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申请书 (教育实践类)

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申请书 (教育实践类)
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申请书 (教育实践类)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以“点、线、面、体”自我评估为核心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实施效果 一.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1000字) 成果简介:开展自我评估是教育部“五位一体”评估制度的基础。南昌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当中,牢固树立质量立校、质量强校理念,立项研究,积极实践,先后开展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点)、专业综合评估(线)、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面)、学校基本教学状态数据监测(体)的自我评估工作,构建了以“点、线、面、体”自我评估为核心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持续有效地开展校内自我评估,对教学质量进行常态监测和持续改进,有效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 该体系由教学决策、资源保障和教学执行、监控督导和教学评估、信息反馈等四个子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见图1),以“点、线、面、体”自我评估系统(质量评价与诊断)为核心,在教学质量信息收集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自我评估,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过程进行综合评价与诊断,然后通过质量反馈及修正系统进行改进。自我评估坚持每年进行(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每学期开展),实现了对教学质量的全方位、全过程常态监测,在“质量信息收集—自我评估诊断—评估信息反馈—调控与修正” 的闭环管理模式下,实现了对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能够实现教学质量“常态监测、自我诊断、自我调控、持续改进”的功能。

项目实施过程,制定了覆盖教学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涵盖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度,建立了定量与定性结合定量为主的结果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合纵连横的全贯通的评价组织机构,建设了基本状态数据与时点评价数据相结合的结果呈现平台,形成了评价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持续改进机制,在提高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投入、本科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管理水平、本科生培养质量、优化专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图1 南昌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示意图本成果以问题为导向,旨在破解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难题:

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附件3 编号□□□□□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申报书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推荐单位(公章) 推荐时间年月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制 二〇一七年七月 成果完成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一、本人自愿参加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

承诺对填写的《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保证没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如有问题,一切责任由本人承担。 二、本人完全了解《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奖励实施细则》的要求,本承诺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特授权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奖励工作办公室行使如下权利:保留并向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公布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申报成果;允许研究成果被他人查阅和借阅;允许将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试验和培训。 成果完成人签字: 成果完成单位盖章: 年月日

一、成果类别 (一)在下列所属基础教育阶段中打“√”(限选一项) □1 学前教育 □2 小学教育 □3 初中教育 □4 高中阶段教育 □5 特殊教育 □6 民族教育 □7校外教育 □8专门教育 □9其他(如成果内容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阶段或领域,或涉及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等) (二)在下列所属改革与实践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1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2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 □3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 □4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 □5中小学教学研究 □6中小学学生发展研究 □7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8中小学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改革 □9特殊教育改革与研究 □10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11幼儿园保育教育 □12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 □13 幼儿园教育评价 □14幼儿家庭教育指导 □15幼儿园教学研究与指导 □16其他 (三)在下列所属学科中打“√”(限选一项) □1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含小学1-2年级品德与生活(道德与法治)、小学3-6年级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初中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等) □2语文教育

XX大学教学成果奖申请书【模板】

附件1 XX大学教学成果奖申请书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人 成果完成单位 推荐等级建议 推荐单位(盖章) 申请时间______年____ 月___ 日成果科类大类:_________小类:__________ 代码□□□□□□

