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介绍

心肺复苏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技能操作评分表

(单人心肺复苏)

姓名学科总分

考官签名:2012 年月日

心肺复苏术(包括除颤仪使用)

心肺复苏术(包括除颤仪使用) 适应证与禁忌证 心肺复苏的原理是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以人工通气替代患者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的形式形成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 适应证 心肺复苏术用于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患者的急救。 禁忌证 对于抢救危重患者暂无特殊禁忌证。 操作前准备 准备的物品包括:除颤仪、除颤电极片、球囊面罩、硬质背板。 操作体位要求 使患者仰卧,救治者应位于患者右侧。 操作方法与程序 1. 评估 说明

(1) 评估现场环境:发现患者倒地(或意识障碍),首先要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 (2) 判断意识是否丧失:立即评估患者意识状况,拍打或摇动患者双肩,同时在患者双侧耳廓部大声呼唤“你怎么了”“你还好吗”,看患者能否回应。 (3) 启动EMS:如果患者没有意识,立即呼叫他人或拨打120。 2. 判断 说明: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诊断要点。 (1) 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 1) 颈总动脉位于甲状旁沟内,检查时,首先用示指和中指触摸到甲状软骨,向外滑到甲状旁沟内即可。 2) 5 s以上10 s以内的时间判断,如未触及大动脉搏动,立即进行心外按压。 (2) 判断有无呼吸 1) 检查者耳廓靠近患者口鼻部,感觉有无气流呼出,同时眼睛观察患者胸廓有无起伏,检查时间5 s以上10 s以内。 2) 心跳停止者大多呼吸也随即停止,偶有异常或不规则呼吸。 3. 胸外心脏按压 说明:通过按压时使胸骨下陷,造成胸腔压力升高或心脏直接受压,促使心腔内的血液流动,在心脏瓣膜作用下,构成人工循环。已证明是抢救心跳停止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1) 体位:患者平卧位,充分暴露胸廓,背部垫硬质背板或将患者置于地面。 (2) 确定按压部位:患者平卧时双侧乳头连线中点(即胸骨体中、下1/ 3交界处),或操作者先用手指触及肋弓下缘,滑至中线剑突处向上2个横指,即为按压部位。 (3) 方法:术者按压手法是双手掌重叠,掌根置于按压点,手指交叉,指尖翘起。肩、肘、腕成一直线,与胸骨垂直下压,随即松开,放松时双手不应离开胸壁。按压力度应使胸骨下陷5~6 cm,频率100~120次/分。无论单人还是双人操作,按压与呼吸次数之比均为30:2。(4) 人工通气 1) 开放气道:昏迷后舌根后坠,造成气道梗阻。首先开放气道,才能进行有效的人工通气。其基本方法是压额抬颏法,使患者头部尽量后仰,颏部向前抬起。创伤患者若有颈椎损伤,不宜扳动颈部,可改用托颌法,向前托起下颌而保持头部相对固定。若口腔咽部有异物或呕吐物,应直接用手指伸进去予以清除,如假牙、泥沙、呕吐物、黏液等。 2) 球囊面罩通气:利用带呼吸球囊的面罩进行人工通气方便有效,一手托起下颌,3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捏皮球。吹气时观察胸廓是否起伏,使患者胸部起伏为有效。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的比例为2:30。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中断胸外心脏按压。如有中断,则中断时间不应超过10 s。 (2) 在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应进行人工通气。

2015心肺复苏试题

一、选择题: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2、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 至少80-100次/分; B 至少100次/分; C至少次分; D 至少60-80次/分 3、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5-6次/分钟 D 12-20分钟 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间 6、2015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D 至少6cm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 500-600ml; B 600-700ml; C 400-500ml; D 800-1000m l 8、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 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9、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早期心肺复苏 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0、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 俯卧位 11、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度 D、75度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1)

