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振子练习题答案

弹簧振子练习题答案
弹簧振子练习题答案

1.一质量为m的弹簧振子竖直放置,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以向上为正方向),则

A.t=ls时,振子运动到最高点,此时,地面受到弹簧向上的拉力

B.t=2s肘,振子处于平衡位置,地面受到弹簧的弹力大小为0

C.t=2.5s时,振子处于超重状态

D.t=3s时振子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与t=4s时振子的动能相等

【答案】C

【解析】D答案中t=4s时弹簧还有弹性势能,而且也没定0势面,故D不对

2.升降机内有两个弹簧振子,所用的弹簧和滑块完全相同,只是一个滑块放在水平的光滑轨道上,另一个则把弹簧的一端悬挂在升降机顶板上.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升降机保持静止时,水平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较大

B.当升降机匀速向上运动时,两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相等

C.当升降机加速向上运动时,水平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较小

D.当升降机加速向下运动时,两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相等

【答案】

BD

【解析】

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只跟弹簧的劲度系数k及振子的质量m有关,竖直悬挂起来,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改变,但振动周期仍不变,与升降机的运动状态无关.

3.如图所示,在曲柄A上悬挂一个弹簧振子,如果转动摇把C可带动曲轴BAD,用手往下拉振子,再放手使弹簧振子上下振动,测得振子在10s内完成20次全振动,然后匀速转动摇把,当转速为_______r/min,弹簧振子振动最剧烈,稳定后的振动周期为________s.

【答案】.120,0.25

【解析】试题分析:单摆做阻尼振动,振幅越来越小,周期不变,振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物体的振动频率与受迫振动频率相等。当受迫振动频率与固有频率相等时聚会共振,所以本题10s内完成20次全振动,说明转速为120r/min,当弹簧振子振动最剧烈时候,振动频率与固有频率相等,所以计算可知稳定后的振动周期0.25 s.

考点: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周期

点评:要注意共振条件的判断,学生容易忽略这一点。

4.如图所示。曲轴上挂一个弹簧振子,转动摇把,曲轴可带动弹簧振子上下振动。开始时不转动摇把,让振子自由振动,测得其频率为2Hz。现匀速转动摇把,转速为240r/min。则()

A.当振子稳定振动时,它的振动周期是0.5s

B.当振子稳定振动时,它的振动频率是4Hz

C.当转速增大时,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

D.当转速减小时,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

【答案】BD

【解析】振子的振动周期由驱动力周期决定,B对;当驱动力的周期越接近固有周期时振幅越大,D对;

5.用相同质量的球做一个弹簧振子和一个单摆,它们运动的周期相同,均为T0.若均换用质量较大(仍相同)的球,设弹簧振子的周期变为T1,单摆的周期变为T2,则有

A.T1>T2,T2>T0

B.T1<T0,T2<T0

C.T1=T0,T2=T0

D.T1>T0,T2=T0

【答案】D

【解析】弹簧振子的质量越大,其周期越大,单摆的周期与质量无关,选D.

6.如图所示,一个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滑块A的质量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现在振子上面放另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B,它与振子一起做简谐运动,则小物体B受到的恢复力f跟位移x的关系式是

A.f=-kx B.f=-kx

C.f=-kx D.f=-kx

【答案】

B

【解析】A.B一起做简谐运动,恢复力F=- kx,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m)a,对于物体B来说,它做简谐运动的恢复力f=-k’x=ma,两式相比较,得k’=

k,因此f=-kx.

7.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静止时距地面高h.现用力向下拉球使球与地面接触,然后从静止释放小球,假设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球在运动过程中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2h

B、球上升过程中,势能不断减小

C、球距地面高度为h时,速度最大

D 、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是m

kh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弹簧振子的运动问题。小球静止时距地面高h ,球在运动过程中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2h ,选项A 正确;球上升过程中,高度不断增大,重力势能不断增大,弹性势能也不断增大,所以势能不断增大,选项B 错误;球距地面高度为h 时,加速度最小为0,速度最大,所以C 选项正确,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是m

kh ,选项D 正确。此题让选不正确的,所以答案选择B 。

8.如图1所示,下列振动系统不可看做弹簧振子的是( )

图1

A .如图甲所示,竖直悬挂的轻弹簧及小铅球组成的系统

B .如图乙所示,放在光滑斜面上的铁块及轻弹簧组成的系统

C .如图丙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两根轻弹簧系住一个小球组成的系统

D .蹦极运动中的人与弹性绳组成的系统

【答案】D

【解析】A 、B 、C 中都满足弹簧振子的条件,D 中人受空气的阻力不可忽略,且不能看做质点,故不可看做弹簧振子.

思路分析:弹簧振子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弹簧的质量不计,振子要视为质点。 试题点评:考查对弹簧振子这个理想化模型的理解。

9.如图所示,一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以O 为平衡位置,在A 、B 间做简谐运动。振子的质量为m 、周期为T ,C 为AO 的中点,已知OC=h ,某时刻振子恰好经过C 点向上运动,则从此时刻开始的三分之一周期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振子的速度不变

B .重力做的功为2mgh

C .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 .回复力做的功为零

【答案】CD

【解析】弹簧振子在运动开始速度方向向上,三分之一周期末速度方向向下,所以A 错误。初末高度差为h ,所以重力做功mgh ,B 错误。在开始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向上运动过程弹簧被拉长,所以加速度增加,当回落时,弹簧伸长量减小,加速度减小,所以C 正确,始末位置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即恢复力做功为零。

10.如图所示为一个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物体沿竖直方向在A 、B 之间做上下振动,O 点为平衡位置,A 点位置恰好为弹簧的原长。物体由C 点运动到D 点(C 、D 两点未在图上标出)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3.0J ,重力势能减少了2.0J 。下列说法正确的

A .物体的动能增加1.0J

B .

