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8课论教养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8课论教养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8课论教养教案

第8课*论教养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把握作者的观点,学习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观点的写法。

3.激发学生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的观点,学习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观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情境导入】

同学们,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这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但我们往往会感受到,当见一个人第一面后便能自己得出结论,这个人谈吐方面如何,做事态度如何等等,这就涉及了教养的问题。到底怎样才能做到有教养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论教养》告诉我们其中的答案。

【新课解读】

一、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速读提示及要求:

1.了解作者,画出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本文论点。

3.理清本文的思路。

明确:

1.积累字词

(1)作者名片:

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重点字词:

贸.然(mào)涵.养(hán)恪.守(kè)

自持.(chí)汲.取(jí)遵循.(xún)

箴.言(zhēn)尴尬.(ɡà)贤.达(xián)

大发雷霆.(tínɡ) 随心所欲.(yù)一意孤.行(ɡū)

自吹自擂.(léi)矫揉.造作(róu)附庸.风雅(yōnɡ)

扭.捏作态(niǔ)絮.絮叨叨(xù)随机应.变(yìnɡ)

(3)理解词义。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恪守:严格遵守。

箴言:劝诫的话。箴,劝告、劝诫。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大发雷霆:指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2.本文论点:做一个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3.本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良好的教养来自家庭、学校、自身。

第二部分(2~17段):论述“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第一层(2~12段):“无教养”和“有教养”的人进行对比,突出“真正的教养”的内涵。

第二层(13~17段):如何做一个有优雅风度的人。

第三部分(第18段):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把优雅举止付诸实践。

二、合作探究,理解作者观点

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题目。

1.作者认为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表现在什么方面?

明确: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2.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如何对待家人、亲人?

明确:

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友好地对待妻子儿女;了解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关心他们的习惯和愿望;关爱和帮助父母;家里有年龄幼小的孩子时要保

持安静;开玩笑顾及妻子或者孩子们的自尊心。

3.有教养的人有哪些优秀品质?

明确:

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不会摆架子、“翘鼻子”;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稳重随和。

4.“有教养”与“优雅风度”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优雅风度”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

5.生活中如何做一个有“优雅风度”的人?

明确:时刻关照别人,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注重行为举止,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

三、研读课文,聚焦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研读课文并思考。

展示交流:

1.举例论证:

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着要整洁,说明你对别人的尊重。敬重客人,敬重主人,或者说得更简单一点,敬重路上的行人,不要让大家对你侧目而视。

分析: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做一个有优雅风度的人切记不要互相妨碍,生活中要关照别人的观点,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论证充分,有说服力。

举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2.对比论证:

假如一个人喜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却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当有外人在场的时候,还要一意孤行,恕我直言,这样的人简直愚蠢到了极点!

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心情愉快。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分析:无教养的人和有教养的人的表现形成对比,突出了有教养的人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3.道理论证

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

分析:引用谚语,论证了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的观点。

四、拓展延伸,做有教养的人

十个小细节,体现出一个有教养的人

有教养的人,生活中十个细节可以体现出来:

1.门

先说楼房,上下楼梯脚步要轻,进屋之前敲个门,敲门一次敲2~3下,停10

秒再敲第二次,出去之后轻声关门,照顾屋内学习或休息的人;推门、按电梯门时,如果不急,让别人先出去,摁住电梯开门键,以免发生中夹。

进出公共场合如公寓、商店的推拉门前,先往自己这边拉,以防撞到对面来人;推门的话要接着前一位顾客的手保持门敞开,为下一位客人留方便。当无法及时赶上来时,不管多远,快走几步,呼应别人的好意。

2.餐桌

一群人就餐时,同一饭桌上不用筷子不停地捣菜或翻菜,面对不爱吃的菜,不用话语或表情极力表现出强烈的厌恶,照顾其余人的感受,吃饭不吧唧嘴、不剩米粒、不将筷子竖立插在饭碗里。

长距离夹菜站起来,以免食物滴落到桌面或其他菜盘里,别人在夹菜的时候,不要快速转动转盘,转转盘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碰倒桌沿酒杯茶盏,应适当放

