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济南市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济南市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济南市加快推进建筑(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济建发〔2014〕17号]

各县(市)区和高新区建委(建设局)、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国土分局、规划分局、住房保障管理局、科技局、质监局,各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和部品(件)生产企业、各有关单位:为落实《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的通知》(济政办字〔2014〕22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建筑产业化发展,明确建筑(住宅)产业化发展初期各项具体政策措施,市城乡建设委、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局、住房保障管理局、科技局、质监局联合制定了《济南市加快推进建筑(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执行。

为加快我市建筑(住宅)产业化发展,推广建筑产业化技术应用,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实现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工作目标,促进建筑节能减排、建筑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培育实体经济新的增长点,特制定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如下。

一、总则

(一)本文所称的建筑产业化技术,是指为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标准化的建筑设计,模数化、工厂化的部品生产,达到建筑部品(件)通用化,现场施工装配化、机械化及管理信息化的技术。

本文所称的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是指柱、梁、楼梯、楼板、外墙、内墙、阳台等建筑结构中,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或钢结构构件免除现浇模板面积占现浇施工方式模板总面积的比例。采用整体装配式卫生间的按10%计算预制装配率,采用整体装配式厨房的按15%计算预制装配率。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由市城乡建设委负责认定。

采用建筑产业化技术建造的工程项目,应根据建筑部品构件的特点,尽量减少建筑凹凸,降低体形系数,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应不低于45%,且采用预制外墙面积不低于外墙总面积的60%。

(二)坚持政府带动的产业发展原则,政府项目带头推广应用建筑产业化技术。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部应用建筑产业化技术建设;各投资平台的建设项目、各县(市)区重点工程项目等政府主导项目,其应用建筑产业化技术的建筑面积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的50%。

(三)绕城高速以内地区,为我市建筑产业化技术应用的重点区域,将优先发展装配式建筑,鼓励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的预制装配率。在该区域内的新建住宅、商业、办公、厂房、教育等民用建筑项目,落实采用建筑产业化技术建造的建筑面积比例,2014年不低于20%,2015年不低于25%,2016年不低于30%,2018年不低于50%。其它地区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参照执行。

(四)按照优化资源、合理布局的原则,鼓励现有建材、建筑施工企业向建筑部品(件)

生产转型,扶持本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建筑产业基地。在长清区、明水经济开发区和济北开发区规划建设现代建筑产业园区,在高新区布局建设现代建筑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吸引大型建筑产业集团进驻,构建集装备制造、技术研发、输出以及建筑部品(件)生产、展示、服务、交易、集散等为一体的“三区一中心”产业空间布局。

二、建筑产业化技术应用政策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等政府投资类项目,因实施建筑产业化技术而产生的增量成本计入项目建设成本。

(二)以招、拍、挂方式供地的建设项目,市住宅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底提出我市下一年度的建筑产业化技术要求,市国土资源局将该技术要求列入土地出让文件和土地出让合同。

(三)本政策措施发布之前,已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符合当年建筑产业化技术要求的,预制外墙计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面积,该建筑面积不超过该栋建筑地上建筑面积3%的部分可不纳入地上容积率核算。开发企业在申请办理建设项目规划许可手续前,应当向市城乡建设委提交装配整体式建筑建设方案,建设方案应包括规划设计方案、项目建设计划、建筑结构类型、预制构件具体部位和总量、预制外墙的部位及其建筑面积等内容。市城乡建设委对建设方案出具审核意见,明确预制外墙建筑面积。开发企业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表中应注明该部分面积数据。市规划局依据市城乡建设委的审核意见,在核发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对审核意见中明确为预制外墙的建筑面积按上述规定不纳入容积率核算。

(四)墙体全部采用预制墙板的民用建筑项目,全部返还墙改基金。

(五)采用建筑产业化技术开发建设的房地产项目,依据建筑部品(件)订货合同和生产进度,订货投入额计入项目总投资额,经市城乡建设委认定后,可在项目施工进度到正负零时提前申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六)满足当年建筑产业化技术要求且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达到60%以上的建筑项目,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可申请城市建设配套费缓交半年;

2.开发企业支付部品(件)生产企业的产品订货资金额达到项目建安总造价的60%以上的,经市城乡建设委认定后,可提前一个节点返还预售监管资金。

三、建筑部品(件)生产安装政策

(一)符合市工业产业引导资金规定的建筑部品(件)生产企业、建筑产业化装备制造企业,可申请市工业产业引导资金。

(二)符合本文规定的建筑部品(件)生产企业,可按照《济南市节能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申请节能专项扶持资金。

