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数学寒假学习效果检测(开学考试)试题理(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数学寒假学习效果检测(开学考试)试题理(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数学寒假学习效果检测(开学考试)试题理(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数学寒假学习效果检测(开学考试)

试题 理(含解析)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x∈N|x≤3},B ={x|x 2+6x ﹣16<0},则A∩B=( ) A. {x|﹣8<x <2} B. {0,1}

C. {1}

D. {0,1,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化简集合A 、B ,求出A ∩B 即可.

【详解】集合A ={x ∈N |x ≤3}={0,1,2,3},

B ={x |x 2+6x ﹣16<0}={x |﹣8<x <2}, A ∩B ={0,1}.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化简与运算问题,是基础题目. 2.已知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2

2i +

1i

z =+的模为( )

B.

2

D. 2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复数除法运算法则,求出z ,再由模长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2

22(1)2i +21,||1i 1i

i z i i z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代数运算、模长,属于基础题. 3.已知向量,a b 的夹角为23

π

,且()3,4,2a b =-=,则2a b +=( )

A. B. C. 2

D. 84

【答案】B 【解析】

向量,a b 的夹角为

23

π,且()3,4a =-,(235a ∴=+=,又2b =,()

2

2222224445452cos 2843

a b

a a

b b π

∴+=+?+=?+???+=,

284a b ∴+== 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命题,p q ?均真命题,则命题p q ∧为真命题

B. “若6

π

α=

,则1sin 2α=

”的否命题是“若1sin 62

παα=≠,则” C. 在ABC ?,“2

C π

=

”是“sin cos A B =”的充要条件

D. 命题:p “2000,50x R x x ?∈-->”的否定为:p ?“2

,50x R x x ?∈--≤”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复合命题的真假四种命题的逆否关系以及命题的否定,充要条件判断选项的正误即可. 【详解】对于A :若命题p ,¬q 均为真命题,则q 是假命题,所以命题p∧q 为假命题,所以A 不正确;

对于B :“若6π

α=

,则1sin 2α=

”的否命题是“若6πα≠,则1sin 2

α≠”,所以B 不正确;

对于C :在△ABC 中, “2C π=”?“A+B=2π”?“A=2π

-B”?sinA=cosB ,

反之sinA=cosB ,A+B=2π,或A=2π+B ,“C=2

π

”不一定成立,

∴C=2

π

是sinA=cosB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C 不正确;

对于D :命题p :“?x 0∈R,x 02

-x 0-5>0”的否定为¬p :“?x∈R,x 2

-x-5≤0”,所以D 正确.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的判断与应用,涉及充要条件,四种命题的逆否关系,命题的否定等知识,是基本知识的考查.

5.《九章算术》中,将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称之为“堑堵”.已知某“堑堵”的三视

图如图所示,俯视图中虚线平分矩形的面积,则该“堑堵”的表面积为( )

A. 14

B. 642+

C. 862+

D. 842+【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知原图是一个直三棱柱,躺在平面上,上下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表面积由五个面构成,表面积为:12223222386 2.2

?+?=+ 故答案为C .

6.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满足()()11f x f x +=-,且当[]0,1x ∈时,

()2x f x m =-,则()2019f =( )

A. 1

B. -1

C. 2

D. -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f (x )是R 上的奇函数,并且f (x +1)=f (1-x ),便可推出f (x +4)=f (x ),即f (x )的周期为4,而由x ∈[0,1]时,f (x )=2x -m 及f (x )是奇函数,即可得出f (0)=1-m =0,从而求得m =1,这样便可得出f (2019)=f (-1)=-f (1)=-1. 【详解】∵()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11f x f x +=-; ∴(2)()()f x f x f x +=-=-; ∴(4)()f x f x +=; ∴()f x 的周期为4;

∵[0,1]x ∈时,()2x

f x m =-;

∴由奇函数性质可得(0)10f m =-=; ∴1m =;

∴[0,1]x ∈时,()21x

f x =-;

∴(2019)(15054)(1)(1)1f f f f =-+?=-=-=-.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求值,此类问题一般根据条件先推导出周期,利用函数的周期变换来求解,考查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1a =-,2b =-,则输出的a 的值为( )

A. 16

B. 8

C. 4

D. 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若输入1a =-,2b =-;则第一次不满足条件6a >,则2a =;第二次不满足条件6a >,则224a =?=;第二次不满足条件6a >,则428a =?=;此时满足条件6a >,输出8a =,故选B . 考点:程序框图.

8.为得到函数2sin 36x y π??

=+ ???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2cos y 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

A. 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3

倍(纵坐标不变) B. 向右平移3π

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3倍(纵坐标不变)

C. 向左平移3

π

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

D. 向右平移3

π

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利用函数y=Asin (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得出结论.

【详解】把函数222

y cosx sin

x π

==+()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可得26

y sin x π

=+()

的图象;

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可得函数2sin 36x y π??

=+ ???

的图象,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y=Asin (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属于基础题. 9.已知函数()()log 31(0a f x x a =+->1)a ≠的图象恒过定点A ,若点A 在直线

40mx ny ++=上,其中0mn >,则

12

1m n

++的最小值为( ) A.

23

B.

43

C. 2

D.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令31+=x ,求出定点(2,1)A --,代入直线方程可得24m n +=,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函数()()log 31(0a f x x a =+->1)a ≠的图象恒过定点(2,1)A --, 点A 在直线40mx ny ++=上,24,(1)32

n

m n m ∴+=++

=, 0mn >,

12112[(1)]()1321n m m n m n

+=+++++ 12(1)4

[2]32(1)3

m m n n +=++≥+, 当且仅当1

22,,32

n m m n =+=

=时,等号成立.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过定点、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拼凑积为定值是解题关键,属于基础题. 10.如图,正方形的四个顶点(1,1), (1,1), (1,1), (1,1)A --B -C D -,及抛物线2

(1)y x =-+和

2(1)y x =-,若将一个质点随机投入正方形ABCD 中,则质点落在图中阴影区域的概率是

( )

A.

2

3

B.

13

C.

16

D.

1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几何槪型的概率公式,求出对应的图形的面积,利用面积比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A (﹣1,﹣1),B (1,﹣1),C (1,1),D (﹣1,1), ∴正方体的ABCD 的面积S =2×2=4,

根据积分的几何意义以及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

S =21

?

[1﹣()2

1x -]dx =2(21

x 3-x 3)10|=2[(113-)﹣0]=22433

?

=, 则由几何槪型的概率公式可得质点落在图中阴影区域的概率是4

1343

=.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几何槪型的概率的计算,利用积分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已知函数84,1()ln ,1

x e x f x x x ?--≤=?

