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影响评价分析

交通影响评价分析
交通影响评价分析

6.2.1 项目出入口分析评价

龙翔翔翡翠城项目北邻赣东机械厂用地,南邻城市主干道凤凰西大道,东靠登峰大厦用地,距武夷山大道仅百余米,西侧紧邻城市规划支路工业二路。项目通过规划支路及周边城市主次干道与周边路网相连,出入较为便利。

龙翔翡翠城以住宅建筑为主,同时配建有商业设施、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商业设施沿凤凰西大道布置,商业设施的交通流与住宅区交通流完全分离,互不影响,有利于项目的交通流组织,对维护小区的良好生活秩序有利。

小区共设有出入口2个:

出入口1:小区主出入口,为行人和非机动车出入口。设在城市主干路——凤凰西大道上,距凤凰西大道/工业二路交叉口120多米,出入口设有集散广场,利于人流疏散。符合城市规划管理规定,设置合理。

出入口2:小区次出入口,为机动车出入口。设在城市支路——工业二路上,距凤凰西大道/工业二路交叉口90米远,符合城市规划管理规定,设置合理。

6.2.2 项目安全出口分析评价

由于小区建筑面积较大(137042.01 m2,1094户),并有商业设施、社区服务中心等人员集中的建筑,人流量大,需要通行能力足够大的安全出口。

本项目在南侧设置了一个专用的消防车出入口,宽5米,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另设有两个供人员应急通行的消防出入口,宽2米,与小区出入口1距离均在40米以上,符合消防要求。

6.2.3 项目出入口能行能力分析评价

}

根据交通预测,目标年项目机动车生成量为小汽车224车次/h、

摩托车238辆/h ,出入口需平均每8秒钟通过一辆机动车。可见,项目机动车出入口可以满足项目车流高峰时的通行要求,如遇待殊情况,还可利用消防车出入口组织、分流车流。

项目建筑及出入口分布如附图十一所示。

6.2.4项目内部道路分析评价

6.2.4.1平面布置

项目内部道路的布置按功能不同分成两个系统:车行系统和步行系统。

项目内部机动车道路系统采取内外双环形布置形式,外环沿项目四周边缘布设,内环围绕项目中央景观区布置,对项目内交通组织较为有利。内部道路通达性好,车辆有条件比较近的接近各建筑,并与区内停车场地相连,同时又尽可能的减少了车辆对小区的不良影响。

区内主要机动车道路采取蜿蜒有致的曲线布置形式,既与各楼区构通便捷,又利于控制车行速度,有利于项目区域的交通安全。

项目的非机动车和行人道路主要沿项目中央南北景观轴布置,构通小区南北,东西方向采取树枝状布置形式,既方便人员出行,又尽可能的避免了机非混行和相互干扰的不利现象。人员出入流线清晰、流畅,集散便捷。

项目内部机动车道路与步行道路存在几个交叉点,存在一定的相互冲突,有区内交通安全问题。应设置相应标志,提醒行人和机动车司机注意安全,并对区内机动车行驶限速(限速20km/h)。

项目内部道路布设情况如附图十一项目建筑及出入口分布图所示。

\

6.2.4.2 断面设置

项目内机动车道路设计为一块板断面类型,路宽5米,能满足机动车单向通行的要求。与项目机动车出入口相连处对道路进行了拓

宽,符合规范要求。

小区行人和非机动车道路路宽~4米,能满足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要求。针对消防车的通行要求,项目住宅区内按4米设计了消防车道,保证了消防车辆的通达性要求。

项目应急情况内部交通组织图如附图十五所示。

6.2.4.3 内外衔接

项目机动车出入口设在项目周边城市支路——工业二路上,人行出入口设置在凤凰西大道上。

出入口1:设计宽18米,并有集散广场,符合要求;

出入口2:设计宽12米,距凤凰西大道/工业二路交叉口90米远,符合要求;

消防车出入口:宽5米,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

6.2.5 项目内部停车设施分析评价

6.2.5.1机动车停车设施分析

⒈停车需求计算

参照《南昌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1月21日南昌市人民政府令第95号发布)及项目规划条件,确定本项目的停车配建指标取值,如表6-6所示。且机动车、非机动车室外停车场的泊位数不得低于核定标准泊位的15%。核定标准泊位数按照总建筑面积换算成的最小标准泊位数计。

表6-6 项目停车配建指标取值

根据表6-6及项目的建筑面积等参数,对该建设项目停车需求预测,结果如表6-7所示。

表6-7 建设项目机动车停车需求预测表

由表6-7可知,项目需要的机动车停车泊位为565个。

2.泊位设计分析

根据南昌市停车配建指标修订建议指标,对本项目的停车供给情况分析如下:

项目所需机动车停车泊位及设计情况分析比较如表6-8。

`

表6-8 项目机动车停车泊位设计和停车需求比较表

项目设计文件中提供数据显示,项目设计停车泊位为560个,其中地面停车泊位471个,地下车库停车泊位89个。经核实,地面停车泊位484个,地下车库停车泊位90个,项目总停车泊位设计数为574个,满足要求。

"

项目地面室外机动车停车泊位分布图如附图十二所示。

项目地面停车库分布图如附图十三所示。

项目地下车库机动车停车泊位分布图如附图十四所示。

3.地下车库内部通道

项目根据用地特点设置了地面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库。

项目地下停车库停车泊位90个,属中型车库。项目地下车库设置了两个出入口,符合要求。

地下车库车行道按~8.3米宽设计,6米以下采取单向通行,6米以上双向通行。

地下车库设置了两个出入口,出入口设计宽度为4.5米以上,符合单向通行的要求。

4.地面停车设施分析

项目设置了484个地面停车泊位。地面停车场地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布置形式,整个项目共布置有15处停车场(楼),根据停车场所处位置不同,每个停车场设有一定数量的停车泊位。各停车场均比较靠近建筑和小区出入口设置,停车步行距离均在50米以内,设计合理。

