 摘要:简要介绍该公司“18.30”工程中采用中低低变换工艺的情况,重点介绍 DNB303Q 型催化剂升温还原及运行效果。 关键词: “18.30”工程中低低运行 山东明水化工有限公司前身为济南明水化肥厂。1958 年建厂,为全国最早的 13 家小氮肥企业之一,企业经过近 50 年的发展,2005 年已具备年产 20×104t 合成氨,24×104t 尿素的生产能力2005 年改制并且和晋煤集团合 作后,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决定对现有装置进行改造并新上一套“18.30”工程,工程投资约 5 亿元。新装置经过十个月的建设,于 2007 年元月建成进入试开车阶段。 此套“8.30”工程全部为我公司自行设计安装,在设计上大量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变换工段采用比较成熟的中低低变换技术,采用临朐大祥公司的 DNB303Q 型低温耐硫变换催化剂,经过近 10 个月的生产使用,该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1 中低低变换系统概述 (1)工艺流程(见图 1) (2)流程简述 压缩机二段来气首先进入焦炭过滤器,吸附掉气体中杂质后进入饱和热水塔与热水泵来的热水在塔内填料层逆流接触换热,换热后的气体经添加蒸汽后进入一热交管内和低变来变换热气体换热后,进入二热交和中变来热气体换热后进中变炉反应,中变反应气体经二热交换热后进入低变炉上段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段间换热器进入低变下段,低变下段出气经一热交后进入饱和塔热水段,与热水换热后经气水分离器后送压缩机三段。 (3)主要设备(见表 1) (4)低变炉催化剂装填情况 根据低变炉生产负荷,上段催化剂装填40m3,下段催化剂装填 45m3,共 计装填 85m3。 2 升温还原 因为此装置是新上设备,且 DNB303Q 催化剂在我公司是第一次使用,为保证升温硫化顺利,制定了详细的升温硫化方案。 (1)硫化方法及流程 低变催化剂使用前需硫化,本次硫化采用一次通过硫化法。首先将液体 CS2 加入储槽,然后用钢瓶中的氮气将储槽压力升至 0.2MPa 左右备用,半水煤气置换合格后(O2<0.5%),经静电除焦和焦炭过滤器后通入低变炉,开电加热器,使催化剂升温最低点至120℃以上后,开启 CS2 储槽出口阀,使 CS2 经转子流量计计量后,进入半水煤气管道经低变炉放空。流程顺序如下。罗茨风 机→电加热炉→低变上段催化剂层→段间换热器→下段催化剂层→出口管放空。

催化剂装填前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催化剂装填前注意事项 1、催化剂装填的目的: 装填好坏直接对催化剂床层气流的均匀分布,以及降低床层阻力,能有效发挥催化剂的效能,对今后系统的正常生产,节能降耗乃至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都会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催化剂在装填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催化剂装填方案进行,必须尽可能防止破损,防止架桥现象。 2、催化剂装填应具备的条件: 2.1系统设备、管线吹扫工作已全部结束,并经检查验收合格。 2.2合成塔顶部封头、人孔、管线等与催化剂装填工作相关联需拆开的部位已经拆开并进行了封口保护措施2.3容器及周围现场清理打扫干净。 2.4催化剂装填所需物资、人员、工器具准备齐全,且装填人员已经过安全培训合格,振动器安装完毕。塔内件校正并清洗热电偶套管,洗完需通过干燥空气吹干。 2.5催化剂装填的记录报表准备齐全。 2.6现场工作棚,催化剂存放棚安装完毕,防雨措施齐备。 3、催化剂的装填方法及技术要求: 3.1为了防止在装填过程中,催化剂过多的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装填催化剂时应选择晴朗、干爽的天气,不要在阴、雨天装填;催化剂不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特别是潮湿的地方更需引起注意。 3.2催化剂装填前应进行过筛,以免将催化剂内粉尘带入塔内,增加催化剂床层阻力。 3.3催化剂的装填方法为撒布法,为了使催化剂装填均匀,采用分区、分段计量的方法,即横截面积沿圆周分成四个区,沿催化剂床层的高度每2m为一段,催化剂自漏斗进入塔内换热板间,每个单元装填等量的催化剂,先装填(80~90)%,然后根据测量的高度,用小勺填平补齐,力求装填均匀,使催化剂各处松紧一致。 3.4为避免催化剂在塔中发生“架桥”现象,在装填过程中,要分段多点测量装填高度,确保催化剂装填均匀一致,并间断开启振动器填实。同时核对装填数量与高度是否相符,核对装填的规格型号是否和塔内的要求相符,并记录后再依次进行下一段的装填。 3.5认真做好装填记录,装填完毕,催化剂密度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值的99%。 催化剂装填的注意事项

