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旅游收入数据

安徽省旅游收入数据
安徽省旅游收入数据

安徽省旅游收入数据

2009

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5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国内游客12268.1万人次,增长23.4%。旅游总收入908.9亿元,增长23.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6.6亿美元,增长22.3%;国内旅游收入863.8亿元,增长23.4%。年末全省共有A级旅游景点(区)337处。

2010

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9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1%;国内游客15349万人次,增长25.1%。旅游总收入1151亿元,增长26.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8.2亿美元,增长23.6%;国内旅游收入1095亿元,增长26.7%。年末全省共有A级旅游景点(区)355处。

2011

全年入境旅游人数26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6%;国内游客22534.8万人次,增长46.8%。旅游总收入1900.6亿元,增长65.5%。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3.2亿美元,增长60.6%;国内旅游收入1815亿元,增长65.8%。年末全省共有A级旅游景点(区)380处。

2012

全年入境旅游人数33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1%;国内游客2.92亿人次,增长30.2%。旅游总收入2617.8亿元,增长38.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5.6亿美元,增长32.5%;国内旅游收入2519.1亿元,增长38.8%。年末全省共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438处。

2013

全年入境旅游人数38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3%;国内游客3.36亿人次,增长15%。旅游总收入3010.4亿元,增长15.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7.3亿美元,增长15.8%;国内旅游收入2903.2亿元,增长15.3%。年末全省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461处。

2014

全年入境旅游人数40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外国人232.9万人次、增长16.1%,港澳台172.2万人次、增长9%。国内游客3.8亿人次,增长12.8%。旅游总收入3430.1亿元,增长13.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9.6亿美元,增长13.2%;国内旅游收入3309.7亿元,增长14%。年末全省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499处。

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开发战略 杜文清

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开发战略 作者杜文清 指导教师傅先兰 摘要:当前我国旅游事业发展势态良好,随着全国旅游事业的发展,特色旅游和专项旅游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也日益增长。近年来,国内红色旅游悄然兴起并迅速升温,它是从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演化而成的新型主题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安徽是革命老区之一,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国家提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前背景下,开发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对推动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分类,阐述了安徽省红色旅游开发的优势和问题,提出了安徽省红色旅游开发的构想。 关键字: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安徽省 Distribution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Author Du Wenqing Supervisor Fu Xianlan Abstract:Current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s the country's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and special tourism by tourists of all ages, a wide range of growing travel demand page. 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of red tourism quietly and quickly heat up, it was from the organized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evolved a new type of tourism products, the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education and tourism industry product of the combination. Anhui is one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red tourism resources are very rich, this article by introducing an overview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and its a classified,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to explain the advantages of Re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xisting issues discussed Anhui red tourism market overall obj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source markets,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the proposed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Liaoning Province ideas. In the countr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former context,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to create red tourism br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Anhui Provinc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Red Tourism Resources;Development model;AnHui 引言 中国的红色旅游实际上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是由早期瞻仰革命圣地演化而来。20世纪80 年代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而发展。可以说,红色旅游是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doc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通常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尤其是第xx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xx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

《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解读

《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解读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省旅游业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全域旅游和“旅游+”等战略,全面打造“幸福旅游、美丽旅游、智慧旅游、信用旅游”,冲刺万亿元产业,基本建成旅游强省,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旅游新路。 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我省将统筹推进皖南示范区、合肥都市圈休闲旅游区、大别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和皖北文化生态旅游区四大板块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国际水准的旅游精品景区,打造一批国际化旅游精品线路,创造一批顺应世界潮流的旅游业态,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旅游商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经营实力的领军企业。培育5个至10个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力争2020年,国内外游客接待量突破8.8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达到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 为实现《规划》目标,我省将实施“1+1”(一计划一工程)旅游强省决策部署,“一计划”即:5年累计完成旅游项目投资1万亿元,打造山地旅游、湿地旅游、农业旅游、旅游装备制造、会议会展旅游、文化创意旅游、温泉旅游、中医药养生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等10大类产业集聚区,实现省旅游总收入达1万亿元的“111计划”;“一工程”即:重点推进一批国际和国内旅游示范工程,具体包括黄山旅游可持续发展、“万里茶道”旅游兴农、遗产文化旅游等3个国际典范工程和“四个旅游”特色化、黄山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试点、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大别山旅游精准扶贫、皖北塌陷区生态旅游、全球孔子学院研学体验基地、“幸福安徽”大众游、中国新型城镇化旅游、乡村旅游分类施策全域推进、生态旅游试点、低碳全域旅游、旅游商品品牌建设、中医药养生旅游等13项国内试点示范工程。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打造系列重点旅游项目,建立5A级景区备选名单遴选制度,推动巢湖中庙景区、亳州古城景区、皇藏峪景区、寿州古城-八公山旅游区、焦岗湖风景区、