(三)具有构件生产能力且总投资达到一定规模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在招投标时给予加分

奖励;工程建设按照设计、构件生产、施工、安装一体化的总承包企业,工程招投标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中标。

(四)设计、施工、安装、监理等企业参与建筑产业化项目建设达到一定规模的,在招投标时给予加分奖励。

(五)经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按照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六)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工程预制和装配技术研究,并优先列入市城乡建设委科技项目专项计划,优先给予成果奖励,优先推荐上报更高层次科技计划和奖励。

(七)支持企业研发生产具有环保节能等性能的新型建筑部品材料和新型结构墙体材料,经评审立项后,市科技局以后补助方式给予扶持。

(八)2014年至2018年,每年由市城乡建设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认定3—5个企业为市级建筑产业化基地。2018年以前,从市级产业化基地企业中推荐3—5个优秀企业入选省级或国家级建筑产业化基地。

四、监督管理措施

(一)市住宅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对各有关部门落实建筑产业化年度实施计划和建筑面积落实比例要求的执行情况适时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不定期公示。

(二)市城乡建设委、市质监局根据各自职能,从部品(件)质量管理、项目报建、设计文件审查备案、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商品房预售、综合验收备案等全过程实施监督管理。

(三)未按照建筑产业化技术要求实施的项目建设单位,由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并将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处罚情况记入企业诚信档案。

(四)市城乡建设委通过应用装配式建筑标准化部品物联网系统,建立我市建筑部品(件)认证体系和质量追溯制度,完善部品(件)设计、制作、运输、安装、监理等单位的责任追究措施,降低监管成本,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五、其他

(一)本政策措施具体实施细则由各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二)本政策措施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

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14年8月22日印发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这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在建筑行业里,我们相应地提出并推行发展绿色建筑,为保护环境人类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发展而努力。本文对绿色建筑的含义,发展史,现状及具体实例进行了阐述,体现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希望大家能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增强意识,以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绿色建筑,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的含义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源、土地、水源、材料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就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不破坏环境,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绿色建筑沉成为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绿色建筑发展史(重点中国) 绿色思想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的巢(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就是最早的绿色建筑。近代以来,虽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但是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层出不穷的自然灾害等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成为成为人们的共识,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关注。绿色建筑也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国际上开始了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而中国自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相继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2004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5年3月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技术与产品展览会,公布“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及单位,同年发布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年3月,国家科技部和建设部签署了“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合作协议,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奠定基础。2007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措施。2008年3月,成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对外以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名义开展工作。2009年8月27日,我国政府发布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提出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2009年11月底,在积极迎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召开之前,我国政府做出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到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2009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测控优化研究中心成立,协助地方政府和业主方申请绿色建筑标识。2009年、2010年分别启动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

大一第一学期学习总结范文

【一】:大一第一学期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经过大一一个学期的学习,也经历了很多第一次,我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有了 一定的了解。对大学的学习生活也还适应。个人觉得大学的学习要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习惯、把学习当成一种兴趣、勤奋、坚持。 没有了老师的监督,与一切都要依靠自己的自律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最重 要的也是最容易被我所忽视的我认为就是时间。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多了,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我绝不让自己养成赖床的习惯,曾经有人跟我说过,温暖 的被窝是埋葬青春最好的坟墓。我习惯早睡早起,不会休息的人也就不会工作。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在课堂上更好的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是对老师的尊重。我还会利用课余时间看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比如《舌尖上的英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对学习的热情来源于我对学习的喜爱。做自己喜欢的 事是充满热趣的,你会觉得浑身都充满了能量。而且我觉得其实任何东西都是有感情的,学习也不例外,只有你喜欢它,它才会喜欢你。当你把它当做一种乐趣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学起来特变容易。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我在学习上并没有什么秘诀,我相信勤能补拙, 在学习上我也觉得要未雨绸缪,平时的勤奋会在机遇来临的时候发挥作用。人与人最大的差距不是脖子以上的部分而是坚持,需要坚持自己的最初梦想,并且朝着它不断努力。学习从来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业,需要自强不息,更需要耐住寂寞。当然,有的时候我也会觉得有些疲倦,但我会勉励自己,听一些励志歌曲,

