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道路交通对风景区的影响

风景区道路交通对风景区的影响
风景区道路交通对风景区的影响

风景区道路交通对风景区的影响

总述: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风景区建设和开发已经变得越来越快,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是风景区旅游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风景区道路在景区内主要担负交通和景观功能,与此同时还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共同营建景区交通系统的完整性。

风景区道路的分类、组成和特点

风景区旅游道路是指供游人游览同时兼顾景区内外生产、安全、消防等运输作用的道路,属于园林型道路,由对内交通和对外交通两部分组成。由此我们把风景区道路划分为穿过风景区道路(包括连接风景区对外的道路)和风景区内部道路两大类,其中风景区内部道路又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园路三类。

风景区内的交通,主要是由游览人群、自行车、畜力车(观光用)、机动车(包括公共汽车、小汽车、景区管理部门车辆、旅游观光车辆、少数物资运输车辆等)组成,其中以公共汽车、小汽车、游览人群为景区交通的主要构成。

与公路和城市道路不同,风景区道路交通有其独有的特点:公路交通以机动车为主,设计车速和设计通行能力较大,主要从交通需求和经济建设角度考虑;城市道路的交通情况比较复杂,采取人车分离的交通规划;而风景区内的交通主要以混合交通为主,各种交通形式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

风景区旅游道路设计影响因素

包括自然地理状况、资源分布情况、生态环境保护和游客心理、地方特色、拆迁安置、资金等诸多要素。

风景区旅游道路设计原则

(1)安全舒适,方便快捷

舒适、快捷是旅游道路规划设计的必要条件,但是其前提是必须保证交通安全。如果不能保证交通安全,不管道路本身多么优美都是毫无意义的。除此之外,便捷也是旅游的关键要素,合理的旅途时间是游览者选择旅途地点的先决依据。(2)市场向导,经济效益

旅游道路设计的关键是适应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游览者需要,路线设计必须符合旅游者的意愿和行为。游览者对旅游路线选择的出发点是以最小的旅游时间和旅游费用来获取最大的游览欲望。

(3)地域特色,季节变换

旅游道路设计一定要突出特色,形成有别于其他路线的鲜明主题。根据地理和文

化特征,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交通系统,才能具有较大的旅游吸引力。除此之外,旅游活动具有明显的旺季、平季和淡季特点,不同季节的游客流量相差悬殊。旅游道路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游览活动的季节性特征,以旺季时的游客量最大波动率来指导旅游道路的设计,保持客流平衡。

(4)以人为本,综合配套

旅游道路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设计时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的理念,如设置无障碍通道。旅游是一个感受地域文化、自然风光心情愉悦的过程,因此在道路规划和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游览者和驾驶员的心理感受,通过道路景观的设计来增加旅途乐趣,缓解旅途疲劳。

(5)整体性原则

设计应强调道路与沿线环境的整体感。道路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完整的实体构造物,道路这个实体又是风景区构成的一部分,所以,道路的设计要同风景区整体规划思路相一致。

(6)保护自然环境原则

选线必须避开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区.对生态敏感地区应改线,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做好绿化规划和补偿工作。

旅游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

随着自驾游的快速发展,而与之相对应的交通安全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匹配,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严重滞后,人、车、路的矛盾日益突出,道路交通事故也逐年呈上升趋势,此外类型单一、主题模糊、冷线路多、热线路少等诸多不足,也是目前风景区道路规划存在的问题!

案例一武夷山风景区的道路系统分析

1、现状资料

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位于我国福建省北部,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包括东部风景名胜区、中部九曲溪生态区、西部生物多样性区以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4个保护区,平均海拔1200米,中山地貌,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随着武夷山风景区在国内外知名度的上升,游客量也呈逐年增加趋势,从而给风景区旅游规划等一系列问题带来巨大的压力,针对旅游道路合理规划的研究迫在眉

睫。

2、道路系统情况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其道路系统联系着各大景点,包括九曲溪、流香涧、玉女峰、大王峰、三仰峰、天心岩、虎啸岩、鹰嘴岩,水帘洞、桃源洞、云窝、慧苑,天游观、万年宫,一线天、九龙寨、卧龙潭、芙蓉滩、武夷精舍等。其道路系统主要分为公路和山区游览路两个层级(图2)。

图2武夷山风景区道路系统

在武夷山风景区内,沿公路乘车可以到达各个景区的入口处,但想要深入各个景点内部,则还需漫长的步行(图3)。

图3 武夷山风景区乘车游览线路

3、现存问题分析

武夷山风景区旅游道路的设计与经营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问题:

1)景区、景点之间交通不畅,影响旅游线路的安排与组合。武夷山景区不少地段为外公路,公路等级较低,旅途消耗时间长,安全性稍差。另外,自驾车从上饶进入武夷山风景区仅为二级公路,缺乏一条高速公路。

2)热线路少,冷线路多。武夷山风景区内较成熟的旅游道路85%以上集中在主景区内和部分自然保护区内,其余部分旅游线路为不成熟或待开发的冷线路,进而

影响了游客在武夷山风景区内的停留时间。

3)道路无主题提炼,缺乏针对性。武夷山风景区旅游道路没有进行目标细分,没有针对各类人群而提炼出若干主题,进而设计出相应的旅游线路(如休闲游、背包游、健身游等)。

武夷山风景区旅游线路的创新性规划建议

1、整修道路,实现交通工具多样化

在武夷山风景区内建立景区专用游览车服务系统,景区内禁外来大型客车、货车通行。对各景群内部游览道路进行道路划分,设计自行车游览专线,供自行车运动爱好者活动。各个景点内的游步路和山区游览道路应具有鲜明的特色,与其他景点相区分。