慢转动速度。

隔着座位帮别人盛饭或端茶时,选择从食客背后绕过递,尽量不打扰别人视线,而感谢别人帮自己倒水时,应起身弓腰,用手扶住杯壁,以示礼貌。

与别人敬酒,特别对方是长辈或领导,应压低自己的杯沿,以示尊敬。在别人家做客时,饭毕主动帮着收拾餐桌、打理桌面,抹布方向朝自己内侧。

3.车

搭乘别人便车,人数较多时,不应抢先坐副驾驶位置,听听主人如何安排。如果司机是朋友,则应当坐在副驾驶位置上,既尊重对方的辛苦,又方便交谈。自己开车时,碰到雨天,减慢车速;车前面有老人、小孩、宠物,放慢车速;停车的时候,给其他车辆及行人留出通道。

4.病房

去探望病人时,倘是亲近的人,很自然地靠近他,譬如弯下腰细致倾听,坐到病人病床拉近距离,真诚地嘘寒问暖,不表现出对病患的疏离,也不在病患家属面前表露出嬉笑或不情愿的表情。

5.穿着

女生夏季穿裙子,坐下来之前先将裙摆一捋到头,使其平整地贴于腿部。优雅的坐姿包括坐于凳子前三分之一处,双腿交叠斜放于一侧。穿低胸衣物时,如果需要做出鞠躬、弯腰等动作,应事先拿左手或右手覆住胸口开襟位置。

男生保持全身整洁,特别是衣领、袖口、下摆和裤腿部分。定期刮胡子,修理头发,对时尚保持一定的敏感度,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与逸趣;抽烟之前征询周围人同意,或者自觉去吸烟室,吐烟雾时有意识地遮挡;热衷读书,对于未知的领域充满好奇,为人正直理性、举止礼貌,绅士风范,运用良好的家教到日常行为中。

6.人群

先说自我行为,递剪刀、刀子等尖锐物品之前,自己先调个个儿,避免拿锐利的那头对准别人;讲话交谈时,不用食指直戳别人的脸或者眼睛,商务会谈场合,不距离对方太近,保持适当的私人空间;有人掉落东西,若是靠的近,帮忙捡起来;坐在连排座位上不要抖腿,搭乘地铁时,不霸占整条扶栏或者多个座位。

再说对外人行为,主要包括三点:关怀他人,不论何时何地,对妇女、儿童及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表示出关心并给予最大的照顾和方便。大度,与人相处胸襟开阔,不斤斤计较。富有同情心,在他人遇到某种不幸时,尽量给予同情和支持。

譬如:从事服务型窗口行业,衣着整洁,化淡妆是对服务对象及工作本身的尊重;自己用过的东西整理好,方便下位使用者,向公司交接班;挂电话时,等对方

先挂断;离开会议室、图书馆时,将使用过的椅子放回原位、易于淋雨的窗户重新关上。

搬家之前整理内宅,可留言欢迎下任房主,表达善意的问候;公众场合中,表演者出现人为或客观失误时,自觉鼓掌加以鼓励;看到别人出糗,最好能装作没

看见绕过去,避免别人尴尬。

7.公众场合

首先说声音。

安静的环境中,拖动重物椅子时不应长距离在地面摩擦发出尖锐的声音,最好的办法是搬起来轻拿轻放;在图书馆、学习室等,不要发出任何噪音,比如咀嚼、抖腿、敲地板、敲桌面,或者经常转笔掉落地面。

在宿舍等公共场合,注意自己说话的声音或动作有没有影响到别人;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等,戴上耳机,不打扰他人作息;电影院中保持安静,避免高谈阔论,中途起身离场,挡住他人视线诚恳地道歉。

再次说行为。

长发女生排队时,不大幅度来回甩动头发,很容易打到后面人;超市推购物车,注意不要撞到、蹭到人或者压到别人的脚,有小朋友经过,伸手护一下;盥洗室冲洗完不随意甩手,防止水溅到他人身上。

不说脏话,不插队,自觉遵守排队准则,如果确有急事,应向前排人说明情况;坐手扶梯,自觉靠右,留出空隙给赶时间的人;扔垃圾紧走几步,丢到垃圾桶内;

遛狗的时候牵绳,打扫宠物的排泄物。

8.交谈

首先说交谈的内容。

避免的部分包括: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对方谈话,不以自我为中心,卖弄而无顾忌地评论他人;不肆意传播八卦,恶性揣测他人,包括对方情感、家庭;不对自己不了解的事妄加评论,同时不吝啬赞美,真心实意地表达赞许。