项目地面机动车停车泊位分布图如附图十二、十三所示。

6.2.5.2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分析

项目建成后必然会产生/吸引部分非机动车流。据表6-6及项目

各项指标预测项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需求,如表6-9所示。

表6-9 项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需求预测表

为解决非机动车停车问题,应设置1267个非机动车停车位,以满足非机动车的停车需求。

项目共设置了900个非机车停车位,离需求有一定差额,应增设非机动车停车泊位。可以考虑在小区商业区门前增设非机车停车位。

6.2.5.3项目内部停车设施总体评价

项目设计机动车停车泊位574个,其中地面室外停车泊位138个,地下车库停车泊位90个,地面室外停车泊位数占总泊位数的24%,停车步行距离均在50米以内,设计符合要求。

在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应加强对车辆停放的管理。

1.地下停车库各种管理设施应齐全。在出入口、急转弯处及停车区域应设置各种明显的标志诱导车辆顺利停车,确保停车安全。

2.为进一步规范停车,确保良好的停车秩序,停车场应设置诸如阻车器、减速垄、护角、栏栅机等必要的停车安全设施。此外,还应按要求施划停车泊位线、车位号、指示箭头等,并在适当地点设置停车指示标志。

3.对固定用户,地下停车实行月票制。

6.2.6 项目内、外部交通安全及交通组织分析

6.2.6.1 项目内部交通组织

项目内部设置了行人专用道路,而机动车道路采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运行模式。在对项目内机动车行驶进行限速情况下,可以满足机非混行的区内交通安全要求。

项目内机动车以单向通行方式为主,部分路段采取依靠小区地面停车场作为避让点的双向通行方式。因路宽5米,双向通行需要路段有会车避让场所。②、③、④、⑤、⑥、⑦、⑧等路中段均设有地面停车场,具备会车让行条件。①号路无会车避让点,应改为6米宽,以适合双向通行要求。在小区机动车出入口2附近的④号路的前段,机动车需由此进入地下车库,需双向通行,应将此段加宽为6米。

为保证小区内的交通秩序,应对小区进行限速,并在线路较长的④、⑤、⑥、⑦、⑧号路设置减速带,在存在会车让行的②、③、⑥、⑧等路适当路段设置停车让行标志,让行原则为先出后进。在路口设置拐弯反光镜。

$

项目内行人和非机动车道路路宽4米以下,禁止机动车通行,为行人和非机动车专用,同时还可满足应急情况下消防、急救等机动车的通行要求。

项目内机动车限速20公里/小时。

项目内部交通组织如附图十六所示。

6.2.6.2 项目出入口交通组织

出入口2为小区机动车出入口,距凤凰西大道/工业二路交叉口90米远,设计宽度15米,双向通行,不限制出行方向。

为出租车设置专用落车点。落车点要避开项目出入口及道路交叉口,并设置落车点标志。

6.2.6.3 项目周边交通组织

项目周边凤凰西大道和工业二路是项目车流进入城市路网的主

要通道,项目机动车出入口2就设在工业二路上。为使项目车流出入通畅安全,应保证工业二路有良好的交通秩序,充分发挥工业二路的通行能力,对工业二路机动车流限速(限速20公里/小时),禁止路内泊车、掉头。

由于凤凰西大道为三块板道路,由凤凰西大道进入项目的机动车流应先减速通过非机动车道,再进入工业二路。为此,应在凤凰西大道/工业二路交叉口设置相应标志。为保证凤凰西大道/工业二路交叉口的交通安全,还应控制进出工业二路机动车的速度,在凤凰西大道/工业二路交叉口相应位置设置减速带。

项目内外机动车交通组织图如附图十六所示。

项目内外交通标志设置如附图十八所示。

6.2.6.4 项目行人交通组织

⒈项目出入口的交通安全分析:

根据项目内的用地情况及项目周边用地布局,项目的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流较大,并且存在机非混行,有一定安全隐患,应加强项目出入口的交通管制。在项目所有出入口设置警告标志、注意行人标志,提醒行人和机动车驾驶员注意安全。

⒉项目内部人流与机动车流混行的交通安全:

项目内部存在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混行运行情况,有一定相互影响,不利于区内安全。应对项目内机动车行驶进行限速(限速20公里/小时),在机动车道路与非机动车道路交叉路口设置注意行人标志,提醒机动车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

⒊项目相邻的周边道路的交通安全:

项目周边凤凰西大道/工业二路交叉口及工业二路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混行,人流、车流混杂,极易造成交通拥堵,引发交通事故。为确保行人及非机动车的安全,限制机动车通行速度,限速2

0公里/小时,禁止路内泊车、掉头。

在凤凰西大道/工业二路交叉口设置相应标志及减速带,以保证行人和非机动车安全。

项目行人交通组织如附图十七所示。

项目周边交通标志设置如附图十八所示。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文献检索实训——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姓名 学号 所属院系自机学院 专业年级 12交通运输 指导教师 2015年12月

前言 摘要: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战略性的基础设施进而影响到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的重要部分——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空间布局的分化重组。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我国各个城市利用轨道交通规划及其引起的城市功能空间的重组进行分析。 关键字:轨道交通居住空间商业空间城市更新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1世纪,我国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的建成带来人流在量和质上的巨大变化,大大提高其沿线的通达,改变其沿线的区位条件,从而影响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空间布局,进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城市的实际形态和结构往往是交通发展战略和空间发展战略相互作用的结果[1]。轨道交通大运量、快速度的特点使它能够把人流引向特定的地点,并且在某个点上集中大量的人流,这种特性决定了轨道交通对于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集中于与人流密切相关的居住空间、商业空间的变化。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战略性的基础设施进而影响到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的重要部分——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空间布局的分化重组。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我国各个城市利用轨道交通规划及其引起的城市功能空间的重组提供建议。 1 城市轨道交通对居住空间变化的影响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出现了居民工作地和居住地的分离。特别是郊区化的趋势迫使人们出行范围加大、通勤时间和距离也相应增加。通勤成本已经成了人们选择居住地的一大要 素。而轨道交通凭借其快速度、准时便捷的优势极大地缩短了沿线居民的通勤时间,在吸引通勤人口移居的过程中改变了城市居住空间的布局。 1.1 挤出效应使居住空间向郊区转移 轨道交通凭借其快速高效的优势带来其沿线地区良好的通达性。交通的改善带来了区位条件的改善,提高了土地的潜在收益,沿线和两端的物业价值也 将有所提升。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只能通过竞价获取。不同的土地使用者的地租支付能力是不同的,地租支付能力高的商业会将地租支付能力相对低的居民住宅挤出优势区位,其结果是居住空间向郊区或城市边缘地带迁移。同时,轨道交通可以将通勤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即使住在城市边缘区,只要在地铁附近,就可以通过获得到达工作场所或消费场所的快速便捷的交通,而且可以避开中心区高地价、道路拥堵等城市问题,这对居住空间向郊区的迁移产生了极大的牵引力,使挤出效应导致的居住空间转移需求得以实现。

