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天人之学微探(1)

董仲舒天人之学微探(1)
董仲舒天人之学微探(1)

董仲舒的天人之学是一个融汇了神灵之天、自然之天、人间伦理纲常等内容的庞大繁复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出现对西汉政治文化乃至以后近两千年的整个中国传统社会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看法认为董仲舒的天人之学是一种以“天”为“百神之大君”的宗天神学,即使其“天”也包含有“自然之天”、“义理之天”等内容,但仍以其中“神灵之天”为主导;或者以其“天”为“人格化的自然”,如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所言:“董仲舒所谓之天,即与地相对之天,有时系指有智力有意志之自然。有智力有意志之自然一名辞,似乎有自相矛盾之处,然董仲舒所说之天,实有智力有意志,而却非一有人格之上帝,故此谓之为自然也。”这些看法诚然有据有理,但恐怕也还有失偏颇。董仲舒的“天”中蕴含有许多自然性质的因素,但是其“自然之天”在其整个天人之学中实际所起的是一个中介作用,目的是要沟通“神灵之天”与现实的“人”,从而共同构建一个“人道法天”的完整系统,为的是要说明西汉政权的合法性以及如何维系这一政权乃至长治久安的政治目的。

神灵之天的演绎

关于“神灵之天”的论述,早在西周初期便有了萌芽。周人以“天”取代殷商时期的“帝”,用以指称至上神,从而使其获得完全意义上的宗教神灵的含义。《诗》云:“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膚敏,祼將于京。”[1]周人的“神灵之天”要说明的同样是这样两个问题:帝王是天之子,于是政权的合法性得到解决;王权的兴亡与更替是天命使然,而天命弥常,于是需要敬德保民,需要唯德是辅,这是维系政权长治久安的问题。然而西周的天人关系尚处于一种天人直接发生联系的状态,其理论形态也尚显单薄。

继承西周“神灵之天”观念的是墨子的天人之学。首先墨子论证了人格神的存在,即“天志”。此“天”高高在上,其功能根据社会人间的言行而实施出来。在继承西周天人基本格局与性质之后,墨子进一步论述道:“天子有善,天能赏之;天子有过,天能罚之”,“杀一不辜必有一不祥”。[2]天能根据人间的言行而显示灾异祥瑞,赏善罚过。这样,墨子的“神灵之天”便确定了为人间立法的宗教地位。然而,墨子的“天志”思想是为其理论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兼爱”“非命”思想服务的。一方面,“天志”(神灵之天)思想为其整个理论体系作了寻求本根存在的努力,从而为其学说奠定了具备神圣性与说服力的基础;另一方面,君主专制的政治结构使人间君王的权力无从得到限制,而“天志”理论恰恰起到了限制君王权力从而推行自己的理论学说的目的。因此可以说,墨子的“神灵之天”与其讲是为当时的君主提供统治建议,不如说是为了借其限制君王权力而更好地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需要指出的是,在董仲舒之前,向天学习的思路已经大为盛行,学习的内容事实上是天所体现出来的性质,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的是以“健”来引申出“自强不息”,因此,“天”实际上是一种中介。这一过程也可用“得意忘象”来形容。董仲舒显然也是在向天学习,但是,在他那里,得意却未忘象,学到了“天”所体现出来的性质却并未忘记“天”这个中介,相反还把“天”绝对化神圣化了,从而也赋予了“天”宗教性的地位。而这也就是从“自然之天”中提炼出“神灵之天”的过程,而“神灵之天”一旦出现又超越于“自然之天”而存在。

关于“神灵之天”,董仲舒并没有很多直接的论述,直接讲到“神灵之天”的有这样两处: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3]

天者百神之大君也。事天不备,虽百神尤无益也,何以言其然也。祭而地神者,《春秋》讥之。孔子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是其法也。故未见秦国致天福如周国也。诗云:“唯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允怀多福。”多福者,非谓人也,事功也,谓天之所福也。《传》曰:“周国子多贤,蕃殖至于骈孕男者四,四产而得八男,皆君子俊雄也。”此天之所以兴周国也,非周国之所能为也。[4]

可以看出,董仲舒的“神灵之天”是要说明王朝何以兴衰的问题,事实上也就是政权的合法合理性以及如何长治久安这两大问题。虽然西汉政权至武帝时期已经基本巩固,其国力也业已可谓达至全盛,然而这两大问题却始终是历朝历代帝王所关心的核心问题。尤其武帝这样一个人物,四岁为胶东王,七岁为皇太子,十六岁为皇帝,其面临的又是一个经其前代帝王精心巩固下的大好政局,欲借助这样的优势条件成就一番帝王事业,应该是武帝这样有着广阔远大政治眼光的君王所殷切期望的。而在社会文化方面,黄老之说在顺应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阶段发挥切实作用之后,到武帝朝已经难以再与当时的强盛国力所对应,而开始不为统治阶级与社会所重视。于是,在政治文化这一意识形态层面寻求新的理论学说以更好地支撑西汉政权,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皇权地位与实力,便成为武帝所迫不容缓要做的一件大事,也自然而然地提出了“大道之要,至论之极”[5]这样的问题。

董仲舒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神灵之天”纳入到他的天人之学的体系中,为武帝时期的西汉政权提供了神学意义上的解释。

首先是政权的合法性问题。关于这一点,董仲舒是从“君权神授”与“王道配天”两方面来论述的。“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6],“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7],“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非有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8],这也就是所谓的君权神授,君王之为君王,是“天之所大奉”,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这与西周时的天人观念显然一脉相承。而“王者配天,谓其道”[9],“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

[10]为君王者行事,必须符合天命之道,“已受命之王,必先祭天,乃行王事”[11],也就是像文王那样,小心翼翼,昭事上帝,以求多福。“王者承天意以从事”[12],自然也就是符合了天道,从而为政权的存在与运作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可以看到,董仲舒通过“君权神授”与“王道配天”这两个层面的论述,成功地解决了西汉政权的合法性问题,而一旦涉及“行王事”,自然也就牵扯到了维系政权以及如何长治久安的问题。