正面的部分包括:有理不在声高,得理还须饶人;开玩笑把握分寸,注意场合和时间;尊重别人隐私,不在公共场合打听别人工资;若对谈话内容不感兴趣或

不愿回答,礼貌地转换话题或结束话题;信守诺言,许下的事竭尽全力去完成。

再说交谈的行为。

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保持注意力集中,不一心两用地翻东西,或者心不在焉地看书报;时常通过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积极回应,例如点头、赞叹或微笑,让对方充分感觉到被重视;跟小孩子说话,成人尽量蹲下,保持跟说话对象视线平齐。

9.尊重

克制某些优越感,对每个人都真诚地尊重,对任何服务行业的人学会说谢谢,无论是否花钱消费。尊重餐厅服务员及超市收银员的劳动,对门房、迎宾有礼貌,

认真接过路上兼职人员发的传单,如果有特殊原因不能接受,也报以微笑,表示感谢。

对于亲近的人更是如此,恋人之间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捂起嘴巴;他人在输密码时,自觉走开或将脸转向另一侧;去别人家做客,不随意坐在床上或翻动东西;集体活动守时,尊重其他准时到场的人;当同行的人由于某些因素停下来,譬如系鞋带,主动停下来等他们;不打算回微信前请别发朋友圈,聊天说了睡觉后请别再发自拍。

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做到:“这些固然很好,可我不想要,你不会劝。那些你不喜欢,但我心仪,你绝不出言扫兴。”所以,不要借助过往的经验以高姿态置评他人,同时,不对人群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或哗众取宠来彰显独特。

10.谦让

比尊重更进一步的素质——譬如与别人就餐时,将目光所及比较美观的那个位置留给对方;为同桌的女士拉开座椅,或者出行前拉开车门;下电梯前让别人先出;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男性与女性并行时,主动走在靠近车道的一侧;永远保持谦逊,从不试图把自己的观点强行灌输到他人的脑袋里,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加在别人身上,对强过自己的人,敬佩不谄媚,尊重不诋毁。

上述十点,便是部分类似干货的体现个人教养的小细节,总结来看有以下几种分类法:按内外在分类,包括内在心理及外在礼仪;按个人与群体分类,包括自我修行及对外行为;按性别分类,包括男士的教养部分及女士的教养部分;按照物质与精神分类,包括教养表现及涵养素质。

五、本课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阐明了“有真正教养”“优雅风度”的重要性,号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好的教养,让人赏心悦目,如沐春风;一

个人缺乏教养,则让人心生厌恶。良好的教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并非单纯的礼貌,而是文化的积累和习惯的养成。同学们,让我们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吧。

:

附板书设计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论教养》课文重要知识讲解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8课《论教养》课文重要知识讲解 一、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作家。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大师,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著作有《善与美书简》、《俄罗斯思考》等。 二、相关资料 1928年,利哈乔夫因在一次学生组织的研讨会上质疑了苏联政府简化俄语字母表的改革,被关人集中营。四年的集中营生活,利哈乔夫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他在那里搜集民俗材料,调查囚犯的黑话,他的第一部著作就写于狱中,题为《罪犯的纸牌游戏》。他研究古罗斯文化,是苏联古罗斯文化研究的泰山北斗。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三、理解词义 1.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2.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过度劳累。 3.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4.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5.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6.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7.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8.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9.恪守:严格遵守。 10.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11.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 12.扭捏作态: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也指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13.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14.随机应变:指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②):引出论题——什么是教养。 第二部分(③-12):列举了“无教养”和“有教养”的种种表现,点明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第三部分(13-18):指出“优雅风度”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号召人们把保持优雅风度的做法付诸实践。 五、问题解疑 1.从文题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本题运用议论文标题作用分析法。“论”,“论说,议论”,表明了文章的体裁是议论文;“教养”是“论”的内容,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文题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和主要内容。 2.文章第①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开头段(句)作用分析法。开门见山,引入论题,指出良好的教养的三个来源——家庭、学校和自身。 3.第③自然段中,作者说“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又说“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 不矛盾。“不敢贸然”是作者谦虚、谨慎的表现;“愿意交换意见”是作者的诚恳态度。作者这样说,既表现了他谦虚谨慎的文风,又在情感上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4.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对此,你怎么看? 同意作者的观点。假如一个人在家里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的所作所为都缺乏教养的话,很难相信他能在其他地方做出有教养的举动。所以,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5.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无教养”的行为,是人人痛恨和鄙视的,“有教养”的行为是大家敬佩和赞扬的。作者在文中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是为了引起读者的重视和思考,起强调和突出的作用。这样的写作顺序,使作者的

