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福建省南安一中2015至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福建省南安一中2015至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福建省南安一中2015至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南安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

高二年语文科试卷

命题:陈阿永审核:刘节约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可以算作四合式院落的最早实例,发现于陕西岐山凤雏村,是一座距今约3000年的西周时期建筑遗址。它严格意义上还不能称作四合院,四合院应具备四面方正围合的布局和居住功能两个要素,而这组建筑平面布局虽已具备了四合院的基本特征,但使用功能推断为祠堂,不属于住宅。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中的证实,这种四面方正围合、轴线对称的院落布局方式的四合院,在汉代已经形成。之后,作为我国住宅建筑布局的一种重要方式历经唐、宋等朝代延续发展。

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将全国性质的首都定于今北京,称为大都。大都城经过严格的规划布局,城内用横平竖直的大街将大都城分割成数十个里坊,坊内以八亩为一份住宅的宅基地供居民建造院落,也就是著名的“八亩方宅”。根据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元代后英房和玉桃园等地的居住遗址判断,元代住宅格局已与现代的四合院非常接近。所不同的是,元代住宅为轴线前端开门,且其前后两进房屋中间有廊子相通,使得前后两座房屋形成“工”字形,称“工字廊”。可以说元代大都城内的院落是目前已知北京四合院的肇始了。明清时期,工字廊逐渐消失,大门开始从轴线前端偏居院落一角,直至清代中后期四合院基本定型。自清代末期开始,随着西方文化大量传入,西方的建筑形式和装饰元素也随之进入了北京四合院,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出现了西洋式大门。这些西洋味基本上没有破坏四合院的格局,也没有打破四合院的尺度和色调,反而为四合院增加了一些新气象。注5分;译出大意给2分;“宣谕”(“宣布命令;晓谕”)、“倨”(“傲慢”)、“宣言”(“扬言,宣扬”)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5分;译出大意给2分;“悉”(“都,全”)、“以(“因,因为”)”、“出”(“出任,一般指京官外调”)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5分。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 B、C不得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本题不给分。6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即可满分。6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8分。写出评价内容2分,作用分析6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hslx3y3h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考点说明:考查理解熟语的意义和正确使用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E级。

参考答案:B

13.考点说明: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E级。

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A语序不当,把最后一句中“在未来”调整到“智能化”前面。B中途易辙,前面主语是“主场作战的中国男足”,句子没结束,后面主语就变成“全国球迷”。C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在“中国”后加“和”。

14.考点说明:考查句子衔接,即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层级E级。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根据所给语段的话题,比较所给四个选句关联词的逻辑关系,应该用“即使……也”更好。

15.考点说明: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能力层级E级。

参考答案:①能够做到父母共同负责子女教育②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位的现状③父亲的缺位,以及亲子沟通、教育方式等采取的不适宜的应对方式

16.【准确、简明、连贯】(6 分)

参考答案:接近半数夫妇有生育二胎意愿;其中18—26岁者近半,26—34岁者居次,34岁以上最少;欲生二胎原因主要是担心子女成长孤独或为减轻子女将来的养老负担。(每点2分,每点主要意思要说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