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案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背景和作用分析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人教版)物理1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初中力的相互作用、重力的大小、力的图示及示意图基础之上的。重力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在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中,已提到了“只在重力作用下”。所以,本节内容既是运动的延续,又是下一章牛顿运动定律、受力分析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基本相互作用的引入,也为学生初步建立了统一的概念。因而,本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在物理学习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二)学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的三维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分析

学生在学习重力之前,初中已学习了力的相互作用、重力的大小、力的图示等相关内容,已初步掌握了物体为什么会受到重力及力的相互作用,会区别、画力的图示、示意图。本节通过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的学习,将进一步了解引入重心的思想和找重心的方法及影响重心的因素。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讨、观察、猜想、实验、总结等形式,促使学生掌握找重心的方法及影响重心的因素,并运用力的图示、示意图表示重力,为后面学习受力分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自学和看、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统一的进程的和分类。

2、过程与方法分析

物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科学探究。因此本节重在体现知识点的引入及探究过程上,不仅要做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注意力。也要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概括物理规律的过程。通过一定的探究过程,寻找物理规律,让学生尝试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老师的提示,猜想并加以验证。同时,在基本相互作用方面,通过学生自学的过程,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成功的体验。教师还可对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做一补充和展示相关资料,还可通过让学生查资料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最新动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

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两条途径,一方面是引入物理学史,另一条途径是通过实验探究。本节在这两方面都有所体现:在对找重心及影响重心的因素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经历思考、观察、合作、交流与讨论,才能对找重心的方法及影响重心的因素进行初步设想,然后运用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探究习惯。通过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经历不同层次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基本相互作用方面,通过学生自学和教师对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史的补充和相关资料的展示,加强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通过让学生查资料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这一节内容,是学生首次运用等效、统一的思想。掌握找重心的方法和影响重心的因素分析是本节的重点。

2、难点分析

理解物体的重力为什么可以集中在重心及重力的方向是本节的难点。通过学生思考、观察、合作、交流与讨论、实验的方法,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知道重力的方向及大小;

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和找重心的方法及影响重心的因素;

5.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猜想、讨论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综合归纳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统一的意识

(三)情感目标

1、由神七事例的引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通过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研究物理的科学态度和思想,以及探索新知识的创新精神。

(四)过程与方法

1、在教学中要体现新课标,渗透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教育,使学生体会图像处理问题的方法。

2、学生通过思考探讨并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3、课堂评价

【教法】诱思探究法【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具】电脑投影机、铁架台、几个形状各异(有的有洞)的纸板、橡皮泥、直尺、彩笔、小球

三、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其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教师应在课堂上为学生列举大量的,足够的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例子,或者把有关的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联系鲜明的用实验展示出来,给学生看或让学生亲身体验,才能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具体思维。再者,学生在学习中相关知识的遗忘,将直接影响本节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在学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时,力的概念和力的图示、示意图是研究重力的理论依据,倘若学生遗忘了这些知识点,就不利于学生学习与研究,教学中要让学生回忆、复述。在高一阶段,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上,往往不会感到特别困难,但要运用起来,常常不能得心应手。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知识,不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处理、解决问题,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观察、合作、交流与讨论、实验。

四、教学设计说明

教学内容说明: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这节课主要介绍找重心及影响重心的因素的知识和力的统一史。通过此文会找重心和分析重心的变化,会解释、解决常见的日常生活现象和具有初步的统一的思想。

教学设计理念:利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明确提出的“学生主体”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

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信息加工和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介入,引导,启发,组织,帮助,促进;学生则养成科学的思想及理性思维习惯,自主学习以及协作学习的方法。用视频的形式引人和练习、展示资料,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同时学习,因材施教,激发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设计思路:让学生通过回忆、思考、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推理、归纳、总结并自己思考得出结论,达到加强重点、克服难点的目的。利用练习测评和资料展示以更好的掌握知识和加强科学思想教育。

充分体现学科特点: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知识的形成都应该由实验得出,还能经得起实验的检验。充分利用学生实验,既攻克难关,又锻炼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将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以观察、交流、讨论为主,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2、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彼此之间的讨论、交流,建立一种和谐、友好、团结的学习氛围,形成一种民主、互助、互相促进的学习关系。