安徽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旅游区布局特点(评优的中国旅游地理学期末论文哈)

安徽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旅游区布局特点 学校:上海海事大学学号:201110710205 班级:经济116 姓名:张国庆 安徽地处江淮咽喉,襟江近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安徽山河壮丽,气候温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安徽全境,将全省划分为淮北(亦称皖北)、江淮(亦称皖中)和江南(亦称皖南)三大自然地理区域。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中部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 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独特丰富的省份之一,自然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璨若星辰,充满着天然神韵和历史魅力。据统计,全省共有国家级、省级各类旅游点260多处。其中,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世界地质公园2处:黄山、天柱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0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采石、巢湖、花山谜窟-渐江、太极洞和花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6处;国家森林公园29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个:歙县、寿县、亳州、安庆和绩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10个:黄山、合肥、亳州、马鞍山、安庆、芜湖、池州、铜陵、宣城和淮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个等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特色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安徽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 一、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一)地文景观 1.山岳形胜 安徽省可划归为皖赣名山旅游区,因而安徽省可以说是以名山著称,名山众多。安徽的名山,虽没有一座列入“五岳”之尊,却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山”、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的黄山,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铁九华”---九华山,道教名山齐云山,汉武帝祭封的“南岳”南天一柱天柱山,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绘的蔚然深秀的琅琊山,天下独有的“海门第一关”长江绝岛小孤山,“相看两不厌”的江南诗山敬亭山,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而扬名的古战场八公山,禅宗发祥地司空山,人间仙境天堂寨,国家级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鹞落坪等名山。以下重点介绍一下黄山和九华山。 (1)黄山 安徽旅游资源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黄山了。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黄山古称黟山,因为山石黑而发亮,古称黟,因此得名。传说古代轩辕黄帝曾在这里修真炼丹,得道升天,于是唐玄宗亲自下令,改名为黄山。黄山跨黄山区、徽州区、歙县、黟县和休宁县两区三县,南北约40公里,东西约30公里,风景区方圆154平方公里,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号称“五百里黄山”。 黄山最大的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特。黄山景区内无处不景、无处不奇,以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四绝”著称于世。徐霞客曾称赞:“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而后天下无山,观止矣。”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黄山作为唯一的山岳风光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论安徽省亳州市旅游资源介绍与开发

论安徽省亳州市旅游资源介绍与开发 摘要:本文是关于我的家乡安徽省亳州旅游资源的介绍和旅游环境的设计开发的论述。通过对我家乡旅游资源的介绍和对旅游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找出解决的方案,为我的家乡的旅游资源的设计提供一些合理地建议,帮助我的家乡更好的发展旅游经济。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安徽省亳州市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旅游作为第三产业,发展越来越快,旅游业在有些地方甚至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支撑当地的经济发展。我的家乡有旅游资源,也有旅游景区,但是我的家乡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全没有充分利用。这是对旅游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家乡经济发展的不负责任。为了响应节约型、资源型社会建设的号召,同时让家乡得到更好的发展,我提一些我对我家乡旅游环境设计的想法。 一、家乡简介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平原南端,四周与河南省商丘市、周口市,安徽省阜阳市、淮北市、蚌埠市、淮南市接壤。亳州是豫皖交界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安徽省三大旅游中心城市之一、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及价格形成中心、国家级中原经济区成员城市、淮海经济区主要城市、全国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正在兴起的一座新兴能源城市。全市现有现代中药、能源化工、农产品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文化旅游等五大主导产业。从商成汤王建都开始,亳州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天下道家文化中心,世界中医药养生之都和中国十大最具有幸福感的城市之一。 二、家乡人文旅游资源 亳州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灿若星晨的风流人物,英雄豪杰、文人墨客。载入中国《历史名人大辞典》的就有近百人,有一代圣君商汤:有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一枭雄曹操;有中医外科鼻祖华佗;有“天资文藻,博文强识”的魏文帝曹丕;有出口成章、七步成诗的曹植;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建安七子”;有在军事上震古烁今的张良、曹仁、曹洪、夏候渊、许褚等;还有代父从军的孝烈将军花木兰;有中国道教上声益极高,被宋太祖称为“希夷先生”的陈抟,此外唐代著名悯农诗绅,画家曹霸,《牡丹史》的作者薛凤翔,清代大书法家梁,也都生于亳州。正是如此才使亳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产生了一大批历史人文景观。 (一)曹氏家族墓群 张园汉墓,是曹氏宗族墓群之一,位于亳州市谯城区魏武大道中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园汉墓,为大型砖结构多室墓,1989年清理发掘,有前室、中室、后室、耳室等11个墓室组成,全部用绳纹砖筑砌。墓门向东,为石结构,门额、门框、门扇均饰有画像石刻。门额雕刻龙虎图,意为避邪镇墓。门框南旁雕刻拥慧侍者。慧,扫帚也,《史记高祖本记》载“太公拥慧迎门却行”,拥慧是迎宾的礼节,表示对来宾的尊重。门框北侧雕捧奁侍者,一侍仆恭敬的捧着妆奁盒。 墓室多为穹隆顶,少数为拱形券顶。墓室之间用拱形券顶相连接。该墓多次被盗,墓内仅清理出土了玉猪、陶罐等文物。

