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碳的多样性

第1节碳的多样性
第1节碳的多样性

第1节 碳的多样性 第1课时 碳的单质及含碳化合物

预习案

1.什么是同素异形体?你能列举哪些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碳的同素异形体

2.金刚石、石墨和C 60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物理性质不同?

3、种类繁多的含碳化合物

3?

????

有机物:如 等。无机物????? 氧化物:如 等。碳酸盐:如方解石 ,白云石 , 菱镁矿 ,菱铁矿 等。

4、Na 2CO 3和NaHCO 3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 一轮复习教学案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班级__________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碳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装置及原理 【预习导学】 一、非金属单质——碳 1、同素异形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碳的同素异形体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的化学性质 (1)与O2反应 O2充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2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CuO)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非金属氧化物(如H2O、CO2、SiO2等)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强氧化剂(如浓硝酸、浓硫酸等)反应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熔点高,有滑腻感,用于制润滑剂;质软,在纸上划过留痕迹,用于制铅笔芯 B.金刚石有良好的导电性,耐高温,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刻画玻璃的工具 C.“汽水”浇灌植物有一定的道理,其中CO2的缓释,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D.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片业的发展,可以说“硅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 二、碳的氧化物 1.CO _______色、_______味的气体,_______毒,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 作为_______的主要成分,冶炼金属的还原剂。 2.CO2(酸性氧化物)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水溶性________,密度比空气________,固体时俗称________。 (2)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不助燃。 ②氧化性:(与C、Mg等反应) 方程式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CO2 + Ca(OH)2—②CO2 + CaCO3 + H2O— ③CO2 + NH3 + NaCl(饱和) + H2O —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与Na2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CO2通入NaOH与Ca(OH)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的先后顺序?

《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案3

《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为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碳及其某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在初中化学已有涉及,本节继续较深入的介绍碳的多样性及碳转化的多样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碳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并了解碳的重要化合物Na2CO3与NaHCO3。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有关碳单质和一些碳的重要化合物(如CO、CO2、CaCO3)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已有所学习。因此,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能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设计思想 设置情景、探究实验,运用媒体展示,交流研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营造探究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这样,即可利用“似曾相识”的正面效应——学习基础,又可消除“似曾相识”的负面影响——“冷饭热炒”。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素异性体的概念。 2.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主要性质。 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 〔阅读〕课本P59一、二段 〔展示〕金刚石、石墨、C60有关视频资料 〔提问〕通过阅读和视频资料,联系初中所学知识,想一想: 1.例举已学过的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含碳的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哪类物质(根据物质的分类),分别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 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3.石墨、金刚石结构的异同,碳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 4.碳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学案第二课时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学案(第二课时) 【基础知识巩固】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C.金刚石硬,石墨质软D.它们里面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E.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石墨F.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G.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H.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2、下列俗称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 A.苏打、小苏打B.胆矾、绿矾C.火碱、烧碱D.纯碱、烧碱 3、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最常用的方法是( ) A.通过澄清的石灰水B.通过灼热的碳层 C.通过水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4、区别固体Na2CO3和NaHCO3,最好的方法是( ) A.加热B.两者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C.溶于水,比较其溶解性D.两者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石灰水 【学习目标】 1、了解Na2CO3和NaHCO3的相关性质。 2、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在生产中的循环。 3、通过探究活动完成对Na2CO3和NaHCO3的鉴别。 【课内探究】 1、通过阅读P64和P65页相关内容,请整理Na2CO3和NaHCO3的所有性质和化学方程式 2、请试着把1题中的化学方程式改成离子方程式 3、阅读P65页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画出碳循环的网络图 4、阅读P68内容,请写出所有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并找出还原剂。

