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2018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2018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2018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2018年

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编制说明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机构设置情况

自治区科技厅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管全区科技工作的职能部门;增挂自治区知识产权局牌子,归口管理全区知识产权工作。自治区科技厅共设16个处室,处室设置如下:办公室(行政审批办公室)、政策法规与监督处、规划财务处、基础研究处(自治区大型科研仪器管理办公室)、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自治区火炬计划办公室)、农村科技处(自治区星火计划办公室)、社会发展科技处、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处(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工作处)、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处、人事处、机关党委、离退休人员工作处;自治区知识产权局综合处、执法与监督处、规划协调处、专利管理处。

自治区科技厅共有直属单位及归口管理科学事业费的单位57个,其中:列入科技厅部门预算单位55个。

行政单位1个:自治区科技厅(本级);

厅直属事业单位8个:自治区科技厅机关服务中心、广西科技信息网络中心、广西山区综合技术开发中心、广西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广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西经济社会技术发展研究所、广西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广西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社会公益和农业科研单位11个: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体育科学研究所、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广西畜牧研究所、广西水牛研究所、广西兽医研究所、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质量检测机构11个:广西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广西建材产品质量检验站、广西化工产品质量检验站、广西轻工产品质量检验站、广西纺织产品质量检验站、广西汽车内燃机质量检验站、广西水力机械质量检验站、广西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广西煤炭质量监督检验站、广西包装食品塑料机械产品质量检测站、广西通用机械产品质量检测站;

监测站1个:广西化工环保监测站;

开发类转制科研机构23个:广西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广西粮油科学研究所、广西农业机械研究院、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广西工程技术研究院、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广西纺织服装研究所、广西塑料研究所、广西汽车拖拉机研究所、广西水力机械研究所、广西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化工研究院、广西化学纤维研究所、广西电子研究所、广西轻工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广西绢麻纺织科学研究所、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广西海洋研究所、广西计算中心、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未纳入科技厅部门预算的自收自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

单位2个:广西科学活动中心、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代管单位)。

(二)基本职能(主要职责)

1.组织实施国家有关科技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牵头拟订全区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负责拟订和组织实施广西科技计划,拟订和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负责统筹协调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重大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及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究,牵头组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攻关。

3.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地计划,会同有关部门拟订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参与编制自治区重大科学工程建设规划,提出科研条件保障的规划和政策建议,推进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科技资源共享。

4.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科技促进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的规划和政策,指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相关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5.负责拟订科技促进“三农”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制定相关重要措施和方法,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建设和社会建设,组织有关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及社会发展领域的科学技术攻关,指导和推动科技兴县(市)工作,指导科技扶贫工作。

6.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制定科技成果推广政策,指导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组织相关重

大科技成果应用示范,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7.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措施建议,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审核相关科研机构的组建和调整,优化科研机构布局。

8.负责本部门预算中的科技经费预决算及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提出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建议,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负责大型科技仪器、实验动物和科技文献等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工作。

9.负责自治区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负责科技成果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0.牵头负责全区的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制定科普规划和政策,拟订促进技术市场、科技中介组织发展政策,制定科技保密管理办法,负责相关科技评估管理和科技统计管理。

11.组织拟订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政策,负责政府间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指导相关部门和各市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

12.指导、协调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各市、县(区)的科技管理工作;负责市、县(区)党政领导班子科技进步目标考核工作。

13.归口管理自治区知识产权工作,主管全区专利工作。

14.承办自治区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人员构成情况

1.自治区科技厅(本级)

自治区科技厅本级2018年部门预算行政编制数80人,编内实有在职人数77人;自治区纪委派驻编制数8人,编内实有在职人数5人;离退休实有人数89人。

2. 自治区科技厅直属事业单位

自治区科技厅直属事业单位事业编制数198人,编内实有在职人数179人。后勤服务聘用人员控制数11人,实有人数11人。离退休实有人数119人。

3.其他所属预算单位

自治区科技厅其他所属预算单位事业编制数2142人,编内实有在职人数1889人。后勤服务聘用人员控制数4人,实有人数3人。离退休实有人数3725人。

二、收入支出预算说明

(一)收入预算说明

2018年收入总预算197593.21万元,同比增加20484.00万元,增长11.57%。其中: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149781.56万元,同比增加8059.77万元,增长5.69%。

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收入安排的资金41574.30万元,同比增加8524.23万元,增长25.79%。其中:事业收入安排的资金27076.57万元,同比增加7766.03万元,增长40.22%;经营收入安排的资金1654.72万元,同比增加947.06万元,增长133.83%;其他收入安排的资金12843.01万元,同比减少188.86万元,下

