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_十二五_期间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规划的空间分析

浙江_十二五_期间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规划的空间分析
浙江_十二五_期间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规划的空间分析

浙江 十二五 期间现代服务业

产业集聚区规划的空间分析

张婷麟

摘 要 自从19世纪以来,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引起了广大学者、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文章结合浙江省十二五期间关于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对浙江省产业集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浙江产业

作者简介 张婷麟,女,浙江舟山人,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区域规划

一、引言

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 (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对浙江在十二五期间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提出了明确的规划。全省规划布局14个产业集聚区,即: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宁波梅山物流产业集聚区、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金华产业集聚区、衢州产业集聚区、舟山海洋产业集聚区、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

民进行指导。

(三)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特色农牧业投入。第一,继续加大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西藏整体投资环境,通过特色农牧业信息网络平台的对外宣传,扩大高原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吸引外资进藏投资。第二,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出资吸收中介组织、企业和银行建立组建股份化的特色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如高原特色农作物种植专项基金、藏药生产专项基金、藏牛羊养殖专项基金等;增加、细化农牧业贷款贴息项目,如农牧产品深加工企业经营贷款贴息、农牧民小额贷款贴息吸引信贷资金。允许自治区、地方政府发行 特色农牧业建设债券 ,以政府信用为依据,由地方政府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第三,由于特色农产品发展资金有限,在对特色农牧业项目的投入和使用之前,应充分做好市场调查、评估,保证有重点地选择竞争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特色农畜产品给予投入。

(四)提高特色农产品科技含量,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首先,增加无条件转移支付对特色农牧业科技研发的投入,由政府扶持鼓励企业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引进和研发农牧产品的加工技术和包装工艺,如青稞功能性食品的开发,藏药系列保健品等。其次,利用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兴建特色农产品初级加工、深加工企业。例如,不但要暂免征收国有特色农牧产品的初加工企业的所得税,对于联营、股份制特色农牧产品初加工、深加工企业在其投资回收期和赢利前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于进行农牧产品深加工的企业,不仅暂免征企业所得税,允许深加工后的高附加值特色农牧产品享受等同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第三,对于特色农牧产品深加工企业,鼓励其引进高级技工和研发人才,对于进藏的从事特色农牧产品研发的高科技人员发给迁移补贴费、住房补贴费,进藏前两年并给予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其后允许其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高于各类地区普通企业从业人员的扣除限额。

总之,西藏特色农牧业的建设和发展必需有一定实力的财力做保证,所以在现行财税政策的基础上,需要继续保持对特色农牧业特殊优惠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不断加大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力度,扶持西藏特色农牧业的稳定、壮大。

参考文献

1.杨琼,王水菊.比较优势理论下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研究[J].总裁,2008,3:61~62

2.杨西平.比较优势视角下西藏特色农牧业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9,4

3.铁卫,胡克刚.发挥西部比较优势经济的财税政策思考[J].财会论坛,2003,6:16~18

4.姚林香.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

50

总体规划还为每一个集聚区定下了以后的发展导向,主要有五大重点导向,分别是: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这14个产业集聚区中,其中9个发展导向中提及现代服务业。分别是: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

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必要性

(一)建设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是响应上一层次的规划的客观要求。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而2010年5月公布的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中,在国家战略上对长三角作了总体规划安排,产业明确定位为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优先发展服务业,不仅提出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而且在服务业中还专门点出了 面向生产的服务业 ,详述了包括现代物流、金融、科技服务、商业服务等在内的产业细节。

(二)建设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是自身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途径。2010年2月,浙江省获得国务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也是全国唯一的试点。浙江将发展服务业和提升制造业水平紧密结合,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为就业提供巨大的空间,而发展国家走过的道路表明,没有现代服务业的不断成长,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也不能完成转型。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限制,浙江省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优势正在逐步演变为风险,产业集聚存在一定的生命周期,它也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比如温州面临着很大的产业空心化的趋势,2009年温州人均GD P 为4,604美元,全省倒数第三,不到杭州市的一半,仅仅是全省的71%,很多企业都处于停产与半停产的状态。因此浙江省的产业必须转变心态,寻找新的出路。

(三)建设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是促进浙江经济继续增长的必由之路。随着出口低迷、工业生产下滑,服务业开始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挥发展新的增长点。根据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浙江省1~2月第三产业投资451亿元,增长11 9%,在三大产业中投资增长最快,增幅分别比一、二产业要快4 1和3个百分点。根据 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布局规划(2010~2012) ,2010年浙江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 1万元左右,增长约12%,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44%。 浙江省现代服务业规划 提出到202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超过55%,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而发展服务业集聚区利用产业集聚规模优势和空间效益,能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建设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是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城市群的必然选择。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的长三角城市群将会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而2008年9月,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也明确提出长三角要建设成为 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而现在的长三角城市之间更像是地理上的城市延绵区,相互之间合力不足。同时,长三角二线城市服务业经济发展滞后现象比较严重,亟需加快发展。而服务业是一个前后关联很紧密的产业,能够培养完整的产业链。能为长三角的区域合作和一体化提供很好的基础。

三、浙江省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现状

为推进浙江省服务业的集聚发展,避免盲目建设,无序竞争,浙江省创建了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在制定了详细的认定条件和程序后,浙江省公布了40个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名单。同时提出了服务业集聚区的九种类型(如图1)。

