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谚语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谚语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谚语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谚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谚语,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2、蜘蛛张网天气好,蜘蛛收网天落雨。

3、扑地烟,雨连天。

4、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5、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

6、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7、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8、燕子高飞晴天靠,展翅低飞雨天报。

9、泥鳅跳,风雨到。

10、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同翻。

11、田螺浮水面,风雨在眼前。

12、燕子钻天,下满了湾。

13、喜鹊洗澡,雨要来到。

14、蚕做茧,快插秧。

15、今日公鸡早进笼,明天太阳红彤彤。

16、鸡晚宿,蛇过道,蚂蚁爬树雨就到。

17、母鸡背雏鸡,后天要有雨。

18、蚂蚁垒窝要落雨。

19、鸡晒翅,天将雨。

20、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21、蜻蜓低飞有雨。

22、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23、蚊子见血,麦子见铁。

24、小燕来,摧撒秧,小燕去,米汤香。

25、长虫过道,下雨之兆。

26、燕子低飞狗吃草,这场大雨小不了。

27、蝼蛄叫,晴天到。

28、蚯蚓封洞,有大雨。

29、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

30、鸡发愁,淋破头。

31、泥鳅静,天气晴。

32、蜻蜓飞得低,快快备雨衣。

33、麻雀叫声懒洋洋,定有雨一场。

34、日垸长江水,夜垸草头枯。

35、家鸡晒翅膀,到不了后晌。

36、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37、燕子来,种苋菜。

38、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39、鸡不回笼要落雨。

40、大榕树冬不落叶,兆春寒。

41、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42、斑鸠咕咕,该种秫秫。

43、狗卧灰堆,天阴雨催。

44、燕子窝垫草多,雨水多。

45、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46、晚上吹南风,明天太阳凶。

47、蜘蛛预报天气法。

48、蚂蚁搬家天将雨。

49、燕子低飞蛇过道,不久大雨到。

50、蚯蚓早出晴,暮出雨。

51、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52、蜻蜓成群飞,雷雨要来临。

53、瓦块云,晒死人。

54、狗泡水,天将雨;鸡晒翅,天将雨。

55、牛嚎猪吃草,雨下小不了。

56、燕子低飞蛇过道,鸡晚宿窝蛤蟆叫。

57、蚂蚁搬家蛇过道明天必有大雨到。

58、冻惊蛰,晒清明。

59、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60、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

61、蜜蜂窝里叫,大雨就来到;蜜蜂不出窝,风雨快如梭。

62、青蛙打鼓,豆子入土。

63、狗吃草,要落雨。

64、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

65、蜜蜂迟归,雨来风吹。

66、鸡进笼晚兆阴雨。

67、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68、大雁来,种小麦。

69、蚂蚁垒窝要下雨。

70、白蚁灯下飞,大雨洪水至。

71、燕子低飞要落雨。

72、蚯蚓堆粪,雨淋地湿。

73、鸡扎翅儿,下一阵儿。

74、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75、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76、蜘蛛高挂忙结网,连日久雨转晴朗。

77、青蛙叫,大雨到。

78、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79、燕子低,披蓑衣。

80、蜘蛛添网主天晴,蜘蛛悬吊雨蒙蒙。

81、狗泡水,天将雨。

82、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83、小燕来,抽蒜薹;大雁来,拔棉柴。

84、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大自然的语言谚语

大自然的语言谚语 导读:1、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2、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3、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4、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 5、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6、单耳刮风,双耳下雨。 7、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8、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9、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10、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11、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 12、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13、蚯蚓封洞,有大雨。 14、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15、大水无雷,浸崩屋。 16、冬季干冷春季寒。 17、星星稀,好天气。 18、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19、云交云,雨淋淋。 20、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

21、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22、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23、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24、月亮撑蓝伞,多风去。 25、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26、天早云下山,饭后天大晴。 27、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28、柱石脚下潮有雨。 29、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30、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31、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32、南闪四边打,北闪有雨来。 33、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 34、一年四季春为首。 35、大雾不过三,过三半月平。 36、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37、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38、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39、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40、东虹日头,西虹雨。 41、云下山,地不干。云绞云,雨淋淋。