既然君权神授,那么政权的维系一方面当然仍要视天意而定,而要符合天意便要如上面所提到的那样“承天意以从事”,“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13]具体来说便是要“任德不任刑”,因为“天道之大者在阴阳”,而“阴为刑主杀”,“阳为德主生”。[14]这是就君主对自己的态度这一层而言。而另一方面,政权的维系还在于君王如何对待“民”的态度上。董仲舒认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15]天子勤政理民,则为“有道”,天降符瑞,万物安宁;反之则为“无道”,天降灾异,用以警示天子:“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16],直至其最高形式“再授命”。但董仲舒又指出:“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17]可见,董仲舒是在“守成”的层面上论证王朝更替的问题以警醒激励君王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理论在“破坏”或者是“再建设”的层面上同样适用。

不难看出,无论是在政权合法性还是在政权维系的问题上,“神灵之天”始终处于一个绝对支配性的地位。与前人不同的是,董仲舒将“自然之天”引入作为沟通“神灵之天”与“人”的中介,从而为说明“神灵之天”为何能够授命君王并维系之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自然之天的构建

董仲舒关于“自然之天”的总的论述是这样的:“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九,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也。……毕之外谓之物,物者投所贵之端,而不在其中。以此见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18]从这段话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三点内容,第一,“天”有两个层次,一是包含十端之大“天”,一是与地相对之“天”。从性质上说,包

含十端的大“天”是自然性、物质性的,但董仲舒又将其定义为“百神之大君”,从而将此“自然之天”神灵化,这一点下文会详细涉及。第二,董仲舒的整个宇宙图示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下长万物,上参天地的完整系统,无论是天之授命还是天降祥瑞灾异,都是为人间秩序的合理运行服务。“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己,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19]

包含有十端的大“天”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20]在此,天与地是一个预设的前提存在,在天充满“天气”,在地则充满“地气”,这两种“气”合而为一,经过分化,便有了阴阳二气,“阴阳虽异,而所资一气也,阳用事此则气为阳,阴用事此则气为阴。”[21]这里“所资”之“一气”即为天地“合而为一”之气,是阴阳二气出现的前提条件,当阴阳分别“用事”发挥作用的时候,阴阳二气也就产生了,此即“分为阴阳”的过程。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约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枣强)人,西汉时代最重要的哲学家。 本节从五个方面介绍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一、董仲舒其人及其时代; 二、“天人相与之际”的重建; 三、天人关系的神秘化; 四、“天人感应”的政治哲学; 五、董仲舒哲学的历史影响。 一、董仲舒其人及其时代 董仲舒是西汉新儒家思潮的集大成者。董仲舒自幼学习刻苦,博览先秦文献,特别对《春秋公羊传》有着专门的研究,是西汉最为著名的公羊学者。《春秋公羊传》是战国以来所形成的《春秋》解释系统之一,属今文经学。东汉王充说:“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论衡·儒增》) 董仲舒生活的时间,是西汉景帝、武帝时期汉景帝时期。董仲舒曾任博士官,开始受到当权者重视,并在学术界产生影响。同时,他开展讲学活动,培养了一批学生。汉武帝即位后,董仲舒作为地方推荐的贤良文学,受到征召,三次上殿回答汉武帝的提问,阐发自己的思想君臣之间的这些问对,保存在《汉书·董仲舒传》中。汉武帝在策问中,不是就具体的问题和措施征求意见,而是与董仲舒探讨天人关系问题,努力探寻维系大一统封建国家长治久安之道。正是在与汉武帝的探讨中,董仲舒回答了时代的大问题,提出了重建“天人感应”的政治哲学主张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董仲舒的这一建议,旨在通过倡导儒学来确立统一的价值观念,加强西汉王朝的价值认同和意识形态控制,稳固大一统封建国家。因而这一建议为汉武帝所采纳,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的著作,保存至今的有《春秋繁露》与《天人三策》(又称《举贤良对策》)。这些著作体现了董仲舒的哲学思想。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可作为《春秋繁露》的基本读本。 董仲舒的时代,是西汉政治与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由于汉文帝、汉景帝以黄老思想为指导,实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取得“文景之治”的政绩,西汉帝国进入了稳定期和繁荣期。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以其雄才大略,对内发展经济,强化中央集权,对外开拓疆土,抗击匈奴侵扰,造成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但这种积极有为,也引起了内外关系的新变化,使原本缓和的社会矛盾开始激化。在这种情况下,主张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变得不合时宜了,时代的变化要求西汉王朝的统治思想也要作出与之相应的变化。 董仲舒所处时代的大问题,主要是如何巩固新兴的大一统封建国家的问题,即如何来巩固西汉王朝的问题。具体地看,这个时代的大问题实际上包括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来论证西汉王朝长久存在的合法性?这一合法性,不仅包括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的合法性,而且还包括刘姓子子孙坐天下的合法性,更进一步说,还包括西汉王朝所建立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封建社会秩序的合法性和永恒性。不解决这一问题,西汉王朝是难以坐稳天下的。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寻找一种机制来制约最高统治者的无限的权力?这种最高统治者的无限的权力,实际上正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秩

中国哲学之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之天人合一 老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按照老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对抗的力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强调“知天”和“畏天”的统一。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著名论断。这里的“法”是“效法”的意思。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归根结底,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这些思想又是以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自恢复能力为基础的当代生态工程学的哲学基础。 自然界中,山川可以生长草木,草木繁衍鸟兽和其他有价值的物质,调节气候和雨水,形成万物,使百姓有其食,有其用。形象地概括了山川河流在地球生命圈中作为生命的介质和载体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运行的规律,描绘了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的勃勃生机,正是靠山川河湖抚育滋养万物,自然界为人类创造了栖息繁衍和发展的条件,“万物已成,百姓以食”。 这种和谐产生人类对自然界的尊重和敬畏。所谓“知天命”。“天命”泛指自然规律。“知天”和“畏天”是对立统一的。“知天”,指人学习自然规律:“畏天”,指人对自然界要心存敬畏。“畏天”而不“知天”,是人类蒙昧时代神秘主义的根源。相反,片面强调“知天”而不“畏天”,则逐步形成了西方近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理论,继而又以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武器,把人类推上了全面与自然相对抗的道路。 “天人合一”强调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不是互相割裂而是相通的。或者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遵循统一的规律。这种规律在老庄哲学中称之为“道”,道家把天地宇宙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道”是一种自然法则,只有顺应自然,才能成势。道家反复强调要避免反自然的行为。 “天人合一”,提倡“仁爱自然”,“仁者爱人”,指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人为天所生,与天具有血肉相连的内在关系,人也应该有“爱人利物之心”,所以提倡“泛爱生物”和“仁爱自然”。珍惜自然,保护自然,人对于

