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水风险评价

氨水风险评价
氨水风险评价

1环境风险评价(氨水)

1评价目的和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营运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重点为,对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

2风险识别

本项目使用的主要危险物质为氨。本项目设置1个12m3氨水储罐,氨水储量为8 m3,约7.6t。本章的风险评价对象为氨水储罐可能引起的风险。

风险识别

(1)储罐区风险识别

罐区输配管网系统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很低,但仍不能排除因种种原因引起石油气泄漏乃至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进行全面、细致的环境风险因素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出必要的防范措施,以利于管理部门了解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早的消除事故隐患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①管材缺陷:是指因材料本身有划痕、擦伤、砂眼等瑕疵,而最终导致泄漏的情况。

②焊缝开裂:是指由于焊接质量问题所引发的泄漏事故。

③施工不合格:是指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因施工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工程质量缺陷,而引发的漏气现象。

④腐蚀: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储罐内、外壁的腐蚀,引起泄漏的情况。

⑤违规操作:主要指由于人为破坏的情况,其中主要为其它项目施工时的影响。

⑥自然因素:是指由于地震、洪水、飓风、开春时地面下沉等自然原因而造成的损坏。

⑦夏季高温期间如防护措施不力或冷却降温系统发生故障,易引发易燃液体储罐的火灾、爆炸。

⑧贮罐附件,如安全阀失灵、阻火器堵塞、排污孔堵塞、泄漏、压力表、液位计等不密封都会给易燃液体的安全贮存带来严重威胁,造成大量泄漏从而引起爆炸事故。

物质风险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附录A.1物质危险性标准,氨水不属于有毒、易燃或爆炸性物质,但氨水的挥发物氨气为一般毒性物质,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见表11.2-1~4。

氨水及氨气主要理化性质

重大危险源识别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1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所列有毒、易燃、爆炸性危险物质名称,本项目涉及的主要危险物质氨水的储存区的存在量及重大危险源辨识计算见表11.2-5。

表11.2-5 重大危险源识别一览表

事故概率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借鉴化工项目的经验,在环工项目中各种设备事故的频率以及各种运输过程中和装、卸的过程中出现有毒、易燃物泄漏着火或污染环境的事故频率统计资料如表11.2.-6。

表11.2-6 化工事故频率统计表

从表中可见,贮罐泄漏事故的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另据全国化工行业事故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生产运行的事故比例占43%,贮运系统占32.1%,公用工程系统占13.7%,辅助系统占11.2%。可见化工项目环境风险主要发生在生产运行系统和贮运系统。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违反操作规程。

3风险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及风险类别

风险评价等级

根据导则,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判别情况见表11.3-1。

表11.3-1 项目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判别表

本项目所处地区为工业园区,不属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社会关注区等环境敏感区。氨水不属于有毒、易燃或爆炸性物质。但氨水的挥发物氨气为一般毒性物质,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氨水罐区中的储存量小于临界值,为非重大危险源。因此,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

按照导则要求,二级评价可参照导则要求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11.3.2风险评价范围

根据二级评价要求,本项目大气风险评价范围为距离源点不低于3km 范围。 通过现状调查,周围3公里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详见表—略。 风险类型

氨水及其挥发物氨气的危险特性及放散起因,根据国内外事故调查资料,本项目氨水的风险类型为:泄漏。

因此本项目的风险类型为:泄漏。

4源项分析

最大可信事故的确定

最大可信事故即在所有概率不为零的事故里,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本项目的最大可信事故为氨水泄漏挥发对周边大气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最大可信事故源项分析

贮罐或输送管道破损发生的氨水泄漏速率按环境风险评价导则附录A.2,以下列公式估算:

gh P P A C Q d L 2)

(20+-=ρρ

式中:Q L —液体泄漏速度,kg/s ;

C d —液体泄漏系数,常用0.6~0.64,取0.62;

A —裂口面积,m 2;

ρ—液体密度,取925kg/m 3;

P 、P 0—容器内及环境压力,Pa ;

g —重力加速度,9.8m/s 2;

h —裂口之上液位高度,取2.24 m 。

对于氨水储罐来说,罐体结构比较均匀,发生整个容器破裂而泄漏的可能性很小,泄漏事故发生概率最大的地方是容器或输送管道的接头处。本评价设定泄露发生接头处,裂口尺寸取管径的100%,氨水泄漏孔径为0.06m ;以贮罐及其管线的泄漏计算其排放量;事故发生后在10min 内泄漏得到控制。

由上式估算氨水泄漏速度为10.74kg/s ,10min 内氨水泄漏量为6.44t 。 氨水蒸发量的估算:

氨水泄漏后,在围堰中形成液池,并随着表面风的对流而蒸发扩散。氨水蒸汽即氨气比空气轻,能在高处扩散至较远地方,使环境受到污染。泄漏氨水的蒸发主要是质量蒸发,质量蒸发速度Q 3按下式计算:

())2/()4()2/()2(03/n n n n r u T R M p a Q +++-?????=

式中: Q 3—质量蒸发速度,kg/s ;

a,n —大气稳定度系数,按环境风险评价导则表A2-2选取;

p —液体表面蒸气压,Pa ;

R —气体常数,J/mol·k ;

M —气体分子量,kg/Mol ;

T 0—环境温度,k ;

u —风速,m/s ;

r —液池半径,m 。

液池半径按2m 计,经计算,不同气象条件下,泄露氨水蒸发的氨气量为0.00016~0.003221kg/s 。具体见表11.4-2。

泄露氨水蒸发的氨气量计算结果表

5后果分析

为防止氨水泄漏可能产生的影响,应在罐区周围设置防火堤与围堰。

氨水储罐泄漏后,在距氨水储罐24.4m处,氨的落地浓度即可低于30mg/m3,满足《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中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限值的要求。拟建项目周边1km范围内无现状及规划居住区等敏感点,因此储罐发生泄漏事故时不会对厂区外居民区造成影响。

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在采取环境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后,可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率,同时严格执行《应急预案》,可减轻事故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6风险管理

风险防范措施

(1)规范设计

①集输管线设置自动截断阀。

②选用密闭性能良好的截断阀,保证可拆连接部位的密封性能。

③合理选择电气设备和监控系统,安装报警设施和自动灭火系统,做好防雷、防爆、防静电设计,配备消防栓、干粉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和消防工具;对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工作场所,配置个人静电防护用品。

④对于易遭到车辆碰撞和人畜破坏的管线路段应设置警示牌,并应采取保护措施。

⑤除设有就地检测液位、压力、温度的仪表外,尚须考虑在仪表室内设置远传仪表和报警装置。当储罐内液面超过容积的85%和低于15%或压力达到设计压力时,立即能发出报警信号,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⑦设有气体浓度报警系统,火灾消防手动报警按钮、压力监测、超高液位联锁切断、现场作业监视双雷达液位监控等系统。

