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教案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教案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教案

昆山泛美国际教育培训中心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知识与方法

1、质数和合数(P88 1、2两题)

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质数。

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常用的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

53、59、61、67、71、73、79、83、89、97共计25个。

☆除了2,其余的质数都是奇数,除了2和5,其余质数的各位数字只能是1、3、7或9. 2、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就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因为70=2×5×7,所以2,5,7是70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3、分解质因数的方法(P88第3题)

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先用一个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开始)去除,出得商如果是质数,就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得出的商是合数,按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是质数为止.然后把各个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合数都能分解质因数。

★1是任何合数的因数。

★质因数、合数与1组成自然数。

4、最大公因数(P85 第4题P86 第2题)

定义:几个自然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公因数,称为这几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

5、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

互质的两个数不一定都是质数。有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两个数都是质数。

⊙两个数都是合数。

⊙一个是质数,另一个是合数。

⊙一个是1,另一个是质数或合数。

⊙相邻的两个数都是互质的。

6、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7、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数的求法:

1、短除法。

2、最大公约数分解质因数法。例如:12=2×2×3 18=2×3×3 (12,18)=2×3=6

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数法:如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以先分解质因数,找出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然后求出这两个公有质因质和各自独有质因数的积。

例:已知A=2×3×5×5,B=3×5×5×11,那么A、B的最小公倍数是

2×3×5×5×11=1650 。

3、列举法。

12的因数有:1、2、3、4、6、12

15的因数有:1、3、5、15

12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3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方法:

典型例题和易错题分析

例1把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填在()里

12,14和18()15,2和45()

16,24和20( ) 36,42和32()

仿真练习:用短除法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80和60 36和54 27和45 18和72

例2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1)18和24 (2)45和80 (3)36和12

(4)91和26 (5)63和54 (6)39和52

仿真练习:1、求15,30和40的最小公倍数

2、27,45和81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的多少倍

巩固与提高

一、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2和30 24和36 39和78

72和84 36和60 45和60

45和75 24、36和48 42、105和56

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5和30 24和30 39和78 60和84 18和20126和60 45和75 12和24 12和14 45和60 76和8036和60

三、用短除法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45和60 36和60 27和72

76和80 6、12和24 7、21和49

四、填空题。

a=10 ,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 都是自然数,如果

b

2. 甲=2×3×3 ,乙=2×3×5 ,甲和乙的最大公约数是()×()=(),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是()×()×()×()=()。

3. 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为()。

4. 如果m和n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5. 在4、9、10和16这四个数中,()和()是互质数,()和()是互质数,()和()是互质数。

6. 用一个数去除15和30,正好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大是()。

7. 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1,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8. 两个相邻奇数的和是16,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9. 某数除以3、5、7时都余1,这个数最小是()。

10. 根据下面的要求写出互质的两个数。

(1)两个质数()和()。

(2)连续两个自然数()和()。

(3)1和任何自然数()和()。

(4)两个合数()和()。

(5)奇数和奇数()和()。

(6)奇数和偶数()和()。

五、应用题

1、把长120厘米,宽80厘米的铁板裁成面积相等,最大的正方形而且没有剩余,可以裁成多少块

2.把长132厘米,宽60厘米,厚36厘米的木料锯成尽可能大的,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锯后不能有剩余,能锯成多少块

3.一盒钢笔可以平均分给2、3、4、5、6个同学,这盒钢笔最小有多少枝

4.用96朵红花和72朵白花做成花束,如果各花束里红花的朵数相同,白花的朵数也相同,每束花里最少有几朵花

5.每筐梨,按每份两个梨分多1个,每份3个梨分多2个,每份5个梨分4个,则筐里至少有多少个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小公倍数教案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科书第60~61页。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理解算理并学会计算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通过对最小公倍数算理的探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的意识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几个数的公倍数的概念,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谈话:从前,在美丽的太湖边上有一个小渔村,村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有一年,他们从7月1日起开始打鱼,并且每个人都给自己订了一条规矩。老渔夫说:“我连续打3天要休息一天。”年轻渔夫说:“我连续打5天要休息一天。”有一位远方的朋友想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看他们,拉拉家常,叙叙旧,同时想享受一次新鲜美味的“太湖鱼宴”。可他不知道选哪个日子去才能同时碰到他俩,你会帮他选一选吗? 请学生相互议论后,教师提示: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看来选准日子,还得讲究一些方法。老师给你们提个建议,同桌两个同学能否先分工一下,一个同学找老渔夫的休息日,另一个同学找年轻渔夫的休息日,然后再把两人找的日子合起来对照一下,这样试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完成以下板书: 老渔夫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年轻老渔夫的休息日:6、12、18、24、30 他们共同的休息日:12、24 其中最早的一天:12 二、尝试探讨