黄山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黄山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黄山市作为安徽省的旅游招牌城市,旅游业对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黄山自然条件优越、文化内涵深厚,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对黄山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为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提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黄山;SWOT分析;可持续发展;旅游业 引言 黄山市是一个美丽而又古老的城市,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和旅游名城。黄山市不仅拥有中国三大区域文化之一的徽派文化,还拥有秀美的自然景观,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着称于世。拥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的黄山市,在城市发展中始终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但是如果不合理开发旅游业,就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通过运用SWOT全面分析黄山市旅游发展的现状,并以此论证可持续发展对其重要性,为黄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若干建议。 SWOT分析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着名学者韦里克提出。它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广和前人的规范研究证实,SWOT分析法也可以应用到政府部门相关领域的战略分析中来。显然,对黄山旅游业进行SWOT分析,也是可行的。 下面将具体分析黄山旅游业存在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黄山市最大的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特,不仅有大自然造就的天下无双的自然景观,还有大量展现中国古老文化的人文景观。 2.旅游资源的积聚性高。黄山市自身的旅游资源积聚性很高,旅游景点多,可游性强。黄山周围,景观簇拥,风格各异,犹如众星拱月。有风光秀丽的太平湖、“山水画廊”新安江、保持原始风貌的国家级“牯牛降”和省级“清凉峰”两处自然保护区以及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 3.品牌优势显着。黄山是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黄山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早已家喻户晓。徽商文化也被看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黄山市政府也积极通过广告、旅游节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知名度。 4.消费市场广阔。安徽位于中国中部,黄山位于安徽南部,向北毗邻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向南有经济实力强大的珠三角地区。安徽省、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安徽的旅游城市的吸引辐射范围较广。近年来,黄山市积极打造休闲度假城市和休闲会议城市,也很大程度地增加其吸引力。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交通不便。黄山市多山区。多山伴随着的是交通的不便。现今黄山的交通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在旅游高峰期,铁路、公路和航空仍然存在着运载量不足的情况。 2.旅游的配套设施不足。配套设施齐全与否是判断一个旅游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黄山市的旅游配套设施虽然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受环境承载量、经济、消费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业的配套设施仍然无法全部满足旅游的需要。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

一、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特征 1、旅游产品结构趋于合理 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世界一流的黄山等自然资源,又有佛教、道教和徽州文化等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发展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培育开发了休闲度假及专项旅游产品,形成了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结构日趋合理。 2、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经过不断地努力,安徽省旅游交通、旅行社、旅游饭店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运输能力及景点通达度得到显著提高,重点旅游区的通讯、水电及食宿等明显改善,旅游服务设施、旅游配套设施、旅游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3、旅游区域合作加强 加大区域旅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谋求旅游业的共同发展。在省内旅游合作方面,黄山、池州、宣城三市签署了区域旅游联动协议,从机制上保证“两山一湖”旅游联动和无障碍旅游区的实现。大皖南、皖江、泛巢湖、合肥经济圈和皖北区旅游建设有了新进展。在省际旅游合作方面,安徽省与江浙沪三省市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黄山加入了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安徽省与湘赣鄂豫四省建立了中部五省旅游共同体。 4、旅游产业地位日益显著 国内游、入境游及出境游全面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安徽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9年旅游总收入908.90亿元,占全省GDP的9.04%,