42、青蛙叫,大雨到。 43、蜘蛛结网天放晴。 44、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45、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46、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47、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 48、猪衔草,寒潮到。 49、棉花云,雨快淋。 50、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51、昼雾阴,夜雾晴。 52、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53、星光含水,雨将临。 54、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55、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56、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 57、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58、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59、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60、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61、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62、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物候气象

课题:专题气象物候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1.学习气象物候的基本知识。 2.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 3.通过对生词的诵读和背诵,感悟诗词中反映的物候现象。 【课前自学】 【课堂学习】 一、检查自学情况 二、导入新课 三、专题学习:《古代诗词中的物候》 1.齐读诗歌 2.诗歌赏析

①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现象。 时逢盛夏,可是“天山”之上却依然白雪皑皑,只有寒冷,没有烂漫的鲜花,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天山”海拔甚高,气温自然偏低。 ②体会“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晓”、“宵”的表达效果。 一“晓”一“宵”,画龙点睛地写出了战士们夜以继日、无怨无悔地驻守边关、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境界。 ③《凉州词》“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仅是指春天的风吗?联系写作背景谈谈。 “春风”既指自然界的风,也暗指朝廷的关心。 ④《塞下曲》中哪一句体现了物候现象? 大雪满弓刀。(结合“月黑雁飞高”理解) ⑤《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写了竹子、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实写),河豚(虚写);体现了时令的变化。 【达标检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 A.玷.污(zhān) 肃穆.(mù) 蒌蒿.(gāo) B.无垠.(yín) 畸.形(qí) 相形见绌.(chù) C.迁徙.(xǐ) 干涸.(hé) 一丝不苟.(gǒu) D.凋.零(diāo) 酝酿.(niàng) 参.差不齐(cān)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 A.称职气慨销声匿迹 B.真谛阔绰妙手回春 C.幅射荒谬略胜一筹 D.仰慕淳朴心旷神贻 3.古代诗词中常常写到梅雨。柳宗元写在广西柳州的《梅雨》诗说:“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农历三月)。”杜甫写在四川成都的《梅雨》诗说:“南京(指成都)犀浦道,四月熟黄梅。”苏轼写在浙江湖州的《舶趠风》诗说:“三时(农历五月)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梅雨多发生在春夏之交,但各地“入梅”的时间不一样。柳州、成都、湖州地点不同,入梅时间自然不同,梅雨期的长短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梅雨“入梅期”是由南向而北逐步推进的。 4.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揭示了物候学上什么规律? 首诗开头两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植物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第二,这种循环变化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春天一到,万物就要复苏了。 【归纳总结】 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地感受了说明文的说明语言的特点,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一些气候物象方面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我们应像前人一样多观察、多积累,争取了解更多的知识。 【作业布置】 【学教反思】

关于大自然的名言_名人名言(精华版)

《关于大自然的名言》 1、自然不掺杂半丝人情。谁抵抗它,谁就被一脚踢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受其恩典。佚 名 2、我们往往只欣赏自然,很少思考与自然共生存(王尔德) 3、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梭洛) 4、研究自然是与名师交往,切不可轻视自然(阿加西斯) 5、这自然法规我认为是最高的法规,一切法规中最具有强制性的法规。马克吐温 6、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叔本华 7、艺术上也许有谬误,而自然是没错的(德莱顿) 8、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9、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埃斯库罗斯 10、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 11、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拜伦 12、咱们已经背弃了大自然,她以前那样正确地为咱们指路,而咱们却想用她的教导来 教训她。佚名 13、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埃斯库罗斯 14、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延自然(培根) 15、到广阔的天地中去,聆听大自然的教诲(布赖恩特) 16、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每一声(清张维屏) 17、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18、破坏了自然环境,就等于破坏了你的生活基米 19、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 20、咱们已经背弃了大自然,她以前那样准确地为咱们指路,而咱们却想用她的教导来 教训她。佚名 21、咱们不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联合国环境方案) 22、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埃斯库罗斯 23、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现在我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名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传统含义 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夏至:白天最长,夜间最短。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冬至:天进九,白天短,夜间长。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小暑: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关于自然的谚语英语

