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师资格证简答题集

2016教师资格证简答题集
2016教师资格证简答题集

模块一教育基础

1、当代小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义务教育得以全面实施

(三)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与规范

(四)办学体制走向多样化

(五)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2、请简述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①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命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②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观点

——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

③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

——孔子致力于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④孔子关于教学内容的观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六艺,其他指道德行为规范。

⑤孔子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观点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朱熹提出)。

——启发诱导的原则。孔子在《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

立志有恒: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自省自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身体力行:敏于事而慎于言

改过迁善

⑦教师观: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而不厌”——终身学习

“诲人不倦”——爱岗敬业

3、请简述《学记》的主要教育思想。

①教育的作用

《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十六个字:“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

②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原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预时孙(xùn)摩原则——“禁于未发谓之预,当其可谓之时,不陵节而施谓之孙,相观而善谓之摩。此四者,教之所由也”。这包括四条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集体教育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

——启发诱导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课内外结合的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4、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贡献。

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生。

(1)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2)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3)教育性教学原则。

(4)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5)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5、简述杜威的教育贡献。

杜威(1859—1952),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1)论教育的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地生长下去。教育的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

(3)论课程与教学

活动课程

(4)提出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5)提出了儿童中心论

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6、简述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

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如个体发展的中心四周律和头尾律。

不平衡性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期。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则更晚。

关键期也叫最佳期和敏感期,指认得某种身心发展的潜能在齐某一个阶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错过而关键期,教育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阶段性

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因此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有很大区别。

个别差异性

表现在不同儿童的同一方面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不同,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

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指身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时,可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

7、简述素质教育的含义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8、简述新时代教师的角色。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9、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复杂性

(二)创造性

(三)长期性

(四)示范性

10、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4.心理相容

11、简述构建现代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三)加强自身修养

(四)发扬教育民主

(五)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人际沟通艺术

12、简述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素养。

教师需具有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

教师需具有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3、简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方法。

(一)进行社区调查,了解社区资源情况

(二)充分利用校外资源

(三)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找资源

(四)了解最新科技成就,注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

(五)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

14、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

(1)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2)立足于学校现有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

(3)开发主题是教师、学生和家长而非专家

(4)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

(5)课程开发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学校教育哲学。

15、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6、简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育人为本的学生观

(二)开放的大课程观

(三)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四)三维目标观

(五)自主学习观

(六)发展性评价观

17、简述新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8、简述新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而非结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教学更关注人而非学科。

(5)关注体验式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19、简述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质疑、创造等来实现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探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20、简述小学教育研究的意义

最突出的成果是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有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重塑角色形象

(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与能力

(三)有助于教师创新教学实践,摆脱教育困境

(四)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改善教学行为

(五)有助于增强教师职业乐趣和价值感,舒缓倦怠

21、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课题选择

(二)查找文献资料

(三)设计研究,撰写研究方案

(四)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五)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六)研究报告的撰写

(七)课题结题

22、简述研究报告的撰写的基本要求。

常用的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形式如下:导言、研究对象和方法、研究结果、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结论、附录。

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有:

(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2)观点和材料一致;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

23、简述行动研究的步骤。(重要)

(1)发现问题

(2)分析问题

(3)设计研究方案

(4)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5)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

(6)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24、简述叙事研究的一般程序。

叙事研究的一般程序:

1.确定研究问题

2.选择研究对象

3.进入研究现场

4.进行观察访谈

5.整理分析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模块二学习指导

1、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有效控制注意?

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1)防止外部干扰

教室的位置、教室的布置、教师的服饰等方面

(2)讲究教学艺术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语言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1)增强学习自觉性,让学生明确知识的价值和学习目的;

(2)培养学生意志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调动多种分析器,有助于克服注意的分散;

(4)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保持注意。

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

单纯依靠无意注意,缺乏系统性,难以完成学习任务;过分依靠有意注意,易疲劳,造成注意的分散。

刚上课,引起学生有意注意;

学生对新内容产生兴趣,转为无意注意;

思考新内容,转为有意注意;

呈现直观材料,转为无意注意;

布置作业、复述,转为有意注意。

2、简述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2.使学生理解所识记的内容并系统化

3.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4.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表象进行教学

