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课文内容知识复习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课文内容知识复习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课文内容知识复习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课文内容知识复习教学设计The teaching design of the third grade Chines e text content knowledge review

三年级语文课文内容知识复习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三年级知识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

1、(),性本善,性相近,

()。

2、百尺竿头,

()。

3、山重水复疑无路,

()。

4、(),孤帆一片日边来。

5、这座桥不但(),而且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

吐出()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还有的刻着

()。这座桥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和

(),是我国

()。

6、玉不琢,()。

(),不知义。

7、耳听为虚,

()。

8、红红的枫叶像(),飘哇飘哇,

()。

9、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

(),是个可爱的地方。10、上有天堂,

()。

11、春节将要来临,远在国外的游子,隔岸相望,不能和家人团聚。他们的思乡之情可以用()的

“(),

()”来表达。原诗中的“佳节”

是指每年农历()月()日的

()节。

12、

(),金无足赤。

13、盾的优点是(),矛的优点是

(),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点

()发明了()。这说明谁善于把(),谁就会是()。

14、(),碧水东流至此回。

15、千里之行,

()。

16、聪明在于学习,

)。

17、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是一座

(),也是一座

()。

18、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

()和(),以及一个陌生女孩()的笑脸。

19、(),不亦说乎?

20、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秋天的雨,();秋天的雨

()。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

(),带给小朋友的是

()。

21、通过本册课文的学习,我们浏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其中有“五岳”之一的(),有南海上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有东北一年四季景色诱人的(),

还有被誉为“()”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也记住了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最早发现了微生物的荷兰生物学家

();爱动脑筋的地质学家

();苏联爱孩子的文学家

()。

22、萧萧梧叶送寒声,

)。

23、水光潋滟晴方好,

()。这两句诗写的了西湖()时的景色。诗人把西湖比作()。

24、一寸光阴一寸金,

()。

25、我本来是糊涂的,不明白的,经过老师的点拨才明白了。可以用陆游的诗句来说:

(,

)。

26、路人借问遥招手,

)。

27、

(),只要肯登攀。

28、(),不知为不知,()。

29、

),清泉石上流。

30、

),水村山郭酒旗风。

31、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它应该(

)。可它

()?

32、()

()

()是神话故事。

33、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

(),

()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

(),使我鼓起勇气

()。

34、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

()的枝叶把森林封得

()的,挡住了人们的

(),遮住了

(重要)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汉语拼音 声母表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表24个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二,偏旁部首及代表字 氵三点水(江河沙)日日字旁(明暗晚)讠言字旁(语认识)忄竖心旁(快慢恨)雨雨字头(雪霜零)冫两点水(次冷准)攵反文旁(敏故)犭反犬旁(猪狗猫)鸟鸟字旁(鸭鸡鹅) 竹字头(笑笔笛) 彳双人旁(徐往)目目字旁(眼睛盯)孑子字旁(孩) 扌提手旁(打把拉)足足字旁(跳跑)亻单人旁(休体何)口口字旁(唱听叶)月月字旁(肚朋腿)人人字头(会合全)门门字框(闪问闻)

宀宝盖头(宝家宁)土提土旁(地场城)风字框(风凤)王王字旁(球玩)方方字旁(放旅)石石字旁(砍码)火火字旁(炒烧)口方框(国园圆)辶走之底(过远近) 走走之旁(赶超起)禾禾字旁(秋秒) 刂立刀旁(别剑到)灬四点底(热熟) 阝双耳刀(陪队)八八字头(谷分公)女女字旁(好妈奶)心心字底(想思念)虫虫字旁(蜘蛛蛙)饣食字旁(饱饭馒)三、量词的使用 一条鱼一座桥一头牛一片叶一阵风 一本书一顿饭一片田一块田一口牙 一幅画一个家一座山一朵云一片云 一条路一里路一只鹅一群鹅一根木 一份报一堆果一个果一句话一棵树 一把尺一双手一个人一群人一堆土 一朵花一颗心一条毛巾 一面红旗一个朋友一对朋友一条木船一条小河 一轮月牙一弯月牙一块面包一颗星星一个影子 一架飞机一位老师一群老师一座房一间房子 一扇门窗一个故事一个城市一座城市一片草地