⑧根据设计资料,本项目氨水布置在厂区西侧的废气处理系统旁,储量小

于10t。在设计时,应尽可能降低氨水储量,以降低其危险性;本项目氨水罐区远离厂界,距离各居民区均在1km以上,位置合理。

⑨氨水罐区设置围堰(围堰尺寸:3m×4m×1m),防止氨水泄漏外流影响周围环境。

○10氨水的槽车装卸车场,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

○11本项目氨水储罐及输送管线的工艺设计满足主要作业的要求,工艺流程简单,管线短,阀门少,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避免了由于管线过长而增加发生跑、渗、漏,由于阀门过多而出现操作上的混乱,发生泄漏等事故。

○12将氨水储罐及输送管线区域设置为专门区域进行安全保护,可设立警示标志,禁止人为火源、禁止使用可能产生火花的工具;可设立围挡,防止汽车或其他碰撞。

(2)施工管理

①选用优质的钢管及管道附件,确保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在重要部位适当增大管壁厚度。

②为保证工程质量,关键部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③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完工后要进行严格的试压检验。

④储罐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降低因腐蚀而引发的事故可能性。

(3)运营管理

①定期进行安全保护系统检查,截至阀、安全阀等应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以备随时利用。

②加强日常维护与管理,定期检漏和测量管壁厚度。为使检漏工作制度化,应确定巡查检漏的周期,设立事故急修班组,日夜值班。

③保证通讯设备状态良好,发生事故及时通知停止送气。

④加强维护保养,所有管线、阀件都应固定牢靠、连接紧密、严密不漏。

⑤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工作人员配置各种必须的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防护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鞋靴等。

⑥应特别注意防止野蛮施工对储罐的破坏。在建设单位领取施工证时,均应经有关部门查明附近有无管线,并提出相应要求后方可施工,并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度。

⑦储罐进行切割和焊接动明火时,应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⑧储罐放空时,应根据放空气量多少和时间长短划定安全区域,区内禁止烟火,断绝交通。人和动物必须清场撤离,告知附近居民作好防护准备。

⑨燃气的泄漏和爆炸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其发生与否和危险程度又与设备装置、施工质量、操作规程、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有关,需要对社会各界广为宣传,使人们重视这一潜在的风险,并了解基本的减灾常识。做到燃气泄漏时避免明火,有序的进行自救互救,既要防止火灾引起的爆炸,又要注意防止爆炸引起的火灾并避免二次爆炸。

⑩在氨水罐上方安装顶棚,防止阳光曝晒,保持罐区的阴凉、通风,远离火种、热源。氨水储罐和输送管线应严加密闭,避免与酸类、金属粉末接触。

○11氨水罐区配备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以便于吸收小量泄露的氨水。

○12氨水罐区地表采用防渗材料处理,铺设防渗及防扩散的材料。

○13配备事故排水系统:设置高压水枪和水炮及消防应急泵,将泄露的氨水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收集后排入厂区事故水池(本项目事故水池有效容积为100m3),待事故结束后,废水处理合格后外排。

○14加强原材料管理:确保贮罐、设备、管道、阀门的材质和加工质量。所有管道系统均必须按有关标准进行良好设计、制作及安装。

○15在LPG和氨水储罐20m以内,严禁堆放易燃、可燃物品。

○16氨水储罐应设喷淋措施。

○17对于大量泄漏的氨水,可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8加强原材料管理:确保LPG与氨水贮罐、设备、管道、阀门的材质和加工质量。所有管道系统均必须按有关标准进行良好设计、制作及安装。

○19加强职工安全环保教育,增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防止和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加强防火安全教育,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落实安全责任。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动火管理制度、防爆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各种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点的管理制度、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

○20本项目定期对氨水储罐和管线进行泄露安全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施工和检修按安全规范要求进行。装卸时要严格按章操作,尽量避免泄露事故的发生。

每年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设备修理、更新和维护,使装置的关键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建立一套严密科学的检修规程、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实施严格的设备管理、工艺管理、安全环保管理、质量管理和现场管理,实行设备维护保养和责任制度,采用运转设备状态监测等科学管理方法和技术;配备一支工种齐全、素质较高的设备管理队伍,坚持不懈地对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事故应急措施

成立事故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由生产部门为主和多个部门组成的事故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在万一发生事故时进行统一指挥、协调处理好抢险工作。

建立事故应急通报网络

网络交叉点包括消防部门、环保部门、卫生部门及公安部门等。一旦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通知上述部门协作,采取应急防护措施。

事故应急具体对策

①一旦发生事故,现场操作人员应在发现后立即向负责人报警。

②负责人在接报警后立即确认事故位置及大小,及时向事故应急中心报警。

③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在接报警后,按照应急指挥程序,立即向环保部门以及消防部门发出指示,指挥抢险工作。

④负责人在向指挥中心报警的同时,启动事故应急程序,实施应急对策。

⑤环保部门应在接报警后在出事地点周围对环境状况进行监测。

⑥消防部门应在接报后立即赶赴现场,以确保一旦引发火灾时能及时扑救。

⑦政府部门负责疏散周围可能受影响居民。

处理泄漏事故总则

任何严重的泄漏出现时,当班人员或当事人应立即停止所有的工作,消除泄漏区域及下风向500米内一切明火源,通知控制室和相关领导,并立即报告上级领导,拨打火警119,按如下步骤处理:

①现场应急队长应立即指挥应急行动人员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启动ESD、

关闭隔断阀进行有效隔断、排放滞留LPG、氨至气相管道、封堵泄漏区的下水道等)。

②应急行动人员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防冻、防窒息)、使用不发火花工具;配备一定数量的导管式防毒面具、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酸碱工作服、橡胶手套。

③确定风向及紧急逃离线路。

④疏散无关人员离开罐区。

⑤准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如消防水带、移动式消防水炮等。

⑥利用喷雾水驱散和稀释泄漏气体(增加空气湿度防止静电产生),保护紧急行动人员。

⑦用LEL测爆仪确定易燃易爆危险区域(LPG浓度在2%~8.5%为爆炸危险区;氨气最易引燃浓度为17%),保证作业人员及外援车辆处于风向上方。

⑧禁止使用非防爆通讯工具,防止各种电器火花产生。

⑨确定受影响的容器或贮罐中的液位。

⑩事故处理结束后,用消防水冲冼并检查排水系统及低洼处,消除残余LPG 和氨水。

处理火灾事故总则

罐区内任何员工当确定是火灾发生后,应立即通知控制室,并报告相关领导及上级领导。由于泄漏而引发的火灾,由当事者确定火灾发生后立即向中控室报告,停止一切作业,并拔打火警电话119,并按如下处理:

①现场应急队长应立即指挥应急行动人员开启水喷雾(淋)、移动水炮、固定水炮、使用消防软管喷雾等措施冷却受火灾影响的设备;要特别注意罐体的上部气相空间的冷却保护;

