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项目处理方案设计

垃圾渗滤液项目处理方案设计
垃圾渗滤液项目处理方案设计

70m3/d垃圾

渗滤液处理站工程方案

天津膜天膜工程技术

二○一○年五月

目录

目录..................................................................................................................................................................... I 第一章背景与公司简介 (1)

1.1 垃圾渗滤液的特性 (1)

1.2 垃圾渗滤液的危害 (2)

1.3 垃圾渗滤液的传统处理方式 (2)

1.4 公司简介 (2)

1.5项目概况 (3)

第二章设计标准、原则及围 (4)

2.1 设计标准 (4)

2.2 设计原则 (4)

2.3 设计围 (4)

第三章设计处理水质、水量 (6)

3.1 设计处理水量 (6)

3.2 设计处理原水水质 (6)

3.3 设计出水水质标准 (6)

第四章处理工艺的选择 (7)

4.1 管式膜特点 (7)

4.2 管式膜应用于垃圾渗滤液MBR的优势 (7)

4.3 管式膜MBR介绍 (8)

第五章处理工艺流程 (10)

5.1 处理工艺流程图 (10)

5.2 工艺流程说明 (10)

第六章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12)

6.1 调节池 (12)

6.2 缺氧池 (12)

6.3 好氧池 (13)

6.4 反应池1 (14)

6.5 反应池2 (15)

6.6 沉淀池 (15)

6.7 石灰乳池 (15)

6.8 污泥浓缩池 (16)

6.9浓缩液储存池 (17)

6.10处理车间 (17)

6.11 化验室 (20)

第七章设备投资 (21)

7.1 主要设备投资概算 (21)

7.2 功率 (23)

第八章运行成本估算 (24)

附录Ⅰ平面布置图 (25)

附录Ⅱ物料平衡图 (26)

附录Ⅲ工艺流程图 (27)

第一章背景与公司简介

城市垃圾是城市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垃圾转运站、焚烧厂或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是由各种化合物和呕化腐烂物质组成,含有浓度极高的BOD、COD、含氮化合物、含磷化合物、有机卤化物及硫化物、无机盐类等,不仅气味恶臭,而且其中不少是致癌物。若排放水体,污染环境,溶入地下,污染水源,是城市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一大危害。1吨垃圾渗滤液所含污染物相当于100吨城市污水的含量,毒性远远大于常规城市污水。因此,垃圾渗滤液必须处理达标,才能排放。

1.1 垃圾渗滤液的特性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其成分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垃圾渗滤液的来源主要有直接降水、地表径流、地表灌溉、地下水、垃圾自身水分、覆盖材料中的水分和垃圾生化反应的生成水等。

特性一:污染物质含量高,表现为COD、BOD、NH3-N含量达数千至数万毫克/升,COD、BOD、NH3-N含量较高,且随填埋时间的延长,垃圾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氨氮质量浓度升高。

特性二:影响垃圾渗滤液的因素主要有:垃圾成分、场地气候条件、场地的水文降雨条件、填埋条件及填埋时间等。这就决定了垃圾渗滤液的水质水量变化大,且变化规律复杂。

特性三:随场龄增加,渗滤液氨氮逐年增加,且可生化性变差。填埋场各部分物化和

生化学特性及其活动方式都不同,年轻填埋场(5年以)的渗沥液PH值较低,COD、BOD、VFA、金属离子浓度和BOD5/ COD cr较高,年老填埋场(10年以上)的渗沥液PH值较中性,BOD、VFA和BOD5/ COD cr较低,金属离子浓度下降,但氨氮浓度较高。

1.2 垃圾渗滤液的危害

垃圾渗滤液由于含有高浓度的COD、BOD和氮、多种难降解的有机物以及金属离子,这就使得其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土壤、生物、大气等多方面均会造成严重的二次环境污染,并会通过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水体,危害人类健康。

1.3 垃圾渗滤液的传统处理方式

传统的渗滤液处理方法一般有物化法和生物法。当前,国家加大环保控制力度,新制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了更严格的垃圾渗滤液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处理方式已经很难达到要求。

1.4 公司简介

天津膜天膜工程技术是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基地,其前身天津工业大学膜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74年,我国第一支中空纤维膜组件就诞生在这里。

天津膜天膜工程技术是以膜材料和膜过程研发、膜产品规模化生产、膜设备制造以及膜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服务为产业链的高科技企业,从事膜科学与技术研究已有

35年历史,具有完整的膜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发改委命名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工程”基地,“十一五”期间中空纤维膜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执行单位和天津市35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实施单位,国家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挂靠单位和秘书长单位。

公司具有国最完整的膜技术创新体系。在膜材料研究方面,先后研究开发了各种材质(PVDF,PS,PES,PAN,PE等)、各种规格的压、外压型中空纤维膜、管式膜组件其制造技术。在膜应用方面,其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竞争技术:连续膜过滤(CMF)、浸没式膜过滤(SMF)、膜生物反应器(MBR)、双向流(TWF)和管式膜生物反应器(TMBR)。其中管式膜组件及管式膜MBR技术是公司新开发的膜技术,在垃圾渗滤液、高浓度有机废水、难处理工业废水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在膜分离技术装备方面,开发了一系列应用于工程的关键技术设备,部分技术装备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目前,公司的产品已远销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曰本、新加坡、韩国等发达国家在的国际市场。随着水质条件的复杂化和水资源化的迫切性,膜技术的发展日趋专业化、特性化和集成化。天津膜天膜会提供全方位的膜技术,开辟膜技术在水资源化的市场。

1.5项目概况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为新建填埋场,日填埋量为??吨,预计渗滤液产生量为70t/d,根据国家环保要求必须建设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达到排放标准,才能正式运营。据此,我公司为该场设计了膜集成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方案。

第二章设计标准、原则及围

2.1 设计标准

(1)《中华人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02-2004)

(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5)《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

(6)《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

(7)《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号。

2.2 设计原则

本项目采用的处理工艺和设备均须成功应用于类似本项目原水条件的其它工程,并且符合下述要求:

(1)处理工艺先进,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确保运行稳定可靠,出水严格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3排放标准,做到处理达标、达量;(2)工艺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日常运行管理与维护并应实现电脑中央监控;(3)处理工艺中要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的工程措施(对渗滤液的水质、水量随时间及季节的变化和温差变化对生化系统影响应有充分的考虑);

(4)用地布局要求工艺布置紧凑,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节约用地;