3、本设计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教学建议

1、要重视课题的“引入”及诱导、力的统一史的介绍及查阅资料的作业设置,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激发求知欲,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要注重科学探究过程。科学探究是要通过自己的探索,变未知为已知,教师要善于

创设一些探究问题的物理情景,让学生在物理情景中有所发现,有所猜想。教师不应直接告诉学生探究过程和结果,而应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来分析讨论探究过程及结果。

3、合理安排教学进程。由于有教学时间的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既要能放得开,又要能收得回。

4、合理处理本节的难点与重点。掌握找重心及影响重心的因素分析是本节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同时要进行理论上的分析。而对于本节的难点,则要通过思考,猜想、动手验证分析,同时也要运用“等效替换”的思想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

八、教学效果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信息加工和知识的意义建构以及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适时介入,引导,启发,组织,帮助,促进;学生则养成科学的理性思维习惯,自主学习以及协作学习的方法。

2.)本节课教学过程独辟蹊径,有以下创新亮点:以神七打头,增强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学生探究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主动观察、分析推理、设计创新等能力,同时结论的得出是直接的,降低了难度,起了巩固重点又克服难点的教学效果;力的统一史的介绍,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作业的新颖设置,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须注意,学生的参与是关键,实验操作难度不大。整节课,内容丰富,时间较紧,要注意节约时间,如找重心和影响重心因素的实验要有代表性,课前教师要设计好,不宜有重复。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经典教案

龙文教育学科老师个性化教案 教师学生姓名上课日期 学科英语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 学案主题必修一unit 1 课时数量 (全程或具体时间) 第(1)课时授课时段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必修一unit 1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必修一unit 1 教学重点、 难点难点:词汇重点:词汇 教学过程一.词汇 单词用法讲解 survey 调查.测验 add up 合计 upset adj 心烦意乱的;不安的,不适的 ignore不理睬.忽视 have got to 不得不;必须 concern(使)担比:涉及;关系到n 担心;关注.(利害)关系be concerned about 关心.挂念 walk the dog 遇狗 loose adj 松的.松开的 vet 兽医 go through 经历;经受 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荷兰首都) Netherlands 荷兰(西欧国家)

German 德国的.德国人的.德语的. Nazi 纳粹党人adj 纳粹党的 set down 记下;放下.登记 series 连续,系列 a series of 一连串的.一系列;一套outdoors在户外.在野外 spellbind 迷住;疑惑 purpose 故意 in order to 为了 dusk 黄昏傍晚 at dusk 在黄昏时刻 thunder vi 打雷雷鸣n 雷,雷声 entire adj 整个的;完全的,全部的entirely ady. 完全地.全然地.整个地Power能力.力量.权力。 Face to face 面对面地 Curtain 窗帘;门帘.幕布 dusty adj 积满灰尘的 no longer /not …any longer 不再partner 伙伴.合作者.合伙人 settle 安家.定居.停留vt 使定居.安排.解决suffer vt &遭受;忍受经历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数学汇总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教学目的:(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知识点】 1. 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Union ) 记作:A ∪B 读作:“A 并B ” 即: A ∪B={x|x ∈A ,或x ∈B} Venn 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 与B 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 2. 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intersection )。 记作:A ∩B 读作:“A 交B ” 即: A ∩B={x|∈A ,且x ∈B} 交集的Venn 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 与B 的并集与交集 A B A(B) A B B A A ∪B B A ?