1、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 我们一起来看老渔夫的休息日,把这些数读一读(学生读数),你发现这些数有些什么特点? 师:对了,这些数都是4的倍数。(教师顺势把板书中“老渔夫的休息日”改成了“4的倍数”。) 师:刚才我们是在30以内的数中,依次找出了这些4的倍数,如果不给范围继续找下去,4的倍数还有吗?为什么?有多少个?(学生举例,教师在4的倍数后面添上了省略号。) 我们再来看“年轻渔夫的休息日”有什么特点?6的倍数有多少个?(把“年轻渔夫的休息日”改成“6的倍数”并添上省略号)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他们共同的休息日”,这些数和4、6有什么关系? 师:对了,这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你能给它一个新的名字吗?(把板书中“他们共同的休息日”改为“4和6的公倍数”。) 师:刚才我们从30以内的数中找出了4和6的公倍数有12、24,4和6还有其它的公倍数吗?(学生举例,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后面添上省略号。) 师:这“其中最早的一天”,我们一起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把板书中“其中最早的一天”改为“4和6的最小公倍数”。) 板书: 4的倍数:4、8、12、16、20、24、28、…… 6的倍数:6、12、18、24、30、…… 4和6的公倍数:12、24、…… 4和6的最小公倍数:12 教师谈话: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表示: 出示集合图: 4的倍数6的倍数4的倍数6的倍数 那么,我们现在把刚才同学们发现的规律总结一下:公有的倍数叫做——公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什么是公倍

5.最小公倍数教案

5.最小公倍数 课题一: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要求①使学生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②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答: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3和8 6和11 13和26 17和51 2、求30和42的最大公约数。 二、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已学过两个数的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现在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三、探索研究 1.教学例1。 投影出示例1 及画好的数轴。 (1)学生口述4和6的倍数,投影显示在数轴上。 (2)观察并回答。 ①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 ②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多少?有无最大的?为什么? (3)归纳并板书。 ①4 和6公有的倍数有:12、24、36…… 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2。 ②也可以用图来表示。 4 和6 的公倍数 (4)抽象、概括。 ①什么是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让学生说) ②指导学生看教材第71页有关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5)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73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分别填写出6和8的倍数,再让学生说:两个圈交叉部分应该填什么数?为什么不打省略号?填好后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并说明:我们通常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把18和30分解质因数,写出短除的竖式并指出它们公有的质因数是哪些? 2 18 2 30

3 9 3 15 3 18=2×3×3 30=2×3×5 (3)观察、分析。 ①18(或30)的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②如果2×3×3(或2×3×5)再乘以2或3或5得到36、54、90(或60、 90、150)都是18(或30)的什么? ③18和30的公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2×3×3×5) (4)归纳:18 和30 的最小公倍数里,必须包含它们全部公有的质因数(1个2和1个3)以及各自独有的质因数(3和5)就可以了,所以18 和30 的最小公倍数是: 2×3×3×5=90 (5)教学求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 为了简便,我们通常用短除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写成下面的形式,求最小公倍数,如:18 30 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写成这种形式后该怎样做。 ①每次用什么作除数去除? ②一直除到什么时候为止? ③再怎样做就可以求出最小公倍数了? (6)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74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解答后,点几名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然后集体订正。 (7)抽象、概括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①谁能说说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②指导学生看第74页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四、课堂实践 1.做练习十五的第1题,让学生讲讲为什么? 2.做练习十五的第4题,先让学生也按要求去做,再回答谁做得对,谁做错了,错在什么地方?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及方法。 六、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五的第2、3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2.让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1.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今天我们先玩找朋友的游戏。 (黑板上标有4、6数字,其他同学的号码是他们其中一位手中卡片的倍数就请站起来,两位同学收上符合要求的号码贴在黑板上。) 出现争朋友的情况提问:你们为什么争朋友?(12、24等既是4的倍数,同时也是6的倍数) 那么12、24等数与4、6是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关于倍数的知识。 二、教学例1,认识公倍数