C 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上

C .

D 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上

D .物体经过D 点时的运动方向可能指向平衡位置

【答案】BD

【解析】

试题分析:A 、物体由C 点运动到D 点,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3.0J ,重力势能减少了2.0J ,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另外1J 的能量由动能来补充,所以动能减小;错误

BC 、物体由C 点运动到D 点,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动能减少,D 点肯定在C 点下面,可能C 、D 两点均在平衡位置下方,也可能C 点在平衡位置以上,D 点肯定在平衡位置以下;B 对C 错

D 、物体上下震动,经过同一位置是速度方向可能相反,所以物体经过D 点时的运动方向可能指向平衡位置;正确

故选BD

考点:机械能守恒

点评:本题中系统的机械能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可以根据各种形式的能的变化判断物体的位置。

11.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A 、B 间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为O ,已知振子的质量为M ,若振子运动到B 处时将一质量为m 的物体放到M 的上面,m 和M 无相对运动而一起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振幅不变

B .振幅减小

C .最大速度不变

D .最大速度减小

【答案】AD

【解析】由题意可得,地面光滑,在物体M 上放m 后,不改变原来系统的能量,所以,不改变最大的弹性势能,由于弹性势能与振子的质量无关,所以振幅不变,在弹性势能为0时,物体有最大速度,由于总能量不变,所以最大动能不变,由于质量增大,所以最大速度减小。所以选AD 。

12.有一个弹簧振子,振幅为0.8 cm ,周期为0.5 s ,初始时具有负方向的最大加速度,则它的振动方程是( )

A .x =8×10-3sin )24(π

π+t m

B .x =8×10-3sin )2

4(π

π-t m C .x =8×10-1sin )2

3(ππ+t m

D .x =8×10-1sin )24(

ππ+t m 【答案】B

【解析】ω=

T π2=4π,当t =0时,具有负方向的最大加速度,则x =A ,所以初相φ=2π,表达式为x =8×10-3sin )2

4(ππ+t m ,A 正确. 思路分析: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sin(?ω+=t A x 中各个量的物理意义明确。 试题点评:考查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sin(?ω+=t A x 中各个量的物理意义。

13.如下图所示,一轻弹簧与质量为m 的物体组成弹簧振子,物体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的

A 、

B 间做简谐运动,O 为平衡位置,

C 为AO 的中点,已知CO =h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某时刻物体恰好以大小为v 的速度经过C 点并向上运动.则以此时刻开始半个周期的时间内,对质量为m 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势能减少了2mgh

B .回复力做功为2mgh

C .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为2v

D .通过A 点时回复力的大小为kh

【答案】AC

【解析】由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经过半个周期m 到达C 与O 的对称点,重力势能减小2mgh ,A 对;速度大小不变,回复力做功为零,B 错;C 对;由回复力F=-kx ,D 对;

14.物体 A 置于物体 B 上,质量分别为A m 与B m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 B 相连,在弹性限度范围内,A 和 B 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往复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并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

B 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g m A μ

B .作用在A 上的静摩擦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C .振子的的振幅最大为k g

m m B A )(+μ

D .B 对A 的静摩擦力始终对A 做正功,而A 对B 的静摩擦力始终对 B 做负功

【答案】BC

【解析】AB 保持相对静止一块运动,所以加速度是相等的,所以对于B 有B F f m a -=,

对于A 有A f m a =,两式联立得A A A B A B

m m f F kx m m m m ==++,所以A 错误,B 正确。 当AB 之间即将发生相对滑动时,振幅最大,即

A A A

B m kx m g m m μ=+,得最大振幅为k g

m m B A )(+μ,所以C 正确。当弹簧伸长时,静摩擦力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做正功,故D 错误。

15.如图8所示,两长方体木块A 和B 叠入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和M ,A 与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B 与劲度系数为k 的水平轻质弹簧连接构成弹簧振子。A 和

B 在振动过程中始终不发生相对滑动,则( )

A .A 受到

B 的摩擦力f F 与B 离开平衡位置位移x 总满足x m

M km F f +-

= B .它们的最大加速度不能大于f/M C .它们的振幅不可能大于

f kM

m M + D .它们的振幅不可能大于f m M km + 【答案】A

【解析】AB 一起做简谐运动,当离开平衡位置位移x 时,整体的回复力和加速度分别为-kx ,-kx/(M+m),整体的加速度等于各部分加速度,再以A 为研究对象,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f=ma,A 对;同理BCD 错;