->?,记()()g x f x ex a =--,若()g x 存在3个零点,则

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3

(2,)

2

e e

-- B. (2,)

e e

--

C.

3

(,)

2

e e

-- D.

1

(,)

2

e e

--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g(x)=0得f(x)=e x+a,分别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交点个数与函数零点之间的关系进行转化求解即可.

【详解】由g(x)=0得f(x)=e x+a,

作出函数f(x)和y=e x+a的图象如图:

当直线y=e x+a过A 1

2

e

-

(,)点时,截距a=

3

2

e

-,此时两个函数的图象有2个交点,

将直线y=e x+a向上平移到过B(1,0)时,截距a=-e,两个函数的图象有2个交点,在平移过程中直线y=e x+a与函数f(x)图像有三个交点,

即函数g(x)存在3个零点,

故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3

,

2

e e

??

--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的应用,考查了函数零点问题,利用函数与零点之间的关系转化为两个函数的图象的交点问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12.设12,F F 是双曲线22

22:1(0,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O 是坐标原点,过2F 的一条直

线与双曲线C 和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2||||OA OF =,||3|OB OA =,则双曲线C 的

离心率为( ) 21

+ 31

+ 21

31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条件得到2O F A ∠=

3

π

,连接A 1F ,在三角形12

F F A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A 13F c =, 再由双曲线定义A 12A F F -=2a ,可得c

a

.

【详解】∵2OA OF =,得到|233|OB OA ==,∴2O F A ∠=3

π

,又

2OA OF c ==,连接A 1F ,12 2F F c =,在三角形12 F F A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A 13F c =,

又由双曲线定义A 12A F F -=2a 32c c a -=,∴c

a

31,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定义的应用及离心率的求法,综合考查了三角形中余弦定理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第II 卷(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实数,x y 满足约束条件222,22x y x y x y -≤??

-≥-??+≥?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___.

【答案】1 【解析】 【分析】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进行求最值即可. 【详解】由z=x-2y 得1

122

y x z =

-,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 平移直线1122y x z =

-,,11

22

y x z =-,的截距最小, 此时z 最大,

由22 22x y x y -??+?

== ,得A (1,0).

代入目标函数z=x-2y , 得z=1-2×0=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基本应用,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14.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1a =,123n n a S +=+,则4S =____________. 【答案】66 【解析】 试题解析:依题

,与原式作差得,

,即

可见,数列从第二项起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所以345(13)

113

S -=+-66=.

故答案为66.

考点:1.数列的求和;2.等比数列.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过点()1,1M 的直线l 与圆()()2

2

125x y ++-=相切,且

与直线10ax y +-=垂直,则实数a =__________. 【答案】

12

【解析】

因为()1,1M 在圆()()2

2

125x y ++-=上,所以圆心与切点()1,1M 的连线与切线l 垂直,又

知l 与直线与直线10ax y +-=垂直,所以圆心与切点()1,1M 的连线与直线10ax y +-=斜率相等,1211(1)2a --=

=---,所以12a =,故填:1

2

16.已知a ,b∈R,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存在b∈[﹣3e ,﹣e 2],使得函数()f x =e x ﹣ax -b 在[1,3]上存在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 【答案】2

,4e e ???? 【解析】

分析:先转化为0

0x e ax b =+存在零点,再利用数形结合分析两种情况下求a 的最大值和最小

值得解.

详解:由题得存在23,b e e ??∈--??

,使得函数()x

f x e ax b =--在[]

1,3上存在零点, 所以存在0[1,3]x ∈,使得000()0x

f x e ax b =--=,所以0

0x e

ax b =+,

令(),x

g x e =直线y=ax+b,则两个函数的图像存在一个交点,

当直线y=ax+b 过点(1,e ),(0,-3e)时,此时a 最大,此时b=-3e,a=4e , 所以a≤4e.

当直线y=ax+b 过点2

(0,)e -且与x

y e =相切时,a 最小,

设切点为(,)t t e ,则切线方程为()(1)t t t t

y e x t e e x e t =-+=+-, 此时2

(1), 2.t e t e t -=-∴= 所以a 的最小值为2.t e e = 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2

,4e e ????. 故答案为2

,4e e ????

点睛:(1)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零点问题和导数的几何意义,意在考查学生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分析转化数形结合的能力. (2)本题的关键有两点,其一是转化为0

0x e ax b =+存在

零点,其二是如何数形结合分析两个函数的图像求出a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函数()f x a b =?,其中()

()2cos 2,cos ,1,a x x b x x R ==∈. (1)求函数()y 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2)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2,a b c f A a ==且2b c =,求ABC ?的面积.

【答案】(1)(),36k k k Z ππππ??-++∈????;(2.

【解析】 【分析】

(1)利用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公式、降次公式和辅助角公式,化简()f x 为

()sin A x B ω?++的形式,将x ω?+代入ππ2π,2π22k k ?

?

-+???

?中,解出x 的范围,由此求得

函数的单调区间.(2)利用()2f A =求得角A 的大小,利用余弦定理和2b c =列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得2c 的值,由此求得三角形的面积. 【详解】(1)=

令πππ

2π22π,262

k x k -

≤+≤+解得,k∈Z, 函数y=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k∈Z).

(2)∵f(A )=2,∴,即

又∵0<A <π,∴,

,由余弦定理得a 2=b 2+c 2﹣2bccosA=(b+c )2﹣3bc=7,①

b=2c ,②, 由①②得, ∴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考查三角函数降次公式、辅助角公式,考查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属于中档题.

18.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60BAD ∠=?,1AB =,2AD =,以对角线BD 为折痕把BCD ?折起,使点C 到图2所示点P 的位置,使得5PA =

.

(Ⅰ)求证:平面PAB ⊥平面PBD ; (Ⅱ)求二面角B PA D --的余弦值.

【答案】(Ⅰ)见解析; (Ⅱ)1

4

. 【解析】 【分析】

(Ⅰ)在图1中,求解三角形可得AB⊥BD,同理CD⊥BD,图2中,在△PAD 中,求解三角形可得AD⊥PD,结合PD⊥BD,得到PD ⊥平面ABD ,进一步得到PD⊥AB, 又AB⊥BD,可得AB ⊥平面PBD ,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可得平面PAB ⊥平面PBD ;

(Ⅱ)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B ,DP 所在直线为y ,z 轴,过点D 在平面ABD 内平行于AB 的直线为x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平面PAD 与平面PAB 的一个法向量,由两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可得二面角B-PA-D 的余弦值. 【详解】(Ⅰ)图1中,60,1,2BAD AB AD ∠=?==, 由余弦定理得214212cos603BD =+-????=, ∴222BD AB AD +=,∴90ABD ∠=?, 即AB BD ⊥, 同理CD BD ⊥.