交通影响评价内容及要求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应包含文字说明和图纸两个部分,各部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文字说明应包括: 1、概况 (1)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总平面规划、建设时序等); (2)建设项目目标年的确定; 2、建设项目影响区域现状及规划情况(包括土地利用、城市道路等) 3、交通调查 (1)交通调查主要是获取评价区域交通量现状数据,分析主要路段、交叉口现状饱和度。调查时段一般不少于连续3日的早晚高峰,早晚高峰时段一般按城市交通规划确定,特殊项目由市规划局商市交警支队确定。 (2)应说明评价区域内的现状交通情况,包括道路名称、道路等级、横断面形式,交通设施设置及交通组织形式、主要交叉口技术参数、交通信号、公交线路、站点和换乘点等; 4、交通预测 (1)预测目标年建设项目交通发生、吸引、分布与方式划分及交通量分配; (2)预测分析目标年周边道路背景交通量,背景交通量一般按城市交通规划确定; (3)研究范围一般为与拟建项目相邻主次干道的围合区域。对于重大项目或位于交通敏感区域的项目,交通影响研究范围应适当扩大。在Ⅰ类区应包括建设项目新增交通量超过道路通行能力的5%以上的主次干道;在Ⅱ类区应包括建设项目新增交通量超过道路通行能力的10%以上的主次干道。 (4)目标年城市路网应以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时的城市路网为准; (5)分析建设项目交通量与城市路网的叠加效应。 5、交通影响评价 (1)分析建设项目对城市路网的影响程度; (2)评价建设项目出入口及内部道路交通组织合理性; (3)评价建设项目配建停车泊位的数量及位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4)建设项目交通安全评价。 6、结论和建议 (1)结论应包括:建设项目对城市路网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出入口位置、内部交通、配建停车泊位的评价结果; (2)建议应包括:可接受的交通设施、总图布局的改善建议,相应的周边道路交通组织与管理要求,分步实施计划方案。 (二)图纸部分应包括: 1、项目区位图 2、交通影响范围图(可和项目区位图合并) 3、项目规划总平面图及交通组织图 4、周边土地利用现状图 5、周边土地利用规划图 6、影响区域道路现状图 7、影响区域道路规划图 8、项目周边路网主要交叉口的高峰小时流量流向图(或表) 9、影响区域现状路网饱和度分析图(或表) 10、影响区域目标年路网饱和度分析图(或表) 11、交通改善建议图

浅析交通状况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析城市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王巧灵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输是这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这个城市中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证,也是这个城市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人们很早就意识到城市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了,因此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加紧对城市交通设施及路面的建设和修缮,以期对我国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在城市交通建设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城市交通的发展滞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甚至制约了一些城市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政府还需进一步提高对城市交通建设与发展的重视程度,做好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并加大对城市交通方面的投资力度。 关键词:城市交通;城市经济;发展;影响 引言 在现代社会,城市交通对人类和整个社会的生存和成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 城市经济的先行,是城市经济活动有序进行、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原浙江省计划经 济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朱家良曾指出:“交通的变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产业形态的变化决定了运输需求的变化,运输需求的变化又直接影响运输方式或运输方式 组合的选择。”在一座几百万,甚至拥有几千万人口的城市中,交通的便利程度、布局、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的基础条件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出行,工商业的运行,招商引资的战略。所以研究一座城市发展经济受阻的原因,从其交通方面出发是可行的,也可以进一步通过 对经济问题的分析来判断交通状况的经济学意义。 一、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 要想研究城市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必须清楚我国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的 现状。而我国幅员辽阔,城市众多,且东西部各方面差异较大,难以形成统一。因此,本 文以四川省成都市作为分析对象,研究其城市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全国其他城 市做一个参考。 成都市,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 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2015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被定位为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2016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导文件,文件中将成 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除此之外,成都还是中国五大战区之一的西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中西部地区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最多(271家)、设立外国领事馆数量最多(15个)、开 通国际航线数量最多(85条)的城市。 1.1成都市的交通状况 首先介绍成都市的陆地交通,主要包括公路、铁路、地铁、公交四种方式。 在公路方面,截至2015年末,成都市公路总里程2297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51 公里。全年新改建公路2169公里。年末全市机动车拥有量428.6万辆,比2014年末增 长11.1%;其中私人拥有汽车330.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8.6%。 其次,在铁路方面,目前成都有成渝线、宝成线、成昆线、达成线、遂成线5条电气 化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以及成渝、成灌、沪汉蓉三条高速铁路通车运营。成兰铁路、西成高铁、成贵高铁、成蒲高铁、成昆铁路扩能改造等也均在建设之中。 另外,川藏铁路、成格铁路、西成铁路也已纳入了成都市铁路未来的规划中。 作者简介:王巧灵(1992—),汉族,女,四川成都人,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生。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浪琴湾住宅小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目录 一、概述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建设方案简述 (1) 1.3项目依据 (2) 1.4研究方法 (3) 二、目标年与影响范围的界定 (4) 三、区域道路交通及用地条件分析 (5) 3.1现状道路条件 (5) 3.2项目区域公共交通现状 (6) 3.3项目周边土地利用状况 (6) 3.4 项目周边道路交通特征 (7) 四、设计方案交通评价 (9) 4.1项目建筑总平面交通评价 (9) 4.2项目停车设施交通评价 (11) 五、项目生成交通量预测 (12) 5.1 项目评价时段和评价对象的确定 (12) 5.2 背景交通量预测 (12) 5.3 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 (16) 5.4 交通分配 (18)