多媒体出示例1 1. 想一想 谈话:如果用一些长是3厘米、宽是5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在这两个正方形上,看看铺的结果怎样?(教师提供材料,如果学生不能解决可以拼一拼) 学生说猜想的结果和想法。 2. 议一议 提问:为什么用这样的长方形纸片能正好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长与长、宽之间的关系。 引导: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 铺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呢?每条边都能正好铺完吗? 提问:这样的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同桌交流讨论) 组织学生说一说。 提问: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小公倍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小公倍数》 教案 教学内容: 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目标: 1、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学习任务: 任务一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任务二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师:同学们,看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最小公倍数)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倍数) 2、师:(出示课件)谁会求这俩个数的倍数?有了这个知识做铺垫,相信我们这节课一定会学的很轻松。 3、(出示目标)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

的最小公倍数。请同学们默读一遍,并牢牢的记住它。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一、任务呈现 师:过几天,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将外出旅游,高兴吗?小兰也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玩,可从7月1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妈全部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选那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 要求:先独立思考,不会的小组商量。 提示:每4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3天休息一天,每6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5天休息一天 二、自主学习 教师巡视学习情况 三、展示交流 1、师:他们可选那几日外出?(1 2、24) 你是怎样选出来的?根据回答板书; 妈妈的休息日:4 8 12 16 20 24 28 ---- 4的倍数 爸爸的休息日:6 12 18 24 30 -----6的倍数。 共同的休息日:12 24 -----4和6的公倍数 最近的一天:12------4和6的最小公倍数 还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

第2课时 最小公倍数(2)(教案)

第2课时最小公倍数(2) 【教学内容】 利用最小公倍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第70页的例3,及教材第71~72页练习十七第5~12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利用最小公倍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要利用最小公倍数知识来解决,并能说出这样想的道理。 【复习导入】 求下列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8 15和12 4和6 8和24 9和54 12和36 8和9 5和12 13和5 问:你能总结一下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吗? 【新课讲授】 出示教材第70页例3。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投影呈现情景图。(见教材第70页) 教师:如果用这种墙砖铺一个正方形墙面(用的墙砖必须是整块的),正方形墙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 (2)学生讨论,探索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两点内容: ①“用的墙砖必须是整块”是什么意思? ②墙面的边长与墙砖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③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有多少种?最小的是多少? (3)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学生动手操作。 ①假设墙面的边长是10dm,可以怎样铺,铺的结果怎样?(有剩余面积,

