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项目(一期)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项目

2、建设单位:三肽松茸科技

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4、项目建设规模及容:建培养房900平方米,培养架3000平方米。购制冷机25台,锅炉1台,灭菌锅4个,接种箱20台,以及装袋机、搅拌机、粉碎机等生产设备。

年产松茸25吨,猴头菇60吨。

5、建设总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555.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55.5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00万元。资金来源渠道为:拟申请财政拔款5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505.50万元。

6、经济效益:投产后年销售收入1255万元,年利润378.68万元。项目财务部收益率33.37%,财务净现值218.91%(IC=10%),投资回收期3.89年,投资净利润率38.29%。项目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

二、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近年来,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左右,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药兼用的菌类具有高蛋白、低脂

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特点,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类和可食性纤维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它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二十一世纪天然、营养、健康的保健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在国外市场极为畅销,每吨售价达4000—10000元人民币,价格看好,效益可观。有人预测21世纪的食品重点是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而食用菌正是保健食品的佼佼者,它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目前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达20公斤,而我国仅5公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膳食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用菌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因此,开发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市发展食用菌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市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适合种植食用菌的栽培材料十分丰富。目前大量栽培食用菌的基质主要以富含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农作物副产品为主,如稻草、木屑、玉米秆、玉米芯等,作为林业较发达的地区每年生产的林业副产品多达600万吨,而且还有大量的其他经济植物副产品(茎、叶、荚、壳)和加工下脚料(渣、饼)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二是市气候条件好,地处中温带温润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5.5℃,高、中、低温型食用菌品种都能种植。目前,我区栽培食用菌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是常见的香菇、木耳、双孢蘑

菇、平菇等,数量不到10种,栽培季节也主要集中在秋、冬季,高温季节栽培的品种更加少,难以做到常年均衡供应。

工厂化周年栽培食用菌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化食用菌生产技术,其特点为工厂化周年生产,实行环境控制智能化,生产操作自动化,产品质量标准化。周年生产使周年供应成为可能,尤其是反季节生产,使人们在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鲜菇类食品,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松茸不但营养丰富,味味道鲜美,而且产量较高。一般玉米芯与木屑混合料,生物效率可达80%左右。松茸属低温性品种,出菇温度为15—22℃。该品种在国外市场极为走俏。

猴头菇肉质肥嫩,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因受常规栽培方法和技术管理所限而发展速度较慢。如采用工厂化技术栽培,可使猴头菇产量大幅提高。

因此,项目拟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农副产品,建设“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项目”,进行规化、规模化、工厂化周年生产食用菌。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我地区成为食用菌发达大省,把食用菌作为创汇农业、城市“菜篮子工程”、扶贫产业、农民发财致富的途径,对促进我区食用菌生产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在意义。

三、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研究围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2、建设部和国家计委1993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

法和参数》;

3、国家对农业开发的有关政策;

4、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二)可行性研究的围

本项目主要进行项目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项目研究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市场预测分析、建设规模、场址选择、建设条件、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经济效益测算和评价等。

四、初步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本项目经调查研究、分析后认为:

1、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方向,适合本地自然条件,有利于开发地方优质品种,通过工厂化、产业化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和高效。

2、经过测算,本项目总投资555.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55.5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00万元。建成投产后,年增加销售收入255万元,项目为农业生产项目,按国家规定免税征销售税金,年利润总额78.68万元,所得税前财务部收益率为47.31%,财务净现值为363.95万元,投资回收期为3.12年;税后财务部收益率为33.37%,财务净现值为218.91万元,投资回收期为3.89年,项目的财务效益很好,经济效益显著。

综上所述,本项目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比较合理,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均符合有关可行性报告编制要求,条件具备,

项目可以兴建。建议各级主管部门尽快批准项目建设,落实建设资金,以便尽快组织实施。

第二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一、我国食用菌产销情况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每年生产600多万吨各种食用菌,这极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但品种主要集中蘑菇、香菇、木耳、平菇等全国各地普遍栽培的几种食用菌上,而且生产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现在逐渐增加了灵芝、竹荪、鸡腿菇、杏鲍菇、树菇、大球盖菇、阿菇等20多种,品种达30余种,但在高温的夏季,采用传统技术大部分食用菌还无法生产,栽培的品种更少。

我国食用菌产品主要靠销,食用菌历来作为高端食品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通常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机会吃上。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消费能力迅速增强,但由于生产能力不足,价格仍居高不下。目前我国人均年占有量仅5公斤,不及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通过工厂化生产,将有助于食用菌产量的迅速提高,人们购买新鲜食用菌更加便易,需求量和消费量也将明显增加。

我国食用菌产品的出口主要是干菇、鲜菇和盐渍菇,其中以鲜菇出口效益最高,如久发集团的鲜双孢菇出口效益达几千万元。

二、世界各国食用菌产销情况

在全球围,食用菌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美。日本是亚

洲的食用菌生产大国,1990年食用菌总产值(除双孢菇外)达2769亿日元。日本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和设备先进,已实现生产的园艺化和机械化,部分产品实现了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在国际市场上,日本香菇由于质量上乘每吨卖价达2.8-3.2万美元,比我国香菇的每吨0.8-1.2万美元高出近2倍。国也是亚洲主要的食用菌生产国,利用稻草作为栽培原料年产平茹3万吨,蘑菇2万吨。国香茹在国际上也很有竞争力,是日本的主要竞争对手,年出口约450吨。