六、交通影响程度分析 (20) 6.1 主要路段交通负荷分析 (20) 6.2 对邻近交叉口交通运行的影响 (21) 6.3 对路段交通运行的影响 (22) 6.4 对公共交通的影响 (24) 6.5 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24) 七、小区交通组织设计 (24) 7.1 小区内部交通组织设计 (24) 7.2 小区外部交通组织设计 (25) 7.3 停车交通组织设计 (25) 7.4 交通标志设置 (25) 八、结论与建议 (25) 浪琴湾住宅小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西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浪琴湾住宅小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一、概述 1.1 项目背景 浪琴湾住宅小区(以下简称小区)项目小区位于西安市北郊未央区,西距未央路(迎宾大道) 约1350m,东距太华北路850m,距离市中心(钟楼)约9.5km,规划总用地面积为73234

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从诞生发展一直与交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内河流域开始,发展到近现代—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历程,无一不渗透着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也促进了各种先进交通工具的出现,进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交通的分类 城市交通一般分为两部分,即城市内部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内部交通主要通过城市道路系统来组织;城市对外交通则是以城市为起点与外部空间取得联系的交通,如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等. 交通影响城市产业布局 交通条件是城市产业区位选择和城市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交通条件的改变往往直接导致城市产业布局的形成与改变。在交通较为落后的阶段,高额的运输成本限制了城市间外部贸易的发展,工业活动在城市间难以形成专业化分工,大多数工厂在其选址时会把城市经济作为首要条件,落后的交通条件将经济的多样化限制在城市范围内。随着交通的发展,区位约束不断减小,长距离的商品运输成为可能,围绕着中心城市的腹地市场开始增长,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开始出现,工业生产可在不同城市间实现专业化分工,这促进了聚集经济效应的充分发挥,推动了城市向外分散型发展。此外,便利的交通还能够促进沿线地区人口的快速流动,加快地区经济的对外联系,从而带动沿线周围的旅游、餐饮、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沿线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 交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可达性的影响.可达性界定的范围可大可小,可达性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地理区位的优劣;二是指向性的影响.指向性,即交通引导.不同的交通方式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也不相同,直接影响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2017.6.28

项目名称:******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委托单位:******* 编制单位:********* 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 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 证书等级甲级项目成员: 项目负责人 *** 规划设计师 编制人员 *** 规划设计师 *** 助理规划师

目录 第1章概述 1.1项目概况与研究目的 (2) 1.2工作依据与研究方法 (2) 1.3 项目目标年与影响范围确定 (3) 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与现状交通分析 2.1 项目周边土地利用状况 (4) 2.2 项目周边道路交通系统现状与规划 (4) 2.3 项目周边交通现状评价 (5) 第3章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3.1 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影响分析 (8) 3.2 公共交通影响分析 (8) 3.3 非机动车影响分析 (8) 第4章项目配套设施分析 4.1 项目影响区规划道路条件分析 (9) 4.2 项目区内停车设施供需分析 (9) 4.3 住宅区交通组织分析 (10) 第 5章结论与建议 5.1 分析结论 (10) 5.2 相关建议 (11)

第 1 章概述 1.1 项目概况与研究目的 *****位于**市**区,南侧为***路,东侧临 ***路,西临***大道,北侧顺堤河绿化带,靠近***,其空间位置及周边环境如图1-1 所示。该项目已经于2011年投入使用,项目周边道路交通条件较好,通行便捷;周围生活、市政公用设施有一定配套,已经建成几个高档居住小区,对学校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 图1-1 项目位置及周边环境 项目规划总用地276.3亩,调整前设计容积率0.45,计容建筑面积83650平方米,建筑密度37%,绿地率34%,机动车位53辆,非机动车3168辆。此次将西侧原规划的体育馆调整为5000平方米,新增两幢教学楼,共40间标准教室,建筑面积7250平方米。调整后设计容积0.47,计容建筑面积85890平方米,建筑密度39%,绿地率35%,机动车位81辆,非机动车5440辆。目前在校师生5600人,预计规划新增学生1600人,预计将来在校生7200人。 项目地块现状如图1-2,原规划总平面如图1-3,原规划鸟瞰如图1-4,调整部分局部规划鸟瞰如图1-5,调整后规划平面如图1-6。该项目属于学校建筑,建设规模较大,建成投入使用后引发的交通量会对周围交通系统产生多大的交通影响,是否处于路网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尚缺少专业的分析及评估。 * 图1-2 项目地块现状 * 图1-3 原规划鸟瞰图 * 图1-4 原规划总平面图 * * 图1-5 局部调整地块规划平面及效果 为了保证项目调整部分建成投入使用之后拥有一个良好的内部和外部交通环境,同时也使项目建成后对周围路网的交通影响减至最小,建设单位委托****公司进行该项目的交通影响分析,提出相应的交通改善措施和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摘要: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战略性的基础设施进而影响到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的重要部分——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空间布局的分化重组。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我国各个城市利用轨道交通规划及其引起的城市功能空间的重组进行分析。 关键字:轨道交通居住空间商业空间城市更新 引言 21世纪,我国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的建成带来人流在量和质上的巨大变化,大大提高其沿线的通达,改变其沿线的区位条件,从而影响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空间布局,进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城市的实际形态和结构往往是交通发展战略和空间发展战略相互作用的结果[1]。轨道交通大运量、快速度的特点使它能够把人流引向特定的地点,并且在某个点上集中大量的人流,这种特性决定了轨道交通对于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集中于与人流密切相关的居住空间、商业空间的变化。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战略性的基础设施进而影响到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的重要部分——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空间布局的分化重组。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我国各个城市利用轨道交通规划及其引起的城市功能空间的重组提供建议。 1 城市轨道交通对居住空间变化的影响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出现了居民工作地和居住地的分离。特别是郊区化的趋势迫使人们出行范围加大、通勤时间和距离也相应增加。通勤成本已经成了人们选择居住地的一大要

