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利昂制冷剂

氟利昂制冷剂
氟利昂制冷剂

氟利昂制冷剂

开放分类:化学、制冷

氟里昂制冷剂大致分为3类。

一是氯氟烃类产品,简称CFC。主要包括R11、R12、R113、R114、R115、R500、R502等,由于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以及最大,被《蒙特利尔议定书》列为一类受控物质。

二是氢氯氟烃类产品,简称HCFC。主要包括R22、R123、R141b、R142b等,臭氧层破坏系数仅仅是R11的百分之几,因此,目前HCFC类物质被视为CFC类物质的最重要的过渡性替代物质。在《蒙特利尔议定书》中R22被限定2020年淘汰,R123被限定2030年。

三是氢氟烃类:简称HFC。主要包括R134A、R125、R32、R407C、R410A、R152等,臭氧层破坏系数为0,但是气候变暖潜能值很高。在《蒙特利尔议定书》没有规定其使用期限,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中定性为温室气体。

专家表示: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所有制冷剂全部都是氟里昂制品,非氟里昂制冷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发出来。政府明令禁止的是第一类氯氟烃类产品,对于氢氯氟烃类产品和氢氟烃类制冷剂,还要有相当长的一段使用时间。所以,消费者千万不要谈“氟”色变

近年来我国的制冷空调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国外引进了70多条冰箱生产线和150多条空调生产线。随着冰箱空调的逐渐普及,它们的能耗指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节能型的冰箱、空调不仅能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而且对减少温室效应也有重大的作用。冰箱与空调的节能有多种途径,其中选用以不必改变原来的制冷部件与机械新的制冷剂的方法可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制冷剂分为单一制冷剂和混合制冷剂。单一制冷剂只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其热物理性能参数恒定不变,例如,近几年新研制的R134a、R152a等新型制冷剂都具有较高的能量效率。混合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冷剂组成的混合物。根据它在气液相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是否相等又分为共沸混合制冷剂和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气液相平衡时气液两相组成相等的属于共沸混合制冷剂(包括相平衡时气液两相组成近似相等的近共沸混合制冷剂),组成不相等的属于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本文着重探讨混合制冷剂的选用与制冷机械的节能。Pt

二、共沸混合制冷剂的选用与制冷系统节能

共沸混合制冷剂在一定的压力下蒸发和冷凝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不变,且能保持恒定的温度。它和单一制冷剂具有近似的热物理性能。这类制冷制是研究和应用最早、最成熟的制冷剂,现将已研究的共沸混合制冷剂列入表1中。

对于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其在蒸发器中的蒸发过程及在冷凝器中的冷凝过程都是非理想混合过程。这两种非理想混合过程使得混合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冷凝压力降低,蒸发压力升高,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降低。这就使得制冷机的压比降低,制冷系数提高,从而提高了制冷系统的能量效率。

表1 已研究的共沸混合制冷剂

组成质量比标准沸点(℃)对工质热力性质的改善

R12/R152a73.8/26.2-33.3比R12制冷量大17~18%

R12/R2225/75-41.5蒸发温度比R22低

R22/R11548.8/51.2-45.6制冷量比R22大13%

R23/R1340.1/59.9-88.7制冷量比R13大

R32/R11548.2/51.8-57.2单级压缩可达50℃以下

R12/R3178/22-29.6空调工况制冷能力比R12大8%

R31/R11455/45-12.5

R124/RC31860/40-12.3有较低的冷凝压力

R290/R2231.8/68.2-48.6

R22/R115/R29044.9/47.1/8-47.4改善R592同润滑油互溶性

R13B1/R3280/20-64.0

R290/R11531.6/68.4-46.6

不同种类的混合制冷剂具有不同的热物理性质,这就会为制冷剂的优选提供了较大的余地。对于某一固定的制冷系统,在其最佳运行工况下,要求制冷剂必须具有特定的热物理性质。合理选用不同的共沸混合制冷剂使其满足这种特定的热物理性质,就可以提高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由于共沸混合制冷剂可使冷凝压力降低,而同时蒸发压力升高,这样在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缩机的压比就会减小,从而使压缩机的功耗降低。因此获得同样的制冷量时就只需较少的功。同时蒸发压力的升高会减小蒸发器的真空度,使蒸发器更稳定地工作,而冷凝压力的降低会使冷凝器在更安全的状态下远行。印度的制冷专家C.P.A RORA在第十五届国际制冷学会上发表的论文中,以共沸混合制冷剂

R22/R12(85/15)为例肯定了这个效果。由于压比的降低,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得到改进,制冷量增加,性能系数提高,同时压缩机的电机温度也从87.5℃降低到70.3℃,电机启动线圈的温度从97.3℃降到58.3℃,对空调器的安全运转起了重要的作用。

采用共沸混合制冷剂能够使压缩机的排气温度降低,它与制冷剂的性质密切相关。研究证明制冷剂的热容越大或绝热指数越小,则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就越低。制冷剂R115、R114、RC318的热容都很大,它们作为混合制冷剂的组分都有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的能力。如共沸混合制冷剂R22/R115(48.8/51.2)在冷凝温度44℃、蒸发温度-12℃的情况下,其排气温度为108℃,而采用单一制冷剂R22,其排气温度为133℃;采用R12时排气温度为112℃。

三、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应用与制冷系统节能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蒸发和冷凝时,温度及气液相组成是不断变化的,正是由于它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温度变化,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实现了非等温换热,表现出它自己独特的节能特点。现将正在使用和研究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列入表2中。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相变过程中出现各组分的混合与分离现象。冷凝过程是高沸点组分冷凝和低沸点组分溶解的过程。其中各组分既要放出自己的液化潜热又要放出混合热,最终使单位制冷剂的冷凝热增大。而蒸发过程是低沸点组分解吸和高沸点组分蒸发的过程,此时各组分除吸收各自的汽化潜热外,还将吸收相应的分离热,结果使单位制冷剂的吸热量即制冷量增加。这是制冷系统在没有增加功耗的情况下增加了制冷量。同时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也相应提高。研究表明,使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后,制冷系统显著降低了能耗。例如R22/R114(50/50)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取代R22用于热泵,制冷系数提高了25%,

R22/R11(50/50)在冰箱中取代R12后,功耗降低20%。

表2 已进行研究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

组成质量比用途及研究成果:

R12/R1190/10用于热泵

R12/R12B1不定用于制冷

R12/R13B160/40用于制冷及热泵

R12/R11450/50用于制冷比R12节能,用于热泵比R12节能16%

R12/R142R12=50~70%用于热泵与纯组分节能10%

R12/R143R143〈25%用于制冷

R12/R22R22〉25%用于制冷及热泵,主要用于改善循环参数

R22/R1150/50用于制冷,节能12%

R22/R11450/50用于热泵,节能25%

R13B1/R151a60/40用于热泵式空调器

R142/R143R143〈35%用于热泵

R22/R1130/70用于热泵,节能50%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相变过程中其气相和液相间的织成差异影响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能。在相变过程中出现的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的明显差异使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各组分比较容易混合与分离,从而达到调节混合比的目的。一些民用空调器,在全年运行期间,外界的环境条件变化相当大,常规使用的单一制冷剂的空调器,如单一制冷剂R22的适用范围很小,它在某一特定气候条件下性能指标非常好。而在气候条件变化时性能指标就会下降。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因其相变时配比随之变化,对变工况运行的适应能力较强,可以根据气候条件变化来调整制冷剂各组分的浓度。如使用R22/R13B1,在夏季制冷时,以高浓度

R22运行,在冬季供暖时以高浓度R13B1运行。使用这种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后,空调器全年能在较高的热力学效率下运行,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另外,采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可以实现劳伦兹循环,其吸热平均温度较高,放热平均温度较低,因此具有较高的卡诺效率。如图1所示,当制冷剂在(a)给出的变温热源下工作时,理论上可以实现的逆卡诺循环为(b)中的abcda,而劳伦兹循环为(c)中的ABCDA,由图可以看出,对于逆循环即制冷循环,劳伦兹循环比相应的逆卡诺循环省功。

格林柯尔不是生产环保制冷剂吗?

不是已有空调生产企业在使用了吗?春兰、新科、松下、科龙不是都有部分产品在使用R411A、R411B、R411C了吗,但是这样的产品出口的比较多,在市场上可以见到的就只有科龙双高效空调了。冰箱也不在只有R12、R134A、R600、R500了,也有R405A这样的高效环保制冷剂了

目前高效环保新型制冷剂主要有:一是美国的制冷剂HFC134a;二是德国的制冷剂R600a;三是中国的混合制冷剂。

使用环保节能新型制冷剂的制冷系统与传统的R12、R22制冷系统的造价还有一定的差距,产家为了提高国内市场境争力,R22是他们的首选制冷剂。只有国家强制政策,才可以改变这种市场现象。

《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1.大气中有哪些重要污染物?说明其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 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若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两大类;若按形成过程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按照化学组成还可以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素化合物。主要按照化学组成讨论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如下: (1)含硫化合物 大气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包括:氧硫化碳(COS)、二硫化碳(CS 2 )、二甲基 硫(CH 3) 2 S、硫化氢(H 2 S)、二氧化硫(SO 2 )、三氧化硫(SO 3 )、硫酸(H 2 SO 4 )、 亚硫酸盐(MSO 3)和硫酸盐(MSO 4 )等。大气中的SO 2 (就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来 说)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SO 2约有50%会转化形成H 2 SO 4 或SO 4 2-, 另外50%可以通过干、湿沉降从大气中消除。H 2 S主要来自动植物机体的腐烂, 即主要由植物机体中的硫酸盐经微生物的厌氧活动还原产生。大气中H 2 S主要的 去除反应为:HO + H 2S → H 2 O + SH。 (2)含氮化合物 大气中存在的含量比较高的氮的氧化物主要包括氧化亚氮(N 2 O)、一氧化氮 (NO)和二氧化氮(NO 2)。主要讨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 2 ),用通式 NO x 表示。NO和NO 2 是大气中主要的含氮污染物,它们的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的 燃烧。大气中的NO x 最终将转化为硝酸和硝酸盐微粒经湿沉降和干沉降从大气中去除。其中湿沉降是最主要的消除方式。 (3)含碳化合物 大气中含碳化合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 2 )以及有机的碳氢化合物(HC)和含氧烃类,如醛、酮、酸等。 CO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甲烷的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其中以甲烷的转化最为重要。CO的人为来源主要是在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大气中的CO可由以下两种途径去除:土壤吸收(土 壤中生活的细菌能将CO代谢为 CO 2和 CH 4 );与HO自由基反应被氧化为CO 2 。 CO 2 的人为来源主要是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天然来源主要包括海洋

制冷剂的种类及特性

氨(R717)的特性 氨(R717、NH3)是中温制冷剂之一,其蒸发温度ts为-33.4℃,使用范围是+5℃到-70℃,当冷却水温度高达30℃时,冷凝器中的工作压力一般不超过1.5MPa。 氨的临界温度较高(tkr=132℃)。氨是汽化潜热大,在大气压力下为1164KJ/Kg,单位容积制冷量也大,氨压缩机之尺寸可以较小。 纯氨对润滑油无不良影响,但有水分时,会降低冷冻油的润滑作用。 纯氨对钢铁无腐蚀作用,但当氨中含有水分时将腐蚀铜和铜合金(磷青铜除外),故在氨制冷系统中对管道及阀件均不采用铜和铜合金。 氨的蒸气无色,有强烈的刺激臭味。氨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当氨液飞溅到皮肤上时会引起冻伤。当空气中氨蒸气的容积达到0.5-0.6%时可引起爆炸。故机房内空气中氨的浓度不得超过0.02mg/L。 氨在常温下不易燃烧,但加热至350℃时,则分解为氮和氢气,氢气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后会发生爆炸。 氟哩昂的特性 氟哩昂是一种透明、无味、无毒、不易燃烧、爆炸和化学性稳定的制冷剂。不同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氟里昂制冷剂热力性质相差很大,可适用于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机,以适应不同制冷温度的要求。 氟里昂对水的溶解度小,制冷装置中进入水分后会产生酸性物质,并容易造成低温系统的“冰堵”,堵塞节流阀或管道。另外避免氟里昂与天然橡胶起作用,其装置应采用丁晴橡胶作垫片或密封圈。 常用的氟里昂制冷剂有R12、R22、R502及R1341a,由于其他型号的制冷剂现在已经停用或禁用。在此不做说明。 氟里昂12(CF2CL2,R12):是氟里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中、小型食品库、家用电冰箱以及水、路冷藏运输等制冷装置中被广泛采用。R12具有较好的热力学性能,冷藏压力较低,采用风冷或自然冷凝压力约0.8-1.2KPa。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属中温制冷剂,用于中、小型活塞式压缩机可获得-70℃的低温。而对大型离心式压缩机可获得-80℃的低温。近年来电冰箱的代替冷媒为R134a。 氟里昂22(CHF2CL,R22):是氟里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家用空调和低温冰箱中采用。R22的热力学性能与氨相近。标准气化温度为-40.8℃,通常冷凝压力不超过1.6MPa。R22不燃、不爆,使用中比氨安全可靠。R22的单位容积比R12约高60%,其低温时单位容积制冷量和饱和压力均高于R12和氨。近年来对大型空调冷水机组的冷媒大都采用 R134a来代替。 氟里昂502(R502):R502是由R12、R22以51.2%和48.8%的百分比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R502与R115、R22相比具有更好的热力学性能,更适用于低温。R50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45.6℃,正常工作压力与R22相近。在相同的工况下的单位容积制冷量比R22大,但排气温度却比R22低。R502用于全封闭、半封闭或某些中、小制冷装置,其蒸发温度可低达-55℃。R502在冷藏柜中使用较多。 氟里昂134a(C2H2F4,R134a):是一种较新型的制冷剂,其蒸发温度为-26.5℃。它的主要热力学性质与R12相似,不会破坏空气中的臭氧层,