从总体布局来看,浙江省产业集聚示范区的布局和长三角的总体布局的重要发展带还是很符合的。主要沿着沪杭甬沿线、沿海、宁湖杭沿线、温丽金衢线发展带布局产业集聚

区。

(一)区位条件。浙江产业集群发展最初得益于利用海洋、港口和毗邻上海大市场的有利区位优势。浙江省位于我国的沿海地区,大陆海岸线长达2,250k m,沿海港口已达40多个,港口的发展为浙江腹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便利。浙江又毗邻上海,2010年6月3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编制的 2009年长三角16城市服务经济指数 中上海

51

高居综合排名榜第一位,并且是第二位南京的3倍,毗邻上海的优势不仅为浙江的商品提供了大市场,还为浙江的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网络,带动了浙江专业化产业区的发展。

(二)交通条件。除台州、舟山地区尚无铁路外,其他9个地市均有铁路。主要由沪杭、浙赣 一纵 和宣杭、杭甬、金千、金温 两横 构成,加上新长铁路的引入,形成了杭州、金华、长兴三大枢纽,其中地处宣杭、杭甬、沪杭、浙赣线交汇点的杭州枢纽,是浙江省铁路网的心脏。另外还有牛头山、北仑港、镇海和宁波北支线铁路等。

(三)产业基础。浙江省历来是专业化的集聚地,早在中世纪就以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闻名于世,著名的 马可 波罗游记 中,曾对此有过详细的描述,走入近代后,浙江的丝绸和纺织等消费品工业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这种历史的积淀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的,它建立了一种完整的营销网络。浙江由于地少人多,浙商的足迹遍布全国,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亲缘和乡缘的联系网络,有的甚至漂洋过海在东南亚地区发展,被国人称为 中国的犹太人 。浙江省还有着丰富的企业家资源。陈建军教授曾对浙江的企业家资源做过详细的论述。浙江省的城市化水平较高,这也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基础。

四、浙江省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存在的问题

(一)可能存在重复建设。在浙江省内的很多产业都存在着重复建设的问题,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虽起步不久,同样存在着这个问题。因此,在推进产业的升级的过程中,要避免重复建设,尤其要避免为了政府效益,盲目追求数量指标,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在40个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内,我们也会注意到浙江省可能存在的产业同构问题。在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与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这两个比较接近的地域内,存在着三个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杭州高新区中国互联网经济产业园、新加坡杭州科技园、浙大网新软件园。中国的软件外包一个很大的劣势就是规模不够,同时,经常出现恶性竞争,较低层次的软件外包本身的利润就很微薄,一旦出现恶性竞争,很可能会损害到中国软件产业的整体利益。

(二)产业间相互配套不完善。服务业是一个相互关联很密切的产业,浙江服务业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中,有些产业区产业间的配套不够完善,这一点在物流区的规划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浙江省40个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中有9个属于物流园区这一类型。物流园区在现代信息化的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并且,为了使企业能更加专注于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目前物流这一价值链已经慢慢地从生产企业中脱离出来,独立发展成现代服务业的一种,因此,这一行业的发展需要前后相关产业的积极配套。衢州综合物流中心这一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示范区位于衢州市,属于衢州产

业集聚区,但在他附近的空间范围内却不具备符合示范区标准的其他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这之间的协作配合存在着一定的脱节。

(三)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不准确。在14个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导向中有9个提到发展现代服务业。但这剩下的5个产业集聚区中,有三个产业集聚区(舟山海洋产业集聚区、衢州产业集聚区、金华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导向虽没有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但它们的集聚区范围内存在着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示范区。一个产业园区能符合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示范区的认证,就表明这一地区的服务业具备了一定的集聚特征,服务水平也是在一定水平上的。

五、建议与措施

(一)明确定位,避免同构。浙江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很多类型的产业集聚区,多数是建立在原来产业自发形成的基础上的。设立产业集聚区,鼓励产业集中发展,资源共享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相同类型的产业园区进行明确的定位,真正实现差异化发展,不仅要做到产业园区相互之间避免重复建设,在园区内也应该注意各企业之间的产业链趋同现象,避免产能过剩。

(二)加强产业间的配套联系。在加强同一产业的互动合作的同时,也应该要综合考虑前后向产业的联系,加强相互的配套协作,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避免出现单一产业的集聚发展。尤其是物流产业,应该充分考虑与其他产业的衔接与配套。

(三)统筹考虑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导向。对于规划文本中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导向应该统筹考虑,要将未来的潜力和今日的发展现状密切联系起来,并且要注意控制各类文件、媒体对规划词汇的滥用,使定义模糊不清。重点应该是从政府角度出发,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的引导,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参考文献

1.马戎.中国软件外包白皮书[J].软件工程师,2004,1

2.王丽霞.浙江产业集群的生成机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2

3.陈建军.企业家、企业家资源分布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浙江的实证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7