素。而轨道交通凭借其快速度、准时便捷的优势极大地缩短了沿线居民的通勤时间,在吸引通勤人口移居的过程中改变了城市居住空间的布局。 表1-1显示了地铁建设对房地产的影响,从这些影响中不难看出轨道交通正慢慢地改变着城市原有的居住空间。 表1-1 地铁建设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1.1 挤出效应使居住空间向郊区转移 轨道交通凭借其快速高效的优势带来其沿线地区良好的通达性。交通的改善带来了区位条件的改善,提高了土地的潜在收益,沿线和两端的物业价值也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设计4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教学设计 课时教法分析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课标解读 1.理解地形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案设计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出示世界最早的城市分布图,并提出问题: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发祥地在哪里?为什么大都沿河布局?我国最早的城市为什么分布在黄河流域?以上地方有哪些相同的有利自然条件?导入新课——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教学地位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两部分。是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首次结合,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本知识在高考中一般不单独命题,多结合区域地理的知识,以现实材料为背景进行命题。命题形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76-80,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并完成【思考交流】1; ②看教材P80-8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并完成【思考交流】2。→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步骤2: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问题导思】1、2。←步骤5: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图表应用】和【当堂双基达标】中1、2、3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步骤4:教师通过【例1】和【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P79图4-1-7的解读,讲解“探究1河流对城市的影响”,总结方法规律。←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3、4。 步骤7:教师通过【例2】,讲解“探究2影响铁路、公路建设的自然因素”,总结方法规律。→步骤8: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4、5、6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步骤9: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活动点拨】,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交通影响评价方法与案例(陆化普)

交通影响评价方法与案例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 陆化普 2006年10月22

主要内容 一、交通影响分析(TIA)的意义 二、交通影响分析的工作流程 三、交通影响分析的研究对象 四、交通影响分析案例

一、交通影响分析(TIA)的意义z交通影响分析的定义 z当对城市的某个部分进行新的开发时,由新开发工程所诱发的新增交通需求会使该开发工程周围地区的交通设施乃至整个路网的服务水平下降。交通影响评价(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或称交通影响分析(Traffic Impact Analysis),就是在开发项目立项之前,分析该工程项目对交通服务水平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进而确定保持交通服务水平不下降的对策;或者修改开发计划方案,以减小开发方案对交通负荷的影响。

z形象地说,城市土地利用是产生交通的“源”,所产生或吸引的交通量则是“流”,交通影响分析就是对“源”产生的“流”进行估计,并寻求最佳的疏导方法,使“流”畅通。交通影响分析指土地利用变化对交通综合状况的影响,而交通综合状况包括了研究范围内的所有交通方式、交通设施以及交通政策的运用状况。因而交通影响分析区别于一般的土地利用分析和交通分析。

交通影响分析的意义 具体来说,交通影响分析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以交通影响分析为杠杆,充分发挥政府和规划部门对城市发展的导向作用,力图使城市土地利用合理化,避免土地开发强度过大,城市机能和交通需求过于集中; (2)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的依据,当针对同一用地出现两种不同的开发意向时(如作为居住用地还是商业用地开发),可借助交通影响分析来进行相关问题的比较研究。因为不同性质的土地使用会产生不同的交通需求,交通设施能否适应土地开发产生的交通压力,是决定土地开发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南宁市交通影响评价统一技术标准

南宁市交通影响评价统一 技术标准 交通影响评价 统一技术标准 目录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第一节修编背景 2010年9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进一步明确了交通影响评价的开展阶段及启动阈值,编制的基本要求、主要编制内容及规划成果组成。2012年1月,广西区委托我公司开展编制《广西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经过多次征求意见,目前准备发布试行。2013年5月,南宁市也委托我公司开展编制《南宁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规程》及《南宁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办法》,目前已完成中期成果。 基于此,本次修编将在09版统一技术标准的基础上,融入《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和广西区及南宁市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同时结合09版标准编制以来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规范和加强交通影响评价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评价报告的质量和完整性,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节一般规定 评价目的 评价和分析建设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新增的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环境产生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从而在满足一定服务水平的条件下提出对策,减小项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缓解项目产生的交通量对周围道路交通的压力。 评价作用 交通影响评价是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的相协调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使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承受能力相匹配,避免因土地开发强度过大而造成城市交通需求过度集中,从而促进城市土地利用合理化。

评价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相关专项规划 建设项目所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建设方案总平图等相关资料 以及国家和地方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 评价流程 在分析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建成时期和交通影响范围的基础上,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年限、时段和评价日;通过对交通量、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交通系统情况等背景资料调查,对项目进行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等四方面预测;根据评价区域背景交通量和项目新增交通量叠加,进行交通总量预测;分析评价范围内主要路口和路段的流量和负荷度,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分析建设项目的停车需求和停车供给,进行停车评价及其他方面的评价;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出问题,对评价范围内的交通系统和项目的内外部交通组织出行的建议和措施,提高公交出行承担率,减小项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缓解项目产生的交通量对周围道路交通的压力;最后综合考虑各方面分析结果,给出本次交通影响评价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根据上述思路,制定工作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交通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交通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二、交通对城市发展影响的内在机制 通过对城市发展进一步解析,可以看到,交通是通过改变产业布局、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人口迁移等来影响城市发展的。 1、交通改变产业布局 依据经典的产业布局理论,运输条件是产业区位选择和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运输条件的改变往往直接导致产业布局的形成与改变。 在交通运输较为落后的阶段,高额的运输成本限制了城市间外部贸易的发展,工业活动在城市间难以形成专业化分工,大多数工厂在其选址时会把城市经济作为首要条件,落后的交通条件将经济的多样化限制在城市范围内。随着交通的发展,区位约束不断减小,长距离的商品运输成为可能,围绕着中心城市的腹地市场开始增长,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开始出现,工业生产可在不同城市间实现专业化分工,这促进了聚集经济效应的充分发挥,推动了城市向外分散型发展,更多城市将会出现。此外,便利的交通还能够促进沿线地区人口的快速流动,加快地区经济的对外联系,从而带动沿线周围的旅游、餐饮、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沿线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 2、交通促进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是其他任何行业都无以企及的,加大交通投资力度,对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机会将产生积极作用,而且交通运输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即交通建设对其他部门的生产和服务需求的影响较大,这也将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的就业率也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能够有效地促进就业。 3、交通影响人口迁移方向 人口的集聚 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尤其是公路水路交通的发展,使得客运和货运成本、距离等都有所下降。 另外,交通又提供、创造了较多的就业机会,迁移的“拉力”不断增强,迁移通道的阻力随之减小,这使更多的农村人口愿意迁往城市。

