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100个重点产业集群基本情况表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

[摘要] 产业集群强劲而持久的竞争优势成为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本文首先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内涵和特征,提出产业集群的主要竞争优势表现为外 部经济、社会资本、创新和创新网络四个方面。 [关键词]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创新 一、产业集群的内涵与特征 产业集群是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 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同性和互补性相联结。产业集群不是单纯的产业空 间集聚,而是根植于地方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各种正式合作关系和非正式交流 的社会经济网络。 典型的产业集群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1.空间集聚特征:任何一个产业集群都是大量企业在空间的汇集,成员企业和辅助机构被共同“锁定”在一定区域,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可以较容易地获得专业化的、弹性的劳动力,具有 较强的地域相关性。2.专业化特征:产业集群的生产经营具有很强的专业化特征,企业成员之间围绕产业链及其服务性机构、行业组织实行精细的专业分工,形 成了社会化分工网络。3.根植性特征:所谓根植性是指通过集体性组织来建立 信任和承诺,使得不同利益各方协同作用,从而获得好处,同时保持高度的灵 活性。共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使集群内产业家产生信任、理解和相互合作,并形 成集群内企业间的一种特殊黏合剂,使众多产业粘结在一起,既营造了区域创 新环境,又使产业深深扎根于当地。4.网络创新特征:集群内的成员企业和辅 助机构通过长期的联系形成本地化网络,网络中的各行为主体之间以正式或非 正式的关系,频繁地进行着商品、服务、信息、劳动力等贸易性或非贸易性的 交易、交流和互动,相互学习,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的发展和产业的持续 创新。 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之所以在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表现出良好的竞争态势,在于产 业集群作为一种大量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地理空间的集聚,能够形成其他区 域所没有的强劲而持续的竞争优势。 1.外部经济优势。产业集群的外部竞争优势包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劳 动力市场共享的优势。通过这三种外部经济优势间的相互作用,降低了产业的 生产成本,有利于集群开展低成本战略参与市场竞争,并通过区域品牌获取整 体营销优势。 (1)规模经济优势。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形成了产品的规模生产和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使集群内企业获得从原材料到人才的低成本供给。如大批量购买 原材料,不仅使原材料价格降低,也节约了单位运输成本。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建 立区位品牌,使集群内的单个企业借助集群的整体品牌效用获得营销的规模经济优势。 (2)范围经济优势。外部范围经济是由集群内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而形成的。由于集群内专业化程度很高,企业往往集中于生产某一专门的产品,同时利用 自身的技能与其他企业紧密合作,协同参与价值链的全部增值活动。在这种情 况下,生产系统被肢解为许多部分,分散在许多小企业中,企业之间再通过建

2010天津100强企业名录

排名企业名称 2009年营业收入总计 001.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64676269 002.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20343538 003.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15812873 004.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14750482 005.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13982544 006.天津市电力公司11004608 007.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10711205 008.天津天钢集团有限公司10181063 009.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9288753 010.中国石化集团天津石油化工公司9243044 01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公司8108770 012.天津三星电子显示器有限公司7792265 013.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7025664 014.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石化分公司5930000 015.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5622787 016.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5496772 017.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4757331 018.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710416 019.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4501560 020.天津三星视界有限公司4001064 021.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3887040 022.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597666 023.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3432283 024.天津通广三星电子有限公司3150439 025.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685758 026.天津乐金大沽化学有限公司2554718 027.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443159 028.天津塑力线缆集团有限公司2385990 029.北海粮油工业(天津)有限公司2344278 030.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2327651 031.天津友发钢管集团有限公司2152454 032.天津丰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2130886 033.天津中集北洋集装箱有限公司2101636 034.天津三星电机有限公司2091122 035.天津市东益钢铁有限公司2074478 036.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1943192 037.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1909630 038.天津大唐盘山发电有限公司1853571 039.中盛粮油工业(天津)有限公司1797328 040.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796280 041.天津大通铜业有限公司1740499 042.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722282 043.天津市轧三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696879

