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解析几何中的范围问题

高考解析几何中的范围问题
高考解析几何中的范围问题

解析几何中的范围问题

在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中,关于直线的斜率或纵截距的取值范围,关于圆锥曲线的离心率、长轴长(或实轴长)、短轴长(或虚轴长)等有关参量的取值范围,是解析几何高考命题以及备考复习的重点问题。对此,一般情况下的解题思路,首先寻觅出(或直接利用)相关的不等式,进而通过这一不等式的演变解出有关变量的取值范围。在这里,我们对寻觅所给问题中相关不等式的主要途径和策略作以研讨。

一、“题设条件中的不等式关系”之运用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对于题设条件中明朗或隐蔽的不等关系,既可作为推导或求解的条件而增加难度,也可作为探索或寻觅范围的切入点而提供方便。在解决范围问题时,不失时机的利用明显的不等关系或发掘隐匿的不等式,往往成为解题的关键环节.

例1、已知双曲线中心在原点,右顶点为A(1,0),点P、Q在双曲线右支上,点M(m,0)到直线AP的距离为1.

(1)若直线AP的斜率为k,且,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当时,△APQ的内心恰好是点M,求此双曲线方程.

分析:对于(1),已知直线AP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要求m的取值范围,首先需要导出k与m的关系式;对于(2),则要利用三角形内心的性质,三角形内心到三边距离相等;三角形内心与任一顶点的连线为相应的角的平分线;三角形面积等于半周长与内切圆半径之积等.至于运用哪一性质,还要视题设条件的具体情况来定夺.

解:

(1)由已知设直线AP的方程为y=k(x-1),即kx-y-k=0

∵点M到直线AP的距离为1

∴①

∵∴,解得或

∴所求m的取值范围为.

(2)根据已知条件设双曲线方程为

当时,点M的坐标为().

(不妨设点P在第一象限)∴直线PQ的方程为,直线AP的方程为y=x-1 因此解得点P的坐标为()

将点P坐标代入双曲线方程得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即.

点评:这里的(1),是题设条件中明显的不等关系的运用;

这里的(2),审时度势的求解出点P坐标,恰如“四两拨千斤”.同学们请注意:一不要对三角形内心敬而生畏,二不可总想利用某一性质。沉着冷静地分析、认知问题,便会逐渐拨开云雾,寻出解题方向.

例2、设椭圆的两个焦点是,且椭圆上存在点P使得直线垂直.

(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设L是相应于焦点的准线,直线与L相交于点Q,若,求直线的方程.

分析:对于(1),要求m的取值范围,首先需要导出相关的不等式,由题设知,椭圆方程为第一标准方程,因而这里应有,便是特设条件中隐蔽的不等关系.

对于(2),欲求直线的方程,注意到这里题设条件与点P的密切关系,故考虑从求点P坐标突破.

解:(1)由题设知

设点P坐标为,则有化简得①

将①与联立,解得∵m>0,且∴m≥1

即所求m的取值范围为.

∴②

(ⅰ)将代入②得③

又由题设知∴由③得,无解.

(ⅱ)将代入②得④

∴由题设得由此解得m=2从而有

于是得到直线的方程为

点评:对于(1),解题的关键是发掘并利用题设条件中隐蔽的不等式对于(2),以求解点P坐标

为方向,对已知条件进行“数形转化”,乃是解决此类已知线段长度之比问题的避繁就简的基本策略.

二、“圆锥曲线的有关范围”之运用

我们在学习中已经看到,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范围”,是它们的第一几何性质。事实上,我们研究“范围”,一在于认知:认知圆锥曲线特性;二在于应用:“应用”它们来解决有关问题。

例、以为焦点的椭圆与x轴交于A,B两点

(1)过作垂直于长轴的弦MN,求∠AMB的取值范围;

(2)椭圆上是否存在点P,使∠APB=120°?若存在,求出椭圆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解:

(1)基于椭圆的对称性,不妨设定为右焦点,M在第一象限,则易得,

∴利用公式得①此时注意到椭圆离心率的范围:0

∴②∴由①②得由此解得

(2)设椭圆上存在点P使∠APB=120°

基于椭圆的对称性,不妨设点P(x,y)在第一象限

则有x>0,y>0

∴根据公式得

整理得①

又这里②

∴②代入①得③

此时注意到点P在椭圆上,故得④

∴由③④得

由⑤得⑥

于是可知,当时,点P存在且此时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当时,点P不存在.

在直线与曲线相交问题中,直线与某圆锥曲线相交的大前提,往往由“相关一元二次方程有二不等实根”来体现。因此,对于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0,求某量的值时,它是去伪存真的鉴别依据,求某量的取值范围时,它是导出该量的不等式的原始不等关系。

例1、已知椭圆的一个顶点A(0,-1),焦点在x轴上,且右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3,若斜率不为0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不同两点M、N,使M、N关于过A点的直线对称,求直线l的斜率取值范围。

解:(既设又解)设右焦点F(c,0),则由

又b=1,∴

∴椭圆方程为①

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②

将②代入①得

由题意③

且④

∴点P坐标为

又根据题意知M、N关于直线AP对称,故有

于是将⑤代入③得

因此可知,所求k的取值范围为.

例2、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原点上,焦点在x轴上,一条经过点且方向向量为的直线l交椭圆C 于A、B两点,交x轴于点M,又

(1)求直线l的方程;

(2)求椭圆C的长轴长的取值范围.

解:

(1)由题意设椭圆C的方程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

∴亦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直线l的斜率因此,直线l的方程为

(2)设将直线l的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x得

由题设

且②

又这里M(1,0)

∴③进而由③得④

∴由④得⑤∴②代入⑤得⑥

注意到由⑥得

故由⑦得

因而得1

∴由⑦解出代入①并利用⑧得

另一方面,再注意到,

再由⑦得

.

即所求椭圆C的长轴的取值范围为.

点评:欲求圆锥曲线的某个重要参数的取值范围,需要利用或挖掘题目中的不等关系.在这里,我们由导

出关于a、b的等式⑦之后,一方面利用了本题中人们熟知的△>0确定的不等式,另一方面又利用了颇为隐蔽的新设方程中的大小关系:a>b>0,双方联合推出2a的范围.这里的不等关系的充分挖掘与应用,乃是解题成功的关键.

四、“点在圆锥曲线内部的充要条件”之运用

所给问题中的某些点,注定要在相关圆锥曲线的内部。比如圆锥曲线的弦的内分点,又如圆锥曲线任意两弦的交点等。因此,点在圆锥曲线内部的充要条件,便成为寻求某量的取值范围的基本依据之一。其中,常用的充要条件为:

1、

2、

3、

4、

例、已知椭圆的焦点为,过点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B,

,又椭圆上不同两点A、C满足条件:成等差数列.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弦AC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kx+m,求m的取值范围.