3催化转移加氢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有机化工与催化 收稿日期:2003212215 作者简介:郑纯智(1972-),男,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催化及有机合成方面的研究。 催化转移加氢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郑纯智,张继炎,王日杰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工业催化科学与工程系,天津300072) 摘 要:催化转移加氢法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一种加氢方法,由于使用的氢源不是氢气,而是其他一些含有氢的多原子化学物质,使得其加氢过程与用氢气的加氢过程相比,具有安全性高、反应温度低、设备要求低和选择性高等优点。催化转移加氢法在均相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在不对称合成中应用更为广泛。此外,在多相催化加氢中也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并对催化转移加氢法的特点及在有机合成中的主要用途进行了评述。关键词:催化转移加氢;氢解;氢给予体;有机合成 中图分类号:O643.38;TQ42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1143(2004)0320029207 C atalyt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rganic synthesis ZH EN G Chun 2z hi ,ZHA N G Ji 2yan ,W A N G Ri 2jie (Department of Catalysi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Faculty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China ) Abstract :Catalyt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is a method widely used in organic synthesis ,using other hydrogen 2containing multi 2atoms substance as the hydrogen sources instead of hydrogen.This method features high safety ,low reaction temperature ,low requirement on equipment and higher selectivity.It is widely adopted in both homogeneous organic synthesis ,especially in asymmetric synthesis ,and heterogeneous https://www.360docs.net/doc/a97475506.html,test advances in catalyt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were reviewed.K ey w ords :catalyt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hydrogenolysis ;hydrogen donor ;organic synthesis C LC number :O643.38;TQ426.94 Docum ent code :A A rticle I D :100821143(2004)0320029207 催化转移加氢(CTH )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种有效还原手段。它采用含氢的多原子分子作氢源(称作氢给予体,如甲酸及其盐、肼、烃、醇等),反应中氢从氢给予体转移给反应底物(氢受体)。由于反应中不直接使用H 2,且多在常压下进行,反应温度较低,对设备要求也不高,因此,降低了反应的危险性。此外,CTH 反应中氢源的多样性又为提高反应的选择性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因此,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工业生产中,CTH 法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Sivanandaiah K M 与其合作者早在20世纪30 年代就开始进行CTH 的研究,但由于早期研究不够成功,产率一般,因而未能得到重视。随着催化剂 负载量的增大和不同有效氢给予体的出现,情况发生了很大改变。现在此法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有以工业化为目的的研究[1]。虽然国内有研究者事实上在反应中使用了CTH 法,但多数集中于均相催化剂的应用,而采用多相催化[2-4]的则较少,更无人对其近期的进展进行系统的报道。为此,本文对CTH 法的反应条件及应用范围等的近期研究进行评述等。 1 反应条件 在CTH 反应的研究中,几个关键的条件是:催化剂及其制备条件,氢给予体种类,反应温度, 2004年3月第12卷第3期 工业催化INDUSTRIAL CA TAL YSIS Mar.2004 Vol.12 No.3

钯催化反应及其机理

钯催化反应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目前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研究一直是一个比较热的话题,其中由于钯催化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等原因,使其在有机反应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被全球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列举了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的机理,及与偶联反应相关的钯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反应、钯催化的脂肪醇的芳基化反应等的机理。 关键词:过渡金属催化偶联反应钯催化机理 1.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钯催化的偶联反应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的侧重点也和以前有所不同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有机化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众多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方式中,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类反应通常具有温和的反应条件,产率很高并有很好的选择性(包含立体、化学、区域选择性)。很多常规方法根本无法实现的化学反应,采用了过渡金属催化后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实现。在众多过渡金属中,金属钯是目前研究得最深入的一个。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Kumada,Heck,Suzuki,Negishi [1]等偶联反应的陆续发现,钯催化的有机反应发展十分迅速,时至今日,钯催化的偶联反应作为形成碳-碳、碳-杂键最简洁有效的方法之一,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2.钯催化各反应机理的研究 2.1.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Kumada,Heck,Suzuki,Negishi 等偶联反应的陆续发现[1],钯催化的有机反应发展十分迅速,时至今日,钯催化的偶联反应作为形成碳-碳、碳-杂键最简洁有效的方法之一,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2]。交叉偶联,就是两个不同的有机分子通过反应连在了一起(英文中交叉偶联为crosscoupling,同种分子偶联为homo coupling)。 2.1.1Heck反应 Heck 反应是不饱和卤代烃和烯烃在强碱和钯催化下生成取代烯烃的反应,是一类形成与不饱和双键相连的新C—C 键的重要反应[3]。反应物主要为卤代芳烃(碘、溴)与含