淮南十三中“学贯古今、以史明智”活动之历史知识竞赛 - Disha Innovation

淮南十三中“学贯古今、以史明智”活动之历史知识竞赛 一、选择题:(50分) 1.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州同。台湾收复,捷报送抵京师, 正值中秋,康熙欣然写下这样的诗句,请问此时收复台湾的是:() A、郑和 B、郑成功 C、施琅 D、郑克爽 2. 哥伦布西行航海时,中国正处在哪个朝代 A、宋朝 B、明朝 C、清朝 D、元朝 3. 闪电战术(打一国家) A、德国 B、捷克 C、日本 D、克罗地亚 4.横渡大洋必经此地(打一外国地名) A、开罗 B、诺曼底 C、夏威夷 D、中途岛 5.码头珠宝多(打一国家地名) A、珠海 B、珍珠港 C、珍宝岛 D、吉隆坡 6.打雪仗(打一历史名词)() A、普法战争 B、莫斯科保卫战 C、冷战 D、不列颠之战 7.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打一历史名词)() A、两德统一 B北约与华约 C、古巴导弹危机 D、美苏争霸 8.晚潮更汹涌(打一历史名词)() A、波黑冲突 B、以巴冲突 C、印巴冲突 D、美苏争霸 9.一个有趣的发现---同时代的东西方文化巨人汤显祖和塞万提斯均卒于1616年。请问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A 、《唐吉诃德》和《牡丹亭》 B、《桃花扇》和《唐吉诃德》 C 、《双城记》和《巨人传》 D、《牡丹亭》和《唐吉诃德》 10. 2006年中俄关系的一件大事是在中国举行() A 、俄罗斯年B、中俄经贸洽谈会 C 、中俄首脑峰会D、中俄友好年 11. 现代马拉松长跑运动起源于哪个国家?A 古希腊 B 古罗马 C 古埃及 D 马其顿 12. 成语“围魏救赵”出自于下列哪个战役()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 13.著名的迦太基军事将领汉尼拔曾越过一座著名的高山进军罗马,而后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也曾越此山 进军意大利。请问,这是哪座山呢?() A 比利牛斯山 B 阿尔卑斯山 C 安第斯山 D 落基山 14、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理范围的是() A三国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15.《倚天屠龙记》中说明教源于波斯,那么明教在波斯称什么呢?() A 琐罗亚斯德教 B 景教 C 摩尼教 D 日月神教 16.唐诗人温庭筠的《送渤海王子归国》:“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此诗反映的是() A.南诏与唐朝关系密切 B.粟末靺与唐朝的密切关系 C.唐朝与新罗友好相处 D.黑水靺与唐朝友好往来 17.将“神六”成功送入太空用的火箭是长征2号F火箭,现在的火箭与中国早期的“火箭”虽然相去甚远,但原理却是一样的。如果你要查找火箭作为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翻阅()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18、十九世界哪座城市被称为“音乐之城”? A、巴黎 B、维也纳 C、威尼斯 D、悉尼 19、今天我们倡导的“以德治国”,可以从儒家传统文化中汲取:() A.贵贱有“序”的思想 B.“政在得民”的思想 C.“有教无类”的思想 D.以农为本的思想

论董仲舒的法律思想

论董仲舒的法律思想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在研究他的思想体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卢梭在这场思想革命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董仲舒是我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政治活动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本文将结合他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和他个人的思想历程论述他对中国的政治与思想史的发展作用。 一。董仲舒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 1,社会经济背景 董仲舒是汉朝武帝时代人士,当时的中国经历了汉初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得以摆脱秦末的凋敝状况,社会经济开始出现巨大好转。这时人口开始增殖到历史的最高限,货币开始大量流通,国内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货币定价的市场,以此汉武帝任用桑弘羊改革汉朝的货币制度与财政制度。而当时,国内政局却是封国格局,统一的货币与定价市场很难形成,这使得汉朝的最高统治者不得不思考如何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为经济的发展做出准备。 2,社会政治背景 汉武帝时正是七王之乱平定之后,由于贵族制度的残留,汉朝实行的仍是封国制度与郡县制度的结合体,这对秦朝的郡县制度无疑是一种退步,而直接危及到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统治地位。因此汉武帝开始以“推恩令”的方式来间接推行郡县制度以保证汉武帝对国内的政治专制和对匈奴作战时政治动员的有效实施。 3,思想文化背景 汉朝初年,汉朝最高统治者实行黄老之学,而九流十家在当时并未断绝,春秋战国时代所形成的“百家争鸣”的思想状况得以保持。这些多不利于国内思想的统一,更不利于汉武帝实行最高的君主专制,因此,富有雄心的汉武帝开始寻找一个能够统一全国的思想体系来保证自己政治合法性的确立。只有有这样的思想体系才能保证汉武帝自己既不被皇姓成员篡夺又不被人民造反。 董仲舒上承孔子,下启朱熹,对儒学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董仲舒继承、吸纳、融合了先秦儒家、墨家、法家和阴阳家等诸多学派思想,把各家各派中有利于统一集权、尊君爱民、安定社会的主张,以及关于社会发展变化的思想,根据时代的需要、君臣士民的希望,作了全面的批判和总结,从而形成了他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顺应了春秋战国以后百家思想的“合流”趋向,是学术思潮演变的必然结果,也是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的产物 二、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关于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应其时代需要而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内涵。董仲舒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董仲舒建议统一学术,统一思想,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为维护封建统治帝王的绝对统治服务。它对进一步巩固汉武政权乃至维护整个封建社会的统一和稳定,防止封建割据,发挥了至关生要的作用。 2、以教化为大务、刑罚为辅

