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

这么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于“听课”和课后的“评课”。在听课过程中,我们把目光更多的集中在授课教师身上,关注更多的是教师的表现。因此,这些年来,老师们在把握了这一规律后,再出来上公开课,都是使出浑身解数,尽力表现自己,而台下听课的教师也只是重点地记录授课教师的语言和表现,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所得。这样一来,听课教师更多的是从他人身上学到了作秀的方法,而失去了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课堂上我们不仅仅是用耳朵听授课教师的语言,用眼睛看授课教师的表现,我们还应透过耳朵的听和眼睛的看,用心灵去感受课堂、体悟课堂。在观课中,除了授课教师的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及师生的精神状态,都应成为我们观察感受的重要内容。

在以前评课时,我们会对授课教师下评语“教态大方,板书工整,普通话流利”等等,或者提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甚至看领导态度决定评课内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课质量。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两个字的改变却意味着教研文化的重建。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教育文化的重建,而教育文化的重建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变革教学的观念和方式,变革学习的观念和方式,变革管理的观念和方式,变革评价的观念和方式,变革教研的观念和方式……其中教研观念和方式或者说教研文化的重建是教育文化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教研文化的重建,就没有真正意义上、完整意义上的教育文化重建。

习以为常的“听课”换成了“观课”、“评课”换成了“议课”。那它们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质的区别。

观课与听课的区别:

1、观课与听课比较,虽然听课也涵盖了观察,但“听”主要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我所谓的“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更重要的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2、观课要求观课教师与作课教师必须提前沟通,作课教师希望观课教师观察他某方面的问题,比如“教师对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引导”,观课教师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的。听课是不强调提前和作课教师沟通的,更不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的。

3、明确观课的目标后,观课教师要围绕观课目标,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信息,使自己对要观察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进而在观课的过程中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提高议课效益;听课评课往往是跟着感觉走,甚至走进课堂前还不知道要听什么课。

4、观课教师在观察课堂时必须精力高度集中,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围绕观课目标发现问题,完成自己的任务;听课教师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所以在课堂上可以很放松。

5、观课要求观课教师尽量坐在学生中间,这样可以更好地从学生的视角发现问题;听课教师则往往坐在教室的最后。

议课与评课的区别:

6、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作课教师在评课活动中“被评”的地位和失语的状态。议课教师与作课教师是在平等地交流,更多的是这样的语言:“我观察到某某现象,请问你是怎么考虑的……”;评课侧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评课者一般会说:“某某地方处理得有问题……”

7、议课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地交流,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课的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

8、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为主要课的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作课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评课需要在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

9、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对话,促进理解和教师自主选择。议课则是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解放。而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

学校如何开展“观课议课”活动

当前,随着我国“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启动,校本教研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也似百花争艳,各领风骚。认真分析和总结改革成功名校的经验,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模式、衡水中学的“诱思探究”模式、杜朗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等等,都仅仅抓住了一个核心理念,那就是“学校以发展为本,学校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本”,而教师的发展则在学校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如何实现教师的发展?宏观上讲教师要实现“教、学、研”合一,而最有效、最直接的发展途径就是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科学开展“观课议课”活动,为所有教师提供展示交流、快速成长的平台。

陈大伟老师在《怎样观课议课》一书中,提出并详细阐述了“观课议课”的概念,丰富了传统的“听课评课”内涵,并在《中国教师报》上发表文章《“观课议课”的一些实践问题与思考》,进一步从实践操作层面对中小学教师的“观课议课”活动进行了指导,为中小学开展校本研修开辟了一条改革创新之路。

学校层面如何有效开展“观课议课”活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很多学校开展的“观课议课”活动,往往是“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涵”,缺乏发展意识,缺乏科学规划。我认为作为学校首先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教师培养与发展规划,成立学校课堂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师培训培养导师团,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对象,开展专题活动。可以按照以下四个层面进行。

一、基于青年教师培养指导的“观课议课”活动

主要以1—3年教龄的青年教师为培养对象。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实行目标追踪管理。以教学素质的提高、课程标准的理解、教材的把握、教法的运用等为重点,由教师培训培养导师团对每个青年教师开展“观课议课”活动。先对培养对象进行全面观课,摸清整体基本情况,然后选择重点培训培养对象,根据其学科特点和教学行为特征,对其进行追踪“观课”,再通过议课活动,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基于薄弱学科指导的“观课议课”活动

以历次统考中成绩落后的学科组为指导对象。首先,开展学科教情、学情调查,将统计结果反馈至学科组每位教师,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制定整改计划。其次,由学校指导委员会组织相关人员,对每位教师开展“观课议课”,进行集体“会诊”,作出综合评价,找出制约学科组成绩差的根源和因素,形成整改建议和计划。

三、基于薄弱班级指导的“观课议课”活动

以历次统考中成绩落后的班级为指导对象。首先,对班级从班风、学风、基础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组织班级协作组教师召开分析会,先自查落后原因。其次,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相关人员,对班级协作组每位教师开展“观课议课”,把课堂教学中教师授课、师生关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精神状态、学习风气等作为“观课”重点,每周组织一次班级协作会,除了全体任课教师、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外,选取有代表性的部分学生代表参加,共同分析查找班级成绩落后的原因,制定出提高班级成绩的计划、目标和措施。

四、基于特色推广的“观课议课”活动

学校涌现出的“名师”、“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优秀学科组,是学校的一笔巨大财富,如何使他们的教学艺术、教学特色成为学校的共享资源?“观课议课”活动是一条捷径。学校课堂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师培训培养导师团,应有计划地选择确定出推广对象,然后分阶段开展活动。先由推广对象将自己认为的教学特色用书面形式总结出来,然后学校课堂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师培训培养导师团组织部分人员开展“观课议课”活动,在此基础上大家形成共识,总结出推广对象的教学特色,最后在全校范围内予以学习推广。通过这种方式,既有效地实现了名师带动和辐射作用,又避免了优质资源的浪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