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及时复习、合理分配时间)

2.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3.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提高学生的回忆效率

1.教会学生善于运用回忆的技能、技巧

2.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排除回忆过程中的干扰

记忆的心理卫生

1.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

2.适当的睡眠和健康的身体

3.适当的营养和良好的环境

3、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的特征

已有的知识经验

定势

功能固着

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情绪与动机

个体的智力水平

5、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1)儿童初期对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额学习作业更感兴趣。

(2)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

(3)儿童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的知识的兴趣有待发展。

(4)游戏因素在儿童学习兴趣中的作用逐渐降低。

(5)在阅读兴趣方面,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

(6)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和加深。

6、简述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的方法。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5、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7、简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方法。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和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8、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9、简述德育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及使用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原则带有主观色彩,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制定或提出的。正确的原则必然反映了客观规律的要求,但不等同于客观规律。

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一)导向性原则(我国德育的根本原则)

(二)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三)正面诱导原则

(四)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六)集体教育的原则

(七)长善救失原则(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八)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三)正面诱导原则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

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行为规范。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德育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批评和处分只能作为辅助方法。

(五)因材施教教育的原则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确保德育切合小学生的实际以及连贯性

和巩固

(六)集体教育的原则

贯彻集体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要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

2、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3、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

(七)长善救失的原则

贯彻长善救失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

2、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开展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3、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八)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要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

2、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相互配合。

3、要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

10、简要列举德育过程的基本方法

233网校答案:

(一)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这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方法。

说服法包括讲解、谈话、讨论、参观、报告。

(二)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典型、示范、评优等

(三)实际锻炼法

实际锻炼法也称指导实践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组织活动等。

(四)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五)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也叫奖惩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六)品德修养指导法

品德修养指导法也称个人修养法或自我教育法,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

“慎独”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

模块六教学实施

1、简述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一)全面了解、深入分析、关心尊重每个学生

(二)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组织指导班级活动

(四)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五)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工、家长、社区联系与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2、简述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做好操行评定工作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

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3、简述教学突发事件处理原则

1.积极主动,严肃认真

2.沉着冷静,善于控制

3.严宽适度,掌握分寸

4.满怀爱心,教书育人

4、简述教学突发事件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

·热处理法

·冷处理法

·宽容法

·因势利导法

·寓教于喻

·爆炸式教育法

5、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健康

(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6、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一)激发学习动机

(二)感知教材

(三)理解教材: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四)巩固知识

(五)运用知识

(六)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9、简述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三)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10、简述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及要求。

1.直观性原则

(1)定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2)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1)定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教师应讲的“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③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3.巩固性原则

(1)定义: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1)定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观点:

《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5.因材施教原则

(1)定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定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7.量力性原则

(1)定义: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观点:

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

8.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1)定义: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11、简述上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一堂好课的标准):

(1)目标明确

(2)重点突出

(3)内容正确

(4)方法得当

(5)表达清晰

(6)组织严密

(7)气氛热烈

12、简述教学情景创设的基本要素。

第一,情境包含丰富的学科知识、能力因素和相关学科的因素。

第二,素材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第三,情境具有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和成长的情感因素,具有学生参与的角色要素。第四,教学情境中包含大量的课程资源,具有可供操作的硬件设施与时空要素。

第五,情境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探索问题的兴趣。

13、简述教学情景创设的一般程序。

第一,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的落实点

第二,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和经历,运用贴切的教学素材

第三,筛选丰富的课程资源。

第四,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和教学方案。

第五,准备教学设备和试操作

第六,做好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案,以便及时调整方案

14、简述教学情景创设的基本方法。

第一,直观演示,创设形象情境

第二,生动讲述,创设想象情境

第三,设疑启智,创设探究情境

第四,营造氛围,创设合作交流情境。

第五,联系生活,创设实际教学情境。

15、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1.高度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低强度的学习动机一样降低学习效率。

2.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反之任务难度低,动机水平要高。

3.动机最佳水平与学习课题的难易程度有关。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

4.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型曲线”

