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单选题

1.被誉为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是()。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布鲁纳

2.下列不属于学习引起的变化的是()。

A. 幼儿会喊爸爸、妈妈

B.青春期嗓音变化

C.骑车

D.会使用电脑

3学习对某种信号作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是()学习。

A.刺激——反应

B.连锁

C.辨别

D.信号

4.属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类型是( )学习。

A.刺激——反应

B.信号

C.概念

D.连锁

5.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类型是( )学习。

A.信号

B.规则

C.解决问题

D.刺激——反应

6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动作联结的学习类型是()学习。

A. 连锁

B.概念

C.辨别

D. 刺激——反应

7.各类动作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学习。

A.信号

B.规则

C.连锁

D.刺激——反应

8.对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分别作出适当的反应的学习是()学习。

A.连锁

B.概念

C.辨别

D.规则

9.()学习是指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其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A.解决问题

B.概念

C.辨别

D.规则

10.把鲸鱼、象、狗等概括为“哺乳动物”,这属于()学习。

A.解决问题

B.概念

C.辨别

D.规则

11.理解“功=力×距离”这一公式,这是()学习。

A.信号

B.概念

C.辨别

D.原理

12.掌握教育学基本原理后,用之于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这是()学习。

A.解决问题

B.规则

C.概念

D.刺激——反应

13.()是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动作技能

D.态度

14.()是使用符合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态度

15.()表现为学会陈述观点的能力。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态度

16.()是对外的平稳而精确的操作能力。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17.()表现为个体对人、对物或某些事件的意向。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态度

18.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后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增强,这是()。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强化律

19.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如果练习运用,联结的力量逐渐增大,如果不运用,则逐渐减小,这是(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强化律

20.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如果有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这是()。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强化律

21.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A.布鲁姆

B.苛勒

C.奥苏贝尔

D.桑代克

22.狭义的学习是指()的学习。

A.动物

B.儿童

C.人类

D.学生

23.知识虽会遗忘,但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的。

A.终生

B.短暂

C.持久

D.不变

24.服用阿司匹林减轻头痛,这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定比率强化

25.桑代克迷箱实验中的猫学会通过拉栓逃出迷箱,这是( )的结果。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定比率强化

26.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

A.惩罚 B.泛化 C.消退 D.强化

27.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是()。

A.惩罚

B.强化物

C.无条件刺激

D.无关刺激

28.儿童穿一套新衣服获得更多的称赞,这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定比率强化

29.儿童努力学习以避免父母的责骂,这是()。

A.正强化

B.副强化

C.惩罚

D.定比率强化

30.桑代克的试误说属于()理论。

A.联结

B.认知

C.建构主义

D.完形

31.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属于()理论。

A.联结

B.认知

C.建构主义

D.完形

32.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是()。

A.惩罚 B.负强化 C.正强化 D.强化

3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属于()理论。

A.联结

B.认知

C.建构主义

D.行为主义

34.将电话号码谐音化进行记忆,这是()。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学生的学习 D.规则学习

35.维果斯基在心理发展上特别强调()的作用。

A.遗传

B.社会文化历史

C.天赋

D.环境

36.在维果斯基看来,心理机能内化和外化的桥梁是()。

A.语言

B.天赋

C.活动

D.环境

37.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对现实的()。

A.准确表征 B最终答案 C.假设 D.真理性认识

38广义的学习是指()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A.人类

B.动物

C.学生

D.人和动物

39.取消厌恶性刺激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是().

A.惩罚 B.负强化 C.正强化 D.强化

40.观察者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41.能准确表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这是( )学习。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态度

42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A.苛勒 B巴普洛夫 C.斯金纳 D.桑代克

43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的学派是()。

A.行为学派

B.认知学派

C.人本主义

D.精神分析理论

44.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将强化分成()。

A.自然强化和人为的强化

B.忽视与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45.满意的结果会促使个体趋向和维持某一行为,而烦恼的结果则会使个人逃避和放弃某一行为,这说明个体在学习中会遵循()。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应用律

D.准备律

46.1903年,()标志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A.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47.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学习理论是().