辽宁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辽宁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胡建阳 (2004年6月13日) 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积极关心和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对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香港工程师社促会的积极承办表示感谢。本次研讨会汇集业内精英,共同探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未来,同时也为香港与内地制造业及工程和物流界的同行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合作和交流发展的机遇。这将极大地促进辽宁对外开放与合作,促进企业的调整和振兴,为以市场化方式促进辽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借此难得的机会,向各位介绍一下辽宁省概况以及辽宁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一、辽宁省概况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辽宁处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通向世界的窗口,是欧亚陆桥另一端点,是中国东北地区进行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重要渠道。从辽宁省地理位置来看,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具有为上述地区提供物流服务的社会使命。 辽宁省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铁路、高速公路密度全国一流。全省14个地级城市全部通高速公路,其中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全长348公里,双向8车道,号称“神州第一路”,将工业高度密集的中部城市群与大连口岸连接起来。辽宁省有5大港口,万吨级深水泊位86个,港口年货物吞吐量1.9亿吨,航线扩展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沈阳、大连等5个机场。光缆传输网实现全省覆盖。 辽宁省工业基础雄厚,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2003年全省工业增加值25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已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581个,拥有固定资产净值4152亿元。辽宁工业存量优势明显,城市化水平很高,既给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持,又是农产品巨大的消费市场;同时也为对外商合资合作,共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与竞争优势分析

116商业时代 (原名 《商业经济研究》 ) 2010年25期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产业集群指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集中,相互之间具有竞合关系,且共享基础设施。和企业集中在一起还包括各种相关机构如中介机构、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指驱动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化的力量结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发挥作用。 马歇尔认为企业集中在一起可以获得外部经济,因此相同或相近的企业在一定地理范围内集聚,这样可以获得其他企业没有的优势,这些使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拥有了集聚优势。为获得外部经济而集聚在一起就是集群产生的动力。韦伯从区位因素角度分析,并认为大量集聚因素是产业集聚的动力。威廉姆斯从交易费用角度说明了集群的产生,集群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最优效率的经济组织。克鲁格曼从规模报酬递增方面说明了企业集聚的原因。波特指出产业集群的存在可以使钻石模型的要素得到更好的发挥。Best (1999)认为产业集群存在四种主要动力:集中专业化、知识外溢、技术多样化和水平整合及再整合,它们依次对产业 产业集群的 动力机制与竞争优势分析 ■于树江 博士 刘静霞 李艳双(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天津300130) ▲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G2007000121),河北省社科基金委托项目(HB2009WT62)◆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把集群原有的生产要素转变成了集群的竞争优势,使集群在竞争处于有利地位。本文描述了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构成以及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同时指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产业集群 动力机制 竞争优势 集群的发展产生作用,并形成循环状的稳 定结构,这就是主体动力机制。 国内对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研究是基于不同的集群提出不同的动力机制。鲁桃珍(2007)在对湖南产业集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该地产业集群动力因素是政府和市场,政府要为集群发展创造软环境和硬环境,制定有利于集群发展的产业政策,引导集群发展。市场的推动是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另一要素,它通过企业之间的网络化和中小企业集中来发挥作用。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提高了生产率,集群可以获得规模经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外部经济(共享基础实施或其他公共支出),促进集群发展。候志茹(2008)认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由内源动力机制和外源动力机制组成。内源动力机制包括产业价值链、社会资本与网络、外部经济、集群技术创新与知识外溢等;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外源动力机制包括政府的促导行为、外部竞争、区域创新环境以及制度文化等要素。 产业集群动力因素包括外部经济,集聚经济,地理位置,低交易费用,企业家精神,政府作用,市场推动,社会资本与网络,集群技术创新等。但外部经济、集聚经济、地理位置等因素在集群产生后,其作用逐渐消失,随着集群发展,政府、集群网络和集群创新的作用不断地稳定并且具有规律性。政府的职能由为集群创 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投资转变成为企业联系科研机构,帮助企业融资,协调集 群内各机构之间的关系。集群不断发展,企业越来越多,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由原来的血缘关系发展到以地缘、业缘更大范围的网络关系,分散了企业的创新风险,使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加密切,促进了企业的协调和沟通,同时集群内知识传播更加迅速,隐性知识也被大多数人了解了。网络中的中介结构和科研机构等机构组织,共同形成了集群的创新环境,而集群的不断创新是集群发展的不竭动力。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是某个产业集群在某些方面比其他的产业集群或其他组织结构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包括成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市场竞争优势,企业家资源,专业市场,区域创新能力等。 在产业集群内,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企业共同进行生产和销售活动,共用基础设施,由于地理接近而减少物质和信息流的运移费,同时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使企业间建立了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从而使双方更容易达成合约降低了交易成本。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使企业可以随时调整员工数量和结构,减少了工资费用;另一方面劳动力之间的自由流动也促进了信息和思想的传播、扩散,扩大了企业的信息流。以上这些的存在降低了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成本,使集群具有生产成本竞争优势。在集群内,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使企业满足了顾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使顾客认为该产品有别于其他企业同类产品,进而形成对该产品的依赖,这样产品的价格弹性就不明显,能够带来较高的边际利润。同时为竞争对手设置产业进入障碍。 产业集群形成自己的区域品牌,调动 了企业投入的积极性,改变了单个大企业 产业观察Estate Observation