2、整合交通,形成主题旅游带

整合武夷山风景区的内部交通,将一些具有相同美学风格或类似性质的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组合在一起,推出某项专题旅游线路,并设置明确的旅游线路标识系统,引导游客更好的进行游览活动。加强各景点之间的协作关系,创建更为系统的特色景观。

3、注重差异性,形成针对性设计

旅游道路的风格、特色、主题等设计方面要具有差异性,以强调自己的独到之处。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不同的游览线路内容,使游览者心理上产生差异,满足旅游者在心理及生理上对旅游道路的需要。如设计老人漫游路、健身探险路等。4、结合文化内涵及景观生态性

旅游道路的设计应该遵从当地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旅游是一种体验,消费者不仅要求在旅游过程中得到娱乐享受,也希望能够体验不同民族带有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在武夷山风景区道路规划设计中应结合闽南文化、妈祖文化、佛教文化、畲族文化、茶文化等,形成特色文化道路,让游人在欣然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当地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景观生态性在道路规划设计中也极为重要,要充分体现道路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二明月山景区道路交通分析

1、景区状况

景区总面积342.6平方公里,所辖一镇一乡,二个林场,3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约3.6万人,常住人口约1.8万人,公路总里程228.1公里。其中城市道路(明月大道)14.8公里,省道(宜严线)17.1公里,景区道路57.4公里(温潭线15公里,三明线25.4公里,温古线17公里),县道9公里(沙温线9公里),其他乡村道路129.8公里。

2、明月山景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的“六个不足”。

1)景区停车位不足。

目前明月山温汤集镇附近现有地下小车收费停车位100多个,路边停车位160个,原江特厂区停车场可提供停车位40多个,合计停车位300多个(不含宾招单位)。而根据明月山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提供的《明月山旅游区车辆流量统计表》显示:2014年2月份累计车流量338062辆,日平均车流量大约12000辆,最高是2月12日23451辆,最低是2月25日5536辆,周五、周六、周日每天都超万辆, 现有的停车位已远远无法满足游客停车需求。很多游客车辆因为停

车难而乱停乱放,多次因争停车位发生纠纷,给游客带来不少困扰;以上因素造成交通拥堵的状况屡见不鲜,给交通管理工作带来很大不便,也为景区正常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后整改不足

3)景区道路安全设施建设、科学设计不足。

一是道路破损。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景区道路等级低,除几条主要道路外,乡村道路破损,交通设施配套不齐全,大多数道路依山傍河,险、窄、陡、弯形成了乡村公路的特点。有的破损严重,险象环生,大部分道路,无标线、无标志,事故易发点段、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

二是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配套。大部分农村道路无标线、无标志,事故易发点段、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

三是路面占道现象多,严重影响交通。景区道路环境复杂,通行能力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合在同一路面上,家禽、牲畜随时出没在路面上,在对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上仍存在着“盲区”、“盲时”现象。

4)群众交通安全文明意识不足

5)交通管理科技含量低,景区交通管理创新不足

6)景区交通管理需延伸触角而警力不足

改进措施

明月山景区通过采取“六强化”举措,深入推进景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整合行政力量和社会力量进行交通管理和有效监督,健全党政领导、政府主抓,交警牵头,各部门、乡镇联合的交通管理整体防控体系机制,深入推进景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案例三东湖景区道路交通分析

景区交通特征

1)东湖景区位于武汉市武昌地区东部,占地88.2 km2,33 km2的水面将其分隔成听涛、磨山、落雁等5个子景区。东湖和南湖等大型湖泊使武昌地区用地和干路系统呈典型的“T”字型结构,中心城区交通流主要集中于垂直于长江的长江大桥、长江二桥以及平行于长江的干路,这几条干路服务水平均为D~F级,交通拥堵严重。

2)穿景区城市交通量大,对景区交通干扰严重。受东湖景区的分隔影响,现状汉口、青山向东湖开发区方向的通道不足,大量穿越性交通只能经由景区干路通行。景区干路成为交通要道,承担过多的城市交通功能,与景区交通功能、游憩功能重叠,机非、人车干扰严重,这与景区建立生态型道路、“以人为本”的要求不符,急需分流交通并控制交通量。

3)景区交通体系不完善成为制约景区发展和旅游开发的瓶颈。东湖景区受湖泊和山体的分隔影响,道路网络不完善,进而导致公交线网布局不均衡、服务覆盖范围小,不能支撑景区一体化的开发与建设,听涛、磨山、落雁等5个子景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条件差,游客从一个景区到另一景区很不方便,大部分游客一次只能游览一个景区,落雁景区由于道路建设滞后、公交线路缺乏,至今游客稀少,而白马景区由于交通可达性差至今尚未开发。

改进措施

东湖景区现状交通存在的问题,在构建整体交通体系组织模式时,重点考虑穿越性交通的分流与管制、景区游览交通系统构建、景区交通管理系统构建以及景区优势资源利用等,以“交通管理区”作为构建景区交通系统的基础,以高效的交通控制与诱导系统为支撑,完善景区外围城市道路网络,优化城市公交线网布局,合理引导穿景区交通;建立以观光巴士为骨干、水上交通为特色,包括完善的自行车及步行系统在内的景区独立的旅游交通系统,利用景区边缘的换乘中心衔接景区游览交通系统和外围到达交通系统。