分子筛装填

宁夏捷美冷箱(ZNX08)用珠光砂要求 技术条件: 指标名称指标 松散容重45~60 千克/米3 振实容重55~75 千克/米3 在填装过程中的增加手动20~35% 风动30~35% 导热系数(在热面温度310k,冷面温度77k时的平均值) 0.024~0.026千卡/米.时.度 粒度1~0.05mm,不少于90% 小于0.05 mm,最大值10% 安息角33~37° 含水率<1% 数量~550 m3 再生过程 一共七大步,再生周期24小时,分为1.降压2、预冷3、加热4、冷却5.升压6.降温7等待 装填方案 编写依据:1.1 生产厂家提供:分子筛使用说明 1.2 寰球工程公司提供的:液氮洗岗位操作手册 1.3 寰球工程公司提供的:吸附器装配图2、装填具备的条件 2.1 确认系统已吹扫合格。 2.2 将吸附器与周围管线和设备隔离。 2.3 确认

支撑组件安装完好。3、装填前的准备工作 3.1 吸附器入口扎好脚手架(作业高度3.5米),装入口有两处平台,平台有防雨措施 3.2 将桶装吸附剂运进现场吸附器附近,现场有足够的空间,不得有积水积雪 3.3 叉车一辆、吊车(8吨)一辆现场待命 3.4 自制过滤分子筛粉尘的金属筛一架及漏斗一个,木耙子一把。4、分子筛规格型号 4.1 化学式: Ca4*5Na3[(ALO2)12(SiO2)12]?XH2O 4.2 规格型号项目质量指标典型性能质量指 标典型性能产品规格1/16英寸条 状1/16英寸条状1/8英寸条状1/8英寸条状标准孔径(A) 5 5 5 5 堆积密度(kg/m3) 670 720 640 690 颗粒直径(mm) 1.46-1.97 1.46-1.97 2.92-3.43 2.92- 3.43 抗碎强度(牛 顿) 22 26 36 45 正丁烷容量(重量) 9.1% 9.3% 9.0% 9.3% 烧失量(1000℃时)(重量) <3.0% <2.0% <4.0% <3.0% 吸附分子有效直径<5A的分子,包括C3H8,n-C4H10到C22H46,n-C4H9OH及更大同族元素,R-12及R-22 排除分子有效直径<5A的分子,亦即异构化合物及所有四环碳化合物*在250毫米汞柱压力和25℃下每100克活化的吸附剂吸附的正丁烷克数。本

催化剂装填.