中国房地产企业100强名单

中国房地产企业100强名单 1.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恒大地产集团 3.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 6.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 7.融创中国有限公司 8.龙湖地产有限公司 9.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 10.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11.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12.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3.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4.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5.绿地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16.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7.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8.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1.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融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3.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4.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5.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7.正荣集团有限公司 28.建业住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29.中国奥园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0.路劲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31.融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32.海亮地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3.龙光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34.宝龙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35.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36.禹洲集团 37.上海升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38.上海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39.上海实业城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40.浙江佳源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41.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42.金辉地产

43.广州时代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44.中骏置业控股有限公司 45.光明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6.景瑞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47.协信集团 48.国购投资有限公司 49.隆基泰和实业有限公司 50.浙江祥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51.联发集团有限公司 52.朗诗绿色地产有限公司 53.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54.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5.重庆华宇集团有限公司 56.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57.三盛地产集团 58.新鸥鹏集团 59.雨润地产集团 60.福晟集团 61.上海证大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62.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63.苏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64.上海爱家集团

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协同关系研究

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协同关系研究 摘要:区域竞争力表现为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三个方面。物流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形态具有典型的空间集聚性区域物流产业集群通过资源协同、产业协同和竞争协同三个方面提升区域的竞争力。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协同关系。关键词:物流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资源协同;产业协同;竞争协同一、区域竞争力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区域竞争力是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或者说是一个区域在更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区域竞争力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是由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设施、科技等基础性要素产生的竞争力;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亦即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是指区域内的产业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强弱的程度;区域主导竞争力是指区域经济辐射与聚集能力的大小。在区域竞争力的三个层次中基础竞争力是其他竞争力的前提条件没有基础竞争力的要素其他竞争力都无从谈起任何产业没有基础设施沟不可能形成区域的聚集力和辐射力也只有在趋于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获得。 二、物流产业集群及其竞争优势分析(一)物流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物流产业集群(logistics industry

agglomeration)是指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众多相关企业与机构基于引致需求、资源整合、弹性专精、专业化分工、集体学习等因素的驱动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共享物流基础设施组织物流活动为物流服务需求方提供更加优质的综合物流服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形成以地理空间集聚为外在表现、以竞争—合作关系为本质特征的社会经济网络。物流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第一基于物流需求的“引致需求”特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产业发展依赖特征;第二基于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依附”与“引致需求”特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区位依赖性;第三基于现代物流业的“第三产业”的产业属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需求集聚特征;第四基于物流产品差别化特征物流产业集群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特征。(二)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物流产业集群具有强烈的地理集聚特征物流企业间具有空间接近性有利于集群内物流企业间共享知识溢出效应。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共享优势物流企业集聚后获得一个突出效益源自于对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共享完善的信息平台是现代物流业发展最关键的要素之一。集聚区域内企业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重要物质基础正是源自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凭借该共享平台区域内的物流企业不仅可以统一协作机制、共享政策法律支持、行业调控以及运行监督而且使在不同的业务流程上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通过共享的物流数据信息资源可以将具有不同竞争优势的业务集中于某一个企业而将其他不属于