【新教材】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 A卷(10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汲.取(jí) 阴晦.(huǐ) 徒跣.(xiǎn) 孜孜 ..不倦(zīzī) B、愕.然(è) 滞.碍(zhì) 缟.素(gǎo) 咨诹.善道(zōu) C、惘.然(wǎng) 拮据.(jū) 牡蛎.(lì) 舴.艋舟(zhà) D、发窘.(jiǒng) 恣睢 ..(zìsuì) 鸿鹄.(hú) 一抔.黄土(bēi)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弥足珍贵涕泗横流精血诚聚万罐家私 B、媚上欺下无与伦比怒不可恶狗血喷头 C、饱食终日登峰造极恃才放旷刻骨铭心 D、郑重其是袖手旁观高谈阔论面面相觑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妄自菲薄 ....,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 ....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 直熠熠生辉。 .....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比喻,表现了水多、柔的特点。) B、四月的风慢慢地吹着,像用蒲公英的绒线球挠着你的脸,像展开柳丝的枝条,搂着你的脖子,然后在你的面前,打开一瓶淡淡的蜜酒。(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地写了的春天的温柔、甜美。) C、身居斗室,即知天下事;足不出户,饱览各地风光。谁说多看电视有害无益?(运用对比和设问,说明了多看电视有好处。) D、标题为文章之冠。读书作文不可不正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形象”。(运用比喻,说明了文章标题的重要。) 5.依次填入下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野草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平凡和普通的植物,但却具有最顽强的生命力。野草 是有灵性的,有春的绚丽,有夏的,有秋的,更有冬的。 A、泼辣蕴蓄丰硕 B、丰硕蕴蓄泼辣 C、蕴蓄泼辣丰硕 D、泼辣丰硕蕴蓄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月夜忆舍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月夜忆舍弟 杜甫 (唐)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背景: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1.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浓浓思念。 2、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战争频仍,时尚动荡,民不聊生。(“断人行”、“未休兵”、“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出长不达”) 3.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 这两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既实写白露节的清寒,又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故乡月明,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4、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 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4.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3分) 月是故乡明”思乡(1分); “有弟皆分散”、“寄书长不达”思亲(1分); “况乃未休兵”对战争停止的期盼(1分)

(全)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现代文阅读 (满分:37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18分) 我的暖,一寸长 葛闪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着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且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又是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您说是不,大哥?”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生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就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的眼神。 ⑾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⑿翌日,他骑着自行车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⒀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叫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将孩子放在自行车上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⒁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精品)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 沁园春雪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 成吉思汗hán数s hǔ风流人物 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 (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 (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我爱这土地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只因一次在写自己姓时,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 顿生厌恶之情,便在底下划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坚 定的政治立场。1932年,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 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 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始终没间断创作,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1937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又创作了《北方》等诗篇。 写作艺术 这首诗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构思精巧。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诗人选择它作为寄情的对象、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阔,意象极其丰富,诗人的情思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诗人的 想像和诗思的回旋天地也是无限自由、广阔的。但他没有把诗 的篇幅拉长,不让诗的情思散漫开去,而只把诗人对土地广阔 而深厚的爱浓缩在10行诗中,并且取得了最佳的艺术效果。

8论教养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8论教养 1.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导入新课 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关于“教养”,中国古时《三字经》就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今天我们学习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进一步理解教养的核心内涵以及学习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提示】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关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奠定基础。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抓住议论性的句子,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2.小组讨论。 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议论文结构的一般特点。 明确: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良好的教养。 第二部分(3—12):把有无教养的表现进行对比,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 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和段落之间的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段落之间的关系,句子的含义,本文的语言风格。 1.细读1—2段,思考第1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2.速读3—12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3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说一说第4段与5—10段之间的关系。 明确:总说与分说的关系。 (3)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明确: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4)作者列举了有教养的人的哪些具体表现? 明确: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重承诺;稳重随和。 (5)4—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是非曲直不言而喻,引人深思,也启迪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到有教养。