图2中,在PAD ?中,2,1,AD PD PA ===

∴222PD AD PA +=,∴90PDA ∠=?,即AD PD ⊥ 又,PD BD AD BD D ⊥?=,∴PD ⊥平面ABD .

AB ?平面ABD ,∴PD AB ⊥,

又,AB BD PD BD D ⊥?=.∴AB ⊥平面PBD ,AB ?平面PAB , ∴平面PAB ⊥平面PBD .

(Ⅱ)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DB DP 所在直线分别为,y z 轴, 过点D 在平面ABD 内平行于AB 的直线为x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0,0,0,,,0,0,1D B A P ,()

()1,3,0,0,0,1DA DP == 设平面PA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由00

n DA n DP ??=??=? 得00x z ?+=??=?? 令1y =,得平面PAD 的一个法向量为()

3,1,0n =-

同理可得平面PAB

的一个法向量()0,1,3m=∴11cos,224m n m n m n?===?. 又二面角B PA D--的平面角为锐角,所以,二面角B PA D--的余弦值为14.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训练了利用空间向量求解二面角,是中档题.

19.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原点O,焦点在x轴上,左右焦点分别为1F,2F,离心率为1

2

,右焦

点到右顶点的距离为1.

(1)求椭圆C的方程;

(2)过2F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不同的两点A,B,则1F AB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及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2

1

43

x y

+=;(2)1F AB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3, 1

x=.

【解析】

【分析】

(1)利用待定系数法结合题意求解椭圆方程即可;

(2)很明显直线l的斜率不为零,设出直线方程的x轴截距形式,得到面积函数,结合函数

的性质确定面积最大时的直线方程即可.

【详解】(1)设椭圆C :22

221(0)x y a b a b

+=>>

因为1

2

c e a =

=,1a c -= 所以2,1a c == 即椭圆C :22

143

x y += .

(2)设()()1122,,,A x y B x y ,不妨设 120,0y y ><

由题知,直线l 的斜率不为零,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my =+,

由221

14

3x my x y =+???+=??得()2234690m y my ++-=,

则121222

69

,3434

m y y y y m m --+==++ , ∴(

)1

121212F AB

S F F y y ?=-=

t =,可知1t ≥则221m t =-,

∴121212

1313F AB t S t t t

?=

+

++

令()13f t t t =+,则()21

3t f t =-',

当1t ≥时,()>0f t ',即()f t 在区间[

)1,+∞上单调递增, ∴()()14f t f ≥=,∴13F AB S ?≤,

即当1,0t m ==时,1F AB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3, 此时直线的方程为1x =.

【点睛】解决直线与椭圆的综合问题时,要注意:

(1)注意观察应用题设中的每一个条件,明确确定直线、椭圆的条件;

(2)强化有关直线与椭圆联立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后的运算能力,重视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弦长、斜率、三角形的面积等问题.

20.某地区高考实行新方案,规定:语文、数学和英语是考生的必考科目,考生还须从物理、

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六个科目中选取三个科目作为选考科目.若一个学生从六个科目中选出了三个科目作为选考科目,则称该学生的选考方案确定;否则,称该学生选考方案待确定.例如,学生甲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选考科目,则学生甲的选考方案确定,“物理、化学和生物”为其选考方案.

某学校为了解高一年级420名学生选考科目的意向,随机选取3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选考科目人数如下表:

(1)估计该学校高一年级选考方案确定的

学生中选考生物的学生有多少人?

(2)假设男生、女生选择选考科目是相互独立的.从选考方案确定的8位男生中随机选出1人,从选考方案确定的10位女生中随机选出1人,试求该男生和该女生的选考方案中都含有历史学科的概率;

(3)从选考方案确定的8名男生中随机选出2名,设随机变量

1,2,

2,1,ξ?=?

?

名男生选考方案相同名男生选考方案不同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 ξ.

【答案】(1)140;(2)3

40;(3)分布列见解析,74

E ξ=. 【解析】 【分析】

(1)求出30人中选考方案确定的学生中选考生物的概率,即可估计出结果;

(2)分别求出选考方案确定的8位男生中和10名女生中各选出1人选考方案中含有历史学科的概率,按相互独立同时发生的概率关系,即可求解;

(3)根据数据,求出选考方案确定的男生的选考科目情况,ξ的取值为1,2,求出概率,得

到分布列,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1)由题可知,选考方案确定的男生中确定选考生物的学生有4人, 选考方案确定的女生中确定选考生物的学生有6人, 该学校高一年级选考方案确定的学生中选考生物的学生有

1018

4201401830

??=人. (2)由数据可知,选考方案确定的8位男生中选出1人选考方案中含有历史学科的概率为

2184

=; 选考方案确定的10位女生中选出1人选考方案中含有历史学科的概率为

310

. 所以该男生和该女生的选考方案中都含有历史学科的概率为

13341040

?=. (3)由数据可知,选考方案确定的男生中有4人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 有2人选择物理、化学和历史;有1人选择物理、化学和地理; 有1人选择物理、化学和政治. 由已知得ξ的取值为1,2.

()1111224222224288211

3(1),(2)44

C C C C C C C P P C ξξ++?++======,

或3

(2)1(1)4

P P ξξ==-==. 所以ξ的分布列为

所以137

12444

E ξ=?

+?=. 【点睛】本题考查相互独立同时发生的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属于中档题.

21.已知函数()2

1x

f x e x ax =---.

(1)当0a =时,求证:()0f x ≥;

(2)当0x ≥时,若不等式()0f 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若0x >,证明()

()2

1ln 1x

e x x -+>.

【答案】(1)证明见解析;(2)1,2??-∞ ??

?;(3)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当0a =时,()1x

f x e x =--,根据导数可得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0,从而可得结论

成立;(2)由条件得()12x

f x e ax =--',令()12x

h x e ax =--,则()2x

h x e a '=-.然

后分为21a ≤和21a >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可得所求范围.(3)由(2)得当1

2

a =

,0x >时,22

2 122

x e +->+=

x x x x .故要证不等式成立,只需证()21ln 1x

x e x ->+,只需证明()2222ln 1x x x x +>+,只需证()2ln 12

x

x x +>+ ,然后构造函数并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可得结论成立.

【详解】(1)当0a =时,()1x

f x e x =--,

∴()1x

f x e '=-,

当(),0x ∈-∞时,()0f x '<;当()0,x ∈+∞时,()0f x '>, 故()

f x (),0-∞上单调递减,在()0,+∞上单调递增,

∴()()min 00f x f ==, ∴()0f x ≥.