调整自己的心情,然后全身心投入学习。把自己擅长的发挥到极致。 学习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业,学习的方法也需要不断改进,这次的考试成绩 还算好,但我的进取心依然不会减少,我心里的声音告诉我这还远远不够。所以 我会继续发扬自己好的一方面,努力拼搏。 12级动画02班何一鸣 第一页共一页 【二】:大一上学期个人总结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的大学生活的八分之一以匆匆过了。大学,多么美好的一个字眼,它是那些曾经在高考战线上努力奋战的少年们的梦啊!它也曾是我的梦。幸运的是,它已由梦变成了现实了。那一天,本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我步入了大学,成了一名大学生,开始了我新的大学生活。一学期下来,是既有得又有失的。 在上大学以前,不断憧憬着大学校园里各种各样的社团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当我长了大学生队伍里的一份子,我才发现原来每一个社团的运作都是同学们洒下的汗水的结晶,每一次活动的进行都是同学们用精力换来的成果。大一上学期,我认真思考了究竟应该参加什么样的社团,从而不仅能从中获得快乐,更重要的是在参与中学得只是,让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在认真的考虑之下,我选择参加了理学院的记者团以及济南大学学工在线这两个社团。加入了理学院记者团的文编部和学工在线的编辑部。期间,这两个社团一次次地举办的多项活动都使我受益匪浅。记者团里,我参加了以感恩励志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摄影比赛、梦想征集活动比赛、记者模拟秀比赛,并且在各个比赛中都获得了奖项。记者团里的任务我也尽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在记者团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热情与友谊。在学工在线社团里,我也参加了一次征文比赛与一次元旦晚会。在参加了这两个社团之后,我深切地体会到,在社团的选择上自然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有兴趣才会投入,进入以后要能够积极主动,主要是培养自己的协调能力,社交的能力,与学习是会发生矛盾的,如果是喜欢社团的工作,则需要放弃一些课余的生活时间,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上!在大学里自己有很多的想法是可以去尝试的,写个剧本,拍个话剧、电影什么的,都可以尝试,只要你能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学生活只要自己认真对待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会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的! 大学的学习虽然任务不重,但绝对不轻松。大学的文化学习当然很重要了,我感触最深的是在大学,你一定要掌握好方法。什么东西该学,什么不该学;该学多少,怎么学;哪个重要要多学,哪个不是很重要要浅尝辄止;要广泛涉猎,又要对某一项精益求精。当你能明白而且很快的实施以上的话时,你的大学就没有白念。说到底,大学教你的是学习的能力,和处事的方法,与人为善,又能迅速的进入你并不熟悉的领域,你就成功了。这是一种分辨的能力,不是学它是否有用。会分辨并会运用,你就真学到东西了。大一上学期所开的力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及空间解析几何这三门课程,是我们理学院学生必须精通的。不仅要求

浅谈建筑产业化下的工程管理

浅谈建筑产业化下的工程管理 [摘要]建筑产业化作为我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近期保障性住房和标准化部分商品房建设中,众多龙头企业都纷纷以此为切入点,来推动我国产业化的发展,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显露了多方面的不足。目前我国产业化的管理模式的建造经营与项目目标效益仍有很大差距。本文通过阐述建筑产业化在环保节能、资源整合、产业化发展方面的意义。引荐国外建筑产业化模式发展与我国现状建筑产业化管理模式的对比,来推动适合我国的建筑产业化进程。同时寄往整合建筑产业化资源整合、统一标准、产业革新,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建筑产业化管理模式节能环保人力成本 第一章绪论 近年来,建筑产业随着资源价格、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升高,消费群体对建筑品质等实际需求越来越高,如何才能在维持建造利润的前提下满足业主的需求等问题已成了建筑经济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很好的工程质量与利润最大化的这一矛盾,只有从整个建筑业的的产业化和建筑产业化的优秀工程管理入手,从而找到有效之方案。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工业制造也已进入4.0时代,粗犷传统的建筑业必须跟随现代化脚步,通过产业化、建筑2.0,把建筑建造的大部分流程和部件利用工业4.0的新技术、新模式工业标准化生产,形成建筑部件流水线作业,提高生产效率。施工阶段对整个建筑工程来说又是非常重要,施工的好坏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在这一阶段中,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对施工现场和施工对象进行生产任务的管理。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合理的运用人力和物力,协调空间和时间,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和条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施工管理,从而使得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施工阶段是工程管理的核心也是问题的多发期,对工程的影响极为重大,因此要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也是建筑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装配式建筑及建筑产业化发展情况

装配式建筑及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情况 目录 一、装配式建筑目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 二、装配式建筑目前在上海的发展状况2 三、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状况3 四、我国对于装配式建筑或建筑产业化的人才培养情况3 五、中国国内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企业5 六、日本装配式建筑或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情况5 七、美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情况6 八、德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6 九、法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7