降1.45%。

上年结余收入6237.35万元,同比增加3900.00万元,增长166.8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结转3680.87万元,同比增加2381.57万元,增长183.30%;其他结转2053.48万元,同比增加1021.48万元,增长98.98%;历年净结余503.00万元,同比增加496.95万元,增长98.80%。

(二)支出预算说明

2018年支出总预算197593.21万元,基本支出预算33836.91万元,占支出总预算17.12%,同比增加15525.79万元,增长84.79%;项目支出预算163756.30万元,占支出总预算82.88%,同比增加4958.21万元,增长3.12%。

1.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划分,共分为六类,其中:

201类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40.03万元,占支出总预算0.43%,同比增加531.47万元,增长172.24%;

206类科学技术支出186715.43万元,占支出总预算94.49%,同比增加14423.545万元,增长8.37%;

208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78.12万元,占支出总预算2.57%,同比增加3083.66万元,增长154.61%;

210类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074.84万元,占支出总预算1.05%,同比增加808.21万元,增长63.81%;

213类农林水支出560.60万元,占支出总预算0.28%,同比增加484.10万元,增长632.81%;

221类住房保障支出2324.19万元,占支出总预算1.18%,

同比增加1225.02万元,增长111.45%。

2.按支出结构分类划分,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

基本支出预算

基本支出预算33836.91万元,占支出总预算17.12%,同比增加15525.79万元,增长84.79%。其中:

工资福利支出预算27533.30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81.37%,同比增加16009.44万元,增长138.92%;

商品和服务支出预算4077.01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12.05%,同比增加199.2万元,增长5.14%;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预算2226.6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6.58%,同比减少682.85万元,下降23.47%。

项目支出预算

项目支出预算163756.30万元,占支出总预算82.88%,同比增加4958.21万元,增长3.12%。

三、一般公共预算说明

(一)收入预算说明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149781.56万元,同比增加8059.77万元,增长5.69%。其中:经费拨款149566.05万元,同比增加11156.76万元,增长8.06%;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安排的资金215.51万元,同比减少3096.99万元,下降93.49%,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安排的资金19.27万元,同比减少2840.13万元,下降99.33%;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

收入安排的资金186.24万元,同比减少266.86万元,下降58.9%;其他收入安排的资金10万元,同比增加10万元。

(二)支出预算说明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149781.56万元,基本支出预算33587.20万元,占支出总预算22.42%,同比增加15363.89万元,增长84.31%;项目支出预算116194.36万元,占支出总预算77.58%,同比减少7304.12万元,下降5.91%。

1.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划分,共分为六类,其中:

201类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76.77万元,占支出总预算0.39%,同比增加282.46万元,增长95.97%;

206类科学技术支出139724.12万元,占支出总预算93.29%,同比增加2504.65万元,增长1.83%;

208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71.46万元,占支出总预算3.32%,同比增加3004.25万元,增长152.72%;

210类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059.80万元,占支出总预算1.38%,同比增加915.74万元,增长80.04%;

213类农林水支出127万元,占支出总预算0.08%,同比增加127万元;

221类住房保障支出2322.41万元,占支出总预算1.55%,同比增加1225.67万元,增长111.76%。

2.按支出结构分类划分,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

基本支出预算

基本支出预算33587.20万元,占支出总预算22.42%,同比增加15363.89万元,增长84.31%。其中:

工资福利支出预算27407.44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81.6%,同比增加15934.34万元,增长138.88%;

商品和服务支出预算3967.41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11.81%,同比增加121.30万元,增长3.15%;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预算2212.35万元,占基本支出预算6.59%,同比减少691.75万元,下降23.82%。

项目支出预算

项目支出预算116194.36万元,占支出总预算77.58%,同比减少7304.12万元,下降5.91%。

四、政府采购预算说明

2018年政府采购预算18604.84万元,同比增加9201.56万元,增长97.85%。政府集中采购预算1363.01万元,占政府采购预算7.33%,同比减少1842.47万元,下降57.48%;部门集中采购预算16207.12万元,占政府采购预算87.11%,同比增加10226.12万元,增长170.98%;分散采购预算1034.71万元,占政府采购预算5.56%,同比增加817.91万元,增长377.26%。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对政府购买服务的管理,做到“应采尽采”。

五、2018年部门财政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情况

(一)2018年财政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情况。2018年财政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预算1523.16万元(全口径),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预算717.20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预算424.09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预算381.87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预算0元。

(二)2018年公共财政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情况。2018年公共财政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预算474.08万元,同比减少15.35万元,下降3.34%。其中:

1.因公出国(境)经费2018年预算90万元,同比0增长。

2.公务接待费2018年预算55.81万元,同比减少6.47万元,下降10.39%。

3.公务用车费2018年预算328.27万元,同比减少8.88万元,下降2.63%。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18年预算328.27万元,同比减少8.88万元,下降2.63%。公务用车购置2018年预算0万元,同比0增长。

2018年财政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预算零增长和下降的主要原因: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要求,进一步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预算。

六、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说明

2018年科技厅本级、科技厅机关服务中心(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256.23万元,较2017

年255.25万元增加0.98万元,增长0.38%。增长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定额经费标准有所提高。

七、名词解释

(一)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指自治区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三)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除上述“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五)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六)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七)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八)“三公”经费:纳入自治区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自治区本级各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九)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2018年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4.doc

2018年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四 一、填空题(1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1.全球主要环境热点问题是温室效应、酸雨和。 2.我国环境的基本情况是,,相当严重。 3.环境科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质量,环境质量和环境质量的科学。 4.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的概念。 1、臭氧层破坏 2、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3、变化规律、保护、改善 4、可持续发展 二、名词解释(1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1.臭氧层破坏 2.物质生产力表达式 3.自然 4.可持续发展 1、臭氧层破坏:是指人类大量使用作为致冷剂(氟利昂)和溶剂等的氯氟烃类物质,造成大气的臭氧层逐渐减少,地球上的人和其他生物遭受紫外线伤害的现象。 2、物质生产力表达式: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 。 3、自然:自然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相对立的物质世界。 4、可持续发展:人类应当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以及长期延续的发展,它是一种健康的、公正的发展。 三、简答题(2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0分) (1)19世纪的下半叶,马克思在考察了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历史以后,提出了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强调了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当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指数规律,即: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高科技。显然,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直观描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 形考任务一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8分) 1.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2.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科学: 是反应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率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分析研究事物的一个探索过程,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技术: 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各种工具、方法和技能。 电力革命: 是指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新的电能(代替了蒸汽动力)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变革。 新技术革命: 20世纪开始,信息技术作为新技术革命的先导与核心,协同其他高新技术,将人类社会带入信息时代的技术革命。 三、简答题(17分) 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什么? 答: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 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 一般地说,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而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现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 (2)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动因 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它的内部动力。它表现为: 1)新事实和旧理论的矛盾 2) 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 四、论述题(25分) 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答:通常科学和技术总是共同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它们相互依存、

2018年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作业1

2018年电大《科学与技 术》形考作业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填空题 1.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2.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科学发现)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 定律)。 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二、名词解释 1.科学: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律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分析、研究事物的一个探索过程,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2.技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各种工具、方法和技能。3、高新技术: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类产业和产品的统称,是指对一国经济、国防有重大影响和较大社会意义,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 3.电力革命:指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新的电能(代替了蒸汽动力)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变革。 4.新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中叶的新技术革命,可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它是在20世纪自然科学理论最新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 三、简答题: 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什么? 科学发展的外部原因是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活动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不断进步,内部原因是由于新发现的事实与旧有的理论之间的矛盾,以及各种已有的各种观点、理论之间的矛盾。 四、论述题: 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联系:科学为技术提供知识,技术为科学研究提供应用知识的方法手段。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 科学发展的手段。 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是: 1)目的任务不同: 科学是用以认识世界,理解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回答“为什么”技术是用以改造世界,发明事物,设计、构造以获得有用物品的方法技能,是回答“怎么做” 2)社会功能与价值标准不同: 科学一般不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目的与追求,技术则是必定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和经济目的。 3)成果形式与肯定方式不同: 科学重理论,以实验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科学的突破叫发现。技术重实践,以试验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技术的创新叫发明。 2

2018电大《科学与技术》考试答案

2018年电大《科学与技术》考试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1.原子的范围是________m。 2.原子核的范围是________m。 3.夸克的的范围________m。 4.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原子核衰变、________、原子核聚变。 5.在原子能三种释放形式中,其中利用最多是________? 6.核电站是利用________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设施。 7.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 8.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9.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10.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1.10-10 2.10-14 3.10-20 4.核裂变 5.核裂变 6.核聚变链式 7.合成橡胶 8.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 9.氨基酸 10.核苷酸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1.原子核 2.核能 3.纳米材料 4.超导材料 5.细胞全能性 6.基因工程 1.原子核是原子中非常小的核心部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与正电荷。 2.核能(或称原子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 3.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9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人们需要的材料。 4.能产生电阻趋近于零现象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 5.细胞的全能性指每一个细胞中都包含着产生一个完整集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条件下,能形成一个新的个体。 6.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采用与工程设计十分类似的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设计,然后按设计方案创建出具有某种性的性状的生物新品系,并能使之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说明了什么? 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E=(△m)c