16、简述教学反思的基本特征

(一)课堂教学是教学反思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方式是教学反思的着眼点

(三)追求教学环节的最优化是教学反思的不竭动力

(四)学会教学、学会学习是教学反思的最终目标

17、简述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

(一)内省反思

1、总结反思

2、档案袋反思

3、自我提问反思

(二)交流反思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2、诊断反思法

3、比较反思法

4、对话反思法

5、录像反思法

2016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含答案

2016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题干]张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英语剧的形式教学,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英语,张老师的做法()。 A.优化了教学目标 B.优化了教学条件 C.优化了教学过程 D.优化了教学资源 [答案]C 2.[题干]针对“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蒋老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成教学。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 A.诲人不倦 B.教学相长 C.循循善诱 D.因材施教 [答案]D 3.[题干]某小学对学生评优制度进行了改革,增设了“创造之星”“孝心之星”等多项荣誉称号。该学校的做法()。 A.不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B.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有利于强化学生之间的竞争 D.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答案]D [解析]我国的教育目的提倡的是使学生在脑力和体力方面上的和谐发展,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逐渐改革和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题干中某小学增设多项荣誉称号,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题干]某小学要求教师重视教学科研。卢老师抱怨道:“搞研究有什么用,上课又用不着。”卢老师的说法()。 A.正确。教师须服从学校的一切安排 B.不正确。研究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C.正确。小学教师搞研究没用 D.正确。研究对应试帮助不大 [答案]B [解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承担着研究者的角色。教师作为研究者是指教师应把教育教学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教师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5.[题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中小学实行()。 A.校长负责制 B.校长责任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学校的规定指出,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6.[题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教师的待遇()。 A.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但由举办者予以保障 B.由举办者执行确定,但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保障 C.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并予以保障 D.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 7.[题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教师有下列哪种情形,可以由其所在学校予以行政处分或解聘?() A.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造成损失的 B.课余时间无偿为学生补课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中学综合素质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 一、单选题 1.某校的校训是“卓越立于全面,广博产生精专”这体现的教育理念是() A ?开拓创新 B ?全面发展 C,自主发展D ?因材施教 2 ?图1中某些学校的做法()。 A?抑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B ?阻碍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C ?提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 D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初一学生小武想做一名科学家,班主任说:“你现在学数学那么吃力.以后学物理、化学肯定也学不好,一定不能把当科学家作为人生目标”。班主任的说法()。 A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B ?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C ?忽视了学生创造性 D ?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4 ?邱老师在工作日志中写道:“在今天的校研会上,我说做教研跟写论文的方法是一样的,居然没有得到认可。是我错了?还是大家不理解我?我得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这表明邱老师()。 A ?善于自我反思B.缺乏探索精神

C缺乏问题意识D ?辫于自我暗示 5.中学生王某上课玩手机,被班主任李某当场没收。王某课后向李某承认错误并要求归还其手机,被李某以王某违反校规为由拒绝。李某的做法( )。 A,正确,学校规章应该人人遵守 B ?正确,教师有惩成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D.不正确,应上交学校销毁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情形中,学校不能给予教师行政 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 A ?故意旷课,损害教学的 B ?体罚学生,屡犯不改的 C.穿戴不整,影响仪表的 D .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7、某中学上课时,高年级学生李某到教室外喊赵某,说有事让其出去一趟, 班主任张某默 许了。赵某走出教室后被李某殴打,导致右眼失明。对赵某所受伤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主 体是( ) A.李某 B.张某 C.学校D .李某和学校 8、下列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B .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C.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D .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9、初中生钱某屡次在学校偷盗其他同学的财务。学校对钱某的正确处理方 法是( )