制冷剂 基础知识(DOC)

碳氢制冷剂基础知识 (一)制冷剂概述制冷剂概述制冷剂概述制冷剂概述 1、什么是制冷剂? 答: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它是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空调制冷中主要是采用卤代烃制冷剂,其中不含氢原子的称为氯氟烃(CFC),含氢原子的称为氢氯氟烃(HCFC),不含氯原子的称为氢氟烃(HFC)。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等)的热量而汽化,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冷凝。它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经济性、安全性及运行管理,因而对制冷剂性质要求的了解是不容忽视的。 2、对制冷剂性质有哪些要求? (1)环保性 要求工质的臭氧消耗潜能值(ODP)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尽可能小,以减小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及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2)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 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以便能在给定的温度区域内运行时有较高的循环效率。具体要求为:临界温度高于冷凝温度、与冷凝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不要太高、标准沸点较低、流体比热容小、绝热指数低、单位容积制热量较大等。

(3)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能 具体要求为:较高的传热系数、较低的粘度及较小的密度。 (4)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要求工质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保证在最高工作温度下工质不发生分解。 (5)与润滑油有良好互溶性。 (6)安全性。工质应无毒、无刺激性、无燃烧性及爆炸性。 (7)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 (8)经济性。要求工质低廉,易于获得。 3、制冷剂是怎样分类的? 在压缩式制冷剂中广泛使用的是氨、氟里昂和烃类。 一、按照化学成分,制冷剂可分为五类: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和共沸混合物制冷剂。 (1)无机化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使用得比较早,如氨(NH3)、水(H2O)、空气、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等。对于无机化合物制冷剂,国际上规定的代号为R及后面的三位数字,其中第一位为“7”后两位数字为分子量。如水R718...等。 (2)氟里昂(卤碳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全部或部分氢元素(CL)、氟(F)和溴(Br)代替后衍生物的总称。国际规定用“R”作为这类制冷剂的代号,如R22...等。又有人称之为氟利昂的。 (3)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中主要有甲烷、乙烷、丙烷、丁

氟利昂制冷剂的分类和优劣势

氟利昂制冷剂的分类及优劣势 氟利昂是在制冷机中完成热力循环的工质。它在低温下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然后在较高温度下转移给冷却水或空气。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使用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能液化的工质为制冷剂,合肥空调加氟服务中心介绍,常见的有R12.R22.R502 、R123及R134a,由于其他型号的制冷剂已经停用或禁用。在此不做说明。 一、氟利昂R600a(C4H10) 2-甲基丙烷(异丁烷),属于CH类制冷剂A3类物质,充灌量很少时可用作冰箱制冷剂,具有节能、低噪、对大气无破坏的优势,但其易燃、易爆、安全性差。 二、氟利昂R410A 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HFC制冷剂,由二氟甲烷R32(CH2F2),五氟乙烷R125(C2HF5)以50%,50%的质量百分比混合而成的非(近)共沸制冷剂,温度滑移较小,发生相变时两组分比例基本保持恒定,物性接近单组分制冷剂。工作压力为普通R22空调的1.6倍左右,制冷(热)效率更高,不破坏臭氧层。另外,采用新冷媒的空调在性能方面也会有一定的提高。R410A 是目前为止国际公认的用来替代R22最合适的的冷媒,并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得到普及。 三、氟利昂R407C 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HFC制冷剂,由二氟甲烷R32(CH2F2),五氟乙烷R125(C2HF5),四氟乙烷R134a(C2H2F4)以23%,25%,52%的质量百分比混合而成的非共沸制冷剂,温度滑移较高。 四、氟利昂134a(C2H2F4,R134a) 是一种较新型的制冷剂,HFC制冷剂,其蒸发温度为-26.5℃。它的主要热力学性质与R12相似,不会破坏空气中的臭氧层,是鼓吹的环保冷媒,但会造成温室效应。是比较理想的R12替代制冷剂。 五、氟里昂502(R502) R502是由R12.R22以51.2%和48.8%的百分比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R502与R115.R22相比具有更好的热力学性能,更适用于低温。R50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45.6℃,正常工作压力与R22相近。在相同的工况下的单位容积制冷量比R22大,但排气温度却比R22低。R502用于全封闭、半封闭或某些中、小制冷装置,其蒸发温度可低达-55℃。R502在冷藏柜中使用较多。 六、氟利昂22(CHF2CL,R22) HCFC制冷剂,是氟里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家用空调和低温冰箱中采用。R22的热力学性能与氨相近。标准气化温度为-40.8℃,通常冷凝压力不超过1.6MPa。R22不燃、不爆,使用中比氨安全可靠。R22的单位容积比R12约高60%,其低温时单位容积制冷量和饱和压力均高于R12和氨。对大型空调冷水机组的冷媒大都采用R134a来代替。 七、氟利昂-13