(5)运行成本经济合理,有利于节能降耗,降低运行费用,易于维护和管理;

(6)设计同时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浓缩液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置方案。

2.3 设计围

本工程设计容包括对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生化处理、以及管式膜MBR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及其相应的管道、电气、仪表等必要辅助设施设计;MBR 深度处理的NF/RO工艺设计及相应管道、电气、仪表、设备的设计和选型;NF/RO 浓缩液处理工艺及设备选型。厂区的平面设计、施工,相关建(构)筑物的设计及施工。所有设备安装、调试,整个系统调试、运行。

第三章设计处理水质、水量3.1 设计处理水量

本工程渗滤液处理站设计处理水量为70m3/d。

3.2 设计处理原水水质

客户提供设计水质为:

3.3 设计出水水质标准

出水水质应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规定表2排放标准。

表《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2排放指标限值

第四章处理工艺的选择

由于国家出台了上述新标准,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要求大大提高,这种情况下渗滤液处理工艺选择围将日益缩小。综合近几年来渗滤液处理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并结合垃圾渗滤液水质特点,兼氧+TMBR+NF/RO处理工艺将会是新标准实施后工艺选择的主流,TMBR工艺的选择可高效降解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降低渗滤液处理构筑物的容积,并有着优异的耐冲击性、脱氨氮性能,同时为NF/RO创造了

合适的进水条件

4.1 管式膜特点

(1)管式膜流道宽,膜管流速快,料液在管湍流流动,膜不易污染;

(2)对料液的预处理精度要求低;

(3)易于清洗,既可用化学试剂清洗,还可用机械方法清洗;

(4)适于处理较粘稠的物料或悬浮物较多的物料;

(5)以单层无纺布焊接管为支撑体,强度大,膜阻力小,通量大;

膜天膜工程技术生产的PVDF管式超滤膜以无纺布焊接管为支撑体,膜管直径为12mm,其管式膜具有优越的强度、抗污染、抗氧化、耐酸碱性能(PH1~12),纯水通量可高达1000L/m3·h,工作压力可达0.8MPa,工作温度可达50℃,膜面流速2.5m/s。可以直接过滤活性污泥浓度高达30g/L的生化污水,膜通量可达50L/m3·h,寿命长达5年以上,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4.2 管式膜应用于垃圾渗滤液MBR的优势

采用管式膜MBR技术,生物反应池有效微生物浓度正常控制在15000-20000ppm,所以在相同的污泥条件下,MBR的容积负荷很高(1~3Kg/m3·d),而传统生物处理法不到0.25 Kg/m3·d,处理效率较常规生物反应器提高5~10倍;同时由于硝化菌的膜高效截留保证了氨氮的去除效率,一般稳定在90%以上。

高效的生物消解并结合膜的过滤截留作用,出水水质好并且稳定,即对于后期生

化性很差的垃圾渗滤液(B/C=0.03~0.16),COD去除率也可稳定达80%以上。

TMBR工艺的剩余污泥外排量也很少。该工艺可以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低(理论上可以实现零污泥排放),大大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

另外,管式膜TMBR工艺设备占地面积小,流程简单、结构紧凑,操作管理、自动控制简便,大大减少了人工维护成本。

现有垃圾渗滤液各种工艺处理方法对比表

4.3 管式膜MBR介绍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可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市政或工业废水处理。虽然有氧MBR过程的技术应用

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但是它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大规模商业应用也是在过去的10年间刚刚开始的。利用膜组件进行的固液分离过程取代了传统的沉降过程,能有效的去除固体悬浮颗粒和有机颗粒,制备无菌水。与传统工艺相比,MBR可以使活性污泥具有较高的MLSS值,延长其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提高氮的去除率和有机物的降解。

管式膜TMBR技术是外置式形式,通过水泵将生化池的污水打入膜管,在压力的驱动下进行膜分离,出水透过膜进入产水箱,而浓缩液回到生化池继续参与生化。管式膜MBR具有如下特点:

(1)管式膜MBR在污泥浓度15g/L以上仍能稳定运行,这优于中空纤维膜和平板膜,适合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2)管式膜强度高,可在较高压力下运行,膜出水通量较高,系统运行稳定,膜的使用寿命长;

(3)在MBR反应池中,不用增加额外用于膜清洗曝气量,反应池中DO浓度可控制在较低围,增加总氮的去除效果;

(4)采用分体式结构,易于膜清洗和设备安装、维护。

MBR出水COD在500-800mg/L,为达到排放标准,需进一步RO/NF处理,透过液达标排放,浓缩液通过浓缩液处理系统处理,部分回前级NF/RO继续处理,达标排放,少量浓缩液和污泥回填埋场。

第五章处理工艺流程

5.1 处理工艺流程图

根据该垃圾渗滤液的的水质和水量特点,确定处理工艺流程图如图1。

图1处理工艺流程图

5.2 工艺流程说明

垃圾渗滤液首先进入调节池,然后进入缺氧及MBR反应池,进行生化处理,来

降解COD、BOD和氨氮,为了去除硝态氮,在MBR池和缺氧池间加回流,使MBR 池中形成的硝态氮在缺氧池进行反硝化而转化成氮气而去除,由于管式膜的耐污染能力强,MBR反应池可以在高污泥浓度(15g/L以上)下运行,来强化反应池的生化效果,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但由于垃圾渗滤液中部分COD难于生化降解,MBR出水仍没有达到要求的排放标准,需进一步进行NF/RO深度处理,MBR出水经NF处理后,透过液经RO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达标排放。RO浓缩液返回NF进行处理。NF浓缩液经NF浓缩液处理系统进一步处理后,透过液回NF/RO处理系统继续处理。

垃圾渗滤液处理设计方案

垃圾渗滤液处理设计方案 1、概述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主管单位: 承建单位: 建设地点: 建设规模:i2omVd 编制单位: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规范》(CJJ17-2004) 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5)《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6)《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监测技术标准》(CG/T 3037-1995) 7)《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监测技术要求》(GB/T 18772-2002) 8)《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93-2003) 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0)《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成【2000】120号)11)《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1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J50191-93 13)《室外给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32-78) 14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15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16 )《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17)国家、地方及其他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