不符合题目要求) 原因:10不是3的倍数。 ②假设墙面的边长是9dm,可以怎样铺,铺的结果怎样?(有剩余面积,不符合题目要求) 原因:9不是2的倍数。 ③假设墙面的边长是6dm,可以怎样铺,铺的结果如何?(没有剩余面积,符合题目要求)原因:6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4)教师引导提问:墙面的边长除了6dm,还可以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得出结果:墙面的边长还可以有12dm、18dm、24dm 等等,最小的是6dm。原因:这些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结果:正方形墙面的边长必须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5)2和3的公倍数:6、12、18、…其中最小的是6.所以可以铺的正方形的边长会有很多个:6dm、12dm、18dm、…,边长最小的是6dm.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71~72页练习十七第5~12题。 1.指导学生完成第5题。 2.指导学生完成第6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至少要多少天以后给这两种花同时浇水,说明浇水的天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至少是最少的意思,所以要找4和6的最小公倍数。 3.指导学生完成第7题:理解题意:可以分成6人一组,也可以分成9人一组都正好分完,说明这些人数既是6的倍数,又是9的倍数。即这些人数是6和9的公倍数且小于40。 4.学生独立完成第8题。 5.指导学生完成第9题,此题复习公因数。 6.学生独立完成第10,11题。 7.指导学生完成第12题。 这题是个思考题,练习时先让学生分小组来讨论完成。解题思路是:先从小到大写出36的所有因数,然后从中依次观察,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36。 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能在具体的操作中使用不同的方法找到两个数(10以内)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使学生通过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学习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铺垫新知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体会“公有”的含义。 二、动手操作,展开新知 1.引出数学中的“公有”现象。 师:生活中有很多“公有”的事物,在数学中有没有“公有”现象呢?咱们来动动手,找找数学中的“公有”现象。 2.铺长方形。 (1)介绍规则。 师:如果大家用这样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一个接一个地平铺在两个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10厘米的不同正方形上,先猜猜会怎样? 生1:可能一个能铺完,一个铺不完。 生2:也可能正好铺满。 (2)动手操作。 师:要想知道你们猜得对不对,有一个办法可以验证,那就是—— 生:动手试一试。 师:对!就请大家拿出这样的三种纸片(出示),动手试试吧。 指定两人在黑板上把自己铺的过程展示出来。(图见教材第22页) (3)组织交流。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每排铺3个,可以铺2排,正好可以铺满。 生2: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铺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每排可以铺5个,铺3排,但没有铺满。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一幅图、一幅图地来研究。先看把小长方形铺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中的情况,你是怎样铺的?为什么可以正好铺满? 生:(在实物投影前对照自己铺出的右图)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沿着一条边铺,每排铺2个,可以用6÷3=2来表示;像这样一共可以铺3排,也可以用6÷2=3来表示。 师:他的意思我明白了,就是说,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用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去铺,可以正好把正方形铺满,没有剩余。那么,6和2、6和3分别有怎样的关系? 生:6是2的倍数,6也是3的倍数。(板书:6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师:也就是说,6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补充板书:既……也……) 师:刚才我们还用同样的长方形在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中铺了,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生(在实物投影前对照自己铺出的右图):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这样沿着一条边铺,每排铺5个,可以用10÷2=5来表示;像这样最多可以铺3排,也可以用10÷3=3……1来表示。 师:你明白他说的意思了吗?

五年级数学下册通分与最小公倍数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通分与最小公倍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标签 通分与最小公倍数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过程 小组长汇报“前置小研究”完成情况怎样求3和2的最小公倍数? 步:3的倍数有: 的倍数有: 第二步:3和2的公倍数有:

第三步:3和2的最小公倍数是: 小组交流、探讨“前置小研究” 要求小组内互相解决出现的错误,并能说说自己的方法; 要求学生说说: 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怎样的? 引课: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最小公倍数 出示书例1题一种墙砖长3d,宽2d。如果用这种墙砖铺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 请仔细看看小明家装修的要求,你获得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要用这种长是3d,宽是2d的墙砖铺一个正方形。 使用的墙砖必须都是整块的,不能切割开用半块的。 问题是铺好的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 我们先来研究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你有办法解决这个 问题吗? 学具:长是3d,宽是2d的长方形纸片 动手来实践。 要求:

用长方形纸片代替墙砖拼一个正方形。 和你的同桌进行交流,说说你摆出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 探究结果交流。 我行摆了2个长方形,摆了这样的3行,拼成了一个边长是 d的正方形。 我行摆了4个长方形,摆了这样的6行,拼成了一个边长是 d的正方形。 你还能拼成不一样的大正方形吗? 学生进行讨论: 如果我们有足够多的小长方形的话,还可以拼出边长是其他数的正方形吗? 用这样的小长方形可以拼出边长是18d,24d,30d……的正方形吗?小组内讨论一下。 我们长2d、宽3d的长方形可以拼出多少个边长不一样的大正方形呢?说说理由。 用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边长是8d的正方形吗?说说理由。 不能。因为8是2的倍数,不是3的倍数,拼不成边长是8的正方形。

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教案

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教案 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2页第10、11题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公倍数的意义,并解决实际的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把公倍数应用到实际题目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公倍数的概念 2、求4和6的最小公倍数 二:新授

1、出示72页第十题的内容 列出所给的条件: 3路6分钟发一次车 5路8分钟发一次车 现在同时发出,多少分钟后再同时发出? 由3路车发出的时间可以知道,3路车以后每次发出的时间是:6分钟后、12分钟后、18分钟后、24分钟后------ 5路车以后每次发出的时间是:8分钟后、16分钟后、24分钟后------ 由以上列出的时间可知下次同时发出的时间是24分钟后。 那么我们再看一下其实24是6和8的最小公倍数。 所以这道题目也就是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那么,实际上是让我们求最小公倍数。