广西科技项目验收管理办法

附件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验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包括课题)的验收管理,依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承担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或课题(以下统一简称“项目”)的单位,应当在完成项目合同(或课题任务书)约定的目标、任务后按本办法申请验收。 第三条自治区科技厅是项目验收的组织单位,依据项目合同(或课题任务书)对项目组织验收。 第四条验收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积极引入科学的评价机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保证验收工作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第二章验收申请 第五条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在项目合同(或课

题任务书)规定期限满后3个月内填写项目验收申请表,提交项目验收材料,编制经费总决算,经项目受委托管理单位或项目牵头承担单位审核后,报自治区科技厅申请项目验收。 实行牵头承担单位负责制的项目,申请项目验收期限可相应延长1个月。 第六条申请项目验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式1份): (一)项目验收申请表; (二)合同书或任务书、协议书; (三)项目已进行调整的,应当提供自治区科技厅同意调整的批复文件(复印件); (四)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五)项目实施技术总结报告; (六)项目经费决算表(加盖财务部门印章); (七)项目有自治区财政补助经费且在80万元以上的,应当提供具有行业资质的机构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 (八)项目涉及行政审批的,应当提供审批文件或证书(复印件); (九)项目涉及产品与工艺设计的,应当提供设计与工艺图表; (十)项目涉及产品检测或检验的,应当提供检测报告(或检验报告); (十一)项目需要现场查定的,应当提供现场查定报告;

2018电大《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版

科学与技术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弹力、电磁力和( C )相互作用。A.地磁力 B.分子力C强力 D.结合力2.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D )的最小功能单位。 A.细胞 B.蛋白质 C.氨基酸 D.遗传物质 3.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 A )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 A.细胞核移植B.细胞融合C.细胞培养 D.细胞膜嫁接 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 A )。 A.星系 B.星空 C.星云 D.星际 5.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 C ),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A.电 B.声 C.光D.机械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__理论__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7.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8.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__信息技术为先导的。 9.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__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10.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 12.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lo-g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 13.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14.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5.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8分) 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 一般地说,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而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 各种可能的途径。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现 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 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 (2)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动因(7分) 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有 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科学 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它的内部动力。它 表现为: 1)新事实和1日理论的矛盾。 2)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 16.简述新材料发展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总是不断地对 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当今新材料的发展有 以下几点: (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即新材料应是 结构和功能上较为完美的结合。(3分) (2)智能型材料的开发。所谓智能型是 要求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模仿生命体 系的作用,既具有敏感又有驱动的双 重的功能。(3分) (3)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新材料在开 发和使用过程中,甚至废弃后,应尽可能 少地对环境产生污染。(3分) (4)能再生。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地球 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可再生材料是首选。 (2分) (5)节约能源。对制作过程能耗较少 的,或者新材料本身能帮助节能的, 或者有利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新材 料优先开发。(2分) (6)长寿命。新材料应有较长的寿命, 在使用的过程中少维修或尽可能不维修。 (2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17.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9世纪的下半叶,马克思在考察了 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历史 以后,提出了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著名 论断。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 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强调了在现阶段科学技 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当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 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领域的 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 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 因此,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指数规律,即: 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 对象十管理+……)高科技。显然,这是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直观描述。(15 分) (2)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 活方式。18世纪中叶产生的蒸汽技术革命, 导致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 纪70年代,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为主要标 志的电力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展开了新 的工业革命的浪潮。20世纪下半叶,以微 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 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拉开帷幕,科技进 步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过去显 得更加强烈。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的 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在科 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 法,改变着人的知识能力,创造了现代文 明。导致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 刻的改变。(15分) 科学与技术复习试题 试卷号1177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 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是社会的 经济发展-需要;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 的,是科学认识本身的逻辑。 2.原子核的半径约为__10 -14__m。 3.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 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4.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 命现象、本质和发展的一门新兴生物学科。 5.宇宙中最主要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 云。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 ( D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物资 2.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B )。 A.染色体复制 B.DNA双螺旋结构 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C.核酸组成 D.遗传因子 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和 ( B )。 A.地貌 B.地心 C.海沟 D.内核 4.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 B )技术。 A.超导 B.微电子 C.纳米 D.生物 5.安全炸药的发明者( D )。 A.爱因斯坦 B.达默 C牛顿 D.诺贝尔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电力革命指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 初,新兴的电能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 支配社会经济生活。 2.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 加工到纳米级(10_9米),再用这种超细 微粒子制造的材料。 3.遗传信息表现为生物性状的过程。 4.计算机语言就是一套计算机能识别的指 令系统。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说明了什么? 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 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2 m)c ( E? = ? 式中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 光的速度为c-3×l08 km/s,是一切物质 运动速度的最大极限。从公式可以看出, 物体的能量每增加E ?,相应的惯性质量