大学环境化学问答题

1、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主要有:元素、无机物、有机化合物和烃类、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有机氮化合物、有机卤化物、有机硫化物、有机磷化物等。 2、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急需解决哪些重大问题? 1.地表水污染机理与水环境修复?2.地下水污染与修复?3.安全饮用水技术保障体系?4.污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成套技术?5.大气污染形成机理与控制?6.城市空气质量控制机理与技术?7.城市物理污染机理及其控制?8.土壤污染机理与修复?9.固体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10.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11.环境监测新技术?12.持久性有毒物质与生态安全?13.区域环境调控与环境建设?14.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与生态环境安全 当前三大全球环境问题:气候变化、酸沉降、臭氧层损耗都发生在大气圈内 3、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P15) 4.简述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件。 (1)比利时马斯(Meuse)河谷烟雾事件。 (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3)多诺拉烟雾事件 (4)伦敦烟雾事件: (5)四日市哮喘事件 (6)痛痛病事件: (7)水俣病事件:。 (8)米糠油事件: 三、简答: 1、试述光化学烟雾的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 答:1、化学特征:(1)烟雾蓝色;(2)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橡胶开裂;(3)强烈刺激人的眼睛、呼吸道等,并引起头痛、呼吸道疾病恶化,严重的造成死亡;(4)会伤害植物叶子; (5)使大气能见度降低;(6)刺激物浓度峰值出现在中午和午后;(7)污染区域出现在污染源下风向几十到几百公里的范围内。 2、形成条件:(1)大气中有强烈的太阳光;(2)大气中有碳氢化合物(烃类特别是 烯烃的存在);(3)大气中有氮氧化合物;(4)大气相对湿度较低;(5)气温为24—32℃的夏季晴天。 2、大气中的污染物氯氟烃有哪些特点及危害? 答:1、特点:(1)、在对流层中不会发生光解反应;(2)、在对层中难以被OH?氧化;(3)、不易被降水清除。 2、(1)、可以使臭氧层遭到破坏;(2)、氟氯烃化合物也是温室气体;(3)、氟氯烃化合 物的浓度增加具有破坏平流层臭氧层和影响对流层气候的双重效应; 3、简述HO2·的来源 (1)主要来自大气中甲醛(HCHO)的光解 HCHO + hν→H? + HC?O (光λ<370nm)(光分解) H? + O2→HO2?HC?O + O2→CO + HO2? (2)亚硝酸甲脂(CH3ONO)光解所产生的自由基HCO?和H3CO?(烷氧基自由基)与空气中的氧作 用的结果 (3)HO?与H2O2或CO作用的结果。 HO?+ CO →CO2 + H? H?+ O2→ HO2? (4)烃类光解或者烃类被O3氧化,都可能产生H2O? RH + hν→R?+ H? H?+ O2→ HO2? RH + O3 + hν→RO?+ HO2? 4、请以CH3CH=CHCH3为例,参考下面的光化学烟雾形成示意图,写出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有

空调常用制冷剂的特性

空调常用制冷剂的特性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制冷剂已达70~80种,并正在不断发展增多。但用于食品工业和空调制冷的仅十多种。其中被广泛采用的只有以下几种: 1.氨(代号:R717) 氨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中压中温制冷剂。氨的凝固温度为-77.7℃,标准蒸发温度为-33.3℃,在常温下冷凝压力一般为1.1~1.3MPa,即使当夏季冷却水温高达30℃时也绝不可能超过1.5MPa。氨的单位标准容积制冷量大约为520kcal/m3。 氨有很好的吸水性,即使在低温下水也不会从氨液中析出而冻结,故系统内不会发生“冰塞”现象。氨对钢铁不起腐蚀作用,但氨液中含有水分后,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且使蒸发温度稍许提高。因此,氨制冷装置中不能使用铜及铜合金材料,并规定氨中含水量不应超过0.2%。 氨的比重和粘度小,放热系数高,价格便宜,易于获得。但是,氨有较强的毒性和可燃性。若以容积计,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 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个小时即可中毒,达到11%~13%时即可点燃,达到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因此,氨制冷机房必须注意通风排气,并需经常排除系统中的空气及其它不凝性气体。 总上所述,氨作为制冷剂的优点是:易于获得、价格低廉、压力

适中、单位制冷量大、放热系数高、几乎不溶解于油、流动阻力小,泄漏时易发现。其缺点是:有刺激性臭味、有毒、可以燃烧和爆炸,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 2.氟利昂-12(代号:R12) R12为烷烃的卤代物,学名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为CF2Cl2。它是我国中小型制冷装置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中压中温制冷剂。R12 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8℃,冷凝压力一般为0.78~0.98MPa,凝固温度为-155℃,单位容积标准制冷量约为288kcal/m3。 R12是一种无色、透明、没有气味,几乎无毒性、不燃烧、不爆炸,很安全的制冷剂。只有在空气中容积浓度超过80%时才会使人窒息。但与明火接触或温度达400℃以上时,则分解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R12能与任意比例的润滑油互溶且能溶解各种有机物,但其吸水性极弱。因此,在小型氟利昂制冷装置中不设分油器,而装设干燥器。同时规定R12中含水量不得大于0.0025%,系统中不能用一般天然橡胶作密封垫片,而应采用丁腈橡胶或氯乙醇等人造橡胶。否则,会造成密封垫片的膨胀引起制冷剂的泄漏。