东方医院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2015.7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2、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 至少80-100次/分; B 至少100次/分; C 至少 120次/分; D 至少60-80次/分 3、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5-6次/分钟 D 12-20分钟 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6、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D 至少6cm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 500-600ml; B 600-700ml; C 400-500ml; D 800-1000ml 8、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200J; B 300J; C 360J; D 150J 9、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100J; B 100-150J; C 150-200J; D 300J 10、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 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11、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早期心肺复苏 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2、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 俯卧位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适应症 心肺复苏适用于由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严重创伤、电击伤、溺水、挤压伤、踩踏伤、中毒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 心肺复苏概述 ▲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伤病员,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时间。 ▲在心跳呼吸骤停后4分钟之内开始正确的心肺复苏,8分钟内开始高级生命支持者,生存希望大。 重点提示: 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现场及时开展有效的抢救非常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步骤一:判断意识。轻拍伤病员肩膀,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 ▲步骤二:高声呼救。“快来人啊,有人晕倒了,快拨打急救电话”或赶快呼叫场馆内的急救人员。 ▲步骤三:将伤病员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步骤四:打开气道。成人: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90°)。 ▲步骤五:判断呼吸 一看,看胸部有无起伏;二听,听有无呼吸声;三感觉,感觉有无呼出气流拂面重点提示:判断呼吸的时间不能少于5—10秒钟 ▲步骤六:口对口人工呼吸 救护员将放在伤病员前额的手的拇指、食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吹气时间为1秒钟以上。吹气量700—1100毫升(吹气时,病人胸部隆起即可,避免过度通气),吹气频率为12次/分钟(每5秒钟吹一次)。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12—16次/分钟。 ▲步骤七: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两乳连接水平 按压方法: ①救护员用一手中指沿伤病员一侧肋弓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处,食指、中指并拢排列,另一手掌根紧贴食指置于伤病员胸部。 ②救护员双手掌根同向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双臂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30次。 ③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下压深度4—5厘米,放松时保证胸壁完全复位,按压频率100次/分钟。正常成人脉搏每分钟60—100次。 重要提示:按压与通气之比为30:2,做5个循环后可以观察一下伤病员的呼吸和脉搏。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伤病员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 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搏动; 眼球活动,手足抽动,呻吟。 复原(侧卧)位: 心肺复苏成功后或无意识但恢复呼吸及心跳的伤病员,将其翻转为复原(侧卧)位。 ▲步骤一:救护员位于伤病员一侧,将靠近自身的伤病员的手臂肘关节屈曲成90°,置于头部侧方。

心肺复苏考试题及答案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D、除颤 2、诊断心跳骤停迅速可靠的指标是() A、大动脉搏动消失 B、呼吸停止 C、瞳孔散大 D、血压测不出 E、脉搏不清 3、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80-100次/分 B、至少100次/分 C、100- 120次/分 D、至少60-80次/分 4、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30:2 B、15:2 C、30:1 D、15:1 5、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3-4次/分钟 B、5-6次/分钟 C、10-12次/分钟 D、12-20分钟 6、指南在心脏停搏时推荐的每次吹气时间() A、超过1秒 B、超过2秒 C、小于1秒 D、与呼气时间等同 E、快速用力吹气 7、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心尖部 C、胸骨中段 D、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8、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至少3cm C、至少5cm D、至少6cm 9、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400-500ml B、500-600ml C、600-700ml D、800-1000ml 10、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200J B、300J C、360J D、150J 11、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100J B、100-150J C、150-200J D、300J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C 、A、B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2、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 至少80-100次/分; B 至少100次/分; C 至少120次/分; D 100-120次/分 3、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8-10次/分钟 D 12-20分钟 5、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6、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 5-6cm;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D 至少6cm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 500-600ml; B 600-700ml; C 4A00-500ml; D 800-1000ml 8、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200J; B 300J; C 360J; D 150J 9、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100J; B 100-150J; C 150-200J; D 300J 10、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 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11、院外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早期心肺复苏 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2、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 俯卧位 13、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度 D、75度 14、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 A 1次; B 3次; C 2次; D 4次 15、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 A 心脏停搏; B 无脉性室颤; C 室颤; D 电-机械分离 16、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 A 胸外按压; B 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C 静脉推注胺碘酮; D 立即除颤 17、无脉性心脏停跳患者两次心跳检查之间应:() A 先给予约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 B 行12导心电图检查; C 建立深静脉通道; D 准备电除颤 18、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 A 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 B 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C 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D 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