②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切断燃料来源(启动ESD、关闭隔断阀进行有效隔断、排放滞留LPG、氨至气相管道、封堵泄漏区的下水道等),但应注意在燃料来源不能有效切断前,不应扑灭火焰,以防形成“爆炸气团”发生空间燃爆;

③应急行动人员必须穿戴正确的个人防护用品(防冻、防室息、消防隔热服)、使用不发火花工具;

④确定风向及紧急逃离线路;

⑤组织疏散无关人员和抢救受火灾危及伤员;

⑥利用喷雾水冷却保护紧急行动人员;

⑦禁止使用非防爆通讯工具,防止各种电器火花产生,消除一切明火源;

⑧确定受影响的储罐中的液位;

⑨当贮罐紧急放空阀或泄漏点猛烈排气,并有刺耳哨音、罐体震动、火焰发白时即为爆炸前兆,现场人员应立即撤离;

⑩着火贮罐向外倒送物料时,严禁形成负压将罐外火焰吸入罐内引起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通过对污染事故的风险评价,各相关企业单位应制定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工作计划及应急预案,消除事故隐患的发生及突发性事故应急处理方法实施等。报当地区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应急预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工厂项目概况;重大危险源筛选及危险性评估;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程序;后事故现场处理;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社会救援;网络通讯;应急救援预案的模拟演习等。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应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进行联动。具体内容见表11.6-1。

7.小结

本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和实施,并落实本报告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则项目所涉及的风险影响因素、风险危害程度可以达到同行业可接受的水平,风险事故一旦发生,也可以将环境危害降到最低水平。

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导则(试行)

(工业园区版)

目录

1 适用范围 (15)

2 园区环境应急救援的方针、原则 (15)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15)

4 术语和定义 (16)

5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18)

6 应急预案编制内容 (20)

7 格式和要求 (30)

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工业园区版)

1 适用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使工业园区能够依据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在强化园区风险管理,有效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概率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园区环境应急管理体系,规定环境应急响应措施,对突发环境事件作出有序响应,及时组织有效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失。

本导则适用于江苏省内涉及环境风险源的工业园区,包括:分布有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危险物质的单位以及产生、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等单位的工业园区。

本导则不适用于分布有存在生物安全事故和辐射安全事故风险单位的工业园区。

2 园区环境应急救援的方针、原则

环境应急救援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改善环境、保护健康、科学管理、持续发展”的方针,体现以人为本、求实求严的思想,切实加强应急管理,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外环境的影响,把事件危害降到最低,维护园区内外企业(或事业)单位及周边居民的安全和稳定。

组织实施环境应急救援活动的基本原则为:集中管理、统一指挥、规范运行、标准操作、快速反应、救援高效。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危险物质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

2003第2号);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 5085.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 5085.2)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 5085.4)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GB 5085.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 5085.6)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5085.7)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

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则。

4.1 危险物质

指《危险化学品名录》和《剧毒化学品名录》中的物质和易燃易爆物品。

4.2 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4.3 环境风险源

指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源,以及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危险物质或产生、收集、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4.4 环境敏感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

4.5 环境保护目标

指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中,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区域中可能受到影响的对象。

4.6 环境事件

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由于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财富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4.7 次生衍生事件

某一突发公共事件所派生或者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的环境事件。

4.8 突发环境事件

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4.9 应急救援

指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件危害和防止事件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损失的措施。

4.10 应急监测

指在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4.11 恢复

指在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4.12 应急预案

指根据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的类别、危害程度的预测,而制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环境风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行动。

4.13 分类

指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对不同环境事件划分的类别。

4.14 分级

分级指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对不同环境事件划分的级别。

4.15 应急演练

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练、综合演练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练。

5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5.1 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针对园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事件类别,结合本园区内部职能分工,成立以园区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预案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和工作计划。预案编制人员应由具备应急指挥、环境评估、环境生态恢复、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监测、消防、工程抢险、防化、环境风险评估等各方面专业的人员及专家组成。

5.2 基本情况调查与环境风险分析

5.2.1 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

包括园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园址的特殊状况,园区内各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分布,园区公辅、环保等公用服务设施,以及园区雨、清、污水收集管网等的平面布置图,园区内外的交通图、疏散路线图。

对园区内所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生产情况、危险

物质与危险废物情况进行汇总,并确定园区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情况。

5.2.2 园区内主要环境风险源辨识与环境风险评估

在对园区内所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环境风险源及突发环境事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调查统计并汇总的基础上,得出园区内主要环境风险源。针对企业(或事业)单位主要环境风险源的风险评估进行再评估,督促企业(或事业)单位及时修订完善风险评估情况并汇总存档。

5.2.3 保护目标危险性分析

结合园区内主要环境风险源风险评估和园区环境保护目标调查,对突发环境事件产生的污染物可能对环境敏感区域环境(或健康)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汇总。

5.3 园区环境应急能力评估

首先,园区应存有各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环境应急预案,据此了解应对各种环境风险的处置方法;以表格形式调查汇总园区内所有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环境应急物资、设施(备)与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

其次,园区应根据自身条件储备足够的个人防护和其它救护设备,以及必要的抢险救援物资作为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急物资的补充;建立园区环境应急救援队伍或者依托其他大型企业(或事业)单位或部门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的情况说明。

5.4 数据集成

园区在对企业(或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汇总的基础上,应建立园区内企业(或事业)单位基本情况、危险物质、重点环境风险源、移动环境风险源等动态管理信息库;建立园区内企业(或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库,内外应急救援队伍动态管理信息库,以及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急救援物资和设施(备)数据库,包括应急救援物资和设施(备)名称、数量、型号大小、存放地点、负责人及调用方式;应建立园区内主要环境风险源示意图,图中应注明:存放大量危险物质的地方,救援设备存放点,消防系统和附近水源,污水管道和排水系统,重大环境风险源的进口与周边道路,安全区,重大环境风

险源的位置及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5.5 应急预案编制

园区在环境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园区内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事件的类型和影响范围,编制应急预案。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方面预先明确。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相关部门及园区内企业(或事业)单位的预案相衔接。

5.6 应急预案的评审、发布与更新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评审由园区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是由有关部门、相关企业(或事业)单位、周边公众代表、专家等对预案进行评审。预案经评审完善后,由园区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同时,明确实施的时间、抄送的部门等。

园区应根据自身内部因素(如相关单位改、扩建项目等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及时更新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发布并及时备案。

5.7 应急预案的实施

预案批准发布后,园区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6 应急预案编制内容

6.1 总则

6.1.1 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

6.1.2 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6.1.3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范围,以及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级别。

6.1.4 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

6.1.5 工作原则

XX公司风险评估方案模板

XX公司风险评估方案 XXX服务有限公司

目录 一、总体概述 (1) 1.1 项目概述 (1) 二、风险评估方案 (1) 2.1风险评估现场实施流程 (1) 2.2 风险评估使用工具 (2) 2.3 风险评估方法 (2) 2.3.1资产识别 (2) 2.3.2威胁识别 (6) 2.3.3脆弱性识别 (8) 2.3.4已有安全措施确认 (9) 2.3.5风险分析 (10) 三、风险评估项目组成员 (11) 四、风险评价原则 (12)