解:

(1)由题设得2a=10,c=4∴a=5,b=3,c=4∴椭圆方程为

(2)(设而不解)设

故有点∵A、C在椭圆上∴

两式相减得

∴由①及所设得③

∴弦AC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由题意得④

注意到当x=4时椭圆上点的纵坐标为,又点在椭圆内部

故得⑤

于是由④、⑤得∴所求的取值范围为

点评:此题解法充分体现了“以我为主”的思想。以我为主:以我所引入的参数诠释已知条件,以我所引入的参数构造弦的斜率,以我对这一解的认知决定解题策略……,本解法以运用自设参数为主而将所给的y=kx+m放在十分次要的位置,从而使我们一直沉浸在所熟悉的探索中,待抬头看题设时,解题已经胜利在望。想一想:这里为什么可以不用直线方程y =kx+m与椭圆方程联立。

五、“圆锥曲线的定义或几何性质中隐蔽的不等关系”之运用

“相等”与“不等”是辩证的统一,根据“相等”与“不等”之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椭圆与双曲线定义中显示了明朗的“相等”关系,那么必然蕴含这隐蔽的“不等”关系。因此,对于椭圆或双曲线的探求范围问题,适时认知并发掘出本题的不等关系,往往成为解题成败的关键环节。圆锥曲线的定义中隐含的不等关系主要有:

1、

2、

例、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若在其左支上存在点P且点P到左准线的距离与成等比数列,求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分析:寻求e的范围的一般途径为

(1)认知或发掘出本题的不等关系;

(2)将(1)中的不等关系转化为关于a,b,c的不等式;

(3)将(2)中的不等式演变为关于e的不等式,进而通过解这一不等式导出所求范围.

其中,有关双曲线上点P处的两条焦点半径的问题,定义中明朗的等量关系:是认知或求值的理论基础;而定义中隐蔽的不等关系:则是寻求参量范围的重要依据。

解:

(1)确立不等关系

注意到这里①

(2)不等关系演变之一

设左支上的点P到左准线的距离为d,

则由题意得

(变形目的:利用第二定义,寻找两焦半径与e的联系)

∴②

又点P在双曲线左支上

∴(点P在左支这一条件的应用)③

∴由②③解得④

∴将④代入①得⑤

(3)不等关系演变之二:

由⑤得

故解得

于是可知,所求离心率e的范围为

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的解题策略

众所周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是解析几何解答题的主要题型,是历年来高考备考的重点和高考命题的热点。多年备考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欲更快地提高解决这类问题的实践能力,需要切实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1)条件或目标的等价转化;

(2)对于交点坐标的适当处理。

一、条件或目标的认知与转化

解题的过程是一系列转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解题,就是要将所解的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然而,转化的基础是认知——认知已知、目标的本质和联系。有了足够的认知基础,我们便可以着力实践化生为熟或化繁为简的转化。

1、化生为熟

化生为熟是解题的基本策略。在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中,弦长问题及弦中点问题是两类基本问题。因此,由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引出的线段间的关系问题,要注意适时向弦长或弦中点问题转化。一但转化成功,解题便得以驾轻就熟,胜券在握。

(1)向弦中点问题转化

例1.已知双曲线=1(a>0,b>0)的离心率,过点A(0,-b)和B(a,0)的直线与原点间的距离为(1)求双曲线方程;

(2)若直线(km≠0)与双曲线交于不同两点C、D,且C、D两点都在以A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求m的取值范围。

略解:

(1)所求双曲线方程为(过程略)

(2)由消去y得:

由题意知,当时,①

设中点

则C、D均在以A为圆为的同一圆上

∴②

于是由②得③

于是综合③、④得所求m 的范围为

(2)向弦长问题转化

例2.设F 是椭圆

的左焦点,M 是C 1上任一点,P 是线段FM 上的点,且满足

(1)求点P 的轨迹C 2的方程;

(2)过F 作直线l 与C 1交于A 、D 两点,与C 2交点B 、C 两点,四点依A 、B 、C 、D 顺序排列,求使 成立的

直线l 的方程。

分析:为避免由代换

引发的复杂运算,寻觅替代

的等价条件:设弦AD 、BC 的中点分别为

O 1、O 2,则,故 ,据此得 于是,所给问题便转化为弦长与弦中点

问题。

略解:

椭圆C 1的中心

点P 分 所成的比λ=2。

(1)点P 的轨迹C 2的方程为 (过程略)

(2)设直线l 的方程为 ①

①代入椭圆C 1的方程得

故有

故弦AD 中点O 1坐标为

①代入椭圆C

的方程得,

2

又有

坐标为

故弦BC中点O

2

∴由②、③得④

注意到⑤

于是将②、③、④代入⑤并化简得:

由此解得。

因此,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

2.化繁为简

解析几何是用代数计算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因此,解答解析几何问题,人们都有这样的共同感受:解题方向或途径明朗,但目标难以靠近或达到。解题时,理论上合理的思路设计能否在实践中得以实现?既能想到,又能做到的关键,往往在于能否化繁为简。化繁为简的策略,除去“化生为熟”之外,重要的当数“借重投影”或“避重就轻”。

(1)借助投影

对于线段的定比分点以及其它复杂的线段间关系的问题,当题设条件的直接转化颇为繁杂时,不妨运用当初推导定比分点坐标公式的基本方法;将线段上有关各点向x轴(或y轴或其它水平直线)作以投影,进而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理或转化,这一手法往往能够有效地化解难点,将人们引入熟悉的解题情境。

的倒数依次成等差数列,求点Q的轨迹方程。

解:设

又设直线l的方程为①

①代入得

由题意得

或②且③又由题意得④

作P

1、Q、P

2

在直线y=-1上的投影P

1

′、Q′、P

2

′(如图)

又令直线l的倾斜角为则由得

同理,

∴将上述三式代入④得

∴将③代入⑤得

∴⑥

于是由⑥、⑦消去参数k得⑧

再注意到②式,由⑥得或⑨

因此,由⑧、⑨得所求点Q的轨迹方程为

(2)避重就轻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复杂问题中有关事物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给我们解题制造麻烦的同时,也会为我们侧面迂回、避重就轻带来机会。

例4.已知点P、Q在椭圆上,椭圆中心为O,且,求椭圆中心O到弦PQ的距离。

分析:这里需要P、Q点坐标,对此,如果直面直线PQ方程和椭圆方程联立方程组,则不论是求解P、Q坐标,还是利用所设P、Q坐标,都不免招致复杂局面。于是转而考虑侧面迂回,避重就轻,同时,注意到P、Q两点的双重属性,想到避开正面求解,而由直线OP(或OQ)方程和椭圆方程联立方程组解出点P(或点Q)坐标。