常见制冷剂标号含义

制冷剂r22是什么意思-常见制冷剂标号含义 时间:2010-01-25 10:36来源:未知作者:影东-black 点击:次 ※ R-22(二氟一氯甲烷)制冷剂物化性质:R22( Freon22,二氟一氯甲烷Chlorodifuoromethane),分子式CHClF2,分子量86.47。R-22在常温下为无色,近似无味的气体,不燃烧、无腐蚀、毒性极微,加压可液化为无色透明的液体,为 HCFC 型制冷剂。主要用途:氟 我们经常在加汽车制冷剂的时候听汽车维修店的维修人员说R-134a啊R-12啊等等。这些标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R-12制冷剂 别名R12、氟利昂12、F-12、CFC-12、二氟二氯甲烷,商品名称有Freon 12等,中文名称二氟二氯甲烷,英文名称Dichlorodifluoromethane,分子式CCl2F2。由于R-12属于CFC类物质(第一批受限的ODS物质Class I 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对臭氧层有破坏、并且存在温室效应,因此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停止了在新空调、制冷设备上的初装或旧设备上的再添加;中国2007年已停止了R12制冷剂的生产、以及在新制冷空调设备上的初装。 R-12主要用途 作为使用最广泛的中低温制冷剂,R-12主要应用于冰箱、冷柜、饮水机、汽车空调、商用空调、冷库、商业制冷、冷冻冷凝机组等制冷设备中。二氟二氯甲烷同时还可应用于气雾推进剂、物理发泡剂、配医用消毒剂、杀虫药发射剂等。 R-134a制冷剂 别名R134a、HFC134a、HFC-134a、四氟乙烷,商品名称有SUVA 134a、Genetron 134a、KLEA 134a等,中文名称四氟乙烷,英文名称1,1,1,2-tetrafluoroethane,化学名1,1,1,2-- 四氟乙烷,分子式CH2FCF3。由于R-134a属于HFC类物质(非ODS物质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因此完全不破坏臭氧层,是当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认可并推荐使用的环保制冷剂,也是目前主流的环保制冷剂,广泛用于新制冷空调设备上的初装和维修过程中的再添加。 R-134a主要用途 R-134a作为使用最广泛的中低温环保制冷剂,由于HFC-134a 良好的综合性能,使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CFC-12的替代品,主要应用于在使用 R-12 (R12、氟利昂12、F-12、CFC-12、Freon 12、二氯二氟甲烷)制冷剂的多数领域,包括:冰箱、冷柜、饮水机、汽车空调、中央空调、除湿机、冷库、商业制冷、冰水机、冰淇淋机、冷冻冷凝机组等制冷设备中,同时还可应用于气雾推进剂、医用气雾剂、杀虫药抛射剂、聚合物(塑料)物理发泡剂,以及镁合金保护

常用氟利昂冷媒大全

中央空调用冷媒:R22,R123,R124,R142b,R402A大全 氟利昂概述 又名:氟里昂,氟氯烃 英文:freon 几种氟氯代甲烷和氟氯代乙烷的总称。包括CCl3F(F-11)、CCl2F2(F-12)、CClF3(F- 13)、CHCl2F (F-21)、CHClF2(F-22)、FCl2C-CClF2(F-113)、F2ClC-CClF2(F-114) 、C2H4F2(F-152)、C2ClF5(F-115)、C2H3F3(F143)等等。以上氟里昂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或易挥发液体,略有香味,低毒,化学性质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二氯二氟甲烷CCl2F2(F-12)。二氯二氟甲烷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熔点-158℃,沸点-29.8℃,密度1.486克/厘米(-30℃);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与酸、碱不反应。二氯二氟甲烷可由四氯化碳与无水氟化氢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得,反应产物主要是二氯二氟甲烷,还有CCl3F和CClF3,可通过分馏将CCl2F2分离出来。 氟利昂的作用 氟利昂主要用作制冷剂。它们的商业代号F表示氟代烃,第一个数字等于碳原子数减1(如果是零就省略),第二个数字等于氢原子数加1,第三个数字等于氟原子数目,氯原子数目不列。由于氟利昂可能破坏大气臭氧层,已限制使用。目前地球上已出现很多臭氧层漏洞,有些漏洞已超过非洲面积,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氟利昂的化学物质。 氟利昂的危害 氟利昂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它是20世纪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学性质稳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产达到了高峰,产量达到了144万吨。在对氟利昂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了2000万吨。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在对流层相当稳定的氟利昂,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 根据资料,2003年臭氧空洞面积已达2500万平方公里。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线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B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危害。据分析,平流层臭氧减少万分之一,全球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0.6-0.8%,即意味着因此引起失明的人数将增加1万到1.5万人。 由于氟利昂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滞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停留在对流层,小部分升入平流层。 在对流层的氟利昂分子很稳定,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当它们上升到平流层后,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含氯的氟里昂分子会离解出氯原子,然后同臭氧发生连锁反应(氯原子与臭氧分子反应,生成氧气分子和一氧化氯基;一氧化氯基不稳定,很快又变回氯原子,氯原子又与臭氧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氯基……),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Cl+O3→O2+ClO ClO+O→O2+Cl 如此周而复始,结果一个氯氟利昂分子就能破坏多达10万个臭氧分子。总的结果,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O3—→3O2 (在反应中氟里昂分子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反应机理: 臭氧在紫外线作用下(反应条件不好打,自己加上) O3 —→ O2 + O 氯氟烃分解(以CF2Cl2为例) CF2Cl2 → CF2Cl? + ?Cl

六种常见制冷方式.docx

六种常见制冷方式 一、蒸汽式压缩制冷 原理: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压缩机从蒸发器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 经压缩机绝热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再压入冷凝器中定压冷却,并向冷却 介质放出热量,然后冷却为过冷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或毛细管)绝 热节流成为低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吸收空调循环水(空气)中的热量, 从而冷却空调循环水(空气)达到制冷的目的,流出低压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 如此循环工作。 压缩机功能: 把制冷剂蒸气从低压状态压缩至高压状态,创造了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常温液化的 条件。被称为整个装置的“心脏”。 冷凝器功能: 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过热蒸气冷却,并凝结为制冷剂液体,在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热量排放给冷却介质。 分类:水冷式冷凝器、风冷式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 风冷式冷凝器: 使用和安装方便,不需要冷却水、热量由分机将其带入大气中。但同样传热系数低, 相对其他类型重量偏大,翅片表面会积灰是散热能力下降,须及时清理。 蒸发器功能: 依靠制冷剂液体的蒸发来吸收冷却介质热量的换热设备,它在制冷系统中的任务 是对外输出冷量。 分类:满液式(沉浸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沉浸式蛇管、壳管 式、板式、喷淋式等。 节流装置功能: 截流降压: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流过膨胀阀后,就变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液体。 控制制冷剂流量:膨胀阀通过感温包感受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过热度的变化来控制 阀的开度,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使其流量与蒸发器的热负荷相匹配。 控制过热度:膨胀阀具有控制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过热度的功能,即保持蒸发器的 传热面积的充分利用,又防止压缩机冲缸事故的发生。