XX大学教务处制

填写说明 封面 1.成果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教学成果如为教材,在成果名称后加写(教材)。 2.成果完成人、成果完成单位: 集体完成的成果,成果完成人和完成单位按照其贡献大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顺序排列。 3.推荐等级建议:指成果申报单位依照XX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的各奖励等级标准的要求,在单位评审的基础上,向学校提出的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推荐建议。 4.推荐单位:指学院(系)、中心、部处等成果推荐单位。 5. 成果科类:成果科类是评选成果奖时分组的重要依据,请按“成果所属科类代码”中的规范要求填写。 6. 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ef,其中: ab:成果所属学科大类代码: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史学—06,理学—07,工学—08,农学—09,医学—10,管理学—12,艺术学-13,其他(政治思想教育、素质教育、评估、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创业教育等)—14。 *科类代码(规范)与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教高[2012]9号)的学科代码(规范)一致。填写科类代码一般应按成果所属学科归类。 c:成果完成人为一个人填1,两个人填2,三个人填3,四个人填4,五个人填5,其它填0。 d:成果属普通教育填1,继续教育填2,其它填0。 e:成果属高职高专教育填1,本科教育填2,研究生教育填3,其它填0。 f:成果内容属教书育人填1,教学改革填2,教学建设填3,教学管理填4, 其它填0。 *填写编码时,不得少填、多填或错位填写,若编码中某一项无法填写,请在这一位填W。 一、成果简介 1.成果曾获奖励情况:指获校级及以上的教学奖励,但不包括商业性的奖励。 2.成果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开始研制日期;完成时间指成果开始实施(包括试行)或通过验收、鉴定的日期。 3.主题词:填写3至7个与推荐成果内容密切相关的主题词,每个词语间应加“;”号。 4.成果主要内容: 是考核、评价该成果是否符合获奖条件的主要依据,字数一般不超过1000个汉字。凡涉及到该项成果实质内容的说明、论据及实验结果等,均应直接叙述,不要采取“见**附件”的表达形式。 5.创新点:是成果详细内容在创新性方面的归纳与提炼。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每个创新点的提出须是相对独立存在的。字数不超过400个汉字。 6.应用情况:应在栏目内,就成果的应用、推广情况及预期应用前景进行阐述,或就成果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书刊中的评价及引用情况进行阐述。 二、主要完成人情况 1.主要完成人情况,是核实申请XX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主要完成人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依据,应按表格要求逐项填写。 2.主要贡献:应在栏目内如实地写明该完成人对本成果做出的贡献。

教学成果奖申报须知

教学成果奖申报须知 教学成果的名称 教学成果的名称是该成果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应尽量简洁明了,好记易懂,并能概括成果的属性和内涵。恰当的名称能起到对成果 ?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它的每一个词或字都应反复推敲,力 求准确、精辟。成果名称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 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省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以上的教材, 成果名称一栏填写书名并在书名后注上?教材?字样即可。如:高 等数学(教材)。 在历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工作中,申报校、 省级奖及国家级奖的成果,在名称上出现过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名称繁杂。有些申报者为了全面反映成果的内容,把名称搞得 很繁杂,成了内容提要,此类名称既不好懂也不好记,难以给人印象。 名称通用化。名称几乎哪个成果都可以用,不能反映成果的属 性和特征。如:?教书育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科研、生产 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等。这些名称如果加上?××学科?、?××专业(课程)?等,就比较完整了。 名称与内容不符。有的名称成了时髦名称的堆砌,把?全方 位?、?立体式?、?整体优化?、?多媒体?等时髦名词几乎全 用上了,而成果的内容却没有这方面的体现,成了所谓的?戴着时 髦名词大帽子下面的‘成果’?。 1

名称如口号。如:?面向四个现代化的教学?、?迎接二十一 的挑战?等,这样的名称不能反映成果的属性和内涵,常常出现 ?文不对题?的问题。 半截名称。有的名称过于简单。如:?本科生教学?、?小提 琴演奏?等,此类名称只反映了成果的属性,未体现其内涵。如果 改成?本科生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小提琴演奏教学的改 革?,就完整了。 成果名称实为论文名称。如前所述,教学成果实际应由两部分 组成的,即论述成果的论文和成果的实践。有些成果却用了论文的 名称,不能反映实践的内容。如?××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若将成果的名称改为:?××课程 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二 者就协调统一了。(具体要求详见《教育部关于认真做好2005年高 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通知》附件4:《国家级教学成 果奖推荐书》等填报说明) 教学成果的介绍 教学成果的介绍,就是将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情况,按照文件规 定的具体条件,对成果进行较全面系统的反映,应包括: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实践效果、推广价值等各个方面。 每项教学成果都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在创 造性的劳动中取得的,他们个人(或集体)在取得成果的过程中, 都付出了长期艰苦的努力,他们中的大多数,就其在劳动中的思想、态度、行为而论,都是很值得表彰的,但我们介绍的是教学成果, 而不是取得成果的个人(或集体)的先进事迹,因此,介绍不宜成 为某人(单位)先进事迹的综述。 2

中央党校研究生科研成果优秀奖评奖规定(第二次修订)