2016年下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统一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科目代码:302) 考试时间:2016年11月5日下午13:00-15:00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提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2、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做出系统阐述 的教育著作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3、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史实,断言教育起源于儿童 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A.交往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里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4、教育是新生一代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现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了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需, 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生产性 5、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 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A.具有灵活性 B.脱离社会生产 C.具有全面性 D.结合社会生产 6、一般来说,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社会意识形态 7、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 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8、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9、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张老师 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练习法 C.作业法 D.演示法 10、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定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 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11、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影片。该 校采用的这种德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 B.情感陶冶法 C.说服教育法 D.个人修养法 12、小华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 利和义务;但同时他又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华的道德判断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13、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劳,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是 A.性格特征 B.能力特征 C.气质特征 D.认知特征 14、在思维训练课中,老师让大家列举纽扣的用途,小丽只想到了纽扣可以钉在衣服钱面用 来扣衣服,却想不到纽扣可以制作成装饰品、点缀衣服等其他用途。这种现象属于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精华整理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精华整理 1.我国小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哪些? (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2.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环境,环境是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条件,但不决定人的发展。(3)教育,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和促进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3.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因此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上应有所不同,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因此教育要长善救失,扬长避短。(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4.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 (1)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2)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4)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5.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特征表现为:客体永久、延迟模仿、主动反应、问题解决。 (2)前运算阶段(2-7岁)主要特征表现为:出现符号、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主要特征表现为:守恒、去中心、思维可逆。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主要特征表现为:抽象、推理、假设、反思。 6.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发展任务和存在的心理社会危机,具体如下: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下面是小张同学列举的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2.小球m用长为L的悬线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处有一个光滑钉子C,如图所示,今把小球拉到悬线成水平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当悬线成竖直状态且与钉子相碰时()。

A.开关S断开时.a,b两点电势相等 B.开关S闭合后.a,b两点间的电流是3 A C.开关S断开时,C1带的电荷量比开关S闭合后C1带的电荷量大 D.不论开关S断开还是闭合,C1带的电荷量总比C2带的电荷量大 5.如图所示,均匀带正电的绝缘圆环a与金属圆环b同心共面放置,当a绕O点在其所在平面内旋转时,b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且具有收缩趋势,由此可知,圆环a()。 A.顺时针加速旋转 B.顺时针减速旋转 C.逆时针加速旋转 D.逆时针减速旋转

6.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0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①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②当F=5/2μmg时,A的加速度为1/3μg。③当F>3μmg 时,A相对B滑动。④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中,正确的选项为()。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7.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由下至上移动时()。 A.伏特表V和安培表A的读数都减小 B.伏特表V和安培表A的读数都增大 C.伏特表V的读数增大.安培表A的读数减小 D.伏特表V的读数减小.安培表A的读数增大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 1.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2.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象征性(6)宗教性 3.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6.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制约作用(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7.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8.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指定其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9. 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10.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

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宝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項选择 (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基本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邱老师经常梳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字知识分析问题的成因.导找解决策略.邱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是 A.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C.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D.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答案】A. 2.康老师经常在班上开展“成语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营造运用语文知识的情景,康老师的做法有利于 A.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B.发展学生的互补性 C.促逬教师专业发展. D.减轻教师工作压力 【答案】A 3.期末考试要到了.数学老师请综合实线活动课的吴老师把课时让给他上数学课.吴老师欣然同意.他们的做法 A.合理.体现了教师双方的意愿 B.不合理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C.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D.不合理 .违背了团结协作的要求 【答案】B. 4.学校派骨干教师王老师外出参加培训。王老师说,我经常给别人做讲座.哪里还需要去接受培训?还是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去吧!关于此事的下列说法中,正治的是 A.王老师具有团队协作的意识 B.王老师具有专业发展的意识 C王老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 D.王老师缺乏课程建设的意识 【答案】C.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某地拟设立一所新学校.下列不属于该学校设立必备条件是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充足的生源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6 下半年教师资格国考笔试真题估分 ——小学综合素质—— (科目代码:201 ) 注意事项: 1. 考试时间为0 120 分钟,满分为0 150 分。 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 29 小题。每小题2 2 分,共8 58 分) 1 、筱筱喜欢唱歌跳舞。孙老师对她说:“成天蹦蹦跳跳的,没有学生样。学生 得老老实实学习才行!”孙老师的说法忽视了() A 学生的心理发展 B 学生的全面发展 C 学生的主动发展 D 学生的主题发展 【参考答案】B B 孙老师只注重学习,没有注意学生 兴趣爱好特长等全面发展。 2 、图 1 1 中,该老师的做法()。 A 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B 违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C 适应了社会竞争的要求 D 体现了学科教学的重要 【参考答案】A 违背了素质教育廉洁从教 3 、沈老师收集废旧轮胎、破篮球、废纸箱、 塑料绳等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将之改造成各种合适的教具、学具。这表明沈老 师具有() A 教学资源开发能力 B 课程组织实施能力 C 教学程序设计能力 D 教育启发引导能力 【参考答案】】A 将废旧轮胎篮球等废物改造,变成新的课程教具,属于资源开发。 4 、郑老师在指导新教师时说,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心理等,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极为重要。郑老师的体会表明,教师不可忽视() ) A 政治理论知识 B 文化基础知识 C 学科专业知识 D 教育科学知识 【参考答案】D 孙老师的话中包含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知识,属于教学科学 知识。 5 、小学教师梁某因上班迟到被罚款,她对学校的决定不服,提出申诉,申诉的(受理机关是() A 教师共代表大会 B 信访机关 C 教育行政部门 D 检查机关 【参考答案】C 法律规定教师申诉的部门是主管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 6 6 、小学生陈某十分调皮,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班主任周某让其缴纳“违约金”,(宣称再犯错误则从中扣充作班费。周某的做法()