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3. 补集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 ),通常记作U 。 补集:对于全集U 的一个子集A ,由全集U 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 ),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 记作:C U A 即:C U A={x|x ∈U 且x ∈A} 补集的Venn 图表示 A U C U A 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4. 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 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 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 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 A ∩ B ?A ,A ∩B ?B ,A ∩A=A ,A ∩?=?,A ∩B=B ∩A A ?A ∪B ,B ?A ∪B ,A ∪A=A ,A ∪?=A,A ∪B=B ∪A ( C U A )∪A=U ,(C U A )∩A=? 若A ∩B=A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A ∪B=B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x ∈(A ∩B ),则x ∈A 且x ∈B 若x ∈(A ∪B ),则x ∈A ,或x ∈B ¤例题精讲: 【例1】设集合,{|15},{|39},,()U U R A x x B x x A B A B ==-≤≤=<< 求e. 解: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 、B ,如右图所示: {|35}A B x x =<≤ , (){|1,9U C A B x x x =<-≥ 或, 【例2】设{|||6}A x Z x =∈≤,{}{}1,2,3,3,4,5,6B C ==,求: (1)()A B C ; (2)()A A B C e. 解:{}6,5,4,3,2,1,0,1,2,3,4,5,6A =------ . (1)又{}3B C = ,∴()A B C = {}3; (2)又{}1,2,3,4,5,6B C = , A B B A -1 3 5 9 x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1.3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学目的:(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 念的作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两个实数除了可以比较大小外,还可以进行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两个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 思考(P 思考题),引入并集概念。 9 二、新课教学 1.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的并集(Union) 记作:A∪B 读作:“A并B” 即: A∪B={x|x∈A,或x∈B} Venn

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例4、例5) 例题(P 9-10 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与B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与B的交集。 2.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 的交集(intersection)。 记作:A∩B 读作:“A交B” 即: A∩B={x|∈A,且x∈B} 交集的Venn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6、例7) 例题(P 9-10 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与B的并集与交集 A 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而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3.补集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通常记作U。 补集:对于全集U的一个子集A,由全集U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 记作:C A U A={x|x∈U且x∈A} 即:C U 补集的Venn图表示

最新[教案]_[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1全单元学案名师优秀教案

[教案]_[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1全单元学案[教案]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1全单元学案 英语, 单元, 必修 Unit1 Friendship 学习知识清单: 对于要学的知识做到心中有底,这样才能更好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步骤和学习时间,愿知识清 单能够更好的帮助你进行自主学习~ 我们将要熟悉的话题: Friends and friendship;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我们将要掌握的词汇及词组: add point upset ignore calm concern loose cheat reason list share feeling Netherlands German outdoors crazy nature purpose dare thunder entirely power according trust indoors suffer teenager advice questionnaire quiz situation editor communicate habit add up calm down have got to be concerned about walk the dog go through hide away set down a series of on purpose in order to face to face according to get along with fall in love join in 我们将要运用的语言功能: 1. 态度(attitudes) Are you afraid that …? I’ve grown so crazy about …. I di dn’t dare ….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 案(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方程2560 -+=的所有实数根; x x (8)不等式30 x->的所有解; (9)国兴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9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9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 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 用小写字母,,, a b c d…表示.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 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 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 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4整体教案.docx

高中英语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理制作*** Teaching plan for unit 4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 Topic: Basic knowledge of earthquakes; how to protect oneself and help the others in disasters 2.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earthquake, quake, right away, well (n.) , million , event , pipe, burst, as if, at an end , nation , canal, steam, dirt, ruin, in ruins , suffering, extreme, injure, destroy, brick, dam, track, useless, steel, shock, rescue, trap, electricity, disaster, dig out, bury, mine, miner, shelter, a (great ) number of , title, reporter, bar, damage, frighten, frightened, frightening, congratulation, judge, sincerely, express, outline, headline, cyclist 3. Functions: Talking about past experiences: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the earthquake took place. The time was 5:15 in the afternoon and I was driving along the road. Sequence 4. Grammar: The attributive clause (I) 由that, which, who, 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were killed or injured reached more than 400,000. It was heard in Beijing which is one hundred kilometers away. Workers built shelters for survivors whose homes had been destroyed. Teaching procedures: Period 1. Step 1. Warming up Ss discuss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ay cause people the greatest damage? A. earthquake B. typhoon C. flood D. drought 2.Imagine your home begins to shake and you must leave it right away. You have time to take only one thing. What will you take? Why? Step 2. Pre-reading Ss discuss and answer:

重庆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全套教案

集合教案设计 数学科学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数学能运用数学语言将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数学结构表示出来.符号化、形式化是数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学习数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学习用形式化语言去表述、解释、解决各种问题. 一、教学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和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本章共分两大节。 第一大节,是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本节首先通过实例,引入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接着给出了空集的含义。然后,学习了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特征性质描述法)。 第二大节,是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本节首先从观察集合与集合之间元素的关系开始,给出子集、真子集以及集合相等的概念,同时学习了用维恩(Venn)图表示集合。接着,学习了交集、并集以及全集、补集的初步知识。 本章的最后安排了一篇介绍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自学成才的华罗庚” 。安排这篇阅读材料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刻苦学习、勤奋钻研的精神。 二、地位及作用 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简明准确地表达学习的数学内容。集合的初步知识是学生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出发点。 三、教学目标 本章是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学生感受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某些数集的专用符号. 1.理解集合的表示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3.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4.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5.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 Unit1 Friendship 教案

教案 人教版高一英语《英语1》第一单元Friendship 第1课时:Warming up and Pre-reading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⑴让学生掌握以下生词和短语: survey add point upset ignore calm concern loose cheat add up calm down have got to be concerned about walk the dog ⑵让学生学会使用以下结构来表达态度,同意和不同意和确定语气: Are you afraid that. . . ? I (don’t)think. . . In my opinion, . . . I (don’t)think so, I (don’t)agree, I believe. . . , I’m afraid not, Exactly, That’s correct, Of course not. ②技能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描述自己的朋友。 2.列出朋友间通常存在的问题,并找的不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3.鼓励学生用本课学到的一些短语和结构来思考和谈论朋友和友谊。 ③情感目标 1.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朋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 2.培养学生在高中阶段形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用给定的形容词和句子结构来描述他们的一个朋友。 2.学习评价朋友和友谊。 三.教学难点 1.与搭档合作并描述他们的一个好朋友。 2.与搭档讨论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 2.合作学习法 3.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和其他常规教学工具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友谊天长地久的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所以在一开始,请学生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谈谈关于新学校和朋友的话题。 1. How did you spend your summer holidays? How did you feel? What did you do in your summer holidays? What did you do in your spare time? 2. 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new school? Do you like it? 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it? 3. Do you like making friends? How do you get in touch with your friends? Do you have many friends? Where are they now? Do you have any old friends in our school? Have you made any new friends in our class? (其他关于本单元的话题导入的建议:1。播放两首关于友谊的歌曲,然后问学生歌里都说了些有什么。2。让学生们展开关于友谊的讨论,并让他们列出好朋友应该具有哪三种品质。) 第二步:准备活动Warming-up 1.让一些学生站起来用一两句话告诉全班同学他/她的朋友是怎样一个人。下列形容词可能有用: brave loyal wise handsome pretty smart friendly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教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我来自燕山中学; 威宁六中高二(24)班;我国的直辖市。 分析、归纳上述各个实例的共同特征,归纳出集合的含义。 二、建构数学: 1.集合的概念: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set )。集合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集合A 、集合B …… 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element ),简称元。集合的元素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a 、b 、c 、p 、q …… 指出下列对象是否构成集合,如果是,指出该集合的元素。 (1)我国的直辖市;(2)省溧中高一(1)班全体学生;(3)较大的数 (4)young 中的字母;(5)大于100的数;(6)小于0的正数。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按照习惯的由小到大的数轴顺序书写。 3.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属于”和“不属于”表示; (1)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2)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4.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的概念: 5.常用数集的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 ,2,1,0=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 ,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210±±=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 整数与分数=Q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全册教案