A.顿悟说 B.试误说 C.建构主义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48.根据学习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吃了杨梅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49.以黑猩猩作为对象进行“顿悟实验”的心理学家是()。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 巴普洛夫

50.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 斯金纳 B.巴普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51.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52.()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岢勒

D.加涅

53.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认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54.()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A.建构主义

B.认知——结构

C.信息加工

D.试误说

5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可用()来解释。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无条件反射

D.工具性条件反射

56.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分泌是()。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57.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A. 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58.布鲁纳把()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成为教学的中心。

A.认知结构

B.学科结构

C.规则与原理

D.知识结构

59.()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A.完形——顿悟说

B.认知——结构学习论

C.试误说

D.建构主义

60.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创造的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身的学习,是()。

A.人类的学习

B.广义的学习

C.学生的学习

D.成人的学习

二、多选题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习分为()。

A. 知识的学习

B. 态度的学习

C.技能的学习 D .行为规范的学习

2.试误学习的基本规律包括()。

A.效果律 B .练习律 C .准备律 D.强化律

3.()属于广义的学习。

A .动物的学习 B.儿童的学习 C.人类的学习 D.学生的学习

4.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对现实的()。

A.准确表征

B.最终答案 C .假设 D .解释

5.以下()属于学习。

A.审美能力的提高

B.长高了

C.理解道德规范

D.能骑车了

6. 学生除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发展()。

A.智能

B.行为习惯

C.品德

D.人格

7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包括()。

A.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倾向

B.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B.适当的认知结构 D.材料在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范围之内

8.根据学习的内容,可以将学习分为()。

A.运动技能的学习

B.认知的学习

C.情感的学习

D.模仿学习

9.程序教学所遵循的原则有()。

A.材料分成小步子

B.即时强化

C. 合作学习

D.学生对内容反应积极

10.下列哪些观点强调内部心理过程、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A.建构主义理论

B.联结主义理论

C.试误说

D.接受学习理论

11.强调外界环境对学习起决定作用的学习理论有()。

A.建构主义理论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2.一名学生早上到学校主动打扫教室,被老师看见得到老师的表扬,以后这个学生经常早到校打扫卫生。这种结果可以用()原理来解释。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 负强化

D.正强化

13.小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

A.知识 B技能 C.行为规范 D.运动

14.学习的定义说明()。

A.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

C.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

D.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15.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在刺激——反应的联结中,个体习得的习惯是反复()的结果。

A.练习

B.准备

C.强化

D.作用

16.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过程。

A.感知

B.获得

C.转化

D.评价

17.学生的学习内容有()。

A.知识、技能的掌握

B.学习策略的掌握

C.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D.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18.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

A.主观主义

B.客观主义

C.环境主义

D.强化

19.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尝试律

20.苛勒的完形——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的联系是()。

A.试误是顿悟的前奏

B.顿悟是试误的前奏

C.试误发生在学习过程的早期

D.顿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中、完晚期

21.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包括()。

A.试误说

B.顿悟说

C.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D.建构主义

22.下列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是()。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23.建构主义教学观的主要内容有()

A.知识是客观的

B.学生是信息意义的建构者

C.教学就是知识的传递

D.学生间的差异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24.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

A.桑代克

B.巴普洛夫

C. 斯金纳

D.加涅

25.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

A.华生

B.加涅

C.布鲁纳

D.斯金纳

26.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

A.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B.联结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C.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

D.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过程

27.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改善学习

D.给予学习和成长机会

28.联结—试误说的主要内容有()

A.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B.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

C.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

D.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

29.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

A.积极行为

B.应答性行为

C.消极行为

D.操作性行为

30.下列属于学习认知理论的观点是()

A.学习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的形成S—R反应的过程

B.学习是主体主动的在头脑内部构造完形,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C.学习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的过程

D.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受习惯所支配

31.下列说法中,属于完形—顿悟说基本内容的有()

A.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B.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的完形

C.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D.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意识为中介的

32.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

D.自主发现学习

33.下面哪些不是无条件反射?()

A.望梅止渴

B.谈虎色变

C.狗急跳墙

D.狐假虎威

34.广义的学习是指()的学习

A.动物

B.儿童

C.人类

D.学生

35.学习的意义表现在()

A.促进心理的成熟与发展

B.得到好分数

C.适应社会发展

D.个体生活的需要

36.下列内容中,()是对广义学习的准确描述。

A.只有人才可能发生

B.学习结果必须表现为行为的变化

C.学习所带来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D.是介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

37.学习所带来的变化是指()的变化

A.行为

B.行为潜能

C.知识

D.情感与态度

38.学习的特性包括()

A.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B.是介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

C.所造成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D.以语言中介

39.人类学习的特点是()

A.以语言为中介

B.有目的、积极主动的

C.所带来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D.除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还要掌握历史经验和科学知识

40.学生学习的特点是()

A.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B.学习内容上的全面性

C.以间接经验的学习为主

D.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41.下列学习类型中,()不属于加涅关于根据学习层次作出的分类结果。