一、装配式建筑目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015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指出,要推动装配式建筑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行动计划,在全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 2015年,装配式建筑及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少地方更是对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深圳市率先提出,2015年起全市新出让住宅用地项目和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房项目全部使用产业化方式建造,并对存量土地(含城市更新项目)符合要求的项目则给予3%的建筑面积奖励和放宽预售要求等优惠政策。上海也要求,2016年上海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同时对装配式住宅项目的预售进度以及分层、分阶段验收提出了明确的意见等,均被认为是里程碑式的新规。 2015年6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委托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完成的我国首个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出台,意味着我国推行产业化建筑首次有了国家标准设计体系。该体系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构建了适合于我国发展模式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体系,完善了顶层设计,为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从今年1月1日起,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主要负责编制的另一部业内重要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也已正式实施,该标准作为我国第一部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明确了如

济南大学大一上学期高等数学试题

高等数学(上)模拟试卷一 一、 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 1 、函数lg(1)y x = -的定义域是 ; 2、设函数20() 0x x f x a x x ?<=?+≥?在点0x =连续,则a = ; 3、曲线45y x =-在(-1,-4)处的切线方程是 ; 4、已知3()f x dx x C =+? ,则()f x = ;5、21lim(1)x x x →∞-= ; 6、函数32()1f x x x =-+的极大点是 ; 7、设()(1)(2)2006)f x x x x x =---……(,则(1)f '= ; 8、曲线x y xe =的拐点是 ;9、201x dx -?= ; 10、设32,a i j k b i j k λ=+-=-+r r r r r r r r ,且a b ⊥r r ,则λ= ; 11、2 lim()01x x ax b x →∞--=+,则a = ,b = ; 12、311lim x x x -→= ;13、设 ()f x 可微,则()()f x d e = 。 二、 计算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20分) 1、011lim()ln(1)x x x →-+2 、y =y '; 3、设函数()y y x =由方程xy e x y =+所确定,求0x dy =; 4、已知cos sin cos x t y t t t =??=-?,求dy dx 。 三、 求解下列各题(每题5分,共20分) 1、421x dx x +? 2、2sec x xdx ?3 、40?4 、2201dx a x + 四、 求解下列各题(共18分): 1、求证:当0x >时,2 ln(1)2x x x +>- (本题8分) 2、求由,,0x y e y e x ===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并求该图形绕x 轴旋

对建筑产业化的一些认识

对建筑产业化的一些认识 一、建筑产业化提出背景 首先,从我们国家目前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说起。当前我国房屋建造整个生产过程中,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的传统建造模式仍然具有普遍性,建筑业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相差甚远。 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施工建造工艺、工法落后,技术集成能力低。 二、现场施工以手工操作为主,工业化程度低。 三、项目以包代管、层层转包,工程管理水平低。 四、依赖农民工劳务市场分包,工人技能素质低。 五、设计、生产、施工相脱节,整体综合效益低。 尤其是设计、生产、施工的脱节问题,这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带有的普遍性问题,由此造成房屋建造的整体质量不高,整体效益偏低。 这些因素归纳起来集中在四个方面,核心还是生产方式问题,这四个方面造成质量效益不高的原因,一个是技术集成,我们的技术集成能力是偏低的。从单一的技术来讲,我们的单一技术水平还是跟其他发达国家比起来不落后,甚至有些单一技术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这么多年来,我们在住宅建设当中,一直在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方面、研发方面,我们国家进行的进步是非常快的。我认为主要是技术的集成问题。 从管理的方法来说,是粗放的。项目以包代管、层层分包转包,设计和施工的脱节,这些问题都是管理方面的问题,管理的方法很粗放。从劳动力的素质来看,综合素质是偏低的。从生产手段、生产资料来看,也是落后的。从生产要素的这四个要素来说,大体上归纳起来在这四个方面,由此造成我们的房屋建造质量和效益是低的。 生产方式决定了生产质量、效益和资源消耗的水平,其实根源是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了质量、决定了效益、决定了资源环境的消耗程度。所以当前建筑产业

加快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 促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

加快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促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 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指出,建筑业应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建筑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鼎盛时期,2013年,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已高达15.9万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21%,建筑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所占比例近7%。可以说,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而且得到了全社会的公认。但是我们要看到,建筑业总体上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面对新的形势,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建筑业如何转变发展方式,选择什么样的路径、确立什么样的目标,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长期以来,在国家宏观政策面上的有关描述中比较多见的是向“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转型,也有专家提出了新型产业化等。2013年底,全国政协组织专家座谈时又提出了“建筑产业化”,一时间人们对此热议较多,即使业内的一些专业人士对于建筑业发展方向也语焉不详。2013年,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郑一军会长的指示,中建协项目管理委员会就建筑业这个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的问题进行了课题研究。2013年末召开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深化建筑业改革要把“加快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作为工作重点。应该说,“建筑产业现代化”命题的定位较为科学,既符合党和政府早