天人感应思想是一种古老的思想

天人感应思想是一种古老的思想,先秦时期的天人感应比较零散,汉代以后天人感应的神学色彩愈发浓重。只有汉代时期的天人感应经历了由建构到解构的过程。因此,阐述这一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能够呈现一个动态的且清晰的发展过程,从而能够更加深入的认识天人感应思想 。 一、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渊源 中国古代哲学的感应,在对象和内容上尽管偶尔涉及物与物、人与物的关系,但主要还是指天与人之间的感通与应和。天人感应的观念起源很早,其痕迹散见于先秦的远古典籍中。为方便介绍,本文暂把其分为春秋以前和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 一) 春秋以前天人感应思想的萌芽 这一时期的天人感应思想主要体现在古书《诗经》、《尚书》、《周易》以及管仲的哲学思想中,现概括如下: 1.《诗经》中有多处体现了人与“天”( 帝)之间的矛盾,如“瞻仰昊天、则不我惠”,“彼苍者天,歼我良人”,“浩浩昊天,不俊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 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天( 帝) 似乎已被当做一种类似于人的、有性情的对象存在。正是基于这一点,一方面,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对天的行为作出感情的判断。另一方面,《诗经》中也有“克配上帝”、“顺帝之则”的原始感应意识。在远古先民的观念中,天无疑是作为一个人格神而存在,并主宰着人间的一切事务。因此,天是人们既崇拜又畏惧的对象。尽管“天命靡常”,人无法正确的认知或确凿地把握天的意志,但还是应该尽心尽力地去“昭事上帝”,“克配上帝”。因为有一个准人格化的天在监管你,所以,无论个人的 行为,还是国家的政治都必须与上天相称合、相呼应,努力做到与上天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顺帝之则”。否则,上天就会通过异常的天文现象予以谴告、警戒。远古先民认为,日食和月食现象的发生与君主统治的好坏有密切的联系。王行善政,人民安居乐业则不会出现日食月食现象。如果君王无道,百姓民不聊生,那么上天一定会通过日食月食来警告君王,敦促他弃恶从善。所以,人君国主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对违反天的意志的行为要及时加以改正。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重要的思想前提已经根植在远古先民的心灵深处,即天与人是可以相互感通的。而人是如何感知天的存在、如何与天相沟通呢要用“度”,即用自己

关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说及其现实意义(精)

关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说及其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荀子天人之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关系 论文摘要:荀子独特的“天人之分”说主要包括“天行有常”、“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这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在于,人应深入而全面地认识自然规律,进而掌握自然规律,继而遵循自然规律办事,既不要超过自然规律“与天争职”,也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倍道妄行”。苟子,又名苟况、苟卿、孙卿,战国时赵国人,是与孟子齐名的儒学大师。自少年开始,多次游学于齐,在稷下学官“三为祭酒”,有很高的声望。一度应聘到秦国,又曾在赵国“议兵”。后任楚国兰陵令。晚年定居兰陵,专心著述。荀子对儒家的《诗》、《书》、《礼》、《乐》、《易》、《春秋》都很有研究,善于吸收和批判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从而自成高格,是先秦集大成型的思想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著作《苟子》大部分是苟子的自撰,少部分出自f-1人的记录,是研究苟子的可靠材料。这一著作开创了儒家学派中个人著作体的先河。一、天人关系的演化早就开始对“天”是什么的问题进行思考。最初认识的“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物质自然界,如季节、气候、日月星辰等,这种意义上的“天”是物质的“天”.在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制约人们的活动,表明人们在农耕时代建立起来的与外部世界的物质性关系:二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超越人力控制的意志性力量。这种意义上的“天”等同于现代西方宗教中的“上帝”,拥有无上的地位和权力.表明了人们在其蒙昧时代与外界建立的精神性关系。早期的人们对自然力量顶礼膜拜,“天”被笼罩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所以早期人类所谓的‘天’,根本上是一种超越性的控制力量,其意志决定着自然界与人事的基本面貌,也因而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命’总是与‘天’相连。”[1] 西周末年。各种历史事变促使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从而逐渐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摆脱出来,此时,天人关系成为先秦诸子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虽然百家各有其思考,但在当时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是“天人合一”思想。即认为天人之间具有相通性.甚至是同一性的关系。儒家孔子通过对生命的践履与体验,来体悟天命与人之自由的关系:“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孟子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认为人性根于心而禀受于天,故知性即可知天,养性即可事天,充分表达出他对天人合一关系的解答。道家庄子尤为彻底地表达了天人合一思想,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齐相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万物与“我”都是合一的,懂得这种关系的人就是真人,要处理好这种关系就要“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庄子·大宗师》);就要“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庄子·秋水》)。墨家墨子肯定意志之天的存在,认为天是自然、社会和人民的主宰。能赏善罚恶,人只有与天合一才能免除灾难:“尚同乎天子,而未上同乎天,则天灾将犹未止也,故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茁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天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墨子·尚同中》) 这些天人合一说,无论是强调天的主宰、意志或人格神的内容,还是纯粹的天道自然的内容,都没有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说明,他们共同地在强调一种

