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α能谱分析的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硬件设计

基于α能谱分析的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硬件设计
基于α能谱分析的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硬件设计

气溶胶总放测试的分析

气溶胶总放测试结果随时间变化的分析 陈玮 【摘要】气溶胶总放测试中样品取样后的放臵时间直接影响着测试结果,灰化法和直接测试法的结果也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气溶胶总放测试中时间和测试方法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溶胶采样初期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衰减剧烈,测试值在3天后才趋于稳定,在同一时间刻度下灰化法测试气溶胶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的结果略小于直接法测试结果。 【关键词】气溶胶,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灰化法,时间衰变 1 引言 气溶胶监测,已成为辐射环境监测的重要途径之一。当需要监测大气的放射性物质时,首先通过滤膜收集气溶胶,再通过仪器测试其中放射性活度,然后在通过能谱监测系统,最终确认气溶胶样本中附着有哪些放射性物质。进而分析空气中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固体或液体微粒。 在气溶胶样品采样过程中,采样器收集长寿命放射性气溶胶粒子的同时,把短寿命的Rn,Th子体形成的α和β放射性粒子也收集在滤膜样品上,这些天然存在的、短寿命的α和β放射性粒子可能会严重干扰需要监测的长寿命放射性粒子,进而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目前,我国辐射环境监测质量方案对气溶胶监测有明确的要求,但对于具体监测方法却没有细致说明。 2 实验及结果 对于放射线活度的测试,根据监测目的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目前环境质量监测中气溶胶的测试一般先将气溶胶样品灰化然后再测量,该方法即干式灰化法,将气溶胶滤膜放在电炉上于较低温度条件下炭化至不再冒烟时,转移到马福炉内于约500℃条件下灰化。样品在灰化的同时也通过时间衰变消除了段寿命的α和β放射性粒子干扰,使其中短寿命的粒子衰变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再进行长寿命的放射性活度测量。然而,要快速了解有无人工核素污染进行比值测量时,应使用直接测量法。需即时、快速了解工作场所的污染状况,必须采用快速监测仪对样品即时进行放射性测量。 但不管采样何种方法,气溶胶样品采集后放臵的时间都会影响到测试结果。本文将采集的气溶胶样品采用直接测量法、灰化法进行了总放的测量,每小时读取一次数据,测试数据如表1、表2,测试结果随时间变化如下图。

频谱分析仪的设计方案及实际应用案例汇总

频谱分析仪的设计方案及实际应用案例汇总 频谱分析仪是研究电信号频谱结构的仪器,用于信号失真度、调制度、谱纯度、频率稳定度和交调失真等信号参数的测量,可用以测量放大器和滤波器等电路系统的某些参数,是一种多用途的电子测量仪器。现代频谱分析仪能以模拟方式或数字方式显示分析结果,能分析1 赫以下的甚低频到亚毫米波段的全部无线电频段的电信号。仪器内部若采用数字电路和微处理器,具有存储和运算功能;配置标准接口,就容易构成自动测试系统。 基于MSP430 的FM 音频频谱分析仪的设计方案 本文中主要提出了以MSP43 处理器为核心的音频频谱分析仪的设计方案。以数字信号处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为指导,利用MSP430 处理器的优势来进行音频频谱的设计与改进,并最终实现了在TFT 液晶HD66772 上面显示。 基于NIOS II 的频谱分析仪的设计与研制 本设计完全利用FPGA 实现FFT,在FPGA 上实现整个系统构建。其中CPU 选用Altera 公司的Nios II 软核处理器进行开发, 硬件平台关键模块使用Altera 公司的EDA 软件QuartusIIV8.0 完成设计。整个系统利用Nios II 软核处理器通过Avalon 总线进行系统的控制。 基于频谱分析仪二代身份证读卡器测量 本文所介绍使用频谱仪检测RFID 读卡器的应用实例也是一种通用检测 方案,可广泛应用在RFID 读卡器和主动式电子标签研发过程中的调试、产线 的检验等多个方面。 基于频谱分析仪分析手机无线测试 本文将对手机无线通信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手机在进行通信时存在着频段控制、通信质量检测和信号大小控制等问题。被射频工程师