就提出的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总目标,又符合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有利于建筑业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强化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发挥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先导和引领作用。本文综合“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课题研究做如下探讨。 一、建筑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 建筑业是专门从事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生产部门,建筑产品表现为各种工厂、矿井、铁路、桥梁、港口、道路、管线、房屋以及公共设施等建筑物和构筑物。它们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进行物质生产和提供服务的手段,是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综观人类发展历史,特别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历史,建筑业演变的进程是从原始建筑业到传统建筑业再进展到现代建筑业,这是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规律。 (一)促进和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建筑业发展演变规律的客观要求 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并没有建筑的概念,出于生存的本能需要,只能在自然环境中寻求遮风避雨的场所。原始建筑是在原始社会

浅谈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发展

浅谈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发展 发表时间:2019-04-29T15:58:23.1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万冬君孙锋[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面对如今土地出让费用的增加、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升、人口红利的消失及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住宅建筑产业化已成为产业发展的趋势,而住宅建筑产业化的突出环节就是装配式建筑。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面对如今土地出让费用的增加、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升、人口红利的消失及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住宅建筑产业化已成为产业发展的趋势,而住宅建筑产业化的突出环节就是装配式建筑。如何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完整性,减少构件加工程序,降低安装难度,提高构件安装质量,缩短安装时间,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实现装配式建筑产业化, 推动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发展 1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著作《走向新建筑》是奠定工业化住宅的基础。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开始发展预制住宅技术,在1973年,日本此时采用装配式生产的住宅占竣工住宅总数的15%-20%。 法国在19世纪末已经开始实施装配式建筑构造,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施工企业和设计公司联合提出了“结构——施工”一体化体系。到了80年代,法国住房部推行“居住88”计划,这个计划总体要求建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造价降低,进一步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瑞典在1960年左右就将建筑产品的规格化逐渐纳入瑞典相关的标准中,瑞典后来在法国的影响下,推行建筑工业化。 美国由于其社会崇尚自由,主张个性,美国的住宅的混凝土构件种类封堵,住房者可以购买到他所需产品,美国的装配式正走上独立制造行业。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在建国初期,当时处在社会主义阵营,向苏联学习相关的经验,在全国大力推行预制构件和装配式构件建筑。 在1995年,建设部及其他部门开设“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与日本企业进行了相关的合作,一部分与装配式建筑有着很多关系。在1996年建设部发布了《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工作大纲》,通过一系列通过推进住宅产业化,来处理相关的质量问题,提高综合效益。 进入2012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开始发展,但是,我国还处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初期,其比例不足5%,和美国(50%)及日本(70%)的比例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我国装配式建筑占比还是相当低,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推行政策,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形成了一批有颜值、有内涵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如中国建筑在2016年完成的敦煌文博会主场馆,敦煌大剧院为代表的场馆建设工厂化装配制造部件占到整个建筑的81.2%,施工时间、成本大大降低。 2装配式建筑物的特点及优越性装配式建筑是指预制的构件在工地上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迅速,节约劳动力,工程质量好。装配式建筑是由工厂生产标准化的构件在现场进行装配施工的方式,建筑房屋也可以像工厂机器制造,迅速完成它的大量的建筑构配件都是在车间加工完成。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相当于我们日常所说的产品,装配式产品可以运送到现场可以组装,可以说是既方便,又快捷,在争分多秒抢工期的建筑领域,其优越性无与伦比。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构件都是在工厂中进行相应的组装,质量可靠。装配式建筑构建对于环境的污染较小,符合我们国家大力倡导的环保绿色建筑要求。 3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 3.1技术要求比较高 装配式建筑设计标准化包括结构设计标准化和房型标准化的缺失,我国实行的现行规范都是按照传统施工现浇施工的思想构建的,无论设计、施工还是构件加工企业仍存在技术盲点,企业在执行相关标准时候就无规可依,有可能会导致一些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存在安全隐患。 3.2经济成本较高 装配式建筑前期的设部、机器、厂房投入巨大,施工安装过程中不仅缺少相应的工种,而且相关的技术标准也高,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造价比传统造价通常要高出10%至15%,挤压了开发商的利润空间,这也就造就了装配式有些产能不足,无法通过规模化大量生产来降低成本。 3.3进入行业门槛比较高 牵扯到一系列诸如行业管理理念、生产标准、管理等变革,必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方是装配式建筑的关键出路,因此,实现“设计-制造-采购-建造”的发展模式,才是装配式企业的出来。 4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发展战略十三五之后,北京住总将集团将聚焦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公司战略级目标概括为:以立足京津冀,布局全中国,拓展丝路经济带为市场布局方向,深化巩固国内市场。运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将房屋建造的设计、开发、生产、施工、管理全过程形成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具体实施措施: (1)北京住总集团业务的“加法”与 “减法”。一个企业的发展,仅靠单一的业务不足以支撑公司的发展。北京住总集团之前的业务方向还是传统的建筑企业。近几年,传统建筑企业污染高、浪费大以及 “招工难”等问题掣肘着建筑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具有“五节一环保”核心优势的装配式建筑,成为了国家的新宠儿,成为了建筑行业从传统粗放走向智慧和现代的重要途径。 北京住总集团业务的加法其内涵为: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发展的相关产业,进行逐步的深化,对装配式产业进行垂直布局,改变生产方式,依托北京住总集团一体化经营,布局全产业链优势,完善属于住总的EMPC总承包模式:E是指的是设计环节,继续保持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主导地位。M是制造环节,北京住总要继续强化与北京万科的合作关系,学习北京万科先进的装配式的管理经验。P是指采购的环节,加强与各大厂商的合作,并基于住总集团一体化经营的优势,提供全流程建筑设部材料采购。C是指建造环节,充分发挥老牌国有企业丰富的施工管理组织经验和施工技术。不断完善以科技研发和生产服务为核心业务的住总工业化建筑集团,提供一站式服务,提供全周期技术支持,实现全过程管理。