山东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5000NM3/h制氢装置催化剂装填量及装填方案 一、催化剂装填: L Y T—701/LYT-702 加氢催化剂: 催化剂装填前的准备:工作场地干燥、清洁、无杂物;检查反应器内构件是否完好,内部热电偶管和衬里有无破损;认真清扫,抹净反应器内壁、出口筛板与过滤网上的赃物;准备号筛子、加料漏斗、帆布袋和软梯等。在反应器内壁标记号瓷球和催化剂的装填高度。 将所需瓷球洗净晾干。在催化剂床层的下部,由向往上分别装入Φ10和Φ3毫米的普通瓷球,在催化剂床层的上部由下往上分别装入Φ3、Φ5毫米的活性瓷球,即与催化剂床层接触的都是Φ3毫米的小瓷球。瓷球高度不小于100毫米,装瓷球的目的是防止运转过程中催化剂床层位移和下陷。 催化剂装填:催化剂是一种强吸水剂,为了避免吸潮,应选在晴天装催化剂,并连续工作装完为止。装催化剂时用料斗和帆布袋将催化剂送入反应器,催化剂出袋后的自由自由落体高度小于1米,催化剂装填人员应使布袋口沿反应器圆周方向移动,使床层均匀上升。每升高半米至一米,耙平一次,然后再装。使其使床层径向温差增大。装填催化剂时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并认真做好现场装填记录。精心搬运,认真记录编号及计量。催化剂装填完毕后,要及时将反应器封好,以备装置试密。 三、LYT-701/LYT-702加氢催化剂硫化 催化剂装填完毕后,将硫化流程以外的系统加盲板彻底隔离。硫化流程采用闭路循环流程或加氢反应气出口放火炬流程。 反应系统气密合格,建立氢气-氮气循环后,进行催化剂硫化。 硫化条件: 氢压,MPa 常压-5.0 MPa 循环介质,% N2-H2混合气 氢气含量,%(v/v) 30-50 空速,h-1 200-500 第一个恒温硫化阶段床层温度和时间 260℃恒温6小时 第二个恒温硫化阶段床层温度和时间 300℃恒温8小时 硫化剂二硫化碳或二甲基二硫 理论需硫量,m%(对催化剂)约8.0 实际需二硫化碳、二甲基二硫量,m%(对催化剂) 15/18 硫化步骤: (1)以15~20℃/h将反应器入口温度升温至175℃恒温,启动二硫化碳泵或二甲基二硫开 始注入二硫化碳或二甲基二硫,开始注入量控制反应器入口硫含量在0.5-1.5%(v/v)。(2)在反应系统压力下,循环氢全量循环。 (3)各系统平稳后,以10~15℃/h升温至230℃,开始预硫化。 (4)每半小时分析一次循环氢中硫化氢的含量,每四小时分析一次循环氢的组成,记录高分中水的生成量。 (5)当温波穿过反应床层后,230℃恒温结束,以5℃/h升温至300℃,并恒温8小时。每小时取一次循环氢气样,测定H2S含量。

变压吸附单元吸附剂装填方案

变压吸附吸附剂装填方案 目录 一、装填概述 (4) 二、装填具备条件 (4) 三、装填准备工作 (4) 四、装填步骤 (5) 五、装填器材 (6) 六、人员组织 (8) 七、注意事项 (8) 八、安全事项 (9) 九、附表 (10)

变压吸附单元吸附剂装填方案 在系统强度检验、吹扫、气密检验和单机试车完成后,即可进行吸附剂的装填工作。其步骤和方法如下: 一、装填概述 吸附剂装填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装置的生产运行,产品气的产量、质量以及吸附剂的使用年限。而装填中保证吸附剂不受潮以及装填于塔内吸附剂的密实程度即是把握装填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各个环节,认真操作各个装填工序,确保吸附剂保质保量迅速地装入塔内。 二、装填具备条件 1.变压吸附单元试压吹扫气密合格,系统置换合格。 2.程控阀执行机构调试完毕。 3.装置联机调试合格。 4.所需装填的吸附剂全部组织入库。 5.参与装填的人员已组织落实,装填方案经培训考核通过。 6.其它各项准备工作就绪。 三、装填准备工作 1.吸附塔内气体吹扫、气密、置换完毕。 2.吸附塔内构件检查完毕。 3.人工去除吸附塔内锈粉。 4.装填工具材料准备完毕。 5.裁剪拼接隔离不锈钢丝网。(直径1600mm,共30张) 6.清理装填堆放场地。

7.搭设装料平台。 8.吸附剂装车转运卸车准备到位。 9.吸附剂装料卸料统计记录。 10.吊装密相装填器,敷设装填器用仪表空气软管。 11.每装完一种吸附剂后将吸附剂抹平,敷设隔离钢丝网。 12.吸附剂包装物清理回收。 13.吸附塔封盖,二次粉尘吹扫,系统二次气密置换。 四、装填步骤 1.首先确认整个单元均处于干燥状态。 2.用干燥空气置换所有需要装填的吸附塔,经取样分析和安全部门确定无爆炸、无毒或窒息性气体后方可由专门人员下入塔内进行构件检查确认。 3.先检查吸附塔下分布器,要求确认:分布器四周满焊,无缝隙;分布器的不锈钢丝网规格无误,安装正确、牢固。 4.选择天气晴朗时进行装填,装填时间最好在一天中的上午九点至下午五点间进行,因为此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较低。 5.为保证吸附剂在装填时磨耗和破碎较少,吸附剂通过专用料斗及底部的无底布袋倒入吸附塔内,布袋长度6-8米,要注意不要使吸附剂从超过600毫米的高处自由落下。 6.装填条状活性炭时,采用空气喷射密相装填器装填。空气必须是露点低于-40℃的干燥仪表空气,气源压力为0.4MPa,喷射气压现场调整,通常在0.15-0.3MPa 之间。 7.装填时,首先将吸附剂装入预备好的料斗,然后由吊车将其吊至吸附塔顶部。

