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开发手册

整车开发手册
整车开发手册

(吉利)整车部设计手册-人机校核

整车集成篇 第二章人机校核 2.1 人体乘坐舒适性 2.1.1 人体姿态角度 Ramsis里面的二维人体模型是95%SAE人体,其默认最舒适角度如下图1所示: 图1 RAMSIS默认舒适角度 Ramsis中的靠背角调节角度是5°-40°,躯干角是60°-130°,膝盖角是80°-180°,踝角是87°-135°,基本上能够反映大部分人体常规姿态。而实际在汽车设计当中,人体有一个设计舒适角度,见表1和图2示意。 表1舒适角度 舒适角度最佳角度 20°

臀部角度膝关节 紧凑型轿车90°-95°115°-12 0° 小型轿车95°125° 中型轿车95°-100°125°-130° 大型轿车100°130° 在实际的人机校核当中,一般根据上述经验角度来验证人体姿态的舒适性,如果超出了舒适范围,则在有足够布置空间的状态下,考虑适当调整人体。 2.1.2 座椅使用舒适性 一般座椅的设计H点位置与人体的H点轨迹是一致的,因此首先可以查看座椅行程轨迹的可行性。一般情况下,汽车设计当中驾驶员座椅主要考虑5%女性-95%男性之间所有的人体情况。因此,座椅的位置,必须至少包含这个范围,也就是座椅设计H点的轨迹必须包括这个范围内的所有SgRp点(如果是紧凑型轿车,也可以选择座椅轨迹两端为座椅实际轨迹),也就是大致包括所有范围的人体。滑轨角度为3°-5°,普通轿车高度方向调节量为35mm左右(X向接近时候测量),人体设计R点在高度调节范围内的中间位置,见图3。 图3 座椅轨迹范围 一般后排乘客的膝部与前排靠背的间隙最小要保证51mm(95%SAE人体的腿部粗),见图4。 图4 膝部间隙

新产品开发与管理手册

新产品开发与管理手册 主办:上海普瑞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10年11月29—30日北京11月25—时间: 2010年10月28—29日深圳 10月25—26日杭州? 26日上海 2010年12月30—31日北京12月27—28日深圳 价格:¥2200 /人(包括授课费、资料费、会务费、证书、午餐等) 【培训对象】企业CEO/总经理、研发总经理/副总,公司总工/技术总监,公司人力资源总监、产品线总监、产品经理/项目经理、PMO(项目管理办公室)成员、市场总监、技术支持总监等。 【课程背景】 2008年一场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大量的工业企业倒闭关门,大批员工失业。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我们发现还是有很多企业不但没有倒下,反而更加高速成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企业构建了成功的产品管理体系,培养了优秀的产品经理,能够组织团队开发出具有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公司在冬天更应该加强自己内功的修炼来应对危机,同时迎接春天的到来。 当一个企业从单一产品线向多产品线跨越的时候,必须突破的一个瓶颈就是公司产品经理的培养,因为产品经理是公司价值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直接面向客户、带领团队创造价值的领军人物,因此产品经理个人及其所率领的团队的能力往往决定了该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业界大量公司在构建产品管理体系和培养产品经理的过程中常见如下困惑的问题: 1.产品经理该如何定位?究竟定位于研发还是定位于市场? 2.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有什么区别?如何作好分工??3.产品经理究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模型?谁来承担 比较合适? 4.产品经理如何参与产品的市场管理流程?如何从源头来规划产品??5.如何推动产品开发全流程的工作??6.如何协调产品的市场管理、开发管理、财经管理之间的关系? 7.产品经理如何管理产品团队? 8.公司如何建立产品经理的培养体系以成批培养产品经理? 本课程在过去4年讲授的基础上作了大量的更新,结合业界成功公司在产品经理培养和管理上的一些教训和经验,针对以上难题进行深入的讲解,并总结出如何建立公司的产品经理资源池来批量培养成功的产品经理,实现公司规模化的扩张。 ?≡≡≡≡≡≡≡≡≡≡≡≡≡≡≡≡≡≡≡≡≡≡≡≡≡≡≡≡≡≡≡≡≡≡≡≡≡≡ 【课程收益】 1.分享讲师数百场研发管理培训的专业经验,通过现场的互动帮助学员理清适合自己企业的产品管理的思路和产品经理的培养方案 2.分析业界公司在产品经理培养和管理中的误区,并分享成功经验?3.了解产品经理的定位、职责、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标准 4.理解新产品市场管理、路标规划、需求管理的流程及支撑体系 5.掌握新产品开发的过程管理的技巧和方法? 6.掌握新产品上市管理的技巧和方法,总结保证产品商业成功的关键? 7.学会如何打造一个成功的产品团队,如何管理产品团队的绩效和冲突处理 8.学会如何建立产品经理的培养体系――资源池

汽车性能开发

汽车性能开发介绍 一、汽车性能介绍 1.汽车性能定义 假如我们买了一辆车,首先是买了一辆实实在在的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车。与此同时,也购买了汽车带给我们的快感,也购买了汽车带给我 们的安全感,也购买了汽车带给我们的舒适与欢乐,也购买了汽车应具有 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由此我们再进行汽车设计开发时,不仅仅要考虑汽车物理结构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汽车结构所应具有的满足顾客需求的内在特性,这些特 性,我们称之为汽车性能,准确的说,汽车性能是指汽车能适应各种使用 条件、满足顾客使用需求及社会环境需求的能力。 2.汽车性能分类 由前面汽车性能的定义不难看出,在各种使用条件下汽车均应满足顾客与社会环境的需求,因此,从顾客与社会环境需求角度出发,可以讲汽 车性能划分为以下16项: 1)总布置及工效性 General layout and performance 指汽车的总布置、装配及维修方便性、运输、保管、通过性等相关 指标。 2)人机工程 Ergonomic 指使整车设计适应人体结构的要求,确保人-机系统工作的高效、 舒适性。本标准指居住舒适性和人机界面性能,具体为车内乘坐姿 势及空间、操作方便性、上下车方便性、座椅舒适性、视野等指标。 3)造型及颜色 Styling and Color