小学语文课文《春雨的色彩》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文《春雨的色彩》优秀教学设计《春雨的色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一单元的阅读课文。全文通过三只小鸟围绕春雨是什么颜色的这一问题展开的讨论,勾画出一幅春雨滋润大地,万物竟相生长的美景。 1、带着问题走进课文。通过读找出课文中的答案,使学生有兴趣走进文本,使阅读带有目的性。 2、阅读课文畅谈感想。给孩子表达独特感受的机会,引导他们发现阅读的乐趣。 3、提出质疑加深对话。引导孩子抓住文章重点,提出疑问,激发学生进一步与文本对话、探究课文的兴趣。 4、边读边想探索答案。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疑问再次走入课文,边读边想象仿佛看到的景色,并从中寻找答案。 通过以上教学,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学会阅读。 充分相信学生,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并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老师适当提出或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方法与步骤。如:在探究学习时通过读、想、说理解课文的重点段,使自主学习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通过美读重点句、重点段,从对文字的体会中初步感受美;边读边想象,从感悟文字所表达

的景色中引发对美的联想;通过音乐、画面的展示营造出大自然的景色,让学生动用多种感官体验美,最后,引导学生写一写想对春雨说的话,在欣赏美的基础上创造了美。 1、能学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春雨滋润大地、万物复苏,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理解春雨本无色,但她为大地披上了五彩的衣裳,所以她好象也是五颜六色的了。 2课时。 多媒体课件。 师:你们今天很可爱,他穿的红色的衣服,他戴着蓝色的帽子。衣服有各种颜色,你还知道什么有颜色? 生自由说。 师:这儿有位朋友,他有颜色吗? 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春雨有颜色吗?春雨有些什么颜色?为什么春雨会有颜色? 师:问地好。赶紧读读课文吧。 1、请你小声自读课文,可以根据我会认勾出生字。 2、分组自学生字: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全汇总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全汇总 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是整个试卷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一点从它所占的分值就可以看出,可是好多同学看完文章,答题的时候很容易懵。到底阅读理解该如何作答呢?废话不多说,上干货! 解题步骤 1 ?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 ?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 ?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 ?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主要题型解题方法 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1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 ?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 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

三年级上语文知识点整理三年级语文必考知识点

三年级上语文知识点整理三年级语文必考知识 点 第一单元 一、生字词 Píngbàyóuxìzhāoyǐnhuānchàngzhāohūjìnglǐ (坪坝)(游戏)(招引)(欢唱)(招呼)(敬礼) piāoyánghúdiéhàoqífèngwěizhúchuāndàidǎbàn (飘扬)(蝴蝶)(好奇)(凤尾竹)(穿戴)(打扮) yáohuàngtóngzhōngcūzhuàngkǒngquèwǚjiébáir ènào (摇晃)(铜钟)(粗壮)(孔雀舞)(洁白)(热闹) jiǎzhuāngzhèxiēshèngkāiróngmáowánshuǎhélǒng (假装)(这些)(盛开)(绒毛)(玩耍)(合拢) yìběnzhèngjīngyǐnrénzhùmùshǐjìnyǒuqùshǒu zhǎng (一本正经)(引人注目)(使劲)(有趣)(手掌) huābàndiàoyúguānchábáifàcāngcāngsìhūzánm èn

(花瓣)(钓鱼)(观察)(白发苍苍)(似乎)(咱们) juéxīnjūránbiànziyǒngqìfēngdǐngfènlìlìli àng (决心)(居然)(辫子)(勇气)(峰顶)(奋力)(力量) zhōngyúpáshānyángqǐ (终于)(爬山)(仰起) 二、复习课文: 1、《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2、《金色的草地》课文感情:热爱大自然,大自然给我的们生活带来了乐趣。 a)课文写了哪两事? (第一: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第二: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b)草地为什么会变色? (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会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c)这篇课文主要表现了什么?