【重点知识整理】 【巩固练习】 1、以下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碳酸盐的是( ) ①纯碱②蛋白质③大理石④方解石⑤胡萝卜素⑥菱铁矿⑦淀粉 A.只有①③④⑥B.只有①②③④⑥⑦ C.只有①③④⑤D.只有②③④⑤⑥ 2、当下列物质分别滴加醋酸时,会产生相同气体的是( ) 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贝壳④锅垢⑤白云石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④⑤C.只有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3、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 ) A.氯化钙溶液B.石灰水C.饱和碳酸钠溶液D.次氯酸钙溶液4、下列关于碳酸氢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它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B.其分子式为NaHCO3·10H2O,在空气里易风化 C.可以跟氢氧化钠起反应,生成正盐 D.与碳酸钠相比,若质量相同,分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碳酸氢钠得到的CO2多 5、要除去硫酸钠里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应加入的物质是( ) A.氯化钡溶液B.稀硫酸C.石灰水D.氢氧化钠 6、关于NaHCO3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酸反应放出等量的CO2所消耗的酸比Na2CO3少 B.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Na2CO3要大 C.热稳定性比Na2CO3小 D.NaHCO3只能和酸作用不能和碱作用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Na与H2O反应:Na+2H2O====Na++2OH-+H2↑ B.Na2O与盐酸反应:O2-+2H+====H2O C.NaH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CO32-+2H+====CO2↑+H2O D.NaOH溶液与小苏打溶液混合:HCO3-+OH-==== CO32-+H2O 8、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HCO3-+H+====H2O+CO2↑的是 ( ) A.NaHCO3+HCl溶液B.Na2CO3+HCl溶液 C.NaHCO3+Ca(OH)2(少量)溶液D.NaHCO3+NaOH溶液 9、向碳酸钠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生成二氧化碳为止,则在此过程中,溶液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可能是() 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 C.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D.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 10、可以说明溶液中大量存在CO32-的理由是() A.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碳的多样性知识点总结

碳的多样性 一、非金属单质——碳 1、同素异形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碳的同素异形体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的化学性质 请完成下列方程式 ⑴ C + O2——⑵ C + CuO—— ⑶ C + CO2—— ⑷ C + SiO2——(工业制粗硅) ⑸ C + H2O(g)——(工业制水煤气) 【小结】碳的化学性质很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 练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熔点高,有滑腻感,用于制润滑剂;质软,在纸上划过留痕迹,用于制铅笔芯 B.金刚石有良好的导电性,耐高温,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刻画玻璃的工具C.“汽水”浇灌植物有一定的道理,其中CO2的缓释,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D.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片业的发展,可以说“硅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 二、碳的化合物 1、碳的氧化物 (1)碳的氧化物的性质(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CO2+ Ca(OH)2——②CO2 + CaCO3 + H2O— ③CO2 + NH3 + NaCl(饱和)+ H2O ——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O2 + Mg ——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CO + CuO ⑥CO + Fe2O3(工业炼铁) 【小结】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 常温下可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一氧化碳是不成盐氧化物,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_______,高温条件下可与_________反应。 (2)CO2的制备 ①工业制法: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法:

鲁科必修1第0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1

班级姓名 第三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和其物理性质的差异及其原因。 2、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上的区别。 【知识梳理】阅读课本P62-63,填写并记住下列内容: 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为:和三大化石燃料是指: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1、金刚石:硬度、的晶体,可用做装饰品,切割玻璃、大理石等。每个碳原子都与相邻的个碳原子连接,形成的结构。 2、石墨:色、、、易的片状固体。常用于做电极、铅笔芯。碳原子呈状排列,每一层上的碳原子以较强的相互作用形成形结构,层与层作用力,可以滑动。 3、C60分子:色的固体。在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结构像足球,故名足球烯。碳原子位于球的表面,呈形和形排列,球内是空的。 4、同素异形体 (1)定义:由相同的组成的的,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注意:同素异形体物理性(填“相似”或“不同”),化学性质。 (2)实例:碳的同素异形体有、、, 氧的同素异形体有、,磷的同素异形体有、。 例题1.最近,科学家研制得到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的结构,分子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C. C60能导电 D.C60的相对分子量是720 g/mol 例题2.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的石墨纤维,造成电线、电厂设备破坏。这是由于石墨() A.有放射性 B.易燃、易爆 C.能导电 D.有剧毒

