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品质检测指标记录表

肉品质检测指标记录表
肉品质检测指标记录表

PH值测定记录

方法:肌肉pH 值取宰后30min和24h的胸肉各1g,参考Jeacocket:10ml碘乙酸钠溶液(5mmol/L碘乙酸钠(分子量:207.93),150mmol/L KC1(分子量:74.560),pH7.0)中高速冰浴匀浆18s,pH计测定。

肉色比对记录

方法:猪被宰杀后45min内的鲜肉样和4℃冷藏24h肉样。用美制NPPC比色板(1994版)比色。1分=灰白色(异常肉色),2分=轻度灰白(倾向异常肉色),3分=正常鲜红色,4分=稍深红色(属于正常肉色),5分=暗紫色(异常肉色)。或者拍照记录比目鱼肌、趾长伸肌以及背最长肌(作为对照)的颜色。

大理石花纹比对记录

方法:与肉色测定同时进行,按五个等级进行评分。对照比色板给肉样评分。1分为脂肪痕量;2分为脂肪微量;3分为脂肪中量;4分为脂肪多量;5分为脂肪过量。两分之间允许设0.5分值。

剪切力测定结果记录

方法:屠宰后45min内将肉样包上塑料薄膜食品袋,在15℃条件下存到宰后24h,然后再置于4℃条件下熟化48h,熟化后的样本从4℃冰箱取出静置1h,然后浸入75℃-80℃水浴,待肉样块中心温度达到70℃即将肉样取出冷却到20℃。

剪切力测定:将冷却至20℃肉样,按与肌纤维呈垂直方向切取宽度为1.5cm的肉片,再用1.27cm直径的圆形取样器顺肌纤维方向钻切肉样块,同源样本的重复度量次数为10次。按嫩度测定仪的使用说明书操作,记录10个肉块的剪切力值,计算算术平均数。单位用牛顿(N)或千克(kg)表示。操作将切好的2.5厘米肉样条置于相应仪器的受力平台上使肌纤维走向与刀口垂直。

滴水损失结果记录

方法:猪被杀死后45min采样,取1片重量大约为120 g的背最长肌薄片悬挂在密闭的袋内(W1),。用细铁丝钩住肉样一端,保持肉样垂直向下,不接触食品袋,扎紧袋口,悬吊于冰箱冷藏层,保存24h,取出肉样,用洁净滤纸轻轻拭去肉样表层汁液后称重(W2),按下式计算滴水损失:滴水损失(%)=(W1-W2)/W1×100%判定方法:滴水损失与肌肉保水力呈负相关,即滴水损失愈大,则肌肉保水力愈差,滴水损失愈少,则肌肉保水力愈好。测定结果可按同期对比排序法评定优劣。以滴水损失不超过3%作为正常参考值。

失水率结果记录

方法:宰后45min内,室温下测定。用直径2.532厘米圆形取样器切下面积5cm2,厚1cm 的圆形肉样称重(W1)后备用。将圆形肉样夹在两层纱布中间,上下各垫18层定性中速滤纸,置于允许膨胀压缩仪平台上加压至35kg(仪表显示应为138.8)保持5分钟。撤除压力后立即从纱布中剥下肉样称重(W2)。

失水率和系水力按如下公式计算:

失水率(%)=(压前肉样重-压后肉样重)/压前肉样重×100%

系水力(%)=(肉样含水量-肉样失水量)/肉样含水量×10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