(2)由条件得()12x

f x e ax =--',

令()12x

h x e ax =--,则()2x

h x e a '=-.

①当21a ≤时,在[

)0,+∞上,()0h x '≥,()h x 单调递增, ∴()()0h x h ≥,即()()00f x f ''≥=, ∴()f x 在[

)0,+∞上为增函数, ∴()()00f x f ≥=, ∴1

2

a ≤

时满足条件. ②当21a >时,令()0h x '=,解得ln2x a =,在[

)0,ln2a 上,()0h x '<,()h x 单调递减, ∴当()0,ln2x a ∈时,有()()00h x h <=,即()()00f x f ''<= , ∴()f x 在()0,ln2a 上为减函数, ∴()()00f x f <=,不合题意. 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2?

?-∞ ???

,.

(3)由(2)得,当12a =,0x >时,212x x e x >++,即222122

x

e +->+=

x x x x , 要证不等式()

()2

1ln 1x

e x x -+>,

只需证明()

2

1ln 1x

x e x ->+,

只需证明()22

22ln 1x x x x +>+, 只需证()2ln 12

x

x x +>

+ , 设()()2ln 1(0)2

x

F x x x x =+-

>+, 则()()()()

2

22141212x F x x x x x '=-=++++, ∴当0x >时,()0F x '>恒成立,故()F x 在()0,+∞上单调递增, 又()00F =, ∴()0F x >恒成立.

∴原不等式成立.

【点睛】(1)解决恒成立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分离参数法,通过分离参数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的问题求解;若参数无法分离,则采用参数讨论的方法求解,通过逐步排除的方法达到求解的目的.

(2)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是构造函数法,然后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的问题求解.有时也可通过放缩的方法进行证明,即若证()()f x g x >,则可通过证明()()f x h x >,且

()()h x g x >,以达到证明的目的.

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写清题号.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2cos 2sin 1

x y β

β=??

=+?(β为参数),以坐标原

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4πρα??

-= ??

?

(1)求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与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

(2)已知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M N 、两点,与x 轴交于点P ,求·

PM PN . 【答案】(1)C :2

2sin 30ρρθ--=,直线l :20x y +-=;(2)1 【解析】 【分析】

(1)由曲线C 的参数方程,能求出曲线C 的普通方程,由此能求出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ρcosα+ρsinα=2,由此能求出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联立22(1)4

20x y x y ?+-=?+-=?

,求出M ,N 的坐标,在直线l :x +y ﹣2=0中,令y =0,得P (2,

0),由此能求出|PM |?|PN |.

【详解】(1)∵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221x cos y sin β

β=??=+?

(β为参数),

∴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2

214x y +-=,即2

2

230x y y +--=,

∴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

2sin 30ρρθ--=.

英语---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0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第Ⅰ卷共9页,6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涂在答题卡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will the woman go to Vienna? A. By car. B. By train. C. By plane. 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shop. B. In a hotel. C. In a laundry. 3. Where will the woman go first? A. To a cinema. B. To a restaurant. C. To a bank. 4.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doing? A. Watching TV. B. Listening to the radio. C. Playing a game live. 5. What did the boy use to wear to school? A. A hat. B. A tie. C. A jacke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第7两个小题。 6.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theatre. B. In a restaurant. C. To a plane.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Word版 无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Word 版 无答案) 德州一中 2017-2018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地 理 试 题 2018 年 7 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10 页,第Ⅱ卷 11-16 页,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7 个小题,每个小题都有 4 个选项,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 的题号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下图为山东省沂源县西南某局部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的东周河因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上 源。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 A. AB 段 B. BC 段 C. CE 段 D. EF 段 2.沂河上源被袭夺后,会导致 A. BC 河段水流速度变缓慢 B. FG 河段宽谷内水流变细小 C. CD 河段河流径流量减少 D. 大张庄夏季暴雨洪涝增多 液化天然气(简称 LNG)是指开采出来的天然气经过超低温冷却变成液体后,将其压缩储存在低温 储 存罐内。俄罗斯亚马尔半岛冰原下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2017 年中俄在亚马尔半岛合作兴建 了全球最大的 LNG 项目。该项目全部采用模块化建造,即在其他地方加工完项目所需的大型设备并 组成标准单元,然后运到项目所在地进行组装。下图示意亚马尔半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题。 3.某日在萨别塔港施工的中国工人拍摄到“漫长黑夜后的第一缕阳光”。该日可能是 A .11 月 15 日 B .1 月 27 日 C .3 月 15 日 D .4 月 27 日 2016 年 11 月 30 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 十四节气最初是黄河流域劳动人民发明的。下表为二十四节气表,据此完成下题。 A.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错后 B.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提前 C.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错后 D.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提前 7 月 1 日某科考队前往内蒙古巴丹湖(39.2°N ,101.6°E),到达时恰逢日落。考察发现:巴丹 湖被沙山分为东湖和西湖(图 a),两湖水体性质受西北风影响有明显差异。地质时期,该湖所在地 区风向多变,影响着巴丹湖的地貌演化,造就了不同的湖泊形态(图 b)。据此完成 5~7 题。

【精品】2017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

2017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质量为m=1kg的物体以初速度12m/s竖直向上抛出,做直线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已知g=10m/s2.则() A.物体在0~2s内通过的位移为10m B.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为2N C.落回抛出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80W D.2s内机械能损失24J 2.(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逊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式结构 B.核反应方程式为H+H→He+n的反应是一个裂变反应 C.根据波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 D.光电效应实验中,若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则遏 止电压减小 3.(6分)“轨道康复者”航天器可在太空中给“垃圾”卫星补充能源,延长卫星的 使用寿命.如图所示是“轨道康复者”在某次拯救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前,二者在同 一平面内沿相同绕行方向绕地球运动的示意图.已知地球半径为R,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6.6R,航天器的近地点离地面高度为0.2R,远地点离地面高度为 1.1R.若不考虑卫星与“轨道康复者”之间的引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图示轨道上,“轨道康复者”的速度大于7.9km/s B.在图示轨道上,“轨道康复者”的周期为3h C.在图示轨道上,“轨道康复者”从A点开始经1.5h到达B点,再经过0.75h到达C点 D.若要对该同步卫星实施拯救,“轨道康复者”可从同步卫星后方加速或从同步卫星前方减速,然后与与之对接 4.(6分)如图甲所示,在xoy坐标系的第一象限里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 x坐标相同的位置磁感应强度都相同,有一矩形线框abcd的ab边与x轴平行,线框在外力作用下从图示位置(ad边在y轴右侧附近)开始向x轴正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乙,则磁感应强度随坐标x变化的图象应是哪一个() A.B. C. D. 5.(6分)如图所示,长为L、质量为m的金属棒用柔软的轻质金属丝悬挂在水