阅读课本P64-65,“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填写并记住下列内容: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1、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碳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1)有机物:如、、等中都含有碳元素, (2)无机化合物: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各种碳酸盐。 常见的碳酸盐矿石及其成分:大理石方解石白云石 菱锌矿菱镁矿菱铁矿 2、两种重要的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CO32-的盐称为碳酸盐,含HCO3-的盐称为碳酸氢盐)(1)主要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实验:详见课本P64活动探究) 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并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A: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1)与酸 Na2CO3 + HCl -- 离子方程式: Na2CO3 + CO2 + H2O -- 离子方程式: (2)与某些碱Na2CO3 + Ba(OH)2–- 离子方程式: Na2CO3 + Ca(OH)2–- 离子方程式: (3)与某些盐 Na2CO3 + BaCl2 --离子方程式: Na2CO3 + CaCl2 --离子方程式: B: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1)与酸 NaHCO3 + HCl -- 离子方程式: (2)与碱 NaHCO3 + NaOH –- 离子方程式: NaHCO3 + Ca(OH)2 -- 离子方程式: NaHCO3 + Ba(OH)2 -- 离子方程式: (3)受热易分解 NaHCO3==

《碳的多样性》教案(2)

碳的多样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使学生能够解释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2、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二、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说课稿

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说课稿(鲁科版)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于某中学的某老师,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给大家介绍我设计的这节课。这节课是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三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依据新课标理念,教育改革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课后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本节内容选自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有关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物质分类以及离子反应的相关内容,现在正式进入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中,应该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性展示。 作用:学习本节内容,既可以加深对研究物质性质方法和程序的理解,又能用此性质去解释很多实际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学好本节知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后续其他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2、三维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我确定出本节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同素异形体

(2).初步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关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充分运用实验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启发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探索反应原理; (2).通过小组共同构建物质关系图,培养学生梳理知识,总结能力; (3)通过总结评价和学习经验分享让学生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碳酸盐的探究,进一步理解其他多元弱酸; (2).进一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二、说教法(教学策略): 1、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学我注重学生的设计探究实验环节,并借助运用实验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和挑战性,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探索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和观察等,利用鲜活实验现象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求答案,提高学生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 三、说学法(学情分析): 学生此前通过前面相关知识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碳酸盐的相关

碳的多样性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1、同素异形体 由相同的组成的的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碳的同素异形体有、、,氧的同素异形体有、,磷的同素异形体有、。 解读:同素异形体的性质不同是指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不同的单质具有不同的结构 (1)与O2反应 O2充足:_______________。 O2不足:_________________。 (2)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CuO)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非金属氧化物(如H2O、CO2等)反应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碳元素是组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 1.CO __色、__味的气体,__毒,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现象是___________ ____。 ②还原性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用途 作为_______的主要成分,冶炼金属的还原剂。 2.CO2(酸性氧化物) (1)物理性质 色、无味的气体,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固体时俗称____。 (2)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不助燃。 ②氧化性 CO2与C、Mg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 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④与Na2O2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法 ①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气体发生器:启普发生器或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③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 (4)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途:制冷剂,人工降雨,灭火,光合作用的原料。

化学:碳的多样性教案鲁科版必修[3]