在欧洲,法国是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双孢菇年产量20-22万吨(鲜),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是德国和欧洲蘑菇的供应基地。法国还建有欧洲最大的蘑菇菌种生产中心,生产谷粒菌种,销售到各个国家。荷兰的蘑菇栽培技术非常先进,已经实现了机械采菇,蘑菇产量15万吨左右。荷兰还建有蘑菇堆肥中心,向国外出口蘑菇堆肥。英国是欧洲的主要蘑菇生产国,大小菇场约500个年产量12万吨左右,主要用于本国市场。德国的蘑菇产量约5万吨。不足部分主要从荷兰、法国和中国进口。

三、杏鲍菇市场分析

杏鲍菇是我国食用菌家族中的新秀,由于其质地脆嫩,具有一股淡淡的杏仁香味,适合保鲜、加工和烹调,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杏鲍菇栽培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栽培数量每年成倍增长,栽培地区已从南方扩展到北方各省,栽培技术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杏鲍菇的市场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国市场:国市

食用菌菌棒项目计划书

食用菌菌棒项目计划书 一、食用菌菌棒项目背景 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由于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和工业机器人等基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下降,以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现代制造技术对既有制造范式的改造以及基于现代制造技术的新型制造范式的出现,其核心特征是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食用菌菌棒生产制造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名称:锦州某某有限公司。 项目规划设计单位:泓域咨询机构 项目战略合作单位:某某集团、某某研究机构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建设选址 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锦州某工业园。 (二)项目建设地概况 锦州市位于辽宁省的西南部、“辽西走廊”东部,是连接华北和东北两大区域的交通枢纽,下辖黑山、北镇、凌海、义县和凌河区、古塔区、太和区、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松山新区、锦州龙栖湾新区10个县(市)区,总面积10301平方公里,海岸线124公里,人口302.6万。锦州市是辽宁省重要的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物流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区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辽宁省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辽宁省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已被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锦州拥有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锦州)示范基地,是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新锐金融生态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城市。 (三)项目用地性质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锦州某工业园建设。

(四)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32703.01平方米(折合约49.03亩),净用地面积32703.01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49.03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食用菌菌棒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食用菌菌棒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 (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3.35%,建筑容积率1.25,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35%,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6.73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既是点线面的结合,同时也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就中央与地方关系来看,既要制定和落实好中央政府相关部委出台的各项产业政策,保证中央政府产业政策政

食用菌栽培技术基础性实验

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食用菌栽培技术基础性实验》 实验项目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建议学时数每组人数必选/可选 1 食用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2 2 必选 2 母种培养基的配制 2 3 必选 3 高压蒸汽灭菌 2 4 必选 4 母种的转管及分离技术 2 1 必选 5 主要病虫害的识别 2 3 必选

实验一、食用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常见与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是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和腹纲的一些种类,它们由双核菌丝分化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是有性孢子着生的器官其孢子外生在担子上,并聚集成一层子实层,但它们的子实体(担子实)形状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故为我们认识食用菌类别的主要标志之一。 一、目的要求 使学生能找出食用菌次生菌丝的特征,分辨伞菌的微观构造;熟练制作标本片,能在显微镜下快速找出目标;并能分析图像不清的原因或排除显微镜的某些故障。 二、仪器用品及实验材料 1. 器具:光学显微镜、尖头镊子、解剖刀、解剖针、解剖剪、刀片、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火柴、蕃红染色剂、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等。 2. 材料:平菇、草菇、香菇、蘑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的斜面菌种与平板菌落,及其各种鲜子实体,胡萝卜。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实验内容 1.次生菌丝体的观察(菌苔形态及微观形态的观察) 2.子实体的观察(外观形态及菌褶微观构造的观察) (二)方法步骤 1、次生菌丝体的观察 (1)肉眼观察 从颜色、菌丝生长势、爬壁力、有无无性孢子、菌苔边缘特征等方面进行识别。 (2)显微镜观察 制片:在载玻片中央滴蕃红,用无菌接种针拨去气生菌丝,取其下绿豆粒大一薄片培养基置于蕃红染液中。放盖片,颠吸水纸后用手指适当按压,将培养基压碎,使其均匀平展于载玻片上。

食用菌栽培项目计划书样本

食用菌栽培项目筹划书 项目名称:食用菌栽培 项目宗旨:通过项目实行,充分运用我村山林资源丰富优势,合理开发运用林木资源,出规模,出效益,带动更多老百姓运用资源优势走共同富裕道路,增进我村经济、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 项目建设地点:从江县雍里乡敖里村 项目负责人:黄影 项目实行人:黄影 项目规模:木耳20余亩、香菇15余亩、林芝15余亩、平菇10余亩。建设菌种哺育基地一种(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 投资概算:食用菌栽培投资总体可分三大类,即固定设施设备投资、辅料投资、劳工投资。详细投资状况如下 一、固定设施设备投资如下: 1、温室大棚投资:遮阳网900㎡,市场价2400元;塑料薄膜900㎡,市场价1800元;大棚建设预测投入劳工80个,市场价4000元。其她辅助建材投入预测3000元。小计11200元。 2、机械设备投资:22匹马力柴油机1台4000元,8匹马力柴油机1台1500元;木料粉碎机1台1800元,半自动装袋机1台2500元,半自动扎口机2台4500元,蒸汽灭菌锅炉2台4800元,接种箱4台4000元。小计23100元。 二、辅料投资:菌种5000公斤,5元/公斤,计25000元;麸皮10000公斤,1.6元/公斤,计16000元;食用菌专用石膏粉10000公斤,1.6元/公斤,计16000元;塑料装料袋5000 0只,市场价5000元;消毒液等其她辅料约10000元。小计7元。