董仲舒

第五部分董仲舒的思想 (一)“三纲”、“五常”可求于天 董仲舒生活在西汉中期,当时国力强盛,但社会矛盾依然尖锐董仲舒正式确立了“三纲”、“五常”的政治纲领,以此作为维护封建专制“一统”秩序的根本。依据阴阳之道以及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韩非“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的思想,董仲舒又将“三纲”与“五常”相联接,指出“夫仁、谊(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旨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董仲舒对三纲五常的完善和神圣化,为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因此,他的思想深受统治阶层和儒家后学的青睐,被尊奉为儒者宗和醇儒。 (二)“天人感应”的宇宙图式 董仲舒根据阴阳五行家的观念来肯定王道之“三纲”、“五常”,“可求于天”,理论上的论证却是围绕传统的“天人之辨”展开的。从而以天人“相类”、“合一”的模式来阐发他的哲学思想。 董仲舒强调天人之际互相征验,是古今一贯的道理。把孔孟儒家的天命论与神秘主义的阴阳五行说相结合,构造其宇宙图试论体系。 在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中,人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了强调:一方面,他以天人感应作为君主受命于天的基本途径,即“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是受天之委托而获得驾驭群臣、役使百姓全权的。另一方面,他又指出“符瑞”说和“谴告”说,对君主权威进行一定的制衡。实际上主张在仁政德治的基础上强化君主专制的权威,按照宗法等级制的“三纲”原则维护大一统的安定局面。这在当时具有其时代的进步性。 (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历史循环论 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探讨上,董仲舒提出了两个基本看法:一是肯定治世之道奉天法古,不得变更;二是论证了朝代迭替、更法改制的合理。由此构成了董仲舒“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历史循环论的基本特色。 什么是道?董仲舒说:“春秋之道,奉天法古”。借助历史经验教训,国家的兴衰治乱完全在于统治者循道还是背道。唯有奉天法古,遵循春秋之道,天下才能长治久安。 在强调“道”不变的同时,董仲舒又根据秦亡的教训,主张“更法”、“改制”,论证汉代秦的合理性。他认为:“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正月)朔(每月初一日的开始时刻),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这样,守“一”、循“道”与更法、改制就成了同一进程的两个方面,二者因此而获得了协调统一。 (四)“顺命”、“成性”与“防欲”思想 董仲舒的天道观是和他复古主义的人道观相互关联的。 “顺命”原是孔子的思想主张。董仲舒的天命具有意志主义和命定论色彩。他所说的“天”即“天意”,“命”即“天”之命令。因此,顺命的结果就是要求在下的,无条件地服从君主的专制统治,因为“天子受命于天”,“承天意以从事”。君权与神权相结合,具有极大地权威性和欺骗性。

三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三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为提高我班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创建绿色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大力推进本班的素质教育。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天人合一、资源有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二、目标任务 1.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 3.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基本措施 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育,应当多渠道、全方位进行。 (一)备好课上好课 要把这项教育开展得扎实深入,必须开发环境教育课程并把其作为基本载体,以便使环境教育比较系统地开展。备好环境教育课教案,上好每一节环境教育课。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生活中学习中,师生互相监督。创设环环相扣的环境教育途径,使学生初步树立环境意识。 (二)学科教学有机渗透 充分重视,对各门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的课本内容进行分析、

归类,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达到渗透目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寓环境教育于孩子们的实践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这样既丰富了环境教育内容,又达到了提高孩子们各种参与能力的目的。 一是结合学校原有课程,有意识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爱护洁净环保教育;二是结合乡土教材,专门开设环保课;三是利用课外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环保小分队活动。 (四)营造校园的环境教育氛围 良好的生存环境给人以美好性格的塑造和心灵的陶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因此,老师应注意在自己的班里、校园里创设优美环境,诱发孩子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让我们的教室、校园美丽起来。 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备注 第1周 1课、认识小动物的家 第3周 1课、认识小动物的家 第5周 2课、它们住在哪里 第7周 2课、它们住在哪里 第9周 2课、它们住在哪里 第11周 3课、小动物喜欢的家 第13周 3课、小动物喜欢的家 第15周 3课、小动物喜欢的家

浅析董仲舒“天人感应”哲学思想

浅析董仲舒“天人感应”哲学思想 摘要:“天”是中国古典哲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董仲舒继承了先秦哲学重视“天”的传统,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天人感应”的神学主义体系。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十端说、人副天数说、祥瑞灾异说和受命改制说,其精神实质是“言天道而归于人道”,即通过祥瑞灾异说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和历史观。这一思想体系成为汉代“大一统”政治统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依据,在中国传统天人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天人感应人副天数谴告 一“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 (一)天为大神 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论证“天”为至上神,为万物之始。首先,董仲舒将“天”与宇宙万物建立起血缘伦理关系,把“天”看成是宇宙万物的母体和缔造者。董仲舒认为:“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即万事万物皆由“天”所生,没有例外。那么,作为万物之杰的“人”自然也是“天”的子民,董仲舒说:“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这样,“天”与人的关系就被等同于父与子的关系,从而在伦理上获得了至上权力的合理依据。 其次,董仲舒巧妙地借助阴阳五行学说将”天”进一步神化,“天之道,出阳为暖以生之,出阴为清以成之”,使得“天”与阴阳建立了必然的联系。因此,“天”自然就成为“王者之所最尊”,“百神之大君也”。这样一来,“天”理所当然地取得了统摄自然与社会的无上权威。 (二)人副天数 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之所以能够相互感应,首先就在于“天人同类”。“人生于天,而取化于天”,即人本身是“天”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称之为“人副天数”。 首先,人的形体结构就是“天”之模式的副本。“人之身,首窾而员(圆),象天容也;发,象星辰也;耳目戾戾,象日月也;鼻口呼吸,象风气也;胸中达知,象神明也;腹胞实虚,象百物也”,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与“天”有着相同的模式;“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指出人体四肢关节、五脏六腑皆与“天数”相合,因此天人本为同类。 其次,不仅人的生理构造是“天”之模式的复制品,就连人的精神意志、道德属性也与天相同。董仲舒认为,人“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

“天人之际”、“天人合一”与“天人一也”(赵妙法)