18)本公司同类项目的相关经验 1.3编制原则 (1)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3相关标准和规范。 (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 (3)严格执行现行的防火、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法规、规范与标准; (4)充分考虑国内外垃圾渗滤液处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渗滤液随垃圾填埋场的“年龄”的变化情况,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公司经验,选择国内外先进成熟的 污水治理技术,采用优质、可靠、适用、经济的治理工艺路线; (5)切合实际,正确掌握设计规范和标准,优化工艺技术,合理选用优质、高效的处理设备和设施; (6)在确保出水稳定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省投资,减少占地面积和降低运行费用,延长使用寿命,调整好一次性投资与运行费用、水质要求之间的比例关系; (7)废水处理站总体布局、统一规划,力求与周围环境协调; (8)在处理站运行中保证清洁、安全、无二次污染。设备运行简单,以操作维护方便,利于管理为原则。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位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内。生活垃圾处理工艺为卫生填埋工艺,设计填埋处理规模为160吨/天 因此,垃圾渗滤液处理站扩建项目势在必行! 3、确定工艺方案 3.1废水来源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受诸多因素影响,不仅水量变化大,而且变化无规律。垃圾渗滤液的产生来自以下五个方面: ①降水的渗入。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降雨的淋溶作用是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 ②外部地表水的流入。包括地表径流和地表灌溉。 ③地下水的渗入。当填埋场内渗滤液水位低于场外地下水水位,并没有设置防渗系统时,地下水就有可能渗入填埋场内。

生活垃圾的处理策划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生活垃圾的处理策划书 篇一:生活中的垃圾活动方案 《生活中的垃圾》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主题提出:垃圾是伴随人类生活和生产而产生的,有人估算过,目前全世界一年产生的垃圾已逾100亿吨,人均达到两吨左右。在我国,一个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每天可产生100吨生活垃圾,加上建筑垃圾和工业垃圾,每日垃圾产生量不低于1500吨。垃圾量的不断增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已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尤其是在城市中,垃圾问题已日益成为城市管理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它直接事关广大民众的生活健康和城市的日常秩序。垃圾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主题内容,因此,具有非常良好的生活经验的基础,而对于这种经验,学生的认知又是非常感性的,多样的,这种多样性要升华到对垃圾的产生、危害、处理及回收利用得较为科学理性的认识,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实践、资源拓展和交流的机会。实践,是让学生真正观察生活,了

解垃圾;拓展,是帮助学生扩大视野,或者教师通过有意识的组织,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交流,是给多样性存在的学生经验以互补和提升的空间。通过开展有关垃圾的综合活动,引导学生自身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引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认识垃圾的危害与我们日常生活环境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使学生懂得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自觉地保 护环境、对环境负责的态度以及行为习惯。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的产生、来源。 2、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学 会垃圾分类。 3、根据垃圾的分类,如何处理垃圾方法。 4、提高环保意识。 5、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动脑实 践能力。 6、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课题,通过课前调查、搜集, 课上研究、讨论,课后实践、研究,使学生乐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勇于探索的精神及自主探索的能力。7、通过设计各种课题方案,培养学生学会调查、实验、参观访问、查找资料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

等离子体火炬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方案教学文案

等离子体火炬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方案 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人口大量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 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将污染土壤、地下水,传播疾病,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 采用现代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以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运行稳定、安全可靠为设计宗旨。 妥善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废渣,避免二次污染。 焚烧装置概况: 近年来永研环保科技陆续推出等离子火炬工业固废焚烧、等离子火炬医疗废弃物焚烧、等离子火炬生活垃圾焚烧装置等一系列产品。 等离子火炬生活垃圾焚烧装置由等离子火炬、等离子火炬电源、进出料装置、焚烧炉、搅拌输送、烟气处理系统组合而成。 焚烧装置工作机理: 生活垃圾、固态、半固态、液态废弃物由料仓进入等离子火炬焚烧炉,等离子焚烧炉内置等离子火炬、搅拌、输送装置。 生活垃圾在搅拌输送装置作用下,翻滚前移,离子体火炬上千度穿透力极强的等离子焰,在短时间内将生活垃圾焚烧殆尽。 汞、锌、铅、锡、铜等重金属氧化并随烟气排出,经活性炭喷射装置,喷射活性炭富集后再行处理。 等离子火炬焚烧炉内烟气与生活垃圾逆向运动,助燃空气由等离子火炬焚烧炉布气机构输入炉体。 生活垃圾由干燥区进入焚烧区时含水率已经显著降低,高温烟气自焚烧区经干燥区与生活垃圾相向运动。 焚烧炉工作于微负压状态,设有泄爆装置保证设备安全。 烟气净化: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喷射+袋式除尘。 焚烧装置技术参数: 等离子体火炬: 工作温度:800--1000℃用户设定,自动控制。 输出功率:100--400kW 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精确控制焚烧炉温度。 使用寿命:连续工作5000小时 焚烧炉: 等离子火炬焚烧炉(微负压)日处理50吨--200吨 送料装置:以处理量决定进料频度。 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数据。 泄压装置保证设备安全 控制器:DCS控制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

垃圾处理场 渗滤液处理工程方案 二〇一六年三月 一、工程概况 1、项目简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防止环境污染,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国务院(98)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及有关法规的规定,需对生产和生活垃圾进行有效治理或综合利用。 在睢县城建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以及当地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决定对睢县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进行升级改造,减轻渗漏废水对附近水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改善人类的环境卫生条件,使其达到2008年4月2日国家重新颁布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版新标准后排放,故提出此方案。 设备采用预处理+硝化+反硝化+MBR+NF+RO处理工艺,配有自控系统装置,有自动切换,报警功能。对垃圾渗滤液设施、设备和工艺进行方案设计,以供各方决策和参考。 为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规,保护环境,本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三同时”原则。我单位受投资者邀请,在进行初步调研,并经多项垃圾渗滤液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实施。为了保护水体环境不受垃圾渗滤液影响,针对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具体水质的特点,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预处理+硝化+反硝化+MBR+NF+RO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

2、设计要求: 遵守国家对环境保护、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治理的制定的法规、标准及规范,服从单位的总体规划,执行各种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节约能源,最大限度降低运行费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方案设计原则: 1. 水质 工程出水水质必须达到2008年7月1日实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版新标准表2中的排放限值 2. 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排 放标准; 2)选用先进、合理、可靠的处理工艺,在确保处理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简单、管 理方便、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3)本工程系环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和减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 件,贯彻安全生产和清洁文明生产的方针; 4)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站管理水平,设计采用PLC程序控制,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5)合理选用优质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寿命,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6)在工艺设计时,有较大的灵活性,可调性,以适应水量、水质的周期变化。采用一套50t/d渗滤液处理设备,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变性、适应性和先进性; 7)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间和场地。 3. 设计范围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总结