三、劳工投资:本项目规划劳工投资以本人和家人投入为主,某些专业技术环节和生产管理劳工需求紧张环节聘请暂时工,预测聘请暂时工400个劳动日,按50元/个计算,预测投入0元。 综合上述规划,本项目至投资126300元,约合13万元。其中先行投入启动资金2万元,还需后继资金投入11万元。 资金筹措方式:自筹+她筹 实行年限:开始,完毕。 项目效益:栽培食用菌5万袋,由于基本设施投入较大,纯收益按3元/袋计算可获利3万元;预测纯收益可按4元/袋计算,栽培2万袋,纯收益按4元、袋计算,可收益8万元;栽培2万袋,预测物价上涨因素投资增长5000 元,收益与持平,达到8万元。三年共计投资11万元,总收益19万元。 发展目的:,通过项目实行第一年,全面掌握核心栽培技术,获得一定经济效益,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群众规模化发展,增进带动村民积极创业致富。 项目可行性: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构造调节政策,符合房县青峰镇实际,有助于增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区域脱贫致富步伐。项目建设具备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可行。 项目实行背景 应县是山西省第一农林业大县,全县既有林业用地632万平方米,菌类适生栎木资源极为丰富,面积达186万亩,年生长量达15万平方米以上。应县耳菇栽培历史悠久,产品质量上乘,特别是老式栓皮栎生产椴木黑木耳,正在兴建鄂西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逐渐将应县建成鄂、陕、川、渝、豫。晋食用菌集放中心。我县已发展食用菌栽培近年,已产生经济效益,产品供不应求。当前应县以自身地理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发挥生态优势,引进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施方案

红河州未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食用菌栽培项目 实 施 方 案 项目单位:红河州未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代表:黄春梅 项目建设地点:红河州建水县青云轻工业园区 项目时间: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

目录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概况 2、财务状况 二、项目建设方案 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3、设备、建筑物及进度安排 4、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构成 5、项目效益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社会效益 第二章建设方案 一、建设方案和规模 1、建设方案 2、建设规模 (1)固定资产投资: ①建筑物②设备③其他。 (2)水电、道路等公益设施建设 (3)技术培训 二、生产工艺流程 1、工艺技术 2、设备方案 3、实施进度安排 第三章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一、投资概算依据 二、投资概算 三、资金来源 四、资金使用和管理 1、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 2、自筹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四章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第五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1、建设阶段的机构设置及职责 2、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 3、经营管理措施 4、技术培训 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三、评价与审批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概况 近年来,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而我国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以上,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药兼用的菌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特点,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类和可食性纤维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它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二十一世纪天然、营养、健康的保健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每吨售价达4000—20000元人民币,价格看好,效益可观。有人预测21世纪的食品重点是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而食用菌正是保健食品的佼佼者,它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目前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达20公斤,而我国仅5公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膳食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用菌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因此,开发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云南省发展食用菌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云南

食用菌生产项目合作计划书

食用菌生产项目合作计划书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食用菌生产项目合作计划书 我国工厂化产能在过去十年快速增长,短期下降不影响长期上升态势。 该食用菌项目计划总投资2480.0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37.1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14%;流动资金442.8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86%。 达产年营业收入4042.00万元,总成本费用3109.86万元,税金及附 加44.80万元,利润总额932.14万元,利税总额1105.51万元,税后净利 润699.1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06.4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7.59%,投资利税率44.58%,投资回报率28.19%,全部投资回收期5.05年,提供 就业职位63个。 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项目承办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 目消防、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管理规定,认真贯彻落实 “三同时”原则,项目设计上充分考虑生产设施在上述各方面的投资,务 必做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工作贯穿于项目的设计、建设和投产的 整个过程。 ......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

食用菌生产项目合作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白灵菇栽培示范基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扩建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 XX市众一食用菌有限公司 三、项目建设性质:扩建 四、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一)建筑工程: 新增建筑面积15570 平方米,包括:出菇房4550 平方米,培养房5000 平方米,以及新增仓库、冷库、包装房、采收房共6020 平方米。 建培养房900平方米,培养架3000平方米。购制冷机25台,锅炉1台,灭菌锅4个,接种箱20台,以及装袋机、搅拌机、粉碎机等生产设备。 (二)机器设备: 新增加食用菌生产线设备及仪器:100 多台(套)。 五、项目建设地点 XX市XX区XX工业园 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984万元。其中工程建设直接费用608万元,其他费用376万元。占地100亩。所需资金由企业及农户自筹,财政扶持,银行贷款三部分构成。企业及农户自筹384万元。银行贷款200万元,申请财政扶持资金400万元。 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建设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205.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2.2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3.3万元。资金来源渠道为:拟申请财政拔款15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55.50万元。 (二)、经济效益: 投产后年销售收入255万元,年利润78.68万元,缴纳所得税后年净利润52.72万元。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33.37%,财务净现值218.91%(IC=10%),投资回收期 3.89年,投资净利润率 38.29%。项目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 八、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点》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其他国家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 第二章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XX众一食用菌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已建成白灵菇优良品种栽培示范基地100亩,用以引进品种进行栽培观察,了解新品种在本地区的适应性,做好产销连接工作,为大面积推广工作奠定基础。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温室大棚150个,菌袋生产车间1个,菌袋培育大棚1个,冷藏车间2个,实验培训办公用房一栋,形成白灵菇栽培养殖中心。建设白灵菇罐,汤