总结

总之,风景区旅游道路设计应该贯彻道路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通过采用合理的技术标准、选用合理的道路设计指标和技术参数,注重道路交通安全及环境保护的设计与运用,切实保护好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来创建满足游览者各项需求的景观旅游道路系统。

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及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及措 施

木贡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 实施方案及措施 为进一步做好全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全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近期国家、省、市、办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和有关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整治时间 从即日起—— 12月底。 二、整治目标 经过为期5个月的集中整治,全村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各种交通违法行为大大减少,交通事故发案率进一步下降,交通事故多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坚决防止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全村道路路况有所改进,道路标志标识不断完善,广大驾驶员和交通参与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三、整治措施 (一)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从严查处交通违法行为。 全村要按照“五整顿”、“三加强”的要求,集中精力,集中力量,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迅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

一要全力组织和协调警力上路,强化路面管控,切实提高路面见警率、民警管事率,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对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二要针对农村道路农用车、低速载货汽车违法载人和无证驾驶、摩托车无牌无证上路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特点、规律,专门安排村组公路勤务,定期不定期组织全村干部、乡(镇)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安监站人员、农机安全管理人员、派出所民警,严肃查处和严厉打击农村道路上的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三要继续加强安全隐患较多、车流量较大的重点区域的整治行动,特别在时间上要打破常规,利用早、晚时段、公休日扩大整治成果。对农用车、低速载货汽车非法载人,报废车、无牌无证车上路行驶及各类车辆非法营运行为要严管重罚,防止出现群死群伤交通事故;四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抽检抽查,对违规运输的,要按照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严格处罚并予以纠正。专项整治期间,所有交通违法行为,将严格实行严管重罚的原则,可处罚可不处罚的一律实施处罚,自由裁量幅度内靠上限处罚,够拘留处罚的一律予以拘留。 (二)完善道路基础设施,改进道路路况。 1、深化公路危险路段治理。村里将安排驻组村干部,专项治理全村公路的危险路段治理。协调办事处要针对屯渝公路的实际状况,迅速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通村公路进行一次隐患

道路交通事故特点及对策

道路交通事故特点及对策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青海省持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初 步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辐射西宁周边的高速等级公路网。截至2013 年底,全省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了688451辆,驾驶员909583人。绝 大多数地区的人们感受到了畅通、整洁的公路交通环境带来的便利。 本文简要探析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存有问题和解决对策,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1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选择了近几年发生在全省的百起典型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进行梳理 和归纳。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起数和百分比统计结果如下:①超速 行驶38起17车次,占38%;②违法违规驾驶共34起(其中,行人违 法违规引发事故16起),占34%;③无证无牌驾驶共10起28车次, 占10%;④超载驾驶共7起15车次,占7%;⑤不系安全带、不戴头盔 驾驶共8起12车次,占5%;⑥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车辆故障等共3 起14车次,占3%. 2事故处理工作中存有的问题 2.1现场勘验欠细致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是交通警察收集证据、查明事 故基本事实、依法处理交通事故的客观依据。现场勘验检查记录是依 法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第一手资料。梳理百起道路交通事故现场 勘验检查工作发现,其中存有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机动 车之间、机动车与行人之间轻微刮擦痕迹发现率较低,即使发现了, 也会因为缺乏证据保全意识未能及时保全、固定,导致痕迹被毁坏; ②地面轮胎印痕勘验欠规范,痕迹起止点定位欠准确,固定现场各要 素状态的数据测量不全面,其中存有的误差比较大;③现场遗留的附 着物、散落物等物证发现提取率不高,对毛发、血迹、人体组织的提 取重视水准不高;④人体损伤勘验检查、记录不细致、不全面;⑤痕 迹物证的提取方法欠妥,包装、记录不规范,忽略对样本的提取。