交通影响评价分析报告

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作者:————————————————————————————————日期:

浪琴湾住宅小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目录 一、概述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建设方案简述 (1) 1.3项目依据 (2) 1.4研究方法 (3) 二、目标年与影响范围的界定 (4) 三、区域道路交通及用地条件分析 (5) 3.1现状道路条件 (5) 3.2项目区域公共交通现状 (6) 3.3项目周边土地利用状况 (6) 3.4 项目周边道路交通特征 (7) 四、设计方案交通评价 (9) 4.1项目建筑总平面交通评价 (9) 4.2项目停车设施交通评价 (11) 五、项目生成交通量预测 (12) 5.1 项目评价时段和评价对象的确定 (12) 5.2 背景交通量预测 (12) 5.3 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 (16) 5.4 交通分配 (18) 六、交通影响程度分析 (20)

6.1 主要路段交通负荷分析 (20) 6.2 对邻近交叉口交通运行的影响 (21) 6.3 对路段交通运行的影响 (22) 6.4 对公共交通的影响 (24) 6.5 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24) 七、小区交通组织设计 (24) 7.1 小区内部交通组织设计 (24) 7.2 小区外部交通组织设计 (25) 7.3 停车交通组织设计 (25) 7.4 交通标志设置 (25) 八、结论与建议 (25)

浪琴湾住宅小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西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浪琴湾住宅小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一、概述 1.1 项目背景 浪琴湾住宅小区(以下简称小区)项目小区位于西安市北郊未央区,西距未央路(迎宾大道) 约 1350m,东距太华北路 850m,距离市中心(钟楼)约 9.5km,规划总用地面积为 73234m2。用地 范围为:西起小区西规划路(规划路西为长庆油田住宅区),东至小区东规划路,南至凤城五路, 北至常青二路。小区现状用地主要为农田和两个小企业(宏远燃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和庄稼汉食品 有限公司,其用地为租用当地村民土地,现准备搬迁),小区内北部是红色村耕地(61 亩),南部 是西十里铺村耕地(48 亩)。周边主要道路有未央路、太华北路、常青二路,其余均为村道,宽度 小,等级低,尚未按规划建成。目前小区的西侧与长庆油田住宅区(已经基本建成)为邻,小区东

浅析城市交通对人类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2

浅析城市交通对人类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 摘要:通过对我国城市交通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交通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城市交通包括了公共交通、私人交通以及货物运输,其中公共交通既有公交这种无轨的交通工具,也包括地铁、轻轨等有轨交通工具。 在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工业发展越来越快,人类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前提下,各种交通工具数量也在日益增多。由于交通工具的剧增,现有道路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尤其是在城市,车辆保有量急剧增加致使交通拥堵不堪,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城市交通更成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大问题。 一、城市私人交通 目前,轿车、摩托车、自行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主要个人交通工具。它方便了人们出行,机动方便灵活,可以“从门到门”。但是这些自用交通工具载量小,运送效率低,道路利用率不高。私人交通工具发展的结果,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交通拥挤和交通阻塞,城市中的平均车速日益下降;②交通事故增加;③噪声和空气污染日趋严重;④能源消耗量猛增;⑤停放车场地严重不足。 二、城市货运交通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国民经济呈持续增长趋势 ,特别是进入上世纪 90年代以后 ,更是以平均每年98%的速度递增。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货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而目前,在一些城市中道路有一部分被货运交通工具占用,导致在一定时间段交通堵塞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目前, 由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的限制, 我国的城市货运交通还不够发达, 而且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①货运市场混乱, 市场机制不健全, 远未达到规范化和法制化;②货运车辆利用率低, 车辆装载率低, 空驶率较高;③对城市客运交通的干扰大, 降低整个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④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 严重危害城市居民身心健康; ⑤交通环境问题突出, 机动车辆的废气和噪声已经成为大中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⑥交通运输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 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能源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三、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轮渡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中小城市中一般以公共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等为主要客运工具。在现代大城市中,快速有轨电车、地下铁道等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城市交通的骨干。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也随之增加,进而出行人口数量也急剧上升。“乘车难”及交通设施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正常进行,造成这些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不完善。尽管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①城市公共交通的分担率低;②公交服务水平低;③公交服务水平差;④公交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划;⑤公共交通网络规划不合理。 根据以上对城市私人交通,货运交通和公共交通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城市交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严峻,在一定方面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我国城市交通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如下:①道路容量严重不足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市人均道路面积只有3.5平方米,致使中心区约有50%的车道上高峰小时饱和度达到95%,全天饱和度超过70%,这些路段终日繁忙,十分拥挤,有的路段持续堵塞6.5小时以上,中心区平均汽车行程车速每小时降到10公里左右。为什么在道路建设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交通拥挤还如此严重?其直接原因是道路面积严重不足。②汽车增长速度过快最近几年是大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轿车、客车、面包车以至于摩托车增幅年平均在15%以上。广州市近10多年来机动车每年增长速度为17%,其中轿车19%,摩托车35%。1994年,全国汽车拥有量达941.95万辆,城市地区约占其一半,而且大城市增长势头还在上升。根据我国轿车增长分析,每当轿车拥有量年增长率