碳的多样性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为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碳及其某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在初中化学已有涉及,本节继续较深入的介绍碳的多样性及碳转化的多样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碳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并了解碳的重要化合物Na2CO3与NaHCO3。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有关碳单质和一些碳的重要化合物(如CO、CO2、CaCO3)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已有所学习。因此,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能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三、设计思想 设置情景、探究实验,运用媒体展示,交流研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营造探究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探究学习方法,培养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这样,即可利用“似曾相识”的正面效应——学习基础,又可消除“似曾相识”的负面影响——“冷饭热炒”。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素异性体的概念。 2.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主要性质。 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纳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碳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又是构成地壳中岩石和化石燃料的主要元素。碳以多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碳的多样性。 〔阅读〕课本P59一、二段 〔展示〕金刚石、石墨、C60有关视频资料 〔提问〕通过阅读和视频资料,联系初中所学知识,想一想: 1.例举已学过的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含碳的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哪类物质(根据物质的分类),分别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 2.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3.石墨、金刚石结构的异同,碳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 4.碳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5.如何证明石墨、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金刚石 碳单质石墨 C60 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用途比较。 金刚石、石墨结构分析。 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组成结构性质不同的单质。 〔阅读〕课本P60中的化学前沿。 〔转折〕尽管碳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但它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例如:蛋白质、淀粉、天然气等有机化合物;CO2、碳酸盐等无机化合物。 〔提问〕例举常见的含碳化合物,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化合物?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习题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第一课时碳的物质家族课后学案: A卷 一、选择题 1、关于金刚石、石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 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C 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 D 他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关于Na2CO3和NaHCO3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2CO3不如NaHCO3易溶于水。 B、NaHCO3比Na2CO3稳定。 C、石灰水能和NaHCO3反应,不于Na2CO3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3、人体吸入后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气体是() A、Cl2 B、N2 C、CO D、CO2 4、已知某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① C + CO2高温2CO ②CO +H2O 高温 CO2 +H2由此可以推断,该温度下C、CO、H2的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 A、CO>C>H2 B、C>CO>H2 C、C>H2>CO D、CO>H2>C 5、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A、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B、通过灼热的炭 C、通过水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6、将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不是化学变化 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相同 C、是氧化还原反应 D、是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7.在空气中久置而不变质的是( ) A、碳酸钠晶体 B 、漂白粉C.氧化钠D、纯碱 8、在盛有NaOH溶液试剂瓶口,常看到有白色固体生成,该白色固体是( )

A.NaOH B.Na2O C.Na2CO3 D.NaHCO3 9、取两份质量相同的小苏打,一份直接与稀盐酸反应,另一份先加热至恒重, 再与稀盐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消耗相同浓度的盐酸一样多 B.消耗同浓度的盐酸后者多 C.与盐酸反应后相同条件下收集的气体一样多(不包括加热生成的) D. 与盐酸反应后相同条件下收集的气体后者多。(不包括加热生成的) 10、金刚石、石墨、C60、氧气归为一类物质,从下列物质中选出跟它们同类的() A、水 B、氢气 C、氯化钠 D、硫粉 11、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你认为目前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是() A植物的呼吸作用与腐烂放出CO2 B动物的呼吸作用放出的CO2 C工业大量燃烧含C的燃料 D建筑工业的发展使大量碳酸盐分解。 12、可以用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最好的是() A、加澄清的石灰水 B、加热 C、加稀盐酸 D、加CaCl2溶液 二、非选择题 13.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1)和反应(3)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_____。 14.(1)古代土法制碱中,用Na2CO3和Ca(OH)2反应制烧碱(用化学方程式