解(避重就轻,解而不设):设

则由得

(1)当点P、Q不在坐标轴上时,设直线OP的方程①

则直线OQ的方程为②

将①代入椭圆方程易得

将②代入椭圆方程易得

∴④

∴由③、④得⑤

又在中作于H,于是由及⑤式得

=

(2)当点P、Q在坐标轴上时,同样可得,从而有。

于是由(1)(2)知所求椭圆中心O到弦PQ的距离为。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问题,适当处置交点坐标是解题繁简乃至解题成败的关键环节。循着教材中关于曲线交点的定位,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坐标,首先是立足于“解”,其次是辅助于“设”。于是,在宏观上围绕着“解”与“设”的选择,产生出两对解题思路:解而不设与设而不解;既设又解与不解。在这里,“设”是举手之劳,问题在于,在一个具体问题中,“解”的火候如何把握?“不解”的时机如何捕捉?以下继续作以探索。

二、求解交点坐标的“度”的把握

个体与整体是辩证的统一,循着“个体”与“整体”的辩证关系,立足于“解”交点坐标,主要是以下两种选择:

1、半心半意,解至中途

从认识目标切入,如果目标不是交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的个体,而是关于交点横坐标(或纵坐标)的和与积的对称式,则一般选择从直线方程与曲线方程的联立方程组入手,解至中途运用韦达定理,进而对目标进行转化、靠拢,直至利用上述结果解决问题。

例1.设斜率为2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以线段AB为边作矩形ABCD,使,

解:设直线AB的方程为。

由题意①

由韦达定理得②

∴③

再设AB中点为,则有,

注意到四边形ABCD为矩形,故有,且,

由此得

由(4)得⑥

⑥代入(5)得

化简得⑦

再注意到①中,由(5)得

∴⑧

因此由⑦、⑧得所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

点评:本例是“立足于一条直线与曲线相交”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立足于一条直线与曲线相交”的问题,是指这样两种题型:

(1)问题由一直线与曲线相交引出;

(2)问题中虽然出现多条直线与同一曲线相交,但这些直线的引出存在着明显的顺序(或依赖关系),整个问题构建在某一条直线与曲线相交的基础之上,对此,我们的求解仍倚仗于对交点坐标“既设又解”的策略。这里的“解”,是解直线方程与曲线方程所联立的方程组,是“半心半意”地求解,解至中途运用韦达定理,因此,此类问题的解题三部曲为(1)全心全意地设出交点坐标;

(2)“半心半意”地求解上述方程组,解至中途运用韦达定理;

(3)对题设条件主体进行分析、转化,使之靠拢并应用(2)的结果导出既定目标。

2、真心实意,求解到底

当目标的转化结果不是交点横标(或纵标)的对称式,而是交点坐标的个体时,则需要真心实意地将求解交点坐标进行到底。

例2.正方形ABCD的中心为M(3,0),一条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轴正半轴上的抛物线E,一条斜率为的直线l,若A、B两点在抛物线E上,而C、D两点在直线l上,求抛物线E和直线l的方程。

解:由题意设抛物线E的方程为,

直线l的方程为。

又设正方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的斜率为k,

则由

∴直线AM、BM的方程分别为

再设

则由得①

又点A、B在抛物线E上,故有

于是由①、②、③解得。

故得A(4,2)、B(1,1)、

因此可知,所求抛物线E的方程为;

所求直线l方程为。

点评:上述问题中出现“相对独立的多条直线与同一曲线相交”,即问题中多条直线的出现没有确定的顺序或依赖关系,各条直线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对此,我们仍然运用对交点坐标“既设又解”的策略,不过,这里的“解”不是解直线方程与曲线方程所联立的方程组,而是解关于所设交点坐标的等式所联立的方程组;这里的“解”不是“半心半意”地解至中途运用韦达定理,而是全心全意地去解出交点坐标,因此,此类问题的解题三部曲为:

(1)全心全意地设出交点坐标;

(2)全心全意地求解所设交点坐标满足的方程所联立的方程组,解出所设交点坐标;

(3)利用(2)的结果追求既定目标。

三、求解交点坐标的转换与回避

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招致复杂局面或陷入绝境,究其原因,大多是求解直线与圆锥曲线所联立方程组惹的祸。因此,面对所给问题,当能预见到求解上述方程组的繁难程度时,能转换正面求解(交点坐标)便尽量转换,能回避正面求解(交点坐标)便尽量回避。

1、设而不解

这里所谓的“设而不解”,是指设出交点坐标之后,借助已知方程,运用交点坐标去表示已知条件或主要目标。其中,用所设交点坐标去构造有关直线的斜率最为多见。

例1.设椭圆的上半部有不同三点A、B、C,它们到同一焦点的距离依次成等差数列,且点B的纵坐标与椭圆的半焦距相等,求线段AC的中垂线在y轴上的截距。

近四年上海高考解析几何试题

近四年上海高考解析几何试题 近四年上海高考解析几何试题一(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每题填对得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5221 ( 2005春季7 ) 双曲线的焦距是 . 9x,16y,162 (2005年3) 直角坐标平面中,若定点与动点满足,则点P的A(1,2)P(x,y)xoyOP,OA,4轨迹方程是 __________。解答:设点P的坐标是(x,y),则由知OP,OA,4 x,2y,4,x,2y,4,0 3 (2005年5) 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它的一个焦点是,则双曲线的方程是,,y,,3x10,0 b__________。解答:由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知,它的一个焦点是,知,,y,,3x,310,0a 2y222,因此双曲线的方程是 a,1,b,3x,,1a,b,109 ,,,x12cos,4 (2005年6) 将参数方程(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所得方程是 __________。 ,,y,2sin,, 22解答: (x,1),y,4 2225 (2006春季5) 已知圆和直线. 若圆与直线没l:3x,y,5,0C:(x,5),y,r(r,0)Cl有公共 r 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0,10) 6 (2006春季11) 已知直线过点,且与轴、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两点,为坐 P(2,1)yxlA、BO标原 点,则三角形面积的最小值为 . 4. OAB 227 (2006年2) 已知圆,4,4,,0的圆心是点P,则点P到直线,,1,0的距离yxxyx

是 ; |201|,,2 解:由已知得圆心为:,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得:; P(2,0)d,,211,8 (2006年7) 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F(,2,0),且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3 该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2b,4, 2,abc,,2,23,2y,,x2解:已知为所 求; ,,,,,,a161,,222164abc,,,,,F(23,0),,, ,5,9 (2006年8)在极坐标系中,O是极点,设点A(4,),B(5,,),则?OAB的面积是 ; 36 ,,,55 解:如图?OAB中, ,,,,,,,,OAOBAOB4,5,2(()),366 15, (平方单位); ,,,S45sin5,AOB26 210 (2006年11) 若曲线,||,1与直线,,没有公共点,则、分别应满足的条件yyxkxbkb