装配式建筑及建筑产业化发展情况

装配式建筑及建筑产业 化发展情况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装配式建筑及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情况 目录

一、装配式建筑目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015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指出,要推动装配式建筑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行动计划,在全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 2015年,装配式建筑及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少地方更是对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深圳市率先提出,2015年起全市新出让住宅用地项目和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房项目全部使用产业化方式建造,并对存量土地(含城市更新项目)符合要求的项目则给予3%的建筑面积奖励和放宽预售要求等优惠政策。上海也要求,2016年上海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同时对装配式住宅项目的预售进度以及分层、分阶段验收提出了明确的意见等,均被认为是里程碑式的新规。 2015年6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委托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完成的我国首个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出台,意味着我国推行产业化建筑首次有了国家标准设计体系。该体系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构建了适合于我国发展模式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体系,完善了顶层设计,为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从今年1月1日起,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主要负责编制的另一部业内重要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也已正式实施,该标准作为我国第一部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明确了如何衡量与定义工业化建筑,对规范我国工业化建筑评价,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促进传统建造方式向现代工业化建造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二、装配式建筑目前在上海的发展状况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作起步较早,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10年前的试点探索期,发布了《上海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工作计划》等文件,初步形成住宅产业化的工作框架,“万科新里程”成为国内第一个装配式建筑项目;二是2011年到2013年的试点推进期,通过行政监管结合市场激励等手段,技术积累取得突破,住宅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三是2014年到2015年,进入面上推广期,覆盖范围由住宅建筑普及至了公共建筑领域,装配式项目成

浅谈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规划现状及趋势

浅谈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规划现状及趋势 摘要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建筑业在国家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中承担了重要任务,是振兴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本文以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现状,分析我国建筑产业存在的问题,寻求现代化建筑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实践方法,为装配式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建议。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规划设计 背景 目前,中国建筑行业的现状并不乐观。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建筑使用周期短,建筑工程的质量存在隐患,这都与我国建筑业一直以来的行业形式有关。因此,建筑行业迫切需要更先进的生产方式来应对上述问题。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通过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对建筑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建筑成本,使得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水平得以提升。同时,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装配式建筑以及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的建设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建筑综合质量和性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一定的推动作用。以建筑产业化为核心,在产业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现代建筑产业园会成为推进建筑工业化的主要动力[1]。 1 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发展现状 1.1 国外发展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速率都先于中国。在人口不断涌入城市的过程中,出现过住房短缺和环境恶化的现象。这些城市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社会问题要求城市在发展的同时要解决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因此各国都在建筑业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做出相关的研究和实践。装配式建筑模式广泛被很多国家运用,也在各方面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其中,德国装配式建筑所占比例最高,超过百分之九十,日本、美国以及许多欧洲国家预制构件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众所周知,德国的工业技术世界领先,其建筑行业也亦是如此。包括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技术等都相当发达。在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表现出对于住房和建筑的不同需求,从数量到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建筑的预制生产模式的广泛运用提供了大时代背景。目前德国建筑的建设均实施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方式,并且正在研究資源循环型的建筑,使得房屋在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降低能耗。 日本在建筑行业的发展模式上运用了不同的方式。日本建筑的装配式不仅仅体现在它对建筑主体的使用上,同时在建筑内部结构也是有一套成熟的产品体系。除此之外,日本政府在政策上起到了对建筑业的主导作用,建立专门的机构

