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心理干预

?
美军心理干预工作的主要内容
美军心理干预工作的对象不仅仅是战斗中出现应激反应障碍的战士,还包括所有可能出现战斗应激反应障碍的军人,以及战后仍未从战斗应激反应阴影中走出来的官兵。所以,美军心理干预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应激反应障碍的预防、诊疗和恢复等三个部分。

一、心理应激反应障碍的预防。
1、心理测验。美军在新兵人伍时,就依照心理选拔标准,对报名应征人员进行科学有序的心理测验,凡检查出患有精神或心理疾病的人一般都不录取。对于通过了测验的军人,则按照其心理特征尽可能地分配到最合适的岗位上,从源头上降低了战斗应激障碍的发生率。


美军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军队人员选拔和分类项目,是由美国军事心理研究所联合其他二家研究机构历时七年制定的,并在军事职业倾向测验的基础上加以逐步完善。主要目的是筛选出心理健康的军人,并完善军人职业选拔和分类体系,包括效标系统、预测工具、分析方法以及效度数据等。ProjeclA
是美国乃至世界军队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军事心理学研究和应用,对美军的兵员质量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2、心理训练。一是组织官兵在高度仿真的战斗环境中进行演练,增强他们对各种战斗环境的适应性。美军著名的“兽营”训练设有遭敌突袭、毒气体验、人格污辱等心理训练课目。目的是锻炼官兵在遭到战场残酷情景刺激、生化武器袭击以及被敌军俘虏后受到折磨等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使其始终保持符合作战要求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品格。例如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美军就曾模拟巷战、生化武器袭击等背景,频频举行军事演习,目的就是为了让官兵先期体验战场上可能遭遇到的心理压力。二是推广“自控训练法”。美军专业心理工作人员还指导士兵通过增强意志力来控制机体的非随意功能,如脉搏、睡眠和心态等,从而降低面对刺激时的应激反应。实施中还配以医生导语和音乐,以增强训练效果。

二、心理应激反应障碍的诊疗
1、干预治疗。战时对作战人员心理应激的干预,关系到有效战斗力的保存,对能否取得战争胜利至关重要。美军以连队为基础,采取逐级后送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一旦在战场上发现有心理失控者,先由配至连队的心理卫生兵检查治疗;若无效则送至营心理救护所进一步治疗;如数小时仍无恢复迹象的再转至旅后方区域的心理伤员清理所和师心理卫生组所在的支援连;3
天以上无法恢复的,转送至军战斗应激职业医疗队诊治。美军进行心理干预时严格遵循“IMPRFSS " 治疗方法

(I 指立即治疗,M 指不脱离战场,P 指抵近基层,R
指休息和补充食品,E 指期望归队,S 指简单易行,后S 指专人管理)。
2、心理释压。伊战期间,美军为缓解战场官兵的心理压力,特别为前线官兵配备了8
个心理解压团。解压团专家向士兵提供咨询和帮助,并建议对被压力困扰的士兵采取“三热一睡”的减压措施,即让其得到热的食物、热身运动、热心咨询和舒适睡眠。
随军牧师战时也要深人前线,利用战斗间隙与士兵进行个别谈话,稳定情绪,激励士气,组织心理轻度受挫者参加宗教“静修”。留在后方的随军牧师也要每日组织“报告会”,鼓励士兵上台自述内心情感,适度进行渲泻,有效地避免不良情绪在军中的滋生和蔓延,减少因心理原因而造成的战斗力下降。

三、心理应激反应障碍的恢复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军专门为参加过战争的官兵开设了心理学课程,并规定驻伊官兵在回家前必须接受心理辅导和训练。这些课程讲述情绪、人际关系、如何警惕自杀信号等内容,目的在于预防和解决官兵在战争中由于压力、伤亡、开枪射击和处理尸体等活动而可能或已经产生的心理问题。此外,美军还通过与阵亡者家属交谈、主持或参加阵亡官兵纪念仪式或葬礼、组织士兵演讲和书写战斗经历等手段,使在战斗中受创的官兵尽快得以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