4.王缉慈.地方产业集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3

5.陈培阳.浙江产业集群优势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4:366

6.夏维力,李博群.效应 从产业集群到城市群[M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7

7.浙江 十二五 转型策略:主攻现代服务业[N ].21世纪经济报道,2010,9,1

52

物流园区规划八大完整案例

枣庄锦绣大地数字化物流园区规划设计 项目背景 被誉为“朝阳产业”的现代服务业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提升城市功能、推动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大力发展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当前全面推进工业化,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现代化综合市场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枣庄锦绣大地物流园区规划用地处于山东省枣庄新城区中部,京福高速公路和未来的京沪高速铁路的开通,使交通更加便捷,市场更具活力,发展潜力较大。园区作为枣庄市外资引进的重要项目,其规划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枣庄整体的市场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项目思路 1.规划指导思想 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充分发挥地块优势,创立功能齐全、设施先进、配套完善、商品丰富的大型现代化物流园区,提供高效的商务、办公空间及高品质的商业、生活环境。 2.功能分区与服务范围 根据枣庄区位与特色产品优势及枣庄工业布局与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周边综合市场情况,对规划基地进行科学的功能分区,分层次、分区域设定规划建设目标。

城市设计 采用控制、引导、完善的手段加大商品交易的科技含量,解决货物大进大出问题,把园区建设成为功能细分、行业专项、经营便利、服务设施齐全,面向全国的集商贸、餐饮娱乐、办公服务、住宿为一体的现代步行购物休闲区与商品批发交易市场,形成批零兼备,具有一定特色的城市市场标志性区域。因此规划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确定结构清晰、功能明确的市场布局; 2、组织合理、完善的市场交通体系; 3、创造具有市场特色的购物空间环境; 4、园区以中高级标准架构为主 规划目标 以实际规划案例为主,通过SWOT 分析法对枣庄城市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 析,指出高规格物流园区的建设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合理安排、科学布局、区域协调、统筹发展、绿色生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对未来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南沙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

附件2: 南沙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 一、航运服务集聚区 航运服务集聚区主要包括龙穴岛除造船基地以外的所有用地、沙仔岛黄阁大道以北地区、小虎岛南部地区、南沙岛东部地区和位于万顷沙镇的南沙保税港区加工区。该区域将重点依托南沙保税港区,重点发展保税仓储、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展示、临港加工等港口物流业务,吸引航运经纪、航运咨询、航运金融、海事仲裁、公正公估等航运高端要素在南沙集聚发展,加快构建完善的保税物流体系,力争建成华南及泛珠三角地区有影响力的保税物流中心、采购中心、转口贸易中心、商品集散交易中心和航运服务中心。 二、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区 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区主要包括南沙岛南部东起资讯科技园、西至西部工业区滨海地块,面积约10—12平方公里。该区域将依托广州中科院工业技术研究院、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教育部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水平的公共研发机构,开展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生物医药、新能源、精细化工、现代中医药等领域的研发,鼓励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园将先进科技成果在南沙及珠三角地区产业化,积极打造粤港科技联合创新的示范区

和珠三角自主创新的重要区域。 三、滨海文化休闲旅游集聚区 滨海文化休闲旅游集聚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包括上下横档岛在内的南沙岛东南部滨海地块、黄山鲁和大山乸地块,主要依托邮轮码头、游艇俱乐部、高尔夫球场、天后宫、大角山炮台、滨海公园、滨海泳场和南沙大酒店等旅游设施,发展滨海休闲旅游;二是万顷沙十八涌以南地块,主要依托人工湿地、百万葵园等旅游景点发展滨海生态旅游,力争把南沙打造成为世界邮轮旅游航线的著名节点、粤港澳旅游市场的对接枢纽和珠三角滨海观光旅游的重要中心。 四、珠三角鲜活农产品物流集聚区 珠三角鲜活农产品物流集聚区主要包括珠江街、横沥镇和万顷沙镇的农业生产和配送区域,该区域将以国通供港澳水产基地为龙头,加快南沙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现代滨海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区的建设,高标准打造信息化、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吸引国内外农产品物流、交易、科技服务、检测服务等企业进入南沙新区发展,探索建立粤港澳“一地两检”的农产品检验检疫制度,构建绿色、环保、安全的农产品供应体系,力争把南沙打造成为珠三角鲜活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和配送中心。 五、服务外包集聚区 服务外包集聚区与科技创新服务集聚区发展用地范围一致,

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汇报

关于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汇报近年来我县围绕“新型工业县、优秀旅游城、生态示范区”发展战略,坚持文旅结合、商旅互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13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22。55亿元,增长10。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7%;第三产业实现税收亿元,占全县总税收的%;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达到%。但是,目前全县现代服务业在发展机制上、在规划引领上、在政策引导上,还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夯实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 在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认真抓好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商业网点以及教育、文化、旅游、信息产业等行业专项发展规划的编制。进一步完善优化《县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切实发挥好现代服务业在新形势下对经济的拉动和提升作用,加快完成《“十二五”商贸和物流发展规划》和《县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大力推进《粮药物流园区》、《文化产业园区》、《新城商业综合体》、《和谐国际金融中心》等项目规划的实施。坚持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以现代商贸集聚区建设规划为抓手,以提升城乡商贸中心设施水平、完善业态布局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我县引进、实施了“道地中药材全球

交易中心、新城商业综合体、九龙服装城、大南街中心商务区、和谐国际金融中心”等一大批商贸流通重点项目。这一批大型商业项目建成营业后,将为提升城市功能、优化网点布局、方便市民消费、增强商贸流通业持续发展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二、突出政策配套、人才保障,创优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 针对不同领域、不同性质服务业企业,进一步明确各方面优惠政策。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支持力度,建立服务业发展促进基金,进一步推行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推动品牌服务战略实施和名牌扩张,引领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实行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土地管理政策,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计划调控,适当增加服务业发展用地。 一是对列入国家鼓励类服务业项目在用地指标上给予优先安排。对规划布局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项目和服务业重大项目,优先保障用地指标。四星级以上酒店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不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按符合规定的最低价起始招拍挂出让土地。 二是在城市新区规划建设中要优先安排足够空间的商业用地。 三是规划建设城市新建居住区,按国家规范标准规划配套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停车场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点。 四是对经县政府批准设立的现代物流集中区开发建设,给