辽宁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辽宁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现代物流业是一种具有现代技术和管理组织特征、涵盖交通运输、仓储、信息、流通加工、包装、搬运装卸、区域分拨和配送等行业在内的新的服务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优化我省产业结构,促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振兴,实现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为贯彻落实省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加快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我省产业类型齐全、大中城市密集、运输网络完善、商贸流通繁荣的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政策为引导,以标准化为保障,全面建设以物流信息平台、交通枢纽设施、综合运输方式、连锁配送网络为基础的功能完善、技术先进、运转高效、布局合理、覆盖面广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建成以沈阳、大连、锦州为核心,以全方位、多层次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为支撑的立足东北、辐射全国、面向东北亚、服务全世界的东北地区现代物流中心、环渤海地区现代物流重要枢纽、东北亚区域物流主要基地,将我省建成全国现代物流产业强省,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协调发展。 二、全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是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物流业的发展要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服务。 二是统筹规划、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物流业发展要与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一致,与城市发展水平相协调,与产业布局规划相配套,做到适度超前、留有余地、远近结合、分步实施。 三是市场主导、政府规划、企业运作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以市场机制对物流产业的基础配置作用为基础,发挥政府规划引导、调控服务的功能,通过企业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提高和完善物流产业的整体素质。 四是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功能互补的原则。按照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开展企业重组、兼并、联合,实现全社会物流资源的合理流转和高效利用,使物流产业真正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绿色物流。 五是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原则。以信息产业为先导,以高新技术为重点,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对传统物流业进行改组、改造和更新提升。 六是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与国际接轨的原则。物流业发展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按照国际惯例制定相应规则,利川国内外物流资源,扩大利用外资,引进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鼓励省内物流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三、全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1.“十五”期间的主要目标 2005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360亿元,年均增长10%,占全省GDP总量的19%。物流总量实现18.6亿吨,年均增长1.7%。其中,供、需双方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量占物流总量的25%。物流业从业人员445万人,年均增长3%,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21.4%。 初步构筑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物流圈和以大连、锦州为核心的沿海物流带,基本形成以物流中心城市为核心,综合性及专业性物流园区为结点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框架。建立畅通、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实现以2小时城域、4小时沈阳、大连都市经济圈、8小时省域、12小时东北区域、48小时全国为主的国内物流和96小时东北亚区域为主的国际物流服务功能构建物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统一集成的辽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口岸物流、区域物流信息处理电子化,培育一批国内一流的物流信息龙头企业;以新型商贸流通业态为主的连锁配送网络初具规模;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重点支持50家大型物流企业。 2.“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

吉林100强企业理事名录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吉林100强企业理事名录 排名企业名称全年营业收入总计 001.一汽一大众汽车有限公司46840500 002.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35829999 003.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31356659 004.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12250485 005.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9683881 006.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8958750 007.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6701140 008.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6139720 009.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591667 010.吉化集团公司3781482 011.吉林德大有限公司3378172 012.长春富奥-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3269771 013.吉林市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927805 014.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2603218 015.中国石油前郭石化分公司2401850 016.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吉林轻型车厂2369656 017.天合富奥汽车安全系统(长春)有限公司2183492 018.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2100292 019.吉林省农电有限公司2038959 020.长春一汽丰越汽车有限公司1981105 021.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1942433 022.一汽铸造有限公司1875068 023.国电双辽发电厂1775270 024.长春一汽四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773103 025.延吉卷烟厂1653768 026.辉南轧钢有限责任公司1521505 027.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母公司)1472066 028.吉林龙华热电股份有限公司1201698 029.吉林森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191800 030.吉林奇峰化纤有限公司1142892 031.长春一汽四环总装配送有限公司1142616 032.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1140154 033.辽源矿务局1098312 034.长春长客-庞巴迪轨道车辆有限公司1059660 035.一汽专用汽车有限公司1057357 036.黄龙食品工业有限公司1054157 037.吉林龙华热电股份有限公司龙潭热电厂1047332 038.吉林省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1019936

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

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 以海门叠石桥家纺产业集群为例 一、海门家纺产业集群的背景海门市家纺产业主要分布在三星、德胜、天补、三和、海门等乡镇,依托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形成。地处海门、通州两市交界处的叠石桥,当地群众素有从事家纺品生产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后,叠石桥家纺业发展驶人了快车道,家纺的品种款式由小到多,生产企业由弱到强,经营规模由小到大,生产设备由落后到先进,辐射面由狭到宽,形成了生产规模化、分工社会化、设备智能化、产品系列化和营销国际化的格局。海门市政府先后投人10亿多元,对市场经过六次扩建、改造,目前叠石桥已形成绣品城、家纺城、商贸城、名品广场等四大经营区域,拥有5000多个摊位和2000多个精品门店,营业面积达到30多万平方米,日人流量3万人次,并形成了与之相配套的物流中心、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和餐饮娱乐业等。在叠石桥市场的带动下,从事家纺产业的人员覆盖周边三个县市10多个乡镇,人数20多万,生产的产品包括被套、被罩、床单、窗帘、被子、凉席、帐子等,不但畅销全国,还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叠石桥家纺市场实现成交额巧0亿元,成为全国同类行业中规模最大、品种最全、交易额最高、市场前景最为看好的市场。 二、海门家纺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对海门家纺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 1.要素条件。波特认为,生产要素可以被归纳为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基础设施五类,这些生产要素一般是混合出现的,但每个产业对其依赖程度又随产业性质而定。海门家纺产业集群的生产要素表现在以下方面: (1)资本资源。叠石桥家纺市场强大的吸引力和产业的集聚效应吸引了全球家纺企业来到海门发展。在这片神奇的热土上,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企业群体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成为中国最大、全球前三的家纺产品集散地。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所在的三星镇,建起了2.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园区建成三年来,已有进区企业194家,总投人35亿元,其中产值超千万元企业有103家,超亿元企业有10家。浙江、上海、广东等地资金以及美、欧、非、亚等大洲20多个国家外资纷纷涌人,争抢发展先机。在该市海门、三和、天补、德胜等紧邻叠石桥家纺市场的乡镇,外资同样纷至沓来,推动海门2005年总体利用外资列苏中、苏北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100强(百强)企业