2019 心肺复苏试题及答案

2019年度医学影像科 心肺复苏护理理论考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 一、填空题(单选题) 1、正常成人心跳每分钟( B )次 A、50次 B、60-100次 C、110-120次 2、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C ) A、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至少3cm; C、至少5cm; 3、现场心肺复苏包括C、A、B三个步骤,其中C是( A ) A、胸外按压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4、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现场救护的黄金时间是( A ) A、4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5、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C )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6、现场心肺复苏时,按压与吹气之比为( A ) A、30:2 B、15:2 C、20:3 7、现场对成人进行胸外按压时的部位是( A ) A、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B、胸骨下1/3 C、胸骨上1/3 8、现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 B )A、60次/分钟 B、≥100次/分钟 C、80次/分钟 9、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C ) A、胸外按压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10、简单而迅速地确定心脏骤停的指标是( C ) A.呼吸停止B.血压下降C.意识消失,无大动脉搏动 11、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 C ) A、心脏停搏 B、无脉性室颤 C、室颤 1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救援人员对无目击者的心脏停跳患者除颤前应:( B ) A、心前区叩击 B、先行胸外按压约5组(约2分钟)心肺复苏再行除颤 C、不需要其他处理,立即进行电除颤 13、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 C ) A、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 B、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C、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14、诊断心跳骤停迅速可靠的指标是:( A )A、大动脉搏动消失 B、呼吸停止 C、瞳孔散大 15、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时,评估循环的时间是( B ) A、至少5秒钟 B、5-10秒钟 C、至少10秒钟 16、心跳骤停紧急处理原则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 A.迅速开始人工呼吸 B. 开始胸外按压前需待心电图确诊 C.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17、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 )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5-6次/分钟 18、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中断胸外按压,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 B )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本

南岗镇卫生院医疗质量培训理论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D、胸外按压 2、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至少100次/分 B、100 - 120 次/ 分 C、至少 120次/分 D、60-80次/分 3、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5-6次/分钟 D 12-20分钟 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6、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D 5cm--6cm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 500-600ml; B 600-700ml; C 400-500ml; D 800-1000ml 8、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 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9、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早期心肺复苏 B、及时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0、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 俯卧位 11、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度 D、 75度 12、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 A 心脏停搏; B 无脉性室颤; C 室颤; D 电-机械分离 13、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 A 胸外按压; B 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C 静脉推注胺碘酮; D 立即除颤 14、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 A 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 B 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C 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D 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 15、常温下心搏停止几秒后可出现昏厥和抽搐症状:()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东方医院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2015.7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2、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至少80-100次/分;B至少100次/分;C至少120次/分;D至少60-80次/分 3、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30:2;B15:2;C30:1;D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5-6次/分钟D12-20分钟 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B心尖部C胸骨中段;D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6、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B至少3cm;C至少5cm;D至少6cm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500-600ml;B600-700ml;C400-500ml;D800-1000ml 8、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200J;B300J;C360J;D150J 9、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100J;B100-150J;C150-200J;D300J 10、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仰头举颏法;B双手推举下颌法;C托颏法;D环状软骨压迫法 11、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早期心肺复苏 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2、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D俯卧位

(完整版)心肺复苏试题及答案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 科室: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 一、填空题(单选题) 1、正常成人心跳每分钟()次 A、50次 B、60-100次 C、110-120次 2、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至少3cm; C、至少5cm; 3、现场心肺复苏包括C、A、B三个步骤,其中C是() A、胸外按压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4、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现场救护的黄金时间是() A、4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5、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6、现场心肺复苏时,按压与吹气之比为( ) A、30:2 B、15:2 C、20:3 7、现场对成人进行胸外按压时的部位是() A、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B、胸骨下1/3 C、胸骨上1/3 8、现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A、60次/分钟 B、≥100次/分钟 C、80次/分钟 9、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A、胸外按压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10、简单而迅速地确定心脏骤停的指标是() A.呼吸停止B.血压下降C.意识消失,无大动脉搏动 11、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度 D、75度 12、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 A、心脏停搏 B、无脉性室颤 C、室颤 13、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救援人员对无目击者的心脏停跳患者除颤前应:() A、心前区叩击 B、先行约5组(约2分钟)心肺复苏再行除颤 C、不需要其他处理,立即进行电除颤 14、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 A、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 B、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C、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15、指南在心脏停搏时推荐的每次吹气时间为:() A、超过1秒 B、超过2秒 C、小于1秒 16、诊断心跳骤停迅速可靠的指标是:()A、大动脉搏动消失 B、呼吸停止 C、瞳孔散大 17、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时,评估循环的时间是() A、至少5秒钟 B、5-10秒钟 C、至少10秒钟 18、心跳骤停紧急处理原则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迅速开始人工呼吸 B. 开始胸外按压前需待心电图确诊 C.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适应症