A.连锁学习

B.原理学习

C.态度学习

D.言语信息学习

42.下列属于意义学习的有()

A.梨子甜不甜尝了才知道

B.将banana标记成“白奶奶”

C.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论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

D.将鲸鱼归入哺乳动物

43.下列中属于负强化的有()

A.老师对上课守纪律的学生进行夸奖

B.儿童有改正错误的表现,父亲取消了限制看电视的禁令

C.学生按时值日,以免扣操行分

D.服用阿司匹林减轻头痛

44.在布鲁纳看来学科的基本结构是该学科的()

A.基本要求

B.基本知识

C.基本方法

D.基本态度

45.下列符合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描述是()

A.行为跟随刺激之后

B.受表扬后更愿意回答问题

C.行为在刺激(后果)之前

D.行为后果影响以后的行为

46.下列符合对经典性条件反射形成的描述是()

A.行为跟随刺激之后

B.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联结

C.行为在刺激(后果)之前

D.行为后果影响以后的行为

47.下列()属于加涅关于根据学习层次作出的分类结果。

A.认知策略

B.刺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语言连接学习

48.下列属于规则与原理学习的有()。

A.掌握勾股定律

B.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

C.理解牛顿力学定律

D.用牛顿力学解决问题

49.背字母表属于()。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

D.自主发现学习

50.科学研究属于()。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

D.自主发现学习

5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认为()。

A.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结构

B.学习是主动的

C.学习的实质是构造完形

D.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52.下列()不属于加涅关于根据学习结果作出的分类结果。

A.信号学习

B.行为规范学习

C.智慧技能学习

D.自主发现学习

53.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

D.自主发现学习

54.下列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点的说法有()。

A.教学要增进学生间的合作,以促进学习的进行

B.教学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C.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日常经验

D.学生间的差异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55.下列()属于加涅关于根据学习结果作出的分类结果。

A.智慧技能学习

B.认知策略学习

C.言语信息学习

D.自主发现学习

三、判断题

1.学习是一个介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

2.学习的结果既可以在人们的行动中立即得以表现,也可以影响人们未来的行为潜能。()

3.由于个体成熟导致的儿童行走能力的改善也是学习的结果。()

4.人类的学习在目的性、自觉性、主动性方面与动物的学习是一致的。()

5.在加涅的学习层级结构中,刺激—反应学习属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

6.按照加涅的学习层级分类,数学中的勾股定律的学习,属于概念学习。()

7.应答行为是由特定刺激引发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

8.操作行为是不与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作出的随意反应。()

9.操作行为是由特定刺激引发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

10.应答行为是不与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作出的随意反应。()

11.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中性刺激铃声具有了诱发唾液分泌反应的能力,成为无条件刺激。()

12.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中性刺激铃声具有了诱发唾液分泌反应的能力,成为条件刺激。()

13.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叫条件反应。()

14.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形成S—R联结的过程。()

15.斯金纳把反应之后出现的、能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和措施称为强化。()

16.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7.布鲁纳主张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18.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是正强化。()

19.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是负强化。()

20.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是负强化。()

21.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是正强化。()

22.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受学习者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23.由于药物、疲劳等引起的行为变化,不是学习。()

24.联结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的过程。()

25.顿悟说认为,顿悟就是对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手段、途径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26.在苛勒看来,学习的实质就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27.试误往往是顿悟的前提,顿悟则是练习到某种程度时出现的结果。()

28.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叫条件反应。()

29.斯金纳把反应之前出现的、能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和措施称为强化。()

30.意义学习就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的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31.把记忆材料做谐音化处理方便记忆是意义学习。()

32.所谓实质性联系是指新知识与原有的有的观念建立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33.背乘法表是接受学习,也是意义学习。()

34.试误与“迷题”解决是机械学习。()

35.无论学习材料本身是否有逻辑性,都可以进行意义学习。()

36.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

37.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对现实的一种解释和假设。()

38.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

39.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经验背景的差异性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40.维果斯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起源与社会性的交往。()

41.桑代克提出的刺激—反应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不断修正行为而形成的。()

42.桑代克提出的准备律实际上体现了学习的动机原则。()

43.准备律是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中最重要的原则。()

44.在经典性条件中重要的不是反应之前的刺激,而是随反应之后的刺激。()

45.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先行的刺激引发了所希望的反应,行为的后果对行为不起作用。()

46.操作性条件反射中重要的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强化刺激,而非先前的刺激。()

47.老师对上课守纪律的学生进行夸奖,这是正强化。()

48.儿童有改正错误的表现,父亲取消了限制看电视的禁令,这是正强化。()