中国钢铁企业排名100强(百强)企业 钢铁企业属于典型的重工业,国内企业排名如下: 第1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上海市钢铁股份161756528 第2 首钢总公司(集团) 北京市钢铁国有61900000 第3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辽宁省钢铁国有50142107 第4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湖北省钢铁国有40126080 第5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钢铁有限31074562 第6 莱芜钢铁集团山东省钢铁有限30102773 第7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钢铁国有29016920 第8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山东省钢铁国有27396350 第9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钢铁股份26838574 第10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钢铁国有26169112 第11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四川省钢铁国有25294203 第12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钢铁国有25124553 第13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钢铁国有23515050 第14 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钢铁有限22687670 第15 北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钢铁国有22091340 第16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浙江省钢铁股份21878372 第17 包钢集团内蒙古自治区钢铁国有21534680 第18 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钢铁有限20343538 第19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钢铁有限19955700 第20 江苏华西集团公司江苏省钢铁集体19784310 第21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钢铁国有16371280 第22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钢铁股份13139591 第23 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钢铁国有12535361 第24 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钢铁有限11804952 第25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钢铁国有11460052 第26 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河北省钢铁港澳台11325290 第27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钢铁股份10862722 第28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钢铁国有10836928 第29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钢铁港澳台10744615 第30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钢铁有限10632620 第31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钢铁有限10612764 第32 天津天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钢铁国有10111714 第33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江苏省钢铁港澳台10023059 第34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钢铁股份9882063 第35 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钢铁港澳台9618567 第36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钢铁国有9583760 第37 河北津西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钢铁外资9232034 第38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钢铁股份8800566 第39 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钢铁股份8563510 第40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钢铁国有7738510 第41 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钢铁有限7218349

年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66017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a7651032.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60178←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82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aZhanQ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物流产业是由多个部门组成的综合性、服务性、基础性产业,其产业构成相当复杂。随着我国城镇化加快带动城市配送,网络零售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制造业物流环节外包以及生鲜产业的冷链物流市场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迎来快速增长。社会物流总额指第一次进入国内需求领域,产生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的物品的价值总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流市场需求规模。中国社会物流总额高达200多万亿元,其发展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10年间年均增长逾一成。 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13.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增幅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全年呈现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中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使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的物流业展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在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提高物流运行效率的总体思路下,中国物流行业从传统物流服务向系统集成服务转变的过程,将为国际企业提供更多的“淘金”机会。中国物流市场前景可观,行业投资规模扩大,资本运作加快,成为全球物流市场最为重要的区域。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物流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年)显示,2020年物流行业市场规模接近360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物流成本将有所下降,按照按照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要求,2020年这一比率将下降至16%左右。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预测2020年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在360万亿元左右。从2006年到2013年全国物流行业增加值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如果按照这个速度,2020年将达到7.31万亿的增加值,中道泰和预测2015年至2020年全国物流行业增加值还有35万亿的发展空间。