A

B

图8

常见弹簧类问题分析

常见弹簧类问题分析 高考要求 轻弹簧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以轻质弹簧为载体,设置复杂的物理情景,考查力的概念,物体的平衡,牛顿定律的应用及能的转化与守恒,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类命题几乎每年高考卷面均有所见.应引起足够重视. 弹簧类命题突破要点 1.弹簧的弹力是一种由形变而决定大小和方向的力.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时,要注意弹力的大小与方向时刻要与当时的形变相对应.在题目中一般应从弹簧的形变分析入手,先确定弹簧原长位置,现长位置,找出形变量x 与物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几何关系,分析形变所对应的弹力大小、方向,以此来分析计算物体运动状态的可能变化. 2.因弹簧(尤其是软质弹簧)其形变发生改变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在瞬间内形变量可以认为不变.因此,在分析瞬时变化时,可以认为弹力大小不变,即弹簧的弹力不突变. 3.在求弹簧的弹力做功时,因该变力为线性变化,可以先求平均力,再 用功的定义进行计算,也可据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求解.同时要注意弹力做功的特点:W k =-(21kx 22-2 1 kx 12),弹力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增量的负值.弹性势能的公式E p = 2 1kx 2 ,高考不作定量要求,可作定性讨论.因此,在求弹力的功或弹性势能的改变时,一般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角度来求解. 下面就按平衡、动力学、能量、振动、应用类等中常见的弹簧问题进行分析。 一、与物体平衡相关的弹簧问题 1.(1999年,全国)如图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 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A.m 1g/k 1 B.m 2g/k 2 C.m 1g/k 2 D.m 2g/k 2 此题若求m l 移动的距离又当如何求解? 参考答案:C

弹簧与弹簧测力计练习题精选附答案

2017年12月05日弹簧与弹簧测力计练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甲体重大、乙手臂粗、丙手臂长,三位同学用同一个拉力器比试臂力,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所用拉力大B.乙所用拉力大 C.丙所用拉力大D.甲乙丙所用拉力一样大 2.在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A.B.C.D. 3.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处,没有调节就测一物体的重力,且读数为,则物体重力的准确值应为() A.B.C.D. 4.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 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B. 弦对箭的推力 C. 熊猫对竹子的拉力D. 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 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C.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6.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A.弹簧对手的拉力B.手对弹簧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正确

7.如图所示,一个铁块放在一块薄木板上,下列关关于铁块和木板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②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③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④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如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 F 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为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 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L 甲<L 丙 L 乙 >L 丁 B.L 甲=L 丙 L 乙 =L 丁 C.L 甲<L 丙 L 乙 =L 丁 D.L 甲=L 丙 L 乙 >L 丁 9.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这种关系的是() A.B.C.D. 10.书放在桌面上,会受到桌子对它的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A.书的形变B.桌面的形变 C.书受到的重力D.桌面受到的重力 11.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0N B.2N C.4N D.8N 12.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自重均为牛,按如图所示的方式(甲“正挂”,乙“倒挂”)悬挂起来,图中钩码均为2牛,甲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第四章 基本概念:潜在GDP,总供给,总需求,AS曲线,AD曲线。 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写出每个主要目标的简短定义。请详细解释 为什么每一个目标都十分重要。 答:宏观经济学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范畴为4%。只有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一国经济才能生产出潜在的GDP,从而使一国拥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 (2)物价稳定,即把通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总物价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通货膨胀率为零的状态,而是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一般指通货膨胀率为百分之十以下。物价稳定可以防止经济的剧烈波动,防止各种扭曲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3)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只有经济不断的增长,才能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的矛盾。在开放经济下,一国与他国来往日益密切,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才能使一国避免受到他国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3,题略 答:a.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作为一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会使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AS将向左上方移动。 b.一项削减国防开支的裁军协议,而与此同时,政府没有采取减税或者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将减少一国的总需求水平,从而使总需求曲线AD向左下方移动。 c.潜在产出水平的增加,将有效提高一国所能生产出的商品和劳务水平,从而使总供给曲线AS向右下方移动。 d.放松银根使得利率降低,这将有效刺激经济中的投资需求等,从而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AD向右上方移动。 第五章 基本概念:GDP,名义GDP,实际GDP,NDP,DI,CPI,PPI。 思考题: 5.为什么下列各项不被计入美国的GDP之中? 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膳食; b购买一块土地; c购买一幅伦勃朗的绘画真品; d某人在2009年播放一张2005年录制的CD所获得的价值; e电力公司排放的污染物对房屋和庄稼的损害;

弹簧问题专项复习及练习题(含详细解答)