指车辆内外部形状风格及色彩搭配特征,具体指汽车的造型风格、风阻洗漱、颜色基调及色彩搭配。 4)动力性 Power Performance 指汽车在良好路面直线行驶时由车辆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其评价指标为最高车速、加速能力、爬坡能力、驾驶性、牵引能力等。 5)燃油经济性 Fuel Economy 指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量的能力,其评价指标为设计标准载荷下每行驶100公里消耗掉的燃料量(升)。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指标包括等速油耗、综合油耗、行驶里程等。 6)操纵稳定性 Steering/Handling Stablity 指汽车在行驶状态下能否完全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操作)完成改变运动方向和改变运动速度,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行驶的能力,它包括转向回正、稳态回转、转向轻便、蛇行、直线行驶稳定性等。 7)平顺性 Ride Comfort 指汽车在行驶状态下,由于路面不平而引起的座椅振动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程度。其工作内容包括随机输入(等效均值等),不平路面座椅振动。 8)可靠耐久性 Reliability and Durability 可靠性指汽车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功能的能力。耐久性指汽车在规定的使用和维修的条件下,达到某种技术或经济指

吉利整车部设计手册间隙面差

整车集成篇 第一章DTS 1.1 间隙及面差定义 1.1.1间隙、面差定义的意义及基本要求 1.1.1.1 意义 对整车进行外表面及内表面的间隙面差定义,从而通过对整车外观间隙、面差的控制,使得整车能够实现预期的外观要求。 1.1.1.2 基本要求 间隙、面差定义主要依据竞品车间隙面差测量、现有车型数据库积累,并充分对比市场上竞争车型的间隙、面差水平结合我们自身的工艺制造能力进行制定。 1)整车的间隙、面差应能在竞品车中处于领先水平并考虑实际的制造工艺要求; 2)间隙、面差定义应符合工程要求并能在后期的数据设计阶段中体现; 3)间隙面差定义文件中对应位置处的间隙面差定义应有断面简图,以表明该处的结构。 1.1.2 整车间隙、面差的定义

1.1. 2.1 相关输入及流程 为了保证后期产品质量,并满足工艺及外观要求对整车的间隙、面差进行定义。整车间隙面差定义开始于造型设计阶段,根据新产品的造型输入,并对比竞品车、结合公司工艺制造水平进行整车间隙面差定义。 需要的相关输入如下: 1)车型效果图(第二版)。该效果图要分缝明确,以根据分缝形式及位置进行间隙、面差定义。 2)车型CAS数据(第一版)。内、外CAS都要分缝明确。 3)竞品车间隙及面差分析报告。应包括竞品车车身表面及内饰表面主要断面及搭接处的间隙、面差统计及分析。该报告可以作为新车型间隙、面差定义的参考。 间隙、面差定义流程如下: 通过上述输入,科室内完成的间隙面差的定义,并需要与相关部门一起对定义进行评审。评审通过的定义需要在CAS及A面中体现。后期三维数据的制作、工程车制造生产均要以此为标准。间隙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见图1-1。评审材料为PPT格式,实例见附录A-1。

吉利整车部设计手册人机校核

整车集成篇 第二章人机校核 2.1 人体乘坐舒适性 2.1.1 人体姿态角度 Ramsis里面的二维人体模型是95%SAE人体,其默认最舒适角度如下图1所示: 图1 RAMSIS默认舒适角度 Ramsis中的靠背角调节角度是5°-40°,躯干角是60°-130°,膝盖角是80°-180°,踝角是87°-135°,基本上能够反映大部分人体常规姿态。而实际在汽车设计当中,人体有一个设计舒适角度,见表1和图2示意。 表1 舒适角度 舒适角度最佳角度 20°<A1<30°25° 95°<A2<110°95° 95°<A3<135°125° 85°<A4<110°87° 25°<A5<60° 80°<A6<165° 170°<A7<190° 图2 人体姿态角度示意 当然,设计值并非一成不变的,对于微型车以及后排乘客而言,某些角度是能够在上述舒适角度范围之外的,特别是臀部角度以及后排乘客的踝角。 比如还有一种设计,根据车型种类来定义人体角度,见表2。 表2 根据车型定义人体舒适角度范围 臀部角度膝关节 紧凑型轿车90°-95°115°-120° 小型轿车95°125°

中型轿车95°-100°125°-130° 大型轿车100°130° 在实际的人机校核当中,一般根据上述经验角度来验证人体姿态的舒适性,如果超出了舒适范围,则在有足够布置空间的状态下,考虑适当调整人体。 2.1.2 座椅使用舒适性 一般座椅的设计H点位置与人体的H点轨迹是一致的,因此首先可以查看座椅行程轨迹的可行性。一般情况下,汽车设计当中驾驶员座椅主要考虑5%女性-95%男性之间所有的人体情况。因此,座椅的位置,必须至少包含这个范围,也就是座椅设计H点的轨迹必须包括这个范围内的所有SgRp点(如果是紧凑型轿车,也可以选择座椅轨迹两端为座椅实际轨迹),也就是大致包括所有范围的人体。滑轨角度为3°-5°,普通轿车高度方向调节量为35mm左右(X向接近时候测量),人体设计R点在高度调节范围内的中间位置,见图3。 图3 座椅轨迹范围 一般后排乘客的膝部与前排靠背的间隙最小要保证51mm(95%SAE人体的腿部粗),见图4。 图4 膝部间隙 座椅的压缩量设计舒适值见图5,可以根据这些值验证座椅的压缩量的合理性。