一、概述 1.1 项目概述 为了更好的了解信息安全状况,根据《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和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要求,总体评估公司信息化建设风险。 二、风险评估方案 2.1风险评估现场实施流程 风险评估的实施流程见下图所示

2.2 风险评估使用工具 测评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见下表所示: 2.3 风险评估方法 2.3.1资产识别 2.3.1.1资产分类 首先需要将信息系统及相关的资产进行恰当的分类,以此为基础进行下一步的风险评估。根据资产的表现形式,可将资产分为数据、软件、硬件、文档、服务、人员等类型。 一种基于表现形式的资产分类方法

2.3.1.2资产赋值 2.3.1.2.1保密性赋值 根据资产在保密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在机密性上应达成的不同程度或者机密性缺失时对整个组织的影响。 资产机密性赋值表

2.3.1.2.2完整性赋值 根据资产在完整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在完整性上缺失时对整个组织的影响。 资产完整性赋值表 2.3.1.2.3可用性赋值 根据资产在可用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在可用性上应达成的不同程度。 资产可用性赋值表

风险评价准则 通用版

风险评价准则 1、目的 为确保公司生产活动平稳进行,减少或避免各种不必要的作业风险,根据国家危化品安全标准化《规范》及其其他相关内容,结合公司生产实际状况,特制定本评价准则,以期指导公司各系统生产趋于良性循环发展,使全员明晰本岗位影响安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及知识水平。 2、适用范围 本评价准则适用于公司各部门(车间)及其基层诸项活动的安全生产、操作与各项检维修活动。 3、评价依据 a国家有关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b《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c公司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d公司安全目标中规定的内容; e 本公司和国内外所发生相类似的事故统计资料 4、评价方法 公司针对当前安全评价方法众多的实际,安全评价目的和对象的不同,因每种安全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根据安全评价的对象和要达到的评价目的,选择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主要用的方法罗列如下:

5 安全评价所适用准则 5.1安全评价准则 公司制定的评价准则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事件后果的严重性S,以及与其对应的风险度R。风险度R=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事件后果的严重性S。 5.2安全评价的取值标准 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相关标准罗列如下: 5.2.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值大小判断准则: 鉴于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与及其发生频率与现有的防范、预防、检测和控制措施息息相关,倘若各项控制措施到位,并处于良好状态,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值会大大降低。如下表所示,等级数值越大,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

6 评价与治理 6.1风险评价的范围: 1. 人——人的不安全操作行为; 机——物的不安全状态; 环——环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管——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 2.(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阶段; (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8)企业周围环境;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 6.2 评价 依据公司目前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当的安全评价方法,对作业活动、生产设备设施、工艺过程等方面进行危害识别,进而按照风险评价的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划分风险等级,确定风险是否属于可接受风险。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将其分为第(五)项所制定标准,分为巨大、重大、中等风险等级别,分别确定整改的期限和整改措施,措施采取之后,应该再做一次风险评价,确定风险是否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否则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直至达到人员可接受程度。 6.2 治理 对评价为重大风险以上级别的风险,各车间科室应该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按优先顺序进行控制治理。并且应对判定为重大风险的进行详细记录,并定期更新,各车间科室应针对具体措施采取严格控制的方式,严格按照“四定”措

氨水--风险评价

1环境风险评价(氨水) 1评价目的和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营运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重点为,对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 2风险识别 本项目使用的主要危险物质为氨。本项目设置1个12m3氨水储罐,氨水储量为8 m3,约7.6t。本章的风险评价对象为氨水储罐可能引起的风险。 风险识别 (1)储罐区风险识别 罐区输配管网系统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很低,但仍不能排除因种种原因引起石油气泄漏乃至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进行全面、细致的环境风险因素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出必要的防范措施,以利于管理部门了解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早的消除事故隐患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①管材缺陷:是指因材料本身有划痕、擦伤、砂眼等瑕疵,而最终导致泄漏的情况。 ②焊缝开裂:是指由于焊接质量问题所引发的泄漏事故。 ③施工不合格:是指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因施工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工程质量缺陷,而引发的漏气现象。 ④腐蚀: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储罐内、外壁的腐蚀,引起泄漏的情况。 ⑤违规操作:主要指由于人为破坏的情况,其中主要为其它项目施工时的影响。 ⑥自然因素:是指由于地震、洪水、飓风、开春时地面下沉等自然原因而造成的损坏。

⑦夏季高温期间如防护措施不力或冷却降温系统发生故障,易引发易燃液体储罐的火灾、爆炸。 ⑧贮罐附件,如安全阀失灵、阻火器堵塞、排污孔堵塞、泄漏、压力表、液位计等不密封都会给易燃液体的安全贮存带来严重威胁,造成大量泄漏从而引起爆炸事故。 物质风险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附录A.1物质危险性标准,氨水不属于有毒、易燃或爆炸性物质,但氨水的挥发物氨气为一般毒性物质,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见表11.2-1~4。 氨水及氨气主要理化性质

常用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常用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 法(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276-90 常用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定性评估法。也称经验评估法,是按生产系统或生产工艺过程,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定性的分析、研究、评估,得出定性评估结论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通常采用安全评估表,根据经验将需要检查评估的内容以列表的方式逐项列出,现场逐条对应评估。安全评估表内容还可根据项目危险程度,将评估项目内容划分为安全否决项(不可控危险)和可控项(中等或可控危险)两部分,存在否决项时,停止评估,向上一级管理层报告;不存在否决项时,对可控项进行赋值,得分不低于规定的临界值,定性为具备安全建设条件; 可控项得分低于临界值,停止作业,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进行重新评估。

本方法适用于简单系统、大型装备,工作条件和环境相对稳定的区队开工和岗位的评估。 二、专业评估法。是指集体检查分析、专业综合评估或两者相结合的评估方式,依据现场条件、检测结果、临界指标,运用类比分析等方法,对系统运行环境、设备设施、工艺和人员技术能力、安全措施、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系统、工艺、装置以及“四新”试验应用等方面的评估。 三、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是通过分析生产运行过程中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和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这些变动与偏差对系统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找出出现变动及偏差的原因,明确装置或系统内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并针对变动与偏差产生的后果提出应对安全措施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主要分析步骤是: 1. 建立研究组,确定任务、研究对象。一是建立

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JHA﹚: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凤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识别各种步骤潜在危害时,可以按下述问题提示清单提问。 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 工具、机器是否存在危害因素?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滑倒、绊倒或坠落?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因推、举、拉用力过度而扭伤?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亍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 是否存在过度的噪音或震动? 是否存在物体坠落的危害因素? 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 2、 LSR评价法:﹙风险等级评价﹚ LSR评价法:风险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 L——可能性; S——后果严重性; R——风险度。 风险值R=可能性L ×后果严重性S