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一)弹簧类问题 轻弹簧是一理想模型,涉及它的知识点有①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②弹性势能弹簧振子等。问题类型: 1、弹簧的瞬时问题 弹簧的两端若有其他物体或力的约束,使其发生形变时,弹力不能由某一值突变为零或由零突变为某一值。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是由弹簧形变的改变要逐渐进行决定的。 2、弹簧的平衡问题 这类题常以单一的问题出现,通常用胡克定律F=Kx和平衡条件来求解,列方程时注意研究对象的选取,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 3、弹簧的非平衡问题 这类题主要指弹簧在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合外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和其它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情况。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例变化,而它引起的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动量动能等变化不是简单的单调关系,往往有临界值或极值。有些问题要结合简谐运动的特点求解。 4、弹力做功与动量能量的综合问题 弹力是变力,求弹力的冲量和弹力做的功时,不能直接用冲量和功的定义式,一般要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计算。如果弹簧被作为系统内的一个物体时,弹簧的弹力对系统内物体做不做功都不影响系统的机械能。 在弹力做功的过程中弹力是个变力,并与动量能量联系,一般以综合题出现。它有机地将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功能关系和能量转化结合在一起,以考察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解决这类问题时,要细致分析弹簧的动态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和功能关系等知识解题。 规律:在弹簧-物体系统中,当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系统具有最大动能;系统运动中弹簧从自然长度开始到再次恢复自然长度的过程相当于弹性碰撞过程。当弹簧具有最大形变量时,两端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系统具有最大的弹性势能。系统运动中,从任意状态到弹簧形变量最大的状态的过程相当于完全非弹性碰撞的过程。(实际上应为机械能守恒) 典型试题 1、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弹簧位于竖直方向,另一端静止于B点。在B点正上方A点处,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物块落在弹 簧上,压缩弹簧,到达C点时,物块的速度为零。如果弹簧的形变始终未超过 弹性限度,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物块在B点时动能最大 B、从A经B到C,再由C经B到A的全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的最大值大于g C、从A经B到C,再由C经B到A的全过程中,物块做简谐运动 D、如果将物块从B点由静止释放,物块仍能到达C点 2、如图所示,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系一铜球,铜球下端放有通电线圈。 今把铜球拉离平衡位置后释放,此后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不计空气阻力)是() A.做等幅振动B.做阻尼振动 C.振幅不断增大 D.无法判断 3、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B用轻弹簧相连,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弹簧处 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向右推A,则从开始推A到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下列

弹力-弹簧测力计-练习题

弹力-弹簧测力计-练习题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和运动 第二节弹力弹簧测力计练习题 基础训练 1.弹性是指物体受到力发生_______,不受力时又恢复到________的________。例如:橡皮筯受到________被拉长,当这个力撤去后,橡皮筯就会复原。 2.塑性是指物体受到力发生_______,不受力时不能_______到原来形状的特性。例如:我们手中的________,被手捏了后,当手不再作用时,它也不能恢复原状。 3.弹簧的________是有一定_______的,超过这个限度也不能复原。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________,弹簧的________就越长,________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作的。 4.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而产生的力叫做________。 5.使用弹簧测力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你来告诉大家! 6.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弹簧、橡皮筯才能产生弹力 B.只有物体发生形状变化就会产生弹力 C.弹力的大小只跟物体形状变化的程度有关 D.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弹性限度,因此弹力不可能无限地大 7.下列不是弹力的是() A.重力 B.绳子对重物的拉力 C.绷床对小孩的向上的力 D.沙发对人的力 8.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认识,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上的测量限度就是弹性限度 B.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因为弹簧的长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C.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这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D.弹簧测力计是用弹簧做成的,因此就可以用弹簧来测量力 9.利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它利用了力的作用效果中的()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完整版)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在AT89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μs 2. AT89S51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 3.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 和。答:28H,88H 4. 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A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为。答:50H,A8H 5. 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0 6. AT89S5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 7. 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 H~ H。答:00H,1FH 8. 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时,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子程序返回指令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先弹出的是原来中的内容。答:PC, PC,PCH 9. AT89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S51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 KB。答:64 10.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电平。答:高 11. AT89S51单片机使用片外振荡器作为时钟信号时,引脚XTAL1接,引脚XTAL2的接法是。答:片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悬空 12.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堆栈指针SP中的内容为,程序指针PC中的内容为 。答:07H,0000H 二、单选 1. 程序在运行中,当前PC的值是。 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 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 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 答:C 2. 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二轮专题复习-----弹簧类综合问题训练