食用菌种植项目可研

食用菌种植项目可研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项目 2、建设单位: 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4、项目建设规模及容:建培养房900平方米,培养架3000平方米。购制冷机25台,锅炉1台,灭菌锅4个,接种箱20台,以及装袋机、搅拌机、粉碎机等生产设备。 年产杏鲍茹24万公斤,草茹9万公斤。 5、建设总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205.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2.2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3.3万元。资金来源渠道为:拟申请财政拔款15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55.50万元。 6、经济效益:投产后年销售收入255万元,年利润78.68万元,缴纳所得税后年净利润52.72万元。项目财务部收益率33.37%,财务净现值218.91%(IC=10%),投资回收期3.89年,投资净利润率38.29%。项目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 二、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近年来,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左右,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药兼用的菌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特点,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类和可食性纤维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它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二十一世纪天然、营养、健康的保健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在国外市场极为畅销,每吨售价达4000—10000元人民币,价格看好,效益可观。有人预测21世纪的食品重点是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而食用菌正是保健食品的佼佼者,它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目前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达20公斤,而我国仅5公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膳食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用菌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因此,开发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市发展食用菌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市适合种植食用菌的栽培材料十分丰富。目前大量栽培食用菌的基质主要以富含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农作物副产品为主,如稻草、木屑、玉米秆、玉米芯、甘蔗叶、甘蔗渣等,作为糖业大省的每年生产的甘蔗渣多达60万吨,而且还有大量的其他经济植物副产品(茎、叶、荚、壳)和加工下脚料(渣、饼)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二是气候条件好,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16℃-23℃,高、中、低温型食用菌品种都能种植。目前,我区栽培食用菌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是常见的香菇、木耳、双孢蘑菇、平菇等,数量不到10种,栽培季节也主要集中在秋、冬季,高温季节栽培的品种更加少,难以做到常年均衡供应。 工厂化周年栽培食用菌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化食用菌生产技术,其特点为工厂化周年生产,实行环境控制智能化,生产操作自动化,产品质量标准化。周年生产使周年供应成为可能,尤其是反季节生产,使人们在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鲜菇类食品,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杏鲍菇不但营养丰富,味如杏仁及鲍鱼,而且产量较高。一般纯棉籽皮或棉籽皮与木屑混合料,生物效率可达80%左右。杏鲍菇属低温性品种,出菇温度为13—18℃。该品种在国外市场极为畅销,目前盐渍菇8000元/吨。如进行工厂化生产,周年供货,鲜菇价格在10000元/吨左右。 草菇肉质肥嫩,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因受常规栽培方法和技术

食用菌创业计划书

食用菌创业计划书 摘要 公司主要以珍惜竹荪人工培植作为其技术支持;以向周边地区的农户提供菌种,待鲜产品成熟后回收并销售作为其盈利方式,公司注册资本为20万,由自筹资金、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组成;公司利润为初期销售没加工过的初级产品,中期销售经过加工的副产品,后期销售竹荪一系列保健产品。公司拥有成熟的技术,倡导“科技为本、创业为农”的全新创业理念,有能力向广大农民提供优质适合于农村的菌种,向市场供应营养、无毒的纯绿色食品。公司拥有高素质的营销管理与销售队伍和相关的技术人才。真诚服务是我们创业的核心内容。 公司整体立足于宁德古田,稳定和丰富宁德古田市场,并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以面带全,逐步地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宽市场,面向全省,面向全国和东南亚地区,从单一的初级竹荪和销售,向食品、营养品和保健品等领域发展,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公司在注重总体目标中短期战略、中期战略和长期战略的划分和结合,在实现短期战略目标的前提下,创新全面地实施长远战略。 · 一、项目可行性分析 1.市场的分析

古田县食用菌源远流长,闻名于世,无论栽培品种、生产技术、菇品质量以及流通网络都居全国榜首,有的冠于世界。一九九六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授予“中国食用菌之乡”的荣誉 古田县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公元609年时境内就有人从事香菇生产。人工栽培银耳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但当时以椴木栽培为主,生产周期长、产量低,难以形成规模生产。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古田人民通过探索试验,在全球首创食用菌袋栽技术;80年代又成功开发了香菇室外袋栽和竹荪生料栽培技术以及银耳棉籽壳代料栽培技术,近年来又实现了黑木耳南方栽培技术和茶薪菇菌种攻关、配方创新技术的突破,从而在全国率先掀起了银耳、香菇、竹荪、黑木耳、茶薪菇生产的“五次浪潮”,形成了现在闻名全国的“古田食用菌栽培模式”。食用菌生产成为了古田县农村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据统计,近年来古田县食用菌年产量都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古田县食用菌以品种全、数量多、品质优、口感好久负盛名。在大桥,以野生菌命名的餐饮企业多达50多家,以菌火锅,菌全席为代表的野生菌美食让游客流连忘返、赞不绝口。该镇还有30多家各具特色的农家乐,以吃饭、休闲、采菌等项目来吸引散客,比、翠屏湖、溪山或是一些景区附近的农庄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食用菌栽培技术》模拟练习题-通识2