2018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2018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等词语。 2.感知词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词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1.联系词作的创作背景,创设情境,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揣摩雪景描写的艺术特色。 2.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领悟深层意蕴,培养欣赏诗词的能力。 3.学习比较阅渎的方法,了解景中藏情,借景抒情,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词中赞美祖国山河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吟诵、品味诗歌。感悟、体察词作的意蕴和情境。 教学难点 丰富想象,领略词作的诗情画意。认识诗人对历代帝王的评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雪又有着不同的形象。如在出使边塞的岑参看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丽,在陷身长安对战况和亲人消息不可知的杜甫看来是“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愁绪满怀,在写景如画的王维看来是“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闲静……那么,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眼中,北国茫茫的冰雪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2.知识链接 词,又称长短句。一首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一首词的一段称为一“阕”。若词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本课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8分) ⑴何处望神州?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瑞脑消金兽。 ⑶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 ⑸同样是感叹人生易老,辛弃疾的笔下是“可怜白发生”的叹惋,苏轼则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将自己头发发白,渐进渐衰的现实抛在身后,依然追求悲壮的理想。 ⑹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句用六个意象具体地描绘了一幅旅人早行图。 2、下面字形与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扒.窃(pá)取缔.(tì)迥.乎不同(jiǒnɡ)一言九鼎 B.嗤.笑(chī)呵.责(hē)寻章摘.句(zāi)改弦更张 C.窥伺.(cì)迸.射(bènɡ)顶礼膜.拜(mó)随波逐流 D.瘠.薄(jí)推崇.(chónɡ)风雪载.途(zài)老骥伏枥 3、下面一句话属于一般性的描写,请发挥你的想象,增加一些词语或句子,使用夸张、拟人的手法,使其传达出一种炎热难耐的意境。(3分) 盛夏的中午,太阳发着光,树上的蝉儿鸣叫着,小草立在路边。 答:盛夏的中午, 4、语文综合实践活动(7分) “5 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作为中学生,为表达对灾区师生的支持与关爱,初三某班将举行一次“心连心,手拉手”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活动内容。 ①【对联励志】请完成下列对联,以激励灾区学子走出困境。(2分) 上联:大地无情,青山绿水幸犹在; 下联:,。 ②【爱心奉献】活动中,“爱心捐款”环节由你来主持,你将如何向同学们发出呼吁?(2分) ③【真情告白】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假如让你电话连线黄玉老师,你想说些什么?(3分) 5月12日下午,平武县南坝小学班主任黄玉在看到楼房坍塌后,不顾一切地爬上废,边流泪边喊着学生和同在楼内上课的七岁女儿的名字。当她用木棍撬着石板扒着废墟救出学生赵雪梅后,再救女儿已来不及了,她连女儿的最后一面也没见上。 二、古诗文阅读(11分) (一)新柳

第8课《论教养》示范教案

8、论教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贸然、疲惫不堪、自持”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大家都知道,有教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过,每个人对教养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在著名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眼里,怎样才能算是有教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论教养》这篇文章,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前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贸.然(mào)疲惫不堪.(kān)大发雷霆.(tíng)涵.养(hán)恕.我直言(sh ù) 自吹自擂.(lěi)恪.守(kè)允诺.(nuò)自持.(chí)汲.取(jí)矫.揉造作(jiāo) 扭捏.(niē)箴.言(zhēn)嚼.(jué)絮.絮叨叨(xù)尴.尬(gān)原处(chù)教书(jiāo)困难(nán) 处境(chǔ) 教养(jiào)灾难(nàn) (2)词语释义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第8课《论教养》名师教案