心肺复苏适应症 心肺复苏适用于由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严重创伤、电击伤、溺水、挤压伤、踩踏伤、中毒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 心肺复苏概述 ▲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伤病员,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时间。 ▲在心跳呼吸骤停后4分钟之内开始正确的心肺复苏,8分钟内开始高级生命支持者,生存希望大。 重点提示: 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现场及时开展有效的抢救非常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步骤一:判断意识。轻拍伤病员肩膀,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 ▲步骤二:高声呼救。“快来人啊,有人晕倒了,快拨打急救电话”或赶快呼叫场馆内的急救人员。 ▲步骤三:将伤病员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步骤四:打开气道。成人: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90°)。 ▲ 步骤五:判断呼吸

一看,看胸部有无起伏 二听,听有无呼吸声 三感觉,感觉有无呼出气流拂面 重点提示: 判断呼吸的时间不能少于5—10秒钟 ▲步骤六:口对口人工呼吸 救护员将放在伤病员前额的手的拇指、食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 吹气时间为1秒钟以上。 吹气量700—1100毫升(吹气时,病人胸部隆起即可,避免过度通气),吹气频率为12次/分钟(每5秒钟吹一次)。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12—16次/分钟。 ▲步骤七: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两乳连接水平 按压方法: ①救护员用一手中指沿伤病员一侧肋弓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处,食指、中指并拢排列,另一手掌根紧贴食指置于伤病员胸部。 ②救护员双手掌根同向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双臂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30次。 ③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下压深度4—5厘米,放松时保证胸壁完全复位,按压频率100次/分钟。正常成人脉搏每分钟60—100次。 重要提示:按压与通气之比为30:2,做5个循环后可以观察一下伤病员的呼吸和脉搏。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资料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2015)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2、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 至少80-100次/分; B 至少100次/分; C 至少 120次/分; D 至少60-80 次/分 3、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5-6次/分钟 D 12-20分钟 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6、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D 至少6cm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 500-600ml; B 600-700ml; C 400-500ml; D 800-1000ml 8、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200J; B 300J; C 360J; D 150J 9、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 100J; B 100-150J; C 150-200J; D 300J 10、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 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11、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早期心肺复苏 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2、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1.心肺复苏的流程 基本生命支持包括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等基本抢救技术方法。可以归纳为初级A、B、C、D,即A(airway)开放气道、B(breathing)人工呼吸、C(circulation)胸外按压、D(defibrillation)电除颤。 基本生命支持用于发病和(或)致伤现场,包括对病情判断评估和采用的其他抢救措施,目的是恢复心搏骤停乘客的自主循环。 (1)成人心肺复苏的流程。 ①检查意识、呼吸和脉搏。 检查意识。发现突然意识丧失倒地的旅客时,救护人员首先要确定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如有危险因素要及时躲避或脱离危险当前环境,否则应尽可能地不移动患者。 救护人员可以通过动作或声音刺激判断晕倒旅客有无意识,如可以轻轻拍打旅客的肩部并大声呼叫:“先生,你怎么了?”然后,观察患者对声音和拍打是否有语音或动作反应。如旅客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则可以使其取自动恢复体位;对无反应的旅客则应使其取平卧位,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怀疑旅客在摔倒时颈椎受伤,在帮助其翻转时则应使旅客的头颈部和躯干保持在一个轴面上,避免损伤脊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检查呼吸。暴露旅客的胸腹部,检查其是否有自主呼吸,观察有无胸腹部起伏,观察时间为5~10 s。根据传统急救的方法步骤,救护人员对患者的检查步骤可以概括为“一看二听三感觉”,即将耳朵靠近患者的口鼻部,听呼吸气流声及感觉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目前,临床建议将“一看二听三感觉”精简为“一看”,即检查患者有无胸腹部起伏。心搏骤停早期患者会有叹息样呼吸(濒死呼吸),但其为无效呼吸。当判断高铁上晕倒的旅客无呼吸或仅有叹息样呼吸时,救护人员应立即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求助,并施行心肺复苏术。