交通影响评价实施意见

关于对重大建设工程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 实施意见 为使我市规划建成区的交通影响评价成为衡量城市用地开发与交通协调发展的管理手段和决策依据,从源头上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促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根据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公安局《关于贯彻落实省建设厅省公安厅对重大建设工程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杭规发【2008】25号)和《关于认真落实省建设厅省公安厅对重大建设工程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补充意见》(杭规发【2010】451号)精神,结合我市城乡规划建设、交通管理工作的实际,经研究,现对我市规划建成区重大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提出如下意见: 一、交通影响评价的对象和范围 (一)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含新、改、扩建)项目 长途汽车客运站、停车场、公交枢纽、客运码头、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各类货物流通中心、加油站等大型城市交通设施项目均应编制交通影响评价。 (二)城市非交通设施建设项目 1、体育场馆、展览馆、图书馆、博物馆、行政中心、会议中心、大中型医院、学校、影剧院、物流仓储中心、仓储式购物中心、大中型超市等人流集中的公共设施。

2、城市核心区、交通敏感区和主干路两侧的大中型旅馆、饭店、商厦和办公楼等公共设施。 3、城市建设项目规模达到下述要求时,应编制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1)规划建成区新建或改扩建建筑面积超过5千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和超过2万平方米的居住类项目。 (2)在规划建成区外或非交通敏感区域新建或改扩建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和超过5万平方米的居住类项目。 (三)城市其他需要编制交通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 1、交通吸引量大的临时建筑或临时占用土地项目 2、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其他建设项目。 二、交通影响评价的工作要求 (一)开展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以及当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设计条件,并于设计方案同步进行。当非交通设施项目的建设规模超过前述标准8-10倍,或建设项目属于大型交通设施或对于交通影响特别重大的建设工程,还应当在选址、立项阶段进行专门的交通影响评价,以提高项目选址的合理性。 (二)开展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应当委托具有相应

道路交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道路交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以阜新为例 一、阜新交通现状 我市地处辽西北,人口183万人,土地面积10445平方公里,东西长170公里,南北宽84公里, 下辖两县五区,65个乡镇、26 个街道、624个行政村。 截至2013年,全市现有公 路604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 条304公里,国道3条288公里, 省道8条573公里,县道27条 399公里,乡道219条2183公里,村道938条2617公里,农村公路4800多公里,占普通公路比重80%。(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12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亿元,到2020年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 公路密度为58公里/百平方公里,每百人拥有公路0.32公里;全市客运公交326台,长客417台,旅游包车81台,出租车3044台,各类货运营运车辆20444台/74213吨;等级客运站13个,其中三级以上4个,各类维修业427户,驾培学校21家,公交拥有率4.19%,公交站点覆盖率24%,行政村100%通客车。 二、阜新交通的今昔对比 我们了解到,阜新城市的交通发展在近二十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

的变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阜新的交通处于一个十分落后的局面,国道省道寥寥无几,三四级马路道路也凹凸不平,甚至是泥土覆地,公路铁路无法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对人们的出行和城市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制约。 而我们回首刚刚过去的两个一五计划,阜新的交通在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并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跨越。环城道路,阜锦高速,以及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完善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在十五期间,道路发展对阜新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公路投资及工程量创历史最高水平,为全市GDP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预计到2005年底,我市共完成主要工程量:路基改造1158公里,是“十五”计划的175%,其中县级以上341.5公里;新改建及大修黑色路面1062公里,是“十五”计划的160%,其中县以上472.8公里;新改建桥梁工程6927延米/188座,是“十五”计划的140%,其中新建5030延米/140座。 公路整体水平全面提升,为阜新经济转型提供了优质交通环境。

交通影响评价分析

6、2、1 项目出入口分析评价 龙翔翔翡翠城项目北邻赣东机械厂用地,南邻城市主干道凤凰西大道,东靠登峰大厦用地,距武夷山大道仅百余米,西侧紧邻城市规划支路工业二路。项目通过规划支路及周边城市主次干道与周边路网相连,出入较为便利。 龙翔翡翠城以住宅建筑为主,同时配建有商业设施、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商业设施沿凤凰西大道布置,商业设施的交通流与住宅区交通流完全分离,互不影响,有利于项目的交通流组织,对维护小区的良好生活秩序有利。 小区共设有出入口2个: 出入口1:小区主出入口,为行人与非机动车出入口。设在城市主干路——凤凰西大道上,距凤凰西大道/工业二路交叉口120多米,出入口设有集散广场,利于人流疏散。符合城市规划管理规定,设置合理。 出入口2:小区次出入口,为机动车出入口。设在城市支路——工业二路上,距凤凰西大道/工业二路交叉口90米远,符合城市规划管理规定,设置合理。 6、2、2 项目安全出口分析评价 由于小区建筑面积较大(137042、01 m2,1094户),并有商业设施、社区服务中心等人员集中的建筑,人流量大,需要通行能力足够大的安全出口。 本项目在南侧设置了一个专用的消防车出入口,宽5米,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另设有两个供人员应急通行的消防出入口,宽2米,与小区出入口1距离均在40米以上,符合消防要求。 6、2、3 项目出入口能行能力分析评价 根据交通预测,目标年项目机动车生成量为小汽车224车次/h、摩托车238辆/h ,出入口需平均每8秒钟通过一辆机动车。可见,项目机动车出入口可以满足项目车流高峰时的通行要求,如遇待殊情况,还