所以,再过24分钟后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 2、出示72页第十一题的内容 列出所给题目的条件: 爸爸一圈3分钟 妈妈一圈4分钟 我一圈6分钟 现在同时起跑,多少分钟后再次同时起跑?各跑了多少圈? 由所给的条件可知:第一问,结合上一道题目,实际上是让求3、4、6的最小公倍数,根据前面所学可求出,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是12. 也就是他们都跑了12分钟。 第二问,都跑了12分钟,那么各跑的圈数是:

爸爸:12÷3=4(圈) 妈妈:12÷4=3(圈) 我:12÷6=2(圈) 最后加上答案。 课堂练习: 书上:71页6、7题。 学生自己做,教师最后订正。 总结: 此类题目在开始没有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本办法,分别列出来,看看题目到底是想让我们做什么,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是想让我们求最小公倍数。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设计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会在集合圈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 2、使学生学会用列举法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用直接判断法找出倍数关系和互质关系的数中的最小公倍数,能用短除法求10以上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和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我设计的总体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基础上感悟、理解、应用、巩固。我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激发兴趣,初步感知 1、通过谈话导入由寻找两个渔夫的共同休息日来让学生初步感知。 2、引导学生观察所铺的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要想铺满这个正方形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从而引出公倍数的概念。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公倍数的概念。此时教师明确指出公倍数研究的是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二、自主探索,渗透概念 1、出示集合圈要求学生寻找6和9的公倍数,并找出其中最小的公倍数。 2、引导学生观察2和3以及6和9的最小公倍数与其他公倍数之间的关系,让那个学生去发现其实公倍数都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及之间的具体关系。 3.设疑:是不是找出了最小公倍数就能找出其他的公倍数呢? 4、出示寻找50以内的6和8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例题,让学生根据最小公倍数的24,去猜测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公倍数,然后再验证所得出的规律,

通过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感受最小公倍数在公倍数中的地位以及它的重要性,并为接下来探索寻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埋下伏笔。此时学生已经明白找出最小公倍数的是找公倍数的捷径,因此接下来的学习就变得有目的性,学生能够带着目的去学习将会更加的主动。 三、尝试应用,方法提炼。 1、列举法。 教师可以小结刚才我们寻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便是例举法。 2、直接判断法。 出示例题,首先让学生去观察,此时学生有了学习最大公因数的经验,可以很快说出倍数关系和互质关系,并通过观察,能够总结出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候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为互质关系时则为两个数的乘积,但也有部分同学可能会犯经验主义错误,把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搞混淆,此时老师必须按部就班,让学生自主观察,得出结论,如有必要则要做出区分。 3、短除法。 出示例题24和30,设疑:这组数可以直接判断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吗?指出,10以上的数如果不能直接判断我们可以采取短除法来解决,教师介绍短除法的方法并于求最大公因数相区别,指出最大公因数乘一边,最小公倍数乘一圈。4小结。学生练习后,老师小结,寻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除了介绍的例举法,直接判断法,短除法以外还有,大数翻倍法,小数翻倍法,交替相除法等等,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归纳为四个字:看想用算。看清数字特征,想清之间关系,用好适当方法,算时仔细认真! 四、巩固练习、不断刺激 给学生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出示练习题,用适当的方法找出最小公倍数。虽然这里只给出了六组数,却是对全课的一个总结,学生既要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又要掌握寻找老师介绍的最小公倍数的三种方法,指名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出答案的同时介绍自己的方法。 五、全课总结、能力提升。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本节课的最后,满载而归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又回到了最初的渔村,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小公倍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小公倍数》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公约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因而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本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借鉴前面的学习方法学习后面的内容是本课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特色,这样设计不仅使教学变得轻松,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这些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掌握,对于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动手欲较强,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时更愿意自主参与,自己发现。再者,学生个人的解题能力有限,而小组合作则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交流获得数学信息。 教学目标: (体现多维目标;体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教学难点: 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标准》中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课设计成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环环的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教学过程: 媒体运用 任务导学 明确任务 师:课前我们来做个报数游戏,看谁的反应最快。请两大组的同学参加。 师:请报到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报到4的倍数的同学起立。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起立两次?(因为他们报到的号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是吗?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师板书:12、24) 师:像这些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我们就把这些数叫做3和4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公倍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最小公倍数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最小公倍数1.掌握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两个概念. 2.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用分解质因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学重点 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有关最小公倍数的知识.(板书:最小公倍数) 2.复习倍数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1【演示课件最小公倍数】 例1、顺次写出4的几个倍数和6的几个倍数.它们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其中最小的是多少? 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2、36 6的倍数有:6、12、18、24、30、36 4和6的公倍数有:12、24、36 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2. 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用集合图表示4和6的公倍数. 3、质疑:两个数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明确:因为每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因此,两个数没有最大的倍数. 4、反馈练习. 把6和8的倍数和公倍数不超过50的填在下面的空圈里,再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几. 明确:50以内6和8的公倍数只有2个;如果扩展数的范围,也就是50以外6和8的公倍数则是无限的. (二)教学例2【演示课件最小公倍数】 引入:我们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2: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 1、用短除式分别把18和30分解质因数. 板书:18=233 30=235 教师提问:18的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18的倍数包含18的所有质因数) 30的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30的倍数包含30的所有质因数) 18和30的公倍数必须包含哪些质因数? (既要包含18的所有质因数,又要包含30的所有质因数) 2、观察集合图: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应包含哪些质因数?教师明确: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里,只要包含它们全部公有的质因数(1个2和1个3)以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教案