关于自然的谚语英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自然的谚语英语,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 It's sunny and foggy, rainy and foggy. 2、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Sunset carmine, no rain is the wind. 3、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The thunderstorm is not fierce, the thunderstorm is full of pits. 4、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Everything receives in autumn, everything loses in summer. 5、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Xiao Shu thundered and turned into Huangmei. 6、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Qiuhe Night Rain is like dung, a night rain and a fertilizer. 7、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 Late frost injures cotton seedlings and early frost injures peaches. 8、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Low clouds do not leave, rain is not long. 9、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Cotton is afraid of the clouds in August and rice is afraid of the frost in cold dew. 10、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The south wind is afraid of sunset, the north wind is afraid of dawn. 11、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Early fear of clouds in the south, late fear of clouds in the north. 12、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Fog and dew on the hillside, rain today and tomorrow. 13、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Black clouds smoked and hail fell that day. 14、朝虹雨,夕虹晴。 Rain in the morning and sunset in the evening. 15、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Magpie branches shout, go out sunny day. 16、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The cold dew breeze brought the crop to an empty end. 17、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Birds fall on the boat. Rainy days pass by.

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

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 吴寻刚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树叶落下后,其中的营养又被根吸收,比喻不忘本源。落叶中的有机物通过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产生各种无机营养成分又被根吸收。同时分解产生的CO2释放到大气中,又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由此可见,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是不断循环的。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类胡萝卜素、花青素 春天光照、温度、水分条件都良好,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特别快,植物体在迅速积累了大量营养后,就会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一些花朵的颜色能够在黄、橙、红之间变化,那是类胡萝卜素的作用,类胡萝卜素种类很多,颜色也很多,最常见的有橙黄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另一些花朵的颜色能够在红、紫、蓝之间变化,那是花青素的功劳,花青素有一个特点,能够随着细胞内酸碱度的变化而改变颜色。酸性时它是红色,碱性时它是蓝色,中性时却是紫色。“春天孩儿脸”,天气变化无常,光照、温度、湿度变化较快,而这些变化都可引起细胞内酸碱度的改变,从而导致花朵颜色的不断变化。由于各种花朵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加之花青素在不同酸碱度下的颜色变化,并且植物体在春天新发的嫩芽、新叶中叶绿素尚未形成,类胡萝卜素或花青素的颜色得以显露,也会或多或少带上红色或黄色,有的甚至可以与花朵争艳,这样就形成了“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自然美景。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花青素 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植物的叶都为绿色,是因为叶中所含的绿色的叶绿素比黄色的叶黄素、橙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多的缘故。但叶绿素有个特点,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不断的形成,又不断的破坏。叶绿素的形成与两个外界条件有关: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如果没有阳光,就不能形成叶绿素,人们正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遮光来培养韭黄和豆芽菜。气温过低叶绿素也不能形成,此时,叶绿素的破坏速度却有增无减,随着叶绿素的减少,叶片便逐渐显现叶中其它色素的颜色,银杏、杨树等植物叶片到秋天变黄便是这个原因。而枫树在低温时叶片中的糖分可转变成花青素,这时花青素是红色的,含量又多,所以叶片变红,且红得鲜艳,故有“霜叶红于二月花”。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温度对植物分布影响