可利用消防车出入口组织、分流车流。 项目建筑及出入口分布如附图十一所示。 6、2、4项目内部道路分析评价 6、2、4、1平面布置 项目内部道路的布置按功能不同分成两个系统: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 项目内部机动车道路系统采取内外双环形布置形式,外环沿项目四周边缘布设,内环围绕项目中央景观区布置,对项目内交通组织较为有利。内部道路通达性好,车辆有条件比较近的接近各建筑,并与区内停车场地相连,同时又尽可能的减少了车辆对小区的不良影响。 区内主要机动车道路采取蜿蜒有致的曲线布置形式,既与各楼区构通便捷,又利于控制车行速度,有利于项目区域的交通安全。 项目的非机动车与行人道路主要沿项目中央南北景观轴布置,构通小区南北,东西方向采取树枝状布置形式,既方便人员出行,又尽可能的避免了机非混行与相互干扰的不利现象。人员出入流线清晰、流畅,集散便捷。 项目内部机动车道路与步行道路存在几个交叉点,存在一定的相互冲突,有区内交通安全问题。应设置相应标志,提醒行人与机动车司机注意安全,并对区内机动车行驶限速(限速20km/h)。 项目内部道路布设情况如附图十一项目建筑及出入口分布图所示。 6、2、4、2 断面设置 项目内机动车道路设计为一块板断面类型,路宽5米,能满足机动车单向通行的要求。与项目机动车出入口相连处对道路进行了拓宽,符合规范要求。 小区行人与非机动车道路路宽2、5~4米,能满足行人与非机动车的通行要求。针对消防车的通行要求,项目住宅区内按4米设计了

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从诞生发展一直与交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内河流域开始,发展到近现代—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历程,无一不渗透着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也促进了各种先进交通工具的出现,进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交通的分类 城市交通一般分为两部分,即城市内部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内部交通主要通过城市道路系统来组织;城市对外交通则就是以城市为起点与外部空间取得联系的交通,如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等、 交通影响城市产业布局 交通条件就是城市产业区位选择与城市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交通条件的改变往往直接导致城市产业布局的形成与改变。在交通较为落后的阶段,高额的运输成本限制了城市间外部贸易的发展,工业活动在城市间难以形成专业化分工,大多数工厂在其选址时会把城市经济作为首要条件,落后的交通条件将经济的多样化限制在城市范围内。随着交通的发展,区位约束不断减小,长距离的商品运输成为可能,围绕着中心城市的腹地市场开始增长,中等城市与小城市开始出现,工业生产可在不同城市间实现专业化分工,这促进了聚集经济效应的充分发挥,推动了城市向外分散型发展。此外,便利的交通还能够促进沿线地区人口的快速流动,加快地区经济的对外联系,从而带动沿线周围的旅游、餐饮、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沿线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 交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就是可达性的影响、可达性界定的范围可大可小,可达性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地理区位的优劣;二就是指向性的影响、指向性,即交通引导、不同的交通方式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也不相同,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布局形态、快速私人交通使城市有分散发展的倾向,而公共交通与慢速交通时辰就是布局紧凑;三就是增值性的影响,在增值性的影响中最显著的就是轨道交通、由于轨道交通建设建设运营陈本直接附着在沿线的土地上,从而使土地价值提升、 交通影响城市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就是其她任何行业都无以企及的,加大交通投资力度,对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机会将产生积极作用,而且交通运输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即交通建设对其她部门的生产与服务需求的影响较大,这也将促进经济的发展。 交通影响人口迁移方向 尽管人口的集聚瞧起来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人口集中程度却随着交通的改善而变化。由于交通的发展,尤其就是公路水路交通的发展,使得客运与货运成本有所下降。另外,交通又提供、创造了较多的就业机会,迁移的“拉力”不断增强,迁移通道的阻力随之减小,这使更多的农村人

城市区域交通影响评价理论方法

城市区域交通影响评价理论方法 摘要:分析了单体交通影响评价(Traffic Impact Analysis, TIA)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要协调更大范围的交通与开发必需开展区域交通影响评价(Regional Traffic Impact A nalysis, RTIA)。研究提出了区域交通影响评价的定义、作用、技术思路和评价过程,建立了逆四阶段用地反馈模型的区域交通评价理论模型,进行了案例研究。 关键词:单体交评;区域交评;用地反馈模型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Regional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Abstract: Based on the shortages of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TI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method Regional Traffic Impact Analysis (RTIA).After a brief expatiation for its concept, usage, technical idea, and assessment process, reverse four-stage land use feedback model has been set up, which is demonstrated by a case study. Key words: TIA; RTIA; land use feedback model 近十几年来,我国各大城市迎来了公共建设、住宅等大型项目的建设期。这些项目建成 后对周边区域交通产生一定影响,带来了诸如交通拥堵、事故等问题。为协调城市建设与交 通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先后引 入并建立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度(Traffic Impact Analysis,简称TIA)。通过定量评 估建设项目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如削减项目规模、 增加道路交通设施、缓期建设或分阶段建设等措施,有效地协调了城市土地开发与城市交通 之间的关系,大大减少了由于无序开发产生的交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单个开发项目,即建设业主每开发建设一块用 地,都针对该开发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工作。这种做法简称为单体交评。[1]单体交评制度 实施几年来,在目前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体系框架之下,在政府与开发商利益的博弈之中,单 体交评的不足也逐步显现出来:一些大项目“化整为零”,减少整体项目对路网交通的影响; 一些项目整体开发时,“吃肉留骨头”,有经济价值的先期开发,留下市政及配套设施;也 有一些项目,用规划的远期交通设施平衡现阶段开发项目的规模;受体制、技术、政策、级 差地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真正落实通过交通影响评价对城市土地开发进行控制和 引导;同时,一些单体交评的技术性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鉴于此,本文提出在城市区域范围内对土地开发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方法,即区域交通 影响评价,简称区域交评(Regional Traffic Impact Analysis,RTIA)。它研究区域内土 地利用、可能的开发项目,将微观交通影响分析拓展到中观层次上,分析这些项目对区域路 网综合交通影响,进行区域交通需求与区域交通承载能力的协调,分阶段控制区域发展的进 程,以避免单体交评的不足。 1单体交通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评析 1.1单体交通影响评价的历史沿革 20 世纪20 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城市化、机动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中的交通问题日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