广东省产业集群竞争力调查方案

广东省产业集群竞争力 调查方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广东省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评估与分析”课题 实施方案 一、课题背景 广东作为我国产业集群的主要经济带,目前已经形成了300余个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但与西方的产业集群带相比,广东产业集群除了面临着资源集约利用、国际贸易环境、环境保护和宏观调控等外部环境的挑战外,还受到资金、技术、组织结构等内部因素的约束。很多集群带普遍存在大集群小企业的现象,缺乏"领头羊"。 针对这种现象,2008年底,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在珠三角推动"支持中国产业集群与资本运作国际示范项目",首个试点城市已确定为佛山。该项目旨在将联合国的全球资源以及国际国内产业资本引入珠三角,与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进行对接,用金融资本和创新技术等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使珠三角产业集群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更能适应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环境发展的需要,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获得更多更大的话语权。 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的支持下,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联合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机构以"广东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估分析"的课题形式,对广东的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做一次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并将就其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展开评估和分析。 课题组希望通过权威专家的严谨分析与科学评估后,能出具一套全面的研究报告为省委省政府及各级政府、相关职能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总结出一些新的发展思路,使广东产业集群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保持长期的、永续的竞争力,同时也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个具有较强投资与决策指导意义的“产业集群投资风向标”。 二、组织架构

北京100强企业理事名录

北京100强企业理事名录 排序企业名称营业收入(万元) 001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002 首钢总公司 8060000 003 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5408942 004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 4984017 005 诺基亚首信通信有限公司 4928859 006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4514232 007 北京铁路局 3649362 008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2588093 009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2500167 010 北京索爱普天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2254279 011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169980 012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107757 013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4599 01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696070 0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 1488457 016 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 1469683 017 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61725 018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379447 0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346179 020 中石化中铁油品销售有限公司 1161110 021 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54961 022 北京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1012204 023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987720 024 北京银行 927702 025 中石油中铁油品销售有限公司 855357 026 北京金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51078 027 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 808912 028 中国铁路物资北京公司 785640 029 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738427 030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95707 031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93000 032 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652311 033 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 624182 034 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617108 035 北京京客隆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51063 036 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11812 037 北京纺织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510569 038 北京中铁物总贸易有限公司 480520 039 北京京仪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475254 040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469378 041 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59743 042 北京市公路桥梁建设公司 444352 043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424191 044 北京市物资总公司 419470 045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70556

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_浙江传化物流基地的实践与启示

NORTHERN ECONOMY产 业 经 济 浙江是我国经济强省,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各地的资源状况、经济基础和产业传统,因地制宜发展起各种具有鲜明结构特色的产业集群。这种小资本、大集聚;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协作的特点,使浙江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强大的优势。近年来,浙江创造出几百个具有专业化分工协作特点、年产值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产业集群。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其经济效应 对产业集群的经典研究最早见于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Marshall)在19世纪末提出的产业区理论,他把一些手工业类的小公司集聚、且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区内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专业化特征的区域称为产业区。到了199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并把它提高到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高度,从而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概念基本是等同的,但产业集聚侧重于某一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侧重于某个产业的区域分布与工业整体的区域分布的对比;而产业集群则是一个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它是企业自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本文认为,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的初级表现形态,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的可能和理想的发展前景。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在地理位置上集中,且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并以彼此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产业集群在全球经济中成功的原因是由于强烈的区域化经济效应,并由于产业竞争力提升,形成区域品牌,增强区域竞争力;是实际运营效率而非产业本身决定了产业竞争力,任何产业都有可能通过增加知识投入来提升其附加值。 产业集群带来的经济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集群的规模性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包括采购成本、销售成本、库存成本、获得信息的成本、利用基础设施的成本、与生产有关的配套产品的采购、运输成本以及人力资源所耗成本等。二是集群区域内形成的外部效应,即因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而导致社会分工深化、企业联系加强和区域资源利用提高所产生的成本节约。三是推动区域技术进步,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良性作用下,技术进步在整个产业集群区域内会受到强大的推动,对区域内产业优化起到支撑作用。四是有利于培育专业化劳动力市场,实现企业对劳动力的柔性需求,企业可以以最优的价格得到最专门化的服务。 二、物流产业集群 现代物流业既是一个融入于国民经济众多行业部门之中的横向经济领域,又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产业部门;物流业自身具有服务性、基础性、综合性和高渗透性的产业特征。因此,物流服务企业的产业集群与传统的生产企业的产业集群既有着许多产业集群的共同特征,又有作为服务业的自身的特性。下面以浙江传化物流基地为例,来论证物流企业的集群式发展对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一)浙江传化物流基地 浙江传化物流基地位于浙江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沪杭甬高速公路萧山出口处,由浙江传化集团投资建设,占地规模560亩,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于2003年4月开业营运。其按现代物流基地的要求进行规划与建设,是一个具有先进物流设施和经营理念、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的运行平台;具有经济圈和交通圈的双重优势,集交易中心、信息中心、运输中心、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转运中心及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它的建成与投入运行为该区域内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提供了一个优质的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平台。 经过3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传化物流基地在“物流资源整合”和“物流平台运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2005年年底,引进物流企业400多家,拥有30余万辆车源、10万多平方米仓储设施、日均提供5000余条交易信息、日承运货物量3万余吨、年承运货物总值2000亿元,为直接服务的7000多家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降低成本幅度达40%左右,直接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其服务辐射范围已经到达杭州、嘉兴、绍兴、金华、宁波、湖州等周边地区。2003年实现营业额7.5亿,上缴税收2500万元;2004年实现营业11.5亿元,上缴税收4000万元;2005年实现营业额超过16亿元,上缴税收超过6000万元;2005年,传化物流入围 “中国物流企业50强”。 传化物流基地的形成将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运作模式的物流 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 ——浙江传化物流基地的实践与启示 杨之雷 (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 杭州 310012) 摘 要:浙江因其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而使经济充满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物流产业的集聚,对其竞争力是否有着同样的影响力,是否能拉动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有效需求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浙江传化物流基地的实践为例,论证了物流产业集聚带来的竞争优势与物流产业集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产业集群 物流产业集群 竞争优势 14北方经济?2007年第3期