部编语文一年级知识要点汇总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1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会写字及组词 1 春夏秋冬 春(春风)(春雨)(春天)(春日) 风(风雨)(风云)(大风)(东风) 冬(冬天)(立冬)(冬日)(冬雪) 雪(大雪)(风雪)(雪人)(雨雪) 花(开花)(花白)(雪花)(白花花) 飞(飞鸟)(飞天)(飞虫)(飞机) 入(入学)(入口)(出入)(入门) 2 姓氏歌 姓(姓名)(姓李)(姓王)(姓吴) 什(什么)(干什么)(为什么) 么(多么)(什么)(好么)(对么) 双(双手)(双目)(双耳)(双人) 国(中国)(国画)(立国)(国学) 王(国王)(王后)(王子)(大王) 方(对方)(大方)(比方)(东方) 3 小青蛙 青(青蛙)(青天)(青鱼)(青年) 清(清水)(清明)(清早)(清白) 气(天气)(力气)(和气)(正气) 晴(晴天)(晴好)(晴日)(晴空) 情(友情)(同情)(心情)(人情) 请(请问)(请人)(回请)(申请) 生(学生)(花生)(生气)(出生) 4 猜字谜 字(生字)(字画)(名字)(字体) 左(左右)(左手)(左耳)(姓左) 右(右手)(右耳)(左右)(山右) 红(红花)(火红)(口红)(红木) 时(小时)(时间)(有时)(四时) 动(生动)(动心)(开动)(动手) 万(万里)(万国)(万年)(十万) 二、易写错的字 春: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 雪:上面是雨字头,不要写成“雨”字。

入:撇短捺长。姓:左边不要写成“忄”。 双: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国:里面是“玉”,不要写成“王”。 方:上面有“丶”,不要写成“万”。 气:共四笔,不要写成“乞”。 晴:左边是“日”,不要写成“目”。 字:下面是“子”,不要写成“于”。 左:被包部分是“工”,不要写成“土”。 万:上面没有点,不要写成“方”。 三、会认字 霜吹落降飘游池入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阴雷电阵冰冻夹 四、多音字 落的降什少好重相 五、反义词 出——入降——升好——坏 清——浊晴——阴左——右 凉——热爱护——伤害 喜欢——厌烦广大——窄小 六、近义词 保护——爱护喜欢——喜爱 七、词语搭配 保护禾苗保护眼睛保护益鸟 爱护小青蛙爱护公物爱护小动物 八、好句积累 1.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 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冬: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2.关于青蛙的古诗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宋·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 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唐·张籍《过贾岛野居》)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小青蛙》原文及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小青蛙》原文及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会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 过程与方法: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读课文,知道青蛙是有益动物,我们应该爱护它。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教学难点: 采用归类识字、字谜识字、看图识字、组词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课前准备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2、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词卡、字卡。(教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青蛙)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板书:小青蛙) 3、课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导学:同学们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 (学生齐读课题) 4、说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 5、青蛙穿着绿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的是绿色的意思吗?(青) 6、导入: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看,小青蛙还为咱们带来一首儿歌呢!(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你圈画的生字的读音。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那该

怎么办呢?(查字典、问老师、问同桌、借助拼音)读完后,请你们把圈画出的生字、词读三遍。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二)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句。 1、指生读第一句。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清、晴、眼、睛”。 (1)指生领读生字。 (2)先引导学生小组内观察;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几个字;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汇报交流:预设一: “清、晴、睛”三个字的读音有点像,字形里面都有“青”字。 ①导学:猜猜它们是什么意思。我们把它们放回课文里读一读,再看看图,好吗? 预设:“清”,清水的“清”。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导学:带“三点水旁”的字表示与水有关,谁还能说出带“三点水旁”的字。 师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浑水,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晴”:太阳出来就表示天气晴,所以是“日字旁”,表示与太阳有关。(出示晴天的图片) 导学:谁能给“晴”找个相对的朋友?(出示阴天的图片)扩词:雨过天晴、晴空万里。(练习说话) “睛”的部首是“目字旁”,表示与眼睛有关。我们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②导学:怎样区分“睛”和“晴”? ③想想还能给“青”加上什么部首,组成哪些字。(发现生字中的“请、情”) 预设二: “眼、睛”都是“目字旁”。 ①说说这两个字都和什么有关。 ②请眨眨你们的小眼睛。 5、指导朗读。