2019高考大题之解析几何

高考大题之解析几何 1.如图,椭圆C :22221x y a b +=(a >b >0)的离心率e =3 5 ,左焦点为F ,A ,B ,C 为其三个顶 点,直线CF 与AB 交于点D ,若△ADC 的面积为15. (Ⅰ)求椭圆C 的方程; (Ⅱ)是否存在分别以AD ,AC 为弦的两个相外切的等圆? 若存在,求出这两个圆的圆心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Ⅰ)设左焦点F 的坐标为(-c ,0),其中c =22a b -, ∵e = 35c a =,∴a =5 3 c ,b =43c . ∴A (0,43c ),B (-5 3c ,0),C (0,-43c ), ∴AB :33154x y c c -+=,CF :314x y c c --=, 联立解得D 点的坐标为(-54c ,1 3c ). ∵△ADC 的面积为15,∴12|x D |·|AC |=15,即12·54c ·2·4 3 c =15, 解得c =3,∴a =5,b =4,∴椭圆C 的方程为22 12516 x y +=. (Ⅱ)由(Ⅰ)知,A 点的坐标为(0,4),D 点的坐标为(-15 4 ,1). 假设存在这样的两个圆M 与圆N ,其中AD 是圆M 的弦,AC 是圆N 的弦, 则点M 在线段AD 的垂直平分线上,点N 在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y =0上. 当圆M 和圆N 是两个相外切的等圆时,一定有A ,M ,N 在一条直线上,且AM =AN . ∴M 、N 关于点A 对称,设M (x 1,y 1),则N (-x 1,8-y 1), 根据点N 在直线y =0上,∴y 1=8.∴M (x 1,8),N (-x 1,0), 而点M 在线段AD 的垂直平分线y -52=-54(x +158)上,可求得x 1=-251 40 . 故存在这样的两个圆,且这两个圆的圆心坐标分别为 M (-25140,8),N (25140 ,0). 2.如图,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左焦点为F ,过点F 的直线交椭圆于B A ,两点, AF 的最大值为M ,BF 的最小值为m ,满足2 34 M m a ?= 。 (Ⅰ)若线段AB 垂直于x 轴时,3 2 AB = ,求椭圆的方程; (Ⅱ) 设线段AB 的中点为G ,AB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E D ,两

2020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解析几何专题

《曲线的方程和性质》专题 一、《考试大纲》要求 ⒈直线和圆的方程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 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4)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 (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坐标法. (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⒉圆锥曲线方程 (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 (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3)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4)了解圆锥曲线的初步应用. 二、高考试题回放 1.(福建)已知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F 1且与椭圆长轴垂直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若△ABF 2是正三角形,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是 ( ) A . 33 B .32 C .2 2 D .23

2.(福建)直线x +2y=0被曲线x 2+y 2-6x -2y -15=0所截得的弦长等于 . 3.(福建)如图,P 是抛物线C :y=2 1x 2上一点,直线l 过点P 且与抛物线C 交于另一点Q.(Ⅰ)若直线l 与过点P 的切线垂直,求线段PQ 中点M 的轨迹方程; (Ⅱ)若直线l 不过原点且与x 轴交于点S ,与y 轴交于点T ,试求 | || |||||SQ ST SP ST +的取值范围. 4.(湖北)已知点M (6,2)和M 2(1,7).直线y=mx —7与线段M 1M 2的交点M 分有向线段M 1M 2的比为3:2,则m 的值为 ( ) A .2 3 - B .3 2- C .4 1 D .4 5.(湖北)两个圆0124:0222:222221=+--+=-+++y x y x C y x y x C 与的 公切线有且仅有 (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6.(湖北)直线12:1:22=-+=y x C kx y l 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 点A 、B. (Ⅰ)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Ⅱ)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经过双曲线C 的右焦点F ?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7.(湖南)如果双曲线112 132 2 =-y x 上一点P 到右焦点的距离为13, 那么 点 P 到右准线 的 距 离 是 ( )

浙江高考解析几何大题

浙江高考历年真题之解析几何大题 1、(2005年)如图,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12,F F 在x 轴上,长轴12A A 的长为4,左准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M ,|MA 1|∶|A 1F 1|=2∶1.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若直线1l :x =m (|m |>1),P 为1l 上的动点,使12F PF ∠ 最大的点P 记为Q ,求点Q 的坐标(用m 表示). 解析:(Ⅰ)设椭圆方程为()22 2210x y a b a b +=>>,半焦距为c , 则2111,a MA a A F a c c =-=- ,()2 222 224 a a a c c a a b c ?-=-??? =??=+??? 由题意,得 2,3,1a b c ∴=== ,22 1.43 x y +=故椭圆方程为 (Ⅱ) 设()0,,||1P m y m >,当00y >时,120F PF ∠=; 当00y ≠时,22102 F PF PF M π <∠<∠<,∴只需求22tan F PF ∠的最大值即可设直线1PF 的斜率011y k m = +,直线2PF 的斜率0 21 y k m =-, 002122222212002||tan 1121||1 y k k F PF k k m y m y m -∴∠= =≤= +-+-?- 2 01||m y -=时,12F PF ∠最大,(2,1,||1Q m m m ∴±->

2、(2006年)如图,椭圆b y a x 2 22+=1(a >b >0)与过点A (2,0)、B(0,1)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T ,且椭圆的 离心率e= 2 3 。 (Ⅰ)求椭圆方程; (Ⅱ)设F 1、F 2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M 为线段AF 2的中点,求证:∠ATM=∠AF 1T 。 解析:(Ⅰ)过 A 、B 的直线方程为 12 x y += 因为由题意得??? ????+-==+1211 2222x y b y a x 有惟一解, 即0)4 1(22222 22 =-+-+ b a a x a x a b 有惟一解, 所以22 2 2 (44)0(0),a b a b ab ?=+-=≠故442 2 -+b a =0; 又因为e 3 c =即 22234 a b a -= , 所以2 2 4a b = ;从而得22 1 2,,2 a b == 故所求的椭圆方程为22212x y += (Ⅱ)由(Ⅰ)得6c = , 所以 1266((F F ,从而M (1+4 6 ,0) 由 ?? ???+-==+1 211222 2x y y x ,解得 121,x x == 因此1(1,)2T = 因为126tan 1-= ∠T AF ,又21 tan =∠TAM ,6 2tan =∠2TMF ,得 12 6 6 1 121 62 tan -= + -= ∠ATM ,因此,T AF ATM 1∠=∠ 3、(2007年)如图,直线y kx b =+与椭圆2 214 x y +=交于A B ,两点,记AOB △的面积为S .

