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导论》试题

《法理学导论》试题
《法理学导论》试题

《法理学》综合测评卷A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学又称法律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现象 B.法律现象 C.自然现象 D.综合现象

2、在我国,国务院有权制定()

A.法律 B.部门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法规

3、下列法律文件中,属于非规性法律文件的是()

A.宪法 B.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C.《证券法》 D.法院调解书

4、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是()A.个别性调整 B.规性调整 C.特殊性调整 D.社会性调整

5、当代我国法学对法律制度进行本质分类的概念是()

A.法律体系 B.法律部门 C.法的历史类型 D.法系

6、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条件是()

A.生产力发展 B.阶级斗争激化 C.社会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7、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法学上被称为()

A.法学体系 B.法律体系 C.法律制度 D.法系

8、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维护等级特权 B.依法治国原则 C.保留原始习惯痕迹

D.确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9、有权对法律做出司法解释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 B.高级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 D.基层人民法院

10、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A.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B.阶级斗争激化 C.摧毁旧法体系 D.人民参加立法

11、社会主义法区别于剥削阶级法的最基本特征是()

A.科学性和公正性统一 B.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C.强制性和自愿性的统一D.规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12、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道德区别是()

A.反映意志不同 B.思想基础不同

C.目的作用不同 D.制定和实施的方式不同

13、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本质是指()

A.工人阶级意志 B.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意志 C.全体社会成员意志

D.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14、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

A.行政法规 B.基本法律 C.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D.地方性法规

15、一般认为,法律规的逻辑结构中指明权利义务的部分是()

A.行为模式 B.法律后果 C.适用条件 D.法律制裁

16、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的调整数量B.法律的调整对象 C.法律的调整方法 D.法律的调整容

17、规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中属于立法活动有()

A.法律解释 B.法律清理 C.法律汇编 D.法律编纂

18、在法律规的人身效力上,我取()

A.属人主义原则 B.属地主义原则 C.保护主义原则

D.属地主义为基础,属人主义、保护主义为补充的折衷主义原则

19、在法律规的溯及既往效力上,我国主要采取了()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20、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其制定的法规所进行的解释是()

A.学理解释 B.司法解释 ? C.立法解释 D.行政解释

21、在我国,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A.立法上平等

B.立法、执法、司法上平等

C.在法的适用上平等

D.在执法上平等

22、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不包括()

A.物质财富 B.智力成果 C.行为结果 D.整体的人

23、法律制裁的种类中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有()

A.刑事制裁 B.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违宪制裁

24、凡是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情况和现象,法学上称为()

A.法律权利

B. 法律主体

C. 法律事实

D.法律客体

25、法律关系主体以自己行为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能力和资格是()

A.权利能力

B. 权力

C.权利

D.行为能力

26、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法律解释冲突,有权做出最终解释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 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常委会

二、不定项选择题

27、从法律意识主体角度,法律意识可以划分()

A.个人法律意识 B.职业法律意识 C.群体法律意识

D.社会法律意识 E.群众法律意识

28、国家创制法律规的基本形式有()

A.法的制定 B.法的颁布 C.法的认可 D.法的实施?? E.法的解释

29、法和原始社会的习惯主要区别()

A.反映的意志不同 B.生效的围不同 C.形成的方式不同

D.实施的力量不同 E.目的使命不同

30、法的创制活动虽然不尽相同,但一般可以分为几个独立的阶段,即()A.准备阶段 B.认可阶段 C.确立阶段 D.完备阶段 E.修改阶段

31、法律规中的调整性规,根据其调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A.授权性规 B.确定性规 C.禁止性规

D.积极义务性规 E、消极义务性规

32、科学技术对法的发展影响表现在()

A.科技发展改变了法的本质 B.科技发展扩大了法律围

C.科技发展促进了法的形式的发展 D.科技发展促进了立法的发展

E .科技发展促进了法学观念和法律思想的发展

33、我国社会主义法产生的特点是()

A.革命根据地的法是社会主义法的雏形 B.在彻底摧毁国民党旧法统的基础上C.是新主义法的继续和发展 D.是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后形成的

E.经历了新主义法向社会主义法的过渡

3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渊源是()

A.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 B.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文件

C.国家立法机关制定颁布的规性法律文件

D.有权创制法律规的国家机关制定颁布的规性法律文件

E.国家司法机关制定颁布的非规性法律文件

35、法律体系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分,这就是()

A.法律调整系统 B.法律部门 C.法系

D.各个法律部门的子部门 E. 规性法律文件

36、法律上的权利具有以下特点()

A.它以法律规定为前提 B.它和义务密切联系

C.它以权利人的需要为目的 D.它要求权利人必须从事一定行为

E.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有权得到国家机关的保护

三、判断改错题

37、社会主义法在本质上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也就是说它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是和谐的。

38、国家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非职务行为所产生的责任也属于司法责任,应由司法机关承担责任。

39、法的强制作用的对象只能是者的行为。

40、在我国,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都是专门的司法机关,享有法定司法权。

41、非规性法律文件只是适用法律的结果而不是法律的本身,因此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五、论述题

4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43、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有哪些?