冷媒类型

目前使用的制冷剂已达70~80种,并正在不断发展增多。但用于食品工业和空调制冷的仅十多种。其中被广泛采用的只有以下几种: 1.氨(代号:R717)氨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中压中温制冷剂。氨的凝固温度为-77.7℃,标准蒸发温度为-33.3℃,在常温下冷凝压力一般为1.1~1.3MPa,即使当夏季冷却水温高达30℃时也绝不可能超过1.5MPa。氨的单位标准容积制冷量大约为520kcal/m3。氨有很好的吸水性,即使在低温下水也不会从氨液中析出而冻结,故系统内不会发生“冰塞”现象。氨对钢铁不起腐蚀作用,但氨液中含有水分后,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且使蒸发温度稍许提高。因此,氨制冷装置中不能使用铜及铜合金材料,并规定氨中含水量不应超过0.2%。氨的比重和粘度小,放热系数高,价格便宜,易于获得。但是,氨有较强的毒性和可燃性。若以容积计,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个小时即可中毒,达到11%~13%时即可点燃,达到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因此,氨制冷机房必须注意通风排气,并需经常排除系统中的空气及其它不凝性气体。总上所述,氨作为制冷剂的优点是:易于获得、价格低廉、压力适中、单位制冷量大、放热系数高、几乎不溶解于油、流动阻力小,泄漏时易发现。其缺点是:有刺激性臭味、有毒、可以燃烧和爆炸,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 2.氟利昂-12(代号:R12)R12为烷烃的卤代物,学名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为CF2Cl2。它是我国中小型制冷装置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中压中温制冷剂。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8℃,冷凝压力一般为0.78~0.98MPa,凝固温度为-155℃,单位容积标准制冷量约为288kcal/m3。R12是一种无色、透明、没有气味,几乎无毒性、不燃烧、不爆炸,很安全的制冷剂。只有在空气中容积浓度超过80%时才会使人窒息。但与明火接触或温度达400℃以上时,则分解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R12能与任意比例的润滑油互溶且能溶解各种有机物,但其吸水性极弱。因此,在小型氟利昂制冷装置中不设分油器,而装设干燥器。同时规定R12中含水量不得大于0.0025%,系统中不能用一般天然橡胶作密封垫片,而应采用丁腈橡胶或氯乙醇等人造橡胶。否则,会造成密封垫片的膨胀引起制冷剂的泄漏。 3.氟利昂-22(代号:R22)R22也是烷烃的卤代物,学名二氟一氯甲烷,分子式为CHClF2,标准蒸发温度约为-41℃,凝固温度约为-160℃,冷凝压力同氨相似,单位容积标准制冷量约为454kcal/m3。R22的许多性质与R12相似,但化学稳定性不如R12,毒性也比R12稍大。但是,R22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却比R12大的多,接近于氨。当要求-40~-70℃的低温时,利用R22比R12适宜,故目前R22被广泛应用于-40~-60℃的双级压缩或空调制冷系统中。 4. R-134a(代号:R134a)分子式:CH 2 FCF 3 (四氟乙烷),分子量:102.03 沸点:-26.26℃,凝固点:-96.6°C ,临界温度:101.1 ℃,临界压力:4067kpa 饱和液体密度:25℃,1.207g/cm 3 ,液体比热:25℃,1.51KJ/(Kg·℃) 溶解度( 水中,25℃ ) :0.15% ,临界密度:0.512g/cm3 破坏臭氧潜能值(ODP):0 ,全球变暖系数值(GWP):0.29 沸点下蒸发潜能:215 kJ/kg 质量指标:纯度≥ 99.9 % ,水份PPm≤ 0.0010,酸度PPm≤ 0.00001 ,蒸发残留物PPm≤ 0.01 R134a作为R12的替代制冷剂,它的许多特性与R12很相像。R134a的毒性非常低,在空气中不可燃,安全类别为A1,是很安全的制冷剂。R134a的化学稳定性很好,然而由于它的溶水性比R22高,所以对制冷系统不利,即使有少量水分存在,在润滑油等的作用下,将会产生酸、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将对金属产生腐蚀作用,或产生“镀铜”作用,所以R134a 对系统的干燥和清洁要求更高。R134a对钢、铁、铜、铝等金属未发现有相互

大气环境化学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1.大气中有哪些重要污染物?说明其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 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若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两大类;若按形成过程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按照化学组成还可以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素化合物。主要按照化学组成讨论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如下: (1)含硫化合物 大气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包括:氧硫化碳(COS)、二硫化碳(CS2)、二甲基硫(CH3)2S、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硫酸(H2SO4)、亚硫酸盐(MSO3)和硫酸盐(MSO4)等。大气中的SO2(就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来说)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SO2约有50%会转化形成H2SO4 2-,另外50%可以通过干、湿沉降从大气中消除。H2S主要来自动植物机或SO 4 体的腐烂,即主要由植物机体中的硫酸盐经微生物的厌氧活动还原产生。大气中H2S主要的去除反应为:HO +H2S→H2O+ SH。 (2)含氮化合物 大气中存在的含量比较高的氮的氧化物主要包括氧化亚氮(N O)、一氧化氮 2 )。主要讨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用通式(NO)和二氧化氮(NO 2 NO x表示。NO和NO2是大气中主要的含氮污染物,它们的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NOx最终将转化为硝酸和硝酸盐微粒经湿沉降和干沉降从大气中去除。其中湿沉降是最主要的消除方式。 (3)含碳化合物 大气中含碳化合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以及有机的碳氢化合物(HC)和含氧烃类,如醛、酮、酸等。 CO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甲烷的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其中以甲烷的转化最为重要。CO的人为来源主要是在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大气中的CO可由以下两种途径去除:土壤吸收(土壤中生活的细菌能将CO代谢为CO2和CH4);与HO自由基反应被氧化为CO2。

制冷剂价格,最新全国制冷剂规格型号价格大全

全国各规格型号制冷剂价 格大全 来源:造价通工程造价信息网 概述:造价通工程造价信息网为您实时提供全国各省市地区各种规格/型号制冷剂价 格查询。 标签:制冷剂价格,制冷剂价格表,制冷剂规格,制冷剂型号,最新制冷剂价格,制冷剂 报价,制冷剂价格查询,制冷剂市场价 编者按:造价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标 准》(GB/T 50851-2013)的参编单位和唯一数据提供方。

