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概况(20210201153016)

小龙虾概况(20210201153016)
小龙虾概况(20210201153016)

小龙虾概况

小龙虾简介: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 ):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个体大小不一,常见有4、5、6钱每只属于中等规格,7/8/9钱每只属于大规格,1 两以上每只的属于特大规格。小龙虾生活在水体较浅、水草丰盛的湿地、湖泊和河沟内,生长迅速,在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饵料供应情况下,经2个多月的养殖,即可达到性成熟,并达到商品虾规格,一般雄虾生长快于雌虾,商品虾规格也较雌虾大。同许多甲壳类动物一样,克氏螯虾的生长也伴随着蜕壳,蜕壳时,一般寻找隐蔽物,如水草丛中或植物叶片下。蜕壳后最大体重增加量可达95%,一般蜕壳11次即可达到性成熟,性成熟个体可以继续蜕皮生长。其寿命不长,约为1年。

小龙虾公母区分:

1、可从腹部游泳肢形状加以区分,雄虾腹部第一游泳肢特化为交合刺,而雌虾第一游泳肢特化为纳精孔;

2、二者螯足具明显差别,雄性螯足粗大,螯足两端外侧有一明亮的红色疣状突起,而雌虾螯足比较小,疣状突起不明显;

3、雄虾螯足较雌虾粗大,个体也大于雌虾;

4、雄虾尾部较雌虾尾部略显瘦小。

小龙虾营养价值:

小龙虾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且肉质鲜嫩,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肉内还富含镁、锌、碘、硒等,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塞。小龙虾含有虾青素,虾青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有助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另外,小龙虾还可入药,能化痰止咳,促进手术后的伤口生肌愈合。

检验死活龙虾的方法:

活虾检验:轻按龙虾的眼睛,能很快弹起的,肯定是活的,不能弹起的请用水冲或瓣开龙虾的脐,看是否会动!会动的是活的,不会动的则是死的。

熟虾检验:煮熟后小龙虾,尾部自然弯曲,肉质Q弹,属于鲜活原料加工而成煮熟后小龙虾,尾部僵直,肉质柴,且有明显蛋白质变质后异味,属于死虾原料加工而成。

如何判断野生小龙虾与养殖小龙虾?

活水野生小龙虾:处于大湖或者大河湿地野生状态,自然环境生长,小龙虾生猛强健,鳃腹程白色,肉质鲜嫩Q弹,营养价值全面。(鳃白、黄多、腹白、肉嫩)。一看,腹部透亮干净,是野生。二闻活虾固有鱼腥味,是野生。三吃肉质Q弹有小龙虾固有浓烈香味是野生。

鄱阳湖小龙虾:无污染的生长环境,方言百里无工业污染,国家第一大淡水湖,湖区有41个岛屿和七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中浮游生物、水草资源丰富,没有激素,不喂饲料,零抗生素,原生态。特独特水资源生长着优质的小龙虾。

死水养殖小龙虾:养殖小龙虾处于死水池塘或者农田,养殖密度较大,活动范围较小,导致肉质酥松,鲜味较少。通常以人工饲料喂养,营养不均衡,农田养殖易带入药物残留。腹部一般较脏,闻起来除有鱼腥味外还有淤泥臭味。吃起来肉质酥松,香味普通。

小龙虾谣传误区

1、小龙虾是虫子吗?

小龙虾的真名叫克氏原螯虾”学名叫Procambarus clarkii,是一种如假包换的淡水虾,根本不是虫子。它和龙虾有亲戚关系,分类学上它们都是十足目”龙

虾是龙虾科、正螯虾科或拟螯虾科,而我们吃的小龙虾则是蝲蛄科(所以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它被直接称为蝲蛄”)

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当于人和猴子的关系,都是一个目”但不是一个科”

小龙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所以又叫美国螯虾。原生地在墨西哥湾附近,尤其是密西西比河河口地带,所以也叫路易斯安那州螯虾。它是最具食用价值的淡水龙虾品种,年产量占整个淡水龙虾产量的70- 80%。

2、中国以前有小龙虾吗?

其实中国有四种原生态的正宗小龙虾,它们是东北黑螯虾、南京黑螯虾、史氏拟螯虾和朝鲜黑螯虾。除此之外,还有两种外来和尚”原产美国的克氏原螯虾和原产大洋洲的红螯螯虾,只不过克氏原螯虾技高一筹,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成为最著名的小龙虾。

美味的小龙虾其实是入侵物种,这种虾性情凶猛,繁殖快,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对原住民”是一个巨大威胁。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很多国家都报道过,当地的虾类竞争不过小龙虾,种群受到极大的打击,估计我们原生小龙虾的日子也不好过吧。

3、小龙虾是为了消灭尸体,基因改造的?