SOC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和技术

SOC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和技术 摘要: 随着嵌入式系统与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硬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这使得将CPU、存储器和I/O设备集成到一个硅片上成为可能,SOC应运而生,并以其集成度高、可靠性好、产品问世周期短等特点逐步成为当前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的主流。传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方法无法满足Soc设计的特殊要求,这给系统设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因此针对Soc的设计方法学己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 论文首先分析了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论述了传统设计开发方法和工具的局限性,针对Soc设计技术的特点探究了Soc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的流程,并讨论了目前软硬件协同设计的现状。 关键词: 软硬件协同设计,可重用设计,SOC 背景: 计算机从1946年诞生以来,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现在的计算机没有变成科幻片电影中那样贪婪、庞大的怪物,而是变得小巧玲珑、无处不在,它们藏身在任何地方,又消失在所有地方,功能强大,却又无影无踪,这就是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剪裁、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现代电子系统技术与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点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技术密集、高度分散、不断创新的知识集成系统。嵌入式系纫‘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发展非常迅速,调查数据表明,嵌入式系统的增长为每年18%,大约是整个信息技术产业平均增长的两倍[1],目前世界上大约有2亿台通用计算机,而嵌入式处理器大约60亿个,嵌入式系统产业是二十一世纪信息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硬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这使得将嵌入式微处理器、存储器、I/O设备等硬件组成部件集成到单个芯片上成为可能,片上系统SoC (System on Chip)应运而生[2]。SOC极大地缩小了系统体积;减少了板级系统SoB(System on Board)中芯片与芯片之间的互连延迟,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强调设计重用思想,提高了设计效率,缩短了设计周期,减少了产品的上市时间。因此SOC以其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耗少、可靠性好、产品问世周期短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并且正在逐渐成为当前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主流技术[3]。但Soc设计不同于传统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如何快速、有效地开发和设计Soc产品是当前嵌入式设计开发方法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

基于LABVIEW的虚拟频谱分析仪设计

目录 1 设计任务 (1) 1.1 技术要求 (1) 1.2 设计方案 (1) 2 基本原理 (1) 3 建立模型 (2) 3.1 系统前面板设计 (3) 3.2 系统程序框图设计 (3) 3.3 系统程序运行结果 (4) 4 结论与心得体会 (9) 4.1 实验结论 (9) 4.2 心得体会 (10) 5 参考文献 (10)

基于LABVIEW的虚拟频谱分析仪设计1设计任务 1.1 技术要求 1)设计出规定的虚拟频谱分析仪,可对输入信号进行频域分析,显示输入信号的幅度谱和相位谱等 2)设置出各个控件的参数; 3)利用LabVIEW实现该虚拟频谱分析仪的设计; 4)观察仿真结果并进行分析; 5)对该虚拟频谱分析仪进行性能评价。 1.2 设计方案 虚拟频谱分析仪的设计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 按照实际任务的要求,确定频谱分析仪的性能指标。 2) 按照实验原理想好设计思路,并且完成电路图及程序,然后在前面板和程序流程图中实现。 3) 完成电路设计,运行程序并且检查,直至无误后观察仿真结果并且分心。 2基本原理 本设计采用的是数字处理式频谱分析原理,方法为:经过采样,使连续时间信号变为离散时间信号,然后利用LabVIEW的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的功能,对采样得到的数据进行滤波、加窗、FFT 运算处理,就可得到信号的幅度谱、相位谱以及功率谱。FFT的输出都是双边的,它同时显示了正负频率的信息。通过只使用一半FFT输出采样点转换成单边FFT。FFT的采样点之间的频率间隔是fs/N,这里fs是采样频率。FFT和能量频谱可以用于测量静止或者动态信号的频率信息。FFT提供了信号在整个采样期间的平均频率信息。因此,FFT主要用于固定信号的分析(即信号在采样期间的频率变化不大)或者只需要求取每个频率分量的平均能量。 在采样过程中,为了满足采样定理,对不同的频率信号,选用合适的采样速率,从而防止频率混叠。实际中,我们只能对有限长的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而进行傅立叶变换的数据理论上应为无限长的离散数据序列,所以必须对无限长离散序列截断,只取采样时间

简易频谱分析仪课程设计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 2014年7月18 日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题目简易频谱分析仪 专业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主要内容: 设计一个测量频率范围覆盖为10MHz-30MHz,可根据用户需要设定显示频谱的中心频率和带宽,还可以识别调幅,调频和等幅波信号的简易频谱分析仪。基本要求: (1)频率测量范围为10MHz--30MHz; (2)频率分辨力为10kHz,输入信号电压有效值为20mV±5mV,输入阻抗为50Ω; (3)可设置中心频率和扫频宽度; (4)借助示波器显示被测信号的频谱图,并在示波器上标出间隔为1MHz 的频标。 主要参考资料: [1]谢家奎.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张建华.数字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 陈汝全.电子技术常用器件应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完成期限2014.7.14 — 2014.7.18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4年7 月14 日

摘要 系统利用SPCE061A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采用外差原理设计并实现频谱分析仪:利用DDS芯片生成10KHz步进的本机振荡器,AD835做集成混频器,通过开关电容滤波器取出各个频点(相隔10KHz)的值,再配合放大,检波电路收集采样值,经凌阳单片机SPCE061A的处理,最后送示波器显示频谱。测量频率范围覆盖10MHz-30MHz,可根据用户需要设定显示频谱的中心频率和带宽,还可以识别调幅,调频和等幅波信号。 关键词:SPCE061A;DDS;频谱分析仪