研究生科研成果优秀奖评奖规定 (1999年8月制定,2015年5月修订,2017年9月第二次修订)为提高中央党校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特设立研究生科研成果优秀奖。 一、评奖条件 (一)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发表优秀科研成果; (三)遵纪守法,自觉执行学校和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 (四)在校的博士研究生(含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包括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代培生; (五)在评奖指定日期范围内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学术成果,且未违反学术道德与规范。 二、本奖设一、二、三等奖 本奖以年级为单位评出各年级的奖等。 一等奖人数为参评总人数的10%,二等奖人数为参评总人数的15%,三等奖人数为参评总人数的25%。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分别评比;对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 一等奖获得者必须在研究生院认可的核心期刊目录所收录的学术期刊中至少发表一篇论文。

三、科研成果的认定: (一)时间范围: 1、每年6月份对毕业年级的科研成果进行评比,时间范围为上年度9月1日至当年度5月31日; 2、每年9月份对二、三年级的科研成果进行评比,时间范围为上年度9月1日至当年度8月31日。 (二)科研成果的种类: 1、学术论文:包括独著与合著,以书代刊杂志,公开出版的学术论文集,由学术委员会认可的学术会议宣读论文或论文集,期刊论文必须发表在学术委员会认可的学术性期刊、综合性期刊或省级以上报纸的理论或学术专栏上,期刊与报纸必须能且仅能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期刊查询与报纸查询中查询; 2、学术著作:包括独著、合著与编著著作; 3、科研课题:包括主持的课题与参与的课题,以立项时间为准; 4、译文与译著:由学术委员会认定。 (三)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构成科研成果: 1、证成或证伪某个学术命题; 2、阐释某个学术概念,或者从学术角度阐释某个非学术概念; 3、建构某个理论框架; 4、运用学科理论解决实践中的某个问题; 5、跨学科、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6、运用学科理论进行的社会调研所撰写的调研报告;