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中国城市转型发展

2011年第10期山东社会科学No.10 总第194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194 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中国城市转型发展 吴海瑾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江苏南京210018) [摘要]城市转型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转型,而转型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城市能级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空间的优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一种同时具有研究开发、信息交流与社会 管理等功能的综合体,正在成为城市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带动城市现代经济体系 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服务业集聚区的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创新效应正在引起城市的经济结 构的变化、城市空间要素的优化以及城市功能的提升,从而推动实现城市的转型发展。促进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着眼多样化集聚,优先促进生产者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从规模导 向转变为创新导向,提升服务业集聚区创新产出能力;培育领军型企业,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引向高水平竞争与合作;加强城市制度与环境建设,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创造支撑条件;提升城 市品质,促进各类服务业发展要素的集聚。 [关键词]城市转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城市空间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1]10-0149-04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按照各自经济区位的要求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城市的空间是有价值的,经济和市场力量作用下的城市空间优化、重构过程就是追求空间价值最大化的过程,这种价值是由城市能级决定的,而现代城市能级的提升,其实质就是城市不断转型的过程。当前,在服务经济取代生产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发展已进入必须转型和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 一、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的现实内涵 城市转型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转型,而转型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城市能级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空间的优化。从城市空间重构的视角来看,城市转型包括产业空间组织形式的转型、城市经济体系的整体转型、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型、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城市空间要素和城市功能的不断优化,等等。 (一)产业空间组织形式转向高效化、集聚化 城市转型首先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城市产业结构及其组织将重点向内涵高度化转变,即大量新兴产业部门替代传统产业部门;高端或高附加值产业部门替代低端或低附加值产业部门;高技术、高智力含量的产业部门替代低技术、低智力含量的产业部门。不断提升城市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建立新型、多元、高级、稳固的现代城市产业体系。与这种产业结构内涵高度化相适应,要求产业组织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动。市场企业个体降低空间性交易成本的离散性选择是产业组织形式向高效化方向演变,空间形态向地理集聚方向转变的动力,这有利于破除交易成本的先验性,现代企业空间集聚的区位战略正逐步替代原来的纵向一体化产业组织形式。企业之间不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而是一种协同关系。不仅要求在产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基础上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而且要求逐渐演变为原子式的组织结构,以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 (二)城市经济体系转向服务化 现代城市是与“先进服务、生产中心、全球网络市场”相联系的。也就是说,在当今全球经济体系中,现 收稿日期:2011-03-29 作者简介:吴海瑾(1970—),女,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1BGL103)的部分成果。 941

万昌现代物流园区规划方案

万昌现代物流园区规划方案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万昌现代物流园项目背景 大同市地处山西北部,与内蒙古和河北省直接接壤,是北京、 天津、河北北部城市到达我国西部地区的必经之地;又是东北和内蒙古自治区通向华南,华中地区的主要通道之一,具备发展物流产业的区位优势。 大同市境内有七大复线电气化铁路和40余条支线、专用线,纵横交错,沟通华北、西北和三晋腹地的联系,是连接京、津、冀、晋、内蒙五省、市、自治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大同已通车及在建的高速公路有大同环城高速、京大高速公路、大运高速公路、得大高速公路、呼大高速公路、同浑高速公路、大天高速公路、浑广高速公路。108、109、208、209国道和339省道等众多的干线公路在晋北地区交织成网。大同境内还有10多条国家级公路干线在此交汇。大同市具备发展大物流、大商贸的优越交通条件。 “十一五”以来,大同市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05年到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370.1亿元增加到565.8亿元。“一三 六”十大产业体系建设,收到了明显的成效。煤炭产业正在做强,煤电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煤化工产业取得突破,高载能冶金产品向纵深发展,装备制造业蓄势而发,医药工业进一步壮大,建材工业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呈蓬勃发展之势。大同市具备物流产业发展的经济和产业条件。 西部大开发为大同市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2009年3月10 日,国务院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国各省市都将发展物流

产业作为拉动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来抓。《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发布为大同市的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但是,大同市目前尚无统一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也没有实质性的物流园区开发建设,物流产业扶持政策滞后,物流市场混乱,物流企业散乱弱小,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产业的落后状态已经严重影响大同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尽快启动大同市大同县党留乡蔡庄村西(比邻御东新区)物流园区,建设一个具备货物集散、配送、流通、加工、商品检验、物流信息服务等多种服务功能的现代物流园十分必要。万昌现代物流园正是在此背景下由万昌公司提出付诸规划实施的。 第二节万昌现代物流园建设的必要性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万昌现代物流园将通过提供科学、合理、实用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大同市乃至全国不同地区物流企业在园区内投资运营,可直接为区域经济増长做出贡献。通过物流园区的布局建设带动既有物流节点系统布局的优化调整,将有效引导和转化大同市潜在的物流需求,提高大同市的物流服务供给能力水平,有利于物流资产的整合利用和物流服务的社会化,有利于行业自律与良性竞争,为降低?物流交易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效率提供有益的尝试与实践;通过建立良好的物流市场秩序,形成对物流服务企业活动的规范化与积极引导,达到为周边众多的商贸、制造等相关企业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带活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集聚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运营 万昌现代物流园通过物流运营实体的集聚,减少货物的无效转运、装卸和处理流程,缩短物流作业时间,提高物流效率。对于周边商贸、制造