目录垃圾渗滤液 (2) 1.1定义 (2) 1.2性质 (2) 1.2渗滤液的处理工艺 (2) 1.2.1传统活性污泥法 (2) 1.2.2根据蒸降比选择渗滤液工艺是否回灌 (3) 1.2.3MBR/DTRO/沸石生物滤池处理工艺 (3) 1.2.4两级管网式反渗透处理填埋场渗滤液 (5) 1.2.5常见的处理工艺组合 (6) 1.2.6垃圾渗滤液新工艺简介 (7)

垃圾渗滤液 1.1定义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1.2性质 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一般来说,其pH值在4~9之间,COD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BOD5从60~45000mg/L,重金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基本一致。 垃圾渗滤液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污水的特点:BOD5和COD浓度高、金属含量较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氨氮的含量较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 1.2渗滤液的处理工艺 1.2.1传统活性污泥法 通过提高污泥浓度来降低污泥有机负荷,活性污泥法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只要适当提高活性污泥法浓度,使F/M在

0.03~0.31kgBOD5/(kgMLSS·d)之间(不宜再高),采用活性污泥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垃圾渗滤液。 1.2.2根据蒸降比选择渗滤液工艺是否回灌 1)当蒸降比>2.0时,推荐采用渗滤液循环回灌处理工艺而实现渗滤液不外排或减少外排量。 2)当蒸降比1.5-2.0时,可选择采用回灌技术和其它技术相结合的方式。 3)当蒸降比<=1.5时,不推荐使用回灌技术。 1.2.3MBR/DTRO/沸石生物滤池处理工艺 说明:该工艺中的MBR设置由一级反硝化系统,一级硝化系统和二级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接收及贮存设计方案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接收及贮存设计方案 1.1.1 称量 垃圾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厂地磅房称量后,经高架引桥进入焚烧主厂房进行处理。 1.1.2 垃圾卸料平台 垃圾卸料平台布置在主厂房7.00m层,紧贴垃圾贮坑,采用室内型,以防止臭气外泄和降雨,卸料平台设有专用的垃圾运输车进出口一处,卸料位9个,平台宽19m,拥有足够的面积来满足最大垃圾转运车辆的行驶、掉头和卸料而不影响其它车辆的作业。垃圾卸料平台周围设置清洗地面的水栓,并保持地面坡度以及在垃圾贮坑方向设置排水沟,以便收集和排出污水,并和垃圾贮坑收集的渗沥液一同送到污水处理设施。操作人员可根据垃圾在贮坑内分布情况操作平台内的指示灯来指示垃圾车应在哪个卸料门卸料。卸料门前方设置高约20cm的挡车矮墙和紧急按钮,防止车辆坠入垃圾贮坑内。平台设一个进出口,进出口车道宽7.0m,进出口上方设有电动卷帘门和空气幕墙以阻止臭气的扩散。

1.1.3 垃圾卸料口设置 垃圾卸料平台设9个垃圾卸料门。各卸车位设编号,方便管理;并设有红绿灯指示。垃圾卸料门之间设有隔离岛,以避免垃圾车相撞,并给工作人员提供作业空间。 卸料平台设有摄像头,垃圾抓斗控制室值班人员可随时了解卸料平台内各卸车位的情况,并根据垃圾贮坑堆料情况指示卸车位置。 1.1.4 垃圾贮坑 垃圾贮坑长52米,宽约18米,深约12米,其中地上部分7米,地下部分5米。总有效容积:11232m3,若垃圾容重按0.4t/m3计,则可贮存垃圾约4492t,可满足本期工程6天以上的焚烧炉,也可满足远期工程4.5天的焚烧量。垃圾贮坑剖面如图5-1所示。

图5-1 垃圾贮坑示意图(剖面) 针对**以及国内生活垃圾热值低、含水率高、随季节变化幅度大等特点,本工程对垃圾贮坑进行了以下设计: 1、为了使垃圾在坑内能够充分的脱水、混合,改善焚烧炉的燃烧状况,提高入炉垃圾的热值,设计将垃圾贮坑容积加大,延长垃圾在坑内的停放时间,使其能够存储6天以上的垃圾量;同时,加大垃圾贮坑容积还能够使焚烧发电厂在自身或外界负荷变化下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

垃圾渗滤液废水来源 在垃圾的的卫生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降水和微生物的分解等作用,会从垃圾层中渗出一定量的高浓度废液,与其填埋场内渗入的地表水和渗出的地下水、共同形成垃圾渗滤液。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分别是大气降水和径流,垃圾中本身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且也会因为有机物的分解产生一定量的水分,但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来源还是降水,也就是说,特定场合的垃圾填埋场内渗滤液的量的多少主要与气候变化,水文条件和季节交替变化有关。 1. 垃圾渗沥液的特性 渗沥液成分取决于垃圾成分、填埋时间、气候条件、填埋场设计等多种因素。一般来说,垃圾渗沥液具有如下特性: 1)水质复杂,危害性大。张兰英等人采用G-MS-DS联用技术鉴定出垃圾渗沥液中有93种有机化合物,其中22种被列入我国和美国EPA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黑名单中。此外,渗沥液中还含有10多种金属和植物营养素(氨氮等),水质成分十分复杂。 2)CODCr和BOD5浓度高。特别是在垃圾填埋场运行初期,垃圾渗沥液中的CODCr 最高达到90000mg/L,BOD5最高达到38000mg/L,和城市污水相比,浓度极高。显然这就要求其处理构筑物的有机负荷率高,水力停留时间长构筑物容积大。 3)金属含量高。垃圾渗沥液中含有10多种金属离子,其中铁2050mg/L,铅12.3mg/L,锌370mg/L,钾、钠2500mg/L,钙甚至高达4300mg/L。生物处理系统中如金属离子含量过高,对微生物有强烈抑制作用,长时间运行,会导致污泥中的无机物含量增加,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故须先调pH值使重金属离子沉淀。 4)氨氮含量高、含盐量高。氨氮浓度随填埋时间的增加而相应增加,最高可达1700mg/L,渗沥液中的氮多以氨氮形式存在,约占TKN40%~50%。如此高浓度的氨氮,使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严重失调,仅靠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脱氮不仅不能去除,反而会影响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渗沥液进入生化处理前常需用物化法脱氮,渗沥液中的盐主要为氯化物(100~4000mg/L)和磷酸盐(9~1600mg/L),若在缺水地区需对渗沥液回收利用时,应对其脱盐处理。 5)色度深且有恶臭,需考虑脱色处理,臭味给运行操作带来困难。 6)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垃圾渗沥液通常有机物和氨氮含量高,而磷元素较为缺乏,其C/P比较大,C/N比较小,NH3-N含量过高。加上碱度高,对厌氧消化不利。磷元素的缺乏也影响系统的稳定。因此,处理工艺中需在生化前进行脱氮处理,并往往需向系统投加磷等营养元素。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实施方案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