淄博市2018年普通高中分学校招生计划

淄博市2018年普通高中分学校招生计划 单位班数人数 总计621 30796 一、淄川区92 4520 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26 1300 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新疆班 3 131 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新疆班(预科) 3 129 淄博市育才中学(民办) 2 100 淄博市淄川中学20 1000 淄川金城中学(民办) 6 300 淄博第十中学10 460 淄川般阳中学20 1000 山东省淄博第二中学 2 100 二、张店区129 6290 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16 800 山东省淄博第十七中学13 650 淄博实验中学32 1600 淄博实验中学(中美班) 3 90 淄博市张店区第一中学 6 300 淄博市张店区铝城第一中学 4 200 山东省淄博第十一中学20 1000 山东省淄博第十一中学(中加班) 2 60 山东省淄博第十八中学 6 300 淄博中学22 1100 淄博高新区外国语学校(民办) 3 90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2 100 三、博山区62 3086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8 1386 — 1 —

淄博市博山区实验中学22 1100 山东省淄博第二中学 2 100 万杰朝阳学校(民办)10 500(市外230)四、临淄区96 4800 山东省淄博第七中学24 1200 淄博市临淄中学48 2400 临淄区英才中学(民办)24 1200(市外800)五、周村区48 2400 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26 1300 淄博市周村区实验中学22 1100 六、桓台县72 3600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30 1500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8 1400 桓台县渔洋中学14 700 七、高青县48 2400 山东省高青一中40 2000 淄博鲁才高级中学(民办)8 400(市外50)八、沂源县74 3700 沂源县第一中学40 2000 沂源县第二中学20 1000 山东省沂源县鲁山学校(民办)14 700(市外100) — 2 —

山东德州市第一中学复数高考重点题型及易错点提醒doc

一、复数选择题 1.已知复数2z i =-,若i 为虚数单位,则 1i z +=( ) A . 3155i + B . 1355 i + C .113 i + D . 13 i + 2.若20212zi i =+,则z =( ) A .12i -+ B .12i -- C .12i - D .12i + 3.已知复数()2m m m i z i --=为纯虚数,则实数m =( ) A .-1 B .0 C .1 D .0或1 4.欧拉是瑞士著名数学家,他首先发现:e cos isin i θθθ=+(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i 为虚数单位),此结论被称为“欧拉公式”,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集,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根据欧拉公式可知,i e π=( ) A .1 B .0 C .-1 D .1+i 5.已知i 是虚数单位,复数2z i =-,则()12z i ?+的模长为( ) A .6 B .6 C .5 D .5 6.如图所示,在复平面内,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点A ,B 对应的复数分别是1z ,2z ,则12z z -=( ) A 2 B .2 C .2 D .8 7. )) 5 5 2121i i -- +=( ) A .1 B .-1 C .2 D .-2 8.设()2 211z i i =+++,则||z =( ) A 3B .1 C .2 D 2 9.已知复数1z i =+,z 为z 的共轭复数,则()1z z ?+=( ) A 2B .2 C .10 D 10 10.若( )()3 24z i i =+-,则在复平面内,复数z 所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信息技术试题(含答案)

淄博一中高2017级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信息技术试题 2019年4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40分钟。 2.第Ⅰ卷共4页,25小题,1-15每小题2分,16-25每小题3分;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卷纸上。 第Ⅰ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 1、OCR(光学字符识别)软件可以实现的功能() A、将印刷的书刊扫描成图像文件 B、识别图像中的字符 C、识别文本中的字符 D、将文本文件转换为图像文件 2、下列关于矢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色彩和层次丰富的照片常用矢量图 B、矢量图放大后会出现失真 C、矢量图是像素的集合 D、矢量图又叫向量图 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模式识别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语音输入、光学字符识别(OCR)、手写输入等。这些主要都是得益于() A、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B、虚拟现实的实现 C、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D、网络技术的发展 4、在Word2003文档中插入“页眉和页脚”,可以使用的菜单命令是() A、表格 B、视图 C、编辑 D、格式 5、在Excel中,要输入012017后能够保留前缀0,正确的输入方法是() A 、“012017 B、’012017 C、=012017 D、012017 6、“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多,因当时使用笨重的书简,以至于搬家时要用车来拉。从信息技术发展来看,这是属于第几次信息技术革命以前的事?()

A、第三次 B、第二次 C、第四次 D、第一次 7、在Excel中输入数值“123”时默认对齐方式右对齐,那么将该单元格格式改为“文本”时的对齐方式是() A、居中 B、左对齐 C、右对齐 D、分散对齐 8、小明下载了一个名为“世界真奇妙.3gp”的文件,但无法打开观看,他应该() A、在计算机上安装相应的文件播放软件 B、将文件扩展名改为avi,再双击打开 C、将文件扩展名改为doc,用word打开 D、将文件删除 9、有一个网页包含下列元素:①文字、②图片、③超链接、④音频,将该网页以“文本文件”类型保存到本地磁盘,则保存下来的文件内容包括() A、①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0、在GB2312字符集中,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的编码,那么一个汉字所占用的二进制位为() A、 2位 B、 4位 C、8位 D、 16位 11、二进制运算规则为:1+1=10,1*1=1,那么二进制算式11*11等于() A、 121 B、1011 C、1001 D、都不对 12、下列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是() A、 Access B、 VB C、 WinZip D、 FlashGet 13、将本地电脑收藏夹的文件复制到其他电脑上,不能实现收藏夹内网址的快速迁移() A、正确 B、错误 14、艺术字在word文档中是作为“图片”插入的。()A、正确B、错误 15、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认为,信息和物质、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三大要素。() A、正确 B、错误 16、在VB语言中,字符串运算符“+”和“&”的作用是把两个或多个字符串连接成一个字符串,则表达式"20" + "13" & "20+13"的运算结果是() A、"3333" B、 "201333" C、 "201320+13" D、 "332013" 17、已知在VB语言中,Int(x)函数的功能是返回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fix(x)函数的功能是返回x的整数部分(截掉x的小数部分),则表达式int(2.88)+fix(-3.89))的值是() A、 0 B、其他三个选项答案均不对 C、 -1 D、 -2 18、在VB语言中,下列合法的变量名是()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度高中《化学电源》学案无答案