交通影响评价内容及要求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应包含文字说明和图纸两个部分,各部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文字说明应包括: 1、概况 (1)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总平面规划、建设时序等); (2)建设项目目标年的确定; 2、建设项目影响区域现状及规划情况(包括土地利用、城市道路等) 3、交通调查 (1)交通调查主要是获取评价区域交通量现状数据,分析主要路段、交叉口现状饱和度。调查时段一般不少于连续3日的早晚高峰,早晚高峰时段一般按城市交通规划确定,特殊项目由市规划局商市交警支队确定。 (2)应说明评价区域内的现状交通情况,包括道路名称、道路等级、横断面形式,交通设施设置及交通组织形式、主要交叉口技术参数、交通信号、公交线路、站点和换乘点等; 4、交通预测 (1)预测目标年建设项目交通发生、吸引、分布与方式划分及交通量分配; (2)预测分析目标年周边道路背景交通量,背景交通量一般按城市交通规划确定; (3)研究范围一般为与拟建项目相邻主次干道的围合区域。对于重大项目或位于交通敏感区域的项目,交通影响研究范围应适当扩大。在Ⅰ类区应包括建设项目新增交通量超过道路通行能力的5%以上的主次干道;在Ⅱ类区应包括建设项目新增交通量超过道路通行能力的10%以上的主次干道。 (4)目标年城市路网应以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时的城市路网为准; (5)分析建设项目交通量与城市路网的叠加效应。 5、交通影响评价 (1)分析建设项目对城市路网的影响程度; (2)评价建设项目出入口及内部道路交通组织合理性; (3)评价建设项目配建停车泊位的数量及位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4)建设项目交通安全评价。 6、结论和建议 (1)结论应包括:建设项目对城市路网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出入口位置、内部交通、配建停车泊位的评价结果; (2)建议应包括:可接受的交通设施、总图布局的改善建议,相应的周边道路交通组织与管理要求,分步实施计划方案。 (二)图纸部分应包括: 1、项目区位图 2、交通影响范围图(可和项目区位图合并) 3、项目规划总平面图及交通组织图 4、周边土地利用现状图 5、周边土地利用规划图 6、影响区域道路现状图 7、影响区域道路规划图 8、项目周边路网主要交叉口的高峰小时流量流向图(或表) 9、影响区域现状路网饱和度分析图(或表) 10、影响区域目标年路网饱和度分析图(或表) 11、交通改善建议图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 (一)公路交通事故多,公路交通的事故死亡率远高于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2003年,全国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389773起,造成80589人死亡、322694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58.4%、77.2%和65.3%,城市道路发生交通事故277734起,造成23783人死亡、171480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41.6%、22.8%和34.7%,公路与城市道路事故起数比为1.4:1,而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城市道路死亡人数的3倍,公路上平均每5起事故死亡1人,城市道路上平均每12起事故死亡1人。 (二)道路交通事故基本逐年增加,呈现恶化趋势,除了万车死亡率外,其他各项指标基本上逐年增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和万车死亡率高。交通事故致死率是事故死亡人数与伤亡总人数之比。我国交通事故致死率高于发达国家,2003年我国交通事故致死率达到17.4%,而发达国家保持在1%-4%之间,万车死亡率虽呈下降趋势,但远远高于工业发达国家的1.2-1.9人/万车的水平。 (三)道路交通事故按全年、全天成时间不均衡分布,除了在常规的早、中、晚高峰出现明显外,在凌晨零至一时也是一个高峰时段。以1999年统计可知,交通事故次数、死亡人数以6月份为最低谷,而最高峰集中在1、2月份,4、5月份和11、12月份。同时,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即在季、月、周、时分布上具有周期性。以2002年的交通事故统计为例,交通事故受伤人数和事故次数整体上从月初至月中稍有回落,此后明显上升,到本月24、25日时降至谷底后开始反弹,26日升到本月的最高点后又开始回落,以此规律月复一月。 (四)经济发达地区较不发达地区交通事故相对较多,死亡人数多;沿海地区较内陆地区交通事故相对较多,死亡人数多。根据2002年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得知,广东、浙江、山东、江苏与四川五省道路交通事故数量位于全国前五位,合计297701起,占全国38.5%.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位于前五位的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与河南,合计41409人,占全国37.9%,除四川、河南外,其他省份均属于我国沿海及经济发达省份。 (五)绝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交通违法而引起的。根据2002年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因疏忽大意、超速行驶、措施不当、违规超车、不按规定让行、违规占道行驶、酒后驾车造成56128人死亡,占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51.3%,占机动车驾驶员原因造成死亡总数的65.3%。 (六)摩托车驾驶人、自行车骑车人和行人因交通违章造成的伤亡严重。2003年全国交通事故中,因摩托车驾驶人交通违法引发交通事故造成21156人死亡、124126人受伤,分别占死伤总数的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同时,由于自行车骑车人和行人在交通事故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一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很容易受到伤害。2003年自行车骑车人交通违法引发交通事故造成14664人死亡、52944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14.1%和10.7%.行人交通违法引发交通事故造成25673人死亡、68040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24.6%和13.8%。 (七)低龄机动车驾驶员成为交通事故的主要主体尤其突出。在2002年统计中,全国机动车驾驶员肇事727365起,造成死亡97821人,分别占总数94.08%和89.4%,其中驾龄不足

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与措施简易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与措施简易版

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 与措施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应用在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近年来,车辆、通行道路的迅猛增长与道 路建设等级偏低、农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的矛 盾日益凸显,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 出。以昆明市东川区为例,加强农村道路交通 安全管理成了当务之急。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人”上。一是农民交通安全意识薄 弱,一部分农村群众交通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 性较大,交通违法现象普遍。二是农村地区机 动车驾驶人安全素质和驾驶技能较低,缺乏严 格的技术培训,有的只满足于会驾驶就行,不

熟悉交通法律法规,遇到突发情况不能及时正确处置。三是无证车手大量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东川区每月新增800辆机动车、700名驾驶人,其中许多车主嫌学习培训、申领驾驶证麻烦,还要交各种费用,认为这些车辆简单易学,又只在本镇本村行驶,办不办证无所谓。有的车主为对付管理,甚至购买假牌假证使用,不少无证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给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 在“车”上。一是“问题车”多。一些村民买“二手车”,甚至用报废车从事运输,此类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差,很少办理法定的牌证和异地转入手续,大多没有保险。二是农村车辆年检率较低。大部分农民购车主要是为了出行、劳作方便,有的根本就不上牌照,更谈不

交通影响评价与衡量分析报告

6.2.1 项目出入口分析评价 龙翔翔翡翠城项目北邻赣东机械厂用地,南邻城市主干道凤凰西大道,东靠登峰大厦用地,距武夷山大道仅百余米,西侧紧邻城市规划支路工业二路。项目通过规划支路及周边城市主次干道与周边路网相连,出入较为便利。 龙翔翡翠城以住宅建筑为主,同时配建有商业设施、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商业设施沿凤凰西大道布置,商业设施的交通流与住宅区交通流完全分离,互不影响,有利于项目的交通流组织,对维护小区的良好生活秩序有利。 小区共设有出入口2个: 出入口1:小区主出入口,为行人和非机动车出入口。设在城市主干路——凤凰西大道上,距凤凰西大道/工业二路交叉口120多米,出入口设有集散广场,利于人流疏散。符合城市规划管理规定,设置合理。 出入口2:小区次出入口,为机动车出入口。设在城市支路——工业二路上,距凤凰西大道/工业二路交叉口90米远,符合城市规划管理规定,设置合理。 6.2.2 项目安全出口分析评价 由于小区建筑面积较大(137042.01 m2,1094户),并有商业设施、社区服务中心等人员集中的建筑,人流量大,需要通行能力足够大的安全出口。 本项目在南侧设置了一个专用的消防车出入口,宽5米,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另设有两个供人员应急通行的消防出入口,宽2米,与小区出入口1距离均在40米以上,符合消防要求。 6.2.3 项目出入口能行能力分析评价 根据交通预测,目标年项目机动车生成量为小汽车224车次/h、摩托车238辆/h,出入口需平均每8秒钟通过一辆机动车。可见,

