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

4.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学习重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学习难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预习导航】

(一)预习提纲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2 )人民群众

①含义

②范围

③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二)基础知识梳理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唯物史观从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________________ 的历史,是___________________ 创造的历史。

(2 )人民群众

①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____________ 作用的人们,主体部分是______________ 。

②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_______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 ___________ ,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③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A地位:人民群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创造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创造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决定力量

2.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 ____________ ,也是 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重要保证。

(2)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__________________

C

(3)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 _____________ ,从群众中来, _______________ 。

(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 己

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主。 【合作探究】

1.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 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 这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 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沉沉的担子。

习近平说,这个重大的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 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

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 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

为什么说“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

2.

______ 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 更好地保障 _ ,更好地保证 _____ 当家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

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

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我党是如何处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的?

【课后达标】

1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亿万农民完成六大创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村民

自治、农民工进城、专业合作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主要说明了

A.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D.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劳动群众

2.山东省政府发布《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群众意见。公开征求群众意见的哲学依据是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人民群众可以创造真理

D.—切社会财富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3?西方一位哲人说,“历史是上帝的作坊”。事实上,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

革的决定力量。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历史是上帝的作坊”和“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这

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是否承认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是否承认英雄人物对社会历史的推动作用

4.“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的花朵与果实。”这启示我们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任何个人的成果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

C.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财富,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D 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5“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古语启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

A 坚信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B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C 让人民群众追求真理,推动社会发展

D 一切从实际出发

6“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这说明

A 脑力劳动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 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从事精神生产的前提

C 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D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社会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答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

定力量。

2.答案:(1) 我党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以人为本。

(2) 我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课后达标】

1.解析:Co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农民在其六大社会关系领域内的创造,选C; A中的“社会精神财富”与材料无关;B错在“领导力量”;D说明的是人民群众的含义,没有直接说明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2.解析: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公开征求群众意见

体现了政府坚持群众路线,故答案选A项。B项不符合题意。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人们只能发现真理,不能创造真理,C项观点错误。人民

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并不等于一切社会财富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D项观点错误。

3.解析:A。“历史是上帝的作坊”是把历史看成上帝操作的结果,其中人民群众是上帝活

动的工具而已,否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作用。把人民看成上帝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尊重,故题中两种观点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应选A项。B 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4.解析:Db A C的缺陷在于没有涉及材料中的“个人”和“花朵与果实”,而且也不符合

“启示”这一要求;B、D从语气上判断,应该是D; B不符合“启示”这一要求。

5.解析:B。这句古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因此告诉我们的方法论就是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 符合题意;A C表述不全面;D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

6.解析:D。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一知识。题干的意思是科学家、

艺术家、思想家创造的文化成果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所以选D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