Unit 1 Friendship I.单元教学目标 II.目标语言

III. 教材分析和教材重组 1.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Friend和Friendship为话题,旨在通过单元教学使学生通过讨论什么是好朋友,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如何交友和保持友谊等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并针对日常交友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通过进一步讨论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并能就此以编辑的身份写出指导信,对相关谚语写出观点明确、论证有力的短文。 1.1 Warming Up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通过对学生在日常交友过程中所遇到的五个问题,展开调查,使学生对是否擅长交友做出评价,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的中心话题产生兴趣;同时也使教师本单元的授课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1.2 Pre-Reading通过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友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心目中好朋友的概念和标准,并使学生认识到不仅人与人,人与物(如日记)也可以成为好朋友。继续探究并树立正确交友观,并为阅读作好了准备。 1.3 Reading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纳粹统治时期,犹太人Anne一家过着滇沛流漓,与世隔绝的生活。Anne在孤独中只能以日记Kitty 为友,倾诉衷肠,伴其渡过两年的逃亡生涯。控诉了纳粹党的残暴统治给犹太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并以日记的形式表达了以主人公Anne为代表的全世界人民憎恨战争渴望和平的共同心愿。学生学习了新的词汇、句型,提高了阅读水平。文中选用了主人公的一篇日记,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挚友的可贵,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描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4 Comprehension 设计了三种题型。其中前两个是考查学生对READING文章细节内容的理解,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在更深入理解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基础上各抒己见,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现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提高了阅读水平。 1.5 Learning About Language分词汇和语法两部分。其中,Word study是根据英文释意或在语境中掌握和运用词汇。Grammar是关于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用法训练,包括单句的练习和情景语法练习。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教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 我来自燕山中学; 省溧中高一(1)班; 我国的直辖市。 分析、归纳上述各个实例的共同特征,归纳出集合的含义。 二、建构数学: 1.集合的概念: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set )。集合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集合A 、集合B …… 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element ),简称元。集合的元素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a 、b 、c 、p 、q …… 指出下列对象是否构成集合,如果是,指出该集合的元素。 (1)我国的直辖市; (2)省溧中高一(1)班全体学生;(3)较大的数 (4)young 中的字母; (5)大于100的数; (6)小于0的正数。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按照习惯的由小到大的数轴顺序书写。 3.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属于”和“不属于”表示; (1)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2)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 4.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的概念: 5.常用数集的记法:(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 ,2,1,0=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 ,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 ,,, 210±±=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整数与分数 =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数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 的=R

人教版高一英语教学设计新部编版(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Unit 1 Friendship (1) 课题:Friendship (2) 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友谊”,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展开的。Warming Up部分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间发生的真实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Pre-Reading部分的几个问题启发学生对“友谊”和“朋友”进行思考,使学生明确不仅人与人之间可以做朋友,日记也可以成为人们的朋友;Reading部分Anne’s Best Friend以日记形式讲述了犹太女孩安妮的故事;Comprehending部分通过连句、多项选择和问答形式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细节进行更深入的理解; Using about Language 部分教学本课重点词汇和重点语法项目。(3) 课时安排:The first period: Speaking: Warming Up and Pre-Reading The second period:Reading The third period: Grammar The forth Period:Listening The fifth period: Writing (4)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Talk about friends and friendship; Practise talking about 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 giving advice and making decisions; Use 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 Learn to write an essay to express and support an opinion. ②过程与方法:本单元在读前阶段就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是不是只有人与人之间才 能交朋友,然后在阅读中通过安妮的日记向学生说明我们也可以与动物及无生命的日记交朋友。在深刻理解、充分训练的基础上,可以再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几个与本单元话题有关的问 题:1.描述朋友; 2. 结交网友;3. 观点交流;4. 善\不善交朋友; 5. 朋友的重要性。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完本单元后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主要评价自己在本单元中的学习情况。对书中的内容是否感兴趣,有哪些收获,解决了什么问题。使学生加深对友谊、友情的理解,以及如何正确交友,处理朋友之间发生的问题等。(5)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教案

Unit 1 Friendship ? Warming up 1.be good to be good for=do good to be good at 2.following adj. 下面的,下列的 ) the following+n.=the+n.+below ( 形容词修饰名词放在名词之前,介词或者介词短语修饰名词置于其后 ) 3.add v. add...to... add to add up add up to : addition n.in addition=besides +句子 in addition to +n./doing 同类用法联想: because & because of instead & instead of additional adj. 附加的 additionally adv.“而且,其次” “附加给 ..., 除了 ...还有...” 4.分数 score grade point mark (full marks) 5.until 6.with 和...一起,附带着, 用 without 不... within在...内,不出 ... . write with a pen eat with hands/ spoon/chopsticks/knife and fork He left without saying goodbye.