碳的多样性

碳的多样性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XX号考生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碳的多样性】,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我将尝试利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教学,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谈一谈我对本教材的理解。【碳的多样性】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碳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节主要包括了三部分内容,碳单质的多样性、含碳化合物的多样性、碳元素转化的多样性。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为以后学生学习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培养学生解决或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化学知识的学习,已初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般方法,能根据现象初步分析所学的化学知识。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但是,由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有限,不能自主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再加上知识面较窄,生活阅历较浅,对重难点的化学知识不熟悉,这就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化学知识并提高化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确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课前预习与资料准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联想质疑、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体验化学的科学价值与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根据以上对教材、学情、目标的分析,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原理,结合本节课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实验促成法,情景交流法,探究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凭借实用有趣的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然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过程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使教学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便于学生的学习,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高、课堂小结、作业布置五个环节进行,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溶洞、煤炭、珊瑚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片所涉及的物质中,哪些物质含有碳元素?哪些现象与碳及其化合物有关?碳元素在自然界中是如何转化的?这样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即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新课教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进入第一部分的学习—多种多样的碳单质【板书】,展示金刚石、石墨、碳60【板书】图片,使学生从外形上进一步认识三种碳单质。引导学生思考碳元素为什么能组成不同的碳单质,并且展示金刚石、石墨、碳60的球棍模型,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和刚才的阅读归纳总结三者的结构特点:金刚石正四面体的网状结构,石墨层状结构,碳60形似足球状结构【板书】,接着教师指出三种碳单质的物理

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1节 碳的多样性(第1课时) 作业

第1节 碳的多样性 第1课时 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一、选择题 1.如果国际社会能够就温室效应气体减排达成《后京都议定书》,到2020年发达国家整体上会减排30%。大气中CO 2的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自然界消耗CO 2的反应主要是( ) A .CO 2+2NaOH===Na 2CO 3+H 2O B .CaCO 3+CO 2+H 2O===Ca(HCO 3)2 C .6CO 2+6H 2O ――→光叶绿素 C 6H 12O 6(葡萄糖)+6O 2 D .CO 2+C=====高温 2CO 2.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金刚石和石墨 B .白磷和红磷 C .Na 2O 和Na 2O 2 D .氧气和臭氧 3.下列各组物质不用任何外加试剂,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就能鉴别的是( ) A .AgNO 3溶液和NaCl 溶液 B .BaCl 2溶液和KHSO 4溶液 C .CaCl 2溶液和Na 2CO 3溶液 D .Na 2CO 3溶液和盐酸 4.下列离子组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 +、Ca 2+、HCO -3、CO 2-3 B .K +、H +、CO 2-3、HCO -3 C .Na +、Ba 2+、HCO -3、OH - D .Ca 2+、Ba 2+、Cl -、HCO -3 5.[双选]关于Na 2CO 3和NaHCO 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a 2CO 3的溶解度在相同条件下比NaHCO 3的溶解度大,NaHCO 3比Na 2CO 3稳定 B .Na 2CO 3既可与CaCl 2溶液反应,也可与石灰水反应 C .NaHCO 3既可与CaCl 2溶液反应,也可与石灰水反应 D .等物质的量的Na 2CO 3和NaHCO 3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而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碳的多样性第二课时》导学案2

碳的多样性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定位:.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碳元素转化的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 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 能够解释与含碳物质有关的现象和问题,如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 知识点一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探究活动】 .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进行着永不停息的转化,这些转化是非常重要的。观察下图,分析下列问题:() 二氧化碳有哪些途径进入大气中? () 水体中的含碳物质是从哪里来的? () 自然界消耗的过程有哪些? () 温室效应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危害?