44、中国历史上传统法律意识对当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哪些影响?

六、分析题

45、波士顿拉丁学校是美国著名的公立中学,每年有许多毕业生被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录取。1997年该校招新生90名。其中少数种族占有一定比例。莎娜(美国白人女孩)的考试分数排列91名,因为前面有两位高分考生选择了其他学校,莎娜应榜上有名。但是,录取结果是,莎娜未被录取,名次在95到150名之间的非洲裔学生被录取。

莎娜的父亲向法院控告学校录取政策违反美国宪法平等保护条款,要求校方录取新生时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反对实行对不同种族的学生差别录取政策。??

地区法院判决学校差别录取政策有利于学生构成的多元化,有利于纠正过去存在的种族歧视的后果。学校做法目标恰当,手段不违宪,莎娜败诉。

莎娜不服地区法院判决,上诉到美国第一巡回上诉法院,经上诉法院审理,推翻了地区法院的判决。上诉法院认为:学校的差别录取政策不是追求种族的多元化,而是追求种族平衡,这不符合法治原则和宪法平等保护条款。为此上诉法院裁定:学校应立即录取莎娜。请问:哪一种判决更符合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试用法学理论阐明法院判决的依据。

《法理学》综合测评卷B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法学上被称为()A.法学体系B.法律体系 C.法律制度 D.法系

2、下列法律文件中,属于规性文件的是()

A.判决书 B.行政处罚决定 C.《证券法》 D.调解书

3、自由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特征是()

A.契约自由 B.法治原则 C.反封建特权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 B.阶级斗争激化 C.社会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5、最高人民法院有权对下列法律做出司法解释的是()

A.宪法 B.行政法规 C.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刑法

6、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A.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B.阶级斗争激化 C.摧毁旧法体系 D.人民参加立法

7、法律最深层次的本质是()

A.国家意志性 B.阶级性 C.物质制约性 D.人民性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生产力 B.保护人利 C.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 D.保障经济建设

9、实行刑事制裁只能是国家的()

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监督机关

10、技术规转变成技术法规,通常做法是()

A.用法律条文规定技术规 B.国家机关发布公告

C.遵守技术规是法律义务 D.有关行业统一颁布技术规

11、从法律意识主体角度,法律意识可以划分()

A.个人法律意识 B.职业法律意识 C.群众法律意识 D.社会法律意识

12、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渊源是()

A.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 B.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文件

C.国家立法机关制定颁布的非规性法律文件

D.有权创制法律规的国家机关制定颁布的规性法律文件

13、国家创制法律规的基本形式有()

A.法的制定 B.法的颁布 C.法的适用 D.法的实施

14、法律关系主体参加法律关系必须具备()

A.权利能力B.行为能力 C.权利和义务 D.责任能力

15、法律上的权利具有以下特点()

A.它以法律规定为前提 B.它和义务密切联系

C.它以权利人的需要为目的 D.它要求权利人必须从事一定行为

16、一般认为,法律规的逻辑结构主要有()

A.行为模式 B.法律后果C.适用条件D.法律制裁

17、法的体系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分,这就是()A.法律调整系统 B.法的部门C.法系D.各个部门的子部门

二、名词解释

18、司法

19、法的历史类型

20、法律事实

21、法定解释

22、法律责任

23、法制

24、立法

25、法的溯及力

26、法律关系

27、法律制裁

三、问答题

28、简述立法的基本特征

29、简述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30、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31、简述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2、简述司法的基本特征

33、正式解释的种类有哪些?

34、简述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35、构成要件有哪些?

四、论述题

36、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当代法制建设有哪些积极或消极影响?

五、分析题

37、某市商业银行开办的消费信贷规定:凡是本市的国家机关公务员、公检法人员、医务人员、在职教师等8种职业的消费者只需凭及相关证件就可获得3万元的个人消费信贷。其他人员申请消费信贷须有担保才能发放。甲认为银行的规定是实行“职业歧视”,对职业不同的人实行差别待遇,有悖于法治社会的平等原则。乙认为银行的做法是防贷款的风险,保护自身权益,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请分析、评价银行规定法律意义。

38、某市信用社突遇歹徒持械抢劫,甲(信用社员工)在歹徒威逼下,交出人民币贰万元,歹徒得款后逃走。信用社领导以甲玩忽职守造成财产损失,对其开除公职并赔偿信用社损失贰万元。请用法学理论评析甲的行为和信用社的做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