高考中解析几何的常考题型分析总结

高考中解析几何的常考题型分析 一、高考定位 回顾2008,2012年的江苏高考题,解析几何是重要内容之一,所占分值在25 分左右,在高考中一般有2,3条填空题,一条解答题.填空题有针对性地考查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及其应用,主要针对圆锥曲线本身,综合性较小,试题的难度一般不大;解答题主要是以圆或椭圆为基本依托,考查椭圆方程的求解、考查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除了本身知识的综合,还会与其它知识如向量、函数、不等式等知识构成综合题,多年高考压轴题是解析几何题. 二、应对策略 复习中,一要熟练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在抓住通性通法的同时,要训练利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运算技巧. 二要熟悉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重点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相关问题的基本求解方法与策略,提高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向量与导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第二轮复习中要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通性通法和基本知识. 预测在2013年的高考题中: 1.填空题依然是直线和圆的方程问题以及考查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为主,三种圆锥曲线都有可能涉及. 2.在解答题中可能会出现圆、直线、椭圆的综合问题,难度较高,还 有可能涉及简单的轨迹方程和解析几何中的开放题、探索题、证明题,重点关注定值问题. 三、常见题型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常常将直线与圆和函数、三角、向量、数列、圆锥曲线等相互交汇,求解参数、函数最值、圆的方程等,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相交、相切、相离的判定与应用,以及弦长、面积的求法等,并常与圆的几何性质交汇,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运算求解能力. 求解策略:首先,要注意理解直线和圆等基础知识及它们之间的深入联系;其次,要对问题的条件进行全方位的审视,特别是题中各个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隐含条件的挖掘;再次,要掌握解决问题常常使用的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化归转化、待定系数、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最后,要对求解问题的过程清晰书写,准确到位. 点评:(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常用几何法,即利用圆的半径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及半弦长l2构成直角三角形关系来处理. (2)要注意分类讨论,即对直线l分为斜率存在和斜率不存在两种情况分别研究,以防漏解或推理不严谨. 2.圆锥曲线中的证明问题 圆锥曲线中的证明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证明点、直线、曲线等几何元素中的位置关系,如:某点在某直线上、某直线经过某个点、某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等;另一类是证明直线与圆锥曲线中的一些数量关系(相等或不等). 求解策略:主要根据直线、圆锥曲线的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通过相关的性质应用、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以及必要的数值计算等进行证明. 常用的一些证明方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概念、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及其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特别要注意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问题,在双曲线当中,最特殊的为等轴双曲

2018学年上海高三数学二模分类汇编——解析几何

1(2018松江二模). 双曲线22 219 x y a - =(0a >)的渐近线方程为320x y ±=,则a = 1(2018普陀二模). 抛物线212x y =的准线方程为 2(2018虹口二模). 直线(1)10ax a y +-+=与直线420x ay +-=互相平行,则实数a = 2(2018宝山二模). 设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1,0),则此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3(2018奉贤二模). 抛物线2y x =的焦点坐标是 4(2018青浦二模). 已知抛物线2x ay =的准线方程是14 y =-,则a = 4(2018长嘉二模).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动点(,)P x y 到定点(1,0)的距离等于P 到定直线1x =-的距离,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 7(2018金山二模). 若某线性方程组对应的增广矩阵是421m m m ?? ??? ,且此方程组有唯一 一组解,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8(2018静安二模). 已知抛物线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y 轴上,抛物线上一点(,4) M a -(0)a >到焦点F 的距离为5,则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8(2018崇明二模). 已知椭圆22 21x y a +=(0a >)的焦点1F 、2F ,抛物线22y x =的焦 点为F ,若123F F FF =uuu r uuu r ,则a = 8(2018杨浦二模). 若双曲线22 21613x y p -=(0)p >的左焦点在抛物线22y px =的准线上,则p = 9(2018浦东二模). 已知抛物线型拱桥的顶点距水面2米时,量得水面宽为8米,当水面下降1米后,水面的宽为 米 10(2018虹口二模). 椭圆的长轴长等于m ,短轴长等于n ,则此椭圆的内接矩形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10(2018金山二模). 平面上三条直线210x y -+=,10x -=,0x ky +=,如果这三条直线将平面化分为 六个部分,则实数k 的取值组成的集合A = 10(2018青浦二模). 已知直线1:0l mx y -=,2:20l x my m +--=,当m 在实数范围内变化时,1l 与2l 的交点P 恒在一个定圆上,则定圆方程是 11(2018奉贤二模). 角α的始边是x 轴正半轴,顶点是曲线2225x y +=的中心,角的 终边与曲线2225x y +=的交点A 的横坐标是3-,角2α的终边与曲线22 25x y +=的交点 是B ,则过B 点的曲线2225x y +=的切线方程是 (用一般式表示) α

高考解析几何压轴题精选(含答案)

1. 设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为F ,点(0,2)A .若线段FA 的中点B 在抛物线上, 则B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3分) 2 .已知m >1,直线2:02m l x my --=,椭圆2 22:1x C y m +=,1,2F F 分别为椭圆C 的左、 右焦点. (Ⅰ)当直线l 过右焦点2F 时,求直线l 的方程;(Ⅱ)设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12AF F V ,12BF F V 的重心分别为 ,G H .若原点O 在以线段GH 为直径的圆内,求实数m 的取值范 围.(6分) 3已知以原点O 为中心,) F 为右焦点的双曲线C 的离心率2 e = 。 (I ) 求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及其渐近线方程; (II ) 如题(20)图,已知过点()11,M x y 的直线111:44l x x y y +=与过点 ()22,N x y (其中2x x ≠)的直 线222:44l x x y y +=的交点E 在双曲线C 上,直线MN 与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与G 、H 两点,求OGH ?的面积。(8分)

4.如图,已知椭圆 22 22 1(0)x y a b a b +=>>的离心率为2,以该椭圆上的点和椭圆的左、右 焦点12,F F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为1).一等轴双曲线的顶点是该椭圆的焦点,设P 为该双曲线上异于顶点的任一点,直线1PF 和2PF 与椭圆的交点分别为B A 、和C D 、. (Ⅰ)求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Ⅱ)设直线1PF 、 2PF 的斜率分别为1k 、2k ,证明12·1k k =;(Ⅲ)是否存在常数λ,使得 ·A B C D A B C D λ +=恒成立?若存在,求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分)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如图,已知椭圆15 922=+y x

最新名校2020高考解析几何大题二(定值定点)(4.2日)