课题:化学电源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描述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新型化学电源及其原理。 2.准确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和原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原电池的应用。 【知识要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的判断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设计成原电池反应的类型原电池定义构成条件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例1.以原电池(-)Fe H2SO4 C (+)为例,在下方空白处画出单液原电池和双液原电池的示意图,并标出电子、电流流向,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及离子移动方向,写出电极反应式及电池总方程式。例2.铜锌原电池(如右图)工作时,(盐桥:通常装有含琼脂的KCl的饱和溶液)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Zn—2e-=Zn2+B.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2)盐桥的作用 双液原电池与单液原电池相比,有哪些优点? 【互动探究1】 1.将Mg片、Al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到NaOH溶液中,能否构成原电池?如能,请写出正负极的电 极反应式。 2. 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判断依据。 ①任何反应都可用来设计成原电池()②原电池中负极材料一定比正极材料活泼() ③原电池中负极本身不一定参加反应()④构成原电池的正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二、原电池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例3. 实验室用Zn和稀H2SO4(或稀HCl)反应制H2,常用粗锌,它产生H2的速率快。原因是如果用纯Zn,可以在稀H2SO4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也同样会加快产生H2的速率,原因是。 (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例4. 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设计化学电源 例5.《世纪金榜》P124 【典例2】及【互动探究】 (4)用于金属的防腐举例说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三、常见的化学电源 1. 锌锰干电池(一次电池) 2. 铅蓄电池(二次电池)3.燃料电池 完成《世纪金榜》P122—123 基础回扣 例6.常用的钮扣式银锌电池的中反应方程式为:Zn + Ag2O +H2O =Zn(OH)2 + 2Ag , (1)写出放电时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正极 负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C OH-不变 B、Zn为负极而Ag2O为正极 C、电解质溶液呈碱性 D、电子从Ag2O流出经用电器流入Zn极 例7.写出下列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1)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是固态氧化物,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 正极:负极: (2)甲烷燃料电池(碱性电解液) 正极:负极: (3)甲醇(CH3OH)燃料电池,石墨电极 (稀硫酸为电解质)正极:负极: (NaOH为电解质)正极:负极: 【互动探究2】总结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的步骤和规律 【自我检测】 1.下列装置中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的是() 2、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3、燃料电池是燃料(例如CO,H2,CH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此反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 装置,电解质通常是KOH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 B、标准状况下,消耗5.6LO2时,有1mole-发生了转移 C、随着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碱性不变 D、甲烷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率比甲烷燃烧的能量利用率大 4. 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020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第三次诊断测高中物理

2020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第三次诊断测高中物理二、选择题(此题包括8小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原子物理学中,下面一些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汤姆逊发觉了电子,使人们想到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B.当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至较远的轨道时,原子要吸取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点势能增加 C.重核裂变过程中有质量亏损,轻核聚变过程中质量有所增加 D.在电磁波中红外线比紫外线的波动性更显著 15.以下关于热现象的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B.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任何条件下,热量都可不能由低温物体传递剑高温物体 D.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开释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机械能 1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的波形如下图,质点A与质点B相距lm,A点速 度沿y轴正方向:t=0.02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由此可知 A.此波的传播速度为50m/s B.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C.从t=0时起,通过0.04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 迁移了lm D.在t=0.04s时,质点B处在平稳位置,速度沿y轴负方向 17.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大约是月球半径的4倍。不考虑地球、月球自转的阻碍,由以上数据可推算出 A.地球的平均密度与月球的平均密度之比约为81:64 B.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约为81:16 C.靠近地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的周期与靠近月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的周期之比约为8:9 D.靠近地球表面沿圆轨道远行的航大器线速度与靠近月球表面沿圆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线速度之比约为9:2 18.如下图,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紫光以相同的入射角i从空气射到长方体玻璃砖的同一点,同时都商接从下表面射出以下讲法中正确的有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物理 静电场及其应用专题试卷

一、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一带电小球P用绝缘轻质细线悬挂于O点。带电小球Q与带电小球P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小球P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θ<45°)。现在同一竖直面内向右下方缓慢移动带电小球Q,使带电小球P能够保持在原位置不动,直到小球Q移动到小球P位置的正下方。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P受到的库仑力先减小后增大 B.小球P、Q间的距离越来越小 C.轻质细线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D.轻质细线的拉力一直在减小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画出小球P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当小球P位置不动,Q缓慢向右下移动时,Q对P的库仑力先减小后增大,根据库仑定律可得,QP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轻质细线的拉力则一直在减小,当Q到达P的正下方时,轻质细线的拉力减小为零,故选AD。 2.电荷量相等的两点电荷在空间形成的电场有对称美.如图所示,真空中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A、B,AB连线中点为O.在A、B所形成的电场中,以O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面垂直AB连线,以O为几何中心的边长为2R的正方形平面垂直圆面且与AB连线共面,

两个平面边线交点分别为e、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b、c、d、e、f六点中找不到任何两个场强和电势均相同的点 B.将一电荷由e点沿圆弧egf移到f点电场力始终不做功 C.将一电荷由a点移到圆面内任意一点时电势能的变化量相同 D.沿线段eOf移动的电荷,它所受的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C 【解析】 图中圆面是一个等势面,e、f的电势相等,根据电场线分布的对称性可知e、f的场强相同,故A错误.图中圆弧egf是一条等势线,其上任意两点的电势差都为零,根据公式 W=qU可知:将一正电荷由e点沿圆弧egf移到f点电场力不做功,故B正确.a点与圆面内任意一点时的电势差相等,根据公式W=qU可知:将一电荷由a点移到圆面内任意一点时,电场力做功相同,则电势能的变化量相同.故C正确.沿线段eof移动的电荷,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则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故选BC. 【点睛】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垂直面是一个等势面,其电场线分布具有对称性.电荷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时,电场力不做功.根据电场力做功W=qU分析电场力做功情况.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分析电场强度的大小,从而电场力的变化. 3.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倾斜的光滑绝缘杆,轻质绝缘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带正电的小球A,球A套在杆上,杆下端固定带正电的小球B。现将球A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运动距离x0到达最低点,此时未与球B相碰。在球A向下运动过程中,关于球A 的速度v、加速度a、球A和弹簧系统的机械能E、两球的电势能E p随运动距离x的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有() A.B. C.D.