1心肺复苏考试题及答案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题 姓名: 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C、开放气道 D、除颤 2、诊断心跳骤停迅速可靠的指标是( ) A、大动脉搏动消失 B、呼吸停止 C、瞳孔散大 D、血压测不出 E、脉搏不清 3、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 ) A、80-100次/分 B、至少100次/分 C、100- 120次/分 D、至少60-80次/分 4、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 A、30:2 B、15:2 C、30:1 D、15:1 5、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 A、3-4次/分钟B、5-6次/分钟 C、10-12次/分钟D、12-20分钟 6、指南在心脏停搏时推荐的每次吹气时间( ) A、超过1秒 B、超过2秒C、小于1秒D、与呼气时间等同E、快速用力吹气 7、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心尖部 C、胸骨中段D、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8、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 A、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至少3cm C、至少5cm D、至少6cm 9、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 ) A、400-500ml B、500-600ml C、600-700ml D、800-1000ml 10、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A、200J B、300J C、360J D、150J 11、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 A、100J B、100-150J C、150-200J D、300J 12、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C、托颏法 D、环状软骨压迫法 13、院外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 A、及时高质量心肺复苏 B、高级心肺复苏 C、快速除颤D、高级生命支持 14、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俯卧位 15、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C、90度D、75度 16、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 ) A、1次 B、3次C、2次 D、4次 17、2015版心肺复苏的正确步骤() A、A→B→C B、C→B→A C、C→A→B D、A→C→B 18、无脉性心脏停跳患者两次心跳检查之间应( ) A、先给予约2分钟心肺复苏B、行12导心电图检查C、建立深静脉通道D、准备电除颤 19、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 A、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 B、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C、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D、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 20、心搏骤停后,下列哪种药物是首选抢救药物( ) A、阿托品B、肾上腺素 C、利多卡因 D 碳酸氢钠 21、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的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 )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松桃孟铁医院 2015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2、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 至少80-100次/分; B 至少100次/分; C 至少 120次/分; D 至少60-80次/分 3、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5-6次/分钟 D 12-20分钟 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6、 2015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D 至少6cm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A 500-600ml; B 600-700ml; C 400-500ml; D 800-1000ml 8、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 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9、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早期心肺复苏 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10、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 俯卧位 11、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度 D、 75度 12、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 A 心脏停搏; B 无脉性室颤; C 室颤; D 电-机械分离 13、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

2018年心肺复苏培训考试题附答案

郧阳区谭家湾镇卫生院 2018年心肺复苏理论考试题(一) 姓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计20 分) 1、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 A、至少80-100 次/分; B、至少100 次/分; C、至少120 次/分; D、至少60-80 次/分 2、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 A、30:2; B、15:2; C、30:1; D、5:1 3、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 A、10-12 次/分钟; B、20-24 次/分钟; C、5-6 次/分钟D 12-20 次/分钟 4、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B、心尖部C、胸骨中段D、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5、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 A、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至少3cm C、至少5cm D、至少6c 6、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C、托颏法D 环状软骨压迫法 7、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俯卧位 8、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 三个步骤,其中A 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9、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B 心尖部C 胸骨中段;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10、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A、早期心肺复苏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C、早期心脏电除颤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10 分) 1、在死亡边缘的患者BLS 的初期黄金时刻是()分钟生命链的内容包括是等。 2、胸外按压时要尽量减少中断如中断应尽量少于多少时间()秒;五个回合为一个周期,条件允许时每()秒转换一次。 3、胸外按压部位(),频率()次/min,深度()cm。 4、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比例()。 5、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量()ml/次,双人进行已建立高级气道的CPR 时,通气频率每分钟()次。 6、胸外心脏按压的主要并发症:。 7、当意外灾害或危重事故发生时,往往导致伤病员的呼吸心跳骤停,并在很短时间内死亡,()秒意识丧失,昏倒,()秒自主呼吸停止,()分钟开始脑水肿,()分钟脑细胞开始死亡,()分钟脑死亡,时间就是生命,实施现场心肺复苏的最佳时间是:()分钟,此时,最好的急救方法是:对伤病员实施(),而且,开展心肺复苏的时间越早,伤病员被救活的希望就越大,()min 内实施CPR 者60% 被救活,()min 内实施CPR 者40 %被救活,()min 内实