服务业集聚区建立情况汇报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服务业集聚区建立情况汇报

服务业集聚区建立情况汇报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年以来,围绕推进服务业产业转型升级,我市把大力提高服务业集约、集聚发展摆上重要战略位置,科学抉择,提升资源要素和集聚水平,放大服务业集聚发展特色,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实践证明,在资源能源日益紧张、用地约束不断加大的条件下,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既有利于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企业转型,也有利于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功能,还有利于推动产业集聚、提高集约发展水平,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做法 我市的基本做法有四个方面。一是优化空间布局。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重点空间放在主功能区。在主功能区共有花木大世界、钢材市场、天平市场、科技创业园、苏浙大市场、汽车城、科技园、港物流园等近1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取得了集约发展的效果。二是突出产业特色。充分利用各镇区区域资源优势,使集聚区建设凸显产业特色。在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集团的港区建立起全国唯一的船舶配件市场、现代物流集聚区。在如城依托花木产业的优势建立了花木交易集聚区。三是提升发展层次。在发展传统产业特色的同时,大胆创新,建立新兴高端产业集聚区、科技城(软件园)信息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达到106家。同时与世界500强企业百胜集团及国内知名企业东轮集团、浙大网新、神州数码等30多个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四是强化 第 2 页共 6 页

服务配套。各重点服务业集聚区都有专门管理服务机构,建立了公共信息平台。港物流集聚区加大招商力度,吸引第三方、第四方货代物流企业入驻。初步建立起功能完备的网络支撑和快速的信息通道。 二、初步成效 我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虽然时间不长,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规模效应。“十一五”期间我市120个各类市场建设质态不断提升,呈现出露天交易向室内经营转变、临时摊位向固定网点转变、混合经营向专业特色转变、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的良好格局。全市市场成交额每年以25%的速度不断攀升。 二是集聚效应。我市列入市级的4个服务业集聚区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一季度四个集聚区新增入园企业133个,投入7.89亿元,完成税收3461万元。一季度花木交易集聚区成交额12.4亿元,预计花木交易集聚区年营业额突破50亿元,嘉信钢材市场超过50亿元。全市亿元以上市场由XX年的5个上升到25个。 三是扩张效应。圣名国际广场、船舶配件交易市场的建设投运成为港区新的商业中心。文峰大世界的落成为主城区商贸集聚区增添了新的亮点。苏浙商贸城、亿丰国际商城入驻企业不断增加,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兴隆装饰城成为最大的装饰用品集散地,为提升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提供服务。驰名省内外的天平小商品市场,有如“小义乌”吸引着苏中、苏北客户前来经营。 第 3 页共 6 页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案(最新)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案 为推动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与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x理论、“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商贸活区”发展战略,以规划为先导,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为着力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实施资源整合、要素重组、规模集聚和产业升级,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高效、优质发展,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区经济新的增长极。 (二)发展目标。 到“x”末,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由x年的26%增加到28%;生产性服务业、新型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80%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建成5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安居房和12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60%以上。 二、总体思路 (三)根据我区总体规划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抓住国家对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的政策机遇,统筹规划工业与服务业、城市发展与配套服务业,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和功能布局,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服务

业四大区域板块,即以传统专业市场、饮食、大型超市为主的老城商业板块;以金融服务、交通服务、房地产开发、宾馆会所为主的北部新城板块;以现代家具展示、商务服务、旅游休闲为主的园区与城区结合部新型功能板块;以火车站为中心的仓储物流板块。 三、主要任务 (四)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与现代物流业。整合现有零散的物流企业和个体运输户,培育商贸龙头企业,壮大物流企业实力和规模,建成区域性的物流中心。 (五)稳步发展房地产产业。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宅,建设一批房地产开发重点项目、精品项目,提高我区房地产业水平。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 (六)加快金融和保险服务业发展步伐。重点引进金融业法人机构,支持金融机构拓展服务内容,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业,大力发展商业保险业,不断提高金融业服务水平。 (七)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积极引进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商务服务体系,搭建中介机构信用信息库及相应的网络平台,提升我区商务服务行业整体水平。 (八)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以互联网、移动通讯网、数字有线电视网、无线宽带网络为载体的新型服务业。广泛开发和利用信用信息资源,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资源体系,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发展。