山东德州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山东德州市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一试卷和答案 一、单选题 1.在不同光强下,某植株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株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为0 B.当CO2浓度为b时,图示光强下该植株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都产生ATP C.当CO2浓度大于c时,限制曲线B、C不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光照强度 D.据图判断,在温室中可通过适当提高CO2浓度和光照强度来提高产量 2.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最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 3.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 A.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加热检测还原糖 B.黑暗中放置24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 C.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 D.花生子叶经苏丹III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 4.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膜、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所有的酶都附着在生物膜上 C.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面积增大 D.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 5.下图为核苷酸链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 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磷酸有1个 C.在一条核苷酸链中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可以阻止一切对细胞有害的物质进人细胞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只与膜蛋白有关 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D.不同细胞的细胞膜所含的蛋白质种类都是相同的 7.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上能产生[H],但不消耗[H] B.生物膜上能消耗ATP,但不合成ATP C.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D.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和识别等功能 8.下图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密闭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O2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B.加入NaHCO3溶液是为了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C.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 D.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可测定金鱼藻的细胞呼吸作用强度 9.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分离结果示意图,甲为新鲜菠菜叶色素提取液分离的结果,①~④表示色素的种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20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高考数学预测(4月)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20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高考数学预测(4月)试题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已知复数z =(1+2i )(1+ai )(a ∈R ),若z ∈R ,则实数a =( ) A . 1 2 B .12 - C .2 D .﹣2 答案:D 化简z =(1+2i )(1+ai )=()()122a a i -++,再根据z ∈R 求解. 解: 因为z =(1+2i )(1+ai )=()()122a a i -++, 又因为z ∈R , 所以20a +=, 解得a =-2.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及概念,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2.已知集合M ={x |﹣1<x <2},N ={x |x (x +3)≤0},则M ∩N =( ) A .[﹣3,2) B .(﹣3,2) C .(﹣1,0] D .(﹣1,0) 答案:C 先化简N ={x |x (x +3)≤0}={x |-3≤x ≤0},再根据M ={x |﹣1<x <2},求两集合的交集. 解: 因为N ={x |x (x +3)≤0}={x |-3≤x ≤0}, 又因为M ={x |﹣1<x <2}, 所以M ∩N ={x |﹣1<x ≤0}.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3.在正项等比数列{a n }中,a 5-a 1=15,a 4-a 2 =6,则a 3=( ) A .2 B .4 C . 1 2 D .8 答案:B

根据题意得到4511115a a a q a -=-=,3 42116a a a q a q -=-=,解得答案. 解: 4511115a a a q a -=-=,342116a a a q a q -=-=,解得112a q =??=?或116 12a q =-?? ?=?? (舍去) . 故2 314a a q ==. 故选:B . 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4.函数 的图象可能是下面的图象( ) A . B . C . D . 答案:C 因为 ,所以函数的图象关于点(2,0)对称,排除A ,B .当时, ,所以 ,排除D .选C . 5.已知函数()32cos f x x x =+,若2(3a f =,(2)b f =,2(log 7)c f =,则a ,b ,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 B .c b a << C .b a c << D .b c a << 答案:D 根据题意,求出函数的导数,由函数的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分析可得()f x 在R 上为增函数,又由2222log 4log 733=<<< 解: 解:根据题意,函数()32cos f x x x =+,其导数函数()32sin f x x '=-, 则有()32sin 0f x x '=->在R 上恒成立, 则()f x 在R 上为增函数; 又由2222log 4log 733=<<< 则b c a <<;

山东德州市第一中学高一 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校运会400 m 比赛,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不同赛道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关于该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同学的比赛成绩1分08秒指的是时刻 B .这样做目的是使各选手路程相同,且平均速率最大的同学将会赢得比赛 C .这样做目的是使各选手位移大小相同,且平均速度最大的同学将会赢得比赛 D .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 A .32 mg 和3 2mg μ B .12mg 和3 2mg C . 12mg 和1 2 mg μ D 3 和12mg 3.在某次检测国产某品牌汽车的刹车性能时,通过传感器发现踩下刹车后,汽车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2305x t t =-,则关于该次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4s 内的位移是40m B .汽车的加速度是﹣5m/s 2 C .汽车的初速度是20m/s D .汽车刹车2s 后的速度是10m/s 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保持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 5.下列情况中,能将某同学看成质点的是( ) A .研究某同学上课时的坐姿 B .研究某同学打篮球时投篮的动作 C .研究某同学军训时踢正步的动作 D .研究某同学在运动会上进行3000m 跑比赛时所用的时间 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方法做共点力平衡实验.M 、N 为摩擦不计的定滑轮,O 点是轻质细绳OA 、OB 和OC 的结点,桌上有若干相同的钩码,他已经在A 点和C 点分别挂了3个和4个钩码,为使O 点在两滑轮间某位置受力平衡,在B 点挂的钩码数可能是( )

(精选3份合集)2020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铜锡合金,又称青铜,含锡量为1 4 ~ 1 7 (质量比)的青铜被称作钟青铜,有一铜锡合金样品,可通过 至少增加a g锡或至少减少b g铜恰好使其成为钟青铜,增加ag锡后的质量是减少bg铜后质量的2倍.则原铜锡合金样品中铜锡的质量之比为() A.7:17 B.3:2 C.12:1 D.7: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原青铜中铜的质量为x,锡的质量为y,根据题意有①(x+y+a)=2(x+y-b),② y+a1 = x+y+a7 ,③ y1 = x+y-b7 , 联立三个关系式可以解出x=12a,y=7a,因此铜锡之比为12:1,答案选C。 2.依据反应2KIO3+5SO2+4H2O═I2+3H2SO4+2KHSO4(KIO3过量),利用下列装置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制取碘的CCl4溶液并回收KH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制取SO2B.用还原IO3- C.用从水溶液中提取KHSO4D.用制取I2的CCl4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加热条件下Cu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所以该装置能制取二氧化硫,故A正确; 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碘酸钾具有氧化性,二者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且倒置的漏斗能防止倒吸,所以能用该装置还原碘酸根离子,故B正确; C.从水溶液中获取硫酸氢钾应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应该用蒸发皿蒸发溶液,坩埚用于灼烧固体物质,故C错误; C.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可以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然后再用分液方法分离,故D正确; 答案选C。

2019-2020山东淄博一中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模拟测试题

高中化学必修一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Mg:24 C:12 O:16 S:32 Cl:35.5 Na:23 Al:27 K:39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48 分) 一 、 选择题(本 大 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 题3分,共 4 8 分 。 每 . 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2.已知由NaHS 、MgSO 4、NaHSO 3组成的混合物,硫元素的质量分为a%,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a% B.2a% C.1―1.75a% D.1―0.75a% 3.下列各组物质中,与O 2和O 3的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 A .Na 和Na + B .金刚石和C 60 C .1H 2和2H 2 D .水和重水 1 1 4.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 C.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在集气瓶口形成白色烟雾。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 5.某学生想利用下图装置(烧瓶位置不能移动)收集下列气体:① H 2②Cl 2③CH 4④HCl⑤NH 3⑥ NO ⑦NO 2⑧SO 2,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烧瓶是干燥的,由 A 进气收集①③⑤ B.烧瓶是干燥的,由 B 进气收集②④⑥⑦⑧ C.在烧瓶中充满水,由 A 进气收集①③⑤⑦ D.在烧瓶中充满水,由 B 进气收集⑥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碳族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其非金属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 .碳族元素的单质都有导电性 C .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2020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物理模拟试卷(6月份)(含解析)