研究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标准

研究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标准 研究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标准一、研究生发表高层次水平论文奖励标准1.2020 届毕业生且发表论文未用于学业奖学金评选: 学生本人一作或通讯作者,第一作者的署名单位为浙江工商大学,奖励额度标准根据《浙江工商大学高层次教学、科研成果计分奖励办法》以及其补充规定中的科研计分*1000 元所得。学生本人二作,导师一作的情况,奖励额度减半。 2.非 2020 届毕业生的在校生: 由于非毕业生的科研成果会用于学业奖学金的评选,故符合统计要求的论文发放200 元的申报津贴。 3.经审查,若论文期刊级别、申报者排名、第一导师的姓名等信息填错,则视为弄虚作假,取消奖励。 二、研究生发明专利奖励标准 1.2020 届毕业生已授权发明专利且未用于学业奖学金评选: 学生本人为第一发明人,且第一署名单位为浙江工商大学的国内、国外授权发明专利成果,奖励额度奖励额度标准根据《浙江工商大学高层次教学、科研成果计分奖励办法》以及其补充规定中的科研计分*1000 元所得。学生本人为第二发明人,导师为第一发明人的情况,奖励额度减半。 2.非 2020 届毕业生的在校生: 由于非毕业生的科研成果会用于学业奖学金的评选,故符合统计要求的已授权专利发放 200 元的申报津贴。 3.经审查,若申报者排名、第一导师姓名等信息故意填错等弄虚作假情况,则取消奖励。 三、研究生学科竞赛获奖标准浙江工商大学 A 类学科竞赛获奖学生奖励标准 单位:元获奖等级比赛类别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国家级参赛学生团队 10000 5000 3000 1500 省级参赛学生团队 3000 1500 1000 600 注: 根据《浙江工商大学学生科技竞赛管理办法》(浙商大教〔2017〕377 号)进行奖励。参赛学生团队奖是按参赛队发放,3 人及以上的参赛队按上述标准计发,3 人以下参赛队的按 3 人标准参赛人数折算后计发。其中,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三个竞赛项目由校内其他归口部门发放奖励。 附:2019 年研究生 A 类学科竞赛清单序号竞赛名称主办方 1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 中国 MPAcc 学生案例大赛 3 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 4 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奖(教育实践-同济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教育成果奖(教育实践类) 教学成果报告 成果名称:交通运输领域硕士层次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成果完成人:吴娇蓉陈以一刘建新黄雨王玮 成果完成单位:同济大学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教育成果奖(教育实践类) 教学成果报告 成果名称:交通运输领域硕士层次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成果完成人:吴娇蓉陈以一刘建新黄雨王玮 成果完成单位:同济大学 目录 1. 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 (1) 2. 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 (1) 3. 创新点 (7) 4. 推广应用成果及贡献 (7) 5. 相关支撑材料 (11)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特定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自2009年起,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工程资格对接就列为全国工程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深化综合改革的任务之一。围绕该任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制定了硕士层次专业认证标准(2014),构建了本领域的“专业认证体系”,实证本领域建立和实施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是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的有效路径。推动了专业学位教育适应工程界对研究生执业能力达成要求的教育改革。为新一轮交通运输专业学位标准、培养方案制定奠定良好基础。 1. 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 1)传统以保障条件和优秀学生为关注点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与专业整体培养质量的认定存在一定脱节。 2)行业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与校内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缺乏有机联系。 3)本科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差异,导致本科认证标准难以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教育认证要求。 2. 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 1)以尊重多元价值为核心,以建立协商机制为载体的工程专业教育整体质量“合格”检验体系。 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且教育评价经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积累,当前已进入以回应各种与评价利益相关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表-“12324”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与实践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 武汉理工大学 成果科类:工学 申报等次:二等奖 成果名称:“12324”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与实践 完成单位:(1)武汉理工大学___、(2)_______、 (3)____ 成果主要完成人:梁传杰、刘勇波、王卫华、马廷奇、吴建锋、沙成彧、范涛、王发洲 姓名专业技术 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均 教学工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梁传杰研究员武汉理工大学 研究生院 参与教学改革的整体方案设计,参与课题研究、 论证;撰写相关的研究论文,修改课题研究报告 刘勇波助理研究员武汉理工大学 研究生院参与教学改革的设计、论证,提出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体系优化的具体方案,提出研究生公共实验课程教学平台总体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提出研究生工作站“分级管理、四级递进”的建管模式并组织实施;制订专业实践的相关制度文件,具体主持整个课题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王卫华教授武汉理工大学 研究生院提出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方案,并组织实施。提出修订完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组织开展工程硕士课程体系优化与平台、课程建设,指导实施“1.5+1.5+1”三阶段进阶培养模式,协调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与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参加课题论证、研究和研究报告的修订 马廷奇教授武汉理工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负责全日制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的前期调研和相关理论研究;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校内外比较研究工作 吴建锋教授武汉理工大学 研究生院 参与项目的总体设计,总体协调教改项目的实 施,参与研究报告的修订 沙成彧助理研究员武汉理工大学 研究生院 具体组织公共实验课程教学平台建设和验收工 作,组织研究生工作站的评估工作,组织实验课 程、案例库、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组织专业实践 管理,参与课题研究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范涛讲师武汉理工大学 研究生院 参与教学改革的整体方案设计,参与课题研究、 论证;修改课题研究报告 王发洲教授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 推进材料工程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附件 成果名称:激发学术志趣培养领跑人才:“学堂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推荐序号:11025 附件目录: 1.教学成果报告(不超过5000字,报告名称、格式自定) 2.教学成果应用及效果证明材料(仅限1份)

附件1 教学成果报告 成果名称激发学术志趣培养领跑人才:“学堂计划”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袁驷/丘成桐/朱邦芬/张希/施一公/姚期 智/郑泉水/张文雪/苏芃 成果完成单位清华大学 2018年4月

根据党和国家的人才总体战略以及清华大学的发展定位,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中央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努力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2009年,清华大学推出了“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学堂计划”)。2010年,清华大学被批准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在中组部和教育部的指导和支持下,清华大学认真研究总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以“学堂计划”为载体,分别建立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和钱学森力学班,以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清华学堂”作为专用教学场所,努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实施“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领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在已有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的办学经验基础上,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力学等基础学科领域,每年动态选拔有志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优秀本科生,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1、创立了“领跑者”理念,引导学生追求卓越 “学堂计划”提出了“领跑者”理念,“领跑者”理念即让优秀学生作为“领跑者”,带动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领跑者”理念是“学堂计划”的核心理念。学校把进入“学堂计划”的学生定位为“领跑者”,希望他们努力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既要在“跑”中体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与追求,又要在“领”中表现出厚德载物的使命和责任;并告诫他们“领跑者”的五个“不是”五个“是”:不是光环,是使命;不是荣誉,是责任;不是娇宠,是磨练;不是圈养,是放飞;不是孤傲,是引领。让优秀的学生领跑,让所有的学生优秀——这是“领跑者”理念的根本和终极的追求。这一理念已被大家广泛认可,也成为国家“拔尖计划”的基本理念。 2、开展了综合教学改革,推动计划顺利实施 1)建立了科学的学生遴选机制 探索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术兴趣和发展潜质,