49老师对上课守纪律的学生进行夸奖,这是负强化。()

50.儿童有错误的表现,父亲作出来限制看电视的禁令,这是负强化。()

51.学习可以是本能活动,也可以是后天习得的活动。()

52.加涅的学习层级结构中,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是信号学习。()

53.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习得的是习惯,是通过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54.程序教学是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应用的重要成果之一。()

55.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在教育领域一个代表性应用是程序教学。()

56.苛勒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其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57.布鲁纳认为学科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

58.科学研究既是意义学习,也是自主发现学习。()

59.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既是意义学习,也是自主发现学习。()

60.斯金纳把反应之后出现的、能降低反应概率的手段或措施称为强化。()

四、案例分析

1.在你第一天上课时就遇到这样的情景,在楼道里你就会听到班级里传来的喊叫声。当你上课的时候有些同学会吃起东西来,甚至随便走动,打扰你的教学。而那些听课的同学会问一些与所讲主题毫不相干的问题。很简单的点名和介绍课程安排就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最后你在疲惫和失望中结束了这堂课。很显然,前任教师没有建立起对班级的良好管理,因此班级毫无秩序。如果你是老师,请你试着运用联结主义有关行为的基本原理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

2.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热情、关心、鼓励,也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遵从教师的教育要求,创造出积极的课堂气氛。请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说明其中的作用过程。

3.阿基米德定律的发现过程我们都耳熟能详,请依此故事说明试误与顿悟在学习中的联系。

4.小红是一名4岁的儿童,就读幼儿园中班。有次母亲来接她回家时,她正与同伴们玩得很开心,拒绝回家,并大发脾气。妈妈告诉小红,如果她愿意停止哭闹跟妈妈一起回家,则在回家途中买一件新奇东西给她。小红终于接受妈妈的条件,不再哭闹。回家途中,妈妈买了一件玩具给她。隔天,当妈妈再去接她时,她又大发脾气,而且比昨天更厉害。请用强化原理说明妈妈的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正确的方法。

5.下面是徐文长揖驴的故事:明朝有位徐文长,他的叔叔每次来到他家里,都会指责他行为放荡不羁,多次后,他的心里非常不舒服。于是他溜到屋后,对着叔叔骑来的驴作一个揖,然后重重的鞭打它一顿,如此连续几次,驴子一见作揖,就惊跳起来。待他叔叔临走,骑上驴子,徐文长很恭敬地对他叔叔深深一揖,那只驴以为又要挨打,忽然暴跳起来,把叔叔摔了下来,跌的鼻青脸肿,到死都不知道被侄儿作弄了。请用联结主义的有关理论解释故事中驴的行为。

6.小明上课睡着了,老师发现,叫他起来念课文。他一时没留意,将课文中的字念错,引起全班大笑,老师也忍不住跟着笑了。小明原本觉得没什么,但看到老师同学都如此大笑,心里顿时觉得很好玩,于是跟着笑了起来。自此以后,小明被点名起来念课文时,就故意念错来引发同学的笑声。请用强化原理解释小明的行为,如果你是老师,你会采取什么方法,使这种行为不再发生。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练习题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旗帜的是()。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华生 2.以下心理学家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的是()。 A.苛勒 B.斯金纳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3.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 A.建构法 B.发现法 C.顿悟法 D.接受法 4.程序性教学实际上是()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A.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B.观察学习 C.认知学习 D.认知同化 5.加涅的信息加工系统中的第二级是()。 A.感受器 B.感受登记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6.苛勒在研究黑猩猩的学习时采用的实验是()。 A.迷箱实验 B.迷津实验 C.叠箱实验 D.“三座山”实验 7.建构主义的理论流派中,在皮亚杰的思想之上发展起来的是()。A.社会建构主义 B.激进建构主义 C.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D.社会主义建构主义 8.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特点具有()。 A.主观性 B.客观性 C.普遍适应性 D.永恒性 9.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10.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A.促进者和引导者 B.领导者和参谋 C.管理者 D.示范者 11.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2.以下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 B.苛勒——完形一顿悟说 C.托尔曼——认知目的说 D.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13.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语言联结学习 14.学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后再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并对它们关系进行分析,这种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15.小敏原来很怕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敏身上发生了()学习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态度 D.言语信息