催化加氢技术及催化剂讲解

催化加氢技术及催化剂 作者: buffaloli (站内联系TA) 发布: 2009-03-03 一、意义 1.具有绿色化的化学反应,原子经济性。 催化加氢一般生成产物和水,不会生成其它副产物(副反应除外),具有很好的原子经济性。绿色化学是当今科研和生产的世界潮流,我国已在重大科研项目研究的立项上向这个方向倾斜。 2.产品收率高、质量好,普通的加氢反应副反应很少,因此产品的质量很高。 3.反应条件温和; 4.设备通用性 二、催化加氢的内容 1.加氢催化剂 Ni系催化剂 骨架Ni (1)应用最广泛的一类Ni系加氢催化剂,也称Renay-Ni,顾名思义,即为Renay发明。具有很多微孔,是以多孔金属形态出现的金属催化剂,该类形态已延伸到骨架铜、骨架钴、骨架铁等催化剂,制备骨架形催化剂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催化剂的表面积,提高催化剂的反应面,即催化剂活性。 (2)具体的制备方法:将Ni和Al, Mg, Si, Zn等易溶于碱

的金属元素在高温下熔炼成合金,将合金粉碎后,再在一定的条件下,用碱溶至非活性组分,在非活性组分去除后,留下很多孔,成为骨架形的镍系催化剂。 (3)合金的成分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镍、铝合金实际上是几种金属化合物,通常所说的固溶体,主要组分为NiAl3, Ni2Al3, NiAl, NiAl2等,不同的固熔体在碱中的溶解速度有明显差别,一般说,溶解速度快慢是NiAl3>Ni2Al3>NiAl>NiAl2,其中后二种几乎不溶,因此,前二种组分的多少直接影响骨架Ni催化剂的活性。 (4)多组分骨架镍催化剂,就是在熔融阶段,加入不溶于碱的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金属元素,如添加Sn, Pb, Mn, Cu, Ag, Mo, Cr, Fe, Co等,这些第二组分元素的加入,一般能增加催化剂的活性,或改善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5)使用骨加镍催化剂需注意:骨架镍具有很大表面,在催化剂的表面吸符有大量的活化氢,并且Ni本身的活性也很,容易氧化,因此该类催化剂非常容易引起燃烧,一般在使用之前均放在有机溶剂中,如乙醇等。也可以采用钝化的方法,降低催化剂活性和保护膜等,如加入NaOH稀溶液,使骨架镍表面形成很薄的氧化膜,在使用前再用氢气还原,钝化后的骨架镍催化剂可以与空气接触。 其它镍系催化剂 从1897年Sabatier将乙烯和氢气通到还原镍使之生成乙烷开

3-净化车间变换催化剂清理方案

山西金象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变换一段催化剂清理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批准: 净化车间 2016年2月26日

第一章组织机构 一、机构人员 组长:张建军 工艺负责人:史玉平宋世杰王浩 设备负责人:郭强梁建中 安全负责人:帖伟 参与人员:杨玉强、邓兴涛、常志亮、卢素鹏等 二、设置机构人员的目的及职责 1、催化剂清理方案将下发到净化车间各个岗位,班长必须组织本班 组成员认真学习,保证人人熟悉方案内容,在工艺处理时必须做到思路清晰、有条不紊。 2、职责: 组长:负责下达任务,对外联系,总体协调负责。 工艺负责人:负责检修前、后工艺的处理。 设备负责人:负责检查期间设备的处理。 安全负责人:负责整个检修期间人员的安全及票证的办理。 装、卸负责人:负责卸、装的质量及人员的分工及安全交底。 参与人员:负责催化剂的卸、装的全面工作及安全交底。 检修人员:临时管线的配备、盲板抽插、人孔拆装。 第一章制定方案的目的 净化车间变换工段经过几年的运行,随着系统处理气量的增加及低变触媒的老化,系统阻力逐渐增大,因此我车间利用今年大修机会