————————————————————————————————作者:————————————————————————————————日期:

垃圾处理场 渗滤液处理工程方案 二〇一六年三月

一、工程概况 1、项目简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防止环境污染,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国务院(98)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及有关法规的规定,需对生产和生活垃圾进行有效治理或综合利用。 在睢县城建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以及当地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决定对睢县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进行升级改造,减轻渗漏废水对附近水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改善人类的环境卫生条件,使其达到2008年4月2日国家重新颁布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版新标准后排放,故提出此方案。 设备采用预处理+硝化+反硝化+MBR+NF+RO处理工艺,配有自控系统装置, 有自动切换,报警功能。对垃圾渗滤液设施、设备和工艺进行方案设计,以供各 方决策和参考。 为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规,保护环境,本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三同时”原则。我单位受投资者邀请,在进行初步调研,并经多项垃圾渗滤液 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实施。为了保护水体环境不受垃圾渗滤液影响,针对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具 体水质的特点,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预处理+硝化+反硝化+MBR+NF+RO处理” 工艺,该处理工艺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

2、设计要求: 遵守国家对环境保护、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治理的制定的法规、标准及规范,服从单位的总体规划,执行各种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节约能源,最大限度降低运行费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方案设计原则: 1. 水质 工程出水水质必须达到2008年7月1日实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版新标准表2中的排放限值 2. 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的有关 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 2)选用先进、合理、可靠的处理工艺,在确保处理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做 到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3)本工程系环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和减少二次污染。要求 改善劳动卫生条件,贯彻安全生产和清洁文明生产的方针; 4)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站管理水平,设计采用PLC程序控制,减轻操作人员 的劳动强度; 5)合理选用优质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寿命,降低系统运 行成本;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方案比选

垃圾渗滤液处理扩建工程工艺方案比选 该资料有水务英才网资深招聘顾问刘先生提供! 广州市兴丰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广州市中心东北方向约38km的丘陵山地中,占地面积84公顷,填埋库容达2000万m3。是我国第一座在技术和管理上全面与国际接轨的垃圾填埋场,它采用了高标准的建设,并将其营运承包给知名的境外专业公司。该场于2000年11月开始建设,于2002年8月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营运,运行一年多来,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兴丰场原设计的进场垃圾接纳量平均为3000 T/d,垃圾渗滤液处理能力为565 m3/d,主要工艺设计参数如表1所示。由于广州市规划中的其它垃圾处理设施不能如期建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兴丰场将承担6000 T /d的处理任务,因此渗滤液处理设施的扩建势在必行。扩建后渗滤液总处理能力必须达到1200 m3/d,场区自北向南流水经谷口排入金坑河,再流至兴丰填埋场东南方向大约900 m的总库容达1850万m3的金坑水库。由于下游金坑水库功能环境较为敏感,因此兴丰场渗滤液处理出水必须达到回用水标准。 表1 一期工程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指标(单位:mg/L) *注:实际处理后水质均达到回用水标准。 1 扩建工程渗滤液水量水质标准 1.1 渗滤液水量 我们的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根据兴丰场运行1年多来渗滤液产生量、广州降雨量和垃圾填埋方式等综合考虑确定垃圾量增加至6000 t以上时,渗滤液处理水量将增加650 m3/d。 1.2 渗滤液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 渗滤液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采用采用表1中的参数。 2 扩建工程处理方案选择原则 (1)扩建工程工艺必须达到现有渗滤液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保持最终出水稳定地达到回用水水质标准; (2)选择工艺尽可能简单、技术可靠、管理方便、运行高效低耗的处理流程,并尽可能降低工程投资。 (3)由于渗滤液水质变化幅度大,选取的工艺必须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操作上的灵活性,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并且能够容易进行改造,以适应水质的变化。 该资料有水务英才网资深招聘顾问刘先生提供! 3 扩建工程处理工艺方案介绍 3.1方案一:UASB+SBR+CMF+RO处理工艺 3.1.1 工艺流程 现渗滤液处理采用的工艺方案为UASB+SBR+CMF+RO,见图1。 我们的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工程方案设计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工程方案设计 1.1 总平面布置 根据厂址比选的结果,选择老荒山厂址作为本工程建设厂址,并提出规划方案设想。 1.1.1 总体方案设计的原则 总图分区明确,管理方便; 人员路线和运输车辆路线分流,运输出入通畅,厂区内道路畅通,形成环形通道,符合消防要求; 主厂房之烟气排放处于下风向,办公等生活区处于上风向; 充分绿化美化环境,尽可能不留裸地; 1.1.2 厂区面积 厂区红线占地总面积为66000m2(99亩)。 1.1.3 总平面布置 1.1.3.1 功能分区

根据工艺流程、功能、风向,将厂区内的建、构筑物分为四个功能分区: ●办公区:包括综合楼、停车场、运动场地,该区是 厂区内比较洁净的分区,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布置 时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且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侧。 ●主要生产区:包括主厂房和栈桥,焚烧主厂房是厂 区的主体建筑,在满足各种防护间距的前提下可以 靠近各辅助生产区及办公楼。 ●辅助生产区:包括水泵房、冷却塔、水处理装置、 清水池、油泵房、地下油罐,分区的建构筑物都是 为主厂房服务,布置时靠近主厂房,集中与分散相 结合。为保证安全,将油泵房、地下油罐用围墙单 独围起来,布置在厂区边缘,距离厂区围墙有5米 的安全距离; ●污水处理区:包括渗沥液处理站、调节池。