2020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物理模拟试卷(6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1.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一个光子后,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A. 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变小 B. 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C. 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 D. 氢原子的能量减小 2.为抗击新冠,防止病毒蔓延,每天都要用喷雾剂(装一定配比的84 消毒液)对教室进行全面喷洒。如图是某喷水壶示意图。未喷水时 阀门K闭合,压下压杆A可向瓶内储气室充气;多次充气后按下 按柄B打开阀门K,水会自动经导管从喷嘴处喷出。储气室内气 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充气和喷水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则() A. 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内能不变 B. 充气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C. 喷水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吸热 D. 喷水过程中,储气室内气体压强不变 3.风能是一种环保型能源.风力发电是风吹过风轮机叶片,使发电机工作,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 能.设空气的密度为ρ,水平风速为v,风力发电机每个叶片长为L,叶片旋转形成圆面,设通过该圆面的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恒为η.某风力发电机的风速为6m/s时,发电机的电功率为8kW,若风速为9m/s,则发电机的电功率为() A. 12kW B. 18kW C. 27kW D. 36kW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和半径为R的半球体均静止,质点与半球体间 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 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cosθ C. 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θ D. 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cosθ 5.2014年11月2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小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快舟二号”卫星发 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我国已成为完整发射卫星?火箭一体化快速应急空间飞行器试

【语文】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就学科分类而言,医学与文学无疑是不同的学科。但如果从文化层面进行分析,这两种学科都是将人作为研究对象。“以人为本”是其共同本质。医学治疗人体痛苦,文学帮助人类探索心灵归宿。在分析中国医学与文学的形成过程时,我们往往会发现这两种学科都曾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二者存在天然的共通性。 中国传统医学依托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进行传播。在传统文化的早期阶段,文化呈现出一种综合的形态,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杂糅现象。无论是诗歌、民谣还是市并小调,都是古代医学重要的传播载体。如《诗经》中就有大量关于医学内容的描写,其中对阴阳、五行脏腑、疾病、医疗、药物等均进行了相关记述。后世的许多医学著作也都依托文学进行传播,呈现出浓都的文学色彩。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就很典型,其中有着大量关于脉学的绝句,比如“浮脉准从肉上行,如循榆英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这四句诗就将浮脉的位置脉象、临床价值等描述得非常清楚。事实上,很多医学古籍本身就是有着丰富文学价值的作品。在阅读这些古典医学著作时,往往能够体验到文学中的那份恬然和深邃。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蕴含中国传统医学知识。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与医学相关的著作很多,包括《左传》《庄子》《吕氏春秋》等,都汇集了大量医药寓言故事。《三国演义》《红楼梦》《老残游记》等名著中的医学思想更是丰富。《红楼梦》中涉及的疾病有114种,方剂45个,对药物的描述超过120类,其中对林黛玉病情的描述,最为人津津乐道。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在中医看来正是肺肾阴虚的一个病征,而书中对林黛玉性格与命运的描述,与其疾病的变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一斑而窥全豹,仅一部《红楼梦》就有着如此丰富的医学内容,如果系统地梳理整个中国古典文学,其中所包含的医学知识恐怕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中国传统医学作品承戴着中国文学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医儒不分家。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很多文学大成者走上了医学道路,而医者中兼通医学与文学的也是大有人在。比如魏晋著名学者皇甫益不仅在文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同时对中医

2020-2021学年德州市第一中学化学高考冲刺卷

高考仿真卷·化学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Na 23 Al 27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文献中记载了不少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 目的古代文献说 明 A 使用“……凡研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天工开物》 KNO3能自燃 B 性质“(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山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本草纲目》 利用KNO3的氧化性 C 鉴别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本草经集注》利用焰色反应 D 提纯“……(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 溶解、蒸发、结晶 A 解析由文献可知,KNO3加热后才分解,不能自燃,A项错误;火药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氮气,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说明利用的是KNO3的氧化性,B项正确;鉴别KNO3和Na2SO4,利用钾元素和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不同,钠元素焰色反应为黄色,钾元素焰色反应为紫色(隔着钴玻璃观察),C项正确;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提纯的方法是将其溶解后再蒸发结晶,煎炼的过程就是蒸发结晶,D项正确。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将1 mol明矾晶体完全溶于水制成胶体,其中所含胶体粒子数目为NA B.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 C.0.1 mol·L-1 CaCl2溶液中含有Cl-的数目为0.2NA D.136 g熔融的KHSO4中含有2NA个阳离子 B 解析一个氢氧化铝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铝的聚集体,故形成胶粒的个数小于NA,A项错误;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1 mol KIO3完全反应转移5 mol电子,生成3 mol碘,故当生成3 mol碘单质时转移5NA个电子,B项正确;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C项错误;硫酸氢钾在熔融状态下只能电离为钾离子和硫酸氢根,故136 g硫酸氢钾即1 mol硫酸氢钾在熔融状态下含NA 个阳离子,D项错误。 3.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葡萄糖和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B.将草木灰和硫酸铵混合施用,肥效更高 C.用二氧化碳生产聚碳酸酯可以减少碳排放,以减缓温室效应 D.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石英玻璃、陶瓷和水泥均属于硅酸盐产品 C 解析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 000以下,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项错误;草木灰水解显碱性,硫酸铵水解显酸性,混合施用会发生反应而使肥效降低,B项错误;用二氧化碳生产聚碳酸酯可以减少碳排放,以减缓温室效应,C项正确;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D项错误。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4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6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Ⅰ卷共4页,18小题,每小题3分;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卷纸上。第Ⅰ卷(共54分) 常用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Mg24 S32 Cl 35.5 Fe56 Zn65 Cu64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 1.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据可知氢气的燃烧热A. 根为 所放出的热量为硫的燃烧热硫完全燃烧生成B. 1 molC. 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炭,煤炭地下蕴藏量丰富,属于可再生化石能源 D. 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分别取.2.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 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是为了确保盐酸完全反应 A的名称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B. 仪器 3次温度在测定中和热的每次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并记录 C. . 其结果也是相同的D. 用氨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的酸性得溶液呈增水的电离程度大且所能入列分室3. 温下,别把下物质加水中,使是 D. B. C. NaClO A.

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4. ,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时在 述正确的是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A. B. 该溶液中可能等于10 4可能为也可能为pH C. 该溶液的该溶液有可能呈中性 D. - 1 - 5. 下列关于焓变的叙述或判断中错误的是( ) .. 应反则该自发进行,在常A. 温下能 的 1知:B. 据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