【目录】基于LABVIEW的虚拟频谱分析仪设计

【关键字】目录 目录 基于LABVIEW的虚拟频谱分析仪设计 1设计任务 1.1 技术要求 1)设计出规定的虚拟频谱分析仪,可对输入信号进行频域分析,显示输入信号的幅度谱和相位谱等 2)设置出各个控件的参数; 3)利用LabVIEW实现该虚拟频谱分析仪的设计; 4)观察仿真结果并进行分析; 5)对该虚拟频谱分析仪进行性能评价。 1.2 设计方案 虚拟频谱分析仪的设计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 按照实际任务的要求,确定频谱分析仪的性能指标。 2) 按照实验原理想好设计思路,并且完成电路图及程序,然后在前面板和程序流程图中实现。 3) 完成电路设计,运行程序并且检查,直至无误后观察仿真结果并且分心。

2基本原理 本设计采用的是数字处理式频谱分析原理,方法为:经过采样,使连续时间信号变为离散时间信号,然后利用LabVIEW的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的功能,对采样得到的数据进行滤波、加窗、FFT 运算处理,就可得到信号的幅度谱、相位谱以及功率谱。FFT的输出都是双边的,它同时显示了正负频率的信息。通过只使用一半FFT输出采样点转换成单边FFT。FFT的采样点之间的频率间隔是fs/N,这里fs是采样频率。FFT和能量频谱可以用于测量静止或者动态信号的频率信息。FFT提供了信号在整个采样期间的平均频率信息。因此,FFT主要用于固定信号的分析(即信号在采样期间的频率变化不大)或者只需要求取每个频率分量的平均能量。 在采样过程中,为了满足采样定理,对不同的频率信号,选用合适的采样速率,从而防止频率混叠。实际中,我们只能对有限长的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而进行傅立叶变换的数据理论上应为无限长的离散数据序列,所以必须对无限长离散序列截断,只取采样时间内有限数据。这样就导致频谱泄漏的存在。所以利用用加窗的方法来减少频谱泄漏。由于取样信号中混叠有噪声信号,为了消除干扰,在进行FFT 变换之前,要先进行滤波处理。本设计采用了巴特沃斯(Butterworth)、切比雪夫(Chebyshev)、椭圆(Ellipse)、贝塞尔(Bessel)等滤波器。 以下说明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的功能 1)信号的时域分析主要是测量尝试信号经滤波处理后的特征值,这些特征值以一个数值的方式来表示信号的某些时域特征,是对尝试信号最简单直观的时域描述。将尝试信号采集到计算机后,在尝试VI中进行信号特征值处理,并在尝试VI前面板上直观地表示出信号的特征值,可以给尝试VI的使用者提供一个了解尝试信号变化的快速途径。信号的特征值分为幅值特征值、时间特征值和相位特征值。 2)信号的频域分析就是根据信号的频域描述来估计和分析信号的组成和特征量。测量时采集到的是时域波形,但是由于时域分析工具较少,往往把问题转换到频域来处理。频域分析包括频谱分析、功率谱分析、相干函数分析以及频率响应函数分析。通过信号的频域分析,可以确定信号中含有的频率组成成分和频率分布范围;还可以确定信号中的各频率成分的幅值和能量;同时还能分析各信号之间的相互关系。 3建立模型 本设计中用LabVIEW中的信号发生控件来代替信号采集部分产生信号。整个系统的设计均由软件来仿真实现。 本设计的虚拟频谱分析仪由两个软件模块组成:信号发生器模块和频谱分析模块。处理过程如下:首先将信号发生模块产生的尝试信号送数字滤波器处理,滤除干扰噪声,然后分别进行时域分析、频域

气溶胶力学

课程名称:气溶胶力学

一、绪论 研究气溶胶粒子的形成、运动、沉降和凝并的科学成为气溶胶力学。其研究内容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自然界中云的形成对气候的影响;水蒸发凝结而降雨;风所造成的固体颗粒的迁移与沉积;风对植物花粉的传播以及空气中微生物的散布等都是气溶胶力学的研究内容。气溶胶的形成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有害和有利的双面,如一些尘粒会造成呼吸性疾病,生产过程中尘粒的发散会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但是,液体燃料在燃烧前喷成雾状以及固体燃料在燃烧前磨成粉末可以提高燃烧效率。 目前,研究气溶胶粒子的沉降过程比研究粒子的形成更有意义。控制粉尘污染的方法和手段是多样的,一般有重力式、惯性式、离心式、纤维过滤式、织物过滤式、静电式以及各种湿式除尘设备。而气溶胶力学所研究的内容是他们手机气溶胶粒子的机理以及在收集过程中气流的流场和能量损失。气溶胶力学的研究内容是气象、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科学的理论基础。为除尘净化的目的,从气溶胶粒子的物理性质及其运动;气溶胶粒子的空气动力捕获、扩散运动与沉降;气溶胶粒子的凝并、经典沉降以及气溶胶粒子的其他沉降机理讲解。 二、当前气溶胶科学发展动向 在应用方面,气溶胶工程技术发展很快。首先,微电子这一尖端高技术的发展,要求超纯净的工作环境,例如,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超纯净工作室,要求空气中所含气溶胶粒子浓度低于每立方英尺个粒子。因此,气溶胶粒子的过滤与分离的间题,以及超微量粒子浓度的测量问题,就成为当代气溶胶研究 中的重大课题。另外一个气溶胶工程技术的新发展,是利用气溶胶技术制备新材料。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气溶胶科学与材料科学交叉的新发展。按照人们预先规定好的力学性质、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来制备新材料,本来是材料科学的一个中心课题现在气溶胶科学深入到这一领域,与材料科学相互交叉、相互合作,就出现了一些技术上最激动人心、科学上最富挑战性的新的人工合成物。例如氧化物与非氧化物,以及金属粉末等,被烧结成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新的固休材料。这之中有低温超导体材料,人造金刚石薄膜、碳黑、二氧化硅、二氧化铁、硅、碳化硅、光导纤维、汽车钢材、磁带与录相带上的薄膜、感光片薄膜等。这些新材料正以其高纯度、低成本而令人瞩目。