关于自然现象的谚语

关于自然现象的谚语 关于自然现象的谚语 1、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因为高层的空气总是自西向东走的。在我们西边出现了大片、大片的云,并且从地平线上堆起来,这是告诉我们:西边的天气已经变化,那里也许在刮大风,也许在下雨。这种天气,跟随着空气的运动,一定会移到我们这地方来。 但在夏季的傍晚,太阳下山的时候,西边天空里也往往有一条条、一块块的云层,为什么这时候太阳往云里走,第二天的天气又总是好好的呢?正因为这时候西边天空的云是一条条、一块块的,云层的四周又是悬空的,这种云不是雨天的预报者。只有大片、大片乌黑的云,并且与地平线连在一起,才表示天气要转坏了。 2、云下山,地不干 云下山是形容云从高处来到地处,气压低,湿度重,这样雨雾就笼罩大地,随时可能下雨,地面也全是湿气,地不干了 3、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衣 云团向东的话,即使有雨也会被东风刮跑了,因为东风烈,借东风才能火烧赤壁。 云团向南的话,雨水会连绵不绝的下的没完没了,梅雨季节就在南方,就应了云在南。 云团向西的话,出门的话,一定要雨衣,西边干旱,云团都堆过去的话,必将大雨。从一个极端到了一个极端。 4、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意思就是说,黑云低垂要下雨了,天高云淡就是晴天了。 5、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一条气象谚语,是说云在山头上,盖住了山顶,象戴了一顶帽子一样,就要下雨;云在山的中间,看不见了山腰,就是晴天。 指山与云的位置关系。要下雨了,山顶有云,如“戴帽”;当云横山腰的时候,就不会下雨。

6、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形容云很小,遮不住猛烈的阳光,晒得地上人们快要热死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晕是日、月光穿过卷层云中的冰晶时,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彩色光圈。而卷层云通常出现在锋面前部,在它的后面,就是锋面所造成的云雨区。所以,日、月晕的出现,就意味着风雨天气即将到来。并不是说,出现日晕必有雨,出现月晕必刮风。 7、日出一点红,不雨便是风 一般说,早晨的空气比较稳定。如果开起时即呈现红色,表明天空中已有大量水汽和灰尘,这是受阴雨天气系统的影响,为风雨即将来临的一种征象。 8、日落晴彩,久晴可待 太阳西下时,天空呈现青蓝色,说明空气清洁,水汽少,表示天气将继续晴朗。 除此之外还有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黑云接驾,不阴就下.等谚语。 9、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的意思是说太阳下山时,西边有云发展过来,天气由晴变阴,很快会下起雨来,这句谚语适用于春、秋季。在春秋两季,高空多吹偏西风,天气系统多自西向东移动,日落时云层上涨,说明西边的降水天气系统已经开始侵入到当地,故很快会下雨。. 10、东虹日头,西虹雨 太阳光穿过云中水滴时,由于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弧形彩带,叫虹。水滴越大,彩色越鲜艳。因为虹都出现在太阳的相对的方向,有西虹时,说明西边的大气中存在大量水滴,它随着天气系统自西向东移来,本地将会下雨;虹在东方,说明东边的大气中存在大量水滴,由于天气系统已东移过境,未来本地就不再下雨了。 11、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当太阳落山时,呈深红色。这说明是大气中含有较多的水汽和杂质,因此蓝色的光被大气散射殆尽,只剩下波长最长的红光,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太阳颜色呈胭脂红。由于大气中已经含有较多的水汽和尘埃等杂质,一般致阴雨的可能性较大些。但是,应该指出大气中仅有较多水汽和尘埃(主要起凝结核作用),如果没有其他条件(如系统影响、山地作用、热力对流等)的影响是不足以形成降水的。因此“日落胭脂红”,只能说未来天气阴雨可能性较大,还要参考其他条件是否已经具备,如果具备才可能讲天气将转阴雨,

二十四节气农时谚语

二十四节气农时谚语 导读: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资料整理回来了二十四节气农时谚语,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农时谚语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现在我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名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

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传统含义 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关于生物学顺口溜

生物学顺口溜 1、第一章细胞的结构中有关细胞膜的记忆: 线叶双(线粒体、叶绿体有双层膜) 无心糖(没有膜结构的是中心体和核糖体)2、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易混的单细胞生物区分记忆: a、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蓝(蓝藻)子 b、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 c、原核生物中有唯一的细胞器:原(原核生物)来有核(核糖体)3、矿质元素(N、P、K)的作用: 蛋(N)黄(缺氮时叶子发黄),(P)淋浴(绿)(意指缺P时叶子暗绿),(K)甲肝(杆)(意指缺钾时茎杆健壮) 4、生物的生长发育中各种激素缺乏或者过多时的症状区分: A、生长激素缺失或者过多时的症状:一头生(生长素)猪(侏儒症)不老实,将它的肢端(肢端肥大症)锯(巨人症)了去 B、胰岛素中两种细胞的作用:阿(A)姨长得很高--即胰岛素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 5、遗传病与优生中的各种遗传病:仙(显性致基因遗传)单(单基因)不够(佝偻病)吃软(软骨发育不全)饼(并