三年级语文阅读的知识点复习

三年级语文阅读的知识点复习_三年级语文 知识点_ 三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点包括以下三点: 一、划分段落层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

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 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2、并列式。 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例如《精读与泛读》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重点知识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复习重点 一、熟背并默写会三表(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 1.声母表: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共23个 注意:(1)zh ch sh r和z c s的位置,这个地方很容易出错(2)分清b和d、p和q (3)特别注意f、t、j三个字母小弯的方向。(4)分清翘舌音(zh ch sh r)和平舌音(z c s). 2.韵母表:a o e i u ü(单韵母6个)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复韵母9个) an en in un ün(前鼻音韵母5个) ang eng ing ong (后鼻音韵母4个)共24个 注意:(1)分清ei和ie、ui和iu、üe和ün. (2)特别注意“ou和er”,很容易出错。 (3)3.整体认读音节表: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共16个 注意:(1)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要直接读出。 (2)分解开需注意:yu(y——ü)yue(y——üe) yuan(y——ü——an)yun(y—ün) 二、标调规则: 1.按照六个单韵母(a o e i u ü)的先后顺序,有a声调就标在a头上,没a就找o e,以此类推。 2.特别注意:小i小u并排站,谁在后面给谁带。 三、去点原则: 1.小ü见到y时,一定去掉两点。如:yu 2.小ü见到j q x,去掉两点还读ü。如:ju qu xu

四、音节的拼读: 1.两拼音节:声母+韵母。2三拼音节:声母+介母+韵母。3零声母除外,如ài é 具体复习内容(二): 一、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生字 2.正确书写基本笔画。 3.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会写100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 4.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了解常见的反义词,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 二、阅读理解: 1.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 2.联系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三、句子表达: 1.认识句子,能正确地抄写或听写简单的句子(以生字组成的句子,10字以内)。2.正确判断句子是否完整,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用学过的生字组词,会用词语说一句简单的句子,初步建立句的概念。 4.认识逗号、句号、问号,会在句子中使用句号,能力强的同学会使用逗号。 考试主要题型: 字词 1、看拼音写词语 2、生字扩词 3、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 4、多音字组词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教学设计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教学设计》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教学设计《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庐、瀑、炉”三个生字,有韵律地、有感受地吟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课文注释或、体会诗句含义。在反复诵读中,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在个体探究后,小组合作交流中,质疑解难加深体会。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感受诗人李白奇丽、大胆的想像,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美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教学重点: 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品读重要词语,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具准备: 音乐、板画 教学流程: 一、创境导入,初读感知。 1、配乐范读 2、谈话揭题,揭题。学习“瀑”字。 3、版画,引趣:李白看到了怎样的瀑布。 4、组织初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古诗。要求读正确,有节奏。 二、学生选择学法,批注学习古诗。 1、可以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 2、自己先学学,拿着笔,圈圈、写写、画画,把读懂的和读不懂的做上记号。 三、小组交流,市参与讨论。 四、互动对话谈瀑布。 1、交流体会诗意及想像画面。 2、根据学情,结合板画、配乐,通过想像,诵读互动对话,相机引导读悟,体会情感。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a、学生说感受,生再补充(香炉指香炉山)。 b、引导其他学生想像,想像大河。 c、教师相机板画,引导再想像:瀑布还像什么? d、体会“生、挂”字用得生动,形象。 e、引导学生再读。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生说体会。体会“飞流、直下、落”用词准确,感受瀑布高,水流快急的`特点。 b、生补充“银河,九天”传说的资料,感受祖国民间动人传说,丰富学生。 c、启发想像。 d、旁征博引:“白发三千丈”,“危楼高百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等等诗句与“三千尺”的用法相同。 e、朗读。 f、引导感受诗人李白神话般的想像风格。 (3)放乐闭眼,在脑海中勾画,庐山瀑布图。 五、吟诵升华,谈感受。 1、创设情境:此时此刻,你们就站在庐山脚下,眼前就是这一帘瀑布,你想说什么? 2、当小诗人,吟诗。 六、拓展积累。 1、赠送叶圣陶的《瀑布》,让学生诵读。 2、吟诵积累。 七、作业:想给自己留什么作业? 八、结课。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教学设计《望星空》: 教学目标: 1、观察星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学会课文中4个生字:闪、希、乘、箭,理解“希望”,会用“希望”说