浙江师范大学《食用菌栽培技术》模拟卷 通识②(2011.03.25) 一、名词解释(16分,8小题,每小题2分) 1、食用菌:食用菌俗称菇或蕈,是一类可供食用的真菌的总称,如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等。 2、组织分离法:指通过菇体组织分离纯种的方法。 具体步骤:选择种菇→表面消毒(75%酒精或0.1%升汞)→撕成两半→取菌柄菌盖交界处→小块菌肉→移入PDA→培养→观察→转管→纯种。 3、菌丝体:许多菌丝相互交错成的网状物。 4、巴氏消毒法:采用60~70℃的温度处理15~30min的消毒方法。如双孢蘑菇培养料在后发酵期间, 为进一步消灭病虫杂菌,就采用巴氏消毒法,一般是在60~62℃下,保持4~7h。 5、恒温结实型:结实温度保持恒定不变可以形成子实体。如白蘑菇、黑木耳、草菇、猴头、灵芝等。 6、变温结实型:结实温度保持恒定不变,不能形成子实体,只有变温才能结实。如香菇、平菇、金 针菇等,一般用8~10℃温差的低温刺激。 7、母种(一级菌种):用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等方法培育的菌丝体称为母种。 8、原种(二级菌种):把母种扩大到木屑、棉籽壳等为主的培养料上的菌种称为原种。 9、子实体分化时期:指食用菌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这一时期,即原基形成时期。 10、消毒:是一种杀死或清除物体表面微生物的过程。如进行食用菌组织分离时,子实体表面要用0.10 % 升汞或75 %酒精进行消毒。 11、防腐:抑制M生长繁殖,以达到物质不腐败和霉变的过程(如:盐渍平菇)。 12、灭菌:即彻底灭菌,即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物体中的所有微生物使物体完全无菌。 13、花菇:是生长在低温干燥环境中的香菇,菌盖上表皮裂开,露出白色的菌肉,状如花纹而得名。 花菇是香菇的珍品,在香菇的商品流通中,花菇质优价高,很受欢迎。 14、变态组织(菌组织):有些食用菌在一定生长阶段其菌丝体可形成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特殊结构,称之为变态组织。 15、菌核:真菌在生活过程中由菌丝密集而形成的块状或颗粒状的休眠体。其功能主要是:①抵抗不良环境;②贮存养分。 16、菌索:由菌丝密集而成的绳索状的结构。其外貌与根相似,故又称根状菌索。 17、同宗配合:由一个担孢子萌发的两条单核菌丝能进行结合而生育后代者,称为同宗结合或自交亲 和。 18、异宗配合:多数食用菌的单核菌丝有性别(“-”与“+”菌丝)之分,同性别的菌丝间永不亲和,只有经过异性菌丝结合才能生育后代者,称为异宗结合。 二、选择题(12分,单项或多项,12小题,每小题1分) 1、属担子菌纲的食用菌有(A,D )。 A金针菇 B 羊肚菌 C 冬虫夏草 D 猴头 2、有机锗含量特别丰富的食用菌有( B )。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必须解决的四大难题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必须解决的四大难题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是当今食用菌发展的方向,它可以调节食用菌的鲜菇上市时间,稳定鲜菇上市数量,满足客户的均衡需求,所以无论从鲜菇上市销售到固定客源再到销售价格都是理想的栽培方式。另外工厂化栽培区别于大棚的栽培投资比例除基建外就是大量的电费开支,根据近几年来对工厂化栽培的研究和食用菌生长的特点,对工厂化栽培作以下几点建议: 一、温度: 为了满足食用菌在反季节栽培对温度的需求,常投入大量的电费开支对食用菌的生长环境进行降温,所以栽培环境的保温情况直接影响电费的开支多少。有的投资商处于对前期投入资金的考虑采用的保温层的厚度和密度都达不到保温的要求,对建厂前期来说节约了开支,但无休止的制冷费却消耗了大量的资金。 二、湿度: 工厂化栽培都是利用制冷机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也除掉了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出菇车间的空气湿度要远低于蘑菇生长对空气湿度的要求,为了增湿只能多次大量上水使菇体的生长和质量都受到影响,本人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解决了空气湿度难以控制的弊端,能使出菇车间的空气湿度永远保持在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三、通风: 通风也是影响温度的一个主要环节,车间温度的高低很大程度就是受通风的影响,所以处理好通风和温度的关系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在外间温度低时进行通风可以减少对车间温度的影响,这是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弊端是通风的时间受限制,尤其到7、8月份早晚温度相差不大采用这种方法意义就不大了。采用热交换式通风设施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车间的温度无论在什么时候通风都能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而可以减少通风带来的温度骤变对菇体的影响。 四、光照: 根据栽培品种的不同车间采用何种光照方式至关重要,对于光线要求不严的品种采用日光灯照射合理调节光源的位置和光的亮度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光照强的品种必须采用多个光源,过多的光源给各种操作带来难度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所以对于光线要求较强的品种宜采用采光板进行采光,这样即解决了过多的灯给出菇车间的操作造成的不便也解决了灯光给出菇车间带来的热量问题,也很安全。 以上几点对工厂化栽培食用菌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年产xxx食用菌菌包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申请参考) (1)

年产xxx食用菌菌包项目 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参考模板,仅供参考

摘要 该食用菌菌包项目计划总投资4197.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 资3366.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21%;流动资金830.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79%。 达产年营业收入7580.00万元,总成本费用5991.35万元,税金 及附加76.75万元,利润总额1588.65万元,利税总额1884.52万元,税后净利润1191.4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693.03万元;达产年投资 利润率37.85%,投资利税率44.90%,投资回报率28.39%,全部投资回收期5.02年,提供就业职位128个。 本报告是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或报告编制人员实地调查获取的素 材撰写,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的要求,依照“科学、客观”的原则,以国内外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 为前提,大量收集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和前沿技术等重要信息,全面预 测其发展趋势;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 具体要求,主要从技术、经济、工程方案、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和节 能及清洁生产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可行性分析,对项目建成后可 能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提出投资项目是否

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因此,该报告是一份较为完整的为项目决策及审批提供科学依据的综合性分析报告。 本食用菌菌包项目报告所描述的投资预算及财务收益预评估基于一个动态的环境和对未来预测的不确定性,因此,可能会因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导致与未来发生的事实不完全一致。

年产xxx食用菌菌包项目实施方案目录 第一章食用菌菌包项目绪论 第二章食用菌菌包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建设规模分析 第四章食用菌菌包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第五章总图布置 第六章工程设计总体方案 第七章项目风险情况 第八章职业安全与劳动卫生 第九章实施进度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大棚食用菌栽培技术