指)白(白化病)龙(先天性聋哑)笨(苯丙酮尿症))青少年(糖尿病)无脑(儿)唇裂多(多基因遗传)怨(原发性高血压)啊 6、动物的个体发育歌诀: 受精卵分动植极,胚胎发育四时期, 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期。 外胚表皮附神感,内胚腺体呼消皮, 中胚循环真脊骨,内脏外膜排生肌。 7、植物有丝分裂: 一 仁膜消失现两体, 赤道板上排整齐, 一分为二向两极, 两消两现建新壁. (膜仁重现失两体)二 膜仁消,两体现 点排中央赤道板 点裂体分去两极 两消两现新壁建三 膜仁消失显两体, 形数清晰赤道齐, 点裂数增均两极,

两消三现重开始。四 有丝分裂分五段,间前中后末相连,间期首先作准备,染体复制在其间,膜仁消失现两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均分牵引到两极,两消两现新壁建。五细胞周期分五段 间前中后末相连 间期首先做准备 两消两现貌巨变 着丝点聚赤道面 纺牵染体分两组 两现两消新壁现六 前:两失两现一散乱 中:着丝点一平面,数目形态清晰见后:着丝点一分二,数目加倍两移开末:两现两失一重建. 8、微量元素一 新铁臂阿童木, 猛! Zn Fe B () Cu Mo Mn二 铁猛碰新木桶 Fe Mn B Zn Mo Cu三 铁门碰醒铜母[驴]

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

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基本原理都是建立在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因此,生物学概念是初中生物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乃至生命现象、原理及规律的精确而本质的阐述;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领域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单位,也是思维的基本单位。美国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认为,“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和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按国家教育部规定在初一、初二学生中开展初中生物义务教育,《标准》中规定的50个重要概念,这样就要求学生平均每周理解、掌握1—2个,免除了学生对大量孤立事实和知识的学习、记忆和耗时,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负担,使学生在教师凸显重要概念传递的教学设计下有时间加强对重要概念的深入理解,获得扎实的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以为将来学习高中的生物核心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学好生物科学,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学概念。新的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其中一点是:高度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准确而灵活地掌握基本概念,从而达到使学生充分认识、了解生物学知识的目的,是每一位生物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更是中学生物教学成功的关键。 近几年来,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多学校都在进行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本人也在不断的探索,结合我们学校的“自学──合作──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生物学科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从而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经过本人近十年的实践教学研究和近三年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研究,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采取以下一些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人对初中生物学的教学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除了按照学校现有的“自学──合作──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导学以外,现就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谈谈本人在生物学概念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生物学的谚语引出概念 生物学基本概念很多,如何使这些枯燥无味的基本概念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在日常生活中,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谚语中蕴藏着许多生物学的知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生物的竞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是生物的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反映了生物的变异现象。"一方水土育一方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影响环境。“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生物的复杂反射。“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果实、种子的形成。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一定能增加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二.从观察到的现象提问引出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将相关概念与学生的感性生活经验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设计出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察现象回答,及时归纳总结,从而达到掌握和理解基本概念的目的。结合学生基础知识水平,教师可通过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归纳出这一基本概念。例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课前分别作了三个实验:(1)将植物的叶和较粗的茎分别用塑料袋罩住,置于强光下观

自然现象谚语大全

自然现象谚语大全 导读:本文是关于自然现象谚语大全,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2、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3、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4、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5、朝虹雨,夕虹晴。 6、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7、云绞云,雨淋淋。 8、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9、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10、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11、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 12、夏作秋,没得收。 13、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14、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15、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16、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17、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 18、露水闪,来日晴。

19、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20、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21、圩里干死怕淹,山里淹死怕干。 22、冬雪年丰,春雪无用。 23、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24、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25、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26、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27、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28、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29、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 30、不怕旱苗,只怕旱籽。 31、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32、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 33、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34、东比风、下雨的老祖宗。 35、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36、天上钓钓云,地上雨淋淋。 37、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 38、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39、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40、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民谚:气象物候类谚语100条赏析(作者:孙常胜)