最新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点大全

最新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点大全_三 年级语文知识点_ 一、划分段落层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

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 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2、并列式。 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例如《精读与泛读》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

小学一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叠词

小学一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叠词 1、AABB式重叠词语: 口口声声密密麻麻冷冷清清来来回回跌跌撞撞来来往往踉踉跄跄来来去去里里外外规规矩矩红红火火忙忙碌碌认认真真反反复复端端正正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详详细细快快乐乐明明白白仔仔细细马马虎虎疯疯癫癫蹦蹦跳跳指指点点老老实实男男女女高高兴兴恭恭敬敬扭扭捏捏严严实实吞吞吐吐嘻嘻哈哈开开心心舒舒服服山山水水朦朦胧胧犹犹豫豫轰轰烈烈郁郁葱葱零零星星歪歪扭扭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叮叮当当滴滴答答风风雨雨纷纷扬扬三三五五完完全全婆婆妈妈叽叽喳喳哭哭啼啼弯弯曲曲沸沸扬扬鬼鬼祟祟匆匆忙忙是是非非的的确确世世代代庸庸碌碌唠唠叨叨利利落落踏踏实实偷偷摸摸客客气气说说笑笑慌慌张张痛痛快快痴痴呆呆方方正正实实在在整整齐齐恍恍惚惚隐隐约约模模糊糊断断续续啰啰嗦嗦三三两两纷纷攘攘家家户户辛辛苦苦干干净净安安稳稳暖暖和和稳稳当当大大方方生生世世浩浩荡荡林林总总大大咧咧迷迷糊糊千千万万熙熙攘攘战战兢兢清清楚楚陆陆续续元元本本原原本本 2、AAB 式词语:

黑黑的白白的小小的大大的绿绿的长长的高高的亮亮的短短的细细的矮矮的美美的粗粗的乖乖的好好的汪汪叫哈哈笑热热的冷冷的啦啦队洗洗手刷刷牙写写字闪闪亮毛毛雨拉拉手吹吹头扭扭腰唱唱歌团团转欣欣然飘飘然 3、ABAC式词语: 一五一十一言一行大吹大擂大慈大悲大惑大解大模大样大摇大摆大手大脚大智大勇小手小脚无法无天无拘无束无穷无尽无声无息不卑不亢不三不四不仁不义不死不活碍手碍脚笨手笨脚多才多艺全心全意蹑手蹑脚冷言冷语美轮美奂疑神疑鬼忽明忽暗忽隐忽现风言风语 4、ABAB式短语: 学习学习恭喜恭喜照顾照顾研究研究热闹热闹活动活动调查调查高兴高兴溜达溜达说道说道商量商量切磋切磋 5、ABCC式的词语: 人才济济喜气洋洋大腹便便得意洋洋神采奕奕怒气冲冲衣冠楚楚可怜兮兮微波粼粼波光粼粼白雪皑皑金光闪闪白发苍苍风尘仆仆小心翼翼千里迢迢沧海茫茫阴风阵阵忧心忡忡劣迹斑斑硕果累累信誓旦旦野心勃勃逃之夭夭风度翩翩疑虑重重来势汹汹形色匆匆忠心耿耿流水淙淙大雪纷纷相貌堂堂忠心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文教案模板