当代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当代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P4)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P6) (1)理论意义:探索人类心理和意识奥秘的心理学已经成为当今重要的学科之一。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为心理学理论研究做出贡献。教育心理学中也同样存在大量的未知领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学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2)教学实践意义: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P9)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末) 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末) 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四、教育心理学采用的研究方法(P14) (1)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 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 发展的规律性。 (2)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的搜集研究对 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资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 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 (3)教育经验总结法:是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 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 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五、什么时候成为独立学科 1903年 第二章学生心理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P3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 二、影响发展的因素(P34) (1)成熟 (2)练习和经验 (3)社会性经验 (4)平衡化 三、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P38) 在他看来,心理发展是人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

中学生教育心理学案例

中学生教育心理学案例 案例分析: 基本情况:(青春期逆反心理) 吴某是初二年级的一名男同学,学习成绩在班上属于中上水平,智力较好,对教学比较感兴趣。但是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在家里,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 求就使性子,甚至离家出走。父母都从事旅游事业,经常在外,与之交流时间比较少。上一学期的一天早上,因洗头与母亲大 闹一场。他母亲认为,早上时间太紧,因而要他晚上再洗。中午,他与同学喝酒,借此来气他的母亲。还有一次,放学路上 与一群社会青年一起玩耍,其中有几人抽烟,邻居发现后告诉 了他的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他趁机跑出家门,在外流浪两天 后才回家。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也很尖锐。每当老师批评 他时,他眼睛直瞪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与老师讲道理。在初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老师发现他与其他班级的同学打架,把他叫过来进行教育,本来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他担心老 师会惩罚他,于是就一口否认,并且与老师大吼大叫,叫老师 找出证据和证人。 一、原因分析 吴某的叛逆行为时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 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会表现出严 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 1.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2.受家庭生活环境影响 3.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 通过以上原因,可将吴某视为青春期逆反心理。 二、解决方案 首先,应该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

其次,对吴某进行心理疏导。第一,了解自己。与他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让他了解自己。第二,学会自我调节,而且要学会接受他人意见。第三,建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第四,改善与家长的关系,学会理解父母。第五,经常找老师谈心,把老师当朋友。 三、小结 对于逆反心理,从青少年自身的角度看,应学会理解。 从家长的角度看,必须学习青少年心理学知识,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顺应孩子心理和生理的成长,逐步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态度,避免出现几种错误的教育方法。 作为学校,应加强教育指导思想的转变,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识,充分尊重学生,提高教育的感染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积极、鼓励的方式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从社会方面看,应加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导向,要及时、有效、准确地通过大众传媒把握、分析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帮助青少年构建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地从众。

3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测试题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D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2.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 )。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3.加涅提出了( A )模式。 A.积累学习 B.发现学习 C.观察学习 D.接受学习 4.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5.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B )。 A.构造一种完形 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6.( B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D A D 10.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 D ) 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11.( A )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A.建构主义 B.认知一结构 C.信息加工 D.尝试一错误 1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C )。 A.消退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1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C )。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14.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C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5.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C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习的定义说明( ABD )。 A.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 C.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 D.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西方: 冯特桑代克 美国的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1913—1914年发展成为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 俄国:乌申斯基于1868年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卡普杰列夫于1877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 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西方:①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不断扩大②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③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前苏联:①注重理论观点的探讨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布隆斯基、鲁宾斯坦②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研究③对西方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进行全面否定我国:20世纪初,出现第一本《教育实用心理学》,房东岳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著。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50年代学习和介绍苏联 三.成熟时期(60年代—70年代) 西方:①内容日趋集中,初步形成理论体系②注重为学校教育实践服务 前苏联:①对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态度发生变化,由排斥到亲近②日趋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③注重理论方面的探讨,发展了自己的学习理论④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我国:("文革")中断 四.深化拓展时期(20C80年代以后) ①各理论派别分歧越来越小,东西方相互融合 ②更加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我国:复苏繁荣1980年,潘菽《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 1、什么是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 2、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2、教育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 3、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是什么?对学前教育有何启示?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含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 )。 A.班杜拉 B.斯金纳 C.华生 D.皮亚杰 2.下列概念中,( D )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反射 3.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 )。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4.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C )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A.学习行为 B.社会理论 C.社会生活实践 D.文化视野 5.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C )。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6.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7.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C )。 A.获得 B.消退 C.分化 D.泛化 8.( B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D.加涅 9.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D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10.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C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11.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A )。 A.促进者和引导者 B.领导者和参谋 C.管理者 D.示范者 12.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测验是( B )。 A.标准参照测验 B.常模参照测验 C.描述性测验 D.团体测验 1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C )。 A.消退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14.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D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一反应联结 15.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C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16.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C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7.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C )。 A.斯金纳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学习辅导(1-3章)【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1.1复习笔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交互模式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由学习、教学和评价/反思3种过程交织在一起,涉及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5种要素。如图所示: 2.学习与教学因素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3)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信息。 (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帮助师生传递信息。