辽宁将围绕物流中心城市打造沈阳经济区物流圈

辽宁将围绕物流中心城市打造沈阳经济区物流圈 辽宁省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物流中心城市,打造“一圈两区三带”的物流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一圈”是以沈阳市为中心的沈阳经济区物流发展圈;“两区”是辽东半岛沿海物流发展区和辽西物流发展区;“三带”是辽宁沿海物流产业带、沈大物流产业带和锦阜朝物流产业带。 日前,辽宁省政府印发了《辽宁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到2012年,物流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占第三产业增加值15%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和物流服务名牌。 物流中心城市 构建以物流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全省、服务东北、面向东北亚的物流网络节点体系。沈阳市(沈阳-抚顺-铁岭)作为国家级物流枢纽城市和东北地区物流中心城市、大连市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东北地区国际性物流中心城市、锦州市(锦州-葫芦岛)作为辽西物流中心和中-蒙-俄出海新通道上的出海口物流城市、营口市(营口-盘锦)作为沈阳经济区最近的及东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物流城市、丹东市作为东北东部物流通道的出海口物流城市,是我省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和重点。 沈阳经济区物流发展圈 加快沈阳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一体化进程和产业化进程,促进沈阳经济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形成以沈阳市为核心面向装备制造产业的物流发展集聚区,以抚顺、辽阳市为重点面向石油化工产业的物流发展集聚区,以鞍山、本溪市为重点面向钢铁产业的物流发展集聚区,以沈阳、铁岭市为重点面向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的

物流发展集聚区,成为东北亚物流发展核心区域。 两个物流发展区 辽东半岛沿海物流发展区包括大连、营口和丹东市,是欧亚地区通往太平洋的重要“大陆桥”之一,东北地区的重要对外“窗口”和出海通道。辽西物流发展区包括锦州、盘锦、葫芦岛、阜新、朝阳五市,充分发挥连接蒙东和东北地区西部的区位优势,构建东北地区西部物流服务体系,结合巴新铁路建设打通连接锦州、阜新、蒙古国乔巴山的中蒙俄国际物流通道。 三条物流产业发展带 沿海物流产业发展带是整个东北地区的对外“窗口”和海上通道。发展重点主要是整合港口资源,实现港口协同错位发展,发展临港物流产业集群。沈大物流产业发展带是我省及东北地区物流发展的主轴产业带。加强大连和沈阳两大都市圈物流互动,整合各城市物流资源,形成跨区域的物流产业集群,率先实现物流一体化。锦阜朝物流产业发展带是内蒙古及蒙古国东部出海物流的窗口、东北三省出关的物流衔接带。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了扶持物流业发展,我省将出台用地优惠政策,整合存量资源,优化物流发展空间布局,鼓励物流企业入驻相关的物流园区,避免物流设施的重复建设,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对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税收优惠。进一步加大物流企业税收试点推荐工作力度,落实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合理确定物流企业营业税计征基数,简化物流企业征税手续。 未来,物流人才将大受欢迎。据了解,我省将发挥省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