昆山泛美国际教育培训中心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知识与方法 1、质数和合数(P88 1、2两题) 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质数。 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常用的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 53、59、61、67、71、73、79、83、89、97共计25个。 ☆除了2,其余的质数都是奇数,除了2和5,其余质数的各位数字只能是1、3、7或9. 2、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就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因为70=2×5×7,所以2,5,7是70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3、分解质因数的方法(P88第3题) 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先用一个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开始)去除,出得商如果是质数,就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得出的商是合数,按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是质数为止.然后把各个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合数都能分解质因数。 ★1是任何合数的因数。 ★质因数、合数与1组成自然数。 4、最大公因数(P85 第4题P86 第2题) 定义:几个自然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公因数,称为这几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 5、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 互质的两个数不一定都是质数。有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两个数都是质数。 ⊙两个数都是合数。 ⊙一个是质数,另一个是合数。 ⊙一个是1,另一个是质数或合数。 ⊙相邻的两个数都是互质的。 6、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小公倍数的应用教案

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10课时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思考并分析身边的问题,教材中的铺砖这一实际生活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课前我特意创造性加入了课前的游戏将公倍数知识蕴藏在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前能够感悟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情分析: 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实际经验,但是铺砖的生活情境离学生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让学生在课堂当中动手操作,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交流空间。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形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0页以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现实意义,进一步熟悉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在学生欢愉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喜悦和价值,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现实意义。色圃中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长方形学具,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 1.师课前谈话:各位心爱的同学,我们已经认识了最小公倍数和公倍数,而且还学会了如何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公倍数。为了表示对你们在学习上的收获。周老师在今天的这节课带给大家一首最原生态的歌曲,看看我们在共同庆贺的时候,还能在学习上得到什么! 2.师出示歌唱要求: 一起来看歌唱要求:男生每2秒唱出歌词“嘿”,而女生则每3秒唱出歌词“哈”。 师:大家已经明白要求了吗?一起来试一试。让我们一起关注时钟上跳动的数字,按照要求一起唱出歌词。 3.在学生完成第一次试唱后,教师提问: 根据要求,在哪些时钟数字时男生会唱出歌词?大家同意吗? 然后继续提出:男生已经找到了他们的时钟数字,看一看在下一次的歌声中,女同学也能找到属于你们的时钟数字吗?一起准备,请关注滚动的时钟数字。 女同学们,你们是否已经找到了属于你们的时钟数字。请告诉我们,大家同意吗?师板书,同时小结(3的倍数) 现在我们把歌声中再加入一点配乐,一起来看。能够做到吗? 【设计意图】欢乐的歌声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瞬间变得触手可及。而在欢乐的歌声中,学生能够很自然地运用倍数的知识来说明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数学知识和活动要求的联系。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欢乐的