吉利整车部设计手册间隙面差

整车集成篇 第一章 DTS 1.1 间隙及面差定义 1.1.1 间隙、面差定义的意义及基本要求 1.1.1.1 意义 对整车进行外表面及表面的间隙面差定义,从而通过对整车外观间隙、面差的控制,使得整车能够实现预期的外观要求。 1.1.1.2 基本要求 间隙、面差定义主要依据竞品车间隙面差测量、现有车型数据库积累,并充分对比市场上竞争车型的间隙、面差水平结合我们自身的工艺制造能力进行制定。 1)整车的间隙、面差应能在竞品车中处于领先水平并考虑实际的制造工艺要求; 2)间隙、面差定义应符合工程要求并能在后期的数据设计阶段中体现; 3)间隙面差定义文件中对应位置处的间隙面差定义应有断面简图,以表明该处的结构。 1.1.2 整车间隙、面差的定义 1.1. 2.1 相关输入及流程 为了保证后期产品质量,并满足工艺及外观要求对整车的间隙、面差进行定义。整车间隙面差定义开始于造型设计阶段,根据新产品的造型输入,并对比竞品车、结合公司工艺制造水平进行整车间隙面差定义。 需要的相关输入如下: 1)车型效果图(第二版)。该效果图要分缝明确,以根据分缝形式及位置进行间隙、面差定义。 2)车型CAS数据(第一版)。、外CAS都要分缝明确。 3)竞品车间隙及面差分析报告。应包括竞品车车身表面及饰表面主要断面及搭接处的间隙、面差统计及分析。该报告可以作为新车型间隙、面差定义的参考。 间隙、面差定义流程如下: 通过上述输入,科室完成的间隙面差的定义,并需要与相关部门一起对定义进行评审。评审通过的定义需要在CAS及A面中体现。后期三维数据的制作、工程车制造生产均要以此为标准。间隙面差定义及控制流程见图1-1。评审材料为PPT格式,实例见附录A-1。

汽车性能开发

一、汽车性能介绍 1.汽车性能定义 假如我们买了一辆车,首先是买了一辆实实在在的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车。 与此同时,也购买了汽车带给我们的快感,也购买了汽车带给我们的安全感,也购 买了汽车带给我们的舒适与欢乐,也购买了汽车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由此我们再进行汽车设计开发时,不仅仅要考虑汽车物理结构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汽车结构所应具有的满足顾客需求的内在特性,这些特性,我们称之为 汽车性能,准确的说,汽车性能是指汽车能适应各种使用条件、满足顾客使用需求 及社会环境需求的能力。 2.汽车性能分类 由前面汽车性能的定义不难看出,在各种使用条件下汽车均应满足顾客与社会环境的需求,因此,从顾客与社会环境需求角度出发,可以讲汽车性能划分为以下 16项: 1)总布置及工效性 General layout and performance 指汽车的总布置、装配及维修方便性、运输、保管、通过性等相关指标。 2)人机工程 Ergonomic 指使整车设计适应人体结构的要求,确保人-机系统工作的高效、舒适性。 本标准指居住舒适性和人机界面性能,具体为车内乘坐姿势及空间、操作 方便性、上下车方便性、座椅舒适性、视野等指标。 3)造型及颜色 Styling and Color 指车辆内外部形状风格及色彩搭配特征,具体指汽车的造型风格、风阻洗 漱、颜色基调及色彩搭配。 4)动力性 Power Performance 指汽车在良好路面直线行驶时由车辆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 平均行驶速度。其评价指标为最高车速、加速能力、爬坡能力、驾驶性、 牵引能力等。 5)燃油经济性 Fuel Economy

新产品开发计划书

新产品开发计划书 ××产品开发计划书 一、内部考虑因素 (一)选择新产品 (1)市场情报; (2)新产品性质(组合、改良、新用途或是新发明); (3)估计潜在市场; (4)消费者接受的可能性; (5)获利率的多少。 (二)新产品再研究 (1)同类产品的竞争情况; (2)预估新产品的成长曲线; (3)产品定位的研究; (4)包装与式样的研究; (5)广告的研究; (6)销售促进的研究; (7)制造过程的情报; (8)产品成本; (9)法律上的考虑; (10)成功概率。 (三)市场计划 (1)决定产品定位; (2)确立目标市场; (3)品质与成分; (4)销售区域; (5)销售数量; (6)新产品销售的进度表。 (四)产品

(1)产品的命名; (2)商标与专利; (3)标签。 (五)包装 (1)与产品价值相符的外貌; (2)产品用途; (3)安装的式样; (4)成本。 (六)人员推销 (1)推销技巧; (2)推销素材(DM、海报、标签等); (3)奖励办法。 (七)销售促进 (1)新产品发表会; (2)各种展示活动; (3)各类赠奖活动。 (八)广告 (1)选择广告代理商; (2)广告的目标; (3)广告的诉求重点; (4)广告预算与进度表; (5)预测广告的效果。 (九)公共关系 (1)与有关机构的公共关系; (2)与上下游广告商的公共关系(供应商与经销商);(3)公司内员工与管理者的关系; (4)与各传播媒体的公关。 (十)价格 (1)制定新产品的价格; (2)研讨公司与消费者的利润;