旅游对经济、就业等贡献率不断提高。同时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加强旅游投资,规范旅游市场管理,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安徽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低,旅游产品单一 安徽省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低、开发水平有待提高,大多停留观光层面的开发上,缺少深层次的文化挖掘和产品提升。在旅游产品中,观光产品占主体,休闲度假、商务旅游及文化民俗观光等旅游产品较少,这既影响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影响消费结构、游客停留时间及支出。 2、旅游收入不平衡,区域发展差异明显 在安徽省旅游业发展中,旅游收入不平衡、区域发展差异明显的问题一直存在,旅游发展南强北弱,旅游总收入南多北少,国内旅游收入与旅游外汇差距大。从旅游总收入看,2009年皖南旅游总收入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45.40%,合肥经济圈占40.35%,皖北则仅占14.25%。从国内旅游收入与旅游外汇的差距看,2009年安徽省国内旅游收入863.78亿元,旅游外汇收入6.64亿美元。从统计数据上看,这个差距还有扩大的倾向。安徽省旅游业的外向度较低。 3、旅游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有待延长 安徽省旅游业以传统行业为主,新型业态开发不足。一些地方的旅游发展主要是依靠饭店、旅行社及景区带动经济,旅游收入单一,产业规模小,产业带动性不强。在发展旅游业时,应强化综合性开发与经营,向旅游的上、下游开发,拉长旅游产业链,改变企业单一的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2—2020 省旅游局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5) 一、规划背景 (5) 二、规划围 (5) 三、规划期限 (5) 四、规划依据 (5) 五、规划原则 (6) (一)全局化视野 (6) (二)差异化定位 (6) (三)市场化导向 (6) (四)可持续发展 (7) (五)协调化发展 (7) 第二章基础分析 (8) 一、资源分析 (8) (一)资源丰富,组合度好 (8) (二)生态良好,尺度丰富 (8) (三)文化突出,主题鲜明 (8) (四)利用不够,转化不足 (9) 二、市场分析 (9) (一)总量快速增长 (9) (二)结构稳中有变 (9) (三)消费形式多元 (9)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 (10) 三、产业分析 (10) (一)统筹力度持续加大 (10) (二)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10) (三)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10) (四)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 (11) 四、机遇与挑战 (11) (一)发展机遇 (11) (二)面临挑战 (11) 五、分析结论 (12) 第三章战略与目标 (13) 一、总体思路 (13) (一)发展思路 (13) (二)发展任务 (13) 二、发展战略 (14) (一)加快产业资本聚集 (14) (二)实施目的地升级 (15)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 (16) (四)强化旅游形象推广 (17) (五)遗产保护与创造 (17) (六)区域旅游一体化 (18)

(一)总体目标 (18) (二)分期指标 (19) (三)产品建设 (19) 四、分区目标 (20) (一)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区 (20) (二)皖江城市带旅游区 (20) (三)经济圈旅游区 (21) (四)皖北旅游区 (21) 第四章布局与产品 (23) 一、空间布局 (23) (一)三心引领 (23) (二)四片联动 (24) (三)十区聚集 (25) (四)六环联通 (30) 二、旅游产品 (31) (一)旅游精品体系 (31) (二)重点旅游线路 (36) (三)产品支撑体系 (39) (四)产业融合发展 (49) 三、各市发展指引 (50) (一)市 (50) (二)市 (51) (三)市 (52) (四)市 (54) (五)市 (55) (六)市 (56) (七)亳州市 (57) (八)市 (59) (九)市 (60) (十)市 (61) (十一)市 (62) (十二)市 (64) (十三)池州市 (65) (十四)市 (66) (十五)市 (67) (十六)马市 (68) 第五章服务要素 (70) 一、旅行社业 (70) 二、旅游交通 (70) 三、旅游住宿 (71) 四、旅游餐饮 (72) 五、旅游娱乐 (73) 六、旅游购物 (74)

(完整版)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 (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 (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四、旅游景观欣赏 (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选择观赏位置 ①距离 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