现在,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一般场合,“天人合一”的说法很是流行,并认为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特点和长处。 当今的学术界的许多大人物都在这样地大谈特谈着。例如,钱穆先生、季羡林先生和张世英先生都用“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或“主客二分”说中西文化的对立。 1991年,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1991年8月第四期,第93-96页)发表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钱先生说:“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中国人喜欢把‘天’与‘人’配合着讲。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离开分别来讲。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类讲天。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 钱先生把“天”理解为“天命”,把“人”理解为“人生”。季羡林先生则不同意钱先生的这种观点:“我不把‘天’理解为‘天命’,也不把‘人’理解为‘人生’;我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天人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来在这一点上我同宾四先生意见是不一样的。” 但是季先生并没有对“天人合一”的说法提出过不同意见,相反地是完全接受了这种说法的:“西方是‘一分为二’,而东方则是‘合二而一。” “我理解的‘天人合一’是讲人与大自然合一。” “据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迥乎不同的,夸大一点简直可以说是根本对立的。西方的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东方的主导思想,由于其基础是综合的模式,主张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以上参见季羡林等编选:《东西文化议论集》(上),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81-83页) 张世英先生则专门写了一本专著:《天人之际》(人民出版社,1995年)来讨论这个问题。该书的中心思想是:人对世界万物的基本态度或关系有两种:一是主客二分,一是天人合一(指主客不分,物我交融)。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主导,西方传统哲学以主客二分为主导。 有了以上这些大人物的宣传鼓动,现在,这种观点已经成了国内学术界很流行的观点,并且似乎已经成了铁板钉钉的不刊之论了:西方哲学、西方文化强调主客二分,主客对立,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自然界是人的认识的对象,征服和改造的对象,突出主体性原则;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则推崇“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乍一看,这种观点好象很有道理,并突出了中西哲学、中西文化的鲜明对照:西方人只讲主客对立;中国人只讲天人合一。 但是,如果去仔细推敲一下,那么就会发现这种观点是很肤浅的!

邵雍:从物理之学到性命之学论文

[摘要]对于北宋道学五子之一的邵雍,研究者一般将其“象数学”体系视为推演宇宙万物周期发展过程的“物理”之学,对其“性命”之学关注不够。本文集中探讨邵雍《皇极经世》和《击壤集》的“性命学”体系,认为邵雍走的是以天道推论人道、以先天推论后天、以物理推论性命的路子,其性命学是他“心学”的核心部分,依“性——心——身——物”作逻辑展开,以“圣人之心”、“神明之性”为本性,以先天象数为心法。儒家的人道观、价值观与道家的天道观、认识论,儒家的道德修养与道家的宇宙精神被邵雍巧妙地贯通在“易”理之中。他的身上既有道家的坦夷旷达,又有儒家的中庸仁和,达到了一种“天理真乐”的生命境界。 [关键词]邵雍物理之学性命之学心学先天之学后天之学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体用,人于心上起经纶。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这首诗是北宋道学五子之一的邵雍写的,题目叫《观易吟》,诗中流露了作者参透天人、观易见道的智慧,显示了作者博大舒放的宇宙胸怀和洞明深湛的生命意识。当代研究者一般偏重于研究其《观物篇》中的“物理”之学,而比较忽略其“性命”之学。其实邵雍不仅是宋易之区别于汉易的开风气的人物,而且还是宋明理学“心学派”的开拓人物,他不仅建构了一套缜密的宇宙论图式,而且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性命学说、修养理论与价值系统,并最终完成了他的以“物理”推论“性命”的“先天易学”体系。唯其如此,才备受二程、朱子等理学大师的称赞。邵雍的人文情怀、安乐精神和真善境界,不仅对后世易学家、理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今的世俗人生仍然有着可资借鉴的意义。一、天人相为表里,推天道以明人事“天”和“人”的问题是邵雍象数哲学的基本问题。邵雍在《观物外篇》中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他把易学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物的,即“天学”,又称“物理之学”;另一类是研究人的,即“人学”,又称“性命之学”。合而言之即“天人之学”。邵雍还用了两个概念:“先天之学”与“后天之学”,其中“先天之学”是研究天道自然的,相当于“天学”;“后天之学”是研究人道名教的,相当于“人学”。①[!--empirenews.page--]在对待天人的关系上,如果说儒家偏向于人道,道家偏向于天道;义理易学派偏向于人道,象数易学派偏向于天道,那么邵雍则是儒道互补(或内儒外道)、天人并重、象数与义理贯通的集大成者。天道与人道,天学与人学、先天与后天、物理之学与性命之学,被邵雍巧妙而自然地融进他的易学中。他在《观物内篇》中说:天与人相为表里。天有阴阳,人有邪正。邪正之由,系乎上之所好也。上好德则民用正,上好佞则民用邪。邪正之由有自来矣。夫分阴分阳,分柔分刚者,天地万物之谓也;备天地万物者,人之谓也。天地人物则异矣,其于道则一也。邵雍引用《易传》“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的“天道”观,将“天道”归结为阴阳、刚柔;同时继承并改造了《易传》“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的“人道”观,将人道归结为“正邪”,“仁”与“义”都属“正”的范畴,与之相对的应该是“邪”。在邵雍看来,人之正邪与天之阴阳、刚柔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虽然各自的表现千差万别,但都统一于“道”上。邪正来源于君主的好德好佞,君主的好德好佞又是天道崇阳崇阴的折射。就天道与人道的地位而言,表面上看,邵雍似乎更重天道,他不仅将自己的著作称为“观物篇”,以“观物”为认识天道的重要思维方法,而且将人看成是“物”——“天”的一分子,认为“盈天地万物者唯万物。”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从立论路径上看邵雍是先论天道后论人道,先论先天后论后天,先论物理后论性命,而推天道、先天、物理是为了明人道、后天、性命,人道、后天、性命才是邵雍的立论目的,天道、先天、物理不过是邵雍的立论根据。用邵雍的话说,它们之间是“体用”关系,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后天从属于先天,后天阐发的人性、人道高于先天阐发的物性、天道。这里的“先天”与“后天”是相对关系,邵雍又把“先天”与“后天”统称为“先天之学”。先后天是体用不离,相函相依的,体者言其对待,用者言其流行,是一个统一的天人之“道”的两个不同方面,同时又是一个统一的“道”的变化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邵雍将宇宙演化的历史过程以唐尧时期为界分为两段,唐尧以前为先天,此时还是宇宙自然史时期,还没有人文、社会、主观等