为便于管理人员工作及外来联系业务的便利,将综合办公楼布置在靠近厂区大门一侧,而且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侧。 办公楼与主厂房之间的空地集中布置绿化,作为防护隔离带。 1.1.3.2 主要项目 (1) 垃圾焚烧发电主厂房,建筑面积约12300平方米,考虑到远期发展的需要,主厂房将一次建成,能够容纳三条焚烧线,包括下列内容: ●2×350吨/日垃圾焚烧炉及与其配套的余热锅炉; ●垃圾运输卸料大厅及垃圾储坑; ●垃圾焚烧炉上料系统; ●除渣、除灰系统; ●烟气净化系统; ●补给水系统; ●汽轮发电机组及供汽、冷凝系统; ●中央控制和监测系统;

唐山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工程培训方案及应急措施

唐山市古冶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技术文件) 第八部分:培训方案及应急措施日期: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技术培训计划 (333) 1.1.技术培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333) 1.2.培训目标 (333) 1.3.培训内容 (333) 1.4.培训方式与培训人员 (334) 1.5.培训时间 (335) 1.6.培训教材 (336) 1.7.人员考核 (336) 1.8.拟派培训人员及其简历 (336) 第二章污水处理系统应急预案 (337) 2.1预案的启动 (337) 2.2事故预防措施 (337) 2.3事故应急措施及注意事项 (337) 2.4事故后的恢复和重新进入 (338) 附件: (339) 工艺工程师简历 (339) 设备工程师简历 (340) 电气工程师简历 (341)

第一章技术培训计划 1.1.技术培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建成以后,是否具有懂技术、会管理的渗滤液处理操作管理人员对渗滤液处理的各环节进行运行控制,直接影响到渗滤液处理站的设备能否长期稳定地运行;影响到处理出水水质能否长期稳定达标;影响到渗滤液处理站的能耗、物耗的消耗定额及运行费用。因而渗滤液处理站的操作管理人员需要通过技术培训来满足要求。 我司长期从事污废水治理及运营工作,一直将对业主方操作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以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以后,业主方操作人员能够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1.2.培训目标 我司负责在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和运行期间,对业主方技术人员提供设备的测试、操作和维修方面的技术培训,直到业主方工作人员全部掌握设备操作、运行操作、维修保养技术,并能达到正确的检修、维护、排除故障水平为止。做到“四懂四会”,即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懂站内构筑物的作用和管理方法,懂技术经济指标含义与计算方法、化验指标含义及其应用,会合理操作设备,会合理调度空气,会正确回流与排放污泥,会排除操作中的故障。使渗滤液处理站各类岗位人员能胜任调试及各生产岗位的生产运营工作。 1.3.培训内容 垃圾渗滤液的特点、性质及处理方法概述;本站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及特点UASB反应器的工艺原理、维护管理及运行工艺参数控制 MBR膜生物处理装置的工艺原理、操作要点、维护管理、及工艺参数检测与控制技术; UF超滤、NF纳滤系统的工艺原理、操作要点及维护管理、及工艺参数检测与控制技术; 渗滤液处理站各专业及通用设备的维护、维修、检测、管理技术,包刮各种水泵、曝气机、搅拌机、过滤装置、UF超滤系统、NF纳滤系统等;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目录 1、前言 (1) 2、项目名称、设计依据及范围 (2) 3、设计规模及原则 (2) 4、工艺设计 (3) 5、流程选择结论 (16) 6、设计处理效果 (27) 7、污水处理站的平面布置 (27) 8、电气设计 (29) 10、建筑设计 (31) 11、主要设施及设备一览表 (32) 12、运行费用估算 (36) 13、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及节能措施 (37) 14、组织保障 (38)

1、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在急剧增加。到1999年,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已达1.4亿吨,并且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人均日产生的垃圾已超过1kg,接近工业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我国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将有一大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要新建。而垃圾渗滤液是否处理达标排放,是衡量一个填埋场是否为卫生填埋场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不合格的垃圾填埋场,就是一个大的污染源,如不及时对其进行收集、处理,将造成对地下水、地表水及垃圾填埋场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尤其是它对地下水源和土壤的污染更为严重。一些旧的垃圾填埋场由于没有采取防渗措施,产生的渗滤液渗入地下水中,造成对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其污染延续时间可以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一旦地下水源和周围土壤被其污染,想用人工方法实施再净化,技术上将非常困难,其费用也极其昂贵,难以实施,从而严重威胁到人的生活和生产。鉴于此,成都加杰尔环保有限公司针对“开江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渗滤液的特点,进行了多次试验研究,并制定本方案,要求渗滤液处理后排放的水质达到国家《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的相关要求。 2、项目名称、设计依据及范围 2.1项目名称: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 2.2编制单位:有限公司

渗滤液处理应急预案

施工期间垃圾渗滤液处理(置) 方 案 及 应 急 预 案 编制单位:国策环保科技股份林芝巴宜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改扩建项目经理部 编制人:吉 审核人:凤娟 编制日期:2017年2月10日

施工期间垃圾渗滤液处理(置)方案及应急预案 为加强林芝市巴宜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改扩建项目在施工期间的管理,有效预防、控制林芝市巴宜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将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尽最大可能保障污染等可能给生态环境以及周边人民群众的隐患风险,主要来自垃圾渗滤液渗漏的风险,特制定本方案(预案)。 一、施工期间垃圾渗滤液产量分析 施工期间的渗滤液主要由垃圾本体渗滤液和库区汇集的雨水混合进渗滤液两部分构成。根据施工设计图及环评报告书,建设完毕以后垃圾渗滤液产生量约为50m3/d。场区所在地区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境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余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降雨量654mm,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90%。年日照时间2022小时,年均蒸发量尚无数据可查。而5—9月恰好是施工期间,因此做好5—9月的渗滤液处置(理)方(预)案是关键。 (1)库区雨水产生量采用下式计算。 Q= C×I×A×10-3 式中:C:渗出系数(按整个库区作为作业单元区进行处理,经验值0.2-0.4,本次取0.3计算) Q:渗沥液产生量(m3/d) I:降雨强度(mm/a) A:集水面积(m2)