2016年下半年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答案:A孔子 2.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做出系统阐述的著作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赫尔巴特的《教育学》 答案:C夸美纽斯 3.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的史实,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A.交往起源论 B.生物起源 C.心理 D.劳动起源论答案:C 心理起源 4.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的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须,并与人类社会始终,它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段性 D.生产性答案:A永恒性 5.孔子曰:“上好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是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施教内容()。 A.责任性 B.脱离社会生产 C.具有全面性 D.结合社会生产答案:B脱离社会生产 6.一般说来,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 A.生产力发转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社会意识形态答案:A生产力发展水平 7.在我国近现代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王寅学制 B.葵卯 C.壬子癸丑 D.壬戌学制答案:C壬子癸丑学制 8.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型个属于()。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答案:B经验课程 9.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柱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A.实验法 B.练习法 C.作业法 D.演文法答案:D演示法 10.根据学生个人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定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诊断性 B.绝对性 C.总结性 D.相对性答案:D相对性 11.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影片,该校采用的教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 B.情感陶冶法 C.说服教育法 D.个人修养法答案:B情感陶冶法 12.小华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华的道德判断属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答案:C后习俗水平 13.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奋,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说明 A.性格特征 B.能力 C.气质 D.认知答案:A性格特征 14.在思维训练课中,老师让大家列举纽扣的用处,小丽只想到扣衣服,却想不到...其他用途,这种现象说明()。 A.功能迁移 B.功能固着 C.功能转换 D.功能变面答案:B功能固着 15.小刚利用改变物体接触面积大小或光滑程度的方法,来增强或减弱滑板的摩擦力这主要说明小刚能够运用()。 A.元认知 B.描绘性知识 C.情境性 D.程序性答案:D程序性知识 16 如果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结构化程度很高,又必须在短时间内加以掌握,他们最宜采用的学习形式是()。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互动学习答案:B接受学习 17.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利用图示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促进自己所学知识的掌握。学生采用的这种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监控策略 D.组织策略答案:D组织策略 18.在一次心理知识测试中,关于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学生们的答案涉及下列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A.比特 B.组块 C.字节 D.词组答案:B组块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

第一章 1、新课程规定,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求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注意学生发展已有的水平,更要考虑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并采取合理教学手段和措施。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成人之间都有差异性,要求教师全面、辩证的眼光看学生,因材施教。 ③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独立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学生兴趣出发,创造情境,让学生发挥自我能动性,充分发展。 2、新课程要求的教师观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教师观: 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学与研究关系看,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教学与课程关系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学校与社区关系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①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②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③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④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强调合作。 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简述理解? ①自主学习,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的自觉自愿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不情愿的学习。

②合作学习,是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地互助性学习。 ③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4、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①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②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③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5、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②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③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6、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①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者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③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7、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关系?/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 1.教育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速度和规模。生产 力水平制约教育的结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题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 B.环境 C.个性差异 D.个人努力 【答案】B 2.【题干】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 B.夸美纽斯和杜威 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 D.赫尔巴特和杜威 【答案】D 3.【题干】小林有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苹果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低着头回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这说明小林缺乏()。 A.道德认识教育 B.道德情感教育 C.道德意志教育 D.道德行为教育 【答案】C