心肺复苏指南2005

2005国际CPR指南成人基础生命支持要点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或称初期复苏:基础生命支持包括识别突发心跳骤停(SCA)、心脏停搏、卒中和气道异物梗阻(FBAO)的表现;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利用体外自动除颤仪除颤。 AHA用4个链接(生存链)证明时间对SCA病人VF的重要性,四个生存链具体如下: ①早期识别和启动急救医疗系统(EMS)或联系当地急救反应系统。 ②早期由旁观者进行CPR。 ③早期进行电击除颤。 ④早期由医务工作者进行复苏后的高级生命支持。 成人BLS顺序 BLS的步骤包括一系列的评估和行动,这在BLS程序图(附后)中已有说明。图表的目的是让这些步骤能直观、简单、易学、易记、易操作。以下的框数是指图中的方框序数。 检查反应(框1) 当救助者已经确认环境安全,就应该检查受害者的反应。在检查中,可以拍打其肩膀,问“你还好吗?”。如果受害者有所应答但是已经受伤或需要救治,应马上去拨打120。尽快返回,重新检查受害者的情况。 启动EMS系统(框2) 如果单独的救助者发现没有反应的成年受害者(如没有运动或对刺激无反应),应该立刻启动EMS系统,取得一台AED(如果条件允许),返回受害者处进行CPR和除颤。如果有两个或更多救活者,应该首先开始CPR,其他人去启动EMS 系统和取得AED。如果现场有医疗反应机构或人员,应立即通知现场的医疗机构人员,而不是去呼叫EMS。 医务人员应根据最可能引起心脏骤停的病因最大可能,灵活使用救治顺序。如果只有一个医务人员,看见病人突然倒下,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心源性的,施救者应呼叫120,去取AED,并返回作CPR,进行除颤。如果仅有一个医务人员,面对淹溺或其他窒息(主要是呼吸)引起的心脏骤停任何年龄病人,施救者应先给5周期CPR(约2分钟),再去启动EMS。 开放气道与检查呼吸(框3)

1心肺复苏考试题及答案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题 姓名: 科室: 得分: 一、选择题: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就是( )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D、除颤 2、诊断心跳骤停迅速可靠的指标就是( ) A、大动脉搏动消失 B、呼吸停止 C、瞳孔散大 D、血压测不出 E、脉搏不清 3、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 ) A、80-100次/分 B、至少100次/分 C、100- 120次/分 D、至少60-80次/分 4、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 ) A、30:2 B、15:2 C、30:1 D、15:1 5、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 A、3-4次/分钟 B、5-6次/分钟 C、10-12次/分钟 D、12-20分钟 6、指南在心脏停搏时推荐的每次吹气时间( ) A、超过1秒 B、超过2秒 C、小于1秒 D、与呼气时间等同 E、快速用力吹气 7、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 ) A、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心尖部 C、胸骨中段 D、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8、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 ) A、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至少3cm C、至少5cm D、至少6cm 9、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 ) A、400-500ml B、500-600ml C、600-700ml D、800-1000ml 10、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 ) A、200J B、300J C、360J D、150J 11、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 ) A、100J B、100-150J C、150-200J D、300J

2019年度心肺复苏指南(中文版)

2019心肺复苏指南(中文版) 2010 心肺复苏指南(中文版)《201 0`AHA CPR&ECC 指南》新亮点《201 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已经公开发表,该指南框架结构与《2005`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基本相似。 经过五年的应用实施,有相应的调整!几个最主要变化是: 1 .生存链: 由 2005 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 (1 )尽早识别与激活 EMSS;(2)尽早实施 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 CPR;(3)快速除颤: 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2.几个数字的变化: (1 )胸外按压频率由 2005 年的 1 00 次/分改为至少 1 00 次/分(2)按压深度由 2005 年的 4-5cm 改为至少 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30: 2)(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 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 ABC 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 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 PEA 者常规使用阿托品(7)维持 ROSC 的血氧饱和度在 94%-98% (8)血糖超过 1

0mmol/L 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 5s 3.整合修改了 BLS 和 ACLS 程序图 201 0 新亮点: 《201 0`心肺复苏&心血管急救指南》《201 0`AHA CPR&ECC 指南》《201 0`AHA CPR&ECC 指南》成人 CPR 操作主要变化如下: 突出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保证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避免过度通气,保证胸廓完全回弹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1 、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 CPR 上 2、按压频率至少 1 00 次/分(区别于大约 1 00 次/分) 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 5 ㎝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6、避免过度通气 CPR 操作顺序的变化: A-B-CC-A-B ★201 0(新): C-A-B 即: C 胸外按压A 开放气道B 人工呼吸●2005(旧): A-B-C 即: A 开放气道 B 人工呼吸 C 胸外按压生存链的变化★201 0(新): 1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激活急救系统 2、尽早实施CPR,突出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地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2005(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