二轮专题复习:弹簧类综合问题训练 一、考点分析 轻弹簧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以轻质弹簧为载体,设置复杂的物理情景,考查力、胡克定律、物体的平衡、牛顿定律的应用及能的转化与守恒。从近几年高考题,可以看出弹簧类综合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 二、与弹簧有关的综合问题基本知识概述 1、弹簧的瞬时问题 弹簧的两端都有其他物体或力的约束时,使其发生形变时,弹力不能由某一值突变为零或由零突变为某一值。及轻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其弹力与瞬间前相同。 2、弹簧与平衡问题 这类题涉及到的知识是胡克定律,一般用F=kx同时结合物体的平衡条件知识求解。3、弹簧与非平衡问题 这类题主要指弹簧在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力、加速度、速度、功能和合外力等其它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情况。需综合分析物体的位置变化与弹簧的长度、形变量有怎样的关系。 4、弹簧与能量的综合问题 在弹力做功的过程中弹力是个变力,并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相联系,分析解决这类问题时,要细致分析弹簧的动态过程,利用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等知识解题。 三、处理弹簧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1、弹簧的弹力是一种由形变而决定大小和方向的力。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时,要注意弹力的大小与方向时刻要与当时的形变相对应. 在题目中一般应从弹簧的形变分析入手,先确定弹簧原来的长位置,现在的长位置,找出形变量x与物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几何关系,分析形变所对应的弹力大小、方向,以此来分析计算物体运动状态的可能变化. 2、因弹簧(尤其是软质弹簧)其形变发生改变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在瞬间内形变量可以认为不变.因此,在分析瞬时变化时,可以认为弹力大小不变,即弹簧的弹力不突变. 3、在求弹簧的弹力做功时,往往结合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以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求解。典型示例迁移 1、弹簧弹力瞬时问题 例1、如图所示,木块A与B用一轻弹簧相连,竖直放在木块C上,三 者静置于地面,A、B、C的质量之比是1∶2∶3.设所有接触面都光滑, 当沿水平方向迅速抽出木块C的瞬时,木块A和B的加速度分别是 a A=____ ,a B=____ 解析;由题意可设A、B、C的质量分别为m、2m、3m 以木块A为研究对象,抽出木块C前,木块A受到重力和弹力一对平 衡力,抽出木块C的瞬时,木块A受到重力和弹力的大小和方向均没变,故木块A的瞬时加速度为0 以木块AB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知,木块C对木块B的作用力F cB=3mg 以木块B为研究对象,木块B受到重力、弹力和F cB三力平衡,抽出木块C的瞬时,木块B 受到重力和弹力的大小和方向均没变,F cB瞬时变为0,故木块C的瞬时合外力为竖直向下的3mg。瞬时加速度为1.5g 变式训练1、如图(A)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l1、l2的两根细线上,l1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 1- 1 回答以下问题: ( 1)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 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I s 10 A 。当温度为35 C 时,该PN 结 的反向饱和 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 5)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 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变, 即半导体具 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 2)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 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 质离子(但不能移动),价 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是电中性的。 同理, 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 35C 时,反向 饱和电流为 (5) 二极管在 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交流电阻为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的 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 r d R D 。 1- 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 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 各电路的输 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 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的工 作状 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断开二极管, 求解其端口 电压;若该电压使二极管正偏, 则导通; 若反偏, 则截止。 当电路中有两只或两只以上二极管时, 可分别应用该方法判断每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 当多只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共阳 极接法)时,阴极电位最低的管子将优先导通;同理,当多只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共阴极接法) 时,阳极电位最高的管子将优先导通。 (a) 断开二极管 D ,阳极电位为12V ,阴极电位为6V ,故导通。输岀电压 U O 12V 。 (b) 断开二极管 D 1、D 2, D 1、D 2为共阴极接法,其阴极电位均为 6V ,而D 1的阳极电位 为9V , D 2的阳极电位为5V ,故D 1优先导通,将 D 2的阴极电位钳制在 7.5V ,D 2因反向偏置而 截止。输岀电压 U O 7.5V 。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 因此 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入的杂质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为在

弹簧问题专题训练讲解学习

弹簧问题专题训练 类型一静力学问题中的弹簧 如图所示,四处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的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的弹簧的左端也受到大小也为F 的拉力的作用③中的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的弹簧的左端拴一个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为零,以L 1、L 2、L 3、L 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 D A .L 2>L 1 B .L 4>L 3 C .L 1>L 3 D .L 2=L 4 类型二在弹簧弹力作用下瞬时加速度的求解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弹簧上叠放着两物块P 、Q,它们的质量 均为2kg ,均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将一个大小为10N 、方向竖直向下的力施 加在物块P 上,则此瞬间,P 对Q 压力的大小为(g 取10m/s 2):( ) C A.5N B.15N C.25N D.35N. 类型三物体在弹簧弹力作用下的动态分析 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800N/m 的轻弹簧两端各焊接着两个质量均 为m =12kg 的物体A 、B 。物体A 、B 和轻弹簧竖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现要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 在上面物体A 上,使物体A 开始向上做匀加 速运动,经0.4s 物体B 刚要离开地面,设整个过程中弹簧都处于弹性 限度内,取g =10m/s 2 ,求: (1)此过程中所加外力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F 1=45N ,F 2=285N ) (2)此过程中外力F 所做的功。(49.5J ) 类型四物体在弹簧弹力作用下的运动分析 A 、 B 两木块叠放在竖直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已知木块A 、B 质量 分别为0.42 kg 和0.40 kg ,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 N/m ,若在木块A 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 ,使A 由静止开始以0.5 m/s 2的加速度竖 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g=10 m/s 2). (1)使木块A 竖直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力F 的最大值; (2)若木块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直到A 、B 分离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了0.248 J ,求这一过程F 对木块做的功. 类型五传感器问题 两个质量不计的弹簧将一金属块支在箱子的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箱子 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如图所示,两弹簧原长均为0.80m,劲度系数均为 60N/m.当箱以a=2.0m/s 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时,上、下弹簧的长度分别 为0.70m 和0.60m(g=10m/s 2).若上顶板压力是下底板压力的四分之一, 试判断箱的运动情况。 类型六连接体弹簧中的动力学问题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 、 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 C 为一固定挡板。 ○3 ○4 ○2 ○ 1 F F F F F 图一