(课题) 课时一 教学内容: 初读感知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解释和字典词典学习本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理解课文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边画边把新词读两遍。 (3)利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词典理解字意。 (4)思考:课文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重点介绍那些方面? 2、讨论 (1)字音 ①读准字音,同桌互相检查读音情况。 ②注意课文中多音字的读法,联系上下文,看看多音字在课文中应读什么音,是什么意思,它的其他字音在什么情况下读,读什么音,又是什么意思。 (2)字形

①记忆字形,并找出形近字,同桌互读互写。 ②难写字:找出课文中比较难写的字、笔画较多的字,讨论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记的,怎样比较好写。 (3)难解字 ①联系上下文解释字意、理解词义。 ②注意多义字和重点词语的理解。 三、再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 作业布置: 1、字词听写 2、理解词义 板书: 授课时间: 课时二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整体感悟 教学目标: 1、正确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 2、理清文章层次,概括各段段意。 3、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层次,概括各段段意。 2、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初读课文后,你对内容有什么印象,作者是从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含答案)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含答案) 1.五花山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 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 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 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 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 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季的山的景色。(4分) 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3分) 3、有~~~~~~~~~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3分) 参考答案: 1、春夏秋秋 2、金黄、杏黄、火红色 3、“下过一场秋霜……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2. 阅读感知,回答问题。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 遮住了蓝蓝的天。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山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 千万缕向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 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真象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是一段写小兴安岭——————的景色。

2、这一段共有—————句话。先写—————,接着描绘————,然后描写———,最后写————。 3、这一段话有二个比喻句。一句把————比作————,另一句把————比作———。 参考答案: 1、夏天美丽 2、四树木茂盛早上的雾太阳草地上的花 3、阳光比作箭草地比作成大花坛 3. 三个和尚(shàng)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开始,他 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ú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 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 火了。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 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1、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争执: 争先恐后: 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故事发生的地点是。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点总结【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知识点总结【三篇】 划分段落层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

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 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2、并列式。 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例如《精读与泛读》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这一段前后两部分分别介绍了面对许多读物和一本读物时不同的读书方法。前后显然是并列并系的。 3、总分式。 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以及先分述再总结。 如《爷爷的芦笛》第1自然段。在强强的相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白天,成群的海鸟在

小学语文课文《一分钟》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文《一分钟》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课文《一分钟》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钟、零等9个字,会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教学准备】 闹钟一只、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揭示课题 1、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 (闹钟显示朗诵时间为1分钟。) 2、这首诗好听吗?有谁知道,老师用了多长时间朗诵完这首小诗? 3、设疑: 我们都知道,一分钟等于60秒,可今天,我们的元元同学却让一分钟等于了20分钟,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将生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生字词-开火车读。 (结合书33页,找找说说来认记生字。) 3、再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将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4、指名分段读-评议-齐读。 三、读第一自然段,指导书写元、哈、欠、迟等4个生字 1、课件出示这一段内容,指名读。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板书: 闹钟响──元元打哈欠──再睡一分钟──不会迟到 3、我的发现,在这一段中,有哪些字是我们这课要书写的生字? 4、元元又睡了,让我们把这其中的4个生字各写一写吧! 指导书写4个生字、重点指导欠、的写法。 5、过渡: 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他有没有迟到呢? 四、自学课文2~3自然段 1、自由读: 教师个别指导。 2、汇报: 自己读后知道些什么? 板书: 迟到20分钟 3、观察书上32页的图,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清。