(3)研讨合理的价格政策。 (十一)销售渠道 (1)直销; (2)经销商; (3)连锁商店; (4)超级市场; (5)大百货公司; (6)零售店(杂货店、百货行、食品店、药房等)。 (十二)商店陈列 (1)商店布置; (2)购买点陈列广告(POP,包括海报、橱窗张贴、柜台陈列、悬挂陈列、旗帜、商品架、招牌等)。 (十三)服务 (1)售中服务(销售期间的服务); (2)售后服务; (3)投诉的处理; (4)各种服务的训练。 (十四)产品供给 (1)进口或本地制造; (2)品质控制; (3)包装; (4)产品的安全存量; (5)产品供给进度表。 (十五)运送 (1)运送的工具与制度; (2)运送过程维持良好品质的条件; (3)运费的估算; (4)耗损率; (5)耗损产品的控制与处理; (6)退货的处理。

整车部设计手册-附件系统布置

总布置篇 第X章整车附件系统布置 本章主要针对整车附件系统的布置进行说明,主要的部件系统有:座椅、机罩锁及开启机构总成、车门锁及内外开启机构、加油盖锁及开启机构总成、背门锁及开启机构、车门限位器、天窗、内后视镜、外后视镜、安全拉手、玻璃升降器、隔音隔热垫、玻璃、遮阳板、遮阳帘、行李舱网兜、随车工具气弹簧、铭牌标识、行李架、密封条、缓冲块、堵塞 1.1 座椅系统 1.1.1 座椅的种类及结构 汽车座椅是汽车使用者的直接支承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司乘人员提供安全、舒适、便于操纵和不易疲劳的驾乘座位。 座椅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折叠座椅、侧向座椅、后向座椅、悬挂式座椅等。头枕可分为整体式、分离式和嵌入式;座椅常见的调节方式有手动调节和电动调节。具体分类可参考标准QC/T 47-92《汽车座椅术语》。 座椅的结构主要包括:头枕、靠背、坐垫、座椅骨架、附属调节机构等。

1.1.2座椅的设计要求 轿车座椅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机械、化工、纺织、喷涂、热处理、美学、力学、人体工程学等多门学科,设计时应依据人体工程学原理综合考虑座椅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座椅的合理布置。 GB 11550-1995 汽车座椅头枕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4167-2006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 GB 15083—2006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 ECE R17 关于车辆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认证的统一规定 ECER25 关于批准与车辆座椅一体或非一体的头枕的统一规定 安全性:要绝对保证驾乘者的安全。 乘坐舒适:能使乘员保持良好的坐姿,保证合理的体压分布,具有腰椎依托感、腰背部贴合感和侧向稳定感。 操纵方便:布置的调整手柄、按钮必须是在驾乘者伸手可及的位置,应能顺应常人的习惯且操纵力量适中。 1.1.3座椅布置需输入清单 功能定义描述:设计之前应该定义好需要哪些功能;

汽车总体设计整车性能

1.4 汽车总体设计整车性能 仿真与系统匹配 1.4.1动力性能仿真计算 (1) 计算目的 汽车的动力性是汽车重要基本性能指标之一。动力性的好坏,直接影到汽车在城市和城际公路上的使用情况。因此在新车开发阶段要进行动力性计算,预测今后生产车型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 (2) 已知参数如表所示

a 设计载荷确定: 该车型设计载荷根据德国标准DIN 70020规定:在空车重量(整备质量)的基础上加上座位载荷。5座位轿车前面加2人、后排加1人,也称为半载作为设计载荷, 重量假定为68kg加上随身物品7kg,重心对于不可调整座位在R点(设计H点)前50mm,可调整作为R点前100mm处。我国标准常常规定满载作为设计工况. 对于该计算车型如采用德国标准, 则具体计算为:1070kg+3*(68kg+7kg)=1295kg b 迎风面积: 根据迎风面积计算公式:A=0.78BH确定,其中:A迎风面积,B车宽,H 车高。对于该车型而言具体计算为:A=0.78*1710mm*1427mm=1.90m2 c 传动效率: 根据该轿车的具体传动系统形式,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大体可以由变速器传动效率,单级主减速器传动效率,万向节传动效率组成。 具体计算为:95%(变速器)乘96%(单级主减速器)乘98%(万向节)=89.4%,

同时考虑到,一般情况下采用有级变速器的轿车的传动系统效率在90%到92%之间,对上述计算结果进行圆整,对传动系统效率取为90% d 滚动阻力系数: 滚动阻力系数采用推荐拟和公式进行计算: )19440/1(2 0a u f f +=, 其中: f 取为0.014(良好水泥或者沥青路面), a u 为车速km/h 。 (3) 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i. AJR 发动机 ii AFE 发动机 图1.4.1 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4) 基本理论概述 汽车动力性能计算主要依据汽车驱动力和行驶阻力之间的平衡关系: j i w f t F F F F F +++= (1.4.1) 表1.4.2 各种受力名称 发 动 发动机

(吉利)整车部设计手册-底盘布置篇

总布置篇 第×章底盘布置 底盘布置是下车身布置的重要环节,也是平台选择的首要任务。在项目策划初期就要进行底盘的布置,为底盘设计提供输入。 悬架结构型式和特点 汽车悬架按导向机构形式可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两大类。独立悬架的车轮通过各自的悬架和车架(或车身)相连,非独立悬架的左、右车辆装在一根整体轴上,再通过其悬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 图1 非独立悬架与独立悬架示意图 1.1.1 独立悬架 主要用于轿车上,在部分轻型客、货车和越野车,以及一些高档大客车上也有采用。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相比有以下优点:由于采用断开式车轴,可以降低发动机及整车底板高度;独立悬架孕育车轮有较大跳动空间,而且弹簧可以设计得比较软,平顺性好;独立悬架能提供保证汽车行驶性能的多种设计方案;簧载质量小,轮胎接地性好。但结构复杂、成本