服务业集聚发展状况研究.pdf

一、安徽服务业集聚发展状况 (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初见成效 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安徽省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战略性举措,集聚区产业发展渐成规模。截至2014年7月,安徽省已经建成52个服务业集聚区,广泛分布于全省各个地市,兼顾了各地的地区均衡性、行业代表性和比较优势等多方面因素。根据安徽省集聚发展态势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集聚区可分为以下几类:现代物流园区,信息软件园,研发创意园,文化旅游园,服务外包园,中央商务区,金融服务园。这些集聚区技术含量高、就业容量大,大大提升了安徽服务业的发展层次。 (二)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化水平测算 1.产业集聚测度指标选择。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主要有行业集中度、区位商、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等。其中区位商指数在测度产业集中度时比较客观全面,而且计算简单方便。结合数据获得的可行性,本文采用此指标进行计算。区位商可以用产值或者就业人数来计算,考虑到服务业行业特性,以及数据可得性之限,本文采用产值作为计算单位。区位商大于1表示某地区该产业存在产业集聚,区位商越大表明产业集聚倾向越突出;相反,区位商小于1,则说明某地区该产业不存在集聚。 2.测算结果。本文结合我国最新行业分类标准,将服务业细分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十四个行业。经测算得出,安徽省服务业中存在集聚的有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而其他行业都不存在产业集聚。值得注意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这几个行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它们的集聚水平较低,说明安徽生产性服务业并没有充分发挥集聚优势。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教育等行业近几年下降趋势明显,说明以前存在集聚优势的行业正在逐渐丧失这种集聚优势。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安徽服务业的结构不合理。总体来说,目前安徽省服务业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明显滞后,在促进经济增长、吸收就业方面表现较弱,其集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无论从成本效益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安徽省都需要把更多目光投向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国内来说,服务业集聚发展是一个新概念,也是一个新业态,现在全国各省都在加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与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服务业的发展规模较小,发展环境有待于改善,仍有很多问题亟待改进。 1.基础薄弱。高度发达的服务业是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源泉。近年来,服务业比重在全国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安徽省服务业却面临比重偏低、增速偏慢的境况。2013年,安徽省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1%,比全国低13个百分点。现阶段,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超过50%,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更是接近70%。与之相比,安徽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程度不高。 2.行业不全,品牌效应不显著。按照世界服务贸易组织划分,服务业有143个行业,安徽在大多数行业尚处于空白,有的行业也只处在起步阶段。如商业化的税务服务、民意测验服务、信用查询与分析服务等还没涉足,网上购物、远程医疗等新型服务形式还未真正建立。传统服务业尽管有了较大发展,但有影响的服务品牌不多。 3.结构不优,发展层次偏低。与工业企业相比,安徽省服务业企业经营效率竞争力不明显、优势不足。从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传统服务业占的比重大,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行业所占比重不大,因此安徽服务业的行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4.竞争力不强。近几年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发展虽初见成效,但由于起步晚、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法处于探索阶段,和发达省份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为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吸引了周边地区甚至安徽省的许多优质项目、优秀人才,给安徽省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安徽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实力不强。与外省相比,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区规模、实力总体较弱,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服务业集聚区只有5家,还有3家没有过亿。甚至个别集聚区盲目追求体量,由于拆迁问题而没有开工建设,造成了土地和资金的闲置浪费。 三、加快安徽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一是要提高服务业开放水平,凡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的领域,可向外资、社会资本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方式、高效的运作模式,率先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并且实行内外资、内外地企业同等待遇。二是要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以项目建设、兼并、重组和参股等方式进入基础性和公益性领域,使民间投资尽快成为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内生动力。 2.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靠制度、政策推动产业发展,远不如靠市场、靠需求自发推动效果好,“小政府,大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91831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总体发展规划 2010.10 前言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充分利用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勇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我国体制创新和制造业引进开放中发挥了历史性的先导作用。当前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开放与合作,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在新时期的新使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要求深圳先行先试,以前海为载体,推进粤港澳现代服务业紧密合作。 为此,特制定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 前海位于深圳西部、珠江口东岸,毗邻港澳,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规划期至2020年。本规划是指导前海深港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 一、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作用,利用粤港两地比较优势,进一步深化粤港紧密合作,在前海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我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建立更加开放经济体系作出有益的探索,为全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一)重要意义。 ——有利于实现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新要求,培育参 与全球竞争新优势。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国提高开放 型经济水平的内在要求。利用香港服务业发达的优势,着力加强与港澳合作,在前海高起点高水平发展现代服务业,在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有利于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和国际资源配置能力,为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更好的服务支撑。 ——有利于以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模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经。前海以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服务能 力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打造功能突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地, 不仅有利于促进珠三角世界级制造业基地转型升级,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有利于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新模式。 ——有利于提升区域合作水平,打造粤港澳合作新载体。粤港澳地区是我国的重要国际门户,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是提升我国区域合作水平的重要内容。前海位于粤港澳地区的核心节点,通过合作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区域性现代

现代物流园区建设

现代物流园区建设 物流园区是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新兴物流集疏方式。在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发挥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我国学术界与政府相关部门都意识到建设物流园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国内许多城市的政府部门纷纷出台物流发展政策,积极规划和建设物流园区,制定有效的招商策略并提供政策优惠,促进园区建设和吸引物流企业入驻。目前我国已兴起物流园区建设的热潮,其发展势在必行。

一、建设现代综合物流(中心)园区的必要性 (一)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物流园区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从而减少物流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同时由于世界上各行业、企业之间的并购浪潮和网上贸易的迅速发展,使国际贸易的货物流动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前进。 (二)是满足焦作以及中原经济区强大物流需求的需要 经过多年的集聚和发展,焦作市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全市农业产业化渐成规模,粮食、蔬菜等主要农产品每年在700万吨左右;工业体系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发展结构,重化工业特征尤为明显,能源、化工、原材料等工业地位突出,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规模的物流需求。随着焦作市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上涨,这也为园区发展快速消费品分拨提供充足的物流基础。 (三)是焦作市物流业重组和整合的需要. 现存的物流企业规模多、散、小,有些还是租赁柜台式经营,且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运输业。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整体经营方式、管理水平、技术装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如仓储设施老化、企业各自进行分存储、自行组织运输、车辆空驶以及受原有管理系统限制等现象,很难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物流园区的管理控制能力和强大的信