项目机动车出入口可以满足项目车流高峰时的通行要求,如遇待殊情况,还可利用消防车出入口组织、分流车流。 项目建筑及出入口分布如附图十一所示。 6.2.4项目部道路分析评价 6.2.4.1平面布置 项目部道路的布置按功能不同分成两个系统:车行系统和步行系统。 项目部机动车道路系统采取外双环形布置形式,外环沿项目四周边缘布设,环围绕项目中央景观区布置,对项目交通组织较为有利。部道路通达性好,车辆有条件比较近的接近各建筑,并与区停车场地相连,同时又尽可能的减少了车辆对小区的不良影响。 区主要机动车道路采取蜿蜒有致的曲线布置形式,既与各楼区构通便捷,又利于控制车行速度,有利于项目区域的交通安全。 项目的非机动车和行人道路主要沿项目中央南北景观轴布置,构通小区南北,东西方向采取树枝状布置形式,既方便人员出行,又尽可能的避免了机非混行和相互干扰的不利现象。人员出入流线清晰、流畅,集散便捷。 项目部机动车道路与步行道路存在几个交叉点,存在一定的相互冲突,有区交通安全问题。应设置相应标志,提醒行人和机动车司机注意安全,并对区机动车行驶限速(限速20km/h)。 项目部道路布设情况如附图十一项目建筑及出入口分布图所示。 6.2.4.2 断面设置 项目机动车道路设计为一块板断面类型,路宽5米,能满足机动车单向通行的要求。与项目机动车出入口相连处对道路进行了拓宽,符合规要求。 小区行人和非机动车道路路宽2.5~4米,能满足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要求。针对消防车的通行要求,项目住宅区按4米设计了消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分 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868-44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分析(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交通是现代城市经济生活、环境质量的关键问题。交通拥堵、交通环境污染以及交通事故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交通问题也成为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道路交通事故分为公路交通事故和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连续几年都居世界第一,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力争减少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对提高我国城市道路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加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交通系统是一个人、车、路和环境构成的复杂巨

系统,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必须协调交通系统中的各个因素,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和谐性。交通事故从根本上说是由人、车、路、环境要素失去平衡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成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是人的原因,主要是驾驶员、行人等交通参与者行为的因素;客观原因是车辆技术状况、道路状况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等。各种因素造成交通事故的比率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约占总事故的95.30%,其中因机动车驾驶员的过失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占87.5%,非机动车驾驶员占 4.7%,行人、乘客占5.19%,其他人员占 2.63%。可见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是提高交通安全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车辆技术状况不良和道路状况不良也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汽车的制动、灯光和轮胎状况不良是导致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之一。道路狭窄或者破损、交通拥挤以及人车混行也常常容易导致交通事故。我国高级公路占总通车里程的比重也比较

道路交通安全措施示范文本

道路交通安全措施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道路交通安全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目前,城市交通问题已经变成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首要 问题。 据报导,自20xx年以来,我国城市道路与公共交通投 资累计超过2万亿元,但仍无法遏制城市交通拥堵的蔓 延。 从人类的发展来看,从们开始的生活、交往都是在一 个平面内进行的,平面生活、平面交通完全能够满足人们 的需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们用高楼大 厦解决了居住问题,却把交通问题长期地搁置起来了。 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人们对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第 一,城市化的发展使城市的人口大量地增加,增加了对交 通的压力。第二,社会的发展又使人们的交往更加频繁,

这也对交通构成了很大的压力。第三,科技的进步使人们的出行小车化,这对道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交通仍然停留在地面上,平面交通已经无法解决问题。单位面积的交通负荷随之增加,必须采用立体交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一、采用轻车高架道路解决小车出行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解决小行出行问题。20xx年我国销售了1300万辆汽车,其中乘用车占70%以上。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解决小车出行的问题,其他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具体的解决方案是专为轻型车辆设置一层轻车高架道路。轻车高架道路主要通行轿子、商务车、运动型多功能车的高架道路。 目前的高架道路对车辆的重量没有细分并进行限制,这就造成了高架道路的造价过高,且高架道路的桥墩过