解析几何大题二 1.椭圆M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 ,左、右焦点F 1,F 2在x 轴上,抛物线N 的顶点也在原点O ,焦点为F 2,椭圆M 与抛物线N 的一个交点为A (3,2). (Ⅰ)求椭圆M 与抛物线N 的方程; (Ⅱ)在抛物线M 位于椭圆内(不含边界)的一段曲线上,是否存在点B ,使得△AF 1B 的外接圆圆心在x 轴上?若存在,求出B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已知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的右焦点F 到直线30x y -+=的距离为22,231,P ?? ? ? ?? 在椭圆C 上. (1)求椭圆C 的方程; (2)若过F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12,l l ,,A B 是1l 与椭圆C 的两个交点,,C D 是2l 与椭圆C 的两个交点,,M N 分别是线段,AB CD 的中点试,判断直线MN 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求出该定点的坐标;若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3.已知抛物线C:y 2 =2px(p>0)的焦点F 和椭圆22 143 x y +=的右焦点重合,直线过点F 交抛物线于A 、 B 两点. (1)求抛物线C 的方程; (2)若直线交y 轴于点M,且,MA mAF MB nBF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m 、n 是实数,对于直线,m+n 是否为定值? 若是,求出m+n 的值;否则,说明理由. 4.已知椭圆22 22:1(0)x y E a b a b +=>>的上顶点为B ,点(0,2)D b -,P 是E 上且不在y 轴上的点, 直线DP 与E 交于另一点Q .若E 的离心率为2 2,PBD ?的最大面积等于 322 . (1)求E 的方程; (2)若直线,BP BQ 分别与x 轴交于点,M N ,判断OM ON ?是否为定值.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常考题汇总

新课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常考题汇总 1、已知四边形ABCD 是空间四边形,,,,E F G H 分别是边,,,AB BC CD DA 的中点 (1) 求证:EFGH 是平行四边形 (2) 若BD=AC=2,EG=2。求异面直线AC 、BD 所成的角和EG 、BD 所成的角。 证明:在ABD ?中,∵,E H 分别是,AB AD 的中点∴1 //,2 EH BD EH BD = 同理,1 //,2 FG BD FG BD =∴//,EH FG EH FG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2) 90° 30 ° 考点:证平行(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BC AC AD BD ==,E 是AB 的中点。 求证:(1)⊥AB 平面CDE; (2)平面CDE ⊥平面ABC 。 证明:(1)BC AC CE AB AE BE =??⊥?=? 同理, AD BD DE AB AE BE =? ?⊥?=? 又∵CE DE E ?= ∴AB ⊥平面CDE (2)由(1)有AB ⊥平面CDE 又∵AB ?平面ABC , ∴平面CDE ⊥平面ABC 考点: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 A H G F E D C B A E D B C

3、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1AA 的中点, 求证: 1//A C 平面BDE 。 证明:连接AC 交BD 于O ,连接EO , ∵E 为1AA 的中点,O 为AC 的中点 ∴EO 为三角形1A AC 的中位线 ∴1//EO AC 又EO 在平面BDE 内,1A C 在平面BDE 外 ∴1//A C 平面BDE 。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定 4、已知ABC ?中90ACB ∠=,SA ⊥面ABC ,AD SC ⊥,求证:AD ⊥面SBC . 证明:90ACB ∠=∵° BC AC ∴⊥ 又SA ⊥面ABC SA BC ∴⊥ BC ∴⊥面SAC BC AD ∴⊥ 又,SC AD SC BC C ⊥?=AD ∴⊥面SBC 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 5、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O 是底ABCD 对角线的交点. 求证:(1) C 1O ∥面11AB D ;(2)1 AC ⊥面11AB D . 证明:(1)连结11A C ,设 11111 A C B D O ?=,连结1AO ∵ 1111ABCD A B C D -是正方体 11A ACC ∴是平行四边形 ∴A 1C 1∥AC 且 11A C AC = 又1,O O 分别是11,A C AC 的中点,∴O 1C 1∥AO 且11O C AO = 11AOC O ∴是平行四边形 111,C O AO AO ∴? ∥面11AB D ,1C O ?面11AB D ∴C 1O ∥面11AB D (2)1CC ⊥面1111A B C D 11!CC B D ∴⊥ 又1111 A C B D ⊥∵, 1111B D A C C ∴⊥面 1 11AC B D ⊥即 同理可证11A C AD ⊥, 又 1111 D B AD D ?= A 1 E D 1 C 1 B 1 D C B A S D C B A D 1O D B A C 1 B 1 A 1 C

上海2020年高三数学基础知识回顾辅导讲义——解析几何(教师版)

1 / 26 一、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及斜率: (1)倾斜角: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因此,倾斜角的范围是[)π,0. (2)斜率:①倾斜角不是2 π 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即αtan =k (2 π α= 时,直线斜率不存在);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211 21 2x x x x y y k ≠--= . ★2、直线的方程:点方向式: v y y u x x 0 0-= -(过点()00,y x ,方向向量()v u ,) 点法向式:()()000=-+-y y b x x a (过点()00,y x ,法向量()b a ,) 斜截式:b kx y +=,直线斜率为k ,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点斜式:)(11x x k y y -=-直线斜率k ,且过点()11,y x 两点式: 11 2121 y y x x y y x x --=--(1212,x x y y ≠≠)直线两点()11,y x ,()22,y x 截矩式: 1x y a b +=(与x 轴交于点(,0)a ,与y 轴交于点(0,)b ) 一般式:0=++C By Ax (A ,B 不全为0) 高考数学基础知识回顾:解析几何 基础知识

2 / 26 ★★3、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直线系:01=++C By Ax 与02=++C By Ax ;(2)垂直直线系:01=++C By Ax 与02=+-C Ay Bx ;(3)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①当 111:b x k y l +=,222:b x k y l +=时,212121,//b b k k l l ≠=?;12121-=?⊥k k l l ;②当 :1111=++c y b x a l , :2222=++c y b x a l 时, //122121=-?b a b a l l ; 0212121=+?⊥b b a a l l ★★4、直线的夹角公式:(1)对直线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 2 2 2 22 12 121212121||| |||| |cos |cos b a b a b b a a d d +?++= ?==θα;(2)对直线111:b x k y l +=, 222:b x k y l +=,2 12 11tan k k k k +-= α ★★5、点到直线的距离:(1)点到直线的距离:点()00,y x P 到直线0:1=++C By Ax l 的距离为 2 2 00B A C By Ax d +++= ;(2 )点在直线的同侧或异侧的问题:令δ= ,当两点在直线l 的同侧,则它们的δ同号;当两点在直线l 的异侧,则δ异号;(3)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0:11=++C By Ax l 与0:22=++C By Ax l 为2 2 21B A C C d +-= ★6、线性规划:①设出所求的未知数;①列出约束条件(即不等式组);①建立目标函数;①作出可行域;①运用图解法求出最优解. 二、圆与方程 ★1、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22 2 r b y a x =-+-,圆心 ()b a ,,半径为r ;(2)一般方程 02 2 =++++F Ey Dx y x ,圆心?? ? ??--2,2E D ,半径2422F E D -+,能形成圆的充要条件是 0422>-+F E D ;(3)参数方程:???+=+=θ θ sin cos r b y r a x ,圆心()b a ,,半径为r .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大题专项练习