8* 论教养 教养是什么?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标准。“教养”很具体,因为它总是体现在言谈举止的细节中;“教养”也很深刻,因为它折射出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乃至对社会和自然的态度。 1.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2.学习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3.努力改正没有教养的行为,学习做个有教养的人。 一、新课导入 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乔夫的世纪。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20世纪的俄罗斯风云变幻,许多权柄在握、不可一世的人物,来去匆匆,成了时代的过客,唯独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名字屹立不倒。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良心”作家的一篇文章——《论教养》。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积累生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恪.守(kè) 箴.言(zhēn) 自吹自擂.(léi) 允.诺(yǔn) 妨碍.(ài) 矫.揉造作(jiǎo)

愚蠢.(chǔn) 尴.尬(gān) 絮絮叨.叨(dāo) 积淀.(diàn) 谚.语(yàn) 大发雷霆.(tíng) (2)解释下面的词语。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恪守:严格遵守。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箴言:劝诫的话。箴,劝告、劝诫。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堪,能忍受。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2.作者链接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入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1946年至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新版)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新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冠冕.(miǎn) 折.腰(shé) 瞥.见(piē) 琉.璃(liú) B.虔.诚(qián) 摇曳.(yè) 恍.若(huǎng) 劫掠.(lüè) C.娉.婷(pìn) 勃.发(bó) 妄.想(wàng) 呢.喃(ní) D.亵.渎(xiè) 旁骛.(wū) 调.和(tiáo) 禅.师(chá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门框缅怀费寝忘食日月如梭 B.诲暗瞻养花团锦簇寡不敌众 C.训诫侥幸心不在蔫满目疮痍 D.畸形贿赂疲惫不堪鞠躬尽瘁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老教授在讲授国学时旁征博引 ....,赢得了在座嘉宾的阵阵掌声。 B.大明湖的“灯光秀”如诗如画,夜幕下各种明灯绘声绘色 ....。 C.章丘铁锅的制造者用行动诠释匠人精神,其技术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 ....的程度。 D.我校足球队在激烈的对抗中略胜一筹 ....,终于遗憾地输给了强劲的对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进攻技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 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C.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 D.5月24日,大约有260多名干部职工在现场聆听了道德模范们的报告。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人间四月天,清丽典雅地涉水而来,轻轻浅浅,让你尽展笑颜。 B.为了迎接四月,大地做了太多隆重的准备。 C.四月的风恣意地亲吻着我们的脸,轻轻摇曳着我们的心。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注音大全

九年级上册读读写写 1.滔滔tāo tāo 2.妖娆yāo ráo 3.折腰zhéyāo 4.风骚fēng sāo 5.天骄tiān jiāo 6.风流fēng liú 7.嘶哑sīyǎ 8.汹涌xiōng yǒng 9.黎明límíng 10.腐烂fǔlàn 11.轻灵qīng líng 12.娉婷pīng tíng 13.鲜妍xiān yán 14.冠冕guān miǎn 15.呢喃nínán 16.丰润fēng rùn 17.沉醉chén zuì 18.忧戚yōu qī

19.勃发bófā 20.浸游jìn yóu 21.流盼liúpàn 22.飘逸piāo yì 23.摇曳yáo yè 24.蛀虫zhùchóng 25.赦免shèmiǎn 26.禅师chán shī 27.精微jīng wēi 28.旁骛páng wù 29.秘诀mìjué 30.羡慕xiàn mù 31.亵渎xièdú 32.浪荡làng dàng 33.妄想wàng xiǎng 34.杜绝dùjué 35.调和tiáo hé 36.断章取义duàn zhāng qǔyì 37.不二法门bùèr fǎmén 38.言不及义yán bùjíyì

39.赞誉zàn yù 40.恍若huǎng ruò 41.绸缎chóu duàn 42.琉璃liúli 43.惊骇jīng hài 44.督见dūjiàn 45.剪影jiǎn yǐng 46.劫掠jiélüè 47.赃物zāng wù 48.制裁zhìcái 49.荡然无存dàng rán wúcún 50.富丽堂皇fùlìtáng huáng 51.丰功伟绩fēng gōng wěi jì 52.贸然mào rán 53.涵养hán yǎng 54.恪守kèshǒu 55.自持zìchí 56.汲取jíqǔ 57.遵循zūn xún 58.箴言zhēn yán