EJT631-1992 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

F 81 EJ/T 631—1992 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 1992-03-16发布 1992-07-01实施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发布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正永。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的设计要求、技术特性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抽气式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抽气式非放射性气溶胶采样器也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静电式气溶胶采样器。 2 引用标准 GB 8993.2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 温度试验 GB 8993.3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 潮湿试验 GB 8993.4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 振动试验 GB 8993.5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 冲击试验 GB 8993.8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 自由跌落试验 GB 8993.9 核仪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 包装运输试验 GB 10257 核仪器与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 3 术语 3.1 气溶胶 固体或液体微粒物质在空气或其他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系。 含有放射性核素的气溶胶,称为放射性气溶胶。 3.2 气溶胶采样器 利用抽吸的方法把气溶胶粒子收集或阻留在采样介质上的装置。 3.3 采样介质 能将气溶胶粒子收集或阻留下来进行分析测量的部件或介质。各类过滤纸或滤布是常用的采样介质。 3.4 气溶胶样品 收集或阻留有气溶胶粒子的部件或介质。 3.5 代表性样品 所采集的样品与被采样对象从监测的内容看,其性质和特点相同。 3.6 空气动力学直径 某个气溶胶粒子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与一个密度为1g/cm3的球形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相同时,此球形粒子的直径称为该气溶胶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用Dae表示。如果在所分析的气溶胶样品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和小于某空气动力学直径的粒子各占总活度、总质量或总粒子数的一半,这些直径分别称为活度中位空气动力学直径(AMAD)、质量中位空气动力学直径(MMAD)或粒子数中位空气动力学直径(CMAD)。 3.7 几何标准偏差 对于某一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气溶胶体系的某一物理量,表征与粒子大小分布关系的几何标准偏差为:

简易频谱分析仪

简易频谱分析仪[ 2005年电子大赛二等奖] 摘要:本设计以凌阳16位单片机SPCE061A为核心控制器件,配合Xilinx Virtex-II FPGA及Xilinx公司提供的硬件DSP高级设计工具System Generator,制作完成本数字式外差频谱分析仪。前端利用高性能A/D对被测信号进行采集,利用FPGA高速、并行的处理特点,在FPGA内部完成数字混频,数字滤波等DSP 算法。 SPCE061A单片机是整个设计的核心控制器件,根据从键盘接受的数据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控制FPGA工作以及控制双路D/A在模拟示波器屏幕上描绘频谱图。人机接口使用128×64液晶和4×4键盘。本系统运行稳定,功能齐全,人机界面友好。 关键字:SPCE061A 简易频谱分析仪 一、方案论证 频谱分析仪是在频域上观察电信号特征,并在显示仪器上显示当前信号频谱图的仪器。从实现方式上可分为模拟式与数字式两类方案,下面对两种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模拟式频谱分析仪 模拟方式的频谱仪以模拟滤波器为基础,通常有并行滤波法、顺序滤波法,可调滤波法、扫描外差法等实现方法,现在广泛应用的模拟频谱分析仪设计方案多为扫描外差法,此方案原理框图如图1.1:

图 1.1 模拟外差式频谱仪原理框图 图中的扫频振荡器是仪器内部的振荡源,当扫频振荡器的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扫动时,输入信号中的各个频率分量在混频器中产生差频信号 (),依次落入窄带滤波器的通带内(这个通带是固定的),获得中频增益,经检波后加到Y放大器,使亮点在屏幕上的垂直偏移正比于该频率分量的幅值。由于扫描电压在调制振荡器的同时,又驱动X放大器,从而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被测信号的线状频谱图。这是目前常用模拟外差式频谱仪的基本原理。模拟外差式频谱仪具有高带宽和高频率分辨率等优点,但是模拟器件调试复杂,短期实现有难度,尤其是在对频谱信息的存储和分析上,逊色于新兴的数字化频谱仪方案。 方案二:数字式频谱分析仪 数字式频谱仪通常使用高速A/D采集当前信号,然后送入处理器处理,最后将得到的各频率分量幅度值数据送入显示器显示,其组成框图如图1.2: 图 1.2 数字式频谱仪组成框图