不可承受风险的确定 “不可承受的风险”的确定要依据定义,即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其指定的安全方针,确定不可承受的风险就是从评价结果中找出这样一些风险;这些风险的受控将保证组织不违反使用的安全法律的要求和其他安全的要求,并保证组织自己制定的安全方针得到实现。 其确定的方法可采用“三方把关”法。 评价结果把关。风险级别达到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均为不可承受风险。 事故把关。以前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或轻伤、一般财产损失3次及以上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无论风险级别为几级,一律为不可承受风险。如果曾经发生过某种事故,但条件已发生变化,不会再有此种事故发生,这种情况不必考虑。 法规把关。对于违反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中强制性规定的,列为不可承受的风险。如果不是强制性规定,则根据可能的事故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列为不可承受风险。 4.注意 在完成危害辨识的基础上开展风险评价工作,在风险评价期间,还应将危害辨识中漏掉的危害补充完整。

常用风险评价方法

第一部分风险评价 新年伊始随着公司业务量越来越多,给公司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风险,对作业环境的风险评价和作业岗位的风险评价工作日显重要,目前从提交的安全管控方案等安全资料上看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此公司安全环保部原与大家共同学习第一部分风险识别与评价 什么是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价的工作。即,风险评价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讲,风险评价是对(即某事件或事物所具有的信息集)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综合作用所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的评价。 风险评价任务 风险评价的主要任务包括: 识别组织(或称项目)面临的各种风险 评价风险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确定组织(或称项目)承受风险的能力 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

推荐风险消减对策 风险评价过程注意事项 在风险评价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考虑。 首先,要确定保护的对象(资产、人、其它)是什么?它的直接和间接价值如何? 其次,资产、人、其它面临哪些潜在威胁?导致威胁的问题所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第三,资产、人、其它中存在哪里弱点可能会被威胁? 第四,一旦威胁事件发生,组织(或称项目)会遭受怎样的损失或者面临怎样的负面影响? 最后,组织(或称项目)应该采取怎样的安全措施才能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就是风险评价的过程。 进行风险评价时,有几个对应关系必须考虑: 每项资产可能面临多种威胁 威胁源(威胁代理)可能不止一个 每种威胁可能利用一个或多个弱点+ 风险评价的可行途径 在风险管理的前期准备阶段,组织(或称项目)已经根据安全目标确定了自己的安全战略,其中重要的就是对风险评价战略的考

氨水罐爆炸风险防范措施

氨水罐爆炸风险防范措施 11月8日,周村嘉周热电有限公司脱硫脱硝装置氨水罐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针对氨水系统风险防范,提出如下措施: 一、规范设计 1、集输管线设置自动截断阀。 2、选用密闭性能良好的截断阀,保证可拆连接部位的密封性能。 3、合理选择电气设备和监控系统,安装报警设施和自动灭火系统,做好防雷、防爆、防静电设计,配备消防栓、干粉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和消防工具;对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工作场所,配置个人静电防护用品。 4、对于易遭到车辆碰撞和人畜破坏的管线路段应设置警示牌, 并应采取保护措施。 5、除设有就地检测液位、压力、温度的仪表外,尚须考虑在仪 表室内设置远传仪表和报警装置。当储罐内液面超过容积的85%和低于15%或压力达到设计压力时,立即能发出报警信号,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6、设有气体浓度报警系统,火灾消防手动报警按钮、压力监测、超高液位联锁切断、现场作业监视双雷达液位监控等系统。 7、根据设计资料,本项目氨水布置在厂区西侧的废气处理系统旁,储量小于10t。在设计时,应尽可能降低氨水储量,以降低其危险性;本项目氨水罐区远离厂界,距离各居民区均在1km以上,位置合理。

8、氨水罐区设置围堰(围堰尺寸:3m×4m×1m),防止氨水泄漏外流影响周围环境。 9、氨水的槽车装卸车场,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 10、氨水储罐及输送管线的工艺设计满足主要作业的要求,工艺流程简单,管线短,阀门少,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避免了由于管线过长而增加发生跑、渗、漏,由于阀门过多而出现操作上的混乱,发生泄漏等事故。 11、将氨水储罐及输送管线区域设置为专门区域进行安全保护,可设立警示标志,禁止人为火源、禁止使用可能产生火花的工具;可设立围挡,防止汽车或其他碰撞。 二、施工管理 1、选用优质的钢管及管道附件,确保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在重要部位适当增大管壁厚度。 2、为保证工程质量,关键部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3、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完工后要进行严格的试压检验。 4、储罐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降低因腐蚀而引发的事故可能性。 三、运营管理 1、定期进行安全保护系统检查,截至阀、安全阀等应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以备随时利用。 2、加强日常维护与管理,定期检漏和测量管壁厚度。为使检漏工作制度化,应确定巡查检漏的周期,设立事故急修班组,日夜值班。

企业风险评估

企业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等三个步骤 ·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面临的风险,并将风险归类 ·风险分析是将辨识出的风险放进统一的模型中进行分析处理,进一步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包括风险对企业目标实现的可能影响、这些风险物化的多重情境分析和统计特性、可能的影响因素和方式 ·风险评价是评价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影响,企业影响最大的风险将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点 企业风险因素:·外汇风险·市场风险·外交风险·体制风险·政策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产品风险·人事风险·购并风险·经营风险企业内部风险 1、经营风险:因原材料供应、能源、技术、产品价格、商品销售、业务结构、特许经营、汇率调整等原因,对公司经营造成的实质性影响。 2、资产风险:因大股东出资不到位、公司资产不实,大股东长期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资产而侵害公司利益,上市公司为大股东抵押担保等原因,对公司资产安全形成隐患。 3、财务风险:因公司示建立独立核算体系、内部控制制度虚设、管理失控、公司利润不实、采取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潜亏挂帐、变更会计方法等手段操纵利润、编造虚假业绩,公司财务状况恶化,或有负债造成等原因,对公司造成潜在风险。 4、行为风险:因公司董事不履行诚信义务,不履行承诺事项,不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因虚假披露、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导致投资者利益损失,由道德风险引发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 企业外部风险 1、行业风险:因公司所处行业状态,对相关产业的依赖程度而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以及行业竞争所带来的风险。 2、市场风险:因经济、金融形势及相关行业对市场造成的波动,市场变化及产品的可替代性对公司经营损益造成的影响。 3、项目风险:因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包括人力资源、技术和管理等)对项目财务目标造成影响,以及市场变化对公司预期收益带来的影响。 4、政策风险:因相关政策的规定和调整对公司造成的限制和影响。 5、股市风险:因公司股票价格受企业经营状况及利率、通货膨胀、有关政策等因素影响而造成较大波动,涉及的股市风险对公司再融资功能产生的影响。 高风险行业:医药和化学制品制造商、银行、金融机构、航空、铁路、公交和地铁系统、宾馆、饭店旅游公司、核电厂、食品制造和分销企业、夜总会、娱乐休闲场所、软饮料和果汁生产商、建筑、房地产公司、煤气