第8课《论教养》

论教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贸然、疲惫不堪、自持”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大家都知道,有教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过,每个人对教养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在著名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眼里,怎样才能算是有教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论教养》这篇文章,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前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贸.然(mào)疲惫不堪.(kān)大发雷霆.(tíng)涵.养(hán)恕.我直言(shù)自吹自擂.(lěi)恪.守(kè)允诺.(nuò)自持.(chí)汲.取(jí)矫.揉造作(jiāo) 扭捏.(niē)箴.言(zhēn)嚼.(jué)絮.絮叨叨(xù)尴.尬(gān) 原处(chù)教书(jiāo)困难(nán) 处境(chǔ) 教养(jiào)灾难(nàn) (2)词语释义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任凭;欲,想要。

第8课:论教养

论教养 [俄罗斯]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 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不过,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 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个有教养的人。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可能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假如一个人在家里,不管是不是有人在看书或者在做功课,即便做功课的是他年龄幼小的孩子,他不管不顾地打开收音机或者电视,并且把音量放得很响,再不就是随心所欲地高声说话——那么,可以断定这个人缺乏教养,而且他永远也不会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有涵养的人。 假如一个人喜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却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当有外人在场的时候,还要一意孤行地这么做,恕我直言,这样的人简直蠢到极点! 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让他心情愉快。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有教养的人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无论是在家里、在学校、在研究所、在供职的单位,还是在商场,或者在公共汽车上,他都该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在剧场,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不致使对方听了感到难堪?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侧目而视?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书大都有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需性究竟何在。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非常外在的。但是就整体而论,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 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收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即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卷及答案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积淀.(diàn) 谦.让(qiān) 遗憾.(hàn) 大发雷霆.(tíng) B.涵.养(hán) 允.诺(yǔn) 妨碍.(ài) 矫.揉造作(jiāo) C.愚蠢.(chǔn) 恪.守(gè) 典.范(diǎn) 絮絮叨.叨(dāo) D.尴.尬(gān) 谚.语(yàn) 箴.言(jiān) 自吹自擂.(lé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的一项是() A.门框缅怀腐化惰落日月如梭 B.诽谤瞻养花团锦簇寡不敌众 C.训诫侥幸心不在蔫满目苍痍 D.畸形贿赂疲惫不堪鞠躬尽瘁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全市开展的扫黑除恶整治工作中,劫后余生 ....的“村霸”刘某痛改前非,成了全村最热心的保洁员。 B.美国政府为了透制中国的崛起,先是孟晚舟事件,然后介入安卓系统与华为 的合作,真可调是煞费苦心 ....。 C.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娄底市政府因地制宜 ....,大力打造旅游业,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D.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 来说任重道远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我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向法国总统及法国人民致电慰问。 B.通过5G全新技术的支撑,让未来数据可视化成为新闻生产的关键性技术。C.《复仇者联盟4》上映7天17小时就打破了中国影史“最快破30亿”的成