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成果名称: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 成果完成单位: 一、理论依据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社会对职业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共同关注的课题。 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重点体现在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技能竞赛的重要性,通过技能大赛既能促进教师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及教学水平,又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技能竞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此,我们积极探索基于专业技能大赛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在学校深化教学改革上办出自己的特色,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基本内容 技能大赛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个舞台上职业能力、职业精神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能有幸参加大赛的学生固然是佼佼者,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大赛带给我们教学改革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全方位的职业技能提升机制。注重传导“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利用先进技术软件和装备,在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完成技能大赛的项目训练与任务整合。在技能大赛的训练中,学生对于工作岗位职责及流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未来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通过技能大赛促进教师关注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关注行业企业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方向,促进教师对于行业新发展新工艺新技术的学习,对于教学内容的更新补充完善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的素质提升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思路。 三、实践效果 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以来,我们连续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在此过程中提升了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更新了教学理念,并自主开发技能大赛训练的教材与训练计划,保留了宝贵的训练经验,对于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认识。学生通过技能大赛,提升了专业技能,充分发掘了自身的潜能,也通过省技能大赛获奖,给一部分学生提供了更高的平台,能够获得高职院校乃至本科院校的免试入学机会,从而在学业的道路上得到了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四、成果创新点 我们通过与企业深化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制定教学计划,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为学院锻造优秀竞赛良才的同时,让广大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适应各种生产任务。

研究生国奖评选标准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办法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为发展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的奖励普通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的奖学金。为做好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工作,现根据《四川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暂行)》的具体要求,结合外语专业特点制定本评选办法。 一、奖励标准、参评对象及基本条件 1.奖励标准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2万元。 2.参评对象 外国语学院注册在校的二、三年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学院硕博士连读的博士一年级学生可以参加评选,参评学习成绩及科研成果以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最后一年为准,同硕士研究生一起参评,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委托培养、在职类硕士研究生不参加评选。 3.参评基本条件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同学可以申请参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2)学习成绩优异。认真执行研究生的培养计划,积极参加专业课、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教育课的学习。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至少修满20个学分,第二学年修满全部学分。若有任何一门课程第一次考试不合格不得参评。参评者专业课程(不含“二外”)考试成绩原则上应在75分(含75分)以上,但在其他条件满足的条件下,允许有一门课程的成绩在70-75分之间。如果是一学年(两学期)课程,在两次考试都及格的情况下可以平均成绩计分。在北大版及以上级别的核心期刊(正刊)上发表以四川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学生本人为唯一署名人,或本人为第一署名人、导师为第二署名人的学术论文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考试成绩的要求可适当放宽。由教务干事提供成绩证明。 (3)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积极参加学院统一组织的各级各类学术活动(包括讲座、学术会议和自讲)。截止到参评开始的时间,如果英语专业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次数少于12次,它语种学生根据当年学术活动的实际情况而定。由各研究方向负责学生严格把关签到记录,迟到半小时的一律不予签到,也不得请他人代签。在校外参加的学术活动需提供有相关单位盖章签字的书面证明。所有签到记录由年级负责人审查汇总后统一提交给学院公示。参评者应至少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完成一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有参评者的研究成果必须以四川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否则不纳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参考范围。已经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已经取得其他高水平科研成果者优先。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学年评选一次。同一学年内,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原则上不再参与当年学校各类社会奖学金、助学金的评选(社会奖助学金设立者坚持允许获奖学生兼得多项奖助学金的除外)。 二、名额分配办法 由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按照年级、专业方向及学生人数进行划分。 三、计分办法 在达到上述条件、具备了申请参评资格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创新成果突出的可获得加分。学习成绩、科研创新成果认定时间为参评时间所在学年的上一学年,

贵州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附件3: 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成果奖 申报评审书 成果名称《中国水族文学作品选》 所属阶段 D.高中教育 成果类别 C.课程资源 成果主持人承广 所在单位省三都民族中学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省三都民族中学 推荐时间2016 年12 月 5 日 省教育厅制 2016年9月