(5)教学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前者影响教学过程,后者关系到学生的情感、社会性发展及认知发展。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习、教学、评价/反思3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2)学生个体因素如学生投入和学习策略,社会情境因素如学校氛围和社会家庭影响都会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业成就。 (二)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1.描述和测量 通过对学习与教学行为的描述和测量来界定本领域的概念,是进行学习和教学实证研究的基础。 2.理解和说明 旨在理解观察到的学习和教学行为,并找出这些行为的原因。 3.预测和控制 运用测量工具与相关理论对学习和教学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 (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提供学习与教学的理论和研究,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教学行为。 教育心理学能够提供学习与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做出有效的教学决策。 2.提供研究视角和方法,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不仅要学习并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总结经验。教学需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宜。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也需要根据不同学生、情境和内容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5347(Word版)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 1: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是() 单项选择题 A、格式塔效应 B、艾宾浩斯效应 C、马斯洛效应 D、罗森塔尔效应 2: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创造力培养的最好途径是()。 单项选择题 A、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B、进行反省认知训练 C、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D、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训练 3:()指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 单项选择题 A、程序教学 B、组织教学

C、个别化教学 D、指导教学 4:加涅于1969年与其同事一起第一次正式提出下列哪一选项的概念()单项选择题 A、教育心理学 B、教学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联结心理学 5: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 多项选择题 A、反馈过程 B、学习过程 C、教学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E、相互作用过程 6:考试时,由于紧张而引起的遗忘符合遗忘的()理论。 单项选择题 A、提取失败说

B、消退说 C、动机说 D、同化说 7: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其目的是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基于这一目的的进行的评定是() 单项选择题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论文式评价 8: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成就动机源泉需要的是() 单项选择题 A、认知的需要 B、交往的需要 C、自我提高的需要 D、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9:下列属于非正式评价的是()。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三: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教学教材

《教育心理学》分章强化题三: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可以归入到学习中的现象有()。 A.事故后体会到交通法规的重要性 B.疲劳时记忆力下降 C.乳儿抓住碰到的东西 D.青春期少年的嗓音变化 2.新生渐渐知道铃声代表上课,这属于()。 A.信号学习 B.辨别学习 C.概念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3.各种动作技能的学习,都离不开()。 A.连锁学习 B.言语联结学习 C.解决问题的学习 D.信号学习 4.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属于()。 A.认知策略 B.言语信息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5.在试误学习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这符合()。

A.练习律 B.准备律 C.效果律 D.联结律 6.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7.一个学生上课讲话,老师要他写“我上课讲话,真丑”1000遍,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替代强化 8.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的学说为()。 A.认知-结构学习论 B.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C.完形-顿悟说 D.建构主义学习论 9.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提出者是()。 A.苛勒 B.布鲁纳 C.斯金纳 D.奥苏伯尔 10.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的学习是()。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 11.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的理论为(或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的力量是)()。

当代教育心理学资料

选择题:(答案在课本上每章练习之后,请同学们自行翻阅。) P25 1.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A.学生与教师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 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4.()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 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 B.鲁宾斯坦 C.杜威 D.布鲁纳 5.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 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教育经验总结法 P75 6.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 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自我中心是哪一个阶段的主要成就?()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9.有点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10.个体能正确建构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来做出适当的行为, 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 A.语言智能 B.逻辑-数学智能 C.空间智能 D.内省智能 P104 1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汇总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整理)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D]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2.1) 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B ]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 D]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 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A]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A] 18.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D] 19.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 A] 20.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6.1)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 D]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理论习题答案 (1)(优选.)