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

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 摘要: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是株洲经济发展动力的活力源泉,本文通过对传统思维定势、城镇化水平、信息产业融合、市场开放度及制度交易成本五个方面进行逐一分析来探究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为相应对策研究的开展提供前提条件。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后续动力的主要来源,如何突破原有传统产业的固定思路,顺利转型继而大力发展服务业需要对影响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逐一分析。 1受限传统思维定势 株洲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是中国重要老工业基地。伴随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引领,株洲也在日益推进工业转型,从过去依靠传统污染型工业逐步向现代装备制造业过渡,并将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作为三大主导产业。工业的完美转型固然重要,但服务业的发展也不可小觑。从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来看,服务业占比基本都在7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90%多。但株洲由于受传统工业化思维模式的影响,习惯于依赖自身的工业优势来支撑全市整体经济,导致株洲的经济发展仍存在“偏重工业、轻服务业”的倾向,特别是对培植新兴产业及新生业态重视不够,这直接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产生制约,致使株洲原本较有优势产业如生物医药没有得到长足发展,从而进一步影响产业集聚及集聚效应的产生。 2城市化发展不均衡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占比日益提高,我国经济逐渐由“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过渡。城市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诸多国家的成功发展经验表明,不同等级规模城市形成及自身发展过程本身就是服务业集聚的表现,其中,商业中心城市和具有交通区位优势的城市其实就是服务业高度集聚的经济区域。主要是:第一,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会带来现代服务业的要素集聚。城市中完善的交通设施以及专业化的市场会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汇集,为现

成都市金牛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15页)

成都市金牛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15页)

成都市金牛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2007-2011) 填报时间: 2009-04-30 责任单位:金牛区商务局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多数国家和城市服务业发展的主体,成为经济结构优化提升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成为现代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重要部分。为加快我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作为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和作用,依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以及《成都市金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规划纲要》,结合全区服务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以指导我区现代服务业的稳健推进。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我区服务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支柱。2000-2006年服务业平均增速达到14 %以上,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达194.04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62.21%。现代物流、餐饮娱乐、房地产、会展等服务业品牌优势明显,科技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新型业态发展迅速。 1、科技服务业优势较为明显 我区具有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的载体优势、市场主体(企业)优势、科技产业优势、科研力量和人才优势。成都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期总部基地紧邻成都市高新西区,是成都市高科技产业发展聚集发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区域已汇集汇源、金亚等电子信息发展主导企业及康弘、新中汇、和正、大西南等大型现代生物制药企业。通过多年发展,这些企业在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我

物流园区规划设计方案-精品

大连港物流园区规划设计 方案 大连港鸟瞰图 大连港 团队负责人:崔林林 小组成员:李霞、倪贺、杨亚、蔡鹏、崔林林

简介: 大连港是中国大连的港口,建于清末1898年,是一个天然不冻的良港,亦是中国南北水陆交通运输枢纽和重要国际贸易港口之一。在国际贸易和国内物资交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大连现有7个专业装卸作业区,共48个泊位,最大水深为17.5米。大连港口水域310多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4.7平方公里,仓库40座,面积27,000平方米,货场86,000平方米。自开港以来,几经扩建改造,容纳船只通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已成为大规模、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目前,大连港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建立了业务往来。其港口吞吐量迅速增长,由1980年的3200多万吨,到2008年的2.5亿多吨。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外实践证明,现代物流业发展已成为提升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综合经济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已经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国家各有关部门及省市对物流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许多省市地区依据自有的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将物流业列为支柱产业或优先发展产业。处在辽宁最南端的大

连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上,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加快发展了物流园区这一建设。 一、大连港物流园区物流现状: 置身于东北亚经济圈内,大连港是东北腹地走向东南沿海和国际市场的主要通道和重要枢纽,其良好的自身优势,旺盛的航运市场需求和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前景,促使大连港有条件、有能力、有必要加快发展,为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大连港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大连港自1899年建港以来,先后建成了大连湾港、大窑港湾、鲇鱼湾油港、大连湾渔港、和尚岛煤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概念简述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概念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以某一服务产业为主体,相关服务 产业相配套, 产业特色鲜明, 空间相对集中, 具有资源集合、 产业集群、服务集成功能,现代服务业集聚度达到一定水平的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型业态,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上海首先提出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的概念,并对其内涵不断进行充实发展。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用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具有产业集聚、空间集约、高效连 通的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约化、节约型发展,有利于实现服务组织机构的网络化,促进知识交流与服务创新。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状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既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 在要求,也是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竞争力的客观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良好的交通组织、完善的商务环境、标准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和面向全球市场的服务,都有助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 雏形初步形成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 虹桥开发区建设是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源起,逐步形成了环虹桥地区商务集聚区, 1000 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和近千 家外企办事处入驻,其中咨询、审计、律师、企业策划、广告等行业发展尤其快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雏形初步显现。 加速形成发展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上海服务业加速发展,增加值占 GDP 比重由 1990 年的