音频频谱分析仪设计

信号处理实验 实验八:音频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一、实验名称:音频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二、实验原理: MATLAB是一个数据信息和处理功能十分强大的工程实用软件,其数据采集工具箱为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提供了十分方便的函数和命令。本实验可以用MATLAB进行音频信号频谱分析仪的设计与实现。 1、信号频率、幅值和相位估计 (1)频率(周期)检测 对周期信号来说,可以用时域波形分析来确定信号的周期,也就是计算相邻的两个信号波峰的时间差、或过零点的时间差。这里采用过零点(ti)的时间差T(周期)。频率即为f = 1/T,由于能够求得多个T值(ti有多个),故采用它们的平均值作为周期的估计值。 (2)幅值检测 在一个周期内,求出信号最大值ymax与最小值ymin的差的一半,即A = (ymax - ymin)/2,同样,也会求出多个A值,但第1个A值对应的ymax和ymin不是在一个周期内搜索得到的,故以除第1个以外的A值的平均作为幅值的估计值。 (3)相位检测 采用过零法,即通过判断与同频零相位信号过零点时刻,计算其时间差,然后换成相应的相位差。φ=2π(1-ti/T),{x}表示x的小数部分,同样,以φ的平均值作为相位的估计值。 频率、幅值和相位估计的流程如图所示。

其中tin表示第n个过零点,yi为第i个采样点的值,Fs为采样频率。 2、数字信号统计量估计 (1) 峰值P的估计 在样本数据x中找出最大值与最小值,其差值为双峰值,双峰值的一半即为峰值。P=0.5[max(yi)-min(yi)] (2)均值估计 式中,N为样本容量,下同。 (3) 均方值估计

放射毒理学

1、一般毒性作用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 2、特殊毒性作用致突变、致癌、致畸性。 3、氡及其子体是铀矿工肺癌的病因。 4、吸入氡及其子体诱发肺癌的危险度为 2*10(-3)Sv-1,年摄入量限值(ALI)为 0.02J,导出空气浓度(DAC)为 8*10(-6)J/m3 。 5、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滞留、排泄称生物转运,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称生物转化,大部分化学物质以简单扩散通过生物膜。 6、跨膜转运方式有被动转运、特殊转运,被动转运又包括简单扩散、滤过、水溶扩散,特殊转运包括主动转运、易化扩散、膜动转运。 7、按摄入方式对时量关系的影响,分为4种模式:单次摄入、短期多次摄入、一次摄入后在长时期内递减性吸收、长期均匀摄入(持续摄入)。 8、隔室模型分为单室模型、双室模型,还可分为开放性隔室、闭合隔室。 9、呼吸道吸收是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最危险、最主要的途径,尤其肺吸收是最危险的途径。 10、气溶胶进入呼吸道并附着在其表面经以下三种作用惯性冲击或离心力作用、重力或沉降作用、布朗运动或扩散。2nm 以下粒子,才具有布朗运动,大于 5nm 的粒子几乎全部沉积于鼻和支气管树,小于5nm 支气管树的外周分支,小于等于1nm 主要在肺泡内。 11、放射毒理学上以活性中值直径(AMD)表示放射性气溶胶粒子大小。 12、粒子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在相同的空气动力学条件下,具有和它一样的终末沉积速度。 13、密度为 1g/cm3 的球形粒子直径,不足1 g/cm3的球形粒子换算:空气动力学直径=该粒子的几何直径*该粒子密度。 呼吸道模型四区:胸腔外区(ET)(上皮基底细胞)、支气管区(BB)(基底细胞、分泌细胞)细支气管区(bb)(分泌细胞)、肺泡-间质区(AI)(内皮细胞、分泌细胞、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14、沉寂于呼吸道内的核素粒子廓清途径主要有向血液转移、通过吞咽转入胃肠道、通过机械清除机制转运到其他部位。 15、向血液转移的物质分为快物质(F)、中等物质(M)、慢物质(S)三类。半排期F100%为10min,M10%为10min,其余90%为140d,极难溶S0.1%为10min,其余99.9%为7000d。 16、溶解度高,水解度低,元素在胃肠道吸收率则高。减少肠蠕动则增加吸收率。 17、胃肠道模型分为胃、小肠、上段大肠、下段大肠四段。 放射性核素在血液内的形式常见的有离子状态、核素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离子或络合离子、形成氢氧化物胶体。 18、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类型:相对均匀分布、亲肝型或亲网内系统分布、亲骨型分布、亲肾型分布、亲其他器官和组织分布。 稀土族放射性核素在肝内的滞 留量随离子半径增大而增多,而在骨内的滞留量随离子半径的减少而增多。 19、滞留模型分单隔室、多隔室。

基于DSP的简易频谱分析仪设计

基于DSP的简易频谱分析仪设计 摘要 我们对一个信号的认识只在时间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还要在频域去认识和分析它。在电子测量中,测量网络阻抗特性以及传输特性是经常遇到的问题问题,其中,幅频特性、增益和衰减特性、相频特性等是属于传输特性内的。它很大程度方便了调整,校准被测网络及排除故障。 本此设计制作了一个简易频谱分析仪从而可以更直观的看到信号的特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来实现对信号的频谱分析。由于DSP可以处理比较复杂的算法本次设计采用FFT算法通过DSP分析显示输入波形的频率值。 关键词:频谱分析DSP FFT 显示频率