2020年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三

一、填空题(1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1.宇宙中最主要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 2.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3.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是.Intel 4004 ,诞生于1971 年。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集成电路思想的人是达默。 二、名词解释(1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1.星系 2.地球圈层结构 3.CPU 4.计算机病毒 1.星系: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星系。 2.地球圈层结构: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3.CPU:在计算机中,通常将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 4.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仿造生物病毒建立起的概念,它是指可以制造故障的一段计算机程序或一组计算机指令。 三、简答题(3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简述宇宙的未来。(15分) 按照大爆炸模型,宇宙在诞生后不断膨胀,与此同时,物质间的万有引力对膨胀过程进行牵制。这里有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宇宙膨胀将永远继续下去。如果宇宙总质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则引力不足以阻止膨胀,宇宙就将一直膨胀下去。在这个系统里,引力虽不足以使膨胀停止,但会不断地消耗着系统的能量,使宇宙缓慢地走向衰亡。宇宙越来越稀薄和寒冷,直至物质本身最后衰亡,只剩下宇宙背景辐射。到非常遥远的将来,所有的恒星燃尽熄灭,茫茫黑暗中潜伏着一些黑洞、中子星等天体。出现寒冷、黑暗、荒凉而又空虚的宇宙,它已经走完了自己的历程,达到了“热寂”的状态。 另一种可能是膨胀停止而代之以收缩。如果宇宙的总质量大于某一特定数值,那么总有一天宇宙将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收缩,造成与大爆炸相反的“大坍塌”。收缩过程与大爆炸后的膨胀是对称的,像一场倒放的电影。在最后的时刻实现“大紧缩”,宇宙逆转回到出发点。引力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作用力,所有的物质都因挤压不复存在,一切有形的东西,包括空间和时间本身,都被消灭,成为一切事物的末日。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于无,此刻也归于无。宇宙是膨胀还是收缩这两种可能主要取决于宇宙物质的总量。根据目前的估算,宇宙物质的总量只达到要使宇宙重新坍缩的临界质量的百分之十左右,因此如果仅仅依据观测证据,则可预言宇宙会继续无限地膨胀下去。但是可能还有其他种类的暗物质未被我们探测到,可能最普通的基本粒子中微子也存在静止质量,只要其中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总引力便足以阻止膨胀,宇宙最终可能会坍缩。 此外,宇宙大爆炸学说在两个关键问题上无法解释:其一,大爆炸以前宇宙的图景如何?大爆炸宇宙的理论不能外推到大爆炸之前,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在所存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点上”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是什么引起了大爆炸。其二,如果宇宙最终重新坍缩回到原点,又会发生什么?有天文学家提出了宇宙“无始无终” 论:宇宙一直在反复地收缩然后又膨胀着。宇宙曾经处于体积非常大、物质密度非常小的状态,它在万有引力作用下渐渐收缩、聚拢起来,直到所有的物质统统撞到一起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修订稿)》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5〕78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修订稿)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二○一五年十月

前言 2010年4月21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桂国土资发…2010?13号),以此加强项目建设用地管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实施至今已有5年,对促进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原控制指标逐渐难以适应新形势下节约集约用地要求。为进一步促进我区节约集约用地,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组织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行业部门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结合广西实际情况,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四类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进行了修订,同时新设了物流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并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商务厅、教育厅、卫生计生委审查定稿。 本指标包括五种类型用地指标,分别为工业、教育、加油站、加气站和油库、卫生、物流。其中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建筑系数、绿地率、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例、产出强度、地均税收七项指标;教育系统建设用地指标包括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生均学校用地总面积四项指标;加油站、加气站和油库建设用地指标包括单位容量用

地面积、总用地面积两项指标;卫生系统建设用地指标包括每床用地面积、每人用地面积两项指标;物流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有效仓储用地面积比例、内部物流通道及停车场用地比例、配套设施用地比例、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物流强度七项指标。 本指标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处(广西南宁市中新路2号,邮编:530028),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主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 主要起草人:唐芳陈富宁杨惠楠甘廷炎黄玉莉参与起草人:石成云雷征秦歆华梁艳玲姚静林 杨韵鋆许可徐航建邓强阳柳凤 熊仁元叶宗达丘跃胡清海文振钊 — 1 —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4 申报编号: 年 南宁市良庆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后补助)申报书 计划类别: 项目名称: 课题名称: 申报单位: 课题负责人:联系电话:手机: 电子邮箱: 起止年限:20 年月至20 年月 推荐单位: 申报日期:年月日 南宁市良庆区科学技术局编制 2017年11月 - 69 -