(完整版)弹力弹簧测力计练习题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力和运动 第二节弹力弹簧测力计练习题 基础训练 1.弹性是指物体受到力发生_______,不受力时又恢复到________的________。例如:橡皮筯受到________被拉长,当这个力撤去后,橡皮筯就会复原。 2.塑性是指物体受到力发生_______,不受力时不能_______到原来形状的特性。例如:我们手中的________,被手捏了后,当手不再作用时,它也不能恢复原状。 3.弹簧的________是有一定_______的,超过这个限度也不能复原。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________,弹簧的________就越长,________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作的。 4.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而产生的力叫做________。 5.使用弹簧测力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你来告诉大家! 6.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弹簧、橡皮筯才能产生弹力 B.只有物体发生形状变化就会产生弹力 C.弹力的大小只跟物体形状变化的程度有关 D.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弹性限度,因此弹力不可能无限地大 7.下列不是弹力的是() A.重力 B.绳子对重物的拉力 C.绷床对小孩的向上的力 D.沙发对人的力 8.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认识,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上的测量限度就是弹性限度 B.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因为弹簧的长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C.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这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D.弹簧测力计是用弹簧做成的,因此就可以用弹簧来测量力 9.利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它利用了力的作用效果中的()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管理? 管理:协调工作活动过程(即职能),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2、效率与效果 效率:正确地做事(如何做) 效果:做正确的事(该不该做) 3、管理者三层次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4、管理职能和(或)过程——职能论 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5、管理角色——角色论 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人、联络人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6、管理技能——技能论 用图表达。 高层管理概念技能最重要,中层管理3种技能都需要且较平衡,基层管理技术技能最重要。 7、组织三特征? 明确的目的 精细的结构 合适的人员 第二章 泰罗的三大实验: 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记住3个实验的名称:1、搬运生铁实验,2、铁锹实验,3、高速钢实验 4、吉尔布雷斯夫妇 动作研究之父 管理界中的居里夫妇 5、法约尔的十四原则 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记住“十四原则”这个名称就可以了。 6、法约尔的“跳板” 图。 7、韦伯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组织理论之父。6维度: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甄选、非个人的、正式规则、职业生涯导向。 8、韦伯的3种权力 超凡的权力 传统的权力 法定的权力。 9、巴纳德的协作系统论 协作意愿 共同目标 信息沟通 10、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之父。职业经理人的先驱 11、福莱特冲突论 管理理论之母 1)利益结合、 2)一方自愿退让、 3)斗争、战胜另一方 4)妥协。 12、霍桑试验 1924-1932年、梅奥 照明试验、继电器试验、大规模访谈、接线试验 13、朱兰的质量观 质量是一种合用性 14、80/20的法则 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15、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 共同愿景 团队学习 系统思考 第三章 1、管理万能论 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 2、管理象征论 是外部力量,而不是管理,决定成果。 3、何为组织文化 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员的行为方式。 4、组织文化七维度

高中物理弹簧类问题专题练习总结附详细答案

- v 甲 高 中物理弹簧类问题专题练习 1.图中a 、b 为两带正电的小球,带电量都是q ,质量分别为M 和m ;用一绝缘弹簧联结,弹簧的自然长度很小,可忽略不计,达到平衡时,弹簧的长度为d 0。现把一匀强电场作用于两小球,场强的方向由a 指向b ,在两小球的加速度相等的时刻,弹簧的长度为d 。( ) A .若M = m ,则d = d 0 B .若M >m ,则d >d 0 C .若M <m ,则d <d 0 D .d = d 0,与M 、m 无关 2. 如图a 所示,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 、B 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 拉动木块A ,使木块A 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b 所示.研究从力F 刚作用在木块A 的瞬间到木块B 刚离开地面的瞬 间这个过程,并且选定这个过程中木块A 列图象中可以表示力F 和木块A 的位移x 之间关系的是( 3.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质量为m 1和m 2的两物块相连接,并且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使m 1瞬时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m/s ,以此刻为时间零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象信息可得( ) A .在t 1、t 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 且弹簧都是处于压缩状态 B .从t 3到t 4时刻弹簧由伸长状态逐渐恢复原长 C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 1∶m 2 = 1∶2 D .在t 2时刻两物体的动量之比为P 1∶P 2 =1∶2 4.如图所示,绝缘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弹簧与斜面平行,带电小球Q (可视为质点)固定在光滑绝缘斜面上的M 点,且在通过弹簧中心的直线ab 上。现把与Q 大小相同,带电性也相同的小球P ,从直线ab 上的N 点由静止释放,在小球P 与弹簧接触到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 ) A.小球P 的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 B.小球P 和弹簧的机械能守恒,且P 速度最大时 所受弹力与库仑力的合力最大 C.小球P 的动能、重力势能、电势能与弹簧的弹 性势能的总和不变 D.小球P 合力的冲量为零 A B C D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完整版)弹簧测力计专题训练题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辅导专题训练 弹簧测力计选择题 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 一、把正确的选项填写在下面表格中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号 答 案 A.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量范围之内; B.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其读数应根据最小分度值确定; C.测量前一定要校零; D.实际测量力时,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不一定要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2、关于弹簧测力计上零刻度的意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弹簧的长度为零; B.弹簧的伸长为零; C. 弹簧所受的拉力为零; D.指针的初始位置. 3、一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牛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为: A.0牛; B.3牛; C.6牛; D.12牛. 4、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把它的挂钩轻 轻来回拉动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 A.试试弹簧的弹性; B.可避免弹簧被卡壳; C.是无意识的随便拉拉; D.看看能测多大的拉力,以便确定量程. 5、有一把弹簧秤,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 N的位 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秤的秤钩,使弹簧秤的示数为4N,则手拉弹簧的力是:A.4.2 N; B.4 N; C.3.8 N; D.无法判断. 6、使用弹簧秤测量之前,如果零点没有校正,指针指在零点的上方,则测量力的大小 的读数比真实值将: A.偏大; B.不变;C.偏小; D.无法确定. 7、挂在弹簧秤上的钩码静止不动时,受到的作用力是: A、钩码的重力与它拉弹簧的力; B、钩码的重力与弹簧对它的拉力; C、钩码的重力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 D、弹簧的重力与地球对钩码的吸引力. 8、使用弹簧秤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前应调节弹簧秤,使其指针对准零点; B、弹簧秤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C、使用时,弹簧秤的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有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得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9、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