高。独立悬架有以下几种型式: 1.1.1.1 纵臂扭力梁式 是左、右车轮通过单纵臂与车架(车身)铰接,并用一根扭转梁连接起来的悬架型式(如图2所示)。 图2 扭力梁式独立悬架 根据扭转梁配置位置又可分为(如图所示)三种型式。 图3 扭力梁式独立悬架的三种布置形式 汽车侧倾时,除扭转梁外,有的纵臂也会产生扭转变形,起到横向稳定杆作用。若还需更大的悬架侧倾叫刚度,仍可布置横向稳定杆。这种悬

架主要优点是:车轮运动特性比较好,左、右车轮在等幅正向或反向跳动时,车轮外倾角、前束及轮距无变化,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但这种悬架在侧向力作用时,呈过多转向趋势。另外,扭转梁因强度关系,允许承受的载荷受到限制,扭转梁式结构简单、成本低,在一些前置前驱汽车的后悬架上应用得比较多。 1.1.1.2 双横臂式 是用上、下横臂分别将左、右车轮与车架(或车身)连接起来的悬架型式(图4)。上、下横臂一般作成A字型或类似A字型结构。这种悬架实质上是一种在横向平面内运动,上、下臂不等长的四连杆机构。这种悬架主要优点是设定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及侧倾中心位置的自由度大,若很好的设定汽车顺从转向特性,可以得到最佳的操纵性和平顺性;发动机罩高度低、干摩擦小。但其结构复杂、造价高。 双横臂式悬架的弹性元件一般都是螺旋弹簧,但是在一些驾驶员座椅布置在上横臂上方的轻型客、货汽车上,为了降低悬架空间尺寸,采用了横置钢板弹簧或扭杆弹簧结构(图5)

产品开发手册

版本号:B/0 页次:第1页共102页实施日期:2006.3.28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新产品开发手册 编制/日期:过成军/2006.3.21 审核/日期:孙久红/2006.3.21 批准/日期:尹同耀/2006.3.28

修订页 编制/修订原因说明: 修订 原章节号现章节号修订内容说明备注编制/修订部门/人项目管理部/过成军 参加评审部门/人汽车工程研究院、规划设计院、采购公司、销售公司、国际公司、质量保证部、备件公司、物流公司、项目管理部、轿车公司、发动机公司、变速箱公司、信息技术部等 修订记录: 版本号提出部门/人修订人审核人批准人实施日期备注B/0 项目管理部/过成军过成军孙久红尹同耀2006.3.28

前言 本产品开发手册是在项目管理部、前企业管理部、汽车工程研究院、规划设计院、采购公司、销售公司、国际公司、质量保证部、备件公司等相关部门系统梳理新产品开发流程及其内部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共同研讨后完成的。 该手册告诉我们,产品“开发”不是产品研发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所有与之相关的所有部门(包括外协单位)的共同工作。只是在不同的开发阶段,不同的部门参与的工作量不同。因此,一个新产品的开发,需要所有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提前介入,才能保证信息的沟通,各环节连接顺畅。 而各部门的共同参与是建立在各部门分工明确的基础之上的。手册规定了每个部门在每个阶段应完成哪些工作;为启动某个阶段的工作,必须具备哪些前提条件;而完成这一阶段以后,应该完成哪些工作。即每个阶段均有明确的入口与出口,并由谁完成这些任务。 产品开发是一个“过程”。本手册阐述了以全新平台开发为模板的新产品开发过程。而车型开发和变型开发仅是该过程的简化,其内容可在具体的项目计划、项目定义与策划中进一步明确。产品开发的每个过程所需时间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违反这一规律要求,某些缺陷将会带给下一步工作引起返工;甚至影响市场信誉。 该手册的编制工作从2005年5月起至今,共10个月的时间。由于时间紧迫和对该手册的理解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我们肯请各相关部门能与我们共同探讨如何使该手册在我公司发挥更大的效益,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规范产品开发行为,提高产品的竞争性,迎接市场的挑战。 在该手册编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项目管理部 2006年3月

整车开发的平台与架构方法

整车开发的平台与架构方法 前言 自1886年戴姆勒和本茨发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以来,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人类的社会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美国福特公司在1908年创立了流水线生产方式,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从产量上提供了一种让车辆满足社会需求的方式,但产品趋于雷同。随着社会文明的进程及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用户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多;社会分工的细化,也导致了车辆用途分类的日益繁杂。怎样满足社会和用户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又能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地开发出各类汽车,是每一个汽车公司面临的重要课题。丰田,大众,通用汽车等全球大公司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制定战略和规划产品,由此而产生了整车架构、平台的概念,并被社会所接受。 图1 德国奔驰车型发展的历史 作为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为了将来能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必然要有计划的,逐步参与全方位市场竞争,制定适应自己的市场战略,科学地规划整车系列产品、发动机、变速箱及新能源动力总成。面对强大的国际品牌的竞争,本土自主开发往往是起步时间短,资源少,时间紧,任务重。但后发就要充分利用后发的优势,总结他人超越百年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产品规划、开发策略、制造工艺、质量控制和成本优化等方面。从设计决定质量、设计决定成本和设计为制造服务等理念出发,在产品开发的早期就要有明确的用户理念。产品企划及设计开发是后续业务链的