大棚食用菌栽培技术 教学目的:使全体学员掌握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及高产技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常见的食用菌 二、学习食用菌丰产栽培技术 塑料大棚丰产栽培与食用菌常规栽培技术基本相同,我们以典型的低温品种香菇、典型的高温品种紫木耳以及大多NT中温型品种的平菇为代表,采用塑料菌袋栽培的方法,简介其大棚综合丰产栽培技术。1.大棚香菇丰产栽培技术1.1栽培准备工作从接种到出菇约需90~120天,整个生长期约300~330天,一般于夏、秋高温季节在室内降温条件下制备栽培袋(规格为17厘米×34厘米,圆形)菌块,秋末冬初出菇。香菇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3~32℃,适温为10~28℃,子实体的生育温度为5~25℃,适温为12~17℃,栽培方式为床架式,一个棚内安排宽65厘米的栽培床6行,主走道宽50厘米,其它走道宽35厘米,中间床架分上、中2层,包地面为3层立体式。两边床架设一层床面,包地面为2层。紧靠大棚两边的两行床不设床架,只在地面E栽培一层。每2层床面间隔距离为50~60厘米,床沿高20厘米,地床床沿可用红砖拱立排成。整个大棚地面用红砖面平,或

将面整平再种香菇。其栽培方式可分固体原种栽培或液体菌种制作后栽培二种。主要措施为:斜面母种一原种(摇瓶菌种)一(液体栽培种)一栽培袋菌种脱袋排放一菌块恢复生长和转色培养一出菇管理一采收。排放菌种前先在床面上垫上地膜,先垫一边,再将菌种脱袋,成排均匀摆放在床面上。排完一个床面,将另一边地膜覆盖于菌块之上,不必盖紧盖严,便于通气。以后精心培管,待转色、出菇,直到采收后床膜才予以撤换。1.2转色、出菇管理出菇前,菌丝有一段转色的生理变化,这一期间,棚温要保持在20~23℃之间,还要掀盖地膜以通风、保温。要防止高温、高湿所带来的菌丝陡长,形成厚菌皮,影响产量、质量。如果条件适宜,自脱袋至转色约需10天。转色后菌块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这段时期称为出菇期。①秋冬菇(10~12月),由于棚温过高,须经常揭膜降温,长期保持棚温在10~15℃之间。每收获1次,须短时间揭开床膜换气,以促发育。②冬菇(1~2月)这时气温低,菌丝生长缓慢,宜于晴天对地面喷水保湿,通常以保温为主。③春季菇(3~6月)首先是将菌块浸水,含水量为60%即可。其次是控制棚温,保持昼夜温差在20~25℃到10~15℃,也即10℃的温差。以后气温升高,可适当揭膜降温。2.紫木耳栽培技术要点2.1发育条件紫木耳适应广,菌丝在5~39℃之间即可正常生长,子实体为0~42℃,紫木耳喜高温、高湿,对氧气要求不严格,缺氧环境

食用菌栽培项目计划书

食用菌栽培项目计划书 项目名称:食用菌栽培 项目宗旨:通过项目实施,充分利用我村山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合理开发利用林木资源,出规模,出效益,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利用资源优势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我村经济、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 项目建设地点:从江县雍里乡敖里村 项目负责人:黄影 项目实施人:黄影 项目规模:木耳20余亩、香菇15余亩、林芝15余亩、平菇10余亩。建设菌种培育基地一个(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 投资概算:食用菌栽培投资总体可分三大类,即固定设施设备投资、辅料投资、劳工投资。具体投资情况如下 一、固定设施设备投资如下: 1、温室大棚投资:遮阳网900㎡,市场价2400元;塑料薄膜900㎡,市场价1800元;大棚建设预计投入劳工80个,市场价4000元。其他辅助建材投入预计3000元。小计11200元。 2、机械设备投资:22匹马力柴油机1台4000元,8匹马力柴油机1台1500元;木料粉碎机1台1800元,半自动装袋机1台2500元,半自动扎口机2台4500元,蒸汽灭菌锅炉2台4800元,接种箱4台4000元。小计23100元。 二、辅料投资:菌种5000千克,5元/千克,计25000元;麸皮10000千克,1.6元/千克,计16000元;食用菌专用石膏粉10000千克,1.6元/千克,计16000元;塑料装料袋5000 0只,市场价5000元;消毒液等其他辅料约10000元。小计72000元。 三、劳工投资:本项目规划劳工投资以本人和家人投入为主,部分专业技术环节和生产管理劳工需求紧张环节聘请临时工,预计聘请临时工400个劳动日,按50元/个计算,预计投入20000元。 综合上述规划,本项目2013年至2015年投资126300元,约合13万元。其中2013年先行投入启动资金2万元,还需后继资金投入11万元。 资金筹措方式:自筹+他筹 实施年限:2013年开始,2015年完成。 项目效益:栽培食用菌5万袋, 2013年由于基础设施投入较大,纯收益按3元/袋计算可获利3万元;2014年预计纯收益可按4元/袋计算,栽培2万袋,纯收益按4元、袋计算,可收益8万元;2013年栽培2万袋,预计物价上涨因素投资增加5000 元,收益与2014年持平,达到8万元。三年合计投资11万元,总收益19万元。 发展目标:2013年,通过项目实施的第一年,全面掌握核心栽培技术,取得一定经济效益,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群众规模化发展,促进带动村民积极创业致富。