解析几何解答题 1、椭圆G :)0(122 22>>=+b a b y a x 的两个焦点为F 1、F 2,短轴两端点B 1、B 2,已知 F 1、F 2、B 1、B 2四点共圆,且点N (0,3)到椭圆上的点最远距离为.25 (1)求此时椭圆G 的方程; (2)设斜率为k (k ≠0)的直线m 与椭圆G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E 、F ,Q 为EF 的中点,问E 、F 两点能否关于 过点P (0, 3 3)、Q 的直线对称若能,求出k 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 2、已知双曲线221x y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12A A 、,动直线:l y kx m =+与圆22 1x y +=相切,且与双曲线左、右两支的交点分别为111222(,),(,)P x y P x y . (Ⅰ)求k 的取值范围,并求21x x -的最小值; (Ⅱ)记直线11P A 的斜率为1k ,直线22P A 的斜率为2k ,那么,12k k ?是定值吗证明你的结论. @ [

3、已知抛物线2 :C y ax =的焦点为F ,点(1,0)K -为直线l 与抛物线C 准线的交点,直线l 与抛物线C 相交于A 、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 (1)求抛物线 C 的方程。 ~ (2)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3)设8 9 FA FB ?=,求BDK ?的面积。. { — 4、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为1 2 ,点P (2,3)、A B 、在该椭圆上,线段AB 的中点T 在直线OP 上,且A O B 、、三点不共线. (I)求椭圆的方程及直线AB 的斜率; (Ⅱ)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 - 、

2020年上海市高三数学二模分类汇编:解析几何(16区全)

3(2020闵行二模). 若直线10ax by ++=的方向向量为(1,1),则此直线的倾斜角为 3(2020松江二模). 已知动点P 到定点(1,0)的距离等于它到定直线:1l x =-的距离,则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4(2020黄浦二模). 若直线1:350l ax y +-=与2:210l x y +-=互相垂直,则实数a 的值为 4(2020宝山二模). 已知双曲线22 22:1x y C a b -=(0,0)a b >>的实轴与虚轴长度相等,则C 的渐近线方程是 4(2020奉贤二模). 已知P 为双曲线22 :1412 x y Γ+=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点,1F 、2F 分别 为Γ的两焦点,若12F PF ∠是直角,则点P 坐标为 5(2020闵行二模). 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10,母线与轴的夹角为30°,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 5(2020青浦二模). 双曲线22 144x y -=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是 6(2020金山二模). 已知双曲线2 221x y a -=(0)a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20x y -=,则实 数a = 7(2020黄浦二模). 已知双曲线22 221x y a b -=(0a >,0b >)的一条渐近线平行于直线 :210l y x =+,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在直线l 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8(2020徐汇二模). 已知直线(2)(1)30a x a y ++--=的方向向量是直线 (1)(23)20a x a y -+++=的法向量,则实数a 的值为 8(2020浦东二模). 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x =±,且右焦点与抛物线24y x =的焦点重合,则这个双曲线的方程是 9(2020闵行二模). 已知直线1:l y x =,斜率为q (01q <<)的直线2l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0(0,)B a ,过0B 作x 轴的平行线,交1l 于点1A ,过1A 作y 轴的平行线,交2l 于点1B , 再过1B 作x 轴的平行线交1l 于点2A ,???,这样依次得线 段01B A 、11A B 、12B A 、22A B 、???、1n n B A -、n n A B , 记n x 为点n B 的横坐标,则lim n n x →∞ = 9. 一个水平放置的等轴双曲线型的拱桥桥洞如图所示,已知当 前拱桥的最高点离水面5米时,量得水面宽度30AB =米,则 当水面升高1米后,水面宽度为 米(精确到0.1米)

高考解析几何压轴题精选(含答案)

专业资料 1. 设抛物线y2 2 px( p 0) 的焦点为F,点 A(0, 2) .若线段FA的中点B在抛物线上, 则 B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 。(3 分) 2 . 已知m>1,直线l : x my m20 ,椭圆 C : x 2 y21, F1,F2分别为椭圆C的左、 2m2 右焦点 . (Ⅰ)当直线l过右焦点 F2时,求直线l的方程;(Ⅱ)设直线 l 与椭圆 C 交于A, B两点,V AF1F2,V BF1F2的重心分别为G, H .若原点O在以线段GH为直径的圆内,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6 分) 3 已知以原点 O为中心,F5,0 为右焦点的双曲线 C 的离心率e 5 。2 (I)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及其渐近线方程;(I I )如题(20)图,已知过点M x1, y1 的直线 l1 : x1 x 4 y1 y 4 与过点 N x2 , y2(其中 x2x )的直 线 l2 : x2 x 4 y2 y 4 的交点E在 双曲线 C 上,直线MN与两条渐近 线分别交与G、H两点,求OGH 的面积。(8 分)

4. 如图,已知椭圆x2y21(a> b>0) 的离心率为2 ,以该椭圆上的点和椭圆的左、右 a2b22 焦点 F1 , F2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为4( 2 1) .一等轴双曲线的顶点是该椭圆的焦点,设 P 为该双曲线上异于顶点的任一点,直线PF1和 PF2与椭圆的交点分别为A、B和C、D. (Ⅰ)求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Ⅱ)设直线PF1、 PF2的斜率分别为 k1、 k2,证明 k1·k2 1 ;(Ⅲ)是否存在常数,使得 A B C D A·B C恒D成立?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7 分)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2y2 xoy 中,如图,已知椭圆1

理科数学2010-2019高考真题分类训练专题九解析几何第二十七讲双曲线

专题九 解析几何 第二十七讲 双曲线 2019年 1.(2019全国III 理10)双曲线C :22 42 x y -=1的右焦点为F ,点P 在C 的一条渐进线 上,O 为坐标原点,若=PO PF ,则△PFO 的面积为 A B C . D .2.(2019江苏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双曲线2 2 21(0)y x b b -=>经过点(3,4), 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3.(2019全国I 理16)已知双曲线C :22 221(0,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 F 2,过F 1的直线与C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1F A AB =uuu r uu u r ,120F B F B ?=uuu r uuu r ,则 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_. 4.(2019年全国II 理11)设F 为双曲线C :22 221(0,0)x y a b a b -=>>的右焦点,O 为坐标 原点,以OF 为直径的圆与圆222 x y a +=交于P ,Q 两点.若PQ OF =,则C 的离心率 为 A B C .2 D 5.(2019浙江2)渐近线方程为±y =0的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 B .1 C D .2 6.(2019天津理5)已知抛物线2 4y 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若l 与双曲线 22 221(0,0)x y a b a b -=>>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点A 和点B ,且||4||AB OF =(O 为原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C.2