交通影响分析和交通影响评价

交通影响分析及交通影响评价 交通影响分析的定义 交通影响分析和交通影响费的定义 当新的土地开发(或原有的土地使用性质的变化)及重大建筑项目完成后,由此开发所产生的新增交通需求会使该项目周围一定区域内的交通环境恶化。交通影响分析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就是在这些开发项目的立项或审批阶段,分析该项目在建成后将会对周围多大范围内的交通环境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从而在一定服务水平下确定对策以减小由于此项目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美国等国家的定义,由此定义可以看到,它仅指用地变化对交通状况的影响;对交通综合状况的影响并不是仅指对某一交通方式、交通设施、交通政策的影响。因而交通影响分析区别于一般的用地分析和交通分析。本文在第三章中将结合理论分析和论文的思路给出自己的定义。 交通影响费(Traffic Impact Fees)是指在特定区域内,预先规定必须维持的交通服务水 平,为保证该服务水平所必须的、向开发商征收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交通影响分析的背景 交通影响分析源自美国。它的导入与美国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政策息息相关。 四、五十年代主要的交通基础设施由地方政府承担,而配套设施由开发商承担或由开发商提供土地或提供与土地价值相当的资金来负担,这种政策客观上导致了无序的开发;到六十年代后期,这一做法受到了广泛的批判,同一时期由于市民反对通过增加不动产税及一般的开发债券来解决新开发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从而更增加了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困难,因此在高速发展的地区开始探讨通过开发商负担来保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可能性;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今,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逐渐形成了通过缴纳交通影响费来分担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的政策,其基本思想就是通过对新的开发项目进行交通影响分析,通过预测项目完成后交通环境的变化来确定是否由开发商负担与开发产生影响相当的交通设施建设费或让开发商将开发计划修改使影响降低到最低。 交通影响分析的作用 第一:交通影响分析是在新的开发项目的立项和审批阶段进行的,主要对新的开发项目的引入后产生的地区性影响作出评价,它专指由于土地开发(用地性质的变化)带来的交通方面的影响,而区别于一般的交通分析和交通管理、交通政策等的变化带来的交通上的变化; 第二:交通影响分析是一个分析的过程。它是为了使得土地开发和交通系统更为有效的融合到一个整体中而作的分析,此分析必须对新的开发是否对周围地区交通设施效益的发挥产生影响作出判断,并为削减这种影响能够从“量”上对土地开发进行调控,或为由于此开发带来的影响要负的交通责任作出技术支持;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分布特点及预防对策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分布特点及预防对策 作者:陈宽民, 王玉萍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刊名: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3,3(1) 被引用次数:27次 参考文献(6条) 1.郑祖武;李康;徐吉谦现代城市交通 1998 2.陆化普解析城市交通 2001 3.李东;惠伦北京市快速环线交通事故分析[会议论文] 1999 4.刘志强;蔡策;童小田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期刊论文]-公路交通科技 2001(02) 5.陈宽民西安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002 6.刘小明;任福田;王根城城市交通事故生成规律研究 1995(01) 引证文献(29条) 1.戴忧华.安超杰.廖志高.倪洪亮高速公路隧道路段交通安全特性研究[期刊论文]-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0(2) 2.杜卫卫.姜立春.刘付衍华基于交通流量的城市交叉口事故预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期刊论文]-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9(5) 3.胡晓娟.胡毅夫国内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原因及防治对策[期刊论文]-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9(10) 4.李帆浅谈我国交通事故特征及预防对策[期刊论文]-现代经济信息 2009(15) 5.张志国城市出口公交终(始)点站的潜在危险与改善措施[期刊论文]-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 6.邵祖峰.蔡建湖不同类型道路黑点事故诱因分析与治理[期刊论文]-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8(4) 7.张生瑞.马壮林.徐景翠高速公路隧道内交通事故分布规律[期刊论文]-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4) 8.党晓旭.周勇.王瑶文我国交通事故特征及预防对策[期刊论文]-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8(10) 9.龙光城市交通事故道路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期刊论文]-工程与建设 2008(5) 10.田水承.孙春红从安全经济学看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原因[期刊论文]-安全 2008(9) 11.姬利娜.成卫道路安全审计及实例应用[期刊论文]-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8(6) 12.张生瑞.马壮林.石强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事故分布特点及预防对策[期刊论文]-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13.王山.吕良海.李静交通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安全 2007(2) 14.陈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高速公路意外事件检测模型[期刊论文]-中国公路学报 2006(6) 15.高军刚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分析及交通事故管理[期刊论文]-市场论坛 2006(4) 16.卢国良上海市出租车驾驶员交通安全流行病学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7.张长生.马荣国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分析及多发路段鉴别[期刊论文]-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6) 18.解建华城市交叉口安全分析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9.袁井丽基于车辆运行的数字记录装置的设计[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0.董红磊汽车CAN总线系统智能节点的开发[学位论文]硕士 2006 21.梁艳平.邵春福交通事故信息管理与时空分布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2)