浅议董仲舒思想及影响1

浅议董仲舒思想及影响 摘要:董仲舒儒是汉代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思想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产生 深远的影响,他用“天人三策”的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以“天人感应”作为理论依据,这样使儒学融合了阴阳、五行及道家思想,从而锻造了儒学的兼容性和应变能力,使得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他的思想也对儒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也肯定了他在西汉思想史上的意义。 关键词: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董仲舒 董仲舒是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他的儒学思想和独尊儒术的建议,对儒学的历史性转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从古至今,人们对董仲舒的评价不一,到底他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我们不能从单方面来评价,要用辩证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功与过。 一、罢黜百家和独尊儒术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在众多对策中,董仲舒的的对策很受汉武帝的欣赏,这就是汉学史上著名的“天人三策”。董仲舒在对策中说“至周之末世,大为亡道,以失天下。秦继后,独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禁灭先王之道,而颛为自恣苟简之治,故立为天子十四而国破亡矣”。又说“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董仲舒建议武帝要实行“更化”,就是肯定“有为”.否定“无为”,同时也就是改变主导思想路线,改变治国主张。在最后一次“对策”中明确建议实行“大一统”的政策。董仲舒的这些建议都被汉武帝采纳了,班固评述此问题时说“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这可以说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是接受董伸舒的“对策”而实行的。董仲舒的

董仲舒

漫谈董仲舒思想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中国儒学发展史和中国思想史上继孔子之后又一个里程碑似的人物。董仲舒经过周密的思考与组织,以儒学为本,综合各家,最终形成一种以公羊学为骨干,以天人感应为基础,整合阴阳、黄老、法、诸家的思想体系,从而完成了汉代新儒学。 从董仲舒所处时代入手,以当时社会矛盾和任务、自然科学状况、秦汉...相关答案董仲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他的著作后来大都汇集在《春秋繁露》一书中。 董仲舒的哲学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他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人格神,不仅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因此,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和人一样“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人与天是相合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继承了思孟学派和阴阳家邹衍的学说,而且将它发展得十分精致。 董仲舒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层层的统治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办的,董仲舒精心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合理化,正是为汉皇朝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 董仲舒利用阴阳五行学说来体现天的意志,用阴阳的流转,与四时相配合,推论出东南西北中的方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而且突出土居中央,为五行之主的地位,认为五行是天道的表现,并进而把这种阳尊阴卑的理论用于社会,从此而推论出“三纲五常”的道德哲学。这里所说的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五常为董仲舒提倡之后,成为我国古代维护历代封建皇朝统治的工具。 他认为“道”是源出于天的,“天不变,道亦不变”。即是说“三纲五常”、“大一统”等维护统治秩序的“道”是永远不变的。那么,如何解释皇位的更换和改朝换代呢?为此,他提出了“谴告”与“改制”之说。他认为统治者为政有过失,天就出现灾害,以表示谴责与警告。如果还不知悔改,就出现怪异来惊骇。若是还不知畏惧,于是大祸就临头了。 他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受命于天,而认识的目的是了解天意。通过内省的途径就能判断是非,达到“知天”的目的。另外还必须通过对阴阳五行的观察,才能达到对天意、天道的了解。正是按照“尽心”、“知性”、“知天”的模式,达到“天人合一”。他还认为通过祭祀能与神相沟通,使之能看见一般人所看不见的东西,这样就能知道天命鬼神了。这种认识论达到了神秘的程度。 在人性论上,董仲舒异于孟子的性善论,也不同于荀子的性恶论,而是主张性三品说。他认为性是由天决定的,性是天生的质朴,虽可以为善,但并非就是善,只有“待外教然后能善”,即人性善是通过教育的结果。君王要顺天之意来完成对人民的教化。他着重教化,并提出“防欲”,比先秦思想家只讲“节欲”、“寡欲”更为深刻。

才兼文武,学贯天人

数学文化/第2卷第3期 3 今年是山东大学建校110周年,也是山东大学数学学科正式建立81周年——一个九九归一的年份。佛家往往将“九九归一”与“终成正果”联系起来,寓意一路探索而来,终于回到本初状态,从而大彻大悟。但对于一门基础学科而言,这种回归并不是单纯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悟,而是历经艰辛、不懈追求,从而有所成就的一种升华。这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这原点与新起点的交汇处,对创始者进行一下追忆似乎是人之常情,吾辈自不能免俗,然而更有一层原因是,作为山东大学数学学科创始人的黄际遇先生——一位擅数学、明经传、通骈文、工书法,乃至骑射、算卜、弈棋无一不精的才子型学者,长久以来竟然一直不为人所知。无怪乎与先生同乡的陈平原先生感叹:“此等人物,若生活在老北大,定然是校园里的绝佳风景。不知道是因为五十年代后专业化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凭兴趣读书讲学不再被认可,还是因教学于兵荒马乱之中,没有弟子承衣钵传薪火。”[1] 这也许只能算作其中的一个原因。另一重要原因窃以为在于先生对其学问的“低调处理”。先生所学广博,其诸多成果均付诸日记,“举凡科学、文学理论、筹算演证,与所作骈散文章,及与人来往书札、联语、棋谱,靡不笔之于篇。小楷端书间,杂以英、德、日诸国文字。月得一册。其在青岛所记者,曰《万年山中日记》,曰《不其山馆日记》 。广州所记者,曰《因树 才兼文武,学贯天人 ——纪念山东大学数学学科创始人黄际遇先生 东 青 任初先生在山东大学,时年五十岁。 (1935年摄于青岛)