.碳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创造了许多奇迹,请看下面一幅图片。 ()①溶洞形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钟乳石、石笋形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以下属于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转化过程的是()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形成葡萄糖 ②以无机化合物氰酸铵()为原料合成尿素[()]③钟乳石、石笋的形成④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形成 .①②③④.只有②③④ ?只有①②③?只有①③④ ?、、、、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为二元碱,微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写出下列两个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知识点二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探究活动】 ?分析教材第页图描述高炉炼铁过程中碳元素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描述下面转化过程。 ?我们使用的自来水中往往含有碳酸氢钙,因此水壶、传送热水的管道内壁常常积有水 垢。由此你推测水垢中一定含有哪种物质?它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碳的多样性鲁科版教案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课标要求] 1、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知道含碳化合物一般分为无机含碳化合物及有机物 2、以碳元素为例了解同素异形现象,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 别,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能举例说明碳元素在自然界及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并加以简单分析,能写出相关反应物 的化学方程式 4、了解碳酸钠的主要性质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与强酸、强碱反应,受热分解),知道 它们性质差异及其转化,能根据它们性质的差异及其转化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教材内容展现] 1)常见碳单质的结构和状态,同素异形体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方程式) 3)自然界中碳的转化,模拟溶洞的形成(实验)高炉炼铁中碳的转化(交流研讨) [教学建议] 1、不要求学生掌握碳的三种单质中碳原子的结构 2、知识技能重点是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转化, 3、过程与方法的重点是应用各类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探讨物质的性质,及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间的转化 第一课时 【学案设计】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问题探究: 1、你能举出哪些碳元素的单质 2、为什么同是碳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碳单质 阅读课本完成下表 小结: 1、、、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 2、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不同,性质几乎相同。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讨论探究】 1、你熟悉哪些碳酸盐哪知道这些碳酸盐有什么性质推测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2、观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你认为碳酸氢钠能与哪些物质反应设计实验方案探 【归纳整理】 1、关于金刚石、石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C.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 D.他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关于Na2CO3和NaHCO3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不如NaHCO3易溶于水 B、NaHCO3比Na2CO3稳定 C、石灰水能和NaHCO3反应,不于Na2CO3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将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不是化学变化 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相同 C、是氧化还原反应 D、是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取两份质量相同的小苏打,一份直接与稀盐酸反应,另一份先加热至恒重,再与稀盐酸

碳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必修1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 松溪一中黄仁尧 【教材分析与教法说明】 (一)知识脉络 本节教材学习了物质的分类知识基础上很自然地过渡到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首先介绍了碳单质的多样性,进而引出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然后转入含碳化合物的多样性,在此介绍了含碳的一些化合物,着重让学生探讨并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最简单介绍了碳元素在自然界以及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的转化。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新教材依然保持紧密联系实际和新的化学知识从生活和生产实际切入的风格,也注意了紧密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如物质的分类知识,以及电解质知识和离子反应等知识,以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和进一步巩固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碳单质的多样性的学习初步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并从结构角度使学生理解不同单质。 2.引导学生学习和认识含碳化合物的多样性,进而使学生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并且进一步巩固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3.引导学生了解碳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转化的多样性,使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含碳物质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模拟溶洞的形成体会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的科学思维。3.通过“联想·质疑”“交流·研讨”、“活动·探究”进一步体验化学研究的

方法和程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联想·质疑”“交流·研讨”、“活动·探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 2.通过了解碳元素的转化,为人类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通过了解人类活动,破坏自然界中碳元素转化平衡造成的后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与对策】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Na2CO3与NaHCO3的性质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Na2CO3与NaHCO3的性质探究 【教学方法】 问题激疑、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第一课时

碳的多样性

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 制案:赵彤审:高一化学组 【学习目标】 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主要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引起的。 2.知道含碳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3.认识Na2CO3和NaHCO3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其性质差异。 预习学案 碳是自然界中的最主要的元素之一。其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态和态形式存在。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同素异形体: 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 氧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在石墨中,碳原子呈排列,每一层上的碳原子以强的相互作用形成结构。在金刚石中,碳原子之间以强的相互作用连接,形成结构。C60分子形似足球,碳原子位于球的表面,呈排列。由于不同,碳的各种单质有着不同的性质。如: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它是天然存在的硬度的物质。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软,有滑腻感;具有优良的性。碳的各种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较。高温下,体现性。 思考: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性质差别如此之大?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由碳元素与、、、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中碳主要以氧化物、碳酸盐等形式存在。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天然气:大理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锌矿:菱镁矿:菱铁矿:苏打:小苏打: 讲授学案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1.同素异形体的定义是:。 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等。