民谚:气象物候类谚语100条赏析(作者:孙常胜) 201、六月的天,孩儿的脸。 六月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一样变化无常,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说晴就晴,说下雨就下雨。202、西风不过晌,过晌成成涨。根据古人总结的经验,偏西风一般刮半天可能就停止了,如果过了中午,还继续刮风,有可能越刮越大。203、云彩往东一阵风,云彩往北一阵黑,云彩往南雨涟涟,云彩往西披蓑衣。这四句俗语总结出云的走向影响天气变化的道理。云往东飘,往往一阵风就过去了,一般不会有雨;云往北刮,天空往往黑暗一会就没事了;云往南走或向西飘去,天气就可能下雨。另外,“云行东,车马通;云行西,披蓑衣;云行南,水涨潭;云行北,好晒麦。”说的同样也是这个道理。(注:蓑衣,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防雨的雨具,一般是由一种极不易腐烂的水草编织而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与斗笠配合起来使用,可以全身遮雨。)204、春雾黄风夏雾热,秋雾连阴冬雾雪。 春天出雾很容易起大风,夏天出雾极易产生炎热天气,秋天出雾很有可能会出现阴雨天气,冬天出雾一般会有雪降临。205、夏天连上三场雾,大雨要倾注。夏天如果连续上雾,可能会有大雨出现。206、秋天连上三场雾,黄河变成路。秋天如果连续出现三场以上的大雾,很可能会出现大

旱。古人用“黄河变成路”来比喻天气干旱的程度很严重。207、西南雨上不来,上来淹锅台。我市是季风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一般刮东南风有可能带来雨水,而西南季风常常不会带来雨水,但是,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一旦风向逆转,常常会出现大到暴雨的天气,故有“西南雨上不来,上来淹锅台”之说。208、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这是冷空气经过前后风向转换过程的真实写照。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冷空气南下到达我市之前,受暖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冷空气到达后,转为偏北风,冷热空气交流,天气转阴有雨。209、顺风船,顶风雨,逆风行云天要变。俗话说“云是天气的招牌”,云层的形状、高低和走向直接反映出天气的变化特点。这句谚语的意思是指天空中云层一致时,天气就比较晴朗,如果高云层和低云层方向不一致,天气就会发生变化,正在下雨时可以突然晴天,天气晴朗时也可能会突然下雨。这句话比喻时势变化很快,很难预料。210、六月六,晒龙衣。农历六月初六,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每逢这一天,只要天气晴朗,各家各户都会把家里穿过用过的衣服、被褥搬出来,放到烈日下暴晒,一是为了去掉霉气,二是防止虫蛀,便于保管储藏。211、春寒多有雨,夏寒断水流。春天的气温一般比较温和,但是如果气温反常,出现寒冷,那么这一阶段的雨水很可能比较多;夏天的气温应该是比较高的,但如果一段时间内气

天气和大自然的谚语

天气和大自然的谚语 本文是关于天气和大自然的谚语,感谢您的阅读! 导语:从小学阶段开始我们就学习了很多自然天气谚语,那么具体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气和大自然的谚语,欢迎阅读与借鉴! 天气和大自然的谚语 1、久雨雾晴,久晴雾雨。 2、久雨闻鸟声,不久天转晴。 3、鱼虾乱跳,大雨就到 4、蝉搬家,水(雨水)浇瓜 5、鸡在高处鸣,雨止天要晴。 6、燕子低飞天将雨 7、蜜蜂不进窝,明日有雨落。 8、有雨山戴帽,无雨河起罩。 9、萤火虫飞如波,下雨一定多。 10、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11、竹鸡叫的凶,大雨往屋冲。 12、半夜闻鸡闹,是个风雨兆 13、早晨地罩雾,尽管洗衣裤。 14、蜜蜂收工早,明日要大涝。 15、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久雨见星光,明朝雨更狂。 16、苇叶翻身,大雨来临。