31.9 %上升到 2002 年的 51 %; 就业人 数比重也由 1990 年的 29.6 %增加到 2002 年的 48.8 %。其 中,以金融、物流、信息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更是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在黄浦、 卢湾、静安、浦东、长宁、徐汇等区域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集聚,涌现出虹桥、陆家嘴、南京西路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度较高的区域。 稳固发展,功能品质提升阶段: 跨入新世纪以来,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进入了积极规 划、着力品牌建设的发展期。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经开始规划启动,并加大在规划、功能定位、政策指导等方面的引导扶持力度。通过集聚区建设,吸引集聚优势资源,培育上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服务业,进而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为上海新世纪的城市名片、产业新高地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主要发展形态 (一)中央商务区( CBD 或微型 CBD ) :是指以城市经济为 核心,以金融、商贸、商务活动为主体,高级酒店、高级零售和高级公寓相配套,企业总部、地区总部集中,交通通达性良好的城市中心区域。 (二) 创意产业园: 是指以研发设计创意、

提升第四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谋划建设重点要点

第四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重点 一、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 1、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起源和发展 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经济总量发展、经济结构变化和人口发展等因素的驱动下,集聚模式会由单一的大型模式,向多极化、分散化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演变扩展成若干个微型,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为解决中心城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的矛盾,以伦敦、纽约、东京为代表的世界级城市,都经历了单个到微型网络初步建立的过程。其中,伦敦的微型由传统的市中心扩展出来,以堪那瑞区为代表沿着泰晤士河呈轴线发展;纽约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分阶段形成布鲁克林、长岛、法拉盛、哈德逊广场等微型;东京逐步形成了品川、汐留、六本木等30多个微型,很好地适应了现代服务业空间集聚且多极化发展的国际趋势。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在顺应国际大都市发展规律并借鉴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主要是指:按照现代城市发展理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以商务楼宇为载体,将相关的专业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地集中,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完善、交通组织科学、建筑形态新颖、生态环境协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具有较强服务产业集群功能的区域。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①统一规划,突出城市设计,打造城市名片;新老建筑结合,保护历史风貌; ②功能集聚,依托信息网络,依托交通枢纽;功能配套完善,形成产业高地; ③形态新颖,开发地下空间,建造空中连廊;形成楼宇连通,实现人车分流; ④生态协调,贯彻以人为本,环境优美和谐;注重环保节能,资源集约利用。 2、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重要意义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上海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和重要举措。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上海提出“四个率先”的要求,强调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思路,市政府颁布的《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中提出要“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上海市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以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层次、提升能级,着力增强辐射力”。 (1)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对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城市经济结构十分重要。上海的承载能力和客观条件都决定,只有走出一条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集聚区产业关联度强,有利于整个社会服务网络的形成,具有资源共享、服务共享、规模经济的特点,从而可以为服务经济拓展新的空间,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外部经济优势。 (2)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在土地和资源硬约束的条件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是节能降耗、环保和节约用地,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就是产业集聚、集约用地、提高效率的典范。同时,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和人才密集型的产业,集聚区建设也有利于吸引人才、扩大就业。

现代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研究

现代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物流园区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加强相关 规划与建设工作具备一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本文立足于物流园区规划设计过程 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列举与分析了规划设计过程中的注意条件与要素。 【关键词】物流园区;规划;设计 1引言 对物流园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 扩大其发展规模,还引领了企业系统化、综合化与集约化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城 市总体规划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进而大幅提升了对物流基础设施资源的综 合利用率。 2 物流园区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行业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其中存在部分问题亟待克服。主要表 现在:对于行业发展没有准确的定位,对所在区域的基础设施、交通情况以及经 济发展状况与水平不够了解,从而无法针对服务对象开展相关工作,严重影响了 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发展,此外,因为部分物流园区缺乏专业的经营与管理人才, 因此很难形成综合、系统的发展与建设的理念。对于现代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而言,各个单位应该积极创新、拓宽发展思维,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紧紧围绕 物流园区的选址与设备的选取等工作开展,并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改善在物流园 区规划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良现象,包括选址不合理、选购设备不匹配等问题,此外,部分物流园区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敷衍了事,只看着眼前利益,在准备不充 分的情况下就投入操作与运营,从而导致后期发展过程中出现规划布局不合理等 问题,从而对其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3物流园区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经济合理性原则,在对物流园区进行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经 济学对于“成本-收益”的假定,因此需要以商品流通整个过程所产生的效益为出发点,为各参与方的利益提供重要保障;二是环境合理性原则,物流园区的规划与 设计旨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这也是积极践行“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三是统一规划设计原则,需要立足于城市整体发展开展具体的规划设计与布局工作,并对规划设计选址的用地条件进行深入分析,选择 出物流园区的最佳位置;四是充分利用已有条件的基本原则,在物流园区建设过 程中,需要向其中投入大量的资金,且耗时很长,回收期也较长,在此情况下, 为了缓解经济方面压力,大幅缩短投资回收期,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及其他 条件,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造;五是循序渐进原则,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仍然 具备一定的超前性,因此需要坚决杜绝盲目与不切实际的行为,以有效减少资源 浪费等不良现象;六是风险预防原则,物流园区是一项建设风险相对较大的项目,因此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至关重要,为了有效提升规划设计的可行性,需要建立科 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机制与风险评估机制,以切实达到风险预防的目的。 4规划设计过程中的注意条件要素 通常情况下,物流园区会建设在物资流通相对集中的城市地区,且该项目具 备高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因此在整个项目建设阶段都需要进行详细论证与分析,包括项目立项、功能定位以及选址等环节,以切实保障物流园区的正常运转,有效提升项目建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一般而言,在规划与设计初期,需要对以 下内容进行全面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