精选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100篇

精选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100篇 有一只小白鸭;常常借了别人的东西忘了还.鸡妈妈的小花盆;兔弟弟的小 花伞;小胖猪家的小水壶........全放在它家里了.鸡妈妈、兔弟弟和小胖猪决定 想个办法帮助小白鸭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 这天;它们三个来到小白鸭家;对它说:“小白鸭;你的新自行车能借我 们用一下吗?”小白鸭虽然心里有些舍不得;可还是把车交给了它们:“这是新 车;你们要小心骑.”“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小心的.”三个朋友齐声说. 一天过去了;它们没有来还车.两天过去了;它们还是没有来还车.小白鸭要去办事了;它想:我还是骑旧自行车吧.小白鸭去库房取它的旧自行车;哇—— 它发现借的鸡妈妈、小白兔和小胖猪的东西全放在那儿;怎么都忘了还呢? 小白鸭脸红了;它赶紧把这些东西挂在车上;给鸡妈妈他们送去. 1、小白鸭有个不好的习惯;是什么?后来谁帮助它改掉了这个不好的习惯? 2、短文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正确的后面画“√”. (1)小白鸭和兔弟弟是好朋友.() (2)鸡妈妈、兔弟弟和小胖猪向小白鸭借自行车;小白鸭虽然有些舍不得;但还 是借给了它们.() (3)鸡妈妈向小白鸭借来了自行车.() 3、你喜欢小白鸭吗?为什么? 4、鸡妈妈它们帮助小白鸭的办法好不好?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二: ---------------------- 我们来到了“金沙滩”.展现在眼前的是茫茫的大海;海水汹涌;海浪拍打这 礁石;发出“啪啪”的声音;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顿时海面上波光粼粼 ().成群的海鸥在天空中“嘎嘎”()地叫着;一会儿仰飞蓝天;一会儿俯()冲大海;活像银色的小飞机.渔船开起了彩色风帆;如同碧空里在星星点点.蓝天、碧海、白色的海鸥、一叶叶扁()舟;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卷.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汉语拼音 1、正确掌握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声母表23个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表24个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 2、能准确区分形和音相近的声母、韵母。 形相近的声母:b—d p—q f—t 音相近的声母:z—zh c—ch s—sh l—n 形相近的韵母:ui—iu ie—ei un—ün 音相近的韵母:an—ang en—eng in—ing 音相同的声母与韵母:y—i w—u 3、音节的拼读: 两拼音节:声母+韵母 三拼音节:声母+介母+韵母 韵母单独成音节即零声母:ài ér等 4、能正确拼读音节。 (1)声调一声平平左到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 (2)标调规则先标a o e ,再标i u ü。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轻声不标就空着。

(3)拼写规律小ü有礼貌,见了j q x,要脱帽。小ü见大y,去掉两点还读ü。ü拼n和l,两点省不得。 二、生字: 1、认识生字表(会认字)中的320个汉字(126-128页),能标拼注音。 2、会写生字表(会写字)中的140个汉字(129-130页),会组词。 3、认识25个基本笔画。 汉字笔画名称表 笔画名称例字笔画名称例字笔画名称例字横土日斜钩戏式横折斜钩飞气 竖中门竖钩小水撇点女好 撇人禾卧钩心弯钩手了 捺入木撇折云东横撇弯钩那 点下头横撇又鱼横折折折钩奶 横折口片横折钩也力横折弯沿 横钩写皮竖弯钩儿巴横折提论 竖折山牙乙横折弯钩九亿横折折撇建及 竖提长瓜横撇又鱼ㄣ竖折撇专 竖弯四西提冷扛竖折折钩马鸟 4、掌握汉字书写笔顺规律: 一般规则: (1)、先撇后捺:人八入 (2)、先横后竖:十王干 (3)、从上到下:三竟音 (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

小学语文课文《从现在开始》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文《从现在开始》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课文《从现在开始》优秀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重点】 会认9个字,会写10个字。在阅读课文时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难点】 分析容易错的字和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大群可爱的动物。一天,狮子大王将动物召集在一起,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都选谁了呢? 出示媒体资源中的三幅图片: 猫头鹰、袋鼠、小猴子、当大王的图片。 师:这样换来换去,现在究竟谁成为森林里的'新首领了呢?这节课我们就

