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歌鉴赏《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诗歌鉴赏

中考诗歌鉴赏《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诗歌鉴赏
中考诗歌鉴赏《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诗歌鉴赏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幕,学诗设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词人借梦境将天上与人间做了鲜明的对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这首词的作者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4.请发挥联想与想象,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一句的情境。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5.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天接云涛连晓雾”。

6.结合“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分析词人抒发的情感。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啼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7.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所写的梦境。

8.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没有惊人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9.李清照是_____________派诗歌的代表人物。

10.本词被评论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结合词中写景的诗句,分析本首词的意境和风格。11.词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曰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鷓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2.请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天接石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所描绘的画面。

13.词中有多处运用了典故,请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般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4.结合诗歌内容和链接评价,应填写在①②两处的一项是()

(链接评价)梁启超在评价李清照的①这首词时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其中,“苏辛”指的是豪放派词人②和辛弃疾。

A.①《如梦令》②苏辙B.①《渔家傲》②苏轼

C.①《如梦令》②苏轼D.①《渔家傲》②苏辙

15.在《渔家傲》和《如梦令》两首词中李清照都提到了“日暮”。请结合两首词的内容分析,同样的“日暮”下,作者的心情有何不同。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6.“学诗谩有惊人句”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7.文学史上一般将李清照归入“婉约”派,《渔家傲》却带有豪放之美。请结合“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任选角度赏析。

(甲)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乙)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8.简要赏析(甲)文中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体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9.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开头两句中的“接”“连”两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B.(甲)文抒发了作者李清照渴望追求自由与幸福,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之情。

C.“破阵子”是(乙)文的词牌名,其文中的“吹角连营”与“霹雳弦惊”生动地展现了激烈的战斗场面,也蕴含了作者辛弃疾杀敌报国的豪迈高昂之气。

D.(乙)文“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翻”的意思是“奏”,这个词形象地描绘出弹奏热烈、乐声响彻云霄的情景。

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0.婉约派词宗李清照所写《渔家傲》,描写的是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这样的景象显示出作者性情中___________的一面。

21.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诗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22.下面是三幅“九万里风鹏正举”的书法作品,请选出你认为最符合本诗词意境的一幅,结合书体特点简要写出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3.李清照本是宋词中________风格的代表作家,而《渔家傲》却带有________的风格,在她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24.“沉醉不知归路”与“仿佛梦魂归帝所”中的“归”字,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5.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组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海天相接的壮美画面。

B.上阕后半部写作者梦中来到天帝的宫殿,听到天帝殷勤的垂问,得到了诉说心愿的机会。

C.在下阕中,词人感慨自己空有才华,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又有何用。一个“谩”字,流露出她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苦闷。

D.结尾作者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鹏一样高飞远走,表现了她身为柔弱女子无力抗争而只好逃避现实的想法。26.这首词中“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一句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展现了一幅晨雾迷茫,云涛翻腾,银河流转,千帆竞渡的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

2.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

3.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得到保障的不满。

4.天上云海茫茫,那一团团的白云相接,就象奔涌的波涛,又和拂晓的晨雾连在一起,越发显得迷蒙。

5.示例:“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意思对即可。)

6.该句化用《北冥有鱼》中的话,写词人想象大鹏一样乘风去到那没有离散、没有战乱没有悲伤的仙境,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及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意思对即可。)

7.满天云涛,晨雾茫茫,银河在拂晓时将要西转,满天的星星仿佛千百只船帆随风起舞。(或:海上晨雾弥漫,满天云涛翻滚,四周千百只船儿随海浪起舞,头顶上的银河也仿佛旋转了起来。)

8..①“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路长”指人生之路漫长邈远,“日暮”指夕阳西下。表明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之情。②“谩”字流露出词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毕竟身为女人,无法有所作为;二是慨叹自己生逢乱世、孤独无依。表露出对现实奋力挣扎却无能为力的苦闷和强烈不满。

9.婉约

10.天接、云涛、晓雾、星河、千帆、风鹏等等,景色极为壮丽,展现出一幅辽阔的海天相接的画面,描绘出瑰丽雄奇的美妙境界,表现出作者内心刚健昂扬的气概,词风豪放。

11.“嗟”字生动写出了作者彷徨忧郁的心态,表明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婉惆怅。空有诗情诗才,无人会意,无人能懂,慨叹自己身处乱世,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12.天空中的云霞像波浪一样翻滚,它们和晨雾连成了一片。远远望去,银河里波涛汹涌,好像就要翻转过来似的。许多帆船在大浪中上下颠簸,风帆摆动如翩翩起舞。

13.示例一:“我报路长嗟日暮”这句运用了屈原《离骚》中“路曼曼其修远兮”的典故,表达了词人空有才华而遭不幸的苦闷,抒发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示例二:“九万里风鹏正举”这句运用了《庄子?逍遥游》的典故,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追求幸福和理想的坚定决心。

14.B

15.示例:《如梦令》中“日暮”写的是作者沉醉于游玩后,不觉天黑时的惊讶和着急。这里的“日暮”指的是太阳落山,并无伤感之情,反而有种又令人流连忘返的美好之感。而《渔家傲》中的“日暮”和“路长”在一起,给人一种难以摆脱的困境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的孤独与苦闷。

16.表达了词人晚年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17.“九万里风鹏正举”回答了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的问题;看大鹏已高翔于九万里之上。风啊,你千万别停下来,把我乘坐的船儿吹送到海中的仙岛上去吧。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凸显出心中之块垒,同时展现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18.“九万里”化用《庄子?逍遥游》句子,境界宏阔。表示了词人有大鹏高飞之志,体现词人胆气之豪,境界之高(意思对即可) 。

19.C

20.豪放

21.天苍苍,云莽莽,晨雾蒙蒙,天与云与雾连成一片。看那苍穹中浩浩银河飘动流转起来,银河中千帆如梭正在逐浪起航。

22.示例一:甲图中草书最符合诗词意境,字体笔画纵横飘逸、作品气势磅礴,很符合作者在词中所描绘的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的神奇意境。

示例二:乙图行书简洁流便的行笔和线条,在一定程度上率意表情,生动流畅,很符合作者在词中酣畅淋漓地描绘

自己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的率性情感。

示例三:隶书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庄重工整。作者在词中所描绘的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的神奇想象,大气而稳重,符合隶书的特点。

23.婉约豪放

24.前:少女时期游兴未尽,无忧无虑,无比喜悦。后:经历国破家亡、丧夫之痛后,只身漂泊江南,不甘孤寂困窘,希望得到一个美好的归宿。(或:对自己空有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幸福安定都无法保障的不满,对没有战乱,没有离散,没有悲伤的美好境界的渴望。)

25.D

26.“嗟”字生动的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感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