源头,因而有必要制定结合自主品牌自身特点,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并富有挑战性的产品开发平台与架构策略。 1 整车开发中产品、平台与平台策略 1.1 产品 整车产品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类汽车。从大类上可分为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乘用车又可分为各种类型。我国按照GB/T 3730.1-2001给出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汽车在初始发展期只是一种满足人和货物移动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货物运输效率的提高及不同用途的需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汽车产品。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因而又出现了所谓的跨界车型,甚至会出现对汽车新种类的定义。汽车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而且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目前,世界上各国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产品有几百种,几十类。 1.2 平台与平台战略 从产品开发过程而言,为了缩短开发周期,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等因素,在常规产品中不可能对某一个产品单独开发;而另一方面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虽然各个产品有所不同,但有些产品和产品之间并没有很大差异,且这种差异也不会导致产品构成的根本变化,因而在开发过程中会把这样接近的、类似的特性在某些开发阶段“合并”起来。从根本上讲,两个产品的有些系统,子系统或零件是一样的,特别是不可见部分;而对于可见部分则根据不同地区,针对不同市场及不同用户群进行个性化设计。这种相同的系统,子系统及零部件的组成,被称之为平台,也就是说,平台是由一些共用件组成,在一个平台上,通过针对市场的个性化设计,可形成多个产品。

VBOX汽车整车性能测试系统

VBOX汽车整车性能测试系统 1. VBOX III汽车整车性能测试方案 1.1 系统方案介绍 基于GPS的VBOX III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仪器。它是基于新一代的高性能卫星接收器,主机一套用于测量移动汽车的速度和距离并且提供横纵向加速度值,减速度,MFDD,时间和制动、滑行、加速等距离的准确测量;外接各种模块和传感器可以采集油耗,温度,加速度,角速度及角度,转向角速度及角度,转向力矩,制动踏板力,制动踏板位移,制动风管压力,车辆CAN接口信息等其它许多数据。由于它的体积较小及安装简便,其非常适合汽车综合测试时使用。由于VBOX本身带有标准的模拟,数字,CAN总线接口,整个系统的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扩充。 系统组成图如下:

1.3特点: ?全套测量系统体积极小,安装简便迅速 ?能完成国家标准要求的汽车动力性,经济性,操纵稳定性,制动性能等实验?在线显示4个测量参数 ?各种测量或采集到的参数可以实时显示 ?可根据要求设定各种不同的试验条件进行试验 ?制动触发形式多样,使试验更加方便 ?WINDOWS操作界面的设定和分析软件,使用方便 ?高精度、高可靠性,高耐振、抗冲击性能确保测试质量 ?用GPS非接触式速度和距离测量 ?现场即时打印功能,打印各个测量或采集到的参数,实现现场数据阅读 ?大容量紧凑式闪存卡(CF卡)即时存储数据,以便后处理 ?可扩展连接其他各种传感器 ?绘制轨迹图,圈数定时 1.4 可进行的试验: ?滑行试验 ?油耗试验 ?爬陡坡试验 ?最高车速试验 ?加速性能试验 ?制动性能试验 ?操纵稳定性试验 ?最小稳定车速试验 ?最小转弯直径测量实验 ?制动踏板力测量实验 ?制动踏板行程测量实验 ?制动管路压力测量实验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性能实验 ?温度测量实验 ?里程,速度表校验 等其它试验 1.5 可满足的国家标准: ?GB/T 12545 - 1990 汽车燃料消耗量 ?GB/T 12547 - 1990 最低稳定车速

吉利整车部设计手册车身系统

总布置篇 第四章车身系统 4.1 整车断面 断面的作用: 构建车身主体框架结构; 定义整车各主要总成部件的配合形式; 定义主要的配合尺寸; 分析造型的工程可行性; 指导详细三维数据的设计; 反应整车构件刚度分布状况,定义各部分构件的力学特性指标; 形成技术积累,缩短整车开发周期并提高整车研发质量; 整车断面:如下图所示

4.1.1 发盖-前保 HOOD-FRT BUMPER 截面位置:Y=0平面 需要表达的信息:发盖关闭时,锁、锁扣的啮合状态;锁、锁扣的安装结构;发盖与前保的间隙平度;发盖内板与前保的间隙、密封;发动机罩二次打开的手部空间,参见总布置设计指南; 前保外表面到前横梁的距离 A>65mm; 前横梁到空调冷凝器的距离 B>20mm; 空调冷凝器到散热器的距离 C>10mm; 发动机总成到冷却风扇的距离 D>35mm; 图示:

CE-1 NL-1 GC-1 4.1.2 发盖-前组合灯 HOOD-HEAD LAMP 截面位置:过前组合灯上一点且平行于Y基准平面 需体现的零部件:前组合灯、发盖、前保及其他相关零部件 需要表达的信息:前组合灯与周围件的间隙、平度;组合灯的固定点;组合灯与上隔栅的装配可行性;换灯的空间

图示: CE-1 GC-1

NL-2 4.1.3 发盖-前围 HOOD-COWL 截面位置:Y基准平面 需体现的零部件:发盖外板、前风挡、通风盖板、前围板及其他相关零部件 需要表达的信息:前风挡玻璃倾角;前风挡与前围板上部的配合及密封;发盖运动过程中与通风盖板、前风挡的间隙;发动机总成和前围板之间的间距 A;机盖与机舱刚性零部件的距离B。参见总布置设计指南。发盖打开时保证在5%女性手控范围以下并且满足95%男性头部活动线路的要求,具体校核方法见总布置设计指南。 图示:

新产品开发计划书经典范例

新产品开发计划书 计划书内容主要包括开发课题的描述、开发的目的、开发的期限、开发组织体制、预期成果、质量标准与要求、经费预算、开发后期的试生产和试销售等内容。一项完整的新产品开发计划一般需要五个步骤才能完成,即确定目标、确定计划前提(环境与资源)、提出可行性方案、评估与确定方案和拟定细节方案。 新产品开发计划书范例: 1) 课题名称() 2) 开发期限 3) 开发经费 4) 开发组织体制(负责人及各成员的所属部门、职务及人员分工) 5) 开发经费的用途、明细分类:①设备装置费用;②易耗品等明细分类 6) 开发目的(用户的需求、产品开发的目标、开发目的等) 7) 新产品的概况:①产品的特征、构造以及各种规格;②新产品的技术质量(质量目标) 8) 研究计划与方法(研究计划、方法及预期成果) 9) 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计划:①开发的目标(新产品开发的目标与用户需求倾向的一致性);②技术质量(新产品的技术质量与用户需求的一致性);③独创性(与现有竞争商品相比,新产品的特点、吸引力或新颖性、先进性)。 10) 未来市场:①市场规模(5年后新产品的市场规模比现在将扩大百分之几);②市场占有率(预计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能比现在扩大百分之几);③新产品的生命周期(预计新产品的有效寿命有多长)。 11) 开发体制上的问题(现有的开发体制是否存在问题):①开发技术、人员(现有开发技术能力、经验和人才条件及加强的必要程度);②开发设备、机器(现有开发所必需的设备、机器的条件及加强的必要程度)。 12) 生产体制上的问题(现有的生产体制是否存在问题):①生产技术、人员(现有的生产技术能力和人才条件及加强的必要程度);②生产设备(现有生产设备的条件及加强的必要程度)。 13) 销售体制上的问题(新产品销售体制是否存在问题):①销售网(现有销售网是否充足及加强的必要程度);②销售能力(现有销售人员及销售能力足够与

汽车开发流程简介

汽车整车开发流程 新车型的研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以至于它需要几百号人花费上3、4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不同的汽车企业其汽车的研发流程有所不同,我们下面讲述的是正向开发的量产汽车一般的研发流程。以满足车友对汽车研发流程的好奇感。 研发流程包括管理、设计、组织等方方面面的辅助流程,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汽车研发中的核心流程,也就是专业的汽车设计开发流程,这一流程的起点为项目立项,终点为量产启动,主要包括5个阶段: 一、方案策划阶段 一个全新车型的开发需要几亿甚至十几亿的大量资金投入,投资风险非常大,如果不经过周密调查研究与论证,就草率上马新项目,轻则会造成产品先天不足,投产后问题成堆;重则造成产品不符合消费者需求,没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市场调研和项目可行性分析就成为了新项目至关重要的部分。通过市场调研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纪录和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趋势、消费偏好和消费要求的变化,确定顾客对新的汽车产品是否有需求,或者是否有潜在的需求等待开发,然后根据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科学可靠的市场调研报告,为企业决策者的新车型研发项目计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与建议。 汽车市场调研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定位等几个方面。项目可行性分析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市场调研报告生成项目建议书,进一步明确汽车形式(也就是车型确定是微型车还是中高级车)以及市场目标。可行性分析包括外部的政策法规分析、以及内部的自身资源和研发能力的分析,包括设计、工艺、生产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内容。在完成可行性分析后,就可以对新车型的设计目标进行初步的设定,设定的内容包括车辆形式、动力参数、底盘各个总成要求、车身形式及强度要求等。 将初步设定的要求发放给相应的设计部门,各部门确认各个总成部件要求的可行性以后,确认项目设计目标,编制最初版本的产品技术描述说明书,将新车型的一些重要参数和使用性能确定下来。在方案策划阶段还有确定新车型是否开发相应的变形车,确定变形车的形式以及种类。项目策划阶段的最终成果是一份符合市场要求,开发可行性能够保证得到研发各个部门确认的新车型设计目标大纲。该大纲明确了新车型的形式、功能以及技术特点,描述了产品车型的最终定位,是后续研发各个过程的依据和要求,是一份指导性文件。

汽车整车开发流程

汽车整车开发流程

目录

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汽车研发中的核心流程,也就是专业的汽车设计开发流程,这一流程的起点为项目立项,终点为量产启动,主要包括5个阶段: 一、方案策划阶段 一个全新车型的开发需要几亿甚至十几亿的大量资金投入,投资风险非常大,如果不经过周密调查研究与论证,就草率上马新项目,轻则会造成产品先天不足,投产后问题成堆;重则造成产品不符合消费者需求,没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市场调研和项目可行性分析就成为了新项目至关重要的部分。通过市场调研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纪录和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趋势、消费偏好和消费要求的变化,确定顾客对新的汽车产品是否有需求,或者是否有潜在的需求等待开发,然后根据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科学可靠的市场调研报告,为企业决策者的新车型研发项目计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与建议。 汽车市场调研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定位等几个方面。项目可行性分析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市场调研报告生成项目建议书,进一步明确汽车形式(也就是车型确定是微型车还是中高级车)以及市场目标。可行性分析包括外部的政策法规分析、以及内部的自身资源和研发能力的分析,包括设计、工艺、生产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内容。在完成可行性分析后,就可以对新车型的设计目标进行初步的设定,设定的内容包括车辆形式、动力参数、底盘各个总成要求、车身形式及强度要求等。 将初步设定的要求发放给相应的设计部门,各部门确认各个总成部件要求的可行性以后,确认项目设计目标,编制最初版本的产品技术描述说明书,将新车型的一些重要参数和使用性能确定下来。在方案策划阶段还有确定新车型是否开发相应的变形车,确定变形车的形式以及种类。项目策划阶段的最终成果是一份符合市场要求,开发可行性能够保证得到研发各个部门确认的新车型设计目标大纲。该大纲明确了新车型的形式、功能以及技术特点,描述了产品车型的最终定位,是后续研发各个过程的依据和要求,是一份指导性文件。 二、概念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阶段开始后就要制定详细的研发计划,确定各个设计阶段的时间节点;评估研发工作量,合理分配工作任务;进行成本预算,及时控制开发成本;制作零部件清单表