绩。 D.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不仅为世界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促进了亚洲各国平等对话 5、请选出没有修辞手法的一句() A.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惟一的资格。 B.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C.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好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D.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子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而在位次的排序上,地位次尊的人则居于最尊者的右边。 ②另外,通常的看法是,右者为尊,因此遭受贬谪称为“左迁”。 ③在筵席上,最尊的座次是坐西朝东,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是坐东朝西。 ④古时座次有着严格的尊卑之分。 ⑤在举行朝会的时候,则是背北面南为尊,故称帝叫做“南面”,而为臣则叫做“北面”。 A.⑤①③④②B.⑤④②③①C.④⑤③②①D.④③⑤②①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______________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______________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⑥______________ ,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月夜忆舍弟》中,杜甫借月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揭示“与民同乐”的思想,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卷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青春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我们青年人应该对未来充满希冀.( ),时刻把自己切实可行而非好高wù( )远的目标铭记在心,摒弃一切狭隘.( )的私心和萎mǐ( )的情绪,向着理想奋勇前进。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 ,像拓宽了几尺。 .... 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B.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 .... 的学生。 C.他仍是教练眼中那个遵规守纪的队员,是山东大学老师眼中那个不耻下问 ....D.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和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 。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对世界保持微微喜悦的心情,知道在________的生活里也能有丰满的快乐,便宜的食物也有好的味道,小环境里也有________的梦想——这些卑中之尊、贱中之美、小中之大,________丑中之美、坏中之好,都需要微细的喜悦的心情才能体会。 A.匮乏深远而且B.匮乏远大乃至 C.贫困远大何况D.缺憾长远乃至 4.下列选项括号中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作为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150座级干线客机,C919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客机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该句无语病) B.我坚信,在书海耕耘,能让人遇见不同风景,成就人生的品质和高度。(该句是单句) C.近年来,有不少当代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其中有不少出自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比如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8课_论教养》同步练习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8课论教养》同步练习卷 一、积累运用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典范(diǎn)恪守(gè)箴言(jiān)自吹自擂(léi) B.涵养(hán)允诺(yǔn)妨碍(ài)矫揉造作(jiǎo) C.愚蠢(chǔn)遗憾(hàn)尴尬(gān)絮絮叨叨(dāo) D.谦让(qiān)积淀(diàn)谚语(yàn)大发雷霆(tí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贸然疲惫不堪一意孤行 B.缺陷杉杉有礼扭捏作态 C.遵循莫不关心疲惫不堪 D.喧哗轻而易举待人处世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惊人的破坏。 B.学校的树荫下,一群附庸风雅的学生正安静地看着课外书。 C.随机应变是一种处事方式,也是一种智慧。 D.人们总是错误地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理所当然的。 4.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①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都大帝与泰特思都是精神崇高、志向远大的人,然而也是当时最美的男子 ②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娇丽,然而形体娴雅、气质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③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 ④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 ⑤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 A.②⑤③①④ B.②③⑤①④ C.②⑤③④① D.④②③⑤① 5.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学家规树新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老师给出了下面两句家规,同学们有的说A好,有的说B好,你会选择哪一句作为你家的家规?请说明理由。字数在80字以内。 A.巧伪不如拙诚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图片链接】从下图你看出什么?谈谈你的感想。 (3)【补写对联】我国有很多家训是以对联的形式展现的。下面是大余湾村余氏家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落实常规工作,扎实基础。对于九年级学生一方面继续坚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一方面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内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共分为六个单元。 九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专题分别是:一自然之音、二砥砺思想、三游目骋怀、四青春年少、五理想信念、六人物百态,第一单元是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第二单元是阅读议论性文章,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议论的中心;第三单元是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情感,能联系时代谈感受;第四单元是阅读小说,梳理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第五单元是阅读议论性文章,分析材料,把握论据,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第六单元是阅读古白话小说,把握情节和结构,揣摩小说的语言。 本册教材中写作有六个单元安排,体现出新版教材对写作的重视,并结合本单元课文文体特点进行写作;使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并加强了议论文体的写作训练。口语交际安排了一个单元,在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安排了二个单元,分别是第二、四单元。活动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九()、()班语文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大多学生在以前都是接受式学习,所以,九年级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本学期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的人才。 四、教学目标 (一)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1.掌握九年级上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学习朗读方法,尤其是诗歌的朗读,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3.了解议论文写作的知识,学习缩写和改写,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成语及释义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成语及释义汇总 第一单元 成语及释义: 千里冰封:形容冰天雪地,一眼望去,一片白茫茫的。 红装素裹:指衣着淡雅的妇女。也形容雪后初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象。 一代天骄:指能称雄一世的人物。,“”的省略语。 第二单元 成语及释义: 敬业乐群:指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与不符。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观察事物的道理,要离开相对的两个极端而用“处中”的看法,才能得其实在。后 用来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别无选择的方法。 理至易明:指道理述说到了极致,简单明了,极容易明白。至,极其。 言行相顾: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独一无二: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 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缭乱,纷乱。 荡然无存:完全不存在的意思。荡然,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气势盛大。也形容诗文辞藻华丽。富丽,华丽。堂皇,雄伟、盛大。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劳和成就。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业绩。 疲惫不堪:形容极度疲乏过度劳累。不堪,不能忍受。 彬彬有礼:表示个人修养和作风的道德用语,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霆,极响的雷。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理,道理、情理。当,应当。然,这样。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随,任凭。欲,想要。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习以为常:指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 自吹自擂:自己吹,自己。自我吹嘘。擂,打鼓。 矫揉造作:故意做作,极不自然。矫,使曲的变直。揉,使直的变曲。 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扭捏作态:具有娇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徒有其表:空有其外表,不实在。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机,时机、形势。 自惭形秽: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