112.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C) A.老鼠打洞 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 C.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 D.蜘蛛织网 11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铃声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铃声是( A) A.条件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114.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是(D) A.斯金纳 B.桑代克 C.班杜拉 D.华生 115.“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句话出自( D)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米尔顿 D.华生 116.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D )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 117.学习的“试误说”是由( C)提出来的。 A.苛勒 B.杜威 C.桑代克 D.班杜拉 118.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A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条件反射 119.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D)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120.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C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21.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A ) 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 122.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B )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节教学、教师和教育心理学 教学:科学,还是艺术 今天,人们越来越关心:教师是应当掌握许多教学技能、还是能面对变化莫测的教学环境进行不断地思索和创造。 教师成长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教师总想成为一个好的课堂管理者 2、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景有关的问题。 3、关注学生阶段: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要,某些材料不适合某些学生。 专家教师: 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着丰富而详细的分类。 能根据自己的一整套理论工作,而不是把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当作新情景来处理。他们能通过直觉预感到课堂里什么问题是最重要的,在某些活动中或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将会看到什么问题。 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 1、教学内容—农业社会注重知识经验的传授;工业社会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信息社会,由于信息量剧增,培养获得、检索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 2、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和作用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初创时期(~1920)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1913~1914,此书又发展成三卷的《教育心理大纲》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 二、发展时期(1920~60) 弗洛伊德 杜威 维果斯基 三、成熟时期(60~80) 布鲁纳 罗杰斯 四、完善时期(1980~) 布鲁纳1994年总结十几年来的成果: 1、主动性,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只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研究元认知和自我调控的学习,过去是讲学习的传递,现在是将知识的建构和获得。 3、合作,共享教——学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重视在一定背景下组织起来一起学习,如同伴辅导、合作学习、交互式学习等,把个人思维与同伴合作相结合。

中学生教育心理学

中学生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分支。 教育心理学得双重任务概括起来说就是为实践服务和进行理论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遵循客观性,教育性,整体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实验法,4,问卷法,5,个案研究法 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从注重知识传授专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3,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4,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1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1,具有崇高的师德形象3,具有科学的知识体系4,具有复合的教育教学能力5,具备独特的教学风格。 观察是有目,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 观察的品质;1,观察的目的性2,观察的精确性3,观察的敏锐性4,观察的系统性 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观察的目的性增强2,观察更具有持久性3,观察的精确性提高4,观察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

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种类;1,根据类容;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2,(时间长短)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3,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中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1,高中阶段记忆趋于成熟2,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3,理解记忆明显占优势4,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5,抽象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项活动做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时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思维的特点;1,概括性2,间接性 中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1,抽象思维占优势,并有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2,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发展3,对问题情景的思维有质的飞跃4,思维品质的矛盾性 中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1,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2,想象趋于抽象化,现实化3,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增加 中学生早恋原因;1,性生理发育的提前2,性信息的广泛传播3,性教育的忽视4,学生个人原因 中学生早恋特点;1,普遍,低龄化的特点2,大胆的特点3,成人化的特点4,舆论宽容的特点5,行为隐藏,内心矛盾6,发展迅速,变化快7,相互感染8,自我显示。 对中学生早恋的教育;1,早恋弊多于利2,引导男女间正常交往3,加强性教育。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与要点归纳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与要点归纳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实践的作用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知识点梳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①学生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②教师 ③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④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⑤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①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 ③评价/反思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可概括为总论、学生与学习心理、教学与教师心理。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性研究中。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重点难点提示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以及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本章的重点。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知识点梳理 1.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l4、1 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l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青年期指14、15岁至l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3.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关于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 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于关键期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但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它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①命题之间的关系 ②假设一演绎推理 ③抽象逻辑思维 ④可逆与补偿 ⑤思维的灵活性 5.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关于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6.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①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5岁) ②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 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2)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都会影响人格的发展。 7.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自我认识;二是自我体验;三是自我监控。 (2)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8.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与要点归纳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

(完整版)当代教育心理学打印版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7)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 (7)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7) 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7)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7) 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7)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P12) (8) 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8)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8) 一、研究的方法★ (8) 二、研究的步骤 (9) 三、研究的有效性 (9) 第二章学生心理(重点章) (9) 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 (9)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9) 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10) 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11) 一、个性和社会化发展 (11) 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 (11) 第三节学生的个体差异 (12) 一、个体的智力差异 (12) 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12) 三、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 (13) 第三章教师心理(重点章) (13) 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13) 一、教师的角色★P77 (13) 二、教师的特征 (13) 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 (13) 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 (13) 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 (14) 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 (14) 第三节师生互动 (14) 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14) 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 (14) 三、师生的相互作用 (14) 第四节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14)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 (14) 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15) 第五节教师职业倦怠 (15)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15)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P101) (16) 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 (16)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电子版