根据环评报告书数据,林芝市5、6、7、8、9月降雨量分别为87.2mm、127.7mm、131.6mm、143.5mm、102.6mm,平均降雨量为118.52mm。 下库区5-9月渗沥液平均产生量: Q=C×I×A×10-3 =0.3×118.52×30100×10-3 =1070.24m3 上库区5-9月渗沥液平均产生量: Q=C×I×A×10-3 =0.3×118.52×45320×10-3 =1611.40m3 二、渗滤液在施工期间临时处置方案 (1)分别在上下库区各设置一处渗滤液临时收集坑,该坑的选择应在库底盲沟区域,选择一处最低点,使得各处的垃圾渗滤液均能汇集于此。在现场勘查后,我方认为有符合上述情况的收集点。收集坑的大小根据前面一的渗滤液产量分析,我方采用L×B=4.5m×4.5m,有效水深2.7m,超高0.3m,总高为3m,有效容积为54.68 m3的临时渗滤液池,采用满铺2.0mm厚的HDPE防渗膜。根据计算,下库区配备一台5.5kw,口径100mm,流量80m3/h的泵进行回喷,最大回喷量可达1920 m3/d,可以满足要求。回喷点位于已完成防渗系统的垃圾体上。回喷点的选择应遵循尽量离收集点远点。回喷点在垃圾体上挖坑,铺设厚塑料薄膜。起到存贮和减缓渗滤液回流

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及方法

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产生较多垃圾,而这些垃圾通常存在大量渗透液,一旦处理不当,将对环境带来重大破坏。因此,相关人员应当高度重视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应用,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由于该液生化性不稳,因此,在处理时并非全部适用生化处理法。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点: (一)物化处理技术 是利用物理手段或化学试剂对其加以处理的技术,根据应用工具及效果不同,主要分为活性炭吸附、化学氧化、催化氢等方式。具体方法如下:(1)工作人员利用活性炭吸附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成分,尤其是污染程度较大的物质如苯胺等,降低垃圾渗滤液的污染能力;(2)利用化学试剂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如Fenton试剂,它能够让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质得到有效的沉积,待完成处理后可根据一定比例将亚铁离子与双氧水混合在一起,让其产生羟基自由基,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垃圾渗滤液中氧化物分解能力,而且分解后所形成的二氧化碳与水并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这种方法较为简便且应用范围较大。

(二)生物处理技术 在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具体可分为厌氧型处理工艺、好氧型处理工艺、好氧与厌氧相结合处理工艺等三种类别。 (三)膜处理技术 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复杂,故而在处理过程中并不能单独依靠以上处理技术,而是在其后应用膜处理技术手段,有效确保垃圾渗滤液出水有机物以及氮、氨成分的绝对稳定。根据使用材料孔径差异可将其分为反渗透、组合膜、纳滤、高压反渗透等四种工艺方法。 (四)等离子体降解技术 它主要的运行原理为在其中放置化学活性物质如二氧化氢、超氧等,让垃圾渗滤液中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得到适当处理,然后借助高能物化反应让这些成分得到进一步消除,以此降低垃圾渗滤液的污染性。 想知道更多关于设备和方法方面的知识,可以咨询郑州海佳水处理设备有限

小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方案设计

垃圾焚烧处理方案设计 1总说明 1.1工程概况及基本特征 1)简要说明工程概况及其基本特征,工程建设背景中含社会政治、经济现状及发展规划。 2)工程位置简介中含地形、河流湖泊、水库、气象、水文、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 3)业主介绍,含组织机构、业绩、资金、管理、人材、设备等技术实力、建设及运营经验的简介。 4)建设内容及规模、服务范围与使用年限;项目所在地垃圾清运现状、处理现状及近期或远期规划概况。 5)项目的定性设计,含全厂设计使用寿命、防洪、防风、防火、防震等的定性设计。 1.2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结合项目特点,阐明设计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3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 (1)与项目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 (2)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选址报告等,包括批准机关、文号、日期等; (3)工程测量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初勘报告; (4)采用或参考的设计标准及规范; (5)其它有关文件、会议纪要等;项目业主提供的其它与工程相关、并经设计单位确认的资料。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简要汇总说明初步设计得出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包括:工程(分期)建设规模,占地面积,绿化面积、道路面积,建构筑物占地面积;焚烧炉处理能力、发电装机容量,使用年限,劳动定员,单位能耗物耗指标、工程投资、财务指标等; 2 ?处理厂工艺总体设计 2.1垃圾产生量及理化特性分析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规定的工程服务范围与期限,调查说明垃圾现状产量、成份及理化特性,并对服务年限内垃圾产生量、垃圾成份及其理化特性的变化趋势作出合理预测,计算确

定其设计点低位热值。 2.2工程规模及厂址选择 根据服务年限内垃圾产生量、垃圾成份及其理化特性的变化趋势,确定工程规模及其分期建设规模;论证确定垃圾焚烧生产线配置数量,进一步论证确定经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的机炉配置方案。 场址选择需说明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对场址的原则性要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对场址的要求;综合分析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道路交通,占地面积,水源、电力供应情况,卫生防护距离与城镇布局关系、污水排放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说明拟建场址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以及需采取的针对性技术方案等内容。 2.3垃圾的接收、贮存与输送 根据垃圾接收量及生产线布置状况: 1)合理确定并说明进厂垃圾检视设施、计量设施布置、数量及技术规格、参数。 2)进厂垃圾卸料门的数量、技术规格、参数。 3)垃圾贮坑的容量、垃圾贮坑构造应具有的防渗、防撞、防腐措施。防垃圾臭气 外泄的负压状态的保持措施。 4)垃圾贮坑设置的渗沥液收集设施。 5)根据垃圾的混合、倒堆、给料的时间分配,合理确定并说明垃圾起重抓斗的布 置、数量及技术规格、参数,重点描述抓斗防碰撞、及称量等功能。 2.4垃圾处理工艺系统 1)描述垃圾焚烧处理工艺系统。 2)根据服务年限内垃圾产生量、垃圾成份及其理化特性的变化趋势,确定配置的每台垃圾焚烧炉处理能力、焚烧炉炉型、技术规格及参数。 3)垃圾进料斗、给料溜槽的结构形式、技术规格及参数;说明在溜槽内垃圾检测装置的数量、技术规格及参数,防火、防堵塞、防搭桥的措施。 4)垃圾推料器的结构形式、技术规格及参数。 5)垃圾焚烧炉结构形式、技术规格及参数,垃圾焚烧工况图,同时说明料层调节 装置的结构形式、技术规格及参数。 6)焚烧炉调节控制油系统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技术规格及参数。 7)燃烧空气系统构成及主要设备技术规格及参数。 8)辅助燃烧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格及参数。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比较选择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比较选择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一般来说,其pH值在4~9之间,COD 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BOD5从60~45000mg/L,重金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基本一致。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1 渗滤液处理工艺的现状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化学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化学沉淀、密度分离、化学氧化、化学还原、离子交换、膜渗析、气提及湿式氧化法等多种方法,在COD为2000~4000?mg/L 时,物化方法的COD去除率可达50%~87%。和生物处理相比,物化处理不受水质水量变动的影响,出水水质比较稳定,尤其是对BOD5/COD 比值较低(0.07~0.20)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物化方法处理成本较高,不适于大水量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因此目前垃圾渗滤液主要是采用生物法。 ??生物法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以及二者的结合。好氧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曝气氧化池、好氧稳定塘、生物转盘和滴滤池等。厌氧处理包括上向流污泥床、厌氧固定化生物反应器、混合反应器及厌氧稳定塘。? 2 渗滤液处理介绍 ??垃圾渗滤液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污水的特点:BOD5和COD浓度高、金属含量较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氨氮的含量较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在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中,将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是最简便的方法。但是填埋场通常远离城镇,因此其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有一定的具体困难,往往不得不自己单独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如下。? 2.1 好氧处理