4.【题干】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 ①幼儿教育②初等教育③中等教育④成人教育⑤高等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B 5.【题干】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生活性 B.计划性 C.组织性 D.系统性 【答案】A 6.【题干】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A.历史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文献法 【答案】C 7.【题干】儿童出现眼镜干涩夜盲症可能主要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答案】A 8.【题干】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校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前方,一会儿觉得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方,这种注意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 A.注意分散 B.注意起伏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答案】B 【解析】注意起伏(英文]Fluctuation of attention)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地加强和减弱,叫注意起伏 9.【题干】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说明思维具有()。 A.间接性 B.概括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答案】A 10.【题干】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 A.独立型 B.XXX C.整体型

2016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写,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筱筱喜欢唱歌跳舞,孙老师对她说:“成天蹦蹦跳跳的,没有学生样,学生得老老实实学习才行!”孙老师的说法忽视了() A.学生的心理发展 B.学生的全面发展 C.学生的主动发展 D.学生的主体发展 答案:B 2、图1中,该老师的做法() A.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B.违反了因材施教的原创 C.适应了社会竞争的要求 D.体现了学科教学的重要

答案:A 3、沈老师收集废旧轮胎、破篮球、废纸箱、塑料绳等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将之改造成各种合适的教具、学具,这表明老师具有() A.教学资源开发能力 B.课程组织实施能力 C.教学程序设计能力 D.教育科学知识 答案:A 4、郑老师在指导新教师时说,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心理等,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极为重要。郑老师的体会表明,教师不可忽视() A.政治理论知识 B.文化基础知识 C.学科专业知识 D.教育科学知识 答案:D 5、小学教师梁某因上班迟到被罚款,她对学习的决定不服,提出申诉,申诉的受理机关应是() A.教职工代表大会 B.信访机关 C.教育行政部门 D.检察机关 答案:C 解析:《教师法》第三十九条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6、小学生陈某十分调皮,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班主任周某让其缴纳“违反金”,宣称再犯错误则从中扣取充作班费。周某的做法()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附答案)

1. 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 (1)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统治者掌控着证券,能不能接受教育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由其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知识的实用性不被重视,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规范;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分注重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2. 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2)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 (3)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公立和私立两类。 3. 我国小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哪些? (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 (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4. 简述小学教育的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具体包含社会发展层面的基础性、个体发展层面的基础性、课程内容层面的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5.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2)教务行政管理; (3)教学工作管理; (4)总务工作管理。 6. 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 (1)行政管理方法; (2)法律、法规管理方法; (3)经济管理方法; (4)思想教育方法; (5)数理统计方法。 7. 教育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 8. 简述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2016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2016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2016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答案(word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题干]张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英语剧的形式教学,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英语,张老师的做法()。 A.优化了教学目标 B.优化了教学条件 C.优化了教学过程 D.优化了教学资源 [答案]C 2.[题干]针对“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蒋老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成教学。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 A.诲人不倦 B.教学相长 C.循循善诱 D.因材施教 [答案]D 3.[题干]某小学对学生评优制度进行了改革,增设了“创造之星”“孝心之星”等多项荣誉称号。该学校的做法()。 A.不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B.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有利于强化学生之间的竞争 D.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答案]D [解析]我国的教育目的提倡的是使学生在脑力和体力方面上的和谐发展,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逐渐改革和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题干中某小学增设多项荣誉称号,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题干]某小学要求教师重视教学科研。卢老师抱怨道:“搞研究有什么用,上课又用不着。”卢老师的说法()。 A.正确。教师须服从学校的一切安排 B.不正确。研究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C.正确。小学教师搞研究没用 D.正确。研究对应试帮助不大 [答案]B [解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承担着研究者的角色。教师作为研究者是指教师应把教育教学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教师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2016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案涂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答案:A 2.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做出系统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答案:C 3.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史实,断言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A.交往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答案:C 4.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需,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生产性 答案:A 5.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则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A.具有灵活性 B.脱离社会生产 C.具有全面性 D.结合社会生产 答案:B 6.一般说来,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社会意识形态 答案:A 7.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C 8.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答案:B 9.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练习法 C.作业法 D.演示法 答案:D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优质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下面是小张同学列举的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2.小球m用长为L的悬线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处有一个光滑钉子C,如图所示,今把小球拉到悬线成水平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当悬线成竖直状态且与钉子相碰时()。

