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校史馆讲解

北航校史馆讲解
北航校史馆讲解

2展区:1977—1991

改革开放,学校工作蓬勃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教育大发展的序幕。

(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

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我校共有25项科技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

(学校工作步入正轨)

1978年6月,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学校恢复了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日常工作步入正轨。

1979年,学校明确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科研中来,认真整顿教学秩序,大力提高教学质量。1974年,学校成立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沈元任主任,共聘请委员51名;之后又成立了系(所、部)的学术委员会8个,共聘请委员132人。

(师资队伍)

强大的教学和科研实力离不开强大的师资力量。我校开办师资班、制定教师队伍培养计划、出国、出境合作学习和合作等,使得北航这一时期的师资队伍不断的充实壮大。

截至1980年,全校已有教授39人,副教授96人,讲师1275人。

1980年,我校沈元院长成为中科院首批遴选的56名学部委员之一。

1991年,我校高为炳和高镇同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发展到1986年,北航共聘任教授72名,副教授272名。较1978年翻了两番。

我校李未院士42岁受聘为原航空工业部最年轻的教授,他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进修和工作期间与英国普罗特金教授一起创立形式语义学科,备受学术界关注。1987年9月21日的《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对此进行了突出报道。

1979年9月21日,熊振翔教授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5年,李心灿教授获得北京市特等劳模称号,荣获全国总工会首次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

1988年5月1日,经国家教委批复,北航正式启动新校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标志着北航已从单一工科,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规格办学的综合性科技大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