网上有传闻说:驻中国的日军生化部队因为要处理大量的尸体,将克氏螯虾经过一系列的基因改造,变成小龙虾,运到日军驻地担任起水体清洁的工作。”这种说法简直荒唐,首先侵华日军什么时候考虑过保护中国的自然环境?!其次,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才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上世纪70年代人类才开始DNA 重组技术的应用研究,侵华日军搞基因改造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我们现在吃的小龙虾确实是从日本来的。1927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20只克氏原螯虾,目的是繁殖培养成为牛蛙的饲料。大约在1930年前后,克氏原螯虾又被引入中国,最早的养殖地在南京附近,很可能也是作为饲料用途。之后克氏原螯虾凭借良好的适应能力在各地繁衍开来。所以从时间上看,小龙虾进入中国和日本侵华并无任何

瓜葛,也不存在什么阴谋论

4、日本不吃小龙虾吗?外国人也都不吃吗?

小龙虾在美国已经吃了上百年,小龙虾的买卖也逐步从乡间集市走向大宗交易,目前全球每年的贸易量超过30万吨。小龙虾在美国是很常见的料理食材,通常和马铃薯玉米水煮搭配卡疆粉(Caju n)调味。美国用于食用的小龙虾有98%产自路易斯安娜州,该州在1983年将小龙虾选为州代表动物,并且每年都举办龙虾节”小龙虾传入日本后,并没有得到日本消费者的青睐,毕竟是牛蛙的饲料” 而且日本有丰富的水产品,相比而言,小龙虾肉质和口感都处于劣势。

外国人吃不吃小龙虾还可以看看出口数据,2011年仅湖北省就出口小龙虾8000

多吨,全国的出口量至少是数万吨。目前出口的小龙虾食品以熟食为主,如龙虾尾、虾仁、茴香整肢虾、辣粉虾、龙虾酱,主要销往丹麦、瑞典、西班牙、英国、

法国、美国、加拿大、日韩和东南亚市场,比如欧洲市场上90%的小龙虾来自中国。

5、小龙虾富集重金属?

小龙虾的环境适应能力确实很强,能够在污染严重的地方存活下来。但是它摄入的重金属大部分被转移到了外壳,随着不断生长和脱壳,这些重金属毒素被移出体外,所以肉里的重金属未必会超标。有些研究数据表明,除了外壳,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大多集中在鳃和内脏中,而鳃和内脏主要集中在头部,我们吃的尾部并无太多重金属,所以引起中毒的可能性很小。监管部门在日常的抽检中并未发现小龙虾重金属超标的问题,比如湖北省2011年对小龙虾农药残留情况进行过大规模检测,对9个县市、14个村镇、4万多亩虾稻连作田开展调查,采集土壤样品和水样各300个,抽取虾样500个。结果显示在全部500个虾样中,未检出农药残留超标。农业部对湖北省小龙虾产地连续多年进行抽检,也没有发现药残超标。2014年湖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共抽检小龙虾一万多吨,主要出口到欧盟、美国,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重金属残留、兽药残留等,批次检测合格率为99.8%以上,没有任何国家提出通报。

6水越脏、重金属含量越高,小龙虾活得越滋润,水越干净,死得越快?小龙虾能忍受污染的水质,但它们并不喜欢那样的环境,而且它们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并不是百毒不侵、刀枪不入。如果水质差,小龙虾不仅繁殖困难,而且也长得差,脱壳慢。

只不过由于小龙虾的抵抗力比较强,在污染环境中别的水生生物可能难以存活,没有竞争物种,所以看上去它们活的最滋润,这一点其实和泥鳅比较相似。还有学者专门做了实验,发现小龙虾更倾向于选择新鲜的食物,更喜欢清洁的水源,所以生活在污水中绝对是被逼无奈。养殖条件下,小龙虾密度比较大,如果水很脏,它们的活力就会显著下降,天一热,虾就会大批死亡,而且也经不起长途运输,所以农民相反会很注意水质保养。比如有些农民不仅会给小龙虾准备丰富的食物,还会放一些螺蛳、水生植物,混养一些吃肥水的鲢鱼,有些养殖塘也会定期换水。你想想看,污染的水体养出来的小龙虾,能远销海内外吗?另一方面,水至清则无鱼,小龙虾以有机质为食,在清澈的水体中,小龙虾当然也能畅快的生活,但是耐饿也有限度,缺乏食物它就会长不大、长不快。养殖条件下,不仅小龙虾不同生长阶段要投喂不同饲料,还必须足额发放”要不然它

们吃不饱就会自相残杀,影响农民收成。

7、小龙虾浑身都是寄生虫?

小龙虾的确可能携带寄生虫,但这也不是它的专利,其他水生生物同样可以携带,比如蛙、螺、贝、鱼、菱角等都可以,而且相对而言野生的更危险。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是烧熟煮透,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龙虾,有些地方喜欢吃醉虾(河虾),这是有风险的,酒能杀菌但未必能杀死寄生虫。比较保险的做法是100度烧煮10分钟以上,当年北京出现过吃福寿螺导致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就是因为没有烧熟煮透的缘故。

8、小龙虾造成横纹肌溶解症” ?

南京曾经发生过一次多人因横纹肌溶解症”入院的事件,流行病学家从病人就餐史分析,高度怀疑小龙虾是导致这一事件的元凶。但是专家对搜集到的样品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检测分析,包括致病菌、重金属、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激素、寄生虫、藻类毒素等,并未发现异常,也没有找到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物质,最终这一事件被定性为哈夫病”哈夫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症,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没有明显的规律。除了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出现过类似案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