思考:下列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C60和金刚石B.O2和O3 C.CO和CO2 D.H2O和H2O2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1.碳元素广泛存在于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中。无机物中的多种碳酸盐矿石,如:大理石方解石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以下同)以及CO2等均含碳元素;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等均含碳元素。 2.重要的含碳化合物:Na2CO3和NaHCO3 (1)物理性质比较(包括用途): (2)化学性质 ①与酸反应:Na2CO3、Na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思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易与酸反应,但碳酸氢钠与酸反应比碳酸钠更剧烈。为什么? 提示:二者与酸反应的原理分别为: Na2CO3: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 +HCl=NaCl+H2O+CO2↑ 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 ②与碱反应:Na2CO3与NaOH不反应,而易与Ba2+、Ca2+的碱反应生成碳酸盐沉淀和NaOH。如Na2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aHCO3能与所有可溶碱反应生成碳酸正盐和水。如NaHCO3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 ③与盐反应:Na2CO3与CaCl2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④对热稳定性:加热时,碳酸钠不分解,而碳酸氢钠则分解。即:碳酸钠比碳酸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学案: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1节碳的多样性

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 二. 教学目的 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和其物理性质的差异及其原因; 2、知道含碳化合物种类及其分类,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并体会其差异; 3、据生产、生活实例,了解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之间的转化,能解释水垢的形成与消除、木炭燃烧的现象、工业上炼铁的原理等。 三. 教学重点、难点 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四. 知识分析 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游离态和化合态,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天然气。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1、金刚石: (1)性质及应用:硬度极高、无色透明的晶体。可用于做装饰品、切割玻璃及大理石等。 (2)结构:每个碳原子都与相邻的四个碳原子以较强的相互作用直接连接,形成正四面体结构。 2、石墨: (1)性质及应用:深灰色、质软、不透明、易导电的片状固体。常用于做电极、铅笔芯等。 (2)结构:碳原子呈层状排列,每一层上的碳原子以较强的相互作用形成平面六边形结构,层与层作用较弱,可以相对滑动。 3、C60分子: (1)性质及应用:灰黑色的固体。在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2)结构: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形似足球的分子,碳原子位于球的表面,呈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排列,球内是空的。 4、碳纳米管及其他碳单质:碳纳米管——管状单质。 同素异形体定义: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 思考:①同素异形体的成因是什么? ②你所知道的其他元素的同素异形体还有哪些?

(解答: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结构不同。②O2与O3、红磷和白磷等)小结: 1、判断同素异形体的要素:(1)必须由同一元素组成(2)必须是单质(3)必须结构不同 2、不同的同素异形体,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1、分类:有机物和无机物 2、常见的碳酸盐及其成分 大理石方解石CaCO3白云石CaMgCO3菱锌矿ZnCO3菱镁矿MgCO3菱铁矿FeCO3 3、重要的两种盐——Na2CO3(碳酸盐)和NaHCO3(碳酸氢盐) (1)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应用: (2)主要的化学性质 a 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①与酸Na2CO3+HCl Na2CO3+CO2+H2O Na2CO3+CH3COOH CO32- +2H+=CO2↑+H2O;CO32-+CO2+H2O=2HCO3- CO32-+2CH3COOH=CO2↑+H2O+2CH3COO- ②与碱Na2CO3+Ca(OH)2Na2CO3+Ba(OH)2 CO32-+Ca2+=CaCO3↓;CO32-+Ba2+=BaCO3↓ ③与盐Na2CO3+ CaCl2Na2CO3+BaCI2 CO32-+Ca2+=CaCO3↓;CO32-+Ba2+=BaCO3↓ b 碳酸氢钠的性质 ①与酸NaHCO3 +HCI——HCO3- +H+=CO2↑+H2O ②与碱NaHCO3+NaOH——HCO3-+OH-= CO32-+H2O ③受热易分解NaHCO3——2NaHCO3 Na2CO3+ CO2↑+H2O c Na2CO3与Na2CO3?10H2O之间的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