污水处理方案-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

设计、安装及调试方案 1.项目情况概述 Xx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渗滤液经管道系统收集后,排入渗滤液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得调节,调节池容积约2400 M3。调节池利用地形以土坎砌筑而成,池底铺设2M厚HDPE防渗膜,在防渗膜下铺设一层20CM粘土保护层;在场区四周沿周边道路设置截洪沟,将地表水汇集至南区排放。调节后得渗滤液提升至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 1、1.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存在得问题 1、1、1、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垃圾填埋场得渗滤液处理工艺采用PH调节+絮凝沉淀+UASB+SBR+氧化塘得处理工艺。工艺流程图如下: 1、1、 2、存在得问题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废置,,每逢下雨,渗 滤液产生量很多,原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处理量(75m3/d)不足,收集池有满溢外排隐患。 1、1、3、原渗滤液处理系统升级改造得必要性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得法律法规,该类污水必须有效治理,必须达标排放。应主管部门得要求,防治垃圾填埋场造成得环境污染,落实渗滤液达标排放刻不容缓。因此,对原系统做升级改 造就是非常有必要得。 2、设计处理水量、水质与排放标准 2、1设计处理水量 设计处理水量: Q=100m3/d 平均流量: q=4、5m3/h 24h计 设计流量: q=5m3/h

2、2进水水质指标 参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得典型水质如下表: 注:表中除pH 值与色度外,其余指标单位均为mg/l 。 2、3处理后出水水质 经过渗滤液处理系统后得排水应该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得标准限值,如下表:

生活垃圾处理方案

施工现场垃圾处置方案 一、一般规定 1、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防治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环境的有效措施,并在施工中认真实施。 3、施工现场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责任落实到人,并保证有效运行。 4、对施工现场防治扬尘、噪声、水污染及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5、定期对职工进行环保法规知识培训考核。 6、对建设工程施工中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进行绿化和美化。 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具体要求 1、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隔开,防止污染施工区域以外的环境,施工围墙完整、连续、牢固。 2、施工现场外一般不允许堆放材料,必须存放时报有关部门批准,办理临时占地手续。 3、工地办公室、职工宿舍和更衣室要整齐有序,保持卫生,无污染物、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并及时清理,严禁随地大小便。 三、环境卫生和防疫 (一)、环境卫生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临时用房整齐美观。采用组装、复合材料板房类轻型结构活动房。 2、现场内各种材料应按照施工平面图统一布置,分类码放整齐,材料标识要清晰准确。材料的存放场地应平整夯实,有排水措施。水泥库内外散落灰要及时清理,搅拌机四周、搅拌处及现场内无废砂浆和混凝土。 3、施工现场每天打扫,操持整洁卫生,场地平整,各类物品堆放整齐,道路平坦畅通,无堆放物、无散落物、做到无积水、无黑臭、无垃圾有排水措施。施工垃圾要分别定点存放,严禁混放,并及时清运。 4、施工现场严禁大小便。 5、卫生区的平面图要按比例绘制,并注明责任编号才负责人姓名。 6、施工不零散材料和垃圾,要及时清理,垃圾临时堆放最长时间不得超过3天。 7、办公室做到天天打扫,保持清洁卫生,做到窗明地净,文具摆放整齐。 8、楼内清出的垃圾,要用容器或小推车,用塔吊或提升机设备运下,严禁高空抛散。 9、施工现场应设水冲式厕所,做到有顶、门窗齐全并有纱窗,坚持天天打扫,每周撒白灰一二次,消灭蝇蛆,便坑须加盖。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总结

目录 垃圾渗滤液 (2) 1.1定义 (2) 1.2性质 (2) 1.2渗滤液的处理工艺 (2) 1.2.1传统活性污泥法 (2) 1.2.2根据蒸降比选择渗滤液工艺是否回灌 (3) 1.2.3MBR/DTRO/沸石生物滤池处理工艺 (3) 1.2.4两级管网式反渗透处理填埋场渗滤液 (5) 1.2.5常见的处理工艺组合 (6) 1.2.6垃圾渗滤液新工艺简介 (7)

垃圾渗滤液 1.1定义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1.2性质 渗滤液是液体在填埋场重力流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由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渗滤液的性质,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渗滤液的性质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动。一般来说,其pH值在4~9之间,COD在2000~62000mg/L的范围内,BOD5从60~45000mg/L,重金属浓度和市政污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基本一致。 垃圾渗滤液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污水的特点:BOD5和COD浓度高、金属含量较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氨氮的含量较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 1.2渗滤液的处理工艺 1.2.1传统活性污泥法 通过提高污泥浓度来降低污泥有机负荷,活性污泥法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只要适当提高活性污泥法浓度,使F/M在

0.03~0.31kgBOD5/(kgMLSS·d)之间(不宜再高),采用活性污泥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垃圾渗滤液。 1.2.2根据蒸降比选择渗滤液工艺是否回灌 1)当蒸降比>2.0时,推荐采用渗滤液循环回灌处理工艺而实现渗滤液不外排或减少外排量。 2)当蒸降比1.5-2.0时,可选择采用回灌技术和其它技术相结合的方式。 3)当蒸降比<=1.5时,不推荐使用回灌技术。 1.2.3MBR/DTRO/沸石生物滤池处理工艺 说明:该工艺中的MBR设置由一级反硝化系统,一级硝化系统和二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