材料名规格/型号单位品牌省份城市查询账号账号密码 制冷剂R410 瓶广东广州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制冷剂R22(23.5kg) 桶北京北京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制冷剂R22(23.5kg) 桶恒润北京北京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制冷剂R22(23.5kg) 桶北京北京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制冷剂R22(23.5kg) 桶同方北京北京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制冷剂R22(23.5kg) 桶航天同达北京北京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制冷剂R22(23.5kg) 桶北京北京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制冷剂R22(23.5kg) 桶北京北京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制冷剂R22(23.5kg) 桶北京北京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制冷剂R22(23.5kg) 桶北京北京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制冷剂R22(23.5kg) 桶北京北京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制冷剂R22(23.5kg) 桶北京北京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制冷剂R22(23.5kg) 桶北京北京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制冷剂R410〔DAKIN〕瓶大金上海上海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制冷剂F22/22.7(巨化) 瓶上海上海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制冷剂F22/13.6(巨化) 瓶上海上海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制冷剂F22/22.7(杜邦) 瓶杜邦上海上海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制冷剂F22/22.7(霍尼韦 尔) 瓶霍尼韦尔上海上海市jszjtxxj336 cccba335548796

制冷系统氟利昂安全使用与应急处置

制冷系统氟利昂安全使用与应急处置 一、氟利昂特性 氟利昂又名氟氯烷,是含有氟和氯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很容易液化,是一种很好的制冷剂,目前应用最广的是R22,即二氟一氯甲烷,R2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无腐蚀性的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烧爆炸,相对密度1.18(水=1),相对蒸气密度3.0(空气=1),R22几乎不溶于水,能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氟利昂作为制冷剂使用比氨安全可靠,但属于破坏臭氧层和产生温室效应气体。 二、氟利昂事故风险 1.氟利昂本身无毒,是一种窒息性气体,氟利昂比空气重,发生泄漏后,会滞留在较低和通风不畅的地方,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浓度时,造成环境缺氧,人在此环境中停留,可导致因缺氧而窒息,吸入量过大或时间过长,会抑制呼吸功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2.氟利昂与明火相遇且在水汽等作用下,可分解生成光气、氯化氢、氟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可引起中毒。 3.人体直接接触到液态氟利昂,可导致人员冻伤。 4.储存氟利昂的容器或气瓶若遇高热,内部压力增大,有发生开裂和物理爆炸的危险。 三、氟利昂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1.制冷系统发生氟利昂泄漏时,操作人员应迅速停止机组运转,切断供电电源,确认泄漏点(必要时使用冷媒检漏仪检漏),尽可能关闭泄漏点前后端阀门,切断与系统相连的阀门。 2.打开门窗通风,迅速疏散泄漏区域内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3.通知部门负责人和维修人员。 4.部门负责人组织人员到达现场处理事故,及时对泄漏区域进行合理排风,加速扩散。 5.现场抢险人员不得盲目进入泄漏现场,必须进入泄漏高浓度区域切断泄漏源和堵漏作业时,抢险人员需佩戴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6.焊接泄漏管道等设施时要将氟利昂完全排放干净,泄漏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7.区域内泄漏氟利昂未处理完时,区域内禁止明火操作。 8.处理泄漏点时,注意防止维修人员被泄漏制冷剂冻伤。 9.有人员吸入氟利昂,应使之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拨打急救电话,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10.一旦皮肤接触氟利昂引起冻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11.一旦眼睛接触氟利昂液体,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 四、氟利昂操作和储存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制冷工操作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操作人员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正常工作时不需要特殊防护。 3.空气流动差的操作区域应设置通风设施,注意全面通风,防止氟利昂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高浓度吸入。 4.进入储罐、地沟等受限空间作业,严格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现场有人监护。

几种常见的低温制冷剂

超低温制冷剂R14。R-14制冷剂,别名R14、 氟利昂14、PFC-14,商品名称有Freon 14 等,中文名称四氟化碳、全氟化碳,英文名 称Carbon Tetrafluoride or Tetrafluoromethane,分子式CF4。R-14属 于fc类物质——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但存在 温室效应;目前对于R14制冷剂的生产、销 售以及在新制冷设备上的初装、售后设备上 的再添加均没有限制。 主要用途:R-14作为一款特种超低温制冷 剂,主要应用于要求温度非常低的深冷设备中(包括科研制冷、医用制冷等),R14同时也是超低温配合冷媒的重要组分。 R-13制冷剂,别名R13、氟利昂13、F13、 F-13、CFC13、CFC-13、三氟一氯甲烷,商 品名称有Freon 13等,中文名称三氟一氯甲 烷,英文名称Chlorotrifluoromethane,化学 式CClF3。由于R-13属于CFC类物质(第 一批受限的ODS物质Class I 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对臭氧层 有破坏、并且存在温室效应,因此在发达国 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停止了在新制冷 设备上的初装或旧设备上的再添加;中国 2007年已停止了R13制冷剂的生产、以及在 新制冷空调设备上的初装。 R-13主要用途:R-13作为广泛使用的超低温制冷剂,主要应用于超低温冰箱或冷柜、血库冰箱、冻干机/冷冻干燥机、环境试验箱/设备(冷热冲击试验机)、生化试验箱等深冷设备中(包括科研制冷、医用制冷等),多见用于这些复叠式制冷系统的低温段。三氟一氯甲烷同时还可用作灭火剂等。

R-23作为广泛使用的超低温制冷剂, 由于HFC-23 良好的综合性能,使其成为一 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CFC-13(R13、R-13、 Freon 13、氟利昂-13)和R-503的替代品。 主要用途:R-23制冷剂,别名R23、氟利 昂23、F23、F-23、HFC23、HFC-23。由于R-23属于HFC类物质(非ODS 物质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因此完全不破坏臭氧层,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认可并推荐使用的环保制冷剂,也是主流的环保制冷剂之一。 R-508B(SUVA 95)环保制冷剂R-508B 制冷剂,别名R508B,商品名称有SUVA 95、Genetron 508B等。R-508B是属于完 全不含破坏臭氧层的CFC、HCFC物质的 环保型共沸制冷剂,得到目前世界绝大多数 国家的认可并推荐的主流超低温环保制冷 剂,广泛用于新冷冻设备(超低温、深冷) 上的初装和维修过程中的再添加。符合美国 环保组织EPA、SNAP和UL的标准,符合 美国采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 的A1安全等级类别(这是最高的级别,对 人身体无害)。 R-508B主要用途 R-508B(SUVA 95)作为广泛使用的超低温制冷剂,由于R-508B良好的综合性能,使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CFC-13(R13、R-13、Freon 13、氟利昂-13)、R-503和HFC-23(R23、R-23、Freon 23、氟利昂-23)的替代品,主要应用于环境试验箱/设备(冷热冲击试验机)、冻干机/冷冻干燥机、超低温冰箱或冷柜、血库冰箱、生化试验箱等深冷设备中(包括科研制冷、医用制冷等),多见用于这些复叠式制冷系统的低温级。R508B制冷温度可降至-80℃甚至更低,是符合工业标准的R-13,R-503和R-23的长期替代品,它完全适应R-503的工作环境。