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小抄) 如果一个人喜欢富有创造性地、有安排、有计划的解决问题,凡事乐于自己制定规则,喜欢以自己的做事方式行事,喜欢没有预先建构好的问题,喜欢自己去搭建结构并决定如何去解决问题,喜欢自己去搭建结构并决定如何去解决问题,喜欢基于创造性和建构性计划的活动,则这个人的思维风格属于()。 A.自由开放型 B.保守拘谨型 B.主动独立型 D.被动执行型 E.分析评判型【正确答案】:C 第2 题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主要表现在()。A.课前指导 B.课堂教学过程 B.课后评价 D.课时计划 E.学年计划【正确答案】:BCD 第3 题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要解决的矛盾是()。 A.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 B.勤奋感对自卑感的矛盾 B.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矛盾 D.自主对羞怯、怀疑的矛盾 E.亲密对孤独的矛盾【正确答案】:C 第4 题现有的影响较大的教育理论有()。 A.桑代克的联结说 B.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B.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D.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E.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正确答案】:ABCDE 第5 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是学习的()。 A.准备率 B.练习率 B.效果率 D.刺激 E.条件反射【正确答案】:C 第6 题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获得知识 B.习得学习方法 B.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D.建立知识系统 E.了解新生事物【正确答案】:C 第7 题如果一个人情绪消极,对生活感到全元乐趣,觉得自己的活动没有价值,这种人患有()。 A.焦虑症 B.抑郁症 B.强迫症 D.恐怖症 E.性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正确答案】:B 第8 题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是()。 A.学习需要 B.动机归因 B.成就动机 D.学习动机 E.自我效能感【正确答案】:E 第9 题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B.种族差异 D.智商分数差异 E.同龄团体差异【正确答案】:ABC 第10 题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眼)和ba11 后学习eyeba11 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 A.一般迁移 B.负迁移 B.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E.正迁移【正确答案】:E 第11 题构成品德心理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A.知 B.情 B.意 D.行 E.态度【正确答案】:ABD 1 第12 题原认知知识包括()。 A.关于个体内差异的认识 B.对任务的认识 C.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D.关于个体间差异的认识E.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正确答案】:ABCDE 1 第13 题创造性地培养,常用方法有()。 A.提供具有创造性地榜样 B.头脑风暴训练 B.自我设计训练 D.发散思维训练 E.推测与假设训练【正确答案】:BCDE 1 第14 题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顺序是()。 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 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B.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原型操作、原型定向 E.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正确答案】:E 1 第15 题在操作形式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并一体化称为()。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B.操作熟练 D.原型定向 E.原型内化【正确答案】:B 1 第16 题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之为()。 A.认

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全文翻译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儿童与青少年的发展 在帕伦学校(小学与中学混合的学校),教师鼓励8年级的学生做1年级学生的辅导员。 8年级学生帮助1年级的学生学习阅读、教学以及其他一些科目。杰克、斯蒂文参加了这一活动,辅导贝利·埃姆斯差不多有一个月了。 “嗨,小个子!”杰克在某天的辅导时段看到贝利时打招呼。 “嗨,杰克!”像往常一样,贝利非常高兴见到他的大朋友。但是,有好问候之后,贝利表现出惊异的神情。“你耳朵上戴的是什么?” “你没见过耳环吗?” “我觉得只有女弦才会戴的!” 杰克笑道:“不一样的,你看得出吗?” 贝利斜倪着这只耳环,它的形状是一把小小的剑,“真可怕!” “还有呢,”杰克说,。“女孩戴两个,而男孩只戴一个。许多男孩都戴的。” “耳朵上穿个洞不痛吗?” “有点痛,但我很坚强!要是我妈妈知道了会发疯的,所以回家前,我必须把耳环摘掉,然后,在上学的路上再戴上。” “但是你妈妈不……”.≮ “好了,别啰嗦了!你好有许多数学题要做呢。我们开始吧!” 杰克和贝利的对话反映了儿童世界与青少年世界的迥然不同 1 3岁的杰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青春期少年。他自愿做贝利的辅导教师,关心贝利,并对他的学习负有责任,这些都表明杰克是一个有理想、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少年。同时,杰克又违背母亲的意愿,用穿耳洞、戴耳环等行为方式显示他的独立性。然而,这种独立性得到同伴群体的有力支持.因而,其实质还是一种依赖,只不过依赖的对象从父母和教师转向了同辈。他戴一个耳环的主要目的是迎合同辈群体所认可的方式与标准,而不是迎合成年人。然而,在做出影响未来的重要决策时,杰克仍然需要父母和成人给予建议和支持。因此,他回家时就摘掉耳环,以免与父母发生严重的冲突。 贝利则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中。他羡慕杰克的大胆,但是他绝不会像杰克那样去做。贝利的世界只有简单的规则。首先,男孩就是男孩,而女孩就是女孩。所以贝利对杰克轻视传统观念、戴上只有女孩子才戴的耳环感到震惊。他对杰克违背母亲的意愿也同样感到不可思议。贝利也许会表现出不良行为,但肯定很少。他确信规则就是规划,而且完全相信违反规则将套受到惩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