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游胡蜂

七里游胡蜂
七里游胡蜂

昆虫界的强大杀手—七里游

事件:

2013年9月-10月间,陕西安康1640人被胡蜂蛰伤,40多人死亡。笔者发现,伤人的就是昆虫界的强大杀

手——七里游胡蜂。

概述:

七里游胡蜂,又名毛蜂,毛七里等,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陕西等地。颜色:黑色,身长2--2.5cm,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杀人于无形。

筑巢习性:

七里游喜欢将巢建于树干顶端和树枝末梢等暴露的地方,不怕风吹、日晒和雨淋,一般很远能看见蜂巢;

筑巢周期:

3-5月份期间,是七里游开始筑巢的时期,七里游胡蜂的蜂王一般不会像其他胡蜂王一样独自筑巢,而是强占黄脚胡蜂的巢,咬死黄脚胡蜂王后霸占其巢穴。8-9月份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10月份后慢慢走向没落时期。

攻击性:

七里游胡蜂是胡蜂科里攻击性最强,伤人最多的胡蜂,此蜂让人“闻蜂丧胆”,七里游的巢受到侵扰后,除部分从窝上起飞外,成蜂会成群结队将翅膀并拢从巢上垂直掉下,到达地面后寻找攻击

目标,当发现攻击目标后,蜂群并蜂拥而上,据说可以追赶攻击目标达七里远,所以得名“七里游”。

食物:

昆虫、水等。

药用价值:

成蜂泡酒可治疗风湿

食用价值:

蜂蛹富含高蛋白,营养价值高。食之美味可口。

毒性

职蜂和蜂王具有螯针,有很强的攻击性。其毒素里含有多种毒

蛋白会引发受伤动物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等。

蜂蛹虽有食用价值,但富含高蛋白,会引起蛋白质过敏等。

野外防范

七里游胡蜂在云南多地均有分布,但在云南却很少有被胡蜂蛰

伤的新闻,这主要是因为在云南地区有食用胡蜂蛹的习惯。在云南

地区,从老人到小孩,一提起胡蜂,他们都能凯凯而谈,他们对胡

蜂的习性非常了解。而在陕西等地,却没有食用胡蜂蛹的习惯,他

们对胡蜂的习性也知之甚少,所以才造成了2013年胡蜂蜇人的惨痛

事件。

胡蜂的种类和亚种多不胜数,每种胡蜂的习性和攻击性都各异,所以防范方法也各异。13年的安康胡蜂蜇人事件后,很多媒体报道

了防范方法,其实媒体报道的那些方法却有致命的地方,比如说:“惊动蜂巢或者被胡蜂蛰后蹲下不动”,这样的方法对于其它某些

胡蜂是有一定的用处,但是对于七里游这种“超强杀手”更本是没

有用的。具笔者走访多名比较熟悉七里游的朋友,他们给了笔者一

些比较实用的方法:

1、七里游的巢穴一般很远就能看见,都是筑巢在树梢,比较显

眼的地方,所以在野外活动时,一定要观察好周围的情况,有蜂巢

的地方就尽量远离;

2、若不小心惊扰了七里游蜂巢,唯一的方法就是:往树林子或

者草丛里跑,能跑多远跑多远。若周围没有林子草丛等,应立刻用

衣物包住头部从逆风方向跑,能跑多远跑多远。

3、如果熟悉水性的朋友,可以跳进水里躲避。

(注:有一种看似很像七里游的胡蜂--黑绒虎头蜂,这种胡蜂

和七里游的区别是:黑绒虎头蜂喜欢筑巢于草丛、树丛等比较掩蔽

的地方,攻击性没有七里游强)

后续:云南好多地区都把七里游等胡蜂人工养殖在自家院子里,这足以说明人类和“闻蜂丧胆”的七里游也可以和睦共处。所以胡

蜂并不可怕,前提是我们必须熟悉它的习性。胡蜂也不是害虫,从

生态平衡的角度来看待胡蜂,它们却是益虫呢。所以我们要保护这

些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小精灵”,百度贴吧“胡蜂吧”就有很多胡蜂爱好者参与了保护胡蜂的行列,这一看似很可笑的举动,其实一点也不可笑,他们都是“胡蜂爱好者”,他们都能从更深的层次去了解胡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