《食用菌栽培技术》模拟练习题

浙江师范大学《食用菌栽培技术》模拟练习 通识②(2013.04.5) 考试时间:2013.04.17,晚上18:30~20:30 考试地点:16-302(1~50号);16-303(51~99号) 一、名词解释(12分,6小题,每小题2分) 1、食用菌:食用菌俗称菇或蕈,是一类可供食用的真菌的总称;大部分属于担子菌纲如蘑菇、香菇、 平菇、金针菇等,少数属于子囊菌纲如冬虫夏草、羊肚菌等;营养体为分枝状菌丝体;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活。 2、组织分离法:指通过菇体组织分离纯种的方法。 具体步骤:选择种菇→表面消毒(75%酒精或0.1%升汞)→撕成两半→取菌柄菌盖交界处→小块菌肉→移入PDA→培养→观察→转管→纯种。 3、菌丝体:许多菌丝相互交错成的网状物。 4、巴氏消毒法:采用60~70℃的温度处理15~30min的消毒方法。如双孢蘑菇培养料在后发酵期间, 为进一步消灭病虫杂菌,就采用巴氏消毒法,一般是在60~62℃下,保持4~7h。 5、恒温结实型:结实温度保持恒定不变可以形成子实体。如白蘑菇、黑木耳、草菇、猴头、灵芝等。 6、变温结实型:结实温度保持恒定不变,不能形成子实体,只有变温才能结实。如香菇、平菇、金 针菇等,一般用8~10℃温差的低温刺激。 7、母种(一级菌种):用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等方法培育的菌丝体称为母种。 8、原种(二级菌种):把母种扩大到木屑、棉籽壳等为主的培养料上的菌种称为原种。 9、子实体分化时期:指食用菌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这一时期,即原基形成时期。 10、消毒:是一种杀死或清除物体表面微生物的过程。如进行食用菌组织分离时,子实体表面要用0.10 % 升汞或75 %酒精进行消毒。 11、防腐: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以达到物质不腐败和霉变的过程(如:盐渍平菇)。 12、灭菌:即彻底灭菌,即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物体中的所有微生物使物体完全无菌。 13、食用菌的生活史:指食用菌从孢子开始经过一定的生长发育,又产生孢子的整个生长过程。

国内外食用菌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核心提示:我国作为食用菌栽培历史最悠久、栽培种类最多、栽培技术最全面、产量和消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大国,已经成为全球食用菌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在未来10~20年内将不仅仅是个食用菌产业大国,而必将成为食用菌强国。 1食用菌认识和利用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数千年来,我国人民在和大自然相处过程中对大型真菌的形态、生境、习性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创造了丰富的词汇,并作过许多描述,记载于历史、小说、农书、本草等各类书籍文献中,还以这些野生食用菌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等。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香菇的美味“味之美者,越骆之菌”,越骆即当今的浙江省香菇主产区,菌即香菇。从理论上阐明了菌类入馔的特点。晋朝王嘉(?~390年)《拾遗记》有“种耨芝草”。古农书中关于种菌法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韩鄂所着的《四时纂要》中“种菌子”的一段:“取烂构木及叶,于地埋之。常以泔浇令湿,两三日即生。” 黑木耳、香菇、草菇等多种食用菌栽培都是起源于我国。据考证,东南亚的草菇和日本的香菇栽培技术都是经由我国华侨和僧人传入。 多少年来,直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主要栽培的基本都是木腐菌—香菇、黑木耳、银耳。但多为砍树砍花自然接种的半人工栽培。7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人工接种栽培。1978年统计全国食用菌产量仅6万吨(数据来自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 欧洲、美洲、非洲等地也都有采集野生菌的习惯,如欧洲人对块菌、美味牛肝菌和鸡油菌情有独钟。英语的菌物学(mycology)一词则来源于蘑菇;古希腊将食用菌作为崇拜非洲人喜食野生的毛木耳、乳菇。 2近年世界食用菌产业发展及现状 全球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 二战以来的70年间,全球食用菌一直持续增长,从未出现过减产。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增长主要来自我国。1978年我国的产量仅占全球总产的%,1983年占12%,1990年展%,1994年占%,1997年占%,2002年占%,以后则更高。 近年间,全球食用菌产量基本稳定,我国之外的全球食用菌总产量约400万吨,栽培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超过10万吨的国家全球仅有8个,按产量依次是美国41万吨,日本38万吨,荷兰23万吨,韩国万吨,越南17万吨,法国万吨,泰国万吨,英国10万吨。全球栽培食用菌市值约300~340亿美元,药用菌产品100~120亿美元,野生菌5亿美元,总计405~46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作为蔬菜和食品食用。 主要出口国有中国、荷兰、波兰、英国、法国,其次还有越南、印度、日本和韩国。 欧美的双孢蘑菇 欧美栽培食用菌的发展几乎就是双孢蘑菇一种的发展史。应用近代科学方法栽培食用菌起源于法国的1707年双孢蘑菇,从矿洞巷道栽培直至1910年美国双孢蘑菇标准化菇房的发明,推动了欧美工业化国家菇业生产的工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末欧美的双孢蘑菇实现了标准化栽培,此后产量逐年增长。双孢蘑菇迅速实现了工厂化栽培。日本的段木栽培香菇,由于人工纯菌种技术、人工接种技术和栽培管理的科学化,使其主宰香菇世界市场达半个世纪之久。 1938~1939年度的双孢蘑菇全球产量仅4000~5000吨,标准化菇房的推广和纯菌种的应用使1950年达到万吨,1960年达到万吨,1970年达到36万吨,1980年达到万吨。1990~2000年间欧美的双孢蘑菇产量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一直在85万吨左右徘徊。2000年以后多数主

食用菌栽培项目计划方案

食用菌栽培项目计划方案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近日,随着2018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的公布,各个地方也在陆续公布地方经济数据,更为关键的是,随着时间节点进入一年的第四季度,冲刺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成为各地一致的目标和主旋律,而在路径选择上,内需依旧成为当家主角,成为各地意在加以深度刺激的施策领域。 二、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位于xxx工业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2022.79亿元,比上年增长9.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82亿元,增长9.04%;第二产业增加值1254.13亿元,增长10.35%第三产业增加值606.84亿元,增长8.2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9.58亿元,同比增长8.5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3.00亿元,同比增长9.52%。国税收入319.96亿元,同比增长7.30%;地税收入亿元36.52,同比增长10.35%。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2%。其中,食品烟酒上涨0.75%,衣着上涨1.16%,