A.开关S断开时.a,b两点电势相等 B.开关S闭合后.a,b两点间的电流是3A C.开关S断开时,C1带的电荷量比开关S闭合后C1带的电荷量大 D.不论开关S断开还是闭合,C1带的电荷量总比C2带的电荷量大

5.如图所示,均匀带正电的绝缘圆环a与金属圆环b同心共面放置,当a绕O点在其所在平面内旋转时,b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且具有收缩趋势,由此可知,圆环a()。 A.顺时针加速旋转 B.顺时针减速旋转 C.逆时针加速旋转 D.逆时针减速旋转 6.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0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①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②当F=5 /2μmg时,A的加速度为1/3μg。③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④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中,正确的选项为()。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7.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由下至上移动时()。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100题

1、简述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 (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和速度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的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简述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的作用 答: (1)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的政治制度制影响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5)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 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答: (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4、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学的要求 答:

(1)儿重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学要循序漸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儿重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学要具有計对性 (3)儿重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学要抓关建期 (4)儿重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儿重身心和谐发展(5)儿重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 5、简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答: (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2)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決定性因素 6、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口向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答: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口向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答案解读

2016上半年教师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答案解读 1.【题干】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英语剧的形式教学,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英语,老师的做法( )。 A.优化了教学目标 B.优化了教学条件 C.优化了教学过程 D.优化了教学资源 233网校答案:C 2.【题干】针对“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老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成教学。老师的做法体现了( )。 A.诲人不倦 B.教学相长 C.循循善诱 D.因材施教 233网校答案:D 3.【题干】某小学对学生评优制度进行了改革,增设了“创造之星”“孝心之星”等多项荣誉称号。该学校的做法( )。

A.不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B.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有利于强化学生之间的竞争 D.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33网校答案:D 【名师解析-233网校名师于淼答案】:我国的教育目的提倡的是使学生在脑力和体力方面上的和谐发展,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逐渐改革和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题干中某小学增设多项荣誉称号,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题干】某小学要求教师重视教学科研。卢老师抱怨道:“搞研究有什么用,上课又用不着。”卢老师的说法( )。 A.正确。教师须服从学校的一切安排 B.不正确。研究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C.正确。小学教师搞研究没用 D.正确。研究对应试帮助不大 233网校答案:B 【名师解析-233网校名师于淼答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承担着研究者的角色。教师作为研究者是指教师应把教育教学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

【精品】教师资格证解答题第二章

第二章教育功能 1.名词解释 ①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 影响和作用。 ②正向功能:是那些有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 果。 ③负向功能:是不利于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 ④显性功能:是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或者说结果是事前所期 待或希望出现的。 ⑤隐性功能:是指这种结果既非事先筹划,亦未被察觉到。 ⑥教育的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活动的内 部结构决定的如师资水平、课程设置及内容的新旧、教育物质手段的现 代化水平及其运用,都构成影响个体发展方向及其水平的重要因素。 ⑦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 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 2.教育的个体功能有哪些表现?个体社会化功能与个体个性化功能关系如何? 教育的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人的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主要表现有: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教育存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关系如下: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功能 ①个体社会化: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和各种思想观 念,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 技能和行为要求,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②个体社会化的意义在于: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可能孤立存在,社会化是 其生存和参与正常社会活动的必要途径。社会化使社会能够在社会学和 生物学意义上进行繁衍,从而确保它世代延续下去。 ③影响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是学校,学校能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个 体的社会化: 在思想上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社会化; 在行为上促进个体行为社会化; 在角色上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学校利用符合社会主流趋势的教育呃逆荣,合理有效的教育手段,来创造 社会化的教育影响,在通过具有职业素养的教育者来传授给学习者,从而 达到学生的社会化。 (2)教育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功能 人是社会性和个性的矛盾统一体,人的发展过程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对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