The Simple Spectrum Analyzer Design Based on DSP Abstract We can’t know a signal only in the time domain .It is far from enough, so we also recognize and analyze it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n the electronic measurement, impedance and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are often encountered in the measurement problems;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the gain characteristics,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amplitud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and phas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It provides a great convenience for the adjustment of the network under test, calibration and troubleshooting. We design a simple spectrum analyzer to se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gnal more intuitively.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we need to use th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that is FFT which make spectrum analysis of the signal. Since the DSP can solve the more complex algorithms than others. Hence, we designed a simple spectrum analyzer using the FFT algorithm by DSP to show the frequency of the input waveform. Key word s: Spectrum Analyzer ; DSP; FFT ; Frequency Display

安全软件理论与软硬件协同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全软件理论与软硬件协同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全软件理论与软硬件协同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定义 1.项目名称 安全软件理论与软硬件协同设计 2.项目领域 本项目属于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涉及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系统芯片设计及计算机应用等学科。 二、项目背景 1.项目背景 软件可靠性一直是计算机界关心的关键课题,1967年欧洲软件工程先驱者Floyd提出用归纳断言法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1969年图灵奖获得者Hoare提出使用程序公理系统来验证程序的性质。 七十年代的典型程序语言的数学理论并不涉及程序的规范说明,因此不能用于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同时期的工作包括着重于程序性质的后验证的方法,被用于一些常见算法的分析与正确性证明,但缺乏支持规范分析和指导安全软件设计的演算技术。 长期以来国际上不少软件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

力探索软件设计可靠性技术。 设计严格安全软件系统需要解决下述二项关键技术问题: ●建立程序和软件规范的演算系统,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均使用数学演算技术来建立软件设计和开发文档。 ●设计完整的演算法则用来指导下述关键开发任务: (a)从用户需求导出软件系统各部件的规范说明; (b)从部件的规范说明演算出低层软件模块过程的功能说明。 在软件设计中用数学理论来指导严格安全软件系统设计,包括: ●同一数学框架中处理程序和软件规范; ●用符号演算实现程序和软件规范间的演算; ●用谓词演算验证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用代数方法从软件部件的抽象规范说明推算出低层次程序模块各个过程的规范说明。 学科负责人自1985年起对设计严格安全软件的完备演算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创新点有: ●演算理论强调了设计正确软件的开发方法和使用数学演算来支持从软件到程序代码的转换; ●首先提出程序分解算式并第一次提出了求解规范方程的演算法则;

数字频谱分析仪设计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设计 论文题目:数字频谱分析仪 姓名: 学号: 班级: 年级: 专业: 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气溶胶形成机理和污染现状

气溶胶污染物的形成机理和污染状况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有机气溶胶来源与形成的研究现状,有机气溶胶的化学组成特征。一次有机气溶胶主要源于烹调油烟、机动车尾气、生物质燃烧、工业或民用燃油锅炉释放出的有机物,还有道路扬尘、沥青、刹车尘、轮胎屑、室外香烟烟雾、以及高等植物蜡、细菌活动和草本植物等. 大气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可通过物理和化学吸附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一些挥发性有机物可通过气相化学反应转化为低挥发性的物质并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其主要前体物是芳香族化合物,如苯、甲苯、二甲苯,以及烯烃、烷烃、环烷烃、萜烯和生物排放的非饱和氧化物. 关键词:一次有机气溶胶二次有机气溶胶;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有机碳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rganic aerosol sources and research status, the formation of organic aerosol chemical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nce organic aerosols mainly from cooking fumes, vehicle exhaust, biomass burning, industrial or commercial release of organic oil-fired boilers, as well as road dust, asphalt, brake dust, tire debris, outdoor cigarette smoke, as well as higher plant waxes, bacterial activity and herbs, etc. semi-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the atmosphere to form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 through physical and chemical adsorption, a number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y gas-phase chemical reactions into a low volatile matter and the formation of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 the main precursors of aromatic compounds such as benzene, toluene, xylene, and olefins, paraffins, naphthenes, and unsaturated terpene oxides biological emissions. Keywords: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 semi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 particle; organic carbon 有机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成分, 在偏远地区大约占PM10的30%~50%,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地区一般占PM2. 5和PM10质量的20%~60% . 无论在污染地区还是在偏远地区,有机气溶胶都是由数百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很多具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如多氯联苯和其它含氯有机化合物. 它们还能够影响大气能见度,是导致大气光化学烟雾、酸沉降的重要物质,可通过长距离传输对区域和全球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国际上非常重视大气中有机气溶胶的来源与形成机制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浓度和化学组分的测量、成因和来源以及产生的环境效应.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出现了城市和区域性大气颗粒物污染现象,有机气溶胶日益成为大气污染控制的关键污染物和控制的难点. 有机气溶胶的化学组成特征( Chemicalcomposition of organic aerosols) 根据目前GC2MS测量的技术水平已经鉴别出有机气溶胶含有正构烷烃、正构烷酸、正构烷醛、脂肪族二元羧酸、双萜酸、芳香族多元羧酸、多环芳烃、多环芳酮和多环芳琨、甾醇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规则的甾烷、五环三萜烷以及异烷烃和反异烷烃等(Mazurek et al. ,1989;HHildemann et a l. ,1993; Rogge et al. , 1993e) ,表1给出了在大气颗粒物中已经被测出的以及根据光化学和热力学反应计算出的应该存在的有机物种( Saxena et a l. ,1996) ,但识别出的这几百种有机化合物仅占颗粒物有机质量的10% ~40% ( Seinfeld et al. , 1998).Rogge等(1993e)检测出的80多种有机化合物约占总有机物的13% ,只占细粒子质量的大约2%. 未鉴 别出的部分包括腐殖酸、高分子量化合物、高极性化合物和不能分辨的环烷烃和支链烷烃混合物. 因此,人们对有机气溶胶的化学组成、浓度水平和形成机制还了解得很不清楚大气颗粒物中的含碳物质按测量方法定义为有机碳(OC)和元素碳( EC). 有机碳是碳氢化合物及其氧化物的混合物,占有颗粒碳的大部分,既有一次源也有二次源; 元素碳本质上是一次