1交通工程的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的设计)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书 1 工程概述 空港大道南起黄石东路,连接现状云城西路,北至106国道,全长约6公里。 本项目为空港大道(黄石东路-109国道)工程北段,工程南起于规划七路地铁检修段下沉道路,北止于106国道。主线长337.074m,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6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3.5m,双向8车道;左辅道长384.171m,右辅道长397.542m,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4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5.6m,双向4车道。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本次设计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 5768.1-2009。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 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 5、《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 6、《道路预成形标线带》GB/T 24717-2009。 7、《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2008。 8、《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3880.1-2006。 9、《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GB/T 3880.2-2006。 10、《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T 3880.3-2006。 11、《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12、《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12。 13、《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03。 14、《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15、《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规范》GA/T851-2009。 16、《广州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计技术指引》 17、《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1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19、《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2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2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 50647-2011。 2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2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2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 3 交通标线 3.1 设计原则 1、各标线的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的要求。 2、标线用于管制和引导交通,应具有鲜明的确认效果。标线设置在路面上,应具有附着力强、经久耐磨、使用寿命长、耐候牲好、抗污染、抗变色等性能。同时,标线还应具有施工时干燥迅速、施工方便、安全性能好等性能。在夜间,标线应具有良好反光效果,对行驶车辆的诱导有重要作用。 3、除减速标线外,一般热熔型涂料的冷膜厚度为1.8±0.2mm。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分析 林华杰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分析林华杰 发表时间:2019-08-26T15:09:54.18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12期作者:林华杰 [导读] 城市不断发展,机动车行驶数量也日益增加,导致交通问题的不断出现。 茂名市安鑫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城市不断发展,机动车行驶数量也日益增加,导致交通问题的不断出现。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接下来详细阐述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最后对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进行具体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同时希望为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分析做出贡献。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交通工程;设计;技术 引言 现阶段,社会高速发展,城市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出行的要求也开始日益增多,道路上车辆的大量增多,造成道路交通拥堵,进而产生了一系列交通问题,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因此,交通工程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将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工程设计的主要目标,促进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城市道路交通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中道路分为:快速路、支路、主干路、次干路。快速路主要指在城市中联系机动车辆与交通服务的道路,其可以将交通需求的层次进行分解,快速路形成了城市快速交通的道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快速路由主要指的是城市的主要交通道路,为城市交通可以提供有效服务,加强与交通的各个部门联系,对城市道路交通起到疏导作用,即当城市交通出现拥堵情况,快速路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疏导,衔接各个交通道路,将城市道路连为一体,扩大了城市对外交通,是交通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主干路主要指的是城市在对外交通与城市组团联系的最主要干路,就是指过往车辆必须保持正常速度的交通路线,其设置了6条车道,运用扩大交叉口的方法,加强车辆通行力度,提高过往车辆的通行能力。在主干路的沿线一般会设置一些建筑,吸引过往的行人。次干路分为交通性次干路、生活性次干路。支路是城市中的一些街坊道路,在支路会有住宅和公共建筑,以及会有一些与生活服务有关的功能,起到缓解交通的作用。支路也可以布置一些商业建筑、公共建筑、住宅,同时相关部门也可以设置公交专线、自行车公用道路。交通工程在进行道路设计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对城市的道路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对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有效总结,分析道路的具体情况,了解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使设计能够符合城市交通工程的需求。 2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2.1规划设计 在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城市交通进行整体性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是交通设计的初始阶段,也是交通设计的关键期。因此在规划城市交通格局时,就应该渗透节能环保意识。规划设计奠定了后期建设得理论基础,以环保理念指引开展交通规划,能使施工单位秉持绿色施工原则。在规划阶段,设计人员应该综合考量以下几点:第一,设计人员应该发挥环境保护的功能,使道路交通设计和道路工程结合在一起,确保道路交通设计符合地理环境需要,满足水文地质条件。第二,设计人员应该秉持绿色环保的理念,挑选最佳的线路设计方案,并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尽可能实现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建设成本的最大效益。第三,设计人员应该对城市的植被进行保护,避免工程建设破坏植被环境。在满足上述三个要点之后,设计人员可以对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进行合理设计,并对交通路线进行有效评估。如果路线规划方案仍然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则应该在环境破坏的区域施加防护性举措,削弱环境破坏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可以采用缩短道路长度的方式。另一方面,可以采用降低车流密度的方式。在对交通线路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还应该综合考量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引入绿色景观美化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生物的多样性,实现城市道路建设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 2.2施工阶段设计分析 建设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时,要高度重视按照国家法规合理处理地基,包括填土方、开挖道路地基等。否则,道路工程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会严重受害,尤其是弃渣场、斜坡等废物置放地,一旦出现大雨或暴雨,就会带动松动的水土漂流,以至于生态水土急剧流失。故而,设计施工方案时,设计者应先勘察工程项目地,确定与周边生态环境保持协调的挖填方案,进而在缩小运输距离之上制定水土流失预防措施,有力地规避工程建设引发水土流失。同时,施工时,大型施工机械设备都会发出较大的噪音。这些噪音,不仅会干扰居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还会破坏城市应有的安静。所以为加强绿色施工,设计城市道路交通的施工方案时,设计者要尽量选择低噪音施工设备,或引进消音装置,并定期管理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在夜晚施工等,从而降低道路工程建设给居民带来的噪音污染。此外要注重保护好城市的路面环境和水体环境。道路施工难免会产生扬尘与一些脏水,若不谨慎处理,必然会对居民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基于此,设计者在设计道路工程施工方案时,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定期给施工现场容易出现扬尘的区域洒水,防止灰尘在风的吹拂下进入居民生活区。在废水方面,要严谨直接排放。适当引入废除处理装置和二次回收装置,提高废水循环利用率,减少废水对城市水体的破坏。 3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分析 3.1横断面形式与选择 交通工程在设计时,相关人员需要以国外和国内先进的设计经验为参考对象,相关人员需要了解道路功能,道路系统功能分级的要求,这包括:城市道路分为之路、次干路、主干路、快速路。断面形式需要尽量减少物理分割,交通流改变时,可以进行有效利用,一块板与两块板为推荐的道路横断面形式。行人与非机动车应当尽量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分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一般采用高差的方式,而并不是利用分隔带分离。 3.2路段设计 相关人员在对交通路段进行设计时,需要对行人过街道通行空间进行设计,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降低行人在经过道路时对于其他交通流的干扰。此位置应该设置到整条道路上,通常情况下,交叉口需要设行人过街横道,然后依据道路具体情况确定路段增加行人过街横道是否必要。将行人过街横道的宽度设置为3m左右,结合横道设计与行人对过街需求增加通行能力,具体增加幅度应该以1m为单位,行人过街间隔需要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进行不通设计,对于城市中心商业区,行人过街间距需要尽量减小;针对城市你一般区域,由于人

