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校园生物分布图(研究课)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校园生物分布图(研究课)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校园生物分布图(研究课)教案

《校园生物分布图》

研究课教案

【教材分析】

《校园生物分布图》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第2课。本课通过调查和交流,形成对校园生物种类和分布的整体认识,通过“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直观地将校园生物状况展现出来,同时利用分布图了解我国的珍贵生物资源。本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流汇集我们的调查结果”,主要是通过数据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的多样性,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第二部分“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是本节课的主体活动,主要是要引领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将自己的研究转变为科研成果发表出去,通过“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直观地将校园生物状况展现出来。第三部分“中国稀有植物、动物的分布”,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分布图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同时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珍贵生物资源。

【学生分析】

学生在第1课对校园生物进行了调查,因为每个学生对获得的信息都是有限的,要形成对校园生物种类和分布的整体认识,需要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将全班同学的调查记录汇总成一张全班的调查表。经过几年的科学课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多种处理信息与表达交流的方法。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多种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多样的环境,用“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的方法交流和展示研究成果还是第一次。因此,需要教师对学生展示与交流的方法进行指导,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选择适宜的方法处理信息、展示成果的能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过程与方法:

1.培养收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具有合作意识和成果共享的意识。

2.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爱护植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利用分布图整理信息,展示研究成果。

【器材准备】

分组器材:学校平面图、上节课动植物调查表。

教师演示:课件、大的学校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对校园生物进行了仔细的大搜索,今天这节课让我们来交流和汇集我们的调查发现吧!

二、整理分析调查信息

1.展示、补充上节课的调查发现。

T:这是一位同学上节课的调查发现,我们来看一看(出示投影),如果你有比这位同学更多的发现,请举手补充。

你是在哪里发现的呢?(生说师写)

2.汇总全班调查发现。

现在我们已经汇集成了一份全班的调查表。让我们来看一看:一共有多少种动物和植物?它们各自生活在什么地方?

(通过数据让学生体会到生物的多样性,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3.我们把校园里的植物和动物都找到了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不同时期生物种类不同)

三、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一)讨论设计,指导方法

1.提出问题

T: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这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如果你校外的朋友想了解我们学校的生物分布情况,那你有什么办法让他非常清晰地、一目了然地看到我们校园动植物的分布情况呢?

S:可以画一张图,我们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动植物,就在这张图上标出来

2.讨论设计

需要注意些什么吗?用什么方法?

3.指导方法

(1)遇到不知名的动物和植物,我们可以在分布图上把它的图画和照片贴上;(这样既美观又方便我们认识)

(2)如果某一个地方动植物很多的话,可以给他们分别编号;(看上去非常清晰)

(3)也可以直接把生物的名称写到相应的位置上。(操作起来特别方便)

(二)分组制作,展示交流

1.每组分发一张校园平面图,提出制作要求。

(1)以组为单位,把调查来的动植物根据它们生活的场所,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2)用多种方法制作生物分布图,一种方法一张,方法多的不够的组可到老师这里再拿平面图.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各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开始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3.展示交流学生制作的分布图。

T:刚才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了一张张校园生物分布图,有的给动植物编号(非常清爽),有的直接写上名称(一目了然),还有的画了图呢(美观,一目了然),非常漂亮!

(三)共同合作,小结渗透

T:老师课前也搜集了许多动植物,大家愿意帮老师一起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吗?

1.出示校园简图和动植物

T:老师已经把每一种动植物都制作成了图片,并在背面写上了那种动植物的名称,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把动植物图片贴到相应的位置上。

2.全班共同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3.小结渗透保护动植物意识

T: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张充满生机的校园生物分布图展现在我们眼前了。我们在学校里学习,这些动植物每天都陪在咱们身边,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呢?

(四)观察讨论,推测分析

1.观察:仔细观察一下校园生物分布图,你们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有的地方生物种类较多,有的地方生物种类较少)

(具体地说,花坛中的生物比较多,教室、操场中生物的种类比较少。)

2.讨论: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生物种类会有所不同?

(因为花坛里有土壤,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动物也会来这里安家,在花坛中会形成食物链,甚至食物网,因此,花坛中的生物比较多。)

3.推测:如果我们调查的范围扩大,譬如说,校园周围,整个宁波市,甚至全国,你们

觉得生物种类的数量会有什么变化吗?

四、了解我国珍稀植物、动物的分布

1.观看教材,了解分布。

T:我国的生物种类非常丰富,有些珍稀的动植物是我国所特有的。课本中收集了几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74)

2.介绍几种珍稀动植物。

课件出示图片,并让学生说出这几种珍稀动植物的名称。

3.介绍珍稀动植物的分布情况。

T:你们知道这几种珍稀动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什么地方吗?(课件出示)

五、运用巩固,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2.延伸:课后,请同学们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世界珍稀动植物和它们的分布,并将它们在我国分布的地方标注在我国的地图上。制作一张中国珍稀动植物的生物分布图。【板书设计】

校园生物分布图

方法:编号颜色箭头图形符号

【作业辅导】

1.连线

藏羚羊安徽、江苏、江西等地

大熊猫云南等地

白鳍豚西藏、青海等地

扬子鳄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亚洲象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

人参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水杉被誉为“中国鸽子树”

珙桐被誉为“东北三宝”之一

银杏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金花茶被誉为“茶花皇后”

2.判断

(1)动植物在一年四季都是一样的。(×)

(2)校园里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3)珍稀动植物无论怎样保护都是要灭绝的。(×)

(4)我国是生物多样化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