2010-2018年 一、选择题 1.(2018浙江)双曲线2 213 x y -=的焦点坐标是 A .(, B .(2,0)-,(2,0) C .(0,, D .(0,2)-,(0,2) 2.(2018全国卷Ⅰ)已知双曲线C :2 213 -=x y ,O 为坐标原点,F 为C 的右焦点,过F 的直线与C 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分别为M 、N .若?OMN 为直角三角形,则||MN = A . 3 2 B .3 C . D .4 3.(2018全国卷Ⅱ)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A .=y B .=y C .2=± y x D .2 =±y x 4.(2018全国卷Ⅲ)设1F ,2F 是双曲线C :22 221(0,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O 是 坐标原点.过2F 作C 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P .若1|||PF OP =,则C 的离心率为 A B .2 C D 5.(2018天津)已知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离心率为2,过右焦点且垂直于x 轴 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 ,B 两点.设A ,B 到双曲线同一条渐近线的距离分别为1d 和 2d , 且126d d +=,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 . 221412x y -= B .221124x y -= C .22139x y -= D .22 193 x y -=

2019年高考数学分类汇编:专题九解析几何

第九篇:解析几何 一、选择题 1.【2018全国一卷8】设抛物线C :y 2 =4x 的焦点为F ,过点(–2,0)且斜率为 23 的直线与 C 交于M ,N 两点,则FM FN = A .5 B .6 C .7 D .8 2.【2018全国一卷11】已知双曲线C : 2 2 13 x y ,O 为坐标原点,F 为C 的右焦点,过 F 的直线与C 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分别为 M 、N.若△OMN 为直角三角形,则 |MN |= A .32 B .3 C .23 D .4 3.【2018全国二卷5】双曲线2 2 2 21(0,0)x y a b a b 的离心率为 3,则其渐近线方程为 A .2y x B .3y x C .22 y x D .32 y x 4.【2018全国二卷12】已知1F ,2F 是椭圆2 2 2 21(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A 是C 的 左顶点,点P 在过A 且斜率为36 的直线上,12PF F △为等腰三角形, 12120F F P , 则C 的离心率为 A .23 B .12 C . 13 D . 14 5.【2018全国三卷 6】直线2 0x y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点P 在圆 2 2 2 2x y 上,则 ABP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A .26, B .48 ,C . 232 ,D .2232 ,6.【2018全国三卷11】设12F F ,是双曲线2 2 221x y C a b : (00a b ,)的左,右焦点, O 是坐标原点.过 2F 作C 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 P .若1 6PF OP ,则C 的离

2019-2020年高考备考:2018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几何

见微知著,闻弦歌而知雅意 2019-2020届备考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 2019-2020年备考 2018试题分类汇编---------解析几何 一、填空题 (1)直线与圆 1.(天津文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三点(0,0),(1,1),(2,0)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 1.2220x y x +-= 2.(全国卷I 文15)直线1y x =+与圆22230x y y ++-=交于A B ,两点,则 AB =________. 2.22 3.(全国卷III 理6改).直线20x y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点P 在圆()2222x y -+=上, 则ABP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3.[]26, 4.(天津理12)已知圆2220x y x +-=的圆心为 C ,直线2 1, 2232 x t y t ? =-+ ??? ?=-?? (t 为参数)与该圆相交于A ,B 两点,则ABC △的面积为 . 4.1 2 5.(北京理7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记d 为点P (cos θ,sin θ)到直线20x my --=的距离,当θ,m 变 化时,d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5.3 6.(北京文7改)在平面坐标系中,,,,AB CD EF GH 是圆221x y +=上的四段弧(如 图),点P 在其中一 段上,角α以OA 为始边,OP 为终边,若tan cos sin ααα<<,则P 所在的圆弧是__________.

6.EF 7.(江苏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为直线:2l y x =上在第一象限内的点, (5,0)B ,以AB 为直径的 圆C 与直线l 交于另一点D .若0AB CD ?=,则点A 的横坐标为__________. 7.3 8.(上海12)已知实数1x 、2x 、1y 、2y 满足:22111x y +=,22221x y +=,121212 x x y y +=,则 11221 1 2 2 x y x y +-+-+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8.32+ (2)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基本量 9.(浙江2 改)双曲线2 21 3 =x y -的焦点坐标是__________. 9.(?2,0),(2,0) 10.(上海2)双曲线2 214 x y -=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_. 10.12 y x =± 11.(上海13)设P 是椭圆22 153 x y +=上的动点,则P 到该椭圆的两个焦点的距离 之和为__________. 11.25 12.(北京文12)若双曲线2221(0)4x y a a -=>的离心率为5 2 ,则a =_________. 12.4 13.(北京文10)已知直线l 过点(1,0)且垂直于ε,若l 被抛物线24y ax =截 得的线段长为4,则抛物线 的焦点坐标为_________. 13.(1,0) 14.(全国卷II 理5 改)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离心率为3,则其渐近线方程 为_________. 14.2y x =± (3)圆锥曲线离心率

解析几何全国卷高考真题

2015-2017解析几何全国卷高考真题 1、(2015年1卷5题)已知M (00,x y )是双曲线C :2 212 x y -=上的一点, 12,F F 是C 上的两个焦点,若120MF MF ?

故圆的方程为22325()24 x y -+= . 考点:椭圆的几何性质;圆的标准方程 3、(2015年1卷20题)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y=2 4 x 与直线y kx a =+(a >0)交与M,N 两点, (Ⅰ)当k=0时,分别求C 在点M 和N 处的切线方程; (Ⅱ)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当k 变动时,总有∠OPM=∠OPN ?说明理由. 【答案】0y a --=0y a ++=(Ⅱ)存在 【解析】 试题分析:(Ⅰ)先求出M,N 的坐标,再利用导数求出M,N.(Ⅱ)先作出判定,再利用设而不求思想即将y kx a =+代入曲线C 的方程整理成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设出M,N 的坐标和P 点坐标,利用设而不求思想,将直线PM ,PN 的斜率之和用a 表示出来,利用直线PM ,PN 的斜率为0,即可求出,a b 关系,从而找出适合条件的P 点坐标. 试题解析:(Ⅰ)由题设可得)M a ,()N a -,或()M a -, )N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