绿色建筑的现状和发展---朗诗

建筑环境学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姓名:惠志豪 学号:1342405033

绿色建筑的现状和发展 ————以朗诗地产为例 惠志豪 摘要: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和世界化石能源资源的消耗,发展低能耗的绿色建筑已经刻不容缓。发展绿色建筑是改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但是绿色建筑相关的法规制度、标准和技术支持还不健全。本文以朗诗地产为例,提出要明确绿色建筑的目标和基本标准,分析绿色建筑的现状,解读绿色建筑的内涵,指出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绿色建筑;现状;发展;目标 Abstarct: In view of the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s energy and the consumption of global fossil fuel energy, it is urgent to develop green buildings with low-energy consumption. Developing green building is the significant measure to change the way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however, our regulations, standards and skills support relating to green buildings are not wholesome. This paper will take Landsea for example to come up with purposes and basic standards,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green buildings, illustrate the meanings and indicate the direction of green buildings’development. Key words:Green building; situation; development; purpose

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建筑产业化的特点 建筑产业化是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并在设计、生产、施工、开发等环节形成完整的、有机的产业链,实现建造全过程的工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 相对于传统建筑业,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产业化的一种建造形式和载体,在生产效率、工程质量、技术集成、环保和节能降耗方面有较大优势。 一是生产效率提高。建筑产业化促进建设标准规范化、流程系统化、部品工业化以及建造集约化,减少用工50%、缩短工期30%~70%。可显著降低用工需求的特点,也为建筑业“走出去”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二是工程质量提升。建筑产业化广泛应用工业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实现构件误差由“厘米”级向“毫米”级时代突进。构件成品一般使用二维码或质量芯片,实现质量可追溯,责任可倒查,利于产品质量监管,助推建筑业向“百年宅”目标挺进。三是技术集成度高。建筑产业化的内在要求,可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大量运用,大大提升建筑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同时可带动设计、建材、装饰等50多个关联产业产品的技术创新。四是节能环保。与传统

建造方式比较,建筑产业化可节水60%、节省木材80%、节省其它材料20%、减少垃圾80%、减少能耗70%。促进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向绿色建筑跨进,走上集约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建筑产业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不断加快,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产业化发展是箭在弦上和必然选择。 随着整个社会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和行业政策红利持续激发,作为建筑产业化重要载体的装配式建筑将全面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可以预期大规模的装配式建筑磅礴待发。 机遇之一:产业发展政策导向,为装配式建筑提供未来空间近年来,国家积极倡导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从2010年起国务院、住建部、工信部以及各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20余份扶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着力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等建筑产业化的进程。新近印发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产业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建筑业转型发展、培育产业新动能带来契机。 (一)面临的机遇 机遇之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装配式建筑注入动力 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是“去产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化解钢铁过剩、提速建筑产业现代化

建筑工程产业化

小议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 (169810009 方奎广) 摘要: 对比分析国内外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发展状况,提出新常态下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重点分析建筑工程产业化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实现建筑业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按发展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条件,结合国内国际经济技术条件对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的特点进行了思考与分析,重点对建筑工程产业化目前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针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发展情况提出有关建议: 要全面推进建筑工程产业化工作; 要加强研发与工程示范应用; 要立足于政策支持,也应注重市场化引导; 要积极推进建筑工程产业化全产业链建设,并应积极推进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本文全面介绍了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各时期的发展情况,对当前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我国新时期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 建筑工程产业化; 市场化引导; 全产业链;建筑工程产业化问题 一、建筑工程产业化概念 建筑工程产业化,是指用集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生产为一体,用产业化大批量生产的方式生产建筑工程部件,充分发挥工程装备和工程建筑建模能力,将建筑工程由现场施工变为,工厂生产现场总成,将工程建筑由“建造”转变为“制造”,对建筑这将在提高工程建筑质量的同时又大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量。然而建筑工程产业化并不是简单地搭积木,而是将建筑工程的设计、制造、施工等融为一体的运行,每个部分相互依托,相互关联,促进建筑工程产业的发展。建筑工程产业化以集成型规模化的生产取代劳动密集型手工生产,以产业化制品的现场装配取代劳动密集型手工生产方式,以产业化制品现场装配取代现场湿作业施工方式,实现建筑工程产业化以生产产业化,施工机械化,建筑工程信息化,促进建筑工程产业升级,化解当前钢铁产能过剩,加快我国建筑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技术,工程装备机械的升级发展,最终促进我国工业4、0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 1、建筑工程产业化国际情况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建筑工程产业化的国家,它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代建筑工程产业化”范本,即以全装配式大板和工具式模板现浇工艺。再建立许多专用体系后,发展通用构建制品和设备为特征的“第二代建筑工程产业化”过渡,法国的住宅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由专用体系向通用体系过渡,建筑体系捉奸向学校,办公楼,体育及公用建筑发展。瑞典是世界上推行建筑工程产业化最早的国家之一,其中