成果持有者承诺书 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 对填写的各项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成果主持人签字:承广 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周凤让 2016 年12 月 6 日 填表说明 1.所属阶段 A.学前教育 B.小学教育 C.初中教育 D.高中教育 E.其他(指成果容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阶段或领域,或涉及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等) 2.成果类别:指基础教育各阶段教学成果主要涉及的具体领域,依照教学活动的若干要素细分为如下类别。 A.学习策略、 B.教学模式、 C.课程资源、 D.教学方法、 E.评价方式、 F.课程改革、 G.心理机制、 H.儿童游戏、 I.习惯养成、 J.道德修养、 K.技术教育(不包含职业教育领域)、 L.专业发展、 M.教学管理、 N.教师评价、 O.学生评价、 P.家庭教育、 Q.幼儿发展、 R.特殊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S.留守儿童、 T.其他(基础教育教学活动的其他领域) 3.成果主持人以个人名义申报的教学成果,请填写个人;以单位名义申报的教学成果,请填写单位全称;为保证教学成果的权属明确,本栏目若出现多个名称的,将予淘汰。 4.主要参加者以个人名义申报的成果,主要参加者人数不能超过9人;以单位名义申报的成果,主要参与单位不能超过3个。

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

成果名称: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 实践 成果完成人: 成果完成单位: 一、理论依据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社会对职业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共同关注的课题。 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重点体现在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技能竞赛的重要性,通过技能大赛既能促进教师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及教学水平,又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技能竞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此,我们积极探索基于专业技能大赛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在学校深化教学改革上办出自己的特色,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基本内容 技能大赛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个舞台上职业能力、职业精神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能有幸参加大赛的学生固然是佼佼者,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大赛带给我们教学改革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全方位的职业技能提升机制。注重传导“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利用先进技术软件和装备,在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完成技能大赛的项目训练与任务整合。在技能大赛的训练中,学生对于工作岗位职责及流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未来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通过技能大赛促进教师关注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关注行业企业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方向,促进教师对于行业新发展新工艺新技术的学习,对于教学内容的更新补充完善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的素质提升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思路。 三、实践效果 践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以来,我们连续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在此过程中提升了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更新了教学理念,并自主开发技能大赛训练的教材与训练计划,保留了宝贵的训练经验,对于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认识。学生通过技能大赛,提升了专业技能,充分发掘了自身的潜能,也通过省技能大赛获奖,给一部分学生提供了更高的平台,能够获得高职院校乃至本科院校的免试入学机会,从而在学业的道路上得到了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四、成果创新点 我们通过与企业深化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制定教学计划,聘请企业的能工巧 匠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为学院锻造优秀竞赛良才的同时,让广大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适应各种生产任务。 我们技能大赛所使用的教材,是指导老师根据行业标准和操作流程,并结合学 生实际情况自行编写的,这样对于学生进行自主训练、教师的辅导提供了便利。

2016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成果奖公示 成果报告

成果报告 1.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 铁路是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是“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5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大发展,需要持续创新。 铁路是北京交通大学传统优势学科。北京交通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紧密对接铁路重大工程需求,不断凝练重大科学问题,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究,探索和实践创新驱动的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深厚的研究实力,而且了解国情和路情,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作风优良,愿意扎根铁路基层,圆梦高铁,在铁路伟大事业中实现个人梦想的工程型创新人才。 主要解决人才培养中的以下问题: (1)如何对接铁路发展重大需求,培养通晓铁路路情,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工程型创新人才; (2)如何依托高水平科研和工程项目,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如何传承铁路优良传统,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不畏艰苦、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扎根基层”的优良作风。 2.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 北京交通大学面向铁路重大工程需求,不断探索和实践工程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1)对接铁路大发展,完善研究生培养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工程型创新人才培养特区 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我校主持的“探索行业高校产学联合培