2《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书第68、69页的例1、2和“做一做”及第71页1-5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价值。 教学重点:建立两个数的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电教平台,常规学具。 教学过程: 一、以趣激疑,初步感知: 1、体育课上经常要报数,今天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请几组同学报数。请报到 2、3倍数的同学分别起立。 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有的人起立了两次?让报6的同学说说为什么两次都站起来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有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教师努力营造让学生爱学,乐学的课堂教学环境,密切联系有趣的生活实例,通过游戏,创设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数学。] 2、多媒体出示: 2的倍数:2、4、6、8、10、12、14、16、18、20…… 3的倍数:3、6、9、12、15、18、21…… 师:像6、1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我们就可以说6、12……是2和3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看到“公倍数”你有什么问题吗? 3、刚才我们从报数中认识了公倍数,公倍数能在生活中帮助我们做什么呢? 二、动手操作,建立概念: 1、(课件出示生活情境)老师家要装修厨房的一块边长为12分米的正方形墙壁,需要铺满墙砖,我要求整块整块的铺,不能切割墙砖。工人师傅告诉我,有两款墙砖,一种长3分米,宽2分米的墙砖,另一种是长5分米,宽3分米的墙砖。老师应该选哪种墙砖能把正方形墙壁铺满呢? (1)学生活动:分小组活动进行动手操作。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得到不同的方案。 (2)汇报方案: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实物投影上摆:摆两个长方形,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摆同样的三排,就是正方形了。(3)适时追问:正方形墙面的边长和墙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小学五年级数学《找最小公倍数》优秀教案模板

小学五年级数学《找最小公倍数》优秀教案模板《找最小公倍数》一课是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过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找最小公倍数》优秀教案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掌握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出2的倍数有哪些,3的倍数有哪些? 二、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一)探索公倍数 1.观察刚才同学们说的2的倍数和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2.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得出公倍数的含义。 (二)探索最小公倍数,引出课题。

三、探索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一)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 1.列举法 2.分解质因数法 3.短除法 (二)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特殊方法 1.找出下面几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7和14 8和24 9和18 5和6 2和7 9和4 2.观察每横数据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3.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得出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方法。 四、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习题。 五、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找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 … 6的倍数有:6、12、18、24、30、… … 4和6公倍数有:12、24、… … 最小公倍数: 12 教材分析: 1.“找最小公倍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册教材对找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与约分、通分的知识进行了整合。

《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教案

《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题》教案 10、11题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公倍数的意义,并解决实际的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难点:把公倍数应用到实际题目中。教学过程:一:导入 1、复习公倍数的概念 2、求4和6的最小公倍数二:新授 1、出示72页第题的内容列出所给的条件:3路6分钟发一次车5路8分钟发一次车现在同时发出,多少分钟后再同时发出?由3路车发出的时间可以知道,3路车以后每次发出的时间是:6分钟后、12分钟后、18分钟后、24分钟后------5路车以后每次发出的时间是:8分钟后、16分钟后、24分钟后------由以上列出的时间可知下次同时发出的时间是24分钟后。那么我们再看一下其实24是6和8的最小公倍数。所以这道题目也就是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那么,实际上是让我们求最小公倍数。所以,再过24分钟后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 2、出示72页第一题的内容列出所给题目的条件:爸爸一圈3分钟妈妈一圈4分钟我一圈6分钟现在同时起跑,多少分钟后再次同时起跑?各跑了多少圈?由所给的条件可知:第一问,结合上一道题目,实际上是让求

3、4、6的最小公倍数,根据前面所学可求出,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12、也就是他们都跑了12分钟。第二问,都跑了12分钟,那么各跑的圈数是:爸爸:123=4(圈)妈妈:124=3(圈)我:126=2(圈)最后加上答案。课堂练习:书上:71页 6、7题。学生自己做,教师最后订正。总结:此类题目在开始没有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本办法,分别列出,看看题目到底是想让我们做什么,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是想让我们求最小公倍数。、xx

小学数学五年级《最小公倍数》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最小公倍数 一、教学内容 课本P88~90 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掌握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教学难点 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 四、教学用具 自制课件。 五、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与两个数的质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2.导入: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长度为2 厘米、3 厘米的线段,到多少厘米时两条线段一样长?出示动画11用长方形摆正方形的动画 (二)探究新知 1.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1)学生先独立思考。 (2)再合作讨论自己是如何做的。 (3)全班交流。 2.小结:6,12,18,…是3 和2 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6 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举例说明:求6 和8 的最小公倍数。 (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出示动画12找2和3公倍数的动画