说明 1.本申报书是申报南宁市良庆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后补助)的重要文字依据,由课题申报单位填写。填写前请阅读《良庆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良庆区科技项目经费后补助管理办法(试行)》和《良庆区本级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管理办法》。 2.申报书中各栏目务必认真负责地填写,不得空缺(若无内容填“无”);文字简明扼要,数据准确.可靠。如课题获准立项,申报书的相关内容将作为项目合同相应条款的内容。 3.“申报编号”,由南宁市良庆区科学技术局统一编制。 4.“项目名称”,填写申报课题对应的项目名称(以申报指南为准)。 5.“课题名称”,填写申报课题的名称(由申报单位自定),要突出课题的主题和特性,文字简单.明确,字数最多不超过30个汉字。 6.“推荐单位”,为课题申报单位所在乡镇或开发区。 7.“单位归属”为多选项。 (1)高新(园)区单位为在南宁市开发区.高新(园)区注册或归其管理的企事业单位; (2)重点实验室单位为拥有省级以上认定的重点实验室的单位; (3)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单位为拥有市级以上认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单位; (4)人才小高地建设单位为市级以上审批的人才小高地建设单位。- 70 -

一.课题基本信息 - 71 -

二.申报单位信息 - 72 -

2018年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

2018年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三 形考三 一、填空题(1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1.宇宙中最主要天体类型是和。 2.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学说、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3.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是,诞生于年。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集成电路思想的人是。 1.恒星星云 2.大陆漂移海底扩张 3.Intel 4004 1971 4.达默 二、名词解释(1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1.星系 2.地球圈层结构 3.CPU 4.计算机病毒 1.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星系。 2.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3.在计算机中,通常将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 4.计算机病毒是仿造生物病毒建立起的概念,它是指可以制造故障的一段计算机程序或一组计算机指令。 三、简答题(3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简述宇宙的未来。(15分) 按照大爆炸模型,宇宙在诞生后不断膨胀,与此同时,物质间的万有引力对膨胀过程进行牵制。这里有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宇宙膨胀将永远继续下去。如果宇宙总质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则引力不足以阻止膨胀,宇宙就将一直膨胀下去。在这个系统里,引力虽不足以使膨胀停止,但会不断地消耗着系统的能量,使宇宙缓慢地走向衰亡。宇宙越来越稀薄和寒冷,直至物质本身最后衰亡,只剩下宇宙背景辐射。到非常遥远的将来,所有的恒星燃尽熄灭,茫茫黑暗中潜伏着一些黑洞、中子星等天体。出现寒冷、黑暗、荒凉而又空虚的宇宙,它已经走完了自己的历程,达到了“热寂”的状态。 另一种可能是膨胀停止而代之以收缩。如果宇宙的总质量大于某一特定数值,那么总有一天宇宙将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收缩,造成与大爆炸相反的“大坍塌”。收缩过程与大爆炸后的膨胀是对称的,像一场倒放的电影。在最后的时刻实现“大紧缩”,宇宙逆转回到出发点。引力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作用力,所有的物质都因挤压不复存在,一切有形的东西,包括空间和时间本身,都被消灭,成为一切事物的末日。宇宙在大爆炸中诞生于无,此刻也归于无。 宇宙是膨胀还是收缩这两种可能主要取决于宇宙物质的总量。根据目前的估算,宇宙物质的总量只达到要使宇宙重新坍缩的临界质量的百分之十左右,因此如果仅仅依据观测证

2018年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作业

一、填空题 1.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2.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科学发现)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二、名词解释 1.科学: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律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分析、研究事物的一个探索过程,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2.技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各种工具、方法和技能。3、高新技术: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类产业和产品的统称,是指对一国经济、国防有重大影响和较大社会意义,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 3.电力革命:指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新的电能(代替了蒸汽动力)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变革。 4.新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中叶的新技术革命,可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它是在20世纪自然科学理论最新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 三、简答题: 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什么 科学发展的外部原因是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活动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不断进步,内部原因是由于新发现的事实与旧有的理论之间的矛盾,以及各种已有的各种观点、理论之间的矛盾。 四、论述题: 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联系:科学为技术提供知识,技术为科学研究提供应用知识的方法手段。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是: 1)目的任务不同: 科学是用以认识世界,理解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回答“为什么”技术是用以改造世界,发明事物,设计、构造以获得有用物品的方法技能,是回答“怎么做” 2)社会功能与价值标准不同: 科学一般不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目的与追求,技术则是必定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和经济目的。 3)成果形式与肯定方式不同: 科学重理论,以实验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科学的突破叫发现。技术重实践,以试验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技术的创新叫发明。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课题任务书-广西科技管理信息平台