新型高效α气溶胶阻隔过滤材料的研究

高表面收集特性α放射性气溶胶取样过滤材料的研究 曾心苗 张龙 王红杰 黄子翰 叶仕有* 北京市射线应用研究中心,北京 10001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绵阳 621900 由放射性物质及其裂(衰)变产物形成的α放射性气溶胶,是从事核技术研究和核企业工作场所环境空气中最重要的污染危害源之一。对放射性气溶胶的取样和监测,是评价核企业工作场所污染状况的重要手段。还可为事故的应急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监测数据。 α放射性气溶胶的监测,常采用玻璃纤维滤材或滤纸取样,采用能量甄别法[1],通过α能 谱分析,甄别氡等子体的干扰。然而该方法受到取样过滤材料结构和性能的限制,特别是气溶胶的表面收集性能。因为人工污染核素的α能谱能否与天然氡及子体的α能谱分开,与过滤材料结构和性能及捕集的样品的状况密切相关。如果表面收集特性(即表面收集放射性气溶胶的份额)太低,将使本底的α谱出现“拖尾”现象,影响测量的灵敏度。采用一般微孔滤膜取样监测放射性气溶胶,难以满足表面收集特性、阻力和材料强度等综合性能的要求。 由于微孔膜的结构受铸膜液组成、制膜工艺条件及成膜厚度等条件的影响[2-4],因此,为了提高 α放射性气溶胶取样过滤材料的表面收集特性,以提高放射性气溶胶的探测水平,本文对铸膜液组成中致孔添加剂种类及制膜条件对膜性能和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实验以聚偏氟乙烯为成膜树脂原料, N 、N 二甲 基乙酰胺(DMAc )为溶剂,致孔添加剂分别采用聚乙 二醇(PEG )400,PEG 60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 和吐温80。膜的制备采用相转化法。增强膜的制备采 用自行设计加工的刮膜机,以无纺布为支撑层,制得 厚度为120μm 左右的双皮层增强微孔膜。 α气溶胶的测量采用自行研制的PAM-2型放射 性气溶胶实时在线监测系统。表面收集特性的计 算见公式(1)。 Fig.1 Alpha spectrum of Radon and Thoron daughters %1002210?+=N N N ξ (1) 式(1)中,ξ为微孔膜表面收集子体的份额;N 0为图1中RaC ′峰顶对应的计数,N 1为RaC ′峰的后半部分的积分计数;为RaC ′峰以下的全谱积分计数。 通过不同蒸发时间(1,3,5,10min )实验,选择蒸发时间为5min ,控制在环境温度和致孔剂总含量相同条件下制膜,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从表1看,添加PVP 或PEG400/吐温80,表面收集特性有明显提高,尤其是PEG400中添加少量吐温80,使表面收集气溶胶的份额大大提高,但在样品收集时阻力较大。综合比较看,以PVP 为致孔剂的微孔增强膜在阻力相近的情况下,表面收集特性最好。从图2的电镜照片看,添加PEG400和PEG600的滤膜表面形态相似,都出现比较大的孔穴;而添加PVP 后,孔比较均匀,孔径也减小,表面呈多层交错的网状结构,这利于增加孔隙度,降低取样阻力;以PEG400/吐温80为添加剂的滤膜表面孔径明显减小,孔