养人才的模式和机制”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3+1+2”、“3+3+3”、复合型人才试点班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3+1+2”模式即学生在本科3 年级与企业签订意向性协议后获得推免资格,由校企联合完成本科最后1年培养,2年研究生阶段继续实施双导师培养,其中1年到企业实习,毕业后到企业工作。“3+3+3”模式则由3年本科、3年硕士和3年博士构成,其中硕士期间必须去企业工程实践半年以上,博士期间必须去国外高校访问交流半年以上,通过“校内、企业、国外”三位一体的联合培养方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 ②建立工程型创新人才培养特区。我校轨道交通安全2011协同创新中心、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学科平台,集合了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国家重点学科,承担了大量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研究实力雄厚,实验条件优越。我校基于上述国家级学科平台,建立工程型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培养特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设课程、确定博士生招生名额和研究生出国规模,形成了以重大工程需求为目标,以前沿科学问题为牵引,以科研实践和工程实践为途径,多学科教授协同指导的人才培养方式。 ③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学校设立“圆梦高铁”专项奖学金,给予参与铁路领域创新研究的博士生和硕博连读生1万元/年奖励;国家奖学金(硕士生2万/年,博士生3万/年)向参与铁路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的研究生倾斜;每年资助约300位研究生出国进行学术交流;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给予优秀硕士生和博士生最高5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我校每年还拿出100多万元奖励发表高水平论文研究生。通过完善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激励研究生潜心研究,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开展铁路核心关键技术研究,投身高速铁路技术创新。 (2)依托国家级学科平台,推进科教融合和国际合作,提升研究生理论

天津大学荣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天津大学荣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 奖一等奖 本站讯(通讯员赵红星)12月22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等出席大会。会上公布了2014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评选结果,我校申报项目《天津大学研究生“3I·4C”分类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荣获一等奖。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表彰在 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开拓创新、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效的集体和个人。2014年为首次评选,经过形式审查、网络评议、复评答辩、审核批准等程序,最终从全国247项申报材料中评选出41项成果,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30项。 我校申报项目《天津大学研究生“3I·4C”分类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近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学术学位存在的同质化倾向为主要问题,以我校研究生教育和改革的实践为基础,提出了统筹构建研究生“3I·4C”分类培养体系的解决思路和办法。成果在网络评议、复评答辩中得到评审专家的一

致认可,荣获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分类推进培养改革,构建“3I·4C”培养体系。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针对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我校积极探索与实践,致力于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逐渐形成了有天大特色的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 近年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的理念和认识更加清晰,目标与措施更加明确。构建协调发展的研究生“3I·4C”分类培养体系成为2014年4月天津大学第三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推出的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 在研究生“3I·4C”分类培养体系中,学术学位研究生“3I” 培养体系突出科教结合,以提升知识更新力、学术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培养引领前沿的学术型人才。通过更新培养方案、开展课程建设、构建数字化教学平台等途径,推动创新(Innovation)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通过建设 国际化的教学体系、拓展研究生海外学术经历、开展专业国际认证等途径,推动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特征的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搭建高水平学科交叉平台、创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和举办跨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完善多学科交叉(Interdisciplinarity)的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实现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优质化培养。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word范文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申报简表 成果名称: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践 成果完成人: 李庆宁,陈长江,陈彬,熊绪,朱春华 成果完成单位: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等级建议: 二等奖 推荐单位名称(盖章):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时间: 二0一一年三月三日 成果科类: 工学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____年____(省、市、区、县)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

推荐学校(盖章):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成果类别:教学改革 申报等次:二等奖 成果名称: 校企业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践 完成单位:(1)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2)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成果主要完成人:李庆宁,陈长江,陈彬,熊绪,朱春华 申请人及简况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所在单位 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李庆宁 高级工程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610学时 主持项目设计引进实施 陈长江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150学时 参与项目设计实施 陈彬 高级工程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600学时 参与项目实施 熊绪 副教授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80学时 参与项目引进 朱春华 高级工程师 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参与项目设计实施 一,成果主要创新点 1,争取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得专业教学软硬件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探索出了实行产权联结,按现代企业的制度运作,建立双向嵌入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共同进行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生产性实训教学大纲,构建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3,在船舶类高职院校率先与船舶专业设计公司合建生产设计工作站,并开展实船生产设计,进行生产性实训教学,使学生有了直接参与船舶生产设计的真实的教学平台,能真正做到从学校到岗位的零距离.学生生产性实训的成果用于企业生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设计收入设立"上海佳豪武汉船院学生奖励基金",还可以作为工作站的发展基金,进一步推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 4,专业教师以工程师身份积极参与工作站的船体生产设计,与企业的工程师进行了联合设计和技术交流,企业的工程师定期对教师进行了"tribon"软件和造船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为校内实训基地训练了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成果主要内容概述 1,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上海佳豪武汉船院船舶生产设计工作站,工作站既作为佳豪公司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也作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教学基地.学院提供近600㎡的场地,XX年9月佳豪公司投入50余