弹簧振子实验报告记录

弹簧振子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弹簧振子实验报告 一、引言 ●实验目的 1.测定弹簧的刚度系数(stiffness coefficient). 2.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特性,验证周期公式. 3.学习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原理 一根上端固定的圆柱螺旋弹簧下端悬一重物后,就构成了弹簧振子.当振子处于静止状况时,重物所受的重力与弹簧作用于它的弹性恢复力相平衡,这是振子的静止位置就叫平衡位置.如用外力使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然后释放,则振子将以平衡位置为中心作上下振动.实验研究表明,如以振子的平衡位置为原点(x=0),则当 振子沿铅垂方向离开平衡位置时,它受到的弹簧恢复力F在一定的限度内与振子的位移x成正比,即 (1) 式中的比例常数k称为刚度系数(stiffness coefficient),它是使弹簧产生单位形变所须的载荷.这就是胡克定律.式(1)中的负号表示弹性恢复力始终指向平衡位置.当位移x为负值,即振子向下平移时,力F向上.这里的力F表示弹性力与重力mg的综合作用结果.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如振子的质量为m,在弹性力作用下振子的运动方程为: (2) 令,上式可化为一个典型的二阶常系数微分方程,其解为 () (3) (3)式表明.弹簧振子在外力扰动后,将做振幅为A,角频率为的简谐振动,式中的()称为相位,称为初相位.角频率为的振子其振动周期为,可得 (4) (4)式表示振子的周期与其质量、弹簧刚度系数之间的关系,这是弹簧振子的最基本的特性.弹簧振子是振动系统中最简单的一种,它的运动特性(振幅,相位,频率,周期)是所有振动系统共有的基本特性,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是认识更复杂震动的基础. 弹簧的质量对振动周期也有影响.可以证明,对于质量为的圆柱形弹簧,振子周期为 (5)

有关弹簧问题的专题复习

有关弹簧问题的专题复习 纵观历年高考试题,和弹簧有关的物理试题占有相当的比重,高考命题者常以弹簧为载体设计出各类试题,这类试题涉及到静力学问题、动力学问题、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问题、振动问题、功能关系问题,几乎贯穿于整个力学知识体系,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这类试题的分析方法,同时也想借助于弹簧问题,将整个力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同学们对整个力学知识体系有完整的认识,特将有关弹簧问题分类研究如下. 一、弹簧中的静力学问题 在含有弹簧的静力学问题中,当弹簧所处的状态没有明确给出时,必须考虑到弹簧既可以处于拉伸状态,也可以处于压缩状态,必须全面分析各种可能性,以防以偏概全. 【例1】(2002年广东省高考题)如图所示,a、b、c为三个物块,M、N 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均处于平衡状 态.则:() 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 【解析】研究a、N、c系统由于处于平衡状态,N可能处于拉伸 状态,而M可能处于不伸不缩状态或压缩状态;研究a、M、b系 统由于处于平衡状态,M可能处于压缩状态(或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N可能处于不伸不缩状态或拉伸状态.综合分析,本题只有A、D正确. 【例2】.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质点M与三根相同的轻质 弹簧相连,静止时,相邻两弹簧间的夹角均为120 ,已知弹 簧A、B对质点的作用力均为2G,则弹簧C对质点的作用 力大小可能为() A.2G B.G C.0 D.3G 【解析】弹簧A、B对M的作用力有两种情况:一是拉伸时对M的拉力,二是压缩时对M的弹力. 若A、B两弹簧都被拉伸,两弹簧拉力与质点M重力的合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下,大小为3G,此时弹簧C必被拉伸,对M有竖直向上的大小为3G的拉力,才能使M 处于平衡状态. 若A、B两弹簧都被压缩,同理可知弹簧C对M有竖直向下的大小为G的弹力.A、B两弹簧不可能一个被拉伸,一个被压缩,否则在题设条件下M不可能平衡.故本题选B、D. 【例3】(1999年全国高考题)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弹簧质量与弹簧振子振动周期关系的探讨

