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沧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18-2020年)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沧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18-2020年)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以全球视野统筹布局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以企业、项目、平台、基地为载体,以人才、技术、标准为重点,以成果转化、品牌培育、军民融合为途径,以要素配置和优化环境为保障,进一步聚焦发展重点,组织6大专项行动,加快培育生物医药健康、激光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及应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先进环保、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生态宜居美丽沧州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聚焦主攻方向。按照“发展有基础、整合有条件、未来有市场”的原则,立足沧州市经济发展阶段和地域特色,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行业和领域,选择生物医药健康、激光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及应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先进环保、航空航天等6个领域,作为未来三年主攻方向,以重点突破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跃升。

2.强化载体抓手。抓要素资源配置,调整财政资金、建设用地等要素配置方向,加大对重点领域内企业、项目、人才、技术的支持力度,形成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合力;抓重点工程建设,组织实施一批技术研发、高技术产业化、创新平台建设、技术改造等项目,提升行业规模和发展水平;抓政策创新和环境优化,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抓督导考核,明确目标任务分工,确定各级主体责任,量化考核、加强督导,充分调动各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3.发挥两个作用。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出企业在领域选择、对外合作、投资决策、项目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程度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通过发布项目指南、实施财政专项资金补助等形式,引导社会资源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强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优化法制、金融环境,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起到引导、调节和服务作用,大力引进省内外高技术企业和高端创新平台,调动创新资源,实现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提速增效。

(三)行动目标

产业规模实现新跨越。到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12%,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增长极,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企业竞争力得到新提升。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新增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较好市场美誉度的终端产品、品牌产品。

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协同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建设一批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择优推荐申报一批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引进一批高水平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在关键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技术标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集聚发展形成新格局。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一批规模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积极对接京津,服务雄安新区,共同形成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产业链衔接的国际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高地。

(四)行动部署

持续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和激光及智能制造,顺应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发展质量,做大做强生物医药行业,加快推动激光及智能制造业向中高端智能化发展,增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

加速发展电子信息及应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力争在部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顺应高成长性行业发展要求,面向全国产业布局和未来产业分工,推进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和应用示范项目,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条,快速壮大产业规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努力培育先进环保和航空航天产业,对传统产业领域加大运用高新技术进行更新改造的力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二、主要任务

围绕6个专项行动,组织实施六大工程,建设四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一)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依托优势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每年滚动实施十项技术含金量高、带动作用大、示范性强的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加强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切实推动一批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工程化集成与应用,推动一批自主创新成果的孵化转化和商业化。大力引进一批国内外高端企业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推动一批京津重大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努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增长点。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项目库,动态储备一批产业化重点项目。

(二)实施重点技术改造工程。

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工艺、装备、产品和管理升级改造为重点,每年组织实施二十五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推动现有新兴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发展,大幅提升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质量和竞争力,加快打造东光包装机械产业、华北(沧州)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等一批国际或国内知名品牌。大力开展“互联网+”制造业试点示范,建设华为沧州云计算中心、工业云平台,支持工业互联网、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在工业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的综合应用。

(三)实施重点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制定大力支持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落户沧州的有关政策,支持各类创新平台分支机构在我市进行技术研发及转化。积极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家级院所、优势高校合作,争取现有的国家级、省级平台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实施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建设一批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积极争取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联合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行业组织,借助省内外科技人才资源,采取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等新模式,建立健全评价奖励机制,改革运行管理机制,提升创新平台服务行业与区域的能力。到2020年,六个重点领域累计新建三十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工程。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分批设立:大数据及物联网、高端制造、现代农业、重大新药创制、高性能材料、新能源等重大科技专项,每年组织实施三十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项目,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与京津的产学研合作,力争每年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同时,加强与国家、省科技重大专项等重大项目的对接,争取更多国家、省项目在沧州落地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