对变换系统泄压降温后再用贫气置换系统,在充N2状态下卸出一变炉一段催化剂。为了保证清理催化剂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此方案。 第二章卸催化剂方案 一、卸催化剂前提条件 1、变换系统降温置换合格。 2、变换一段与系统隔离。在蒸汽混合器后加盲板、在喷水增湿器一段进口处加盲板。 二、卸催化剂的准备工作 1、组织参加装填人员学习卸催化剂方案及注意事项。 2、车间组织好装填突击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并对相关方案进行学习,既做到高质量快速装填,又做到安全顺利装填。 3、卸催化剂需专人负责,监护,现场必须清理干净。 4、准备两把扒、铁锹10把、编织袋500条(50L,含内袋)。 5、防尘口罩100个、旧工作衣20套、手套100双、安全带4套。 6、接好所需安全照明。 7、接好消防水备用。 三、工艺处理方案 1、插盲板。在蒸汽混合器出口、蒸汽混合器一段进口处分别加盲板。 2、在蒸汽混合器后导淋处接N2,对变换炉一段系统保正压,在催化剂卸出的过程中N2不停。 3、将1#变换炉一段上层卸料孔打开,将催化剂卸出。进炉内时,

吸附塔内件安装方案

【内容提要】化工装置中的吸附分离单元素以设备、管线等内部洁净度要求高著称,吸附塔的施工在满足内部洁净度要求的前提下,还需保证带环形分配室的中心管、装有内部分配器的格珊、环形分配管等内部构件的安装精度及其无应力组焊状态,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吸附塔内各床层在进行吸附剂装填过程中的称重计量、取样分析、分类装填、装填速度控制、分层压实、上表面镜面处理、完整性试验等工序是一个连续施工的过程,劳动强度非常大。吸附剂装填期间对自然环境及施工区域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合理布设施工现场的各类临时设施及强化现场文明施工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 【主题词】吸附塔、洁净度、内构件安装、无应力组焊、吸附剂装填 一、前言 吸附塔是60万吨/年对二甲苯联合装置(PX)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内部构件的安装和吸附剂的装填选用美国UOP公司模拟移动床专利技术,用以实现从芳烃异构体中分离对二甲苯的目的。吸附塔内部金属构件主要有中心管、格栅、密封压条、环形分配管和床层管、顶部和底部的格栅分配器环管等,需在现场进行组焊;非金属物主要有陶瓷纤维绳、吸附剂等,随各床层金属构件的安装进度逐层装填。化工装置中的吸附分离单元素以设备、管线等内部洁净度要求高著称,吸附塔的施工在满足内部清洁度要求的前提下,还需保证带环形分配室的中心管、装有内部分配器的格珊、环形分配管等内部构件的安装精度及其无应力组焊状态,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吸附塔内各床层在进行吸附剂装填过程中的称重计量、取样分析、分类装填、装填速度控制、分层压实、上表面镜面处理、完整性试验等工序是一个连续施工的过程,劳动强度非常大。我单位在吸附塔内部构件的安装和吸附剂的装填施工过程中,摸索、学习和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在此与各界同行进行探讨和交流。 二、吸附塔内部构件的安装和吸附剂的装填 1、吸附塔简介及技术要求 1.1吸附塔简介 60万吨/年对二甲苯联合装置中的四台吸附塔,设备规格为φ5800×25483×42/62,材质为20R,容器类别为Ⅱ类。施工过程中需要现场组焊的内部金属构件主要包括带有环形分配室的中心管、十三层带有内部分配器的约翰逊网做分

催化剂卸剂方案

××××公司二联合装置催化剂装卸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清洗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月

目录 1.工程概况------------------------------------3 2.编制依据------------------------------------4 3.施工前的准备--------------------------------4 4.卸剂----------------------------------------6 5.装剂前的准备工作----------------------------8 6.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9 7.吸附剂的装填-------------------------------10 8.技术管理及质量管理-------------------------11 9.施工进度计划-------------------------------11 10.安全保证措施-------------------------------12 11.甲方配合要求-------------------------------12 12.其它事项-----------------------------------12

一、工程概况 1、简单介绍 ××××公司(下称甲方)××车间重整、二加氢、三加氢装置是属于高温高压有毒装置。原有催化剂在设备内已运行数年,根据生产及工艺需要,××公司委托我公司对该项目反应器内的催化剂进行撇剂、卸剂、内构件拆装及催化剂回装等工作。工程计划于2015年月开工。施工过程在无氧有毒环境中作业,为保证该工程安全、顺利、高质、按期完成,特制定本方案。 2、工程量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