常用风险评价方法

新年伊始随着公司业务量越来越多,给公司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风险,对作业环境的风险评价和作业岗位的风险评价工作日显重要,目前从提交的安全管控方案等安全资料上看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此公司安全环保部原与大家共同学习第一部分风险识别与评价 什么是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价的工作。即,风险评价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讲,风险评价是对信息资产(即某事件或事物所具有的信息集)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综合作用所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的评价。 风险评价任务 风险评价的主要任务包括: 识别组织(或称项目)面临的各种风险 评价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确定组织(或称项目)承受风险的能力 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 推荐风险消减对策 风险评价过程注意事项

在风险评价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考虑。 首先,要确定保护的对象(资产、人、其它)是什么?它的直接和间接价值如何? 其次,资产、人、其它面临哪些潜在威胁?导致威胁的问题所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第三,资产、人、其它中存在哪里弱点可能会被威胁? 第四,一旦威胁事件发生,组织(或称项目)会遭受怎样的损失或者面临怎样的负面影响? 最后,组织(或称项目)应该采取怎样的安全措施才能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就是风险评价的过程。 进行风险评价时,有几个对应关系必须考虑: 每项资产可能面临多种威胁 威胁源(威胁代理)可能不止一个 每种威胁可能利用一个或多个弱点 + 风险评价的可行途径 在风险管理的前期准备阶段,组织(或称项目)已经根据安全目标确定了自己的安全战略,其中重要的就是对风险评价战略的考虑。所谓风险评价战略,其实就是进行风险评价的途径,也就是规定风险评价应该延续的操作过程和方式。 风险评价的操作范围可以是整个组织,也可以是组织中的某一部分,或者独立的信息系统、特定系统组件和服务。针对检修

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最新版

风险辨识和评价方法 风险辨识和评价的方法很多,各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即先把整个作业活动(任务)划分成多个工作步骤,将作业步骤中的危险源找出来,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若现有安全控制措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应制定新的安全控制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危险性仍然较大时,还应将其列为重点对象加强管控,必要时还应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加以保障,从而将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 2.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是依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国家、地方的相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②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③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特别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引发事故的各种潜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成功经验。

④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如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的不安全因素,或作为防止事故控制点源列入检查表。 3. 风险矩阵分析法(LS) 风险矩阵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将风险事件的后果严重程度相对的定性分为若干级,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相对定性分为若干级,然后以严重性为表列,以可能性为表行,制成表,在行列的交点上给出定性的加权指数。所有的加权指数构成一个矩阵,而每一个指数代表了一个风险等级。R=L×S;R:风险程度;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重点考虑事故发生的频次、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S: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性,重点考虑伤害程度、持续时间。 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三种因素分别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 5.风险程度分析法(MES) 风险程度分析法是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它是对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的改进。风险程度R,R=M×E×S。其中M为控制措施的状态;暴露的频繁程度E增加了职业病发病情况、环境影响状况两项影响因素;事故的可能后果S,

华润公司风险评估报告

华润公司风险评估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华润公司法律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投资中心 王志冬 关键词:制度法律风险压力测试信用法律风险财务法律风险分析 摘要:依据对风险的识别,华润公司存在三大法律风险:现有公司法人人格制度存在的缺陷导致的制度法律风险、信用法律风险分析、财务法律风险分析。 进行法律风险评估的第一个重要步骤是做好风险识别。通过对山东华润制药有限公司的《材料编报说明》、《山东华润制药有限公司章程》、《山东华润有限公司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对华润公司的制度法律风险进行了识别分析;通过应收帐款部分得注解和2005年至2007年三个年度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进行了信用法律风险的识别;通过综合材料中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短期借款进行了财务法律风险的识别。 依据对风险的识别,华润公司存在三大法律风险:现有公司法人人格制度存在的缺陷导致的制度法律风险、信用法律风险分析、财务法律风险分析。 一、现有公司法人人格制度存在的缺陷导致的制度法律风险 公司的人格特性是一种的抽象的概念,公司是股东实现取得利益的一种形式,公司在经营上仍要通过股东的行为开展经营活动,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受控于股东的行为,公司在经济上不可能独立于股东。如股东在不受法律约束的情况下,必然为了追求最大利润的实现而滥用法人人格制度。在公司的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侵害债权人利益时,债权人由于缺乏维护自己利益的法律保障,而得不到法律救济。如果没有法律约束公司法人人格及股东有限责任的滥用,而不否定公司法人人格,必将对社会公正、正义的实现产生影响。为了杜绝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发生,及对其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进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81483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规范企业风险评价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辨识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分析评价,评定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优先控制顺序,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根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2 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及工作程序,明确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在开展风险评价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 1.3 本制度主要从风险管理的范围与评价方法、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隐患治理和风险信息更新等环节进行规定。 1.4 引用和支持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2002年11月1日实施)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12.1实施) (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4)《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9 (8)《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

(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 (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 (11)《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1990 (12)《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13)《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 (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9 (15)《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2008 (16)《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17)《安全色》GB2893-2008 (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2009 (19)《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及标志》GB13690-1992 (20)《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2009 (21)《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 (22)其他相关规范、标准等 2 风险评价目的、范围与准则 2.1 风险评价的目的: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2.2 风险评价的范围:

企业风险评估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 企业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等三个步骤 ·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面临的风险,并将风险归类 ·风险分析是将辨识出的风险放进统一的模型中进行分析处理,进一 步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包括风险对企业目标实现的可能影响、这些风险物化的多重情境分析和统计特性、可能的影响因素和方式 ·风险评价是评价风险对企业目标的影响,企业影响最大的风险将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点 企业风险因素:·外汇风险·市场风险·外交风险·体制风险·政策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产品风险·人事风险·购并风险·经营风险企业内部风险 1、经营风险:因原材料供应、能源、技术、产品价格、商品销售、业务结构、特许经营、汇率调整等原因,对公司经营造成的实质性影响。 2、资产风险:因大股东出资不到位、公司资产不实,大股东长期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资产而侵害公司利益,上市公司为大股东抵押担保等原因,对公司资产安全形成隐患。 3、财务风险:因公司示建立独立核算体系、内部控制制度虚设、管理失控、公司利润不实、采取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潜亏挂帐、变更会计方法等手段操纵利润、编造虚假业绩,公司财务状况恶化,或有负债造成等原因,对公司造成潜在风险。 4、行为风险:因公司董事不履行诚信义务,不履行承诺事项,不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因虚假披露、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导致投资者利益损失,由道德风险引发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 企业外部风险 1、行业风险:因公司所处行业状态,对相关产业的依赖程度而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以及行业竞争所带来的风险。 2、市场风险:因经济、金融形势及相关行业对市场造成的波动,市场变化及产品的可替代性对公司经营损益造成的影响。 3、项目风险:因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包括人力资源、技术和管理等)对项目财务目标造成影响,以及市场变化对公司预期收益带来的影响。 4、政策风险:因相关政策的规定和调整对公司造成的限制和影响。 5、股市风险:因公司股票价格受企业经营状况及利率、通货膨胀、有关政策等因素影响而造成较大波动,涉及的股市风险对公司再融资功能产生的影响。 高风险行业:医药和化学制品制造商、银行、金融机构、航空、铁路、