17、春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冬雾雪。 18、早雾晴,晚雾阴。 19、山羊打架,天气变卦。 20、雾紧靠山顶往上飘、烟往上飘时晴天,横散时下雨。 21、重雾三日,必有大雨。昼雾晴,夜雾雨。 22、猫打喷嘁天不晴。 23、日落猪相斗,大雨就要到。 24、雾气升山顶,将有倾盆大雨;雾气散大地,无风且无雨。 25、燕子窝垫草多雨水多 26、猫喝水,天要晴,狗喝水,天要雨 27、鸡儿上架早,明天天气好。 28、今夜蚊子恶,明朝有雨落。 29、夜间布谷叫,大雨就要到 30、蜜蜂收工早,明日要大牢。 31、老鹰来临,晴天无云。 32、乌鸦成群叫,短期风雨到。 33、蜜蜂迟归雨来风吹 34、蚁搬家,鱼翻花,路上行人快回家(大雨将到) 35、啄木鸟叫一叫,大雨跟着到。 36、群雁南飞天将冷群雁北飞天将暖 37、蚂蚁搬家天将雨 38、鸡儿迟迟不上架,当晚一定把雨下。

关于天气的谚语

关于天气的谚语 东风急,备斗笠。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泥鳅跳,雨来到。 泥鳅静,天气晴。 青蛙叫,大雨到。 鸡进笼晚兆阴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扑地烟,雨连天。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咸物返潮天将雨。 柱石脚下潮有雨。 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三月三,脱了棉袄换布衫。东虹日头西虹雨。 二月二,龙抬头。 过了冬至,长一蜂刺; 过了腊八,长一杈把 朝雾晴,晚雾阴. 朝雾不收,细雨淋淋.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衣。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1、时季有早晚,逐年无相看。----每年各季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有变化。 2、正月套昭君,二月雨纷纷,三月青草埔,四月芒种雨,五月无乾土,六月火烧埔,七月 水流芋,八月秋风返,九月九降风,十月小逢春,十一月霜雪降,十二月寒又冻。 3、春占冬十日。 4、正月花,二月柳,三月冻脚手。 5、二八乱穿衣,三九褴糁穿;三月穿三样,四月穿蚊帐。---指春季天气多变。 6、二八好行船。 7、春寒雨那溅,冬寒叫苦旱。 8、春天囝仔面,一日变三变。 9、春稻十八难。 10、三月三月,一日剥皮,三日盖被。 11、三月半,寒得勿会足百田岸。 12、四月初八太子尿。 13、五月走山 14、五月初五龙船水,五月十三关刀水。 15、未吃五月节粽,破裘呣甘放。 16、六月无风台,有雨无路来。 17、六月十九三盘新。 18、六月无善北。 19、六月天,七月火,石磨会焙粿。 20、六七月西风过午变作虎。 21、西北雨落勿会过田岸。 22、西北雨,连落三下哺。 23、六月立秋紧溜溜,七月立秋秋后油。 24、七月厚台风。 25、无惊七月半鬼,只惊七月半水。 26、七月半,秋风返一半。 27、八月初关雨门。

生物传递信息的谚语

一、有关云的谚语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衣。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二、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 东风急,备斗笠。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三、有光,电、声现象与天气的谚语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四、有关生物反应与天气的谚语 泥鳅跳,雨来到。

泥鳅静,天气晴。 青蛙叫,大雨到。 鸡进笼晚兆阴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扑地烟,雨连天。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咸物返潮天将雨。 柱石脚下潮有雨。 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东虹日头西虹雨。 风静天热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200条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200条关于大自然的谚语(一) 1、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2、云下山,地不干。 3、云绞云,雨淋淋。 4、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5、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6、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7、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二) 1、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2、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3、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4、云绞云,雨淋淋。 5、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6、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7、扑地烟,雨连天。 8、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9、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10、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11、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12、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13、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14、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15、泥鳅静,天气晴。 16、星星稀,好天气。 17、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18、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19、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20、星星稀,好天气。 21、泥鳅跳,雨来到。 22、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23、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24、星星明,来日晴。 25、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26、青蛙叫,大雨到。 27、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28、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29、鸡进笼晚兆阴雨。 30、星星密,雨滴滴。 31、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32、燕子低飞要落雨。 33、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34、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35、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36、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37、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38、星星密,雨滴滴。 39、云下山,地不干。 40、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关于大自然的谚语(三) 1、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2、星星密,雨滴滴。 3、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4、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5、燕子低飞要落雨。 6、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7、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 8、星星稀,好天气。 9、扑地烟,雨连天。 10、咸物返潮天将雨。 11、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12、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13、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14、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15、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