任务书编号: 课题类别:广西科技重大专项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课题任务书 项目名称: 课题名称: 项目牵头单位(甲方): 课题承担单位(乙方): 任务下达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二○一七年制

第一条(以下简称甲方)与(以下简称乙方)依据《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桂财教〔2017〕59号)、《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试行)》(桂科计字〔2017〕113号)、《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桂财教〔2017〕80号)和有关法律、法规,为顺利完成文件下达的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合同编号:)所属课题“”(以下简称本课题),特签订本任务书。 第二条本课题实施期限为自年月至年月,乙方按以下要求完成本课题: 一、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解决的问题、技术关键及创新内容) 1.课题总体目标: 2.研究开发及转化创新的主要内容和技术关键 二、考核指标 1.技术指标 2.经济指标 3.人才队伍建设指标 4.其他指标

第三条本课题实施的计划进度目标: 第四条乙方负责课题研究开发的全过程,为课题的实施提供人、财、物等条件,确保课题按计划进度完成。 乙方分工及经费分配: 协作单位分工及经费分配: 主要研究、开发人员及责任分工如下:

第五条甲方应当在自治区财政项目资金拨付到账后30天内向乙方转拨课题经费。本课题科技经费(大写)万元(桂财教函),按课题实施进度分期拨给乙方,首期拨付(大写)万元,年拨付万元,年拨付万元,待课题验收后拨付万元。如乙方未能完成本课题任务书规定的计划任务,甲方可依据乙方完成课题情况拨付课题经费。 第六条乙方必须按规定使用甲方转拨给的科技经费。课题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科技经费用途预算如下: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与改进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技进步与经费 【发文字号】桂政办发[2016]115号 【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 【发布日期】2016.09.20 【实施日期】2016.09.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与改进财政科技经 费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桂政办发〔2016〕11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西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与改进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实施办法》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9月20日 广西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与改进

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和改进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资金的使用原则、筹措方式及支持方向 第二条为强力推动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确保各项任务有效落实,2017年至2020年,设立自治区本级财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归口自治区科技计划管理厅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厅际联席会议)管理。 第三条加大广西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持,建立广西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与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管理联席会议。统筹使用上述两项资金,重点瞄准关系广西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研究、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科研平台建设、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等。 第四条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关系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研究、重大科技攻关和国家级、自治区级创新平台等建设。其他资金按照“来源不变、

2019年电大《科学与技术》考试答案

2019年电大《科学与技术》考试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1.原子的范围是________m。 2.原子核的范围是________m。 3.夸克的的范围________m。 4.原子能释放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原子核衰变、________、原子核聚变。 5.在原子能三种释放形式中,其中利用最多是________? 6.核电站是利用________反应所放出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设施。 7.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 8.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9.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10.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1.10-10 2.10-14 3.10-20 4.核裂变 5.核裂变 6.核聚变链式 7.合成橡胶 8.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 9.氨基酸 10.核苷酸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1.原子核 2.核能 3.纳米材料 4.超导材料 5.细胞全能性 6.基因工程 1.原子核是原子中非常小的核心部分,几乎集中了原子全部质量与正电荷。 2.核能(或称原子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 3.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9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人们需要的材料。 4.能产生电阻趋近于零现象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 5.细胞的全能性指每一个细胞中都包含着产生一个完整集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条件下,能形成一个新的个体。 6.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采用与工程设计十分类似的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设计,然后按设计方案创建出具有某种性的性状的生物新品系,并能使之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说明了什么? 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E=(△m)c

广西科技项目揭榜制工作实施办法

广西科技项目揭榜制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创新科技管理组织模式,充分利用全国范围的优势资源解决我区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本着“加大社会研发投入”和“助力科技供需对接”的原则,面向全国范围开展重大科技需求的揭榜攻关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揭榜制工作是指由企业提出实际研发需求、政府提供对接平台并予以立项认可及经费资助的新型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方式,旨在调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团组织等社会创新力量,加强广西产业发展的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实现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条揭榜制项目聚焦自治区重点领域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经济、高性能新材料、生态环保、优势特色农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大健康产业等“九张名片”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在重大专项中涉及“蛙跳”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支持行业共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第四条揭榜制项目包括技术攻关类和成果转化类两类项目。 (一)技术攻关类项目主要由区内企业提出技术难题或重大需求,通过科技厅发榜后,由全国范围内的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或联合体(与需求方不能为同一单位或其下属子公司)进行揭榜攻关。 (二)成果转化类项目主要针对全国范围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的重大科技成果,通过科技厅发榜后,由区内有技术需求和应用需求的企业或由其牵头的联合体(与需求方不能为同一单位或其下属子公司)进行揭榜转化。 第五条技术攻关类需求方应是区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重大技术需求或技术难题的企业。 (一)一般应为行业或领域内有较大影响和规模的企业,通过揭榜的方式开展技术攻关。 (二)提出技术需求的企业须配套投入一定比例的研发经费,且上年度研发经费占主营收入比例一般要达到1%以上。 第六条技术攻关类项目所提出的需求应聚焦我区企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关键零部件、材料及工艺等,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试题题库