简易频谱分析仪

简易频谱分析仪 摘要:本系统采用TI 公司的16位单片机MSP430F149作为控制核心,采用外差原理设计并实现频谱分析仪,基于DDS 技术得到10 kHz 步进的本机振荡器,采用AD835进行混频,通过低通滤波器取出差频信号分量,再配合放大、检波电路得到各个频点的信号有效值。单片机MSP430F149与扫频同步输出锯齿波扫描电压,利用示波器X-Y 方式显示信号频谱分布。测量频率范围覆盖1MHz-30MHz ,可设定中心频率和带宽,还可以识别调幅,调频和等幅波信号。 关键词:MSP430F149,DDS ,混频,频谱分析 一、 系统方案 1. 方案比较与选择 1.1频谱分析仪的实现 方案一 :模拟式频谱分析仪 模拟方式的频谱仪以模拟滤波器为基础,通常有并行滤波法、顺序滤波法,可调滤波法、扫描外差法等实现方法,现在广泛应用的模拟频谱分析仪设计方案多为扫描外差法,此方案原理框图如图1: U 图1 模拟外差式频谱仪原理框图 图中的扫频振荡器是仪器内部的振荡源,当扫频振荡器的频率f L 在一定范围内扫动时,输入信号中的各个频率分量f x 在混频器中产生差频信号(f o = f x -f L ),依次落入窄带滤波器的通带内(这个通带是固定的),获得中频增益,经检波后加到Y 放大器,使亮点在屏幕上的垂直偏移正比于该频率分量的幅值。由于扫描电压在调制振荡器的同时,又驱动X 放大器, 从而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被测信号的线状频谱图。这是目前常用模拟外差式频谱仪的基本原理。模拟外差式频谱仪具有高带宽和高频率分辨率等优点,但是模拟器件调试复杂,短期实现有难度。 方案二:数字式频谱分析仪 数字式频谱仪通常使用高速A/D 采集当前信号,然后送入处理器处理,最后将得到的各频率分量幅度值数据送入显示器显示,其组成框图如图3: 图3 数字式频谱仪组成框图 信号经高速A/D 采集送入处理器,通过硬件乘法器与本地由DDS 产生的本振扫频信号混频,变频后信号不断移入低通数字滤波器,然后提取通过低通滤波器的信号幅度,根据当前频率和提取到的幅度值,即可以绘制当前信号频谱图。但缺点是频率越高,对DSP 芯片的速度要求越高,相应价格也越昂贵。 根据实际条件和成本上的考虑,在满足题目要求的前提下,我们选择方案一

简易频谱分析仪1

简易频谱分析仪[2005年电子大赛二等奖] 文章来源:凌阳科技教育推广中心 作者:国防科技大学李楠刘亮李俊发布时间:2006-8-30 11:46:44 摘要:本设计以凌阳16位单片机SPCE061A为核心控制器件,配合Xilinx Virtex-II FPGA及Xilinx公司提供的硬件DSP高级设计工具System Generator,制作完成本数字式外差频谱分析仪。前端利用高性能A/D对被测信号进行采集,利用FPGA高速、并行的处理特点,在FPGA内部完成数字混频,数字滤波等DSP 算法。 SPCE061A单片机是整个设计的核心控制器件,根据从键盘接受的数据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控制FPGA工作以及控制双路D/A在模拟示波器屏幕上描绘频谱图。人机接口使用128×64液晶和4×4键盘。本系统运行稳定,功能齐全,人机界面友好。 关键字:SPCE061A 简易频谱分析仪 一、方案论证 频谱分析仪是在频域上观察电信号特征,并在显示仪器上显示当前信号频谱图的仪器。从实现方式上可分为模拟式与数字式两类方案,下面对两种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模拟式频谱分析仪 模拟方式的频谱仪以模拟滤波器为基础,通常有并行滤波法、顺序滤波法,可调滤波法、扫描外差法等实现方法,现在广泛应用的模拟频谱分析仪设计方案多为扫描外差法,此方案原理框图如图1.1:

图 1.1 模拟外差式频谱仪原理框图 图中的扫频振荡器是仪器内部的振荡源,当扫频振荡器的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扫动时,输入信号中的各个频率分量在混频器中产生差频信号(),依次落入窄带滤波器的通带内(这个通带是固定的),获得中频增益,经检波后加到Y放大器,使亮点在屏幕上的垂直偏移正比于该频率分量的幅值。由于扫描电压在调制振荡器的同时,又驱动X放大器,从而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被测信号的线状频谱图。这是目前常用模拟外差式频谱仪的基本原理。模拟外差式频谱仪具有高带宽和高频率分辨率等优点,但是模拟器件调试复杂,短期实现有难度,尤其是在对频谱信息的存储和分析上,逊色于新兴的数字化频谱仪方案。 方案二:数字式频谱分析仪 数字式频谱仪通常使用高速A/D采集当前信号,然后送入处理器处理,最后将得到的各频率分量幅度值数据送入显示器显示,其组成框图如图1.2: 图 1.2 数字式频谱仪组成框图 按照对信号处理方式的不同,数字式频谱仪可分为以下三种: (1)基于FFT技术的数字频谱仪: 这种频谱仪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可以将被测信号分解成分立的频率分量,达到与传统频谱分析仪同样的结果。这种新型的频谱分析仪采用数字方法直接由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对输入信号取样,再经FFT处理后获得频谱分布图。FFT技术的数字式频谱分析仪在速度上明显超过传统的模拟式频谱分析仪,能够进行实时分析。但由于FFT所取的是有限长度,运算的点数也是有限的,因此,实现高扫频宽度和高频率分辨率需要高速A/D转换器和高速数字器件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