物候现象谚语

物候现象谚语 导读:1、早晨天发红,海上警渔翁。 2、枣儿红肚,磨镰割谷。 3、梨花白,种大豆。 4、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5、种地选好种,一垄顶两垄。 6、云在东,雨不凶。 7、缸壁出水,会落在雨。 8、谷子没粪穗头小,黍子没粪一把草。 9、石柱出汗,大雨滚滚。 10、揪花开,谷出来。揪花开,麻出来。 11、不怕天旱,只怕锄头断。 12、黄鹂来,拔蒜薹;黄鹂走,出红薯。 13、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14、人靠饭饱,田靠肥料。 15、稻草还田,一年顶两年。 16、稻子墒大穗,粒粒滚滚圆。 17、种地无巧,粪水灌饱。 18、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19、露水闪,来日晴。 20、施肥一大片,不如点和钱。

21、未吃五月节粽,破裘不敢放。 22、柳絮落地,棉花出世。 23、灯里有油多发光,地里有粪多打粮。 24、人凭饭食长,地凭粪打粮。 25、千处粪田,不如一处来粪秧。 26、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 27、无肥难耕种,无粮难行兵。 28、底肥金,追肥银,肥多不如巧上粪。 29、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0、好田隔年不上粪,庄稼长得也差劲。 31、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32、六月初一雷个响,棉花便个梗。 33、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34、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35、棉花云,雨快淋。 36、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37、糜谷不上粪,枉把天爷恨。 38、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39、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40、一要质,二要量,田间选种不上当。 41、谷子黄,选种藏。

42、寒潮过后多晴天,夜里无云地尽霜。 43、布谷布谷,赶快种谷。 44、水肥要到月,堆肥要发热。 45、夏至后压,一担苗,一担薯。 46、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47、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48、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49、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 50、冬至离春四十五,一百零五到清明。 51、桐叶马蹄大,稻种下泥无牵挂。 52、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53、蚕豆一把灰,角角起堆堆。 54、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55、驴粪谷子羊粪麦,大粪揽玉米,炕土上山药。 56、倒萍越早,早稻越好。 57、麦收短秆,豆收长穗。 58、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59、杨树叶拍巴掌,遍地种高粱。 60、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 61、庄稼老汉不要犟,一个粪底一个样。 62、云绞云,雨淋淋。

和生物学有关的成语、诗词、俗语

视而不见——保护色;望而生畏——警戒色; 以假乱真——拟态;移花接木——嫁接; 鹦鹉学舌——模仿行为;孔雀开屏——求偶行为; 望梅止渴——条件反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竞争; 无中生有——隐性;有中生无——显性 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植物的竞争性 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坊的萝卜皮——品种的地区适应性 大树下面好乘凉——用于水分代谢(蒸腾作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植物类群之一:苔藓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考察动物的保护色;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考察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考察遗传现象;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考察生态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还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桔生淮南为桔,生淮北则为枳”考察温度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考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重要性; 飞蛾扑火——生物的应激性 触目惊心——生物的神经、激素调节 孔雀开屏——动物的求偶行为 蜻蜓点水 望梅止渴——生物的条件反射 “一朝被蛇蛟,十年怕井绳”,“画饼充饥”“惊弓之鸟”“老马识途”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的变异 相依为命——生物的共生 癣疥之疾(纤芥之疾)——生物的寄生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的捕食 鹊巢鸠占——生物的竞争 作茧自缚——生物适应的相对性 一山不容二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叶落归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原生态系的恢复力稳定性 春色满院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向光性 忽如一日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植物开花受温度和光照影响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排汗散热,汗的无机盐和尿素供植物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