全新整车项目车开发过程

新车型的研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以至于它需要几百号人花费上3、4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不同的汽车企业其汽车的研发流程有所不同。 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汽车研发中的核心流程,也就是专业的汽车设计开发流程,这一流程的起点为项目立项,终点为量产启动,主要包括5个阶段: 一、方案策划阶段 一个全新车型的开发需要几亿甚至十几亿的大量资金投入,投资风险非常大,如果不经过周密调查研究与论证,就草率上马新项目,轻则会造成产品先天不足,投产后问题成堆;重则造成产品不符合消费者需求,没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市场调研和项目可行性分析就成为了新项目至关重要的部分。通过市场调研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纪录和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趋势、消费偏好和消费要求的变化,确定顾客对新的汽车产品是否有需求,或者是否有潜在的需求等待开发,然后根据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科学可靠的市场调研报告,为企业决策者的新车型研发项目计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与建议。 汽车市场调研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定位等几个方面。项目可行性分析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市场调研报告生成项目建议书,进一步明确汽车形式(也就是车型确定是微型车还是中高级车)以及市场目标。可行性分析包括外部的政策法规分析、以及内部的自身资源和研发能力的分析,包括设计、工艺、生产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内容。在完成可行性分析后,就可以对新车型的设计目标进行初步的设定,设定的内容包括车辆形式、动力参数、底盘各个总成要求、车身形式及强度要求等。 将初步设定的要求发放给相应的设计部门,各部门确认各个总成部件要求的可行性以后,确认项目设计目标,编制最初版本的产品技术描述说明书,将新车型的一些重要参数和使用性能确定下来。在方案策划阶段还有确定新车型是否开发相应的变形车,确定变形车的形式以及种类。项目策划阶段的最终成果是一份符合市场要求,开发可行性能够保证得到研发各个部门确认的新车型设计目标大纲。该大纲明确了新车型的形式、功能以及技术特点,描述了产品车型的最终定位,是后续研发各个过程的依据和要求,是一份指导性文件。 二、概念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阶段开始后就要制定详细的研发计划,确定各个设计阶段的时间节点;评估研发工作量,合理分配工作任务;进行成本预算,及时控制开发成本;制作零部件清单表格,以便进行后续开发工作。概念车设计阶段的任务主要包括总体布置草图设计和造型设计两个部分。 1.总体布置草图 总体布置草图也称为整体布置草图、整车布置草图。绘制汽车总布置草图是汽车总体设计和总布置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汽车的总体方案及整车性能要求提出对各总成及部件的布置要求和特性参数等设计要求;协调整车与总成间、相关总成间的布置关系和参数匹配关系,使之组成一个在给定使用条件下的使用性能达到最优并满足产品目标大纲要求的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的汽车。而总体布置草图确定的基本尺寸控制图是造型设计的基础。

吉利整车部设计手册车身系统(20210218163815)

GEELY 技术手册XX篇 总布置篇 第四章车身系统 4.1 整车断面 断面的作用: 构建车身主体框架结构;定义整车各主要总成部件的配合形式;定义主要的配合尺寸;分析造型的工程可行性;指导详细三维数据的设计;反应整车构件刚度分布状况,定义各部分构件的力学特性指标;形成技术积累,缩短整车开发周期并提高整车研发质量;整车断面:如下图所示

4.1.1发盖 -前保 HOOD-FRT BUMPER 截面位置: Y=0 平面 需要表达的信息:发盖关闭时,锁、锁扣的啮合状态;锁、锁扣的安装结构;发盖与前保的间隙平 度;发盖内板与前保的间隙、密封;发动机 罩 前保外表面到前横梁的距离 前横梁到空调冷凝器的距离 空调冷凝器到散热器的距离 发动机总成到冷却风扇的距离图示: 次打开的手部空间,参见总布置设计指南; A>65mm ; B>20mm ; C>10mm ; D>35mm; GEELY 技术手册XX篇

4.1.2发盖 -前组合灯 HOOD-HEAD LAMP 截面位置:过前组合灯上一点且平行于 Y 基准平面 需体现的零部件:前组合灯、发盖、前保及其他相关零部件 需要表达的信息:前组合灯与周围件的间隙、平度;组合灯的固定点;组合灯与上隔栅的装配可行 性;换灯的空间CE-1 NL-1 GC-1

GEELY 技术手册XX篇图示: GC-1

4.1.3发盖 - 前围 HOOD-COWL 截面位置: Y 基准平面需体现的零部件:发盖外板、前风挡、通风盖板、前围板及其他相关零部件 需要表达的信息:前风挡玻璃倾角;前风挡与前围板上部的配合及密封;发盖运动过程中与通风盖板、前风挡的间隙;发动机总成和前围板之间的间距 A ;机盖与机舱刚性零部件的距离B。参见总布置设计指南。发盖打开时保证在5%女性手控范围以下并且满足 95%男性头部活动线路的要求,具体校核方法见总布置设计指南。 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