居住上涨0.96%,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07%,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90%,医疗保健上涨1.06%,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07%,交通和通信上涨0.88%。 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633.5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34.85亿元,比上年增长6.54%。 项目属于相关制造行业,本期工程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设施布置等都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化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的要求。 三、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为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国家发改委颁布《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其中:项目产品制造名列其中,覆盖拟建项目投产后的产品,因此,本期工程项目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综上所述,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行业的准入规定。 2、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由于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和工业机器人等基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下降,以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现代制造技术对既有制造范式的改造以及基于现代制造技术的新型制造范式的出现,其核心特征是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日本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考察纪实摘编

日本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考察纪实摘编 日本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考察纪实摘编 浙江百兴食品有限公司吴其耀长野县是日本著名的食用菌县(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而省相当于中国的各部委)。四面有很多茂密的森林和高高的山,很漂亮,山下现在温度在20多摄氏度,人人穿一件衬衫,但远山的山项上现在还有积雪可以看到。 工厂化栽培—菇农组 织 20号,食用菌考察组首先参观规模较大的延德金针菇培养中心(图),长野县最早的金针菇栽培从1931年就开始了,目前长野县是日本最大的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地,这里的金针菇的产量占了日本的产量39%,这里工厂化栽培是从1991年开始,在政府的支持下,有5家菇农联合起来总投资了7.5亿日元建工厂投设备,其中政府补助了大约50%。 一起建立起现在的培育中心,就是现在我们参观的日生产20T产量的工厂。 所谓的培育中心即从制菌瓶(用瓶栽培)、灭菌、接种、培养为止。后期的出菇则分散到各农户的培养室中出菇,每一个农户大约每天出菇1-3T,因此一个培育中心下带着几家或10几家农户。

农户从这里购买发菌成活的菌瓶,再在自己的育菇房里长菇,采菇后再自行包装出售(图),出菇后把瓶子和废培养基一起还给培育中心。废培养基到培育中心后一起处理成有机肥,形成循环经济。 农户的销售也非常简单,快递公司会在指定的时间到厂门口来,并把货送到指定的地点。也有部分产品由农协组织并用农协的品牌在批发市场集中销售的。日本农协相当于中国农业合作社,协会成员一起组织生产组织销售,甚至一起解决生产资金等问题。 培育中心首先是购进原材料(用麦皮、米糠、玉米芯),进而搅拌混合产生培养基(图),培养基自动装瓶打孔,自动盖盖后由自动输送入高温高压杀菌锅杀菌(图),杀菌后再冷却接种,接种后进入培育室,大约培育20天后,开始搔菌并销售给农户。这里机械化程度很高,人工使用很少,除了层层堆放起来的培育菌瓶用堆高叉车堆起十多米高外,其它都是流水线作业,包括接种。 培育菌菇的农户一般拥有3-5亩地,日产鲜菇1-5T,农户购得已培养好的菌瓶后,就在农户控制好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菇房培育就可以了,约14天后开始出菇销售,过程很简单。 不管是前期的培育中心。还是农户的出菇房,所有培养室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3000PPM)都是设备自

食用菌_项目计划书

“食用菌规模化种植基地” 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名称 食用菌规模化种植基地 二、项目背景 食用菌是全世界,尤其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极为推崇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疗兼用的绿色食品。在我国,平菇、香菇、草菇、金针菇等被人们用作上等菜肴;猴头菇、灵芝、银耳、舞茸等更是具有极好的食疗价值,它自古以来就有“山珍”之美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装备的创新,可以人工生产的品种已多达几十个,食用菌已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飞速发展的庞大产业。 民以食为天,食用菌种植产业不仅是朝阳产业,更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说法—人类的最佳饮食结构应该是:一荤,一素,一蘑菇。所以投资“食”是最好的选择。其中效益最好,工业化产业模式最高的当数食用菌产业。 食用菌除鲜食外,还可进行精深加工,加工成厨房用的半成品原料,即食休闲类产品、冷冻产品、保健产品、美容产品、医药产品……国际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三、项目的地理与自然环境 白龙湖村位于丛林镇北面,东邻海孔村,西接万东镇明建村,

南面绿水村,北靠南川区,距镇政府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21.8平方公里。有丛林至黑山县级公路经过,且全程硬化,交通便利。 白龙湖村是地形以山地为主,种养业资源条件十分丰富,有着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主要资源优势表现在:一是山谷地带较多,相对日照时长较短,光照条件有利于食用菌类繁育;二是纬度适中,大部分区域海拔高度在550~850米之间,年均气温18.0℃,年总积温为6596.9℃,全年无霜期339.2天,年降水量1312.7毫米,宏观气候条件很适宜食用菌产业发展;三是食用菌种植属于丛林镇的传统产业,本地农民具有丰富的食用菌种植经验;四是水力资源丰富,在辖区内的汤家沟水库和邻近的松涛湾水库总库容超过1200万立方米。这一系列比较优势为本项目计划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产业现状 在白龙湖村内,食用菌种植属传统产业,种植时间较长,现有总种植数量约100万包。 种植的品种主要是:平茹、香菇、金针菇、鸡腿菇等。 经营方式:农户自主经营,自主采购菌种、基料,自行管护和销售。 生产方式:传统的全手工生产作业方式。 经营地点:主要集中在丛林镇白龙湖村范围内。 销售方式:农户自主分散销售于重庆各大农贸市场。 五、市场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