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与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7372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与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 与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近年来,车辆、通行道路的迅猛增长与道路建设等级偏低、农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的矛盾日益凸显,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以昆明市东川区为例,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成了当务之急。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人”上。一是农民交通安全意识薄弱,一部分农村群众交通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交通违法现象普遍。二是农村地区机动车驾驶人安全素质和驾驶技能较低,缺乏严格的技术培训,有的只满足于会驾驶就行,不熟悉交通法律法规,遇到突发情况不能及时正确处置。三是无证车手大量增加。据不完全

统计,东川区每月新增800辆机动车、700名驾驶人,其中许多车主嫌学习培训、申领驾驶证麻烦,还要交各种费用,认为这些车辆简单易学,又只在本镇本村行驶,办不办证无所谓。有的车主为对付管理,甚至购买假牌假证使用,不少无证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给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 在“车”上。一是“问题车”多。一些村民买“二手车”,甚至用报废车从事运输,此类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差,很少办理法定的牌证和异地转入手续,大多没有保险。二是农村车辆年检率较低。大部分农民购车主要是为了出行、劳作方便,有的根本就不上牌照,更谈不上保险。三是农村车辆维护差。很多车主只重经济效益,轻视行车安全,人货混装、超载、私自改装车辆,极端忽视车辆维护,甚至因车况差、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大纲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大纲 一、项目概况主要内容:规划设计的条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设方案介绍 二、评估范围与年限的确定 根据《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CJJ/T 141-2010)第 4.0.3 条和 6.1.2-2 款之规定,本项目为物流中心,属T08 大类中的货运站场,其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邻近的第二条主干道或快速路围合的范围,即X路、X路、X路…….?之间的区域范围。根据《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 141-2010)第622 —2款之规定,本项目交通影响的评价年限为正常使用初年以及正常使用第五年,即XX年和XX年。 三、评价范围现状与规划情况主要内容:介绍评价范围内现状和规划的用地和交通发展情况 四、现状交通分析 1 、交通调查的方案介绍 2、现状交通运行状况评价 1)评价范围内各种交通方式的交通特征值、交通设施、交通管理措施; 2)评价范围内的现状道路、公共交通、自行车、行人和停车等交通系统的管理措施、供需和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提出现状交通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五、交通需求预测对各评价年限、各评价时段的背景交通和项目新生成交通进行与预测,分析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的交通量分布和运行特征

六、交通影响程度评价 1、根据交通系统供需分析和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提出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存在的主要交通问题 2、评价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对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评价对象应包括评价范围内的各种交通系统,包括机动车、公共交通、停车、自行车和行人等。 七、交通系统改善措施与评价 1、改善出入口布局与组织,优化建设项目内部交通设施 1)根据出入口与外部交通衔接的状况,提出出入口数量、大小、位置以及交通组织的改善建议 2)优化建设项目内部交通与停车措施布局 2、评价范围内的交通系统改善 1)各交通方式的交通组织优化 2)道路网络改善和道路改造措施 3)出入口或交叉口的渠化和信号控制改善 4)公共交通系统改善(公共交通运营组织、线路优化、场站改 善等) 5)自行车、行人、无障碍交通系统改善 3、改善措施评价 八、结论及建议 1、评价结论、必要性措施和建议性措施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说明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测量提供的地形图 2、沿线规划路网 3、现场踏勘资料 4、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 二、设计采用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4)《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 (5)《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7)《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 (8)《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9)《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 (10)《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 (11)《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 (12)《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GB/T2518-2008); (13)《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GB/T6892—2006); (14)《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16311—2009); (15)《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16)《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25280-2010); (17)《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11); (18)《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GA/T 509- 2004); (19)《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适用规范》(GA/T 527-2005); (2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2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2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三、工程简况 工程全长564.62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为30km/h,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横断面形式为:25m=5m人行道+0.25m路缘带+2×3.5m车行道+0.5m中间双黄线+2×3.5m车行道+0.25m路缘带+5m人行道。 本工程交通安全和经管设施等级为C级。 四、设计原则 1. 根据行车速度、道路线形、交通流量、流向和交通组成、道路沿线的状况等,适当确定交通标志和标线等交通设施的设置位置;以道路工程设计为依据,统盘考虑,整体布局,做到连贯性、一致性,满足近期道路交通经管的需求,确保行驶的安全、快捷、畅通。标志的布设应以不熟悉周围路网体系的司机为对象,通过标志的引导,能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不允许发生错向行驶。 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是交通经管设施,路上的标志具有法律效力,应按交通经管法规及有关规范,正确、合理地设置。道路交通设施设置不得侵占建筑限界,保证侧向余宽;不应侵占人行道有效宽度和净空高度。 3.当需要在同一地方设置两种以上标志时,可以安装在一根标志立柱上,但同一方向的标志最多不应超过四种。标志牌在一根立柱上并设时,应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地排列。交通标志设置的净空高度:单柱式一般宜为1.5~2.5m,悬臂式一般应大于该道路规定的净空高度。 4.道路标线中车行道分界线的尺寸、导向箭头的尺寸和路面文字标记的高度应根据路段的设计速度确定。 五、交通标志设计 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经管交通的设施。道路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尺寸、设置、构造、反光和照明以及制作,必须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规定执行。以不熟悉本工程路网体系的司机为使用对象,使其通过交通标志的引导,顺利、快捷、安全地抵达目的地,避免发生错误行驶。 1. 警告标志 警告标志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顶角朝上;黄底反光,黑图案和边框不反光。 2. 禁令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