科学与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科学是技术发展的 -------- 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它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2.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_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3.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有三种:原子核衰变、原子核裂变和-------------- 4.现代化学的特点是:研究层面由宏观向微观发展;研究方法由定性向____发展;研究对象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研究结果由描述性向推理性发展。 5.宇宙的年龄大约在----------------- 亿年。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6.工业革命是于( )发生的。 A. 20世纪中叶 B.18世纪后期C.19世纪 D.21世纪 7.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 )。 A.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B.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和稀土材料 C.非晶态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和贮氢合金 D.半导体陶瓷、工程塑料和特种橡胶 8.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A.蛋白 B.酶 C.细胞 D.氨基酸 9.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依据有( )、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元素的丰度、宇宙的年龄等等。 A.星系红移B.星系兰移C.星系黄移D.星系绿移 10.全球主要环境热点问题是温室效应、酸雨和( )。 A.臭氧层破坏 B.火山爆发C.洪涝灾害 D.沙尘暴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1.核裂变12.材料13.基因工程 14.计算机病毒15.自然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6.什么是科学? 17.简述电力革命的意义。 五、论述题(共30分) l8.新技术革命的意义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018年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2

2018年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 2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 1 .原子的范围是 ________ m。 2?原子核的范围是 ______ m。 3. _______________ 夸克的的范围m。 4.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原子核衰变、 ________ 、原子核聚变。 5.在原子能三种释放形式中,其中利用最多是 ? ■ 6. ________________ 核电站是利用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设施。

7.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 维、。 8?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核酸的基本单位是 ___ 。 1.10-10 2.10-14 3.10-20 4.核裂变 5.核裂变 6.核聚变链式 7.合成橡 胶8.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9.氨基酸10.核苷酸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1?原子核 2?核能 3.纳米材料 4?超导材料 5.细胞全能性 6?基因工程 1?原子核是原子中非常小的核心部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与正电荷。

2.核能(或称原子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 3.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9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人们需要的材料。 4.能产生电阻趋近于零现象的材料,称为超导材料” 5.细胞的全能性指每一个细胞中都包含着产生一个完整集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条件下,能形成一个新的个体。 6.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采用与工程设计 十分类似的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设计,然后按设计方案创建出具有某种性的性状的生物新品系,并能使之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如果以附件形式提交,请在输入框中输入见附件”)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说明了什么? 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 E =(△ m)c 式中的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光的速度为c=3X10 km/s,是一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最大极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公开择优项目申报指南(2020年8月)

附件1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公开择优 项目申报指南(2020年8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发展办公室 2020年8月

目录 汽车产业链 (1) 项目1电动车智能化底盘关键技术创新开发与应用 (1) 项目2铝合金汽车副车架轻量化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2) 机械产业链 (3) 项目1预制桥墩装配连接产品体系与其智能监测系统的研制及其产业化 (3) 项目2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列车研发及成果转化应用 (4) 项目3智能糖厂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5) 项目4新一代高端耐腐耐磨离心泵研发及产业化 (5) 电子信息产业链 (7) 项目1中国—东盟技术交易平台建设与运营 (7) 项目2中国东盟地球大数据技术应用示范 (8) 项目3 民族特色智能融媒体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示范 (10) 项目4 可信人工智能云创新与产业化 (11) 项目5 广西智能制造云服务平台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示范 (13) 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链 (14) 重大专项高性能新材料产业技术提升 (14) 项目1TFT用ITO靶材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14) 项目2 高性能新型铸铁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14) 生物医药产业链 (16) 项目1瑶医优势病种特色产品研发与应用 (16) 项目2基于多组学整合策略的广西特色制剂开发与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17) 项目3 “桂六宝”产品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 (18) 未来新兴优势产业链 (20) 重大专项5G设备及其应用研发 (20) 项目1 用于新一代5G通讯的高性能射频前端(RF FEM)的研发和产业化 (20)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