2014年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申报支撑材料目录(一)

成果名称:构建与实施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体系 2014年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申报支撑材料目录(一) 一、项目依托 1.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2.江苏省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3.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 二、成果获奖 4.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 5.获南京工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 6.获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优秀基地一览 7.获批江苏省教育厅、科技厅设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一览 8.获江苏省研究生优秀课程一览 9.获批江苏省化工减排技术工程实验室 10.获批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11.获批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12.获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三、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构建 13.南京工业大学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14.南京工业大学关于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15.南京工业大学关于制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16.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 17.南京工业大学(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8.南京工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工作基本要求及考核工作规定 19.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试行) 20.南京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选办法 四、突出实践创新能力选拔的招生制度 21.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22.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五、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的应用性课程建设 23.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24.关于“科技英语写作”等17 门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通知 25.获江苏省研究生优秀课程一览表 26.获江苏省研究生双语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一览表 27.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实施方案 28.南京工业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应用性专修课程一览表

2017级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科研成果统计情况

2017级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科研成果统计情况 学号姓名硕士专业导师 SCI论文 (注明分区 、数量和分 数,注明影 响因子!) EI源刊 (100分 ) 北图中 文核心 期刊论 文(50 分) 省级期刊 (20分) 国家发明 专利授权 (200分 ) 实用新型 专利授权 (50分) 发明专利 公开(50 分) 科研项目 主持人 加权平均 成绩 其他附加分(获奖注明排名)总分奖学金等级 学硕 20174215022张筱旖纺织吕强1区,1篇 *600分, IF=8; 90690特等奖学金 20174215018董秀丽纺织赵燕二区1篇: 1*400*50% =200(IF 4.439) 50*60%87.2317.2一等奖学金 20174215005周婵娟纺织何吉欢四区1*150, 影响因子 1.431 88.08238.08一等奖学金 20174215006张仕阳纺织眭建华84.9省三排名一 +52.5分; 省三排名二 +22.5分; 省三排名一 +52.5分 212.4一等奖学金 20174215012郭芳纺织王晓沁1*100分87.73187.73一等奖学金 20174215024赵泽宇纺织李刚50*60%2*50*60 %87.238177.238二等奖学金 20174215019江爱云纺织潘志娟88.6“红绿蓝杯”第九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 三等奖:75分;研究生会学术部副部长:5分 168.6二等奖学金20174215016张迎梅纺织赵荟菁5084.14134.14二等奖学金20174215002赵凯莹纺织赵燕50*60%84.54校级比赛特等奖,排名第三+4.5119二等奖学金 20174215017仇卉卉纺织张克勤88.95 研究生会主席(10) 志愿服务6次(6) 校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 2.5) 107.45二等奖学金 20174215010陈晓敏纺织王卉89.71研究生六支部副书记+10;志愿者+5104.71二等奖学金20174215007管丽媛纺织王国和87.6班长+5,志愿者+6,元旦晚会+199.6二等奖学金 20174215009张铭纺织陈廷85.5 宣传部副部长+5 欧盟年会志愿者+1 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1 元旦晚会工作人员+1 93.5二等奖学金 20174215004骆红纺织李明忠86.7志愿活动+5,元旦晚会+192.7三等奖学金20174215008朱明玫纺织卢神州83.125宣传部副部长+5,志愿者一次+1,元旦晚会工 作人员+1 90.125三等奖学金20174215013牛陇星纺织李明忠84.6志愿活动4分,元旦晚会1分89.6三等奖学金20174215001王子茜纺织赵燕88.5588.55三等奖学金20174215023张昕纺织潘志娟88.2688.26三等奖学金20174215015温壮壮纺织卢神州87.251(元旦晚会)88.25三等奖学金20174215003江瑞纺织潘志娟88.288.2三等奖学金20174215020沈舒明纺织杨旭红87.6787.67三等奖学金20174215011方文兵纺织张克勤87.3287.32三等奖学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