He left with the water running. 分析: saying 前无名词,则是主语发出 saying 的动作; running 前有 water,因此是 water 发出 running 的动作,而不是句子的主语 he。

高一必修一集合教案(精心)

必修一第一章预习教案(第1次) 1.1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3)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 我来泉州市第九中学; 五中高一(1)班; 我国的直辖市。 分析、归纳上述各个实例的共同特征,归纳出集合的含义。 二、建构数学: 1.集合的概念: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set )。集合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集合A 、集合B …… 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element ),简称元。集合的元素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a 、 b 、 c 、p 、q …… 指出下列对象是否构成集合,如果是,指出该集合的元素。 (1)我国的直辖市; (2)五中高一(1)班全体学生;(3)较大的数 (4)young 中的字母; (5)大于100的数; (6)小于0的正数。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 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 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按照习惯的由小到 大的数轴顺序书写。 3.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属于”和“不属于”表示; (1)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2)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 4.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的概念: 5.常用数集的记法:(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 ,2,1,0=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 ,,, 210±±=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Q , {}整数与分数=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 数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的=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1friendship阅读课教案

Lesson Plan 学科英语赖菲菲201512010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Students:40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Grade 1. Lesson duration:45mins Teaching objectives: Knowledge objective: By the end of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se some important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passage, for example, hide, outdoors, go through, on purpose, a series of and so on. Ability objective: By the end of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1.learn some reading strategies about narration, such as paying attention to time, places and characters, finding out specific information, retelling and the like. 2.learn about the formats of a diary or a letter. Emotion objective: To get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friends and friendship. Teaching contents:Unit 1 Reading: Anne’s best friend Teaching aids:PPT, blackboard, chalk Type of the lesson:reading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Pre-reading(8mins) 1. Warming-up(1min) Enjoy a piece of music and find out its theme. 2.Divide students into 3 groups and ask them to discuss two questions. Afterwards, choose representatives to show their answers.(3mins) ⑴Do you think friends are important to us? Why do you think so? ⑵Does a friend always have to be a person? What else can be our friend? 3. Go through the text quickly to find out:(1min) ⑴how many parts it contains? ⑵what the different parts are about?

最新人教版英语必修一全套教案名师优秀教案

Module I Unit 1 Friendship Teaching Plan I. Teaching aims: 1. Ability Goals: ① Listening: gain useful information and clear views from the listening material; ② Speaking: express one’s attitude or views about friends and friendship in appropriate words. ③ Reading: let Ss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④ Writing: write a letter about how to make friends 2. Knowledge Goals: ① Talk about friends and friendsh ip; how to BE friends; how to gain friendship ② Use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 so do I / neither do I I think it is a good idea All right Yes,but… ③ to get the Ss to master 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 ④ vocabulary and phrases: upset, calm, concern, careless, loose, cheat, list, share, German, series, outdoors, crazy, purpose, thunder, entirely, power, trust, suffer, teenager, advice, quiz, editor, communicate, situation, add up, calm down, have got to, be concerned about, walk the dog, go through, hide away, set down, a series of, on purpose, so as to, face to face, according to, get along with, fall in love with, join in, be upset about, for once 3. Emotion Goals: ① To arise S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② To encourage Ss to take part in the act ivities and make Ss confident; ③ To develop the ability to cooper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教案知识点及练习

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 任课教师: 授课日期: 第一部分:集合的含义 知识梳理 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1)把 统称为元素,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2)把_________________ ___ __叫做集合(简称为集),通常用______ ______表示。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2(3 3.集合相等 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4、集合分类 根据集合所含元素个数不同,可把集合分为如下几类: (1)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

(2)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3)含有无穷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5.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_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分析 用符号“∈”或“?”填空: (1)1________N,0________N,-3________N,0.5________N,2________N; (2)1________Z,0________Z,-3________Z,0.5________Z,2________Z; (3)1________Q,0________Q,-3________Q,0.5________Q,2________Q; (4)1________R,0________R,-3________R,0.5________R,2________R. 经典例题: 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2x 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3)由1~20以内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 素数: 例2.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