常用护理_风险评估量表

常用护理风险评估 3.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细则

5.营养 平常的食物摄入模式 6.摩擦力和 剪切力非常差 从来不能吃完 一餐饭,很少 能摄入所给食 物量的1/3 ;每 天能摄入2份 或 2 份以下的 蛋白量(肉或 者乳制品); 很少摄入液体; 没有摄入流质 饮食,或者禁 食和(或)清 流质或静脉输 入〉5天已成 为问题 移动时需要中 等量到大量的 帮助;不可能 做到完全抬空 而不碰到床单; 在床上或者椅 子上时经常滑 落,需要在大 力帮助下重新 摆体位;痉挛、 挛缩或躁动不 安通常会导致 摩擦 可能不足 很少吃完一餐 饭,通常只能 摄入所给食物 量的1/2 ;每天 蛋白摄入量是 3 份肉或者乳 制品,偶尔能 摄入规定食物 量,或者可摄 入略低于理想 量的流质,或 者是管饲 有潜在问题 躯体移动乏力, 或者需要一些 帮助;在移动 过程中,皮肤 在一定程度上 会碰到床单、 椅子约束带或 其他设施;在 床上或椅子上 可保持相对好 的位置,偶尔 会滑落下来 足够 可摄入供给量 的一半以上, 每天4份蛋白 (肉或者乳制 品);偶尔会 拒绝食物,如 果供给食物通 常会吃掉,或 者管饲或全胃 肠道外营养 (TPN)能 达 非常好 每餐能摄入绝 大部分食物, 从来不拒绝食 物,通常吃4 份或更多的肉 类和乳制品, 两餐 间偶尔进食, 不需要其他补 充食物 到绝大部分的 营养所需 无明显问题 能独立在床上 或椅子上移动; 具有足够的肌 肉力量,在移 动时能完全抬 空躯体;在床 上或椅子上总 能保持良好的 体位 备注:1.评估值:分数23~6分。分数越低越危险。轻度危险:15~18分;重度危险:分;高度危险:10~12分;极度危险:w 9分。2?申报对象:(1)总分w 12分的患者; 压疮患者。13~14 (2)

氨水风险防范措施

氨水风险防范措施 一、规范设计 (1)输送管线设置自动截断阀。 (2)选用密闭性能良好得截断阀,保证可拆连接部位得密封性能。 (3)合理选择电气设备与监控系统,安装报警设施与自动灭火系统,做好防雷、防爆、防静电设计,配备消防栓、干粉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与消防工具;对可能产生静电危害得工作场所,配置个人静电防护用品。 (4)对于易遭到车辆碰撞与人畜破坏得管线路段应设置警示牌,并应采取保护措施。 (5)除设有就地检测液位、压力、温度得仪表外,尚须考虑在仪表室内设置远传仪表与报警装置。当储罐内液面超过容积得85%与低于15%或压力达到设计压力时,立即能发出报警信号,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6)设有气体浓度报警系统,火灾消防手动报警按钮、压力监测、超高液位联锁切断、现场作业监视双雷达液位监控等系统。 (7)氨水布置在设计时,应尽可能降低氨水储量,以降低其危险性;氨水罐区远离厂界,距离各居民区均在1km以上,位置合理。 (8)氨水罐区设置围堰,防止氨水泄漏外流影响周围环境。 (9)氨水得槽车装卸车场,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 (10)氨水储罐及输送管线得工艺设计满足主要作业得要求,工艺流程简单,管线短,阀门少,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避免了由于管线过长而增加发生跑、渗、漏,由于阀门过多而出现操作上得混乱,发生泄漏等事故。 (11)将氨水储罐及输送管线区域设置为专门区域进行安全保护,可设立警示标志,禁止人为火源、禁止使用可能产生火花得工具;可设立围挡,防止汽车或其她碰撞。

二、施工管理 (1)选用优质得钢管及管道附件,确保工程所用材料得质量,在重要部位适当增大管壁厚度。 (2)为保证工程质量,关键部件引进国外先进得技术与设备。 (3)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完工后要进行严格得试压检验。 (4)储罐采取有效得防腐措施,降低因腐蚀而引发得事故可能性。 三、运营管理 (1)定期进行安全保护系统检查,截至阀、安全阀等应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以备随时利用。 (2)加强日常维护与管理,定期检漏与测量管壁厚度。为使检漏工作制度化,应确定巡查检漏得周期,设立事故急修班组,日夜值班。 (3)保证通讯设备状态良好,发生事故及时通知停止送气。 (4)加强维护保养,所有管线、阀件都应固定牢靠、连接紧密、严密不漏。 (5)根据工作环境得特点,工作人员配置各种必须得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防护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鞋靴等。 (6)应特别注意防止野蛮施工对储罐得破坏。在建设单位领取施工证时,均应经有关部门查明附近有无管线,并提出相应要求后方可施工,并建立相关得责任制度。 (7)储罐进行切割与焊接动明火时,应有切实可行得安全措施。 (8)储罐放空时,应根据放空气量多少与时间长短划定安全区域,区内禁止烟火,断绝交通。人与动物必须清场撤离,告知附近居民作好防护准备。 (9)燃气得泄漏与爆炸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其发生与否与危险程度又与设备装置、施工质量、操作规程、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有关,需要对社会各界广为宣传,使人们重视这一潜在得风险,并了解基本得减灾常识。做到燃气泄漏时避免明火,

企业制药公司风险评估报告

目 录 1.目的 2.适用范围 3.内容 3.1.概述 3.2.风险识别 3.3.风险分析 3. 4.风险评分 3. 5.风险控制 4.评估总结 5.评估报告起草、审核和批准 1.目的 取样是检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从大量的样品中取出少量样品进行分析,应考虑取样的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不然就失去了检验的意义。据此,取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均匀、合理。 2.适用范围: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和包装材料等取样过程质量的控制。 3.内容 3.1.概述: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及本公司《质量风险管理规程》,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以保证产品质量,本报告是对取样方法所进行的质量风险评估。公司成立质量风险评估小组: 制药有限公司风险评估报告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3.2.风险识别 3.2.1我公司已制定有取样管理制度和取样操作程序,依据风险评估找出制度和程序中潜在的给产品带来的危险,以修订和完善制度和程序,为降低检验风险提供基本的保障。 3.2.2采用头脑风暴法,由风险评估管理小组开展风险调查,召集物料部、质量保证部、生产技术部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分别列出取样过程中可能出现和容易出现的风险点,见表一: 表一 3.3.风险分析 依据以往经验进行风险分析,找出风险发生的原因,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可检测性,见表二。 表二