来学习21课──《从现在开始》。 板书课题。 始加注拼音、认读,然后齐读课题。 二、示范朗读 1、提出听的要求: 课文讲从现在开始怎样呢?仔细听,听听课文讲了什么事?听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在听的过程中能认识几个字?自己不认识的字记下来。 2、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 3、指名学生交流: 师:你听懂了课文主要讲什么?说说自己的感受。 提示: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猫头鹰、袋鼠都命令动物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弄得动物们十分难受,而猴子却让动物们按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拥戴。 三、指导自学 1、自由读书,提出要求:划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识记字形,扩词,划出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不懂的地方。 2、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词句和你喜欢的地方多读几次。 3、学生小组自学后在小组中汇报学习情况。 四、检查自学 1、出示媒体资源中的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把你喜欢的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阅读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阅读 一、主要内容 二、受到的启发、懂得的道理、体会 P54 P67 P68 P118 P125 P41B P106 三、过渡句 P75 中心句 P85 四、1、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P7 P10 P19 P21 P26 P55 P75 P109 P117(文中小泡泡) 2、每课课后问题 3、提有价值的问题 五、背诵 1、P15古诗《小儿垂钓》 2、农谚歌谣(瓜果蔬菜)P64 3 、对子(描写秋天)P49 4、三字经 P131 5、全背:9课《古诗两首》21课《古诗两首》P37 选背: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P4 11课《秋天的雨》 13课《花钟》 19课《赵州桥》 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 六、文中"小泡泡" 1、理解词语方法:P38 P43 P105 P107 P121 2 、理解句子意思体会含义:P10 P41 P54 P68 P106 P118 P125 3 、读文章想画面:P2 P73 P92 4 读句子想问题:P7 P19 P5 5 P75 P88 P44 P117 P123

5 发现、搜集:P15 P1 6 P20 P21 P26 P31 P45 P53 P48 P54 P59 P63 P64 P71 P82 P89 P98 P102 P131 P132 七、选读课文(8篇) 1、《不懂就要问》 2、《做风车的故事》 3、《五花山》 4、《六 个矮儿子》 5、神笔马良》 6、《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7、《喜爱音乐的白鲸》 8、《信箱》 八、趣味语文(2次) 1、绕口令P50 2、编字谜P132 九、成语故事(2次) 1、《刻舟求剑》P115 2、《闻鸡起舞》P33 十、资料袋(9个) 1、民族资料P5 2、李四光P27 3、宋庆龄P30 4、风筝P41 5、 蜜蜂P57 6、微生物P60 7、孔子P69 8、香港P96 9、圣诞节P126

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汉语拼音部分要求做到: (1)能读准声母、韵母,准确拼读音节,读准四声及轻声音节。 (2)能背诵《声母表》。熟悉《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 (3)能按要求在四线格里规范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4)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复习内容: 一、熟背并默写会三表(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 1.声母表: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共23个) 注意:(1)zh ch sh r和z c s的位置,这个地方很容易出错。 (2)分清b和d、p和q. (3)特别注意f、t、j三个字母小弯的方向。 (4)分清翘舌音(zh ch sh r)和平舌音(z c s ). 2.韵母表:a o e i u ü(单韵母6个)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复韵母9个) an en in un ün(前鼻音韵母5个) ang eng ing ong (后鼻音韵母4个) 注意:(1)分清ei和ie、ui和iu、üe和ün. (2)特别注意“ou和er”,很容易出错。 3.整体认读音节表: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共16个) 注意:(1)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要直接读出。 (2)分解开需注意: yu(y——ü) yue(y——üe) yuan(y——ü——an) yun(y——ün) 二、标调规则: 1.按照六个单韵母(a o e i u ü)的先后顺序,有a声调就标在a头上,没a就找o e,以此类推。 2.特别注意:小i小u并排站,谁在后面给谁带。 三、去点原则: 1.小ü见到y时,一定去掉两点。如:yu 2.小ü见到j q x,去掉两点还读ü。如:ju qu xu 四、音节的拼读: 1.两拼音节:声母+韵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