(2)学生的方法有:①列举法:先找倍数,再找公倍数,最后找出最小公倍数。 例如:6 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8 的倍数:8,16,24,32,40,48,… 6 和8 公倍数:24,48,… 6 和8 的最小公倍数:24 ②大数翻倍法:8,16,24,… 6 和8 的最小公倍数:24 ③分解质因数法: 8=2×2×2 6=2×3 8 和6 的最小公倍数包括8 和6 的公有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 ④画图法。 4.用喜欢的方法求12 和15 的最小公倍数。 学生汇报。 5.用分解质因数法求18 和8 的最小公倍数。 6.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4 和 5 13 和7 48 和1 6 1 7 和85 7.小结:若两数互质,两数直接相乘求最小公倍数;若两数含有倍数的关系,大数是两数的最小公倍数。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5,9][18,24][18,27][14,21] [32,40][25,45][26,39][54,63] 2.下面的说法对吗? 说一说你的理由。 (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2)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小公倍数》教案

最小公倍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重点难点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写出下面各数的倍数。(各写5个) 3的倍数有:() 2的倍数有:() 2.学生汇报填写结果,教师板书记录。 3.说一说,你对倍数有什么了解。学生回答内容要求包含: (1)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没有最大的倍数。 二、新课讲授 1.最小公倍数。 课件呈现: (1)提出问题、投影呈现教材68页例1. (2)学生交流合作,得出结论,同时课件呈现下图 4的倍数 6的倍数

(3)12,24,36,……是4和6公有的倍数,叫它们的公倍数。 我们还可以这样表示: 并指出: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他们的最小公倍数。 (4)想一想,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5)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 点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出示教材第69页例题2。 (2)学生尝试练习。由学生自主探索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3)汇报探索结果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先分别写出6和8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方法二:先分别写出8的公倍数,再从小到大圈出6的公倍数,第一个圈出的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方法三:先写出6的倍数,再看6的倍数中哪些是8的倍数,从中找出最小的。 (4)观察一下: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组织学生观察,然后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的公倍数就是它们最小的公倍数的倍数。 (5)即时巩固。 完成教材第69页的“做一做”。 ①学生独立完成,找出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四_5第2课时《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铺墙砖”这一生活情境,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加强思考与探索,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 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和探索。本 设计直接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自主探究和充分的讨论,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 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若干张长3 cm,宽2 cm的卡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 师:同学们还记得前面我们学习的给贮藏室铺地砖的例题吗?这节课我们 来学习“铺墙砖”的知识。 2.课件出示例3:用一种长3 dm,宽2 dm的墙砖铺一个正方形(用的墙砖必须都是整块),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 设计意图:在以前学习过的“铺地砖”的基础上创设类似的情境,让学生 在实践操作中加强思考与探索,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完成数学建模。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拼一拼、画一画。 (1)用长3 cm,宽2 cm的卡片代替墙砖拼正方形。 (2)在印有格子的纸上画出拼成的正方形。边操作边思考:正方形的边长可 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正方形的边长与墙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2.说发现。 师:你拼出来了吗?想一想,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2和3的公倍数) 3.解决问题。 师: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6 dm,12 dm,18 dm……最小是6 dm) 4.回顾解决“铺墙砖”问题的关键。 把“铺墙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问题,也就是铺成的正 方形的边长必须是墙砖长和宽的公倍数,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墙砖长和 宽的最小公倍数,这样才能保证用的墙砖都是整块。 ⊙学习公倍数的应用 1.解决教材72页11题。 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跑步,爸爸跑一圈用3分钟,妈妈跑一圈用4分钟, 我跑一圈用6分钟。如果爸爸、妈妈同时同向起跑,至少多少分钟后两人在起 点再次相遇?此时爸爸、妈妈分别跑了多少圈?[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各组汇报:求至少多少分钟后两人在起点再次相遇,就是求3和4的最小公倍数,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也就是至少12分钟后两人在起点再次相遇,此时爸爸跑了12÷3=4(圈),妈妈跑了12÷4=3(圈)] 2.引导学生在组内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合作解答,明确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预设 生1:我和爸爸同时同向起跑,至少多少分钟后我们在起点再次相遇? (3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6,也就是至少6分钟后我们在起点再次相遇) 生2:我和妈妈同时同向起跑,至少多少分钟后我们在起点再次相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