浅谈如何有效推进中国建筑产业化发展

浅谈如何有效推进中国建筑产业化发展——以长沙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18年的探索发展为例Discussion on how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文/何贵财 摘要:2013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5.9万亿元,同比增长16.1%,增加值在全国GDP总量中所占比例接近7%,已经发展成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当前我国的建筑模式仍以传统的粗放型手工作业为主,科技含量、工业化程度低,不仅破坏生态环境,消耗大量资源能源,而且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工业化、自动化程度,推进产业化住宅,提高住宅品质,对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沙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简称“远大住工”)18年的建筑产业化发展之路为例,对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探索如何有效推进我国建筑产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发展;建筑工业化;远大住工 Abstract:In 2013, the gross value of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y output was CNY 15.9 trillion, with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6.1% which accounts for nearly 7% of national GDP.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already become one of national pillar industries in China. However, the current dominated conventional manual work with low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ization does great harm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onsumes lots of resources and energies, which greatly hamper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economy. To promote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China, it’s of vital significance to enhance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automation, promote residence industrialization, and improve residence quality. By giving the example of 18 years industrialized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of Broad Homes Industrial Co., Ltd. (Broad Homes for short),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status quo of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search how to promote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efficiently. Keywords:China;Development;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Broad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现状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a3460362.html, 国内外绿色建筑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杨昊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3期 摘要:随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住房的需求,房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而以牺牲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建筑和房地产业已经走到了尽头。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其目的和作用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充分的协调一致;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状况;趋势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的概念 人与建筑环境和谐共处是建筑永恒的发展主题,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不科学的开发方式使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在这种形势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可以说,绿色建筑对建筑行业和地产行业而言是个崭新的概念。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并不是指字面意义上的立体绿化、花园或绿色的建筑,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在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与自然资源,不对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破坏,且在不会危害人类健康的条件下建造的建筑。绿色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节约资源(如节约能源、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建材等)、保护环境及减少污染,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绿色建筑”又常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2.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 3.绿色建筑的内涵 3.1节约环保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团学工作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团学工作

————————————————————————————————作者:————————————————————————————————日期: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团学工作 简报 2010年第1期总第30期2010年03月04 日 2010年寒假辅导员家访活动专题 【活动计划】 ◆管理学院2010年寒假辅导员家访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的 二、组织领导 三、活动安排 四、活动要求 【动态聚焦】 ◆校企联手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 ——济南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就业基地、青春创业基地挂牌仪式在德州举行 ◆管理学院2010年寒假辅导员家访活动全面展开 ◆贴近学生心灵送去冬日暖阳

——管理学院2010年寒假辅导员家访活动拉开序幕◆风雪浓雾阻不住家访慰问暖人心 ——管理学院2010年寒假辅导员家访活动正在进行◆慰问一个家庭教育一批学生 ——管理学院2010年寒假辅导员家访活动正在进行 【活动总结】 ◆管理学院2010年寒假辅导员家访活动总结 一、准备情况 二、家访过程 三、家访活动的收获 四、启示与建议

【活动计划】 管理学院2010年寒假辅导员家访活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利用寒假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了解学生,关心关爱学生,为学生家庭送去温暖;走访就业创业基地,开拓就业市场;不断提高学院辅导员队伍素质和工作水平,管理学院将按照学校统一安排,于2010年寒假进一步深入开展以“送温暖保民生,促就业谋发展”为主题的辅导员家访活动。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家访活动,达到以下四个目的: 1、关心学生。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为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送去温暖和爱心,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宣传落实党和国家、学校的帮扶政策,促进学生树立励志成才,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2、教育学生。“慰问一个家庭,教育一批学生”,以家访活动为契机开展励志教育,带动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的学生参与到家访活动中来,使广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贫困家庭的生活状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珍惜幸福生活、刻苦努力学习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