数学文化/第2卷第3期 4 据台湾版《山东文献》第六卷第二期的相关记载,作为第一批被聘任的教授,任初先生于1929 年12 月即赶赴青岛参与当时国立青岛大学的创制。学校成立之初,只有文学与理学两个学院,先生任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理学院下设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系。其中,物理学家蒋德寿、王恒守任物理系主任、化学家汤腾汉任化学系主任、生物学家曾省任生物系主任。 单从建制上看,刚成立的国立青岛大学似乎已初具规模,但在当时,师资短缺是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师资力量之困窘远非今天所能想象。数学系建系之初,开设了微积分、代数解析、立体几何解析、数学演习共4门课程[5],但任课教师只有任初先生一人,也就是说,国立青岛大学成立的第一年,整个数学系的教学完全是由任初先生一人完成的。面对此种窘境,1931年国立青岛大学成立了由杨振声校长为主席的教师职称聘任委 员会,任初先生为委员。尽管校方与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二十四日,时任山东巡抚袁 世凯上《为遵旨该设学堂酌拟教规谨将试办章程缮单呈览》及《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的奏折,皇帝照准奏称。红色文字为光绪皇帝于十月六日在奏折上的朱批:“知道了。政务处暨各该衙门知道,单併发。”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建校原址(原为德占时期所建俾斯麦 军营),校名为蔡元培先生亲笔题写,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 任初先生一生行历丰富,因本文写作缘起于对先生创立山东大学数学学科的追忆,那么不妨先说说先生在山东大学的六年(1930-1936),这也是其治学生涯中颇值得浓墨重彩的地方。 山东大学始创于清末光绪二十七年,即公元1901年。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上《为遵旨该设学堂酌拟教规谨将试办章程缮单呈览》 及《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的奏折,同时调蓬莱知县李于锴进行筹备。同年10月奏折获准,官立山东大学堂在济南泺源书院正式创 立,周学熙任管理总办(校长)。这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山东大学历史的起点。此后山东大学历经波折,几近停办。 1930年,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采纳蔡元培先生的建议,决定在原先私立青岛大学的基础上建立国立青岛大学。1930 年9 月21日,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由杨振声先生出任校长。他秉承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办学方针,广聘名师学者来校任教,以 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国立青岛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也正是创建于此时,也就是现今山东大学数学学院的前身,其创立者正是任初先生。 山馆日记》。在临武所记者,曰《山林之牢日记》。积数十年。” [2] 可惜的是, 这些日记中的多半数失落于战乱辗转途中,而留下的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任初日记,苟付梨枣,非延多种专门学者,难与校对。”先生其人,正勃发之年而逝于乱世;先生其学,因少人传承而埋于故纸。由是,其名不显。然金玉岂可久没于泥淖之中?近闻潮汕文化研究中心正筹备出版先生日记,不胜欣喜,此宝贵文化遗产若可得见天日,后辈也可从中得窥先生风采之一二。 缘于上述,谨就所知,先行小文以记先生。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3] 黄际遇先生,生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卒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字任初,后自号畴盦[4] ,广东 省潮州市澄海县人。

孔子的天人之学知识举要

孔子的天人之学知识举要 天人关系把天看作是不断创造生命的自然界,天带有某种神圣性,人对于天要敬畏和感恩。天坛的建筑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实质是爱,是对生命的尊重。 一、天人之学 1.孔子关于“天”“人”的学说中,很多思想体现了人类的普遍价值。 《论语》中体现“人类兄弟之情以及公共之美” 2.天是生命创造之源 3.商代和周代,天命论是流行的观念,把天看做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孔子把天看做是自然界,是一个大生命世界,是一个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天是一切生命之源,也是一切价值之源。即天道和天德。 4.天和人的关系:天降生了人,人有责任来实现这个目的,这是使命,也就是天命,即人生的意义。 5.孔子认为天保存有某种神圣性,君子应该“畏天命”,倾听和实践天的言说,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完善生命。

6.中国人对天的敬畏和信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宗教精神。在21世纪,人类应该以敬畏之心万分珍惜和爱护自然界这个生命大世界,这是人的神圣使命,也是生命价值所在。 二、仁:从爱父母到爱天地万物 1.孔子关于人的学说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个是仁,一个是礼。 2.仁即爱人,是一种普遍的爱,也是一种普遍的道德准则,必须由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3.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本 4.仁的实现方法是忠恕之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推己及人,由亲近疏,由近及远,有家庭到社会,从而达到“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普遍的爱。 5.仁就是从爱父母开始,一直推广到爱天地万物 三、礼: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 1.礼是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制度,规范,孔子最重视的是丧礼和祭礼,其精神就是“慎终”“追远”,礼是出于人类“亲亲”的情感。

董仲舒与

董仲舒与《天人三策》 建元六年,太皇太后窦氏驾崩,汉武帝乾纲独揽。建元初年被扼杀的新政,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元光元年,汉武帝令郡国举孝廉,策贤良,在内外政策上进行一系列变古创制、更化鼎新。他在元光元年策贤良文学诏中向董仲舒问道:……夫五百年之间,守文之君,当涂之士,欲则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众,然犹不能反,日以仆灭,至后王而后止,岂其所持操或缪而失其统与?固天降命不查复反,必推之于大衰而后息与?乌乎!凡所为屑屑,夙兴夜寐,务法上古者,又将无补与?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或夭或寿,或仁或鄙,习闻其号,未烛厥理。伊欲风流而令行,刑轻而奸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何修何饬而膏露降,百谷登,德润四海,泽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灵,德泽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何行而可以彰先帝之洪业,上参尧舜,下配三王?”(《汉书〃董仲舒传》)同时还向董仲舒强调:“朕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汉书〃董仲舒传》) 可以看出:汉武帝求解的不是具体的一时权变之策,而是一个既能总结以往兴亡治乱的历史经验教训,又能解决国家现实问题,从而保证汉朝强盛的长久治安之道。是带有规律性、普遍性、战略性的历史政治哲学。

针对汉武帝的征问,董仲舒连上三篇策论作答,因首篇专谈“天人关系”,故史称“天人三策(或《贤良对策》)。”《天人三策》被班固全文收录在《汉书〃董仲舒传》中。 《天人三策》中的主要建议如下: 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2.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3.春秋大一统,尊王襄夷。 4.建立太学,改革人才拔擢制度,反对任子訾选制。 天人关系说先秦时就有之,但董仲舒杂揉诸家,加以发展,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和对自然现象的比附来详尽论证,将这个学说发展成为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认为《春秋》一书记录了几百年的天象资料,所以后世灾异要以《春秋》为根据来解释。他通过援阴阳五行学说解《春秋》考察其中与天灾人事的联系,从而建立起“天人感应”学说。“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是董仲舒天人关系的核心。 董仲舒认为有“天命”、“天志”、“天意”存在,认为:“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天者,百神之君也。”、“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天有着绝对权威,人为天所造,人副天数,天人合一于是天命在论证君主权威的重要性得到了空前提高。把君权建筑在天恩眷顾基础上,君权乃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