氟利昂[1]

氟利昂 氟利昂-11分子式CCl3F,分子量137.38,学名一氟三氯甲烷。熔点-111℃,沸点23.7℃,密度(20/4℃)1.487克/厘米3。有乙醚味,不燃烧。 氟利昂-12分子式CC12F2,分子量120.92,学名二氟二氯甲烷。熔点-158℃、沸点-29.8℃。密度(20/4℃)1.486克/厘米3。无色无味气体,无刺激性、无腐蚀性。 氟利昂-13分子式CClF3,分子量104.46。学名三氟一氯甲烷。熔点-182℃、沸点-82℃、密度(-130℃)1.703克/厘米3。无色气体。 氟利昂-14分子式CF4,分子量88.01。学名四氟甲烷或四氟化碳。熔点-191℃,沸点-128℃,密度(-130℃)1.62克/厘米3、无色无味气体。对热稳定,化学性质稳定。 氟利昂-114分子式C2Cl2F4,分子量170.93。学名1,1,2,2-四氟-1,2-二氯乙烷。结构简式CClF2-CClF2。熔点-94℃、沸点3.55℃、密度(20/4℃)1.470克/厘米3。无色无味气体。无刺激性,无腐蚀性,不燃烧。 1 氟里昂是一种透明、无味、无毒、不易燃烧、爆炸和化学性稳定的制冷剂。不同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氟里昂制冷剂热力性质相差很大,可适用于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机,以适应不同制冷温度的要求。 2 氟里昂对水的溶解度小,制冷装置中进入水分后会产生酸性物质,并容易造成低温系统的“冰堵”,堵塞节流阀或管道。另外避免氟里昂与天然橡胶起作用,其装置应采用丁晴橡胶作垫片或密封圈。 3 常用的氟里昂制冷剂有R12、R22、R502及R1341a,由于其他型号的制冷剂现在已经停用或禁用。在此不做说明。 4 氟里昂12(CF2CL2,R12):是氟里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中、小型食品库、家用电冰箱以及水、路冷藏运输等制冷装置中被广泛采用。R12具有较好的热力学性能,冷藏压力较低,采用风冷或自然冷凝压力约0.8-1.2KPa。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属中温制冷剂,用于中、小型活塞式压缩机可获得-70℃的低温。而对大型离心式压缩机可获得-80℃的低温。近年来电冰箱的代替冷媒为R134a。 5 氟里昂22(CHF2CL,R22):是氟里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家用空调和低温冰箱中采用。R22的热力学性能与氨相近。标准气化温度为-40.8℃,通常冷凝压力不超过1.6MPa。R22不燃、不爆,使用中比氨安全可靠。R22的单位容积比R12约高60%,

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1(大气中有哪些重要污染物,说明其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 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若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两大类;若按形成过程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按照化学组成还可以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素化合物。主要按照化学组成讨论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如下: (1)含硫化合物 大气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包括:氧硫化碳(COS)、二硫化碳(CS)、二甲2基硫(CH)S、硫化氢(HS)、二氧化硫(SO)、三氧化硫(SO)、硫酸(HSO)、3222324亚硫酸盐(MSO)和硫酸盐(MSO)等。大气中的SO(就大城市及其周围地342 区来说)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SO约有50%会转化形成HSO224 2-或SO,另外50%可以通过干、湿沉降从大气中消除。HS主要来自动植物机 42 体的腐烂,即主要由植物机体中的硫酸盐经微生物的厌氧活动还原产生。大气中HS主要的去除反应为:HO + HS ? HO + SH。 222 (2)含氮化合物 大气中存在的含量比较高的氮的氧化物主要包括氧化亚氮(NO)、一氧化2氮(NO)和二氧化氮(NO)。主要讨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2用通式NO表示。NO和NO是大气中主要的含氮污染物,它们的人为来源主要x2 是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NO最终将转化为硝酸和硝酸盐微粒经湿沉降和干沉x 降从大气中去除。其中湿沉降是最主要的消除方式。 (3)含碳化合物

大气中含碳化合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以及有机2的碳氢 化合物(HC)和含氧烃类,如醛、酮、酸等。 CO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甲烷的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 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其中以甲烷的转化最为重要。CO的人为来源主要是在燃 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大气中的CO可由以下两种途径去除:土壤吸收(土壤中生活的细菌能将CO代谢为 CO 和 CH);与HO自由基反应被氧化24 为CO。 2 CO的人为来源主要是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天然来源主要包括海洋2 脱气、甲烷转化、动植物呼吸和腐败作用以及燃烧作用等。 甲烷既可以由天然源产生,也可以由人为源产生。除了燃烧过程和原油以及天然气的泄漏之外,产生甲烷的机制都是厌氧细菌的发酵过程。反刍动物以及蚂蚁等的呼吸过程也可产生甲烷。甲烷在大气中主要是通过与HO自由基反应被消除:CH + HO?CH + HO。 432 (4)含卤素化合物 大气中的含卤素化合物主要是指有机的卤代烃和无机的氯化物和氟化物。 大气中常见的卤代烃以甲烷的衍生物,如甲基氯(CHCl)、甲基溴(CHBr)33和甲基碘(CHI)。它们主要由天然过程产生,主要来自于海洋。CHCl和CHBr333在对流层大气中,可以和HO自由基反应。而CHI在对流层大气中,主要是在3 太阳光作用下发生光解,产生原子碘(I)。许多卤代烃是重要的化学溶剂,也 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原料和中间体,如三氯甲烷(CHCl)、三氯乙烷(CHCCl)、333四氯化碳(CCl)和氯乙烯(CHCl)等均可通过生产和使用过程挥发进入大气,423 成为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它们主要是来自于人为源。在对流层中,三氯甲烷和氯乙烯等可通过与HO自由基反应,转化为HCl,然后经降水而被去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