弹簧质量对弹簧振子振动周期的影响 摘 要:从能量的观点出发,通过对有弹簧质量弹簧振子的振动实验进行研究,分析弹簧振子振动周期与弹簧质量的关系。 关 键 词:弹簧振子;弹簧质量;振动周期 振动作为自然界中最为普遍的运动形式之一, 在物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具有显著地位, 正确理解与掌握振动的客观规律对于深入研究并掌握自然界的普遍运动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作为自然界各种振动形式中最简单的一个抽象物理模型——简谐振子, 由一质量为m 的质点和一劲度系数为k 的无质量理想弹簧所组成, 其振动周期为 2T = (1) 在高中和大学物理中,弹簧质量对振动的影响往往被忽略。显然,这在弹簧质量远小于振子质量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在一些实际问题中,人们往往会用弹簧的有效质量来对理想的弹簧振子振动周期公式进行修正。查阅相关资料可知,由机械能守恒定律计算出有效质量为031 m (其中0m 为弹簧质量);进一步由质心运动定理却得出有效质量为 02 1 m ,从而得到 “弹簧振子佯谬”;而利用数值计算解超越方程的方法,得出“有效质量随振子与弹簧质量比的增大而减小”,“当振子与弹簧质量比较大时,有效质量可小于03 1 m ”,“不能简单地认为有效质量介于031m 和 02 1 m 之间”等结论。理论繁杂冗乱,令人眼花缭乱。本文通过对弹簧振子垂直地面放置的模型进行分析,并通过解微分方程,得出最终的周期公式。 考虑弹簧质量时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弹簧与地面垂直情况) 查阅资料可知,弹簧振子的周期T 与劲度系数k 、振子质量m 有关,在弹簧质量不可忽略时,还要考虑弹簧自身质量0m 的影响,则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公式可写为: k Cm m T 0 2+=π (2) 式中0Cm 即为弹簧的有效质量,C 为待定系数,在下文中称为“有效质量系数”。 为了验证该公式并分析在弹簧与地面垂直情况下有效质量系数的大小,可以对该模型进 行进一步分析。

工艺思考题及参考答案模板

工艺思考题及参考 答案模板

机械制造工艺学( 上) 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什么叫生产过程, 工艺过程, 工艺规程? 答: 生产过程: 从原材料变成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工艺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 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 尺寸、 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工艺规程: 在具体生产条件下, 将最合理的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 用文字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写成的工艺文件。 2、 某机床厂年产CA6140 卧式车床 台, 已知机床主轴的备品率为15%, 机械加工废品率为5%。试计算主轴的年生产纲领, 并说明属于何种生产类型, 工艺过程有何特点? 若一年工作日为280天, 试计算每月(按22天计算)的生产批量。 解: 生产纲领公式 N=Qn(1+α)(1+β)=??12000( 1+15%) ( 1+5%) =2415台/年 查表属于成批生产,生产批量计算: 241522 189.75280 NA n F ?= ==(件) 3、 结合具体实例, 说明什么是基准、 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 工序基准、 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 装配基准。 答: 基准: 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的点或面, 包括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设计基准: 在零件图上标注设计尺寸所采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 在零件的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叫做工艺基准。

按其场合不同, 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工序基准: 在工序图中, 用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定位基准: 加工时, 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的正确位置; 测量基准: 加工中或加工后, 测量工件形状尺寸采用的基准; 装配基准: 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上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举例: ( a) 如一阶梯轴零件, Φ60外圆的设计基准是Φ40外圆的中心 线 (b)如图的工序图中,加工ΦD 孔 ,

高中物理弹簧类问题专题练习经典总结附详细答案

高中物理弹簧类问题专题练习 、;用一绝缘弹簧联结,和mq,质量分别为a1.图中Mb为两带正电的小球,带电量都是。现把一匀强电场作用弹簧的自然长度很小,可忽略不计,达到平衡时,弹簧的长度为d0),在两小球的加速度相等的时刻,弹簧的长度为d。(于两小球,场强的方向由a指向b >dm,则d B.若M>A.若M = m,则d = d 00a b 、M无关m D.d = d,与C.若M<m,则d<d 00 m M 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B用一轻弹簧相连接,、2. 如图a所示,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向 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使木块A.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态 F 刚离开地面的瞬B研究从力F刚作用在木块A的瞬间到木块b如图所示. 的起始位置为坐标原点,则下A间这个过程,并且选定这个过程中木块A A )列图象中可以表示力F和木块A的位移x之间关系的是( B B F F F F a b x x x x O O O O D C B A 的两物块相连接,并且静止在光滑的m和3.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质量为m21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以此刻为时间零点,水平面上.现使m瞬时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m/s,1)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象信息可得( A.在t、t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且弹簧都是处于压缩状态31时刻弹簧由伸长状态

逐渐恢复原长t.从t到B43 /m/s v2 m = 1∶C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213 m1 2 ∶∶t时刻两物体的动量之比为PP =1 D.在m2 2212 1 v0 /s tttttmm4 3 1 2 2 1 1 -乙甲(可视为质.如图所示,绝缘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弹簧与斜面平行,带电小球Q4大小相同,Q上。现把与点)固定在光滑绝缘斜面上的M点,且在通过弹簧中心的直线ab与弹簧接触到速度变为N带电性也相同的小球P,从直线ab上的点由静止释放,在小球P 零 的过程中()a 的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A.小球PQ 和弹簧的机械能守恒,且PP速度最大时 B.小球P M 所受弹力与库仑力的合力最大N 的动能、重力势能、电势能与弹簧的弹 C.小球P 性势能的总和不变b 合力的冲量为零PD.小球 、B两木块叠放在竖直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已知木块A、B如图所示,5、A质量分别为0.42 kg和0.40 kg,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 N/m ,若在木块A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A 22. )=10 m/sg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0.5 m/s由静止开始以. (1)使木块A竖直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力F的最大值; B分离的过)若木块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直到A、(2 ,求这一过程F对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了0.248 J. 木块做的功 弹簧相连,m的物体B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6、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