3.4.风险评分 3.4.1 采用ICH Q9推荐的方法FMEA(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3.4.2 风险RPN值=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严重性(S)×可检测性(D) 接受标准RPN值≤8 3.4.3评分标准表

风险评价方法

常见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哪些? 答:商业银行风险的评价是指商业银行在取得风险估计结果的基础上,研究该风险的性质,分析谈风险的影响,寻求风险对策的行为。 风险评价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主观因素,不同的管理者对同样货币金额的风险有不同的评价方法。这是因为相同的损益对于不同地位、不同处境的法人具有不同的效用。所谓效用,是指利益或收益存在于主体心目中的满足欲望或需要的能力。 主观因素决定着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而其态度不外乎三种情况:拒绝风险,放弃盈利机会;承担风险,追求利润;合理地规范其所能承受的风险程度,不因高盈利而冒大风险,也不因小风险而放弃盈利机会。显然,后者的态度是积极稳健的。商业银行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是研究在采取某种措施的情况下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以及可以取得多大的效果。2.权衡分析法。权衡分析法是将各项风险所致后果进行量化比较,从而各项风险的存在与发生可能造成的影响。3.风险效益分析法。风险效益分析法是研究在采取某种措施的情况下,取得一定的效果需要承担多大的风险。 4.统计型评价法。统计型评价法是对已知发生的概率及其损益值的各种风险进行成本及效果比较分析并加以评价的方法。 5.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是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将风险的构成要素划分为若干具体的项目,由专家对各项目进行调查统计评出分值,然后根据分值及权数计算出各要素的实际评分值与最大可能值之比,作为风险程度评价的依据。 风险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参加评价的单位必须具有指定主管部门批准的资格,需要有资质人员参与的一定组织形式,经过确立项目、信息搜集、最终评价报告等一系列的运作过程。风险评价的质量直接关系机械产品的安全性,关系到机器使用者的劳动条件和生命安全。本书无意对风险评价整个组织系统工作做全面论述,仅对评价工作的方法和工具作一介绍。 1.风险评价的工作方法 (1)跨职能小组。它包括领导、安全工程管理和技术、机械的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制造、维修、原材料采购、市场营销、财务、甚至机械产品的用户等各类人员,尤其是安全工程人员和用户的尽早参与有重要意义。多方面的人员组成风险评价跨职能小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产品的安全提出有益的建议,达到人力、信息、工具和方法,甚至知识和经验的高度集成,资源共享,避免走弯路。 (2)并行工程。跨职能小组内有分工,各分工小组之间的工作程序可以并行展开,使评工作的一部分迭代过程可以重叠或同时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并行工程不能省去评价程序工作中的任何环节,各分工小组的工作内容允许有交叉,但各自的职责要求必须明确,不得含糊,以免出现漏评价,特别要防止重大疏漏。 (3)明确进度。为保证风险评价的质量,防止评价工作的随意性,评价工作一定要有明确的计划和进度目标要求(建立工作流程图),坚持阶段检查、评审和意见反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协调关系、交流经验、避免失误,以利整个评价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2.机械风险评价的常用L具简介 (1)安全检查表(SCL)。这是事先以机械设备和作业情况为分析对象,经过熟悉并富有安全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员的详尽分析和充分讨论,编制的一个表格(清单)。它列出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要求、各项赋分标准、安全等级分值标准等内容。对系统进行评价时,对照安全检查表逐项检查、赋分,从而评价出机械系统的安全等级。 (2)事故树分析(FTA)。事故的树形演绎分析法,是围绕一个特定的事故开始,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把特定的事故和所有的各层原因(危险因素)之间用逻辑门符号连接成树状图形,再通过对事故树简化、计算达到分析、评价的目的。 (3)作业条件(岗位)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一金尼法)。将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分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的频繁程度(E)和事故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C)三个因素,由专家组成员按规定标准给这三个因素分别打分并取平均值,将三因素平均值的乘积D=L?E?C作为危险性分值(D),来评价作业条件(岗位)的危险性等级。D值越大,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也越大,这是一种半定量的评价方法。 (4)劳动卫生分级评价。目前已采用的劳动卫生分级评价方法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有毒作业分级、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噪声作业分级、高温作业分级、低温作业分级、冷水作业分级、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及

各种风险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各种风险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是企业基础工作和基层工作,是全员、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 安全生产标准化包含安全目标、组织机构和人员、安全责任体系、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队伍建设、生产设备设施、科技创新与信息化、作业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职业健康、安全文化、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16个方面。 针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需要,《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推荐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分析方法,比如工作危害分析(JHA)法、安全检查表(SCL)法、预危险性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 厂里常用的是工作危害分析(JHA)法、安全检查表(SCL)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和最近展开的危险与可操作 性分析(HAZOP)。很多同志对几种分析方法的区别和适用范围不是很清楚,以至于工作开展过程中会遇见很多问题,诸如感 觉重复作业、分析不够全面、主次不明等等。下面就将厂里常用的几种分析方法的区别和适用范围简单地介绍一下:

评价方法特点适用范围应用条件(推荐人员)优缺点 工作危害分析(JHA)较细致,将一项作业按步骤 分解,识别每一个步骤中的 危害和可能的事故,并设法 消除 以员工作业过程为主线, 分析作业过程中存在的 风险 分析人员熟悉该操作 (推荐车间班组长或 技术员参与分析) 简便易行、便于掌 握,分析细致;不 适用于对装备和工 艺的分析 安全检查表(SCL)基于经验,分析人员列出一 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 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 危害、设计缺陷和事故隐患 可用于对物质、设备设 施和作业场所的分析 需要参考有关法律法 规、标准和管理、操 作等规程,分析人员 需要一定经验 简便、易于掌握, 需要提前编写,便 于检查,但不够灵 活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 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 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 法。按规定对系统事故发生 的可能性、人员暴露情况、 危险程度赋分,计算后评定 危险性等级 各类生产作业条件赋分人员熟悉系统、 对安全生产有丰富的 知识和实践经验 简便、实用、适用 范围广;受分析人 员主管影响较大 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系统详细地对工艺过程和操 作进行检查,以确定过程的 偏差是否导致不希望的后果。 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工艺 过程或状态中的变化(即) 偏差,然后分析其产生原因、 后果及可以采取的措施 该方法可用于连续或间歇 过程,还可以对拟定的操 作规程进行分析 对于大型复杂的项目, 需要设计、工艺、操 作、设备、仪表、电 气、安全、公用工程 等方面的人员共同完 成 能够详细地分析工 艺过程;需要人 员、时间相对较 多,适合对关键的 工艺过程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