安徽的旅游资源及其发展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姓名:绿先生摘要:作为一名安徽人,当我打算写点什么去形容她、赞美她的时候。一时间我竟语塞,脑海中只有一句话在不断的闪现“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留下的千古绝唱,意思是一辈子想去人间仙境,可做梦也没梦到人间仙境原来在徽州。也就是说,徽州之美是人的想象力抵达不到的地方。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我想这是对安徽最高的评价了吧,作为一名安徽人,我顿时觉得十分的的自豪和幸运。这句话是古人对古徽州的向往与期盼,在上一个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最富有的人群并不是我们现在的沿海地区,而是徽商和晋商,其中尤以徽商创造的经济文化业绩最为突出。古徽州不仅山川秀丽,文风昌盛,民间习俗也自成一统。走近徽州,步入那一个个由白墙青瓦、高低错落的马头墙、精美的雕刻和让人无限遐思的天井组成的徽州民居,仿佛走进了梦中的故园,回到过往的淳朴岁月。那么今天的安徽又是怎样一番容貌呢?如何加强安徽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对于提高旅游行业素质,增强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安徽位于我国东南部,居近海内陆。处华东腹地。地形复杂,山川壮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北延淮北平原,东临江淮丘陵,西接大别山脉,南迭皖南峰峦,长江、淮河横贯其中。安徽山河秀丽,风光优美,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这为安徽特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情与山水的结合让安徽更加的扑朔迷离,令人向往。 一、浓浓的安徽情 安徽的符号可在下面的一些诗句中体会到: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这些诗句描写的虽是寻常景物,但却惹得多少人向往,不仅仅为的是那份美景,更多的是那份心境那种怡然自得,与世无争的安静和安然。安徽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它已经成为一种记忆、一种情怀深深烙进了文人心里,所有的普通景物在他们的作品中都被赋予了灵性和情感,恍惚间让人相信了一切都可以这么美好。我想最能表达情感的诗句莫过于“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吧。 而安徽另一个不能让人忘怀的便是它的风月文化。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产生于淮河流域的老庄道家学派,与儒家学说一起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两大支柱,徽文化是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文化流派。徽剧是京剧的主要源流之一,安庆的黄梅戏是中国四大戏曲门类之一,池州的傩戏号称“戏剧活化石”,淮河两岸流行的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安徽的美食文化也是古今闻名,比如符离集烧鸡、徽香源烧鸡等以及由此繁生的烧鸡文化。 徽文化: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包括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主要流传在安庆市一带,与京剧、评剧、越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一个剧种。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吸收了京剧、汉剧、昆剧、越剧、评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小辞店》等。

关于安徽省石台县旅游资源的调查

关于安徽省石台县旅游资源的调查——石台县主要景区景点及市场开发情况调查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石台县丰富旅游资源开发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探索其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文章采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方法,以石台县的主要景区景点的开发情况及其旅游市场的几个主要方面的特征为调查对象,同时本文参照了石台县旅游部门有关旅游资源相关数据调查统计表,作者最终从旅游环境、旅游资源的功能、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收入构成这四个方面对石台县旅游资源开发前景提出设想。 关键词: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开发情况,调查

目录 一、石台县主要景区景点及开发情况调查 (1) (一)牯牛降景区 (1) 1. 景区概况 (1) 2. 主要景点及开发情况 (1) (1)门襟综合服务区(入口处) (1) (2)龙门景区 (1) (3)双河口景区 (1) (4) 奇峰景区 (1) (5) 主峰景区 (2) (二) 仙寓山景区 (2) 1. 景区概况 (2) 2.主要旅游资源及开发情况 (2) (1)综合服务区(售票处) (2) (2)天方度假村 (2) (3)大山景区 (3) (4)古徽道景区 (3) (5)龙潭景区 (4) (三)秋浦河沿岸 (4) 1. 基本情况 (4) (1)天方夜潭漂流 (4) (2)世外桃源漂流 (4) (3)怪潭漂流 (4) (4)秋浦河第一漂(古栈道漂流) (4) (5)秋浦河漂流 (5) (6)金水岸漂流 (5) (7)龟石滩漂流 (5) 二、调查方法及过程 (5) (一)重点调查法 (5) (二)典型调查法 (5) 三、石台县旅游市场调查 (5) (一)基本资源概况 (5) 1. 酒店概况 (6) 2 旅行社概况 (7) 3.旅游景点概况 (8) (二)石台旅游市场综合分析 (10) 四、石台县旅游资源开发设想 (11)

安徽旅游资源

课程名: 休闲学姓名: 学号: 院系:

安徽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安徽地处江淮咽喉,襟江近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安徽山河壮丽,气候温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安徽全境,将全省划分为淮北(亦称皖北)、江淮(亦称皖中)和江南(亦称皖南)三大自然地理区域。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中部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丘波起伏,岗冲相间;长江两岸和巢湖周围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 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独特丰富的省份之一,自然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璨若星辰,充满着天然神韵和历史魅力。据统计,全省共有国家级、省级各类旅游点260多处。其中,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世界地质公园2处:黄山、天柱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0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采石、巢湖、花山谜窟-渐江、太极洞和花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6处;国家森林公园29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个:歙县、寿县、亳州、安庆和绩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10个:黄山、合肥、亳州、马鞍山、安庆、芜湖、池州、铜陵、宣城和淮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个等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特色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安徽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 一、全国5A景区及安徽省内5A景区分布(部分):

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一)地文景观 1.山岳形胜 安徽省可划归为皖赣名山旅游区,因而安徽省可以说是以名山著称,名山众多。安徽的名山,虽没有一座列入“五岳”之尊,却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山”、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的黄山,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铁九华”---九华山,道教名山齐云山,汉武帝祭封的“南岳”南天一柱天柱山,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绘的蔚然深秀的琅琊山,天下独有的“海门第一关”长江绝岛小孤山,“相看两不厌”的江南诗山敬亭山,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而扬名的古战场八公山,禅宗发祥地司空山,人间仙境天堂寨,国家级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鹞落坪等名山。以下重点介绍一下黄山和九华山。 (1)黄山 安徽旅游资源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黄山了。黄山景区内无处不景、无处不奇,以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四绝”著称于世。徐霞客曾称赞:“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而后天下无山,观止矣。”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黄山作为唯一的山岳风光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二)水域风光 安徽的水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巢湖,“水上画廊”新安江,“黄山情侣”太平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花亭湖,还有“碧水东流至此回”的“长江三矶”之首采石矶,“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等等。 1.江河溪涧 新安江,位于省境南部,发源于休宁县内,为浙江省钱塘江正源,向东经新安江水库流入钱塘江,境内流长240公里,流域面积6400平方公里,支流多为源短流急的山溪性河流。新安江素以水色佳美著称。江水四季澄碧,清澈见底。夹江两岸,群山蜿蜒,翠岗重叠,山势各殊万态,谷多飞瀑流泉。唐孟浩然诗云:“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游览新安江,既可领略水光山色的清幽奇秀,亦能一览众多的人文胜景。上游的屯溪区古城市区依山面江,有闻名天下的老街、戴震纪念馆和程大位故居。顺江而下,有新安士族发源地簧墩,徽商源地“渔梁坝”,“父子尚书”的故里歙县雄村。下游的深渡镇是黄山市重要的水陆码头,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旧式街衢。此外,安徽境内还有长江、淮河等重要河流。 2.胡泊水库 巢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与淮河两大河流之间,属长江下游左岸水系,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基本形状如鸟巢状,故得名巢湖。其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水域面积约769.5平方公里,为安徽境内最大的湖泊,是皖中著名的旅游胜地。它烟波浩渺,白帆点点,宛如一只碗夹在长江和淮河之间。湖中央有姑山,姥山两个岛屿,湖四周有半汤,香泉,汤池,三大温泉和太湖山,鸡笼山,冶父山,天井山四个国家森林公园,还有仙人,紫薇,王乔,华阳,伯山五大溶洞。这些天然奇观,点缀着巢湖沿岸。 3.瀑布泉点 安徽的瀑布泉点资源也算丰富,著名的泉点有黄山温泉、巢湖的有全国“四大温泉”之一称号的半汤温泉、和县香泉、庐江汤池温泉等;著名的瀑布有黄山的瀑布群,九华山落差最大、最壮观的七布泉瀑布和有“九华第一景”之称的桃崖瀑布,花亭湖畔最雄伟的九龙涧瀑布等。

旅游市场调研

第二章旅游市场调研 知识目标 理解旅旅游市场营销调研的含义及作用; 识记旅游市场营销调研、旅游市场预测的内容与步骤; 掌握旅游市场营销调研、旅游市场预测的方法。 技能目标 能够针对某一具体的营销活动为旅游企业制订营销调研计划; 能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为旅游企业进行市场预测 第一节旅游市场调研概述 一、旅游市场营销调研的含义 旅游市场调研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记录、整理、分析和报告有关旅游市场的各种情况、信息和资料,以了解旅游市场发展变化的现状和趋势,解决旅游企业面临的市场问题,为旅游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活动。 二、旅游市场调研的类型 1.全面调研 也称市场普查,是对所要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逐一的、普遍的、无一例外的调查。全面调研能获得较为完整、全面、系统的总量资料。 2.非全面调研 是对调查对象中的部分单位进行调研。其优越性在于选择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做调查,因此可以节约成本,且运用起来比较灵活,效果较好。非全面调研又可分为重点调研、典型调研、抽样调研等几种形式。 三、市场调查的内容 市场调查的内容涉及到市场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有:(一)市场环境的调查

市场环境调查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学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等。具体的调查内容可以是市场的购买力水平,经济结构,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风俗习惯,科学发展动态,气候等各种影响市场营销的因素。 (二)市场需求调查 市场需求调查主要包括消费者需求量调查、消费者收入调查、消费结构调查、消费者行为调查,包括消费者为什么购买、购买什么、购买数量、购买频率、购买时间、购买方式、购买习惯、购买偏好和购买后的评价等。 (三)市场供给调查 市场供给调查主要包括产品生产能力调查、产品实体调查等。具体为某一产品市场可以提供的产品数量、质量、功能、型号、品牌等,生产供应企业的情况等。 (四)市场营销因素调查 市场营销因素调查主要包括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的调查。产品的调查主要有了解市场上新产品开发的情况、设计的情况、消费者使用的情况、消费者的评价、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产品的组合情况等。产品的价格调查主要有了解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情况,对价格策略的反应等。渠道调查主要包括了解渠道的结构、中间商的情况、消费者对中间商的满意情况等。促销活动调查主要包括各种促销活动的效果,如广告实施的效果、人员推销的效果、营业推广的效果和对外宣传的市场反应等。 (五)市场竞争情况调查 市场竞争情况调查主要包括对竞争企业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同类企业的产品、价格等方面的情况,他们采取了什么竞争手段和策略,做到知己知彼,通过调查帮助企业确定企业的竞争策略。 四、市场调查的方法 市场调查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访问法和问卷法。 (1)观察法 是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它是由调查人员根据调查研究的对象,利用眼睛、耳朵等感官以直接观察的方式对其进行考察并搜集资料。例如,市场调查人员到被访问者的销售场所去观察商品的品牌及包装情况。 (2)实验法 由调查人员跟进调查的要求,用实验的方式,对调查的对象控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对其进行观察以获得相应的信息。控制对象可以是产品的价格、品质、包装等,在可控制的条件下观察市场现象,揭示在自然条件下不易发生的市场规律,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市场销售实验和消费者使用实验。 (3)访问法 可以分为结构式访问、无结构式访问和集体访问。

安徽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安徽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通过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安徽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障碍的研究,从而提出了安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标签:安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障碍;对策 旅游业是对人文和环境要求很高的行业,因此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旅游业的长久发展。但目前已经出现了与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现象,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可能影响和制约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1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Globe·90国际大会上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和基本框架。1999年世界旅游理事会、地球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共同下的定义是:满足现代旅游者和旅游地区的需要,同时增加和保护未来人机会的旅游。要想实现可持续旅游,要对资源进行科学管理,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还要维护生物多样性、生命支持系统、以及文化完整性、基本的生态过程。2001年联合国认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在长期内仍然保持活力而不會以可能阻止其它活动和过程的成功发展的方式,使(人或物质的)环境发生退化和改变。目前对旅游可持续发展还没有统一的表述,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国内外学者都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问题。 2 安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2.1 安徽省旅游资源概况 安徽民谣“两根筷子夹着碗,屏障在西也在南,东面不平北边平,黄山胜过九华山”。概括了安徽省的旅游地理面貌。长江和淮河像两根筷子,巢湖似碗,西面的大别山和东南面的天目山如屏,北面是一马平川的江淮大平原。而黄山和九华山是安徽最有名的风景名胜区。安徽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属于国内少有的旅游资源富集区。有世界遗产地2处;有黄山、九华山等10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天堂寨、太平湖等29处省级风景名胜;有新四军军部旧址、宏村、西递村等36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寿县、绩溪等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5个国家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地质公园、5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安徽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处于南方与北方的过渡地带,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南部地区山清水秀,以“两山一湖”(典山、九华山、太平湖)为代表,北方地区以文物古迹为最,曹操故里、成汤古都等。 2.2 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2010年第一季度全省共接待游客总数3697.15万人次,同比增幅32.80%,旅游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皖政〔2011〕3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精神,加快推进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依据《安徽省旅游条例》,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旅游业发展的人本化特质、多功能特点、开放性特征,把我省旅游业建设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着力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融合升级;着力扩大产业规模,加快培育旅游经济增长点;着力推进资源整合,促进全省旅游业协调发展;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增强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着力强化政策创新,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努力加快旅游强省建设,为安徽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相结合。健全政府引导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宏观机制,完善合理配置旅游资源的市场机制,全面构建政府引导、行业自律、社会力量参与的旅游发展机制。 坚持扩大规模与提升效益相结合。加快培育旅游市场主体,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同时,推广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应用,带动旅游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一方面,集中力量打造具有区域牵动力的旅游知名品牌、重点项目和精品线路,实现优势资源优先突破;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皖北旅游等,推动全省旅游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产业融合和资源整合相结合。加快推动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拓展旅游新领域和发展旅游新业态,以产业融合带动资源整合。 坚持深化改革与开放合作相结合。深入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化解旅游资源开发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合作,吸引各类资本进入旅游产业各个环节,以改革开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要素的集聚,激发旅游产业发展活力。 坚持依托资源和创意创新相结合。科学开发旅游资源,深度谋划旅游项目,大力促进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与现代科技、动漫创意的结合,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表现力和吸引力。

旅游散客市场状况分析调研报告

旅游散客市场状况分析调研报告 旅游散客市场状况分析调研报告 权威部门分析和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散客在旅游比例将突破70%,成为旅游市场的主角。因此,认真分析散客旅游的起因与发展态势,探讨市场开发的营销策略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一、散客及其产生的原因散客意为去异地独立旅游者,这种旅游往往预付一定旅费,没有陪同,人数多在5人以下,但在某些地方如遇游客要求,也可提供导游服务。有时也被称为异地个人旅游,即个人或家庭按照特别拟订的旅游计划单独进行或由一家旅行社承办,根据和旅游批发商一同制订的旅游计划进行的旅游。实际上,由于散客没有明确的定义,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界定,如以包价形式、团队规模、委托形式、销售方式以及组团地点等为标准,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散客旅游都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但旅游产品的购买上强调“点菜式”或“量体裁衣式”,游客自愿结合,自定路线,“随走随买”,而非一次性付清旅行费用或完全被动接受既定的旅游项目。散客旅游的发展是旅游业进入更高层次、更新阶段的产物,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由于老弱游客、初次出游者以及语言障碍等因素的存在,团体旅游不可能完全消失,但其规模将会缩小,团体模式也将有所改变。在团体旅游与散客旅游的并行发展中,前者会不断结合散客特点,向后者经营方式的方向作出相应调整,产生介于团体或散客旅游之间的中间形式,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三、我国散客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当前,我国发展散客旅游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回运力紧张,交通票预计周期长,变更率高,购买困难;其二,社会服务体系欠发达,景点缺乏规范化的标识,卫生状况堪忧;其三,信息和通讯服务有待改进,缺少对散客的咨询系统等。因此,我国散客旅游市场的开拓必须认真分析散客需求特点,在经营思想和经营方针上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一)散客旅游市场的调研。由于缺乏对我国散客旅游市场的研究,造成了旅游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上的混乱,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当前,应将市场调研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予以应有的重视。通过对主要客源散客的旅游目的、社会经济特征、行为特征以及客源流向等进行深入的调查,系统地搜集有关散客旅游供求方面的信息,从而确定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以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营销策略和目标。(二)产品策略。散客与团队游客的主要区别在于:团客购买组合完整的旅游产品;而散客则是分散购买产品的个别项目,再加以随意组合。因此,旅游企业应努力设计多种旅游产品供游客选择,在产品结构上,可以采取零星委托式、自选式、组合式、定制式等多种模式,由散客按其所需自由组合。以黑龙江冰雪旅游为例,可以开发出不同的专题旅游,如以冰灯游园会为中心,推出以冰雪艺术、冰雪娱乐、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经贸为内容的哈尔滨冰雪节,游客可以不受团队旅游集合时间的限制,时间充裕,充分领略冰雪旅游的魅力。以冰雪为专题也可以组织镜泊湖、桃山、亚布力等地各具特色的冰雪旅游项目,镜泊湖的冰瀑与桃山、亚布力的高山滑雪场具有不同于平地人工冰景的意蕴,可以丰富冰雪旅游的内容,使游客有充分选择余地。(三)价格策略。传统的全包价旅游形式,随着旅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已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尤其是我国全包价旅游的直观报价高于海外旅游商普遍实行的半包价旅游的报价,给海外游客以中国旅游高价位的错觉,从而影响了海外客源市场的开拓。散客旅游的支付方式是“现付现享,零付零享”,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也高于团客。因此,散客市场的开发在价格策略上主要应发挥好价格杠杆的良性调节作用,采用灵活的作价方式。此外,一些过去只对团队的价格策略也可以经过改造而移植到散客市场上来。1.区别不同时间实行差价。如对散客,旅游淡、旺季实行浮动价,淡季客房优惠,连续住宿越多,价格越优惠。景点门票周末价高于平时等。2.区别不同空间实行差价。如旅游热、温、冷点实行不同的定价。3.小包价团。指游客预付部分旅费,由组团社提供南罨痉窈脱≡裥月糜蜗钅俊k南罨痉裰附铀汀⒍⒍俊⒍绮秃徒煌ㄆ保≡裥凿老钅糠帧耙蝗沼巍薄⒍鞍肴沼巍钡取q≡裥韵钅